小孩子学溜冰说英文跟说中文一样溜有可能吗

WinKey新闻
孩子说英文跟说中文一样溜有可能吗?这样就可以做到!
发布时间: 11:17:36
“能够阅读的孩子,是能够学习的孩子。而能够学习的孩子终将会在学习和生活中获得成功。” 如果我们能给孩子培养一个非常棒的阅读习惯,也就到了验证知识改变命运的时候了。
孩子进入小学,就到了阅读的关键期,我们很多孩子的中文阅读速度很快,大半天时间一本书就读完了,但是通常英文的阅读速度就差很多,特别是一些原版章节书,可能需要一个礼拜、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读完。
美国权威阅读测评发现,大部分国内小学孩子的阅读速度低于60wpm,能够超过100wpm的不多。(wpm,word per minute:每分钟阅读单词数量)
GE等级2.0,阅读速度53words/min
GE等级1.6,阅读速度36words/min
之所以出现这个情况,很大程度是词汇量还不够,很多单词都不认识孩子很难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内容,导致阅读速度下降。
国内孩子目前大部分在幼儿园或者小学一年级已经接触到了英语学习,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够选择适合孩子的英语水平的书籍,又能够将书中内容和孩子的生活相结合,并给与适当的引导,不仅能打好语言基础,同时也会激发孩子养成长期阅读的好习惯。
那么如何能够提高孩子英语阅读能力,达到孩子阅读的理想状态呢?
第一阶段 启蒙期
美国孩子喜欢听大人朗读绘本。绘本的语言大多比较简单,一页仅一两句话,句式常采用重复的结构,比如:I like the cat. I like the dog. 而孩子简单的思维模式也造就了他们对简单文字、重复句式的喜欢。
大人的朗读,有助于孩子内化语言。&所谓内化语言,是指孩子吸收的不是“一个单词”,而是“一个话语”。&
比如,在孩子反复听过“I like the cat. I like the dog.”之后,他所吸收的语言,并不是孤立的单词“I”,也不是孤立的单词“like”,而是像“I like ……”这样的语言结构。久之,当他想要表达喜欢什么事情时,就会直接调用“I like...”来表述自己的喜好。
此外,美国语文教学(即英语)针对学龄前儿童常常使用Interactive Read Aloud的教学方式。
老师将所选的Read Aloud的书中内容,朗读给全班听。在朗读的过程中,为了不打断故事流,孩子们暂时需要做安静的听众。&
故事读完之后,老师会设计一些简单的互动,可以是师生之间的,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可以是老师对全班的互动,也可以是老师和学生一对一的互动。互动的内容和形式都取决于书本的内容和难度。&
将书本发给孩子,让孩子进行独立阅读(independent reading)。Read Aloud的书本需要由老师读五遍之后才能够作为孩子独立阅读的内容。&
在一周的互动式朗读中,老师可以每天换一本新书,但是在一次Interactive Read Aloud当中,老师只选择一本书,以期让学生能够沉浸在故事当中。同时,一周中使用不同的书可以让孩子保持对阅读的新鲜感,收获不同的阅读体验。
第二阶段 &入门期
孩子通过时不时猜测单词,会逐步明白阅读不止包含“看字”的过程,也涵盖“理解”的过程。相较于看图听故事,孩子会明显感觉到阅读更费脑子。此阶段,孩子会意识到自己没有阅读文本的能力。
因此,孩子常常拒绝朗读文本。在这个阶段,可以教孩子认识视觉词汇(Sight Words),教自然拼音(Phonics),教孩子注意英文字母与读音的联系。&视觉词汇,比如 get、have、not、like、at、eat这样的单词,孩子见词就能读,无需分析字母发音。
一些美国幼儿园把sight words写在星形卡片上,并将卡片张贴起来,以便于孩子记忆。&在这个阶段,孩子常把注意力放在单词形状和读音上,不去关心太多单词的意义。比如,孩子或许能轻轻松松读出下面的单词:there, their, they're ,但他不知道 3 个单词的意义差别。
第三阶段 成长期
可以要求孩子一天至少花15-30分钟的时间自由阅读, 读什么、读多少,自己决定;读多读少、自行计时;读深读浅,各凭能力. 然后做阅读记录单。
读的书量并不是重点, 关键是培养孩子阅读的素质. 除了阅读记录单, 每月还有一份读书报告book report要准备,作为考察孩子阅读能力的一种方式,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
最开始的阅读报告可以简单些,不需要固定和统一的格式,写下书名,然后是作者和绘画者的名字,再画出孩子最喜欢的部分, 或画一张和故事有关的画, 或是画出书中主角的样子。这种方式很人性化, 避免了孩子遭遇最初写阅读报告的挫折感。
之后随着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阅读报告可以侧重在不同的主题上, 从图画语言到文字语言,一步步深入到用简单的句子来表达,例如读一本有关动物的书,写写心中书中的主角是什么样的,从动物科普小书中列举学到的几个事实, 还可以在报告的最后,调皮地画一个向上或向下的的大拇指来表面对书的内容是否喜欢。
第四阶段 成熟期
这个阶段要继续练习读书笔记的写作。学生在复述故事的时候,可以逐步加入自己的评论和观点。这一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会欣赏文字之美,体会读者与作者思想交汇的妙处,培养高雅的情趣品味。
例如了不起的盖茨比里有这么一句话:Conductmay be founded on the hard rock or the wet marshes but after a certain point Idon’t care what it’s founded on.这句话就把人性讲透了:任何人都会有忍让的极限。
通过大量阅读彻底掌握英语语法并形成强烈准确的英语语感,扩大知识面的同时培养批判思考能力,成为一个成熟的读者(a discriminating and sophisticated reader)
帮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这个过程很艰难;然而好习惯一旦养成,获得成果只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金钱鳘又称黄唇鱼,目前已经接近濒危灭绝的状态。
赴日游客越来越多,国内游客成为黑心商家的肥肉。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只需点标题下“今日教育考试”关注即可!
  词汇是语言元素的最小单位,就像砖头是建筑物的最小组成单位一样。语言又是一种交流工具,必须依靠词汇来进行的。因此,要学好英语这门课,就不得不注重词汇的学习。那么,作为刚入门的小学生,该如何增加词汇量呢?
  针对小学生,学习词汇可以归纳为七个层次:
  第一,听懂;第二,会说;第三,会认;第四,会拼;第五,会写;第六,会背;第七,会用。这七个层次的要求也是由浅入深的,下面分别做出解释:
  第一,听懂
  能够听懂是学习单词的最低级要求,从儿童习得母语词汇的过程来看,八九个月的孩子还不会说话,但当他们听到成人说:“笑一笑”,他们会做出笑的表情。对于儿童学习英语词汇而言,如老师说出英文单词red,学生能够反映出“红色”,即表示达到了听懂的要求。
  第二,会说
  在听懂单词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反复模仿,从而能够说出单词。针对幼儿来讲,孩子能够说出单词,读音基本正确即可,着重点在于培 养学生的兴趣。但对于小学生来讲,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及时的纠音,尤其是一些中国学生普遍容易读错的音,以保证学生读音的标准。
  第三,会认
  会说的层面是指学生根据中文能说出英文单词,如苹果(apple);或是学生根据实物或图片,能说出英文单词。再往上一个级别,是要求学生会认,根据英文书写能够认读单词,例如看到单词apple,能够读出单词,知道其中文意思。
  第四,会拼
  会拼并不是学生能够按要求自己拼写出英文单词,而是看到apple这个单词,能够按照A-P-P-L-E,apple,这样进行朗读。这个环节看似简单,其实是在为学习英文字母的书写打基础,不可忽视。
  第五,会写
  在学生会拼的基础上,可以要求学生练习二十六个字母的大小写书写,需要学生在标准的四线三格中,按照一种字体进行练习,如木棍体、 剑桥体等,最好能和本地区的小学课本要求相统一。当然,会拼和会写两个环节也可以相互结合,学习一个字母读音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学习它的大小写。
  第六,会背
  单词的积累离不开记忆,会认单词并不代表会背单词。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提起笔来突然忘记这个字怎么写了,但是在阅读中,我们还是能够认识的,所以在会背这个环节上,要求一个准确度,因为即使写错了一个字母,单词也同样是错误的。
  第七,会用
  会用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的使用该单词,需要了解单词的精准意思,以及相应的语法。例如英语单词table和desk的区别;以及an apple和a banana的使用。达到了以上七个级别,我们可以说在小学阶段,对一个单词的掌握就算过关了。
  从这七个层次的划分,我们可以看出小学生学习词汇最好从周围日常接触的人和物开始,拼法不要太难,而且不要一味地追求词汇量,但是对于需要掌握 的词汇,应该要求学生发音准确,拼写无误。有些单词属于理解词汇,要求能够听懂,能够看懂,而有些就要求能够读准,拼写正确,不强求一律,要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本公众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 本文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目的在于学习分享与传递更多信息。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更正或删除相关内容。
  & 本公众号拥有对此声明的最终解释权。
  今日教育考试 O 孩子的成功助手
  暑假中,与您早间相伴
  每天为您推送优质内容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怎样才能让孩子象说汉语一样说英文?(一)
看到这个题目,千万不要以为我是什么英语专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之前一个朋友抛给我这么一个极大的话题。我现在不是从语言学习技巧的角度,而是从儿童心理的角度解答这个问题,也许能达到异曲同工之妙。
我的建议是,让孩子遵循学习汉语的过程和规律学习英语。
想想看,孩子生下来,从开始的茫然,到追逐外界的声音,到解读外人的嘴形,到咿呀学语,到开口说话,经历的是一个先听先看后说的过程。儿童不仅拥有记忆力,能够记住以前听到的词汇和句子,能够记住发音时的口型,而且,在成人没有对某个词语作解释的情况下,他会根据某个时刻的特殊需要,运用储存起来的知识,自己运用词汇。您不觉得这个过程神奇而神秘吗?
我们是英语非母语的国家,无法创建一个全英语的世界,所以,更有必要让孩子先从看和听中建立与英语的联系。如何建立这个联系呢?让孩子看或者听他喜欢的迪斯尼卡通片和英文歌曲,是一个不错的途径。首先片子和歌曲要能促发孩子的兴趣,如果他喜欢科学类的,就让他看科学类的卡通片,如果他喜欢故事类的,就让他看故事类的卡通片,慢慢从中文字幕发展为英文字幕。一旦儿童发现了让他感兴趣的东西,他会安定下来,学会聚精会神,专注才能提升记忆力。如果孩子愿意反反复复看一个片子或者听一首歌曲,您一定不要觉得奇怪,那样的效果会更好,句型、听力、口语、美国文化一并解决了。反复是儿童的智力体操,儿童只有通过反复,才能发现它内在的规律,这规律要儿童自己去发现而不是通过老师去教。
我跟踪了一个叫丁丁的小朋友8年,从他身上神奇地发现孩子拥有非成人传授的自学能力。比如,我曾经给他买过一套12本科学漫画书,漫画是他最喜欢的形式,科学类的知识是他入迷的东西,两厢结合,他一翻看那套书,就说:这套书太好了,我太喜欢了。于是在大半天之内宣称看了10本,直到晚上被妈妈勒令才肯睡觉。天啊!这个速度,要花多少钱买书啊?这是我当时的反应。但是,之后,他并没有将那套看过的书束之高阁,而是一遍一遍地看,翻来覆去地看,去学校的时候带一本,随妈妈去应酬的时候带一本,有时半个小时翻完一本书,有时一本书看很久。开始的时候,偶尔还会挑故事之后知识高度浓缩的一段文字,让妈妈念给他听。一套书看了三个月多月,才说,我没有书看了。当你问他某个故事讲了些什么的时候,他能高度概括地用自己的语言融合书中的知识进行描述,而不是背诵书中的文字。
&&&&您想想,这个孩子在干什么?我在认真思考之后,觉得这就是自学的过程。首先,他看的是他喜欢的东西,这是他愿意自学的前提;其次,他一遍一遍地看,意味着一次一次地将知识刻在脑海里,首先吸收的是逻辑,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以帮助他记忆,最后汇合,进行一个复杂的理解的过程。因为他识字量有限,来自语言的刺激比来自文字的刺激,更容易令他理解,所以在他认为不太明白的地方,他会寻求妈妈的帮助。对此,我非常惊叹,谁说孩子是成人教育出来的,孩子的成长是自我教育的结果,成人只是创造了一个适合孩子成长的环境而已,比如,提供了他感兴趣的书,比如,在他需要你给他读书的时候读给他听。
不要老想着与考试成绩挂钩,不要老想着立竿见影,借用此过程让孩子学习英文,效果会好些,孩子也不至于那么痛苦,某天,你会发现孩子的英文能力在不知不觉中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要提醒的是,第一,卡通片也好,英文歌也罢,要是美式口音的,毕竟美国占据着世界的主流地位,英国早就日落西山了。英式英文从发音到表达习惯,与美式英文都有许多的不同。第二,所听所看的东西一定要是当下时兴的英文,而不是过时的某些东西。更多的建议欢迎参看我的博文中《垃圾?Rubbish?
Garbage? Trash?》一文。
要相信,孩子的潜力是巨大的。您不妨试试?
已投稿到: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本帖最后由 小可爱的爸爸 于
09:20 编辑
本人对此持肯定看法,认为孩子过早接触英语绝对会对母语的培养造成冲击。这里的“早”,没有太具体的年龄标准,泛指孩子中文表达尚不连贯、流利之前。不过,我根据孩子语言的发育规律认为至少在5岁之前都属于这个阶段。在母语还没有发育完全的情况下,就接触另外的词汇、另外的思维,二者的影响甚至冲突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弄不好会造成东施效颦、邯郸学步的结果。俺身边就有好多英语说起来很溜,但中文一张嘴就语无伦次的。(生活在中国)
本人并非民粹主义者,但坚信中文能力的培养绝对要比外语重要,未来生活更多的场合还要靠我们的中文能力,尤其是一副极具感染力的口才能力。
再从另一个角度说,现在基本形成一个共识,就是外语学到最后,决定其高度的并不是外语,而是其母语能力。
我想很多家长并不反对母语的重要性,问题是大家很可能存在这样的观念,认为母语不需要特别培养、想当然就能发展好,或者认为那是上学开了语文课之后的事。我对此表示怀疑,上学之后对中文能力培养的作用有多大,我没有经验或统计结论,我只直觉地从这句话【5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发育的黄金期】去推出自己的质疑——黄金期不留给最重要的,或者来个混搭,能是最佳路径吗?
Jellyfish, 积分 2033, 距离下一级还需 967 积分
周乐天6岁8个月
不会,孩子有超级强大的分辨能力,如果有足够的语言环境,孩子可以同时会好几种语言
Lion, 积分 40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03 积分
Abby12岁4个月
我也觉得中文比英语更重要,在保证中文学习时间的前提下再学英语。孩子的学习时间有限,英语时间多了中文时间自然会少了。
Monkey, 积分 730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91 积分
颖宝8岁5个月
这位爸爸说得有道理
Monkey, 积分 757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3 积分
哥哥13岁7个月妹妹9岁11个月
5岁以前接触英语倒没什么,关键是学习中文的时间是不是够。每个孩子的语言学习能力不同,这个“够”的标准又不一样。如果自己的孩子和同龄孩子相比,汉语表达水平相当,就差不多是“够”。
我家俩娃跟我一样,语言能力比较差,顾了中文就顾不了英语。目前他们只是在幼儿园或者学校学习英语,回家来主要精力要放在中文的学习(包括看中文片子,听中文故事,等等)。
Bird,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我认为不会有严重的矛盾!
孩子的良性适应能力跟周围环境对其的亲和力有关,语言环境也是如此。孩子对这种双语环境适应得好,也不表明其在语言发展中没有冲突和混乱,这是能力发展的必经阶段,每个人都有,也是必然过程,早晚之差异。孩子不管有没有双语或多语环境,母语在孩提时代都有前言不搭后语、或语无伦次、言不达意的情况
Jellyfish, 积分 21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897 积分
看你怎么去学,这两者并不冲突的。
Horse, 积分 1348,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2 积分
这个疑问我也有&&
Newt, 积分 903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69 积分
聪儿7岁6个月
不会啊,我宝宝2岁半,已经很分得清楚中英文了,对着外婆就说中文,对着我们会说的就说英文,现在看来两种语言都在同时进步。
Jellyfish, 积分 27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300 积分
豆宝10岁4个月
刚开始学英语时也有这个困惑,后来对于孩子的教育是差不多十到二十分钟的国学,半个小时的英语,也就是一天一个小时左右的学习。英语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国学学习是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呵呵,都是第一次教孩子,并不晓得自己的方法或是决定对不对,但总是比未起步的孩子好一些吧,至少孩子在小学开始学英语时,我已经为他构建了一个非常好的基础。
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落地梧桐 发表于
我认为不会有严重的矛盾!
孩子的良性适应能力跟周围环境对其的亲和力有关,语言环境也是如此。孩子对这种 ...
我的意思不是担心孩子会出现词不达意或语无伦次的情况,也相信,由于有母语的环境,即使孩子很早接触英语,将来出现母语说不明白的概率也是极低的,但问题是『能说明白』与『说得很棒】绝对是两个概念,所以,我的意思是,我们要不要在【语言黄金期】重点发展母语的问题。我的大前提是:『拥有一个强大的母语能力要比盲目地追求外语能力的获得重要得多!』
换句话说,我对母语能力的超群是非常看重的,它既是将来用处最大的,也是最能直接转化为孩子信心和动力的,更是作为父母如果想培养的话很容易上手的。
在我家天天6岁之前,我一直在限制他过多地接触英语,充分引导和鼓励孩子去进行中文表达,很有一点儿『除去杂草,只让苗长』的意思。所以,并不是因为我家孩子母语受到了什么影响,我才质疑英语学习的,而绝对是我认为【黄金期】对于母语培养更重要、更有效率,才提出这样的看法的。事实上,我家天天的母语发展是非常好的,朗读非常棒,参加吉林教育台的《宝宝播天气》选拔,还连过三关,晋级决赛,被选为气象小主播。(有兴趣的可以去看我家天天的博客)都说同龄女孩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要超过男孩儿大约1.5岁,但在我家天天身上并没有体现这种差距,甚至比多数小女孩还要出色。而这在我眼中,也只是中文能力发展还不错而已,绝对谈不上好,以后还要努力发展,不当成特长,只作基本素养和技能来看待。
现在孩子已经六岁了,我开始尝试给他报了外语班……
这就是我认为的正确的节奏,可能与多数人不同,就算我比较个别吧。
Monkey, 积分 7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 & 中文不知道怎么教啊,从哪入手呢?诵儿歌学汉字算吗?看中文动画片能加强中文能力我还是持保留意见
至于说到有的宝宝能演讲不怯场,能完整精确的表达自已的想法,能随机应变,好象也不是教出来的,这和性格家庭环境有很大的关系。
Monkey, 积分 7517, 距离下一级还需 483 积分
本帖最后由 Martina 于
11:02 编辑
好好说话,搞得跟吵架似的,至于吗?就您这中文水平,你的孩子要不是伶牙俐齿那还真对不住您
Giraffe, 积分 86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7 积分
小宇6岁2个月
学习,借鉴,聆听。
Lion, 积分 4613,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7 积分
羽羽9岁6个月朵朵2岁11个月
学习,借鉴,聆听。
我有给俺娃进行英语启蒙,但还真没深入研究过这两种语言会造成的哪些冲突和混乱,但以目前俺娃每天接触英文的时间来看(最多1个个半小时),似乎还没这方面的问题出现,这个还得将来才能看到哇?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目前来说,大家都在探讨阶段哎。
我周边的环境,粤语和普通话同时进行的小朋友,我觉得有些许问题已经显现出来,比如粤语的一些表达也就是语言逻辑和普通话的是不同的,小朋友在说的时候,如果用普通话来表达,听上去有些语句不通,没办法完全表达正确的意思。但很多那些双语进行得很顺利的家庭,是不是也能说明这个个冲突能够找到好的平衡点来解决呢?
共同探讨哎
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羽羽 发表于
学习,借鉴,聆听。
我有给俺娃进行英语启蒙,但还真没深入研究过这两种语言会造成的哪些冲突和混乱,但以 ...
其实在没有任何一种语言系统得以建立以前,同时进行多种语言的输入,相互影响是必然的,老祖宗都说过一心不可二用。关键是看怎样设计自己孩子的前途,如果铁心要移民,那么从根儿上就学英语更干脆;如果还是在国内混,那么就要考虑将来中文谈吐和外语能力哪个更重要了。哪个更重要,就把【黄金期】留给哪个。
桐桐 (Leo)6岁6个月
娃还小,英语和中文启蒙都属于口语阶段。。。目前没有发现有混淆的情况。。很多时候我问英文会用英文回答,中文就用中文回答。。用中文回答我的英文问题也可以。。不准备过早的给宝宝进行拼写或者背单词的阶段。。英语小时候保持在口语状态,中文倒是可以进入一些识字或者语法的学习。
Jellyfish, 积分 283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4 积分
笑笑7岁1个月
支持樓主的觀點
Jellyfish, 积分 285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4 积分
毛毛6岁7个月
我觉得都有道理,有些家长说的太偏激了,我没说楼主,我觉得楼主在发表自己的见解。但是有些回复点评的家长说话就很不好听了。
你可以不认同别人,但是你不能抨击别人。
所谓的“某家长 不承认英语是外语的客观现实,偏说造出一个个的“双语宝宝”,也不知道个个都是真的还是假的. 违背客观事实的“成就”最后都被人类历史发展证明是可笑的。&&发表于 5 小时前
某家长 非常赞同,所谓的语言发展黄金期应该是母语的,天然双母语是自然的。人工的“双母语”好可笑的。”
我想这位家长,看到别人都很可笑,不知道自己教育是不是特别成功,是不是他的孩子比别的在幼儿时期付出了巨大心血的爸妈爸妈,培养出来的双语宝宝优秀,不知道是不是已经被某些机构或者个人追捧,做人还是谦虚一点的好。
Kangaroo, 积分 3071, 距离下一级还需 929 积分
Eric7岁8个月
说的好,我家现在就有点偏英语,纠正中。
Cow, 积分 5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50 积分
竣翔8岁3个月
一直纠结学不学英语就是担心会不会混淆了母语,觉得母语好歹是基础语言,特别重要。挺赞同楼主的观点的,希望楼主提供些学好母语的方法哦!
Cow, 积分 16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0 积分
楼主多虑了.
Dolphin, 积分 29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1 积分
身边一初中生,小学时开始接触英语,现在的英语水平是:可以自已独立看英文小说和英文电影(家长不懂英文),且在看时会笑得前仰后合),但语文成绩一直不好,有些中文的近义词很纠结,古文更是一踏糊涂(是不是已经是英语思维了?),语文拖了一个大后腿,平时中文表达不了的,就会用英文去表达,眼看要中考了,也愁人。
Bird,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我感觉楼主的观念有点绝对化了,在当代国内,我赞成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当然母语环境是汉语就是汉语的多元化语言环境了
在不干扰母语正常发展的环境中,补充多种语言表达和交流,是一种有益的语言能力发展途径,而且越小(2岁左右)此项能力的宽域越大
在国外从新生儿就提倡发展“手语”,来锻炼孩子的表达;在国内,已提倡不要限制孩子的啼哭,因为“哭”是还未开口说话的孩子唯一的口头语言;口头语言,毕竟对逐渐成熟的孩子是一种有限的交流表达方式,肢体语言、情景语言等也包含了孩子丰富的意义
“语言”的真正功能是什么,包含有哪些能力发展阶段?
听的阶段、口语阶段、阅读阶段、文字阶段& &是我们熟悉的发展语言的一些阶段,是从2岁直到中学阶段,哪个阶段都有关键期,对语言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重要意义
“早”接触是发展“好”的前提与可能,但之后的可持续发展不足,“早”就失去意义,会自然消退;所以,家长给孩子的多语环境,尽量从长远角度来考虑,2岁左右,至少到小学阶段都能维持,一时冲动没有多大效果
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落地梧桐 发表于
我感觉楼主的观念有点绝对化了,在当代国内,我赞成多元化的能力培养,当然母语环境是汉语就是汉语的多元化 ...
我相信『早』是『好』的必要条件,黄金期不可偏废,我争议的以那种语言的发展为重的问题。如果认为外语重要,那当然谈不到冲突的问题,如果说冲突,也是汉语影响了英语。如果认为汉语正常发展就行,那么也无须太对黄金期多语共学太过忧虑。问题是我非常非常看重汉语的表达能力,认为超凡的演讲和口才远比英语的四会重要。这样,若想实现这样的目标,离开黄金期母语表达基础的构建就是难以实现的。也就是说,重点培养母语还恐来不及,若再加上英语,即便不冲突,至少也会挤占汉语口才的训练时间。所以,冲突与混淆之说是在这个意义上而言的,而不是说,接触了外语,母语就说不好了。因此,还是个最终目标已谁为重的问题。我的观点不过是:先练就母语的出类拔萃以安身立命;再追求外语的听说读写来锦上添花。
Bird,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小可爱的爸爸 发表于
我相信『早』是『好』的必要条件,黄金期不可偏废,我争议的以那种语言的发展为重的问题。如果认为外语重 ...
在幼儿期实现对幼儿的“专一化训练”,势必要屏蔽其它能力发展,除非作为父母你已认定,孩子以后,非此路无它途;从小,打一个宽泛的基础,对孩子的个性及心智发展都有长远好处
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落地梧桐 发表于
在幼儿期实现对幼儿的“专一化训练”,势必要屏蔽其它能力发展,除非作为父母你已认定,孩子以后,非此路 ...
不太赞同您的看法。重视母语,认可超凡母语能力的价值,似乎不应该被扣上『专一化训练』的帽子。与其这说是屏蔽其他能力的发展,不如说是在『全民动员学外语』风潮下,对于母语价值的一种理性回归,以及对语言培养路径上所可能存在问题的一种反思。
说实话,我是出于对现在几乎从娃娃刚会冒话开始就风风火火地学外语的做法对深切忧虑才提出这个帖子的,我觉得这很可能是一种全民性的盲从和误区,更有一些专家用『语言学习的黄金期』来煽风点火。可是,当我们被这样的声音所蛊惑的时候,为什么就一定认为『这是学习外语的黄金期,而不去想想它对母语同样重要呢?』
什么是『叫专一化训练』?何谓『屏蔽其它能力发展』?难道一个中国的孩子,在自己咿呀学语的时候,为了学好自己的语言而排除其他语言可能的干扰,也要被叫做『专一化训练』吗?
我不反对父母应该给予孩子多元的选择,也支持让孩子自己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但用这来为过早引入英语教育来辩解则未免有些牵强。孩子在幼年学习母语是自然的过程也是自然的权利,那么,是谁硬塞给他一种异己的东西呢?难道不是我们大人在人为地干预孩子的成长过程吗?其实,我们的体制已经给了外语相当优惠的待遇,上小学就开外语课了,而且一学就是十几年,论分量比任何一门单科都要重。『这还不够吗?难道非得去侵占对于母语基础形成最关键的学龄前期?!』
小学开始学外语,我绝对支持!我只是反对外语去侵占孩子的学龄前期,因为那是一个人母语形成最关键的时期,直接决定他对母语的兴趣和再生成能力。这个时期人为地加入外语,重视程度超过母语,无疑将是对孩子母语发展空间和权利的一种侵犯。国人迫切希望改变自己孩子命运的心情我理解,但凡事都要理性分析,不能一哄而上。如果,凡是语言黄金期都应该让孩子接触多种语言才是最佳的教育策略的话,那为什么外国不铺天盖地地搞『双语』?为什么人家就可以踏踏实实地学母语,而我们就该从冒话时就得把自己说话的权利让给别人?
所以,我并不认为,强调学龄前回归母语训练,追求一个卓越的母语驾驭能力(尤其是演讲和表达能力)是对孩子发展方向的粗暴阉割;相反,我倒认为在这个时候加入过多的英语教育才是人为地污染孩子成长的自然环境,最终可能会造成基因杂糅,中不中、西不西的孩子。也许有些家长对此不以为然,的确,全民性地双语潮也不过刚刚兴起不到十年,而双语启蒙对母语能力的影响则要在更晚的时候之后才能判断。除非每个孩子最后都能飘洋过海远离这块土地,否则,我们更多地还得靠我们的母语谈吐去过活。其实,小学开始学外语已经足够足够了,我们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向学习过程要【效率】上,而不是继续无限度地延长学习过程。只要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小学开始学外语,完全来得及。不知可否听说过,很多高校的外语专业有一种『0起点』的本科生,也就是上大学前,一点儿外语都不会,主要表现在日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上,结果怎么样?四年之后,仅仅四年就能做到听说读写四会,甚至不乏可以做同声传译者。所以,外语学习,关键是用心和方法。在此二者可以挖掘的情况下,以牺牲母语发展的黄金期来换外语成绩提高的做法是不明智的,我认为很可能是得不偿失的。呵呵……说得多了,有与其略重的地方,对事不对人,海量……
Bird, 积分 39, 距离下一级还需 11 积分
& && &时代的潮流必定有它内在强大的驱动力,不管是真正的推动者,还是顺应者,趋众者,人之常情,即便盲从,非过也;做逆流而进的弄潮儿,是极少数者,不能鼓励常人为之呵。
& & 英语之重要,在学校教育中始终占很重要比例。国内的大学教育整个移植于西方,中学、小学在应试教育下也逐渐消退传统文化特色,而笼归向理性的学科教育,西式教育引领着世界现代化历程,教育中强调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文化和英语的思维方式!这样才会有创造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
& & 身在中国国境,周边尽是国人,环境对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力非主观可改造,母语对孩子的优势影响穷尽一生不能改变。即便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从大学开始,到中学,到小学,不断在强调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即便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都在开始重视英语教育,即便有学前教育者提倡幼儿期接触英语,英语在国人环境里,永远是第二语言,与国语地位无可比拟!
& & 能够在中国境内把英语当做母语培养的家庭,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应该是少之又少。再看看有心早教的父母一天对孩子的英语教育有多长时间,幼儿期孩子可能每天平均不到1个小时。了解英语教育、在家庭能够系统进行教育的家长应该不占多数,鼓励更好的英语教育且不足够,干扰担忧之心有何必要?
& & 我在这里不涉及少数希望能孩子移民或非要把孩子在国语环境里培养个英语天才等诸如此类的情况,还是以多数人为要。
& & 依据楼主对目前国内的教育形势和一般教育规律的判断,我倒是担忧楼主的教育观念对孩子是否合适。对自己的孩子,作为父母最了解,什么样的环境适合孩子发展,但对其他孩子是否合适呢?
Horse, 积分 148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9 积分
天天11岁2个月
落地梧桐 发表于
时代的潮流必定有它内在强大的驱动力,不管是真正的推动者,还是顺应者,趋众者,人之常情,即便盲从 ...
感谢您回复这么多,学习了,尽管我对多数观点不认同,但我很尊敬您说法的方式。至少有一点我不认为国人已经达到了这样的认识高度——『教育中强调英语学习,更重要的是学习英语文化和英语的思维方式!』而且,自小学外语与『这样才会有创造力、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也没有必然联系。强调母语不等同于复归国学教育,现代数理科学同样可以由中文很好地承载。总之,现在盲从者还是大多数,盲动能不能算得上潮流,还真的很难说。而且,我也不认为,建议在6岁之前打好母语基础,小学之后再全力学好英语,就属于逆潮流而动。我探究的只是两种不同路径最后所达到的两种语言能力掌握的综合结果哪个更好。我认为,先打好母语基础再适时发展外语,更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更稳妥,也更容易适应生存的环境。
Kangaroo, 积分 30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955 积分
洋洋9岁8个月
我很赞同这位爸爸的看法。不过这也是在我儿子学了2年多英文之后才悟出来的,现在我们正在加紧学习中文。
爸妈网(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学溜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