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加强大学生心理与健康教育健康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如何正视挫折
全部答案(共2个回答)
的必进过程!!!不仅自己的挫折可以让自己成长,别人的也可以
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人是生理、心理与社会层面的统一。人不仅仅是一个生物体,而且是有着复杂的心理活动、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的完整的人。 世界卫生组织(WHO...
对中小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然重要,在我国起步已是慢了很多,在美国和一些发达国家,心理健康教育早已成为中、小学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学习、生活、家庭环境、...
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有:
  1、 能保持对学习较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望。
  2、 能保持正确的自我意识,接纳自我。自我意识是人格的核心,指人对自己与周围世界...
这个不好说,如果国家能够发现这个问题会管的,在某些学校有这样的选修课
答: 你好,准妈妈,后期是比较难受的,你选择睡觉腿下面放两个枕头垫下,这样帮助睡眠提高没那么难受的。
答: 不知他是从小就这样的,还是长大后遇到什么事情改变的。如果是从小的我认为是偏执型人格障碍,这种病最好在小时候通过行为矫正来改善,一旦成人定型后会很难改变,但也不是...
身体上产妇要注意在孕期的体育锻炼,以提高身体素质,特别是许多常坐办公室的女性,要每天参加一些适宜的有氧运动,使心肺功能得到锻炼,使机体能够在产后尽早恢复健康...
答: 你好,精神病指的是大脑机能活动发生絮乱,导致认识、情感、行为和意志等精神活动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的总称。致病因素有多方面:先天遗传、个性特征及体质因素、器质因素、...
大家还关注
确定举报此问题
举报原因(必选):
广告或垃圾信息
激进时政或意识形态话题
不雅词句或人身攻击
侵犯他人隐私
其它违法和不良信息
报告,这不是个问题
报告原因(必选):
这不是个问题
这个问题分类似乎错了
这个不是我熟悉的地区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_教育部门户网站_
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提高认识 狠抓落实 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教育部副部长 袁贵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深刻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学生因心理疾病、精神障碍等原因不惜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案例时有发生,且有上升的趋势。大学生自杀或致伤、致死他人,给学生家庭带来极大的心灵伤害,在高校和社会上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刻反思。大家普遍认为,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提高对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等学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心理健康教育事关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成败。高素质人才,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事实说明,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人,没有振奋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不可能成为高素质人才。我们可以从许许多多成功人士的身上发现,他们的共同之处就是,不仅有扎实的知识素养,较强的专业能力,而且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那些事业失败、人生遭受挫折的人,也往往是与其情感意志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有关。所以,心理问题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越来越为社会所重视,为广大青年学生所认识。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承受挫折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促进他们的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新时期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学生为本,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学生是学校教育培养的对象。以人为本,不断满足学生发展的多方面需要,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当代中国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是一个承载社会、家庭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他们自我定位比较高,成才欲望非常强,但社会阅历比较浅,心理发展并不成熟,极易出现情绪波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涉及大学生切身利益的各项改革措施的实行,大学生面临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日益纷繁复杂。他们面临的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不可避免地会形成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急需疏导和调节。我们要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阶段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矛盾,产生的困扰和冲突,会形成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而这些心理问题又往往同他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交织在一起。心理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问题在心理方面的反映。心理问题的解决,从根本上讲要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前提。反过来,心理问题的存在,也必然影响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确立。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要紧紧把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和心理特点,遵循思想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在日常思想教育工作中,要注意区分学生的思想道德问题与心理问题,善于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或咨询,对有心理困扰、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及时必要的帮助。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要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既要充分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又要防止孤立地、片面地夸大心理及其教育的作用,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发展。
  二、认真总结经验,全面分析和把握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
  中央领导同志一直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近年来,教育部和各地各高校认真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措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是明确了工作的定位。199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提出,要通过多种方式对不同年龄层次的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强调,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中,必须更加重视德育工作,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内容、工作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以及队伍建设等方面做出了明确规定。2002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试行)》,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具体实施意见。2003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通知》,要求各高校党委高度重视,切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重要议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抓紧抓好。
  二是形成了一定的工作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于80年代中期,经历了一个逐步被认识,逐步受重视,逐步得到加强的过程。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普及,重视心理素质的观念正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学生及各方面所接受和支持。目前我们已初步形成了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道路。很多地方和高校把这项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或咨询的专门工作机构,加强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有的在工作中探索出了一套比较科学的工作原则,构建了一个比较完善的工作格局,形成了一套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思路和办法。如中南大学,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明确“四个到位”,发挥“五大优势”,取得好的效果。“四个到位”,即思想认识到位,组织保障到位,师资力量到位,工作责任到位。“五大优势”,即课堂教学优势,网络德育优势,基地辐射优势,医学专业优势和社团凝聚优势。
  三是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近年来,各地各高校贯彻落实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紧密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在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宣传教育、开展咨询和辅导活动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们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我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更加复杂的环境和艰巨的任务。从国际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的迅猛推进,不同文明、文化、生活方式的融合与冲突、矛盾和困惑十分突出。从国内环境来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就业方式、分配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日益多样化,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多变和复杂。从科学技术的发展看,信息网络技术及传播手段发生重大变革,互联网已经成为高校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和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从高校教育自身来看,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群体的规模、素质、结构及其社会地位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家庭贫富差距等,使得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加突出。从总体上看,目前这项工作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是部分高校的党政领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把这项工作摆到应有的重要位置上,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规模和力度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二是对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特点和规律等,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有待进一步理顺。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较普遍地存在机构不健全、编制不落实、分工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等问题。虽然许多高校都建立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专门机构,但隶属关系不明确,工作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
  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亟待加强。由于缺乏统一规定和明确要求,加上有的学校政策不落实、制度不健全,目前各高校普遍存在人员数量偏少,水平参差不齐,队伍不稳定等问题。有些学校的同志反映,由于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不明确,不能很好地寻求事业发展,虽然工作很辛苦,但缺少应有的成就感和荣誉感。
  事实说明,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心理问题的增多是必然的,对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也是必然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较晚,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迎头赶上。
  三、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大力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最近,中央领导同志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内的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作出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充分体现了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全国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亲切关心和爱护。我们要认真学习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三贴近”原则,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切实把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开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要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要切实加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德育工作管理体系,努力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各高校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领导任组长,制定本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细则,从制度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要正式设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常设机构,具体负责协调和组织全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要进一步完善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制,以课堂教学、课外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网络和体系。
  二要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各高校要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必修、选修课程或专题讲座、报告等,在大学生中广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要通过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橱窗、板报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周或宣传月、专题讲座等,在校园大力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要积极创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网站,充分发挥校园网络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陶冶大学生高尚的情操,增强学生相互关怀与帮助的意识。当前,要特别重视加强心理咨询或辅导工作,通过个别咨询、团体辅导、心理与行为训练、书信咨询、热线电话咨询、网络咨询等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向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经常、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三要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各高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建立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控制一体化的工作机制,做到早期发现、及时干预和有效控制,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近年来,教育部社政司组织全国心理学知名专家学者联合攻关,研制出了一套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比较符合中国国情和大学生实际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重要工作,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量表研制的成功凝聚着专家学者和许多一线工作同志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研究部署运用新的量表统一在直属高校今年入学新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刚才,专家介绍了量表研制的有关情况和量表的主要内容、特色等。社政司负责同志还将就测评工作作出具体部署。这项工作意义重大,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各地各高校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这一重要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
  四要狠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是关键。要通过专、兼结合等多种形式,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既要保证足够的数量,又要坚持精干、高效的原则。编制可从学校总编制或专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编制中统筹解决,专职人员原则上应纳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教师队伍管理序列,评聘相应的教师职务。兼职教师和心理辅导或咨询人员,要按学校有关规定计算教学工作量或给予报酬。要把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社政司要继续举办全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认真研究培训计划,增强培训力度,提高培训质量。
  要重视对学生工作干部,特别是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使他们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要重视建立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如帮助学生建立心理健康协会等学生社团,支持学生开设心理互助热线等。高校所有的教职员工特别是任课教师,都负有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主动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要把这方面工作的情况列入考核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内容之中。
  五要加大投入力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日常教育、课堂教学、心理问题筛查、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科学研究等诸多方面,需要必要的人、财、物、工作场所等方面的保障。要提供专项经费和物质保障,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顺利开展。要保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办公室、心理咨询室、团体辅导室、心理测量室等办公场所,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
  六要加强督导检查。教育部将组织研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与督导指标体系,组织或委托国内心理学方面的专家学者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工作者,从学校重视和支持程度,机构设置,队伍建设,教学、科研和开展辅导或咨询的情况以及工作的实效等方面,对各地、各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评估,扎扎实实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各地教育工作部门也要组织开展相应的督导、检查、评比工作。大家共同努力,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浏览字体: 大 中 小】
(责任编辑:)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试题谈谈在大学里如何学会适应 ,积极获得发展?
国安冠军463B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一键查看所有搜题记录
首先要学会跟别人交流,大学里边都是天南海北来的同学,有些习惯啊或者文化啊差异很大,所以多交流会相处的好一点,也会尽快适应大学的生活.其次就是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大学里空闲时间很多,不像高中那样由老师和学校来安排你的时间,所以要把空闲时间利用好.学习还是参加社团活动或者是培养自己的一个兴趣都可以,只是不要在无聊中度过.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提供学校:
心理教育中心
专业大类:
公共必修课
学习模块: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课程编号:
一、 课程简介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育部(2011)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开设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是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本课程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而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教学目的:
学习和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成长成才中的问题,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
课程教学任务:
1、知识层面:准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压力以及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了解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及内容,了解常用的社会支持资源及信息.
2、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等技能,以合理的应对环境变化、专业学习、人生发展、人际关系、恋爱与性等方面的问题。
3、自我认知层面: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会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16学时,其中课上学习16学时,分配如下:& & & & & & & & & & & &&&&&课程内容&&课上讨论与活动&&课上讲解&&合计&&第七章&&生命意义与人生经历&&&&&&&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八章&&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九章&&人格发展与完善&&&&&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章&&专业知识学习心理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一章&&新媒体心理与行为&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二章&&人际交往&&&&&&&&&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三章&&大学里的亲密关系&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考试&&1&&1时&&合& 计&&9&&7&&16时&&
教学方法:采用MOOC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方法1、课前网上学习:在超星平台上进行,部分作业在课本上完成。用时约30-50分钟/周,学习材料提前3-5天发布,个人在网上学习,限时完成。内容包括:视频学习、心理测验、单元作业、论坛讨论等。& 2、课上活动包括:检查课前作业,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心理训练,话题演讲,活动展示,交流与互评等。
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课程考核包括课前学习、课上活动、期末测验三部分:1、课前学习60%,包括课前视频学习、资料阅读、网上作业,每课时4分,共60分。2、课上活动20%,包括:学习检查、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每课时1.25分,共8次课10分;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等,每课时1.25分,共10分.3、期末测验20%。总分100分,60分及格。
小组活动规则
本课程课前与课上的一部分活动,由小组集体完成,小组作业与讨论结果将计入小组成绩,最后作为个人成绩的一部分。一、建小组小组建立要求:1、4 人一组,全班按学号1-4报数,由相同数编组,或按寝室组合,上课时坐在一起2、各组选一个组长3、给自己小组取名,小组名为两个汉字,课上需介绍小组名的含义4、小组作业署名为:年级 学院班级 组名5、个人作业署名为:年级 学院班级 学号 个人实名 组名&二、小组活动规则1、每次小组活动后,各小组给其他组评分,注意:不给自己小组打分;2、小组活动汇报、展示等,由小组成员轮流进行;3、第一到第四周,小组成员不变,课上课下小组活动都在小组内进行。拟于第五周起(待定):课上活动小组不变;课前与课下集体活动由新建小组来完成,新建小组要求跨学院组合,4 人一组,每组至少有一个不同学院的同学、每组至少有一个男生或女生,小组名为两个原小组名相加。&4、每次小组成绩:质量*人数%(最多4人)。
与相关课程关系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为心理健康课程下的心理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程,学习内容有理论型、操作型两类,教学方式有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方式与SPOC+翻转模式。具体课程有:社会心理学、校园心理活动设计、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心理剧与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技术、生命意义探索、心理素质拓展、中国传统医学与心身健康、心理助人-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危机解除-心理委员培训。
& & & & & & & 教材介绍&《当代生活与心理健康》这本教材源于2000年以来使用的讲稿, 2011年正式出版,2014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了第二版。教材的编写反映了多年来我们把教学、咨询与科研结合起来工作成果。年间我在北大看望心理学家陈仲庚先生时,他反复对我建议,把教学、咨询、和科研结合起来,咨询中的问题可以作为研究课题,研究的结果可以指导咨询与丰富教学,三方面互相促进。实践中确实如此。十多年的工作我们一直坚持教学、咨询、科研三位一体的原则,全体参编人员都是教师与咨询师双重身份,常年的积累给编写教材提供了丰厚的素材。教材中大量的个案分析,基本都来自我们自己的实践与研究。教材的最大价值就是对学生成长有启发和教育作用,并让学生喜欢。在设计时,我们一方面注意整体框架结构与大学生发展课题衔接,一方面把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成果嵌入心理健康问题的讨论中,使教材的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让教材有启发性和可读性。教材使用以来,收到了大量的反馈信息。众多的学生表示这是他们喜欢看的教材,有学生说我们就喜欢把这本书放床头上,睡觉前看,里面讲的都是身边的事,问题都是自己想知道的,感觉蛮好看。书中有许多测验和作业,有许多对自己心理的分析思考,所以不想扔了,要收藏下去。学生对这本教材的喜爱让我们感到欣慰,也是对我们以往工作的肯定。反馈中也提出许多的建议,主要集中在深度与时代性方面,这就迫使我们进一步审视教材,在批判与辨析中再优化。使教材结构与内容、实例选择和思考题设计,贴近当代大学生的生活,让教材成为广大学生成长中的好伴侣。今年我们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对各个章节做了认真的修订。这一版修订幅度比较大,指导思想主要体现了以下两个方面:1、跟上时代,反映当代大学生情况。在使用前面一版的几年里,我们收到学生对教材的许多建议,这些建议多数与时代变化有关。如对第十三章上网心理,我们同学就说太旧了,现在都移动网络了。如有老师说现在的学生和以前不一样,喜欢展示自己,走到台前,可是又把握不好自己,第八章内容不对应。也有同学对互助感到新鲜,说以前没有人让他们去关心这些事,从来不曾想过,就是想做也不会,因为以前总想着凡事要靠自己,现在看这样是不够的。这些反映当代大学要求发展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在新环境下把握好自己的需要。所以教材需要跟上时代,要捕捉与分析学生成长中新的问题,调整讨论课题,另方面需要汲取心理学研究的最近成果,做更为科学完整的分析。因此这次修订,对自我、人格、网络方面的内容都做了增补。2、理论深度的把握。学生们对心理问题的深度探究与需求超过了我们原来的设计。过去一直担心学生会认为教材理论性太强,会影响可读性,事实上在教学中反映出来的情况是,非常想深入了解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他们对每个心理测验都很感兴趣,没有人说这本教材太抽象。对教材里设计的许多习题,在批判性、辩证性思维上都有一定难度要求,但学生都非常配合,愿意花心思认真完成,这很出乎我们的意料。说明当代大学生是善于反思的,是积极的,爱探索的。他们喜欢经过一些努力才能领悟与全部把握的内容,可读性并不是浅泛化,而是有助于理解的深度分析。心理健康课程虽然是普适性教育,也需要有一定深度。如第二章成长与发展中关于不想长大的问题,有许多同学认为自己正是这么想的,自己确实迷茫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这章本来是理论性偏多的一章,同学们却喜欢看,并去思考。这次对第二章的理论作了进一步梳理,增加了发展阶段问题的分析。第七章自我和第九章中生命意义的话题,对大学生触动很大,许多学生表示自己从来不曾这么深地想过这方面的问题,学习后意识到,现在需要认真思考自己如何对未来负责。这次修订这两章结构上做了较多调整,使阅读更流畅,内容做了些补充,并增加了延伸阅读与个案。&& &第二版各章的修订情况:第一章现代生活与心理健康,写作意图是给学生一个总体框架。以主观幸福感这个现代人类生存发展的最高目标做参照,讨论心理健康与个人发展的关系。从国际、国内、大学生三个层面,提供关于心理健康状态的报告,以广阔的系统的视野了解心理卫生问题的普遍性,心理卫生问题在全球问题中的地位。讨论心理健康意识问题,让学生们理解个人意识对个人行为的重要作用,这是个人通过努力可以操作的,也是本课程目标--提高大家对维护心理健康的意识,以促进自觉的行动。最后提出心理健康的努力方向,具体分析了心理健康总体与具体的心理素质的关系,给出描述性的心理健康特点。目的是给大家一个结构性的心理健康概念,以及形象具体的信息。从中渗透对心理健康观念的辩证观点,引导不以孤立绝对的角度看问题。以上修订主要是引入新的研究数据资料。另外对找优点的练习做了修订,因一些原来很自卑的同学做了这个练习后表示对自己影响很大,有很强的自我激励作用,本次修订简化了操作过程,让学生可以集中精神反思他人对自己的正性评价。第二章是全书的核心内容,全书都围绕学生发展来讨论心理健康问题,一是阶段性发展的任务,二是分析可能存在的压力与表现。这一章讨论的压力问题主要是压力源,就是引起压力的各种社会生活事件,所涉及到的各种压力表现都在后面各章里进一步展开。在第一节里增补了成长与发展的概念解说,让大家可以从整个人生发展的历程来看当前发展的任务,强化了大学生发展的年龄阶段特点与任务。第三章讨论的压力,是压力发生后的过程反应。分析了压力的性质、种类、强度,压力下一般的生理与心理反应,以及压力过大过久产生的心理障碍。其中对问题发生的机制和原因作了解释,满足大学生们对心理反应现象知其所以然的需要。本次修订:在语词上注意了与前一章的对接,使有更好的承接关系,巨石模型中添加了刚今年发生的马航370事件,用大家共同见证的事件比较容易理解。增加了课堂自测题:大学生群体的社会再适应评定。与第一章精神症状自我评定不同,不是侧重精神症状的评定,也与第二章了解压力的来源不同,是侧重事件导致的压力强度分析,可以让大家对压力带来的影响有更多真切的体会。在压力下的情绪反应中增补了哀伤心理反应,让学生了解,哀伤虽然是痛苦的情绪体验,但是通常被认为是正常心理过程,正常的人都会遇到。在第三节心理疾病内容中,主要介绍在大学里出现概率比较多的方面,如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病。增加了强迫症的分类描述,因为近些年强迫症比较多见,具有强迫人格的学生比例偏多,学习这一节内容有助于分辨疾病与非疾病的区别。去掉了疑病症,因为在大学生中比较少见。& 第四章应对是对缓解压力做的努力,分析了主要的应对策略,以及对压力调节的作用机制与限制,尤其对情绪应对的作用进行了辩证分析。防御机制分析中的观点,是潜意识驱动下对压力缓解的作用反应,在心理学理论体系里不属于应对系列。但是每一届学生们很喜欢讨论这方面的内容,非常想了解自己在压力下出现的反应方式原由,另外我们在教学和咨询中也发现,让当事人了解自己的防御,对反思自我是有利的,有利于理性地看待自己。这就单独保留这一节,作为自我调节压力的反应之一。这一章修订了两处,一是合理情绪、理性思维放进其他压力调节方式中,作为提高压力调节能力的一个途径。因为大学生在认知调节方面比较容易接受,这一节里新添加了两个案例分析。二是增加了阅读与影视赏析,即压力调节方式的学习可以通过与新媒体下的生活方式结合起来,在娱乐中学习积累,列举了当代大学生值得一读的书目。第五章求助也是对缓解压力做的努力,但方向是指向外部的社会资源,分析了我们有多少外部资源可以利用,如何利用与如何建立资源。修订处有第一节里对社会支持的概念进行了补充,即支持的性质、陪伴支持概念、支持形式的分析--有形支持与无形支持、显性与隐性支持等概念,让大家对社会支持有更完整的认识。在社会支持作用中,将消除压力源修改为学术上讨论比较一致的观念,为缓冲压力。这一节里概念比较多,因此增加了两个实例帮助理解。在增进健康这一点里,增加了一些新的资料,如社会支持对精神疾病、免疫系统、慢性疾病等正性影响的研究成果。把心理支持外部资源单独列为一节,以强化社会支持在我们成长中的作用。在延伸阅读里,增加了与父母互相支持的内容,提示大学生自己已是成人,在不断获得父母的支持时,也要学习会支持家人,精神上成长起来。在社会公共资源方面,增加了专业心理服务机构。在社会支持利用方面,在利用与依赖基础上,新增加了大学生比较多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以及施助者的过度支持问题。修订中,完善了发展社会支持关系的具体策略。在高校社会支持系统中,精简了高校心理宣传方面的内容,使内容更集中于主题。补充了团体心理辅导,对网络公开课等信息作了调整。危机防范中去掉“月汇报”等具体内容。心理咨询内容中,去掉了心理咨询原则、心理咨询与思想教育区别的内容。因为现在大学生们对心理咨询已不象以前那样陌生和排斥了,仅保留了心理咨询保密这一项原则。把心理危机干预从高校心理支持系统中独立出来,并对内容做了梳理,使更为结构化,以利于理解。让大学生们对危机干预有一定的了解,尤其对自杀的干预能起到一些作用。第六章朋辈支持讨论的是同学之间的相互支持,学习如何支持他人。修订了以下几个方面:对同辈支持的产生和国内同辈帮助发展中的事实进行纠正和补充,重新解释了二者之间的区别,补充了朋辈支持的心理学理论背景,重新分析了同辈支持的作用,重新梳理了全章内容的逻辑关系,合并了意义和作用,增加了助人行为的积极心理效应。第二节改为校园朋辈支持资源,第三节里删去朋辈支持咨询,改学习沟通为学习倾听,使沟通与第十一章不重复。接受培训中补充了培训的主要内容。在心理助人实践中,增加了案例,分析了做不起来的心理原因。增加了课堂里一对一互助模拟练习。第七章自我是第二章自我统一性发展的深化,内容做了较大调整。第一节调整为自我意识的含义、内容与动因。新设的第二节为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从一生中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大学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两方面来说明童年到青春期自我发展的连续性,以及大学生自我发展。增加了第三节积极的自我意识-自尊,包括自尊的含义、作用、源由。在第四节自信的结构上做了调整,系统讨论了提升自信的策略。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自我促进中增加了通过实践活动来认识自我。在最后增设了自我分析作业,要求通过分析对自我能做出比较全面的认识。第八章人格类型分析中,结构上做了些调整,使逻辑上线索更清晰。在人格发展分析中,补充了人格构建的认知理论。在第三节人格发展中的问题中,增加了当代大学生人格中问题比较突出几种人格类型的分析,有表演人格、强迫人格与自恋人格,并设自测题供学生自我分析。第四节人格发展计划改为人格发展促进,使更具有讨论的弹性。第九章大学生发展规划,第一节内容重新调整梳理,使逻辑线索更明晰,改善了阅读流畅感。补充了生命的含义与意义、实践在探索生命价值中的作用、善待生命的阅读材料。补充了价值观的内涵,多元价值观的个案,合并了生命的价值与价值观的分析,优化了课堂活动中对生命价值分析的结构与程序,以增进理解与操作。补充了人生目标的含义、意义与案例,以增进对人生目标的理解。增补了SMART(聪明)法则的描述性内容,以增加可读性。在第二节,梳理了需要理论的陈述,使更为结构化条理化,第三节里对期望理论做了修改,使更为确切达意。第十章专业学习心理一章结构和内容上做了很多改动,去掉了过多的一般学习理论,侧重与大学生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与问题相关的学习理论与论题,使内容更为贴近大学生实际。第一节对学习概念进行了补充说明,补充说明了专业学习的内容与特点,补充分析了大学专业学习的基础,以及专业学习促进与终生学习的若干论题,这些都是与当代大学生学习密切相关的重要论题。第二节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分析了辩证思维、批判思维与创新思维,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任务。第三节专门讨论大学生学习策略问题,系统分析讨论了大学生的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以及资源利用策略在学习中的特点与要求。第四节分析了学习中常见的问题,包括适应问题,动力不足与调节问题,行为问题与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设计了多项自我分析题,帮助大学生对自我学习问题反思、调整与改进。第十一章人际交往,把人际关系与人际交往两节合并为人际交往,增设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梳理了第一节人际交往概述中交往含义、过程与模型的表述,使结构更清晰合理。第二节补充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相关的理论内容与特点,以及问题实例,增加了可读性。第三节中增加了自我暴露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对影响交往心理因素进行了精简,并增加了实例。第十二章大学里的亲密关系,梳理调整了结构,补充了亲密关系本质,分析了依恋与亲密关系,童年与成年依恋的联系,依恋的类型。增设了爱情的发展与冲突一节,补充了亲密关系发展的阶段模型,以及关系分离阶段,增补分析了恋爱中的与失恋内容。在恋爱中的困惑讨论中补充了有相当普遍性的单恋与暗恋问题,将原来二与第三节合并为大学生与性,内容为性取向,性心理与性价值观,以及大学生应该知道的与性有关的概念。在性取向、同性恋中补充了社会歧视现象和重视同性恋心理健康问题,引导大学对多种性取向的理解与宽容。在性心理中补充了性欲望内容。第十三章改动也很大,因为互联网的发展非常快,当代大学生与此相关的心理的问题已突破了原来讨论范围,因此将原名上网行为与心理,改为新媒体使用行为与心理。内容设计调整为大学生新媒体生活方式与心理健康,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偏差行为,与大学生新媒体使用的健康行为。遗憾的是在修订到最后时间还感到许多的不满意之处,有待于在使用中进一步探讨,再做调整。也敬请读者对我们提出批评与建议。我们写作团队共十人,是一个进取、认真、敬业的团队,各章的撰写人为:第一、三、四、五、十章包陶迅,第二章朱丽芳、郭金花,第六章包陶迅、汪晓阳,第七章包陶迅、杨盈,八章杨盈,第九章汪晓阳,第十一章丁芳盛,第十二章张晶、陈燕维,第十三章叶芳、胡金保。&&&&&&&&&&&&&&&&&&&&&&&&&&&&&&&& &包陶迅 2014年8月于定海
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
教材:包陶迅(主编).当代生活与心理健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二版教学参考资料:华夏心理 中华精神卫生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卓越成长世界卫生组织China&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美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美国健康心理学 TheAmerican College Counseling Association TheNational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NMHA MentalHealth and You Consulting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维基百科、百科百度相关词条
教材封面介绍
& & & & &教材《当代生活与心理健康》(第二版)封面介绍作品:我和我的村庄&&&作者:马克·夏加尔&&&年份:1911 年&&&材质:油彩画布&&&尺寸:192.2 x151.6 cm馆藏处:美国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Museum of Modern Art, NewYork&马克·夏加尔(85.3)是巴黎画坛上的特殊人物。 他既不是巴黎画派的代表,也不属于超现实主义阵营。他专画梦幻或者一种臆想,而且极富抒情味,超现实主义者们不想把他视作同路人。他于1910年来到巴黎,首先接受的是印象派和野兽派绘画的影响。后来他加入阿波里奈尔的“新立体主义”圈子,一度也以立体主义构成方法来从事创作,但在那日新月异的巴黎画坛,自由空气促使夏加尔在艺术上自如地添上一层抒情的俄国风俗色彩。他开始梦臆,象个儿童一般回顾着故土往事,渐渐形成了他那非写实的绘画个性。这幅《我和我的村庄》是夏加尔该时期最典型的一幅作品。夏加尔出生在俄国西部的小镇维台普斯克一个犹太家庭。早年在俄国画家彭恩的画室学习过,1907年后在彼得堡,断断续续地学了三年,最后投向俄国舞台设计家巴克斯特门下。到了巴黎后,起初他与各种流派画家们交往,也到各大博物馆和美术馆观摩,渐渐改变了他在家乡时期的阴沉色彩。从这一幅《我和我的村庄》以及另几幅《从窗口见到的巴黎》、《七个手指的我》等画来看,在他60年的艺术生涯中,基本上没有跳出这种画风范围。最初,夏加尔应用立体主义分解法来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恋,充分发挥他的浪漫抒情色彩,构图颇有超现实主义特色。画上有古怪的人物、动物、颠倒的房屋、树木和人,时空被打乱,正常透视比例被放弃,一切事物好象失去了重力一般被任意安置在空间。只有“我”与那头大牡牛在亲切地对话。背景有典型的俄国房子,还有教堂与钟楼。画家用重叠法,在牛头中又添画了妇女挤奶形象。前景正中,画了一棵开花的树。这一切,残留在记忆中的杂乱形象叠现出来,成了一幅梦的写照,一个色彩的奇境。有人说他的画幻想出奇,他说:“很多人说我的画是幻想的,这是不对的。其实,我的绘画是写实的。只是我以空间第四维导入我的心理空间而已。而且那也不是空想……我的内心世界,一切都是现实的,恐怕比我们目睹的世界还现实。”   (编辑:符素影)&夏加尔是20世纪极具亲和力的大画家。犹太血统、生于俄国,入籍法国的夏加尔,不但追求天真纯朴,并感性地面对生命、爱情与艺术。&“即使来到,我的鞋上仍沾着的泥土;在迢迢千里外的异乡,从我里伸出的那只脚使我仍然站在滋养过我的土地上,我不能也无法把俄罗斯的泥土从我的鞋上掸掉。”“很多人都说我的画是诗的、幻想的、错误的。其实相反地,我的绘画是写实的。·我不喜欢“幻想”和“象征主义”这类话,在我内心的世界,一切都是现实的、恐怕比我们目睹的世界更加现实。·我们的内心世界就是真实,可能还比外面的世界更加真实。把一切不合逻辑的事称为幻想、神话和怪诞,实际是承认自己不理解自然。·毕加索用肚皮作画,我用心画画。”(马克·夏加尔)&& 我们选用夏加尔的这幅画作为我们教材的封面,不仅是因为色彩明朗以及结构线条明快,更因为画的内涵,与当代人们追求的生活是一致的。我们可以从画中读到人自我内在的和谐、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人际间的和谐、邻里之间的和谐,以及对生命的培育、对幸福的追求。这些都符合当代人的理想愿望与心理追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大学生心理健康&&&&&& 课程名称(英文):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课程编码:1790020&&&&&&&&&&&&&&&&&&&& 开课学期:第一学期学时—学分:<span style="font-size: 16font-family: 仿宋_GB-1&&&&&&&&&&&&&&&&&&& 课程性质:公共基础课适用专业: 所有专业 &&&&&&&&&&&&&&&&&&先修课程:无&一、课程简介《大学生心理健康》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教育部(2011)文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课程开设是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造就高级专门人才,是为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本课程根据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需要,结合本校实际而设计。&&&&&&&&&&&&&&&&&&&&&&&&& 二、课程教学目的与任务课程教学目的:学习和讨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给予大学生积极的心理指导,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合理应对生活中的应激事件、成长成才中的问题,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优化心理素质,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课程教学任务:1、知识层面:准确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阶段特点、压力以及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了解本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及内容,了解常用的社会支持资源及信息.2、技能层面:掌握自我探索技能,掌握一些维护心理健康的基本技能和技巧,如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等技能,以合理的应对环境变化、专业学习、人生发展、人际关系、恋爱与性等方面的问题。3、自我认知层面: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人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能够正确的认识和看待心理咨询,会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二、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教学内容理解心理健康与理想人生、心理健康与成功、丹尼斯影响成功的七个因素;理解心理健康与幸福感、主观幸福感;分析自己的主观幸福感状态,分析幸福感与人际交往的关系。了解全球视野的心理健康状态、我国国民的心理健康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心理问题的程度与比例。了解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世界精神卫生日。重点理解高校心理咨询的对象、影响心理健康认识的因素。重点掌握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概念、现代健康观;掌握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心理健康的含义、与心理健康相关的心理素质因素、内在和谐、内在和谐,重点掌握心理健康内涵与理想目标分析成功者与自己的优点测验与分析,对自己心理健康状态进行初步分析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心理健康在个人发展中的意义,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一般状况,了解大学心理健康意识水平状态,大致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明确心理健康的含义和目标。教学重点:现代健康观& 影响自己发展的心理因素 心理健康的内涵与目标教学难点:心理健康的内涵&&第二章:成长与压力&& &教学内容: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成长与发展概念、心理发展的内容;重点理解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各阶段的基本内容、各阶段的发展对后期发展的影响、依恋、亲密关系、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重点掌握自我统一性、大学生心理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理解成长中的压力、 压力源、生活事件、大学新生适应中的压力事件*,理解压力在成长中的积极意义与消极作用分析自己入学以来的压力事件。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发展的含义,心理发展任务,理解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自我统一性,理解大学生压力事件,能对自己当前的压力与成长发展阶段联系起来分析教学重点:自我统一性&& 大学生心理发展任务& 大学生压力事件教学难点: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理论& 自我统一性&&第三章:压力与心理健康教学内容理解压力的含义、压力性质、压力分类,压力的认知—应激交互作用模式、压力过程的个性特点;理解压力强度、重大灾难事件、琐碎事件。掌握压力强度、分析入学以来的压力事件与强度。理解压力的反应、应激反应过程;理解压力的生理反应、一般适应综合征、压力的心理反应。掌握压力下的情绪反应、焦虑、恐惧、抑郁、哀伤心理反应。理解压力与心理问题关系、心理烦恼、心理疾病、神经症、严重心理疾病-精神分裂症与情感障碍。理解心身疾病、创伤后应激障碍。应用上能识别一般心理烦恼。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压力与分类及强度,压力下的生理与情绪反应,理解心理烦恼、心理疾病与心身疾病,能对焦虑、抑郁进行解释,能识别一般心理烦恼。教学重点:一般适应综合征& 焦虑& 抑郁教学难点:压力的生理反应与心理反应&第四章:应对:心理自助—压力的自我调节教学内容理解应对的含义、主要类别;理解解决问题应对、认知调节应对、积极再评价、幻想,理解情绪应对、否认、回避、转移、忍耐、自责、宣泄、自我隔离、寻求支持、物质利用,理解应对的特征、应对的相对意义。了解心理防御机制在心理适应中的作用、逃避性防御机制、否认、压抑、退行,了解自骗性防御机制、合理化、反向、抵消、隔离、理想化,了解攻击性防御机制、转移、投射,理解代替性防御机制、幻想、补偿,理解建设性防御机制、认同、升华了解其他的调节压力的方法,初步掌握理性认知分析方法、不合理信念质疑;& 学习应用放松技术、心理意象、阅读、影视赏析、生活方式调节。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常用的应对策略,能辩证看待种类应对的作用,能分析自己的应对策略,有意识地去加以调整,能分辨不合理信念以及理性的替代信念,掌握一种调节情况紧张的行为方法教学重点:应对策略含义与分类& 理性认知& 掌握基本放松方法&&& 教学难点:情绪应对的辩证分析,不合理信念的分辨&&第五章:心理求助—心理健康的社会支持&& 教学内容理解社会支持含义,理解直接客观支持、信息支持、情感支持、陪伴支持,理解社会支持形式、有形支持、无形支持、显性支持、隐性支持,理解社会支持作用。理解社会支持资源分类,掌握社会支持资源的利用、主动求助、接受帮助、社会支持的利用、适度的支持、社会支持关系的发展;应用分析自己的社会支持资源掌握高校的心理支持系统、高校心理支持组织、心理教育与辅导、心理危机防范,重点掌握心理咨询的性质与作用。了解心理危机、心理危机事件、心理危机干预、自杀干预、与自杀相关的因素,重点理解预防自杀的可能性。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社会支持分类、作用,理解社会支持资源,高校社会支持系统,提高对心理咨询作用的认识,能对自己的社会支持资源分析,初步了解心理危机干预方法。教学重点:社会支持资源分析&& 预防自杀的可能性教学难点:心理危机干预方法初步&&&第六章:心理互助—同辈支持教学内容理解同辈支持含义、分类、同辈辅导与同辈帮助,重点理解同辈支持心理学基础、同辈支持作用、助人行为的积极效应。了解校园同辈支持资源、学生社团组织、其他学生组织,重点理解学校心理委员组织与行动。掌握学习支持他人、做有效的支持者,应用学习体察他人心情、倾听、能分析资源,从事心理助人实践。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同辈支持的意义,增强支持他人、成为他人心理支持资源的意识,学习参与学校同辈支持活动,掌握基本的支持他人的方法,通过练习提高体察他人心情、倾听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同辈支持作用& 体察与倾听教学难点:体察与倾听练习&第七章:生命价值与人生经历教学内容重点理解生命意义、探索生命意义路径,探索生命价值;理解需要、动机、成就动机、兴趣、能力、多元能力、潜力,理解自我期望与成就。理解冲突、目标管理与SMART法则,分析意志及品质,提高意志品质策略,掌握时间管理,分析拖延问题。重点理解人生挫折与失败、重要丧失,理解死亡的理解与面对,掌握欣赏生命、珍爱生命。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生命意义、历程、价值,分析自己的目标行为、冲突、意志品质,敢于面对人生挫折,提高意志水平,理解死亡,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理解探索生命价值,人生的挫折教学难点:探索自我意志品质,探索提高的策略&第八章:自我意识与自我促进教学内容理解自我意识含义、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重点理解自我意识内容、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理解自我意识动因。理解一生中自我意识的发展,重点理解大学期间自我意识的发展、同一性延缓期。理解积极的自我意识自尊,重点理解高水平自尊的特点、高自我复杂性、脆弱高自尊。理解自尊的作用,自尊的由来,依恋与自尊的关系。了解与分析自己的自尊水平。了解偏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向,掌握发展与促进自我意识的途径、自我观察,了解与分析自己的自我意识,能正确的自我评估,掌握提高自信的策略。教学目的、要求理解自我、高自尊特点,能分析与评估自己的自尊水平,正确评估自我,掌握提高自尊与自信的策略。教学重点:自我意识内容,大学期间自我意识发展,自尊与自我的评估,提高策略分析。教学难点:自尊与自我的分析与评估。&&第九章:人格与发展教学内容理解人格的含义、相关概念,气质类型、气质测验,人格与职业,人格类型与心理健康,人格发展的一般过程,影响人格发展的因素。重点理解积极心理与发展,理解外向人格、乐观人格、创新人格、宽容。理解人格发展中的问题,调节方法,了解表演型人格、强迫人格、自恋人格、偏执人格、边缘型人格、孤僻人格、自卑型与完美主义人格。掌握人格发展目标,掌握健全人格品质含义、自立、自强、爱心,人格完善策略。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人格发展的过程,积极心理特点,了解自己人格特点,增加主动积极调整自我人格的意识,掌握调整的策略。教学重点:人格与健康,积极人格特点教学难点:自我人格分析与认识&&第十章 大学专业学习心理教学内容:理解学习的含义、大学的专业学习及特点、大学生专业学习基础,重点理解专业学习促进、专业学习提升、终身学习准备。重点掌握大学生需要发展的学习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假造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重点理解学习的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学习的元认知策略、自我计划策略、自我监察策略、调节策略;学习的资源管理策略、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学业求助策略。了解学习中常见的问题,了解学习适应问题、学习目标迷茫、学生缺乏自主性、课程学习困难、学习动力问题、学习倦怠、学习拖延,学习中的行为问题。掌握学习失败的归因分析、学习动力自我诊断,掌握自我激励。了解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学习焦虑、失败恐惧。教学目的、要求理解大学专业学习的心理特点,明确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学习能力,掌握科学的学习策略,分析认识自我的学习问题以及心理健康问题。教学重点: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学习能力,学习策略教学难点:学习中常见心理问题自我认识与分析&第十一章:新媒体与大学生生活教学内容:理解新媒体对学习与成长的帮助,新媒体对学习的冲击,新媒体对交往的影响,分析自我网络行为了解校园里的网络娱乐方式,上网过度的心理因素,上网依赖与成瘾的心理基础,了解自己网络依赖理解网络不良现象心理分析、网络谣言的心理因素,网络欺骗心理分析重点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自我心理保健,掌握新媒体使用行为的自我约束了解新媒体使用行为问题矫治教学目的、要求了解新媒体对学习生活的影响,理解网络依赖的心理原因,网络谣言与欺骗的心理分析,掌握新媒体环境下的自我心理保健。教学重点:新媒体对当代生活的积极心理效应与消极心理效应,上网过度、依赖与成瘾的心理原因,学习在新媒体环境下的自我心理保健。教学难点:网络依赖的心理分析&第十二章:人际交往教学内容: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理解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理解人际交往PAC模型、双向作用模型、四组八类模型、交往反应类型。重点理解大学生交往意义与特点、大学生的常见问题、寝室冲突的心理分析、与父母矛盾的心理分析。掌握影响人际交往的一般因素、空间接近、相似性、互惠、外表作用、自我暴露理解影响交往的消极心理、自我中心、羞怯、自卑、多疑、嫉妒。掌握优化人际交往的态度,掌握优化技巧、言语运用、非语言运用、倾听技巧,掌握影响他人技艺、第一印象、赞赏。教学目的、要求理解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特点、理论解释,重点理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意义与问题分析,学习优化交往的态度与技巧。教学重点:大学生常见人际冲突的心理分析,优化人际交往的技巧教学难点:分析自我的人际问题,学习人际交往技巧&&第十三章:大学里的亲密关系教学内容重点理解爱情三元素理论、不同类型爱情关系、爱情关系的本质—依恋、成人依恋关系、依恋类型与恋爱关系。重点掌握爱情的发展过程--三元走势、走向亲密的发展过程、走向分离的发展过程。重点理解爱情中的冲突、失恋,理解恋爱方式的困惑、爱的表白。理解性取向分类与成因、同性恋、对同性恋的态度理解大学生的性心理、性欲望、自慰、边缘性性行为、初次性行为。重点掌握健康的性价值观、澄清自己的性价值观、学会拒绝,理解与性有关的概念-性权利、性愉悦与性健康、性教育。教学目的、要求理解爱情理论,爱情的本质,爱情发懂的过程阶段,爱情中的冲突、失恋,性取向,性行为,树立健康的性价值观,澄清自己的性价值观。教学重点:爱情三元理论,爱情的发展过程,爱情中的冲突、失恋,性心理,健康的性价值观。教学难点:依恋理论与爱情的关系。&&&四、教学时数分配总学时16学时,其中课上学习16学时,分配如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课程内容&&课上讨论&与活动&&课上讲解&&合计&&第七章&&生命意义与人生经历&&&&&&&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八章&&自我意识与自我发展&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九章&&人格发展与完善&&&&&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章&&专业知识学习心理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一章&&新媒体心理与行为&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二章&&人际交往&&&&&&&&&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第十三章&&大学里的亲密关系& &&<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span style="font-size:16font-family:仿宋_GB&&1时&&考试&&1&&1时&&合& 计&&9&&7&&16时&&&教学方法:采用MOOC教学与翻转课堂教学混合的教学方法1、课前网上学习:在超星平台上进行,部分作业在课本上完成。用时约30-50分钟/周,学习材料提前3-5天发布,个人在网上学习,限时完成。内容包括:视频学习、心理测验、单元作业、论坛讨论等。&&&& 2、课上活动包括:检查课前作业,小组讨论,小组作业,心理训练,话题演讲,&&&& 活动展示,交流与互评等。&&五、与相关课程的联系无先修课程。后续课程为心理健康课程下的心理素质拓展公共选修课程,学习内容有理论型、操作型两类,教学方式有传统讲授教学方式、翻转课堂方式与SPOC+翻转模式。具体课程有:社会心理学、校园心理活动设计、心理危机防范与干预、心理剧与自我成长、人际交往技术、生命意义探索、心理素质拓展、中国传统医学与心身健康、心理助人-心理委员培训、心理危机解除-心理委员培训。&&&&六、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课程考核包括课前学习、课上活动、期末测验三部分:1、课前学习60%,包括课前视频学习、资料阅读、网上作业,每课时4分,共60分。2、课上活动20%,包括:学习检查、回答问题、课堂小测验,每课时1.25分,共8次课10分;课堂讨论、小组活动、成果展示等,每课时1.25分,共10分.3、期末测验20%。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七、教材与教学参考资料教材:包陶迅(主编).当代生活与心理健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11月第二版教学参考资料:华夏心理 中华精神卫生网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卓越成长世界卫生组织China& 美国心理卫生学会美国大学生心理咨询美国健康心理学 TheAmerican College Counseling Association TheNational Mental Health Association& NMHA MentalHealth and You ConsultingPsychology Jour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 维基百科、百科百度相关词条&&& 浙江海洋学院 心理教育中心 包陶迅 &&2015年6月
心理教育中心基本信息
地址:文理科楼124-128教师办公室:125教师办公室电话:(校内座机短号668930)心理咨询预约室:128心理咨询预约电话:(校内座机短号668038)预约时间:每天下午14:00-21:00心理中心24小时紧急求助电话:(校内移动短号654317)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制作与教学教师
前排左起1-6位:叶芳、郭金花、包陶迅、陈燕维、丁芳盛、汪晓阳后排左起1-5位:王利明、胡金保、杨盈、张晶、朱丽芳
课程板块:成长压力与心理健康,心理自助、求助与互助、自我探索与人格完善,发展中的心理课题和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