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肉眼看月球歌词伤痕累累是什么歌,为何是地球的守护神吗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月球的奥秘.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欢迎大家对侵犯版权等不合法和不健康的内容进行监督和举报。
内容来自互联网,如牵涉版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邮箱:&&&&当前位置:&&宇宙资讯&&&&
& & & & & & & & & &
科学家发现,月球才是地球的“守护神”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3
核心提示:3月20日消息,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月球是围着地球转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似乎是地球“守护”月球。但是却不是这样,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月球才是地球的“守护神”,如果没有月球,那么地球就会变成第二个火星,人类
3月20日消息,在一般人的认知里,月球是围着地球转的,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似乎是地球“守护”月球。但是却不是这样,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月球才是地球的“守护神”,如果没有月球,那么地球就会变成第二个火星,人类届时也无法生存。
& & & & 皓月当空,是那么洁白漂亮,这就是地球人类眼里和心中的月球,你可曾想它曾经为地球遮风挡雨几十亿年,月球不愧是地球唯一的忠实守护神。   月球对地球生命而言至关重要,月球围绕地球一周为27.3天,月球的绕地轨道是椭圆形状,能把轨道附近的陨石、碎片全部都给吃掉,这样大大减少了宇宙陨石撞击地球次数。科学界也一致认同月球是导致地球潮汐的主因。难道月球的作用只是仅仅而已吗?
【太空研究基地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站注明来源:太空研究基地网站的所有信息,版权均属中国太空研究基地网站所有,他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转载、链接、转贴、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和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太空研究基地网站&,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太空研究基地网站
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自互联网,处于传递更多信息的目的,并不代表本站的立场和观点,仅供参考。他人从本网转载需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禁止篡改为来源为太空研究基地网站,否则本网将依法进行追究责任
本站部分资料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推荐图文
&&推荐宇宙资讯
&&点击排行
--footer--
太空研究基地 版权所有感知月球——从朦胧到清晰(2)
感知月球——从朦胧到清晰(2)
&五、真实的月亮
太阳系家族里的“小字辈”月球有多大
月球基本上是个圆球体,平均直径约为3476千米。地球直径是月球直径的3.6倍,从月球上看地球,就像是一个美丽的飘浮着白云的蓝色星球。而太阳更大,相当于130万个地球,6300多万个月球。如果太阳和月亮这两个天体与地球的距离相等,那么,我们从地球上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就像看西瓜和芝麻。但由于太阳比月亮离我们要远得多,所以我们有时候反而觉得月球比太阳更大。
月球的表面积有3800万平方千米,大约是4倍中国的陆地面积,还不如我们亚洲的面积大。
月球的体积是地球的1/49,也就是说如果地球是一个篮球,月球就是一个乒乓球。
月球有多重
月球的质量约7350亿亿吨,相当于地球质量的1/81。由于质量小、产生的引力小,月球表面的重力只是我们地球的1/6。如果一个在地球上重60千克的人,到了月球之后就只重10千克了。体重减轻了,人到了月球上之后,就会身轻如燕、力大如牛,感觉妙不可言。&
&在月球上想要打破地球上一些体育项目的世界纪录,那是非常容易的事。在地球上能举起100千克杠铃的大力士,在月球上能举起600千克。
月亮有多亮
看到又大又圆的月亮时,几乎没有人不赞叹它那柔和、皎洁的光芒。其实,月亮本身并不发光,只是因为表面反射太阳光而发亮。从天文学的角度来说,月亮的反照率只有0.07,换句话说,它只反射了照射在它上面的太阳光的7%,其余的93%都被月亮表面吸收去了。
与太阳亮度相比,月亮的平均亮度只有太阳的1/465000,日、月、地三个天体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化,它的变化范围从1//630000。月亮圆缺变化时,它的亮度有很大的变化,如果以满月时的亮度1/630000作为100,最大和最小时可以相差好几十倍或更多。
&&& 月球有多远
月球绕着地球公转,有时近有时远。最近时约36万千米,最远时约40万千米,平均距离约为384400千米。相当于绕地球赤道走10圈。
&& 月亮上的“山、河、湖、海”
月球上没有空气,没有生命,是一片死寂的荒漠。
月球表面实际上并不像我们肉眼所见到的那样洁白光莹,而是坑坑洼洼、凹凸不平。当年伽利略用倍率不高的望远镜观测月球时,看到了月球上有亮的区域是高地与山峰。但没有看清楚暗的区域,也就是平常看到的月球上像桂花树一样的暗黑色斑块究竟是什么。他认为,月亮也许和地球一样,既有高山,又有平原,既有陆地,也有海洋。因为那些暗的区域看上去与地球上的海洋相似,就这样,他给这些暗的区域起了一些像云海、湿海之类的名称。大的叫海,或者叫洋,小的叫湖或沼。有的海伸向陆地。根据地球上的习惯管它们叫湾。今天,我们知道,月球上连水都没有,哪里来的海呢?它们是一些广阔而地势比较低的平原,填满了月球内部喷发并冷却下来的岩浆。尽管如此,科学家还是保留了海的名称。绝大多数月海分布在月球的正面,约占正面面积一半,风暴洋是其中最大的一个。相当于半个中国的陆地面积。
我们用肉眼看到的月球上洁白发亮的部分称为高地或月陆,一般高出月海“水平面”米。高地的石头和土壤是浅白色的,所以对阳光的反射率比较高,从地球上看起来比月球上的其他地区要明亮一些。
如果你在月球上空环绕一圈,俯视全貌,给你印象最深的必定是月球表面那密密麻麻、大小不一的凹坑。据统计,月球上直径大于1公里凹坑有33000多个,总面积占整个月球表面积的10%左右。绝大多数凹坑是是宇宙中的其他天体撞击月球后留下的痕迹,这些凹坑使月球看起来伤痕累累,满目苍凉。
就像地球表面覆盖着孕育万物的土壤一样,月球上也有一层厚厚的土壤,不过在月球上叫作月壤。在月球形成后几十亿年的漫长历史中,月球表面的石头遭受了无数次其他天体的撞击,这些石头被粉碎得像面粉一样,覆盖了整个月球表面。高地的石头被撞的时间长,形成的土壤大约有10米厚,月海的石头被撞的时间短,形成的土壤就薄,只有5米左右。因为人类还没有能力在月球上用大型工程机械进行建设,这层松软的土壤自然成为人类建设未来月球村要开采和利用的首选目标,可以从中提炼金属、合成氧气和水、生产建筑材料等等。
月亮上有风霜雨雪吗?
地球上有春夏秋冬的季节更替,有风霜雨雪的天气变化,有动物、植物、微生物,是一个生机勃勃的蔚蓝色的美丽星球。相反,月球则是一个死一般荒凉沉寂的世界,没有大气、没有水、没有任何生命。
月球上的大气浓度大约是地球上的一万亿分之一,相当于没有大气,是一个超高真空的世界,比地球上实验室内制造的最高级别的真空要高得多。除了月球南北极太阳永远照不到的深坑中可能有水冰之外,月球上也没有水。没有了空气和水,月亮上也就没有地球上的风、霜、雨、雪和氧化等的风化作用,也没有河流、冰川、湖泊、海洋的侵蚀和搬运作用。由于没有大气层对光的散射,如果你在月球上行走,在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仰望天空,看到的却是漆黑天幕中的满天星斗。
事实上,并非单是月球上没有大气,科学家告诉我们,在太阳系的60多个卫星中,除了欧洲的“卡西尼”号和“惠更斯”号正在探测的士卫六(土星的第六颗卫星)和海王星的第一颗卫星海卫一外,其它卫星也没有大气。可是,科学家的研究结果告诉我们,在月球刚形成不久,月球内部曾经释放出大量气体,形成了浓密的大气层,但由于月球的质量太小,产生引力不足以保持这些大气,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们慢慢地扩散到宇宙空间中去。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层对宇宙射线、太阳风和太阳耀斑进行阻挡和过滤,这些射线可以长驱直入,使得月球上这些射线的强度和种类远远大于地球,所以在月球上防晒霜可就不管用了,需要穿上专业的防护服才行。由于没有大气压和氧气的存在,你还需要戴空气面罩,使你的耳鼓不被胀破,不会窒息。还有,在月球上向站在对面近在咫尺的人说话谁也听不见,因为没有介质传导声波。
小知识:月球上阿波罗飞船的星条旗飘扬之谜
阿波罗登月是历时时间最长、规模最大、投资最多、最富传奇性的人类对太空的探险活动。1961年5月,美国正式宣布实施该项计划,历时10年多时间,于1972年12月底完成了整个登月计划。然而,长期以来,一些学者根据登月照片和录像中美国国旗在月球上飘舞的情况以及其它一些奇异现象,认为美国人从未到达过月球,阿波罗是假的,理由是月球上没有空气就没有风,国旗不可能飘起来。
一些人认为月球上是超高真空,星条旗绝对不可能在月球表面“随风”飘扬,从而断定登月的录像和照片是在实验室假造的,殊不知正是这反常细节证明了其真实性。中国科学院院士、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在一次报告会上,向听众解释了阿波罗登月时美国国旗在月球表面飘舞之谜。
照片上美国国旗飘舞,原因就是阿波罗宇航员插在月球表面的这面国旗上面有一根杆,就像我们撑伞一样,把它撑开来,就张开了,这面国旗也是这样张开的,它没有张开得很直。宇航员在月表插下旗杆时,可能用力过猛,瞬间松手造成旗杆左右摇摆。由于月球表面是真空环境,没有空气摩擦的阻尼作用,旗杆的摆幅较大而持久,从而带动上部的旗帜抖动,所以,从照片上看起来似乎迎风飘扬。
月球上的一天
由于月球上没有大气传递热量,所以白天和夜晚的温度变化很大。白天太阳光直射的地方,最高温度可以达到110—130摄氏度;到了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温度甚至会下降到零下130摄氏度左右。而且,因为没有月球大气来进行热的传导,所以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只要是太阳没有照射到的地方,就和晚上一样冷,朝向太阳的一面达到130摄氏度左右,旁边的阴影为零下130—150摄氏度。所以,月球上山峰的向阳面比火焰山还要热,而翻过山的背阳面却比冰窖还要冷。而地球上最冷的地方也就零下89摄氏度,那还是在毫无人烟的南极洲最冷的“冰点”上测量到的,实际上,南极洲其它地方的温度要高得多,因为,中国南极中山站的冬天最冷的时候也就是零下3o多摄氏度。
所以,月球是一个非常严酷的环境,太阳一出来温度很快升高,太阳下山温度就会降低,它的表面日夜温差在几厘米范围内就可达到300摄氏度,这就是我们的月球,一个非常荒凉的、严酷的、死绝的世界。
小知识:为什么地球上的人类只能看到月球的一面
月球以3683千米/小时的速度绕地球运行,绕地球一周的公转周期为27.3个地球日。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也是27.3个地球日,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完全相同的现象我们称为“同步自转”,这也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由于月球公转一圈的同时只自转了一圈,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只能看见月球的正面,而永远看不见月球的另一面,背向地球的一面永远也看不见。
地球上每天是24小时,而月球上的1天相当于地球上的27天,在月球的同一个区域,13天半是阳光普照的白天,13天半是寒冷的黑夜。
有时在农历十五前后,月朗星稀,一轮明月高挂天空。逐渐地,月亮的东边缘被一个圆弧形的黑影遮掉一部分,黑影向西渐渐扩大,使圆月变为残月。一段时间后,黑影逐渐退出,残月复变为圆月。有时候整个月亮被黑影遮住,仅仅露出古铜色的微弱亮光,这两种现象都叫月食。古人对月食的解释为:“月过望而缺,谓之月食”。易经丰卦彖传也认为:“月盈而食”。即认为月食一般发生在满月前后,这是很科学的。
月食现象,虽是古代重要天象之一,然而因为它没有日全食现象那样惊人,而且古代的人们很可能把它和月相的盈亏混为一谈,认为是常常发生的事,所以中外古书都不大记载它。我国直到公元5世纪,史籍才开始有系统的月食记载。
我国最早的月食记录,应该是出现在殷代卜辞,卜辞中有这样的语句:“六日甲午夕,月有食”,“旬壬申夕,月有食”,但无法确定其年代与日期。而《诗经·小雅》在日食纪事之后载有:“彼月而食,则维其常”,由此可知当时已以月食为常常发生的现象。该次月食经推算为西元前776年8月21日的月偏食,为最早已知确定年代的月食记录。
根据月球钻进地球影子的不同情况,月食可以分为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在整个月食过程中,如果有那么一段时间,月球完全钻进地球的影子,这次月食就称为月全食;如果自始至终只是月亮的一部分进了地影,就叫月偏食。因为地球要比月亮大的多,地影又粗又长,地影要么把月球全部遮住,要么遮住一部分,决不可能有第三种情况。因此月食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
月全食时,即使月球完全沉浸在地影里,我们还是可以看见它,而且呈现着深浅不等的红铜颜色。这是为什么呢?是地球大气在“变魔术”。原来太阳光在经过地球大气层时,有一部分发生了折射等现象,从而改变原来直线行进的方向,变为折过来向地球的影子里行进。这样,一方面在地影里的月球能得到一些亮光,还能被看到;另外,太阳光主要是由7种颜色的光组成,被大气折射后,进入地影的主要是红光,在地影里的月球自然也显出红铜颜色了。
当月球满月时称为“望”,即地球处在太阳和地球之间,把亮半球冲着太阳,而把没有被照亮的另外半个球对着月球。农历“望”时候能发生月食,但并不等于“望”的时候一定发生月食。道理也很简单,农历每月“望”的时候,月球虽然在地球背后,但由于白道和黄道之间有个5度9分的倾角,月球往往是从地球影子的上面或者下面走过去,不进入地影,当然也就不会发生月食。只有既是“望”,月球又不偏不歪从地影中过去时,才会发生月食。
关于月食的成因。张衡在浑天说的基础上,科学地阐述了月食形成的原因。他在《灵宪》中写道:“月光生于日之所照;魄生于日之所蔽。当日则光盈,就日则光尽也。”(大意为:月亮本身是不发光的,而是太阳光照射到月亮上,月亮才折射出来,太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则出现亏缺,正所谓“月有阴晴圆缺”。如果月亮进入地影,就会发生“月食”。)可见,《灵宪》对月食原因的解释是很科学的。
月球的内部结构
月球内部结构是一个鸡蛋状的结构,包括蛋壳(月壳)、蛋清(月幔)和蛋黄(月核)三个部分。
根据月球探测的结果,月球没有全球性的偶极磁场。也就是说,在月球上使用指南针,东南西北是分不出来的。这说明月球的内部已经很早就固化了,而我们地球内部在地核的外围还有带电流体的流动。就像生命一样,任何一个天体都有它的诞生,也必然有它的“死亡”,地球是这样,月球也是这样。现在的地球是壮年期,将来我们的地球在大约45亿年以后,内部也要全部固化,也要像一块大石头那样绕着太阳转,到那时候,地球上没有火山、地震和板块活动,地球将会变得很平静,绝不会爆炸。
月球的身世之迷
生命是怎么开始的?地球是怎么形成的?这些问题长久以来一直困惑着地球上的人类,从亚里士多德、伽利略、牛顿、爱因斯垣到霍金,许许多多杰出的科学家为回答这些问题而不懈努力。
我们对地球的了解虽然很多,但都很难跳出地球来看地球,从整个太阳系的角度来认识地球是怎么形成的。“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就在于“只缘身在此山中”。这方面,月亮是很好的参考对象。月亮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我们可以“跳出庐山”,以旁观者的身份来客观认识整个月亮,从而回答地球是怎么形成的。
那么,月亮和地球是姐妹关系、母子关系?或者根本就是两个陌生人,后来才认识的呢?
目前,这几种观点都有一定证据支持。
认为月亮和地球是姐妹关系的科学家认为:
原始的太阳系是一团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星云。月亮和地球是在太阳星云的同一区域形成的,但是月亮形成时间比地球稍晚,月亮是地球的妹妹。地球形成时,铁等金属元素较多的尘埃聚集成地球的原始胚胎,月亮大部分是由残余在地球周围的非金属物质聚集而成的。所以,现在月亮的密度比地球小。
认为月亮和地球是母子关系的科学家认为:
原始的地球温度很高,完全处于熔融状态,由于地球自转速度很快,在离心力和太阳引力的作用下,从地球上分离出一块物质,慢慢形成月亮。也就是说月亮是从地球上分裂出去的,是地球母亲身上的亲骨肉。
认为月亮和地球是原本就是陌路人的科学家认为:
月亮原本是一个独立天体,只是后来“不小心”进入地球附近的轨道,被地球的引力俘获成为绕地球运转的卫星。
1976年,哈佛大学的科学家提出,月亮起源于一次大碰撞。这一假说由于得到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而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可。很多科学家相信,月球曾经是地球的一部分,大约在4.55亿年前,一颗像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冲向当时的地球,撞击抛射出的碎片逐渐聚集形成了现在的月亮。这次撞击不仅使得地球有了一个环绕它旋转的忠实伙伴,也使得大部分在地球上已经遗失的太阳系历史在月球这个荒芜的地方完整的保存了下来。月球,就像一面时间的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的地球和太阳系是什么样子的。
六、人类与月球
月球对地球的重要影响是引起潮汐。在我国古代,把发生在白昼的海水涨落称为“潮”;把发生在夜间的海水涨落称为“汐”,合称“潮汐”。我国古代的先民已察觉到潮汐同月球有关系,东汉时期著名的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著作《论衡》中提出:“涛之起也,随月盛衰”,第一次明确地指出了潮汐的产生与月亮的运行有关。
在海边,看到日复一日的潮起潮落,我们知道,是月球的引力以及较少程度的太阳引力引起了这些水域的海平面每天交替涨落两次。但是,月亮每天只升落一次,为什么潮汐会涨落两次呢?我们可以假设整个地球被海水覆盖,离月球较近的地面上的水域受月球拉力最大,水会朝向正对着月球的那一点聚集,而在地球的另一面,月球对土地的拉力要比水的拉力大,因此水域在离月球最远的一点也形成了凸点,这样地球上就有两个最高水域点。因此,当地球完成一个完整的自转,几乎地球上的每一点都有过两次潮汐。
任何一点的最高的涨潮和最低的落潮都会发生在新月和满月。在那时,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同时作用向同一方向位,这就是“大潮”。当月球位于1/4位相时,太阳的引力刚好反作用于月球的引力,就形成最低的涨潮,称为“小潮”。
小知识:钱塘潮为什么特别壮观?
我国钱塘江口的海潮,汹涌澎湃,气势雄伟,特别在中秋节后两三天,最为壮观,潮头高达3~5米,每秒钟推进的速度达到近10米,带来海水10万—20万吨,
同时发出巨大的声响,犹如千军万马在奔腾。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为它写下了这样的诗句:“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
为什么钱塘潮会最壮观呢?中秋节正值农历的八月十五日,这时,地球、太阳、月球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太阳和月球的引力合在一起,力量特别强大。加之钱塘江河口外宽内狭,从杭州湾湾口的宽100千米左右到海宁盐官镇附近江面缩小到大约只有几千米,形状酷似喇叭口。当由外海来的大量潮水涌进狭窄的河道时,湾内水面就会迅速地抬高,钱塘江流出的河水受到阻挡,难于外泄,反过来又促进水位增高。另外,在浙江沿海一带,夏秋之间常刮东南风,风向与潮水涌进的方向大体上一致,也助长了它的声势。这些有利于涨潮的因素都集中在钱塘江口,使钱塘潮成为世界奇观。
月亮为什么离我们越来越远
月球和太阳对地球的起潮力引起地球上海水的潮汐,仿佛是一种小小的“刹车片”,其长远影响一是使地球自转缓缓变慢。二是使月球以每年3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所以说,远古时月球比今天离地球近得多,影响也大得多。
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引发了地球上的潮汐作用,潮汐对地球产生了许多重要的影响。当地球旋转时,海水涌到隆起部分,海洋中其他地方的水位变浅。于是,海水和陆地之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力。因此,海水在每一次涨潮和退潮的过程中大面积地冲刷着海底。上述摩擦现象非常类似于汽车制动装置中的摩擦运动。地球的自转有时会被潮汐的活动所制动,就如同地球经历了一次“刹车”一样。不过,地球的惯性是相当巨大的,因此这种“刹车”作用几乎对它的运动产生不了什么影响。实际上,潮汐作用的最终结果是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使一天的时间每隔62500年长出1秒钟,随着一天时间的延长,月亮会逐渐远离地球,并且将会以一个更大的公转半径绕地球旋转。
很显然,地球对月亮也同样会产生潮汐作用。既然地球的质量是月亮的81.3倍,那么地球对月亮产生的潮汐作用就是相当可观的(尽管体积较小的月亮会使地球对它产生的潮汐作用略微减弱一些)。当潮汐作用引起月球表面岩石层的内层和外层相互拧紧时,月亮自转过程中就更容易产生“制动”效果。月亮和地球的自转速度同时减慢,使月亮在围绕地球公转一周的过程中还是只能完成一圈自转。这就意味着无论何时地球上的人们只能看到月亮的其中一面。
天文观测的理想基地
由于宇宙中天体发出的辐射到达地面之前要先穿越过地球的大气层,因此地球上的大气条件对天文观测有很大的影响。除气象因素外,人为因素也会影响天文观测。因此,地球上天文台的选址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即使千挑万选,仍不能跳出地球,仍然无法达到满意的观测效果。
由于月球上没有水,也就没有水气和云的干扰;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层,避免了大气的吸收和折射;月球上一个夜晚长达14天,可长时间连续观测;月球上没有地震和火山活动,没有地面沉降,地质结构稳定;月球上无线电干扰很小。月亮是天文学家梦寐以求的天文观测理想场所。我国月球探测二期工程将使用空间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低频射电设备等在月球上进行天文观测,通过这些观测可以探寻太阳系外行星,从而直接了解天体内部结构。
在地面上建立的无线电天文望远镜,由于经常受到地面上发射的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不可避免地影响观测效果,也不可能收到来自宇宙的低频无线电信号,因为低频无线电信号不能透过大气层。因此,有天文学家提出在月球背面建立射电天文观测站,这样可以获得没有人为无线电干扰的安静的观测和研究环境。把天文望远镜置于月球背面这种独特位置的优点是:月球就像一个巨大的屏障,可以防止地球上发射的无线电干扰,也可以收到来自宇宙的低频无线电信号。
此外,月球表面还是进行日一地一月空间环境监测与空间天气研究的理想位置。日—地—月空间环境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和物质,它们制约着地球空间和月表环境,对人类健康和航天活动会造成重要影响。
人类未来的能源宝藏
地球上的能源形势越来越紧张,石油大概还能用50—60年,煤大概能用100多年,天然气大约能用60年,铀矿原子能发电大概能用40—50年。而月球表面覆盖有一层很松散的月壤,其中含有100万吨一500万吨的氦一3,是最理想、最清洁的可以满足人类能源的替代品。科学家推测,大约30年以后,可控核聚变发电可以商业化。假如是这样的话,月球可供地球上的人类用到上万年控核聚变原料。
另外,月球上的特殊环境超真空、没有磁场、地质构造稳定、高洁净、弱重力(只有地球的1/6)等,在那里可以建立一系列的科学观测基地,可以对地球进行监测,可以生产各种昂贵的生物制品和特种材料。
月球上还有很多石头,有各种各样丰富的矿产资源,稀土的资源量将近300亿吨.钛铁矿的品位比四川攀枝花出产的还要高上几倍,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探索外太空的跳板
地球是我们当今所知道的宇宙中惟一具有繁茂的生物圈和高度智慧生命存在的、建立了一个高度文明社会的天体。离开地球实现深空探测的第一步就是对月球的探测。因为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天然卫星,它离地球最近,是人类飞出地球、开始深空探测的门槛,在月球上可以对地球进行全面监测、可以建立一系列的科研基地。
2004年,美国提出,从月球上发射火箭,通过月球作为转运站,把人送上火星、甚至更遥远的天体。因为在月球上发射火箭比在地球上发射要节约大量的能源,大约只需要地球上的1/21。载人登月以后,要在月球上建立基地,开发月球的资源和能源,以供人类社会的需求;再以月球为跳板,向探索更遥远的空间挺进。
人类探求宇宙的欲望是无止境的;人类总是要征服更遥远的宇宙;人类总是要让自己扩展到更遥远的空间中去;人类希望了解世界、了解字宙,了解人类将来怎样更好地发展。这些都是将来的使命,是实现中华民族“嫦娥奔月”梦想的重要事业。
向月球大规模移民有可能吗?
俄罗斯“火箭之父”齐奥尔科夫斯基曾经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类不会永远生活在摇篮里。”由于地球上的人口越来越多,各种资源消耗量越来越大,地球已经很难承受日益增加的人口和资源压力。向太空移民成为新世纪的梦想,很多人梦想着建立月球基地,到月亮上去生活。
向月球移民,首先要解决月球上的生命保障、月球生活和工作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例如水、空气和食物的供应问题,宇宙辐射的防护问题和月球重力的适应问题。其中,水的问题是最关键的。
1994年发射的克莱门汀号月球探测器和1998年发射的“月球勘探者”号探测器在环绕月球飞行的过程中,在月球南北两极,太阳永远照射不到的深坑中探测到了显示水分子特征的数据信号,表明月球上有可能存在着冰冻水。但这些信号还有多种解释,有的科学家认为,月球上粗糙的岩石表面也会使探测仪器产生类似的信号。所以说,月球上有没有水?哪儿有水?有多少水?如果有水,这些水又可能是从哪里来的?对建立月球基地是否有利用价值?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今后的探测而进一步回答。
月球是地球的忠实保卫者
月球,从它46亿年前诞生伊始就紧随着地球转动,与地球的演化紧密相联。
在太阳系中,除了八大行星外,还有成千上万颗直径数百米到上千米不等的小天体,它们常常“流窜”到“地球一月球”附近进行“骚扰”,这些小天体在穿过地球大气层后仍未烧尽,落到地球上就成为天外来客一一陨石。与地球大气层的摩擦只能烧蚀较小的流星体,若是较大的流星体就足以穿透大气层,据说,一座泰山般的小行星便足以令地球生命遭受灭顶之灾。
月球守卫在地球附近长达46亿年,以柔弱之躯抵挡着砸向地球的小天体,挡住了一部分本该砸到地球上的小天体。月球上直径大于1000米的坑就达到3.3万个,密密麻麻的撞击坑就是月球牺牲自己,保护地球的明证。
如果我们把地球比作一艘承载人类命运的大航船,那么月球就是地球的护卫舰,在航行中紧紧围绕在地球身边,忠实地守卫着地球。可以说,月球为保护地球建立了巨大的功勋。
(出处:《科学中国人》2006年第十二期)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伤痕累累的恶魔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