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达成重要共识对话为什么重要

汪洋: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新华网
|||||||||||
最新播报:
汪洋: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
  新华网华盛顿6月22日电
在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举行前夕,国务院副总理汪洋22日在美国《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从2006年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至今,中美围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的高层对话已有9年。许多人士积极评价对话的作用。也有人说,中美对话就像聋子间的争吵,相互指责多于实际效果。在我看来,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对话让双方找到并扩大了重大利益契合点,实现了互利共赢。比如,早在1982年,中美就着手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长期搁浅。正是通过对话谈判得以重启,并在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双方同意以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模式推进谈判,开辟了中美合作广阔空间。又如,中美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拥有共同利益,也面临不少难题。最近举行的三轮对话都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最优先的议题,不断凝聚共识,为去年11月两国元首发表气候变化联合声明积累了重要成果,也有力地推动了多边谈判进程。
  对话有效管控了分歧,避免了一时一事的争端干扰中美合作大局。人们还记得,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汇率税。庆幸的是,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避免了一场贸易战。10年来,中国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5%,IMF最新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不再低估。在此过程中,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由10%的峰值降至2%,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投资高耸的壁垒一度让中国企业满腹牢骚,也正是通过对话,美方在安全审查、商务签证等方面解决了中方一些关切。过去6年,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增长了5倍,雇用美国员工超过8万人。美方一项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企业累计对美投资将达1000亿-2000亿美元,为美国创造20万-40万个就业岗位。
  对话还有一个重要成果,就是双方加深了了解,增强了合作基础。去年11月,中国一项网络民意调查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认为“增进了解”是“两国和谐相处”的最佳途径。在这些年的对话中,中方深切了解了美国各界关心什么、期待什么,以及美国政治的运作模式。美方也深入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变化,比如95%以上的企业是私人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国有企业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代企业做主。对话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相向而行的过程,使双方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解决分歧和摩擦的办法不止一种,对话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中美建立高级别、全方位的对话平台,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是大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体现。尽管对话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与收获的巨大共同利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9年来,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美国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两国利益融合之深超出想象,谁也承担不起放弃对话、选择对抗的代价。
  当前,中美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对话机制的作用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即将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肩负着为9月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做好铺垫的重任。我们愿与美方开展坦诚对话,凝聚更多共识,解决更多问题,积累更多成果,把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意志一步一步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
[责任编辑:
中央政治局常委
中央政治局委员
中央书记处书记外媒:中美对话“机制”比“内容”更重要-青年参考
新闻排行榜 热点新闻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 &&& 往期回顾 & &&&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重在“缩小分歧”
外媒:中美对话“机制”比“内容”更重要
本报记者 张宝钰
&&&&7月15日,根据中美在第六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达成的共识,中美副外长级反恐事务磋商,在美国华盛顿举行。此外,中美双方在气候、能源和文化等领域达成的对话成果,也将陆续付诸实施。
&&&&作为中美级别最高的对话机制,此次会晤备受瞩目。外媒除了关注此番对话对中美关系有何影响外,还就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如何处理关系这样一个历史性话题,花费不少笔墨。
&&&&对话阵容强大,涵盖层面丰富
&&&&7月9日,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开幕,中美人文交流高层磋商也同期进行。
&&&&此次对话阵容强大,除了曾参加过上一轮中美对话的美国国务卿克里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以外,美联储主席耶伦也加入其中。美方共有能源、气候、贸易、科技和军事等领域的18位高级别官员参加对话。
&&&&从与会人员的构成,不难看出对话议题的宽度。南海领土纷争、网络安全、朝核问题、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等一系列敏感话题,都搬上了中美对话的桌面。
&&&&但在韩国媒体看来,敏感问题虽有涉及,但多数都“没出乎外界意料”;而且,两国在东海南海主权纠纷等问题上,也各自坚持原有立场。
&&&&对话亮点还是集中在经济、气候、能源和人文等领域,特别是中美双边投资协定(BIT),双方已就核心问题达成一致,并承诺在2015年启动负面清单谈判。BIT为中国企业进驻美国投资扫清了部分障碍,财政部副部长朱光耀称此为“历史性进展”。
&&&&据新华社报道,此次战略与经济对话连同中美人文交流磋商,中美共达成300多项对话成果,从强化传统经济合作,到促进贸易投资开放、支持金融稳定和改革,所涵盖层面非常丰富。
&&&&虽如此,在美国《华盛顿邮报》看来,“仍不算什么突破”,经济领域的合作是“你情我愿、各取所需”。
&&&&双方关系微妙,急需“防暑降温”
&&&&“中美借助年度对话来稳定两国关系。”《华尔街日报》这样报道中美对话的意义,还表示,本次对话的时间点“至关重要”。
&&&&近来的中美关系似乎让外界颇为费解。去年6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奥巴马“庄园会晤”后,中美关系似乎进入发展快车道。但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到今年初,双方在诸多领域出现分歧。
&&&&《华尔街日报》认为,除了在东海南海领土争端上的分歧外,在网络安全、海洋权益等方面,中美之间也立场相左;在乌克兰、叙利亚问题上,中国主动靠近俄罗斯。《华盛顿邮报》直接形容,双方走到了关系正常化以来最艰难的阶段。
&&&&美媒大多认为,克里和雅各布·卢此次来华,为的是缓和中美关系,避免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
&&&&对话结束后,中美共同表态称,通过此次对话,双方“缩小了分歧”。奥巴马也表示,中美今后将扩大务实合作,建设性地管控分歧,“即使是像美中关系这样复杂的双边关系,双方依然有决心,让合作来定义整体关系”。
&&&&要冲突,还是求合作?
&&&&在此次对话中,中美关系的一个关键词——“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再次成为舆论热点。
&&&&“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新一届领导人针对中美关系的新提法,在去年的“习奥会”上,首次成为共识。9日的开幕式致辞中,习近平更是9次提到这一说法。新型大国关系的核心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奥巴马上台后,美方外交政策做了调整,重心由中东转到东亚,对华政策的基点也改为“亚太再平衡战略”。
&&&&《华盛顿邮报》评论道,奥巴马政府一方面要坚守对盟友的承诺,另一方面还要保持与中国的建设性关系。此前,有美国媒体指责奥巴马的对华政策“无定性”。
&&&&此次对话中,中方在多个场合表示,中国不会挑战美国霸权,更不想取代美国。对话中,美国国务卿克里说,历史上,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确实有竞争的趋势,但美国不寻求遏制中国。
&&&&在英国路透社看来,中美两国经济联系密切,利益休戚相关,在可预见的较长时期内,不太可能真正地去直接敌对。报道还援引美国官员的话说,“我们都决定走一条和平、合作的道路,中美间确实存在竞争,但绝不会是冲突”。
&&&&英国《金融时报》称,中美交流,“对话机制”比“对话内容”更重要。该报表示,中美能否避开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的矛盾,还无定论;但强调对话,不但可摸清对方的底线,还能够妥善处理摩擦,确保两国关系不走向对抗。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中美S&ED登场 汪洋撰文谈中美对话重要性
我的图书馆
中美S&ED登场 汪洋撰文谈中美对话重要性
小编: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开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向美国总统奥巴马转达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口信。习近平指出,与美方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是中国外交政策的优先方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中美双方合作领域十分广阔,双方要牢牢把握两国关系正确方向,只要中美双方从大处着眼,尊重和照顾彼此核心利益,坚持建设性方式,避免战略误解误判,分歧就可以得到管控,共同利益就可以得到维护。  今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正式在华盛顿拉开帷幕。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信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22日已经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当晚,汪洋和杨洁篪并出席美国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故居弗农山庄举办的对话前活动。  在第七轮S&ED举行前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发表题为《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文章中称对话有效管控了分歧,避免了一时一事的争端干扰中美合作大局。  汪洋指出,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投资高耸的壁垒一度让中国企业满腹牢骚,也正是通过对话美方在安全审查、商务签证等方面解决了中方一些关切。过去6年,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增长了5倍,雇佣美国员工超过8万人。  中美寻找重大利益契合点  在上述文章中,汪洋指出,从2006年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至今,中美围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的高层对话已有9年。许多人士积极评价对话的作用。也有人说,中美对话就像聋子间的争吵,相互指责多于实际效果。在我看来,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汪洋认为,对话让双方找到并扩大了重大利益契合点,实现了互利共赢。比如,早在1982年,中美就着手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长期搁浅。正是通过对话谈判得以重启,并在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汪洋表示,人们还记得,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汇率税。庆幸的是,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避免了一场贸易战。  10年来,中国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5%,IMF最新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不再低估。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由10%的峰值降至2%,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在这些年的对话中,中方深切了解了美国各界关心什么、期待什么,以及美国政治的运作模式。美方也深入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变化,比如95%以上的企业是私人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国有企业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代企业做主。对话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相向而行的过程,使双方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汪洋在文章中指出,解决分歧和摩擦的办法不止一种,对话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  中美建立高级别、全方位的对话平台,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是大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体现。汪洋指出,尽管对话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与收获的巨大共同利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9年来,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美国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两国利益融合之深超出想象,谁也承担不起放弃对话、选择对抗的代价。  汪洋并指出,即将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肩负着为9月份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做好铺垫的重任。  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题为《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的署名文章,文章称,6年来,S&ED机制不断拓展、深化,累计取得700多项成果,为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和双向投资存量均创历史新高,促进了两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两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7.8%和15.3%,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  杨洁篪在文章中表示,经过建交36年的发展,中美利益交融不断加深,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日益上升。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  他表示,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努力拓展各领域交流与务实合作。  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将讨论下阶段双边关系重要议程,包括加强反恐、防扩散、两军、执法、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科技等广泛领域的合作,应对伊朗核、朝鲜半岛核等地区热点,并探讨两国在亚太地区交流和合作等重大问题。  杨洁篪在文章中还表示,“我期待着同克里国务卿共同努力,推动本轮对话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为习近平主席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做好准备,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更多正能量。”
馆藏&7188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又要召开了。让我先问个问题:头两轮战略对话都谈了些什么呢?不知道你能不能想起来,反正我是除了“美方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中方表示,汇率问题是国家经济主权…之外别的都想不起来了。
  明明是对话,为啥只聚焦在人民币问题上呢?据说,今年的对话有四大议题,拜托请不要再聚焦在人民币升值问题上了,谈点别的,成吗?
年年谈汇率烦不烦?
  人民币升值这个话题其实谈论并不多,世界上最富有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中国每年就这个问题只进行一次磋商,而这一磋商往往就是一年。美国说,升吧,中国说,等会儿让我缓缓。你想想如果每年都要翻来覆去把这句话重复若干遍的话,也是颇有喜剧效果的一件事,对吧?
  人民币汇率问题很重要,但也没重要到年年谈、月月谈、天天谈、次次谈吧?事情谈多了,人们关注的往往就不是谈论问题的内容,而成了一种姿态展现。我知道作为外向型经济体,人民币升值会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利润,可是这不是五年前人民币刚刚开始升值时人们就谈论的话题吗?从那时至今,人民币累计升值超过20%,中国外汇储备打着滚增长越来越头疼,怎么不见人总结人民币升值问题对出口贸易的影响呢?
对话就是要有来有往
 那不谈汇率谈什么?据报道,今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有以下四方面的内容:首先是促进贸易与投资合作,包括推进新兴产业领域的贸易与投资合作等;第二是完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主要包括金融业改革,跨境金融监管合作;三是推进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四是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主要包括全球宏观经济形势与挑战,将涉及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中东北非形势对地区和世界经济影响、日本特大自然灾害等议题。
  仔细分析这四条,左看右看都是应对而不是对话。对仍处封闭金融体系的中国如何做金融监管?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中国怎么变,美国怎么变?贸易与投资合作,咋着促进,这些都是悬而未决虚头吧脑的话题。对话的话题要落到实处,要一个一个问题谈,而不要空对空。两国会谈不能是这个样子的,一国谈:好好学习;另一国回应说,天天向上;然后新闻报道说,会议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下完成,宾主双方表示要切实加强两国互利互惠的合作…
战略与经济 藏啊藏啊藏猫猫
  中美对话被盖上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大帽子。那么我们当然要找到战略在何处,经济在何处。比如谈论新兴产业领域贸易与合作,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报告,新兴产业有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方向。那么我们需要呼吁中美双方公布谈了什么,准备怎么贸易,怎么合作?这些贸易合作是基于政策层面还是企业层面的?毕竟真正冲在一线发展新兴产业的是企业,那么中美双方的对话,又有哪些企业参加呢?
  又比如谈论善金融系统和加强金融监管,需要细化议题,比如中国金融业如何改革,中美双方将如何对跨境金融进行监管合作,对这样需要较多技术含量的话题,首先要公布出双方的立场,要不那就不是对话,而是自说自话。而一位谈论中国的话题也不是对话,而是回应。在这次对话中,中国又提出了哪些对美国的要求呢?一味执迷在谈论人民币升值,升值多少的话题上又会有什么成果呢?  
既然是战略与经济对话,当然要全力以赴谈论两国都面临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议题,《华尔街日报》亚洲版头条标题是“中国工资上涨终结全球低通胀时代”。有人将此解读为“中国工资不能上涨,否则全球必然要通货膨胀。即使低成本制造外移也不能改变。中国停留在低工资水平是对“全球经济”负责任的表现。”战略经济对话就是要解开这样的难题,将问题分解,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最终达成对话的目的,而不是飞跃万水千山,做出横跨太平洋的努力后仍是在进行一场辩解或自白。大白话说:费力不讨好的事咱不干。
搜狐财经出品 2011.05  策划\制作:中美S&ED今日登场 汪洋撰文谈中美对话重要性_第一财经
中美S&ED今日登场 汪洋撰文谈中美对话重要性
一财网冯迪凡 14:14
今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正式在华盛顿拉开帷幕。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作为习近平主席特别代表,将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特别代表国务卿克里、财长雅各布&卢共同主持本轮战略与经济对话。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信息,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国务委员杨洁篪22日已经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当晚,汪洋和杨洁篪出席美国国务卿克里、财政部长雅各布&卢在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故居弗农山庄举办的对话前活动。
(来源:外交部网站)
在第七轮S&ED举行前夕,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尔街日报》发表题为《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文章中称对话有效管控了分歧,避免了一时一事的争端干扰中美合作大局。
汪洋指出,众所周知,美国对中国投资高耸的壁垒一度让中国企业满腹牢骚,也正是通过对话美方在安全审查、商务签证等方面解决了中方一些关切。过去6年,中国企业对美直接投资增长了5倍,雇佣美国员工超过8万人。
中美寻找重大利益契合点
在上述文章中,汪洋指出,从2006年第一次战略经济对话至今,中美围绕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的高层对话已有9年。许多人士积极评价对话的作用。也有人说,中美对话就像聋子间的争吵,相互指责多于实际效果。在我看来,事实显然并非如此。
汪洋认为,对话让双方找到并扩大了重大利益契合点,实现了互利共赢。比如,早在1982年,中美就着手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但长期搁浅。正是通过对话谈判得以重启,并在第五轮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取得突破性进展。
汪洋表示,人们还记得,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汇率税。庆幸的是,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避免了一场贸易战。
10年来,中国坚持汇率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累计升值幅度达到35%,IMF最新评估认为人民币币值不再低估。
在此过程中,中国经常账户顺差占GDP的比例由10%的峰值降至2%,经济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在这些年的对话中,中方深切了解了美国各界关心什么、期待什么,以及美国政治的运作模式。美方也深入了解到中国的发展变化,比如95%以上的企业是私人所有或控股的企业,国有企业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政府不能代企业做主。对话就是一个相互了解、相向而行的过程,使双方越来越理性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汪洋在文章中指出,解决分歧和摩擦的办法不止一种,对话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
中美建立高级别、全方位的对话平台,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是大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体现。汪洋指出,尽管对话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但与收获的巨大共同利益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9年来,两国贸易额翻了一番,中国成为美国增长最快的出口市场之一,美国成为中国海外投资的重要目的地。两国利益融合之深超出想象,谁也承担不起放弃对话、选择对抗的代价。
汪洋并指出,即将举行的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肩负着为9月份习近平主席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做好铺垫的重任。
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
与此同时,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在美国《外交政策》杂志发表题为《中美合作符合两国和世界利益》的署名文章,文章称,6年来,S&ED机制不断拓展、深化,累计取得700多项成果,为推动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发挥着越来越大的积极作用。
去年,中美双边贸易额和双向投资存量均创历史新高,促进了两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两国对世界经济的贡献率分别达到27.8%和15.3%,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
杨洁篪在文章中表示,经过建交36年的发展,中美利益交融不断加深,中美关系的战略意义和全球影响日益上升。新形势下,中美两国应该合作、能够合作的领域不是减少了,而是大大增加了。
他表示,中方愿与美方相向而行,认真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共识,坚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正确方向,深化战略沟通,增进战略互信,避免战略误判,妥善管控分歧和敏感问题,努力拓展各领域交流与务实合作。
在本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框架下,战略对话将讨论下阶段双边关系重要议程,包括加强反恐、防扩散、两军、执法、气候变化、能源环境、科技等广泛领域的合作,应对伊朗核、朝鲜半岛核等地区热点,并探讨两国在亚太地区交流和合作等重大问题。
杨洁篪在文章中还表示,&我期待着同克里国务卿共同努力,推动本轮对话取得尽可能多的成果,为习近平主席9月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做好准备,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增添更多正能量。&
编辑:仇芳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美达成重要共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