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可羡慕:北制裁下朝鲜人生活的真实生活》读后感

您当前的位置: >
文/木·木……将逼真的叙事艺术和严正的观察能力结合于作品之中,驱使我们去认识那被掩盖的历史的存在。……他的叙述的权威来自他的记忆,他记住了他人所遗忘的,那被征服的历史。
(名人语录 )
——瑞典文学院2001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辞[1]
(观后感 ) 在差三个月到二十三周岁的时候(1954年),VoSo奈保尔(1932-)在伦敦BBC的一间屋子里开始写他的短篇小说集《米格尔大街》(Miguel Street),五年后小说一经出版,就引起了文坛的注意。这不仅令他捧得毛姆奖,还确立了他“幽默作家”和“街头生活作家”的地位。
(观后感 ) 《米格尔街》由十七个平行展开的短篇编制而成,每一篇相对独立又互相关联。相同的人物在不同的小说中重复出现,相互指涉,形成片断与整体、串连与复现相结合的互文结构。
(名人语录 ) 奈保尔把故事的发生地点固定在特立尼达一条再普通不过的街上。那里贫困、脏乱,“要是有陌生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只能说一句:‘贫民窟!’”,即使在这样的地方,住在这里的人也把它看成是一个世界,而这里所以的人也是各有独到之处。这种将人物、故事等固定在一个特定区域的叙事方式,会令人不自觉地想起马尔克斯笔下的马孔多小镇、福克纳笔下的约克纳帕塔法和笔下的未庄。马孔多、约克纳帕塔法和未庄都是作家虚构的地方,米格尔街却是奈保尔生长的地方,但是亦不能因此就断定确有米格尔这条街,在《注册会计泰特斯o霍伊特》中,作者写道:“可是,我却找不到回去的路了。我找到了差不多六条叫米格尔的街,可是哪条街上都没有我家的房子。”所以,与其说米格尔街是一条实实在在的街,还不如说,米格尔街只是奈保尔成长环境的一个代名词,是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英属殖民地特立尼达市井社会一幅真实的风情画。这条街上的一切并不新奇,在特立尼达,到处都是这样的街。那么即使奈保尔的写作是依据了自己的经历,这些小说也不会因此而失去普遍的意义。
(名人名言 ) 《米格尔街》好读,真实、质朴,当然好读并不代表它的意义浅显。在这十七篇小说里,充满了断裂性。故事中所体现出来的断裂性,首先表现在一种弥漫于全篇的孤独感,人与人之间交流障碍上面。
(读后感 ) 在一开篇的《博加特》中,奈保尔就向我们传达了一种孤独、间隔的信息。“我所认识的人中他是最乏味的”,而所谓的乏味是因为他“总是低着头闷声不响……从不笑出声来,也从没讲过什么故事……”,博加特很神秘,因为他“平时很少对他们吐露什么”。虽然大家都觉得遇到什么喜庆日或其他重大时刻,可不能少了“博加特”,实际人们之间并没有真正的相互了解。同样在《乔治与他的粉红色房子》中也提到:“乔治从未和米格尔街的哥们儿混在一起过,对此他也毫不在意。”与乔治不主动与邻居交往相反的是,曼门却是被排挤在人群之外,“米格尔街上人人都说曼门疯了,全不理睬他”。比哈特执着于对机器的修理,墨尔根执着于焰火的制造,波普沉醉在做他那些“叫不出名堂的东西”,而布莱克o沃滋沃斯痴迷于诗歌,仿佛只有这样才能缓解心里的孤独感。
(名人语录 ) 而《米格尔街》中所涉及到的夫妻关系问题,也集中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困境。在文中出现的众多人物中,没有一对是婚姻幸福美满的。博加特重婚又将新妇遗弃,波普的老婆离家出走,乔治从未停止打老婆和孩子,布莱克o沃滋沃斯幻想并不存在的爱情,墨尔根太太是“母老虎、西班牙婆娘”,比哈库拿老婆出气,爱德华被骗被抛弃,海特与多丽“是街上最古怪的一对”,虽然他们从未吵架,却像“互不认识的陌生人”。而关于海瑞拉夫人的故事《爱,爱,爱,孤独》则是直接写出了孤独的主题。自古以来,爱情都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人人向往的最美好的事,爱情可以消除两个人之间一切的孤单寂寞,让彼此感受到支持的力量。可是在奈保尔的笔下,爱,却与孤独共存,或许爱同时也制造了孤独。
(影评 ) 奈保尔笔下的孤独,让我联想到马尔克斯。马尔克斯的诺贝尔受奖演说题目是《拉丁美洲的孤独》,且不说内容如何,单单“孤独”二字,就值得细细品味。在马尔克斯的笔下,马孔多其实是一个落后、封闭、被现代历史遗忘的、边缘化的发展国家和地域的象征和缩影。虽然小说一开始就写到了磁铁、冰这些发明,是现代性因素的象征。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马孔多的历史命运,统治马孔多的仍是魔幻的现实和具有神话和原型色彩的原始生活形态。这种魔幻现实主义最终与整个拉美大陆的孤独感联系在一起,揭示的是一个孤独、落后的大陆。但是悖论恰恰隐含其中。马孔多人真的感到孤独吗?是谁赋予了马孔多人以孤独感?这种拉丁美洲的孤独来源于何处?可以看出,这与后殖民时代的文化理念密切相关。一方面,马尔克斯正是站在拉美民族立场上才发现了民族被殖民被奴役最终却仍然被现代历史遗弃的宿命。但另一方面,他之所以洞见了“孤独”,又恰恰因为他是站在西方的现代性——现代历史的角度,才会有这种“孤独”的感受。孤独感在本质上来源于“他者”的观照视角和眼光。……所以,所谓“拉丁美洲的孤独”也可以看做是全球化时代后殖民话语的一种体现。[2]奈保尔生长在西印度群岛,这里也是“拉丁美洲的孤独”中的一部分。在写作《米格尔街》的时候,他已经身在英伦,接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现代教育,开始像一个地道的欧洲人一样生活。所以他在身份与写作视角上,与马尔克斯有诸多相似之处。虽然奈尔的作品没有马尔克斯那种魔幻感,但是他们却有着相同的“孤独感”。
(励志 ) 谈到奈保尔就不可不谈他自身的移民经历,也正是他独特的成长历史和他身上的文化的断裂性,使得他的笔下总有那么一股深埋的孤独。
(名人语录 )
20世纪是人类迄今为止经历的最为动荡不安、复杂多变的时代。两次世界大战、东、西方之间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的冷战以及后冷战时代的经济全球化进程,使流亡和移民成为全球性的社会文化现象,也使流亡与文学的亲密关系得到空前的凸显和发展。一大批文人、作家、学者由于政治的、宗教的、个人的原因,或自愿或被迫离开自己的祖国,漂泊于世界各地。一大批移民的后代在异国他乡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成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移民、流亡作家。他们的创作构成了人类迄今为止创造的最丰富、复杂、迷人的文化景观之一。
(名人名言 ) 众所周知,奈保尔也是一位移民作家,在瑞典文学院的授奖辞里,他被称为“一个文学世界里的漂泊者”。他的祖父1880年作为契约劳工从印度北部漂洋过海移民特立尼达。奈保尔年幼时,父亲凭自学谋到特立尼达英语《卫报》记者之职,于是举家从乡间小镇搬迁到特立尼达首府西班牙港。而在1950年,他又终于如愿以偿地拿到牛津大学的奖学金,自此前往英伦,开始了新的人生。于是他成了特立尼达的“流放者”,英国的“外来者”,印度的“海外浪子”。[3]张德明教授曾写过一篇专门研究流亡文学的论文,即“流浪的缪斯 ——20世纪流亡文学初探”,在这篇文章中他写道:“流亡首先意味着越过边界(cross border)。在20世纪特有的文化语境中,越界既是一种现实行为,也是一种象征表演(symbolic performance)。不管这种越界行为出于什么样的原因,它都表示对以往生活的彻底否弃,对人类寻求幸福、自由的权利的确认,以及对某种理想境界的追求。……越界割断了流亡者与自己的家庭、亲人、朋友、祖国的联系纽带,使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解放,但也使他变得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寂寞。流亡者失却了归属感,像断了线的风筝,处在一种轻飘的失重状态。越界也打乱了传统的地域、种族、语言和文化的分界线。流亡者与移入国定居者的结合、移民后代与当地土著的杂交,形成种族、文化和语言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杂交的文化既给流亡文学带来广阔的视野和全新的生活体验,也给流亡作家带来了文化上的精神分裂和个人疏离感。”虽然“以往生活的彻底否弃”这样的说法有些极端,但是他所提到的流亡者那种“轻飘的失重状态”,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上的精神分裂和个人疏离感”却能够在奈保尔的身上得到很好的体现。他在上世纪80年代与人谈起50年代刚从特立尼达移居英国牛津的那些日子时,还是心有余悸:“那是一个困难的岁月……我非常孤独……由于陌生和寂寞,我产生了精神混乱。远离家乡,远离熟人。牛津,这是一个疏离的世界。显然,一个人始终是个局外人。”[4]意大利裔加拿大女学者林达o哈切恩在与人合编的一部加拿大多元文化题材的小说《另外的孤独》序言中指出:“双重性是移民经验的本质。陷于两个世界之间,移民要转换一个新的社会空间;陷于两种文化且常常是两种语言之间,作家要转换一个新的文学空间。”[5]以个人的成长经历来看,从印度的贵族传统到特立尼达的殖民文化再到英国发达资本主义文化,奈保尔陷于的并不止是两个世界,面临的也不止是双重性,而是多重世界与文化多重性。于是他感到了自由也因此感到了无根的失重,产生了自我身份认同危机:我是谁?我来自哪里?我将去向何方?这些问题也成了奈保尔小说中的中心话题。其实不止是奈保尔本人面临这样的问题,整个特立尼达,所有被殖民多年而又面临独立的前殖民地区的人们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问题。在资本主义文化强行进入多年以后,突然的断裂使得一切都不再自然,传统已不复存在,西化也不过是表面现象,是该向传统回归还是追寻着西方文化的足迹,这是个问题。因此,奈保尔的小说具有了普遍意义。
(读后感 ) 这种文化上的精神分裂、个人的疏离感和轻飘的失重状态,其实是一种“异化”,即:某人与某物或其他人的疏远。在这里就是无所适从,无法自我定位。一个人当他自己意识到自我的异化状况的时候,是自我意识觉醒的开始;当他开始分析异化的现象特征和原因的时候,他开始有了自主性;当他开始分析自我的本然和应然与目前的“自然”的时候,他开始了批评;当他把自己的思考放大到社会整体的时候,也是他的自我的异化放大到社会整体的时候;当一个人把自我和自然、他者对立起来的时候,他开始了从自然的异化;当一个人把现在的我和本我应然的我对立起来的时候,他开始的是自我的异化;当一个人认为他已经认识到了异化,并开始了反异化的长途跋涉的时候,他走的不过是另一种更高层次的异化——一个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得朝向人类中极的异化——而且,这个终极的意义本来就始终处于被追问并异化的过程之中。所以,说到这里方才理解考夫曼的深刻:异化本就是人类生存的样态,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认识到这个样态,并积极思考如何去应付这种异化。这正如人为了生存就必须每天进食一样,那么,现实的问题就不是如何解决“不进食也可以让人生存”的问题,而是解决如何进食更有利于生存的问题。[6](207)
(影评 ) 在出身于异化的环境并且要思考如何认识和应付这种异化的过程中,奈保尔也曾充满疑惑。在《抵达之谜》中,他回忆说:“我在特立尼达岛以一种不太可能的方式接受了十九世纪末美学运动的思想和布卢姆斯伯里的思想……为了成为那种作家(就像我解释的那样),我只能变得虚伪起来,我只能假装自己是另外一个人,假装自己是另外一种背景下长大的人。”[7]奈保尔本人表达的已经很明确了,为了写作,他试图丢掉自己的背景,去模仿别人的生活。“‘模仿’的效果就是伪装……它不是要和背景协调一致,而是逆着杂色斑驳的背景而变得斑驳——特别像人类战争中的伪装技术。”[6](247)奈保尔本人的模仿行为也体现在了他小说中的人物身上。《博加特》的同名主人公原名“佩兴斯”,电影《卡萨布兰卡》走红特立尼达之后,米格尔街上的人都用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叫他“博加特”。这个沉默的人,在离开米格尔街又回来之后成了“街上最令人胆颤的人,甚至连大脚都承认害怕他”。而在第二次离开又回来以后,他“讲着一口地道的美国腔英语。兴许为了使自己的模仿更加逼真,他开始向孩子中间扩张。”《直到战争来临》中,战争爆发后,“爱德华彻头彻尾地投靠了美国人。他的衣着越来越美国化,还学会嚼口香糖,就连说话也拼命撇美国腔。”模仿一直是民族主义者和其他反殖民主义者所采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抵抗形式。但这些可笑的模仿是对可以确定的文化的向往(当然这也是奈保尔本人的向往),同时也是一种自我迷失,模仿不能解决新独立国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无论怎么模仿都改变不了他、他们那“他者”的身份。
(精品书摘 ) 值得庆幸的是,奈保尔很快就认识到了,“在作家身份的掩盖下,隐藏印度侨民血统的做法,无论对我的素材还是对我本人都带来很大的损害。……在很长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拼命地想找到一个答案:作为一名作家,我所需要的可能是什么样的素材。突然有一天,我眼前豁然开朗,我茅塞顿开……”我非常简练、快速地写下了我记忆中最普通的事情。我写了有关在西班牙港的街道,我的童年生活曾有一段时间是在那里度过的。”在奈保尔以后的作品中,尤其是《河湾》一书中,他仍在继续着追寻的主题,但是此时的奈保尔已经能够用比较平和的心态区面对自己的出身,面对无文化之根的现实。在《河湾》中,他借因达尔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也意识到邀请我来吃饭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说这些我一直都在说的话。此时我也想到,使我在这世界上无能为力的东西也能为我创造价值。美国人对我感兴趣,正是因为我的本色特征,正是因为我没偏见。”[8]不用抛弃自己的背景,不用模仿别人,表现出自己的本色特征,不带偏见的为自己,为后殖民地区的人们寻找未来的路,真诚的写作,事实证明这才是一条长远之路。
(名人语录 ) 《米格尔街》只是奈保尔五十多年创作生涯的起点,但是这一起点却极有高度。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授奖词中也特别提到这部作品,说其中的短小故事“把契诃夫与特立尼达民间calypso小调结合在一起,奠定了幽默作家和街道生活讲述者的名声”[1]。奈保尔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颗敏感的心。在《米格尔街》里他者揭示了第三世界人们的普遍困境,他的描写无情而又真实,使读者看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人生追求的多样性。由此或许我们可以说多样性正是后殖民地区人们的存在方式。虽然,孤独、失落弥漫在米格尔街上,可是同时我们也能感受到奈保尔的渴望,对归宿的渴望,对文化家园的追寻,感受到他——一个处处无家处处家的“世界公民”——的思索与启悟。
(精品书摘 )
(经典台词 )
相关内容:
扩展阅读:
(责任编辑:布拉德)
《米格尔待》讲述的是弱势群体毫无希望的故事,读来却丝毫没有那种了无生气...
您可能还喜欢:
(C)Copyright
不浮躁 ,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号 Powered By路遥《人生》读后感
- 读后感大全 】
  小编精心推荐   |
|   篇一:路遥人生
  人生,好像一片海,时而波涛汹涌,叫嚣着仿佛要吞噬整个世界;时而又平静死板,似乎星球毁灭也打不破它的安宁。也许有时,平静的海面下却暗暗蕴藏了凶猛的海啸;也许有时,狂暴的风雨却预示着和平的讯息&&
  当高加林的民办工作被村里一把手明楼的儿子三星给无理的顶了,他对人生啊只有怨恨:三年前的落榜如果说是挨了一巴掌的话,那下岗无疑是一闷棍了。然而,落榜了起码还当上个民办教师,也算是生活补偿自己一个甜枣,心里不至于太绝望。况且这两年自己一边认真教学,一边刻苦学习,既赢得了学生娃的尊敬和全村老少的爱戴,又给自己继续上进打下了坚实的铺垫。一切都蒸蒸日上的时候,偏出了这么一挡子事儿,心里能不难受么!可是生活好像永远会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于是,村口路上,善良的姑娘巧珍的深情终于给了这受伤的心块灵异的膏药,况且这膏药的愈合作用真好,好到可以让高加弃曾经的理想,甘愿作一个农民。在此时,生活似乎又归到了平静,却想不到,又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高加林的叔叔回乡当了领导,村里干部为了巴结他,走后门给加林谋了个城里记者的职位。高加经的已经变灰色的梦想,又鲜活的闪在眼前了!这先抑后扬的手段用的真好,高加林对生活感恩戴德了,并且拼尽全力,很快闯出了一番事业,成了小镇的明星人物。生活的泡沫很容易迷失一些人的眼睛,让他们在缥缈的梦境中忘了自我,开始追求空中的楼阁。加林不就是这样吗?经历一番挣扎,他最终辜负了对巧珍的只跟她一人好的誓言,跟城里姑娘黄亚萍在一起了。一切似乎都异常的圆满,然而,正如前面提到的:&生活追求一种&中和&,不让苦命的人太悲惨&,它也决不让幸运的人太圆满。一纸状子,剥夺了高加林到手的一切,然生活转了一个圈子后,又回到了农村。好像黄粱一梦,虚幻一场,然而不同的是,物是人非,他已经失去了巧珍,那最可爱的姑娘,拥有金子般心灵的姑娘。
  生活好会开玩笑,好像猫捉到老鼠,便玩弄它,玩够了再吃掉。究竟是多么强大的对手,在生活那头操纵这一切变局?难道人,永远只能作被动的承受者?抑或物极必反,中庸之美本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永恒的规律。聪明的人,知道适可而止,不过分贪图,不过分软弱,终于赢得美好而长久的幸福生活。无奈生活中总有一些不懂得知足的人,拥有了一些,便觊觎着更多。贪婪的心,就算倾尽太平洋的海水都填不满。总是盯着自己的空缺,却不注意自己的丰满,这样,即使很富足了都不会快乐,而且往往到头来,追求的东西到不了手,连已经拥有的都保不住!
  你见过在在记忆里保持永恒美丽的昙花吗?她拥有一瞬间的精彩,而无法获得平凡的安宁。你见过路旁默默无闻的野花吗?她失去了娇媚的身影,却赢得了可贵的自由。你见过山间奔腾的小溪吗?她时刻繁忙不停息,却怀着奔入大海的理想和勃勃不息的活力啊!人,不是神,没有超越一切的不可凌驾的力量,就不该有过分奢侈的理想和贪得无厌的心灵。拥有一些,注定要失去一些,不同的只是如何取舍。当数量无法改变时,质量便是唯一值得去追求的东西。
  人生,无非短短几十年。静心冥想,百分之几的生命赢得了快乐与精彩,百分之几的生命耗费在患得患失的恐惧中?生活是充实的感恩,还是不满的惶恐?
  篇二: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看了路遥的人生之后,心情有点沉重。有时候真的觉得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当我们旅途不顺时应该怎样调节;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的艰难抉择时,我们该怎么办;在一些诱惑面前我们,是否能够把握好自己。人生这条路曲曲折折,走得越长,我们从中学到的东西越多,领悟得越多。
  《人生》一书叙述了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这样人生的变化过程。他与两个女人之间的事情构成了书的一个发展线索。我个人比较喜欢刘巧珍,她美丽善良、贴心,处处为所爱的人着想。当高加林是一个老师时,她站在旁边默默的关注他,虽然很爱他却不敢表达,觉得自己配不上他。当爱的人被人顶替了教师职位回到家种地时,看着他在山坡上拼命挖地把手弄伤之后,心里很心疼,给他送药水;当加林提着馒头到县城卖时,她在一旁悄悄的观察着他,心里很替他着急,当加林一个馒头都没有卖出去时,她帮他卖..........这些行动都深深的打动了高加林,他俩开始谈恋爱。恋爱中,有一次他俩在草堆中谈话,巧珍对加林说&当我们结婚之后,我要让你像在学校一样,过星期天&,还有一次她到县城里看着爱人的被子薄,便说要给加林续棉花..........这些我们都可以体会到巧珍对加林无私真挚的爱。对于巧珍,我是十分的佩服,一个女人到底有多大的胸怀才可以这样默默的付出,可以苦自己,却不愿意自己所爱的人受苦,处处为爱的人着想,把最好的东西留给爱的人。
  对于高加林我有恨也有同情。恨他无情的抛弃了真心真意他好的人,同情他来来去去最后又回到了黄土,落下一个不好的下场。他是一个才貌双全、文武皆备的高中毕业生,自信、有抱负、有思想,毕业后当上了民办教师,但是被人不公平的顶替了。他的心里很不平衡,是巧珍慢慢的安抚着他。给予了他无私的爱,让他感受到快乐。但是当他进城工作之后,渐渐的觉得自己与巧珍有差距,开始抛弃在农村的相好。记得那次巧珍到县城看他时,对他说他家里的猪生了十二个猪娃,被老母猪压死一个.......他表现出反感,不耐烦,这预示着这段感情快走到了尽头。加上黄亚萍对他的热烈追求,他更是动摇了。黄亚萍是一个城里的女人,有知识有文化,大胆、开朗活泼,对高加林穷追不舍。她与高加林之间有共同的爱好,这拉近了他们之间的距离。在这种情况下,最后高加林无情的丢下了巧珍,投向了那外一个女人的怀抱,我想换做现在的一些人也会这样做的。但是就像我们说的一样,任何事情有得必有失,有人告发了他进城工作是靠关系。他又回到了生他养他的那片黄土地,所有的东西顷刻之间又没有了,原有的爱人早已离开,邻居视他为负心汉。他的内心十分痛苦,世上没有后悔药,一切已来不及,只能认命了。我们不能把这些全怪罪在他自己身上,造成这种结局的也有社会原因。我们面对他这种情景时,也不敢保证不会像他那样做。在现实面前,有好多事情是被逼无奈。
  到现在为止,看过路遥的好多作品,对《人生》和《平凡的世界》感触比较深。作为一个南方人,不太了解陕北的文化底蕴。但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印象是很深的。《人生》给了我很多想法和启示,其中有句话特别好&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是啊,人生这条路需要我们好好的走,要记得曾经对我们好的人,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忘了。做事要凭自己的良心,不能被自己所处的环境所变化,保留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在面对一系列艰难抉择的时候,好好的想清楚,不要伤害那些深深爱你的人,我们可能会失去一些机会,但是它还有可能会得到,有些人我们一旦错过了就不会再有。
  篇三: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后天很美好&这句话一说出来,估计大家都很熟悉。阿里巴巴总裁马云,电子商务时代的风云人物。最近在看访谈节目《财富人生中-马云》中马云有提过《人生》这本书(路遥对我的影响最大。18岁时,我是蹬天轮的零工,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
  也许目前很多年轻人都把马云当做偶像,我当然也不例外,《人生》这本书真的对一个人影响这么大吗?我拿起电话,先打电话给创新书店帮忙查询这本书,创新书店说没有库存,而后打电话给解放西的新华书店。店员说还有库存,我就十万火急地去解放西那边买下了这本书。
  6月25日,买到书的当天,我便认真地阅读起来。6月28日,把书看完了。(还没这么认真看过一本书,白天,晚上,公车上,路边)
  中几个人物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主人翁:
  高加林(教师,高中毕业,当时年代也算是文化人)
  巧珍(没上过学,心里深爱着高加林,做的所有一切都是为了他,刘立本二女儿)
  楼,刘立本(村里的能人,小干部,有点狡猾)
  黄亚萍(干部子女,有点任性)
  德顺老汉(村里面的光棍,人生阅历丰富,懂很多人生)
  高加林的人生轨迹,从县里到农村,农村到县里,最后结局是被贬回村中。高加林的人生是奋斗的一生,心里有很多的人生抱负,从一个人民教师,到被高明楼利用权势赶下台,让他儿子三星当老师。明楼不得不从农民做起,在此期间,巧珍深爱着他,为他付出了很多。高明楼收获爱情以后,心里踏实下来,从农民做起,努力地干活,最后被安排到县里面做通讯干事,当起了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县里面的风云人物。当时的高中同学亚萍也在县里面,在学校里面就曾经喜欢过高明楼,一直很仰慕他的才华,为了他,不顾当时社会的藐视与指责跟相处两年的男友分手,高明楼为了事业,毅然把巧珍给抛弃了。不顾道德观念的影响。受到社会上,村里面的指责。最后,被人举报走后门当了通讯干事,被重新贬回农村当农民。
  高加林的人生是充满的矛盾的一生。不得不承认他为了理想,从一个农民踏踏实实地做起。最后靠自己的努力取得事业的成功,一心想离开农村,不满足现状,去施展自己的才华,并为之奋斗,的确让人敬佩。但是他为了人生,事业摈弃当时的社会观念,社会现实,最后落的这样的下场,也让很多人嘘唏。
  现代社会中有很多高加林,社会的现实往往跟我们个人理想有矛盾,当社会无法满足我们的需求的,我们却能改变对待这个社会的态度。不能偏离最基本的做人原则。先做人,后做事,无论任何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篇四: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关于人生的话题在我心中一直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但一直无法有清楚的答案。古人说:十五而向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我想自己连而立之年还未经历,又何谈不惑(自我封闭一下)。
  一直读季羡林的《谈人生》,季羡林谈自己对生命意义、做人处事、名誉、朋友、压力、困难、爱情、成功等等人生中各种境遇的看法,那么我的一生怎么样完成?我想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我的爱人?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的价值?...。
  路遥的《人生》则通过小说的故事发展,展现每个人对自己人生的选择,而这些选择有出于惯性、本能、环境、也有欲望、梦想,在时间推移中,人物在不同境遇下通过行为表达自己的人生。
  《人生》具体背景我没有查证,应该在改革开放萌芽期,小说主人公高加林以农村知识青年身份出现,有激情、勤奋、才华、理想,在现实社会一次一次打击下任坚持努力去实现梦想,但另一方面欲望、虚荣充斥着他矛盾的内心,并最终被冲破。刘巧珍一位勤劳、朴实、善良的农村女性,她渴望知识、敢于追求、热爱生命、忠于现实,她给人以正面形象,或许表达着作者心中对一些事物美好寄托。黄亚平和克南虽都在城里长大,但成长环境的不同也使他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女性的黄亚萍任性而敢于追求,男性的克强虽也敢于追求,但男性的理性、努力也时时左右他的行为。高明楼的圆通、眼界和眼光,马栓的圆滑,德顺的眼光,高玉德的憨厚,刘立本的精明。
  这本小说是朋友推荐的,总希望能找到一些什么,可越是期望越是失望,直至被去除教师资格的高加林在农田里对德顺说&德顺爷爷,我一开始就想把最苦的都尝个遍,以后就什么苦活也不怕了。&才被震撼。 人最怕面对的是脆弱自己,最强大的是内心的坚韧。
  社会是现实的,人生的岔口也有很多,选择也就很多。在面对成绩,成功时要保持冷静,要戒躁戒躁,找到原本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在失意的时候,在给自己希望,想想美好未来,重新看待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变好。在普通中,在平凡中要耐得住性子,需要努力积累,只有在积累后才能抓住机会,如果高加林没有才华,也可能成为优秀的通讯干事。要有坚韧的性格,在困难面前理清思路,克服困难,坚定不移的走出自己的路。
  高加林还是高加林,虽然故事结尾他回到了高家村,但我想所有人都清楚只要他梦想不熄灭,此段经历会成为他最为宝贵的财富。人要有梦想,要有激情,要吃苦耐劳,要敢于折腾,敢于寂寞。
  篇五: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读完路遥的《人生》,有几个小感触,虽然我的阅历有限,但是这其中的道理似乎也明白!
  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那么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口的,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无论哪一个,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就像《人生》中的高加林一样,其实所有的路都是他自己选择的。
  人们常说,浮的高,跌得重。无论到了什么时候,做人的根本不能丢&&
  再有,最重要的一点:人似乎总在追求着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对于得到的,或多或少就缺少了那么一点点价值。其实,真的不是这样的,当你疯狂的追寻着更加新奇,更加具有诱惑力的物品,突然间失去它时,或者再也不属于你时,你才会猛然警醒,这样东西早已融入你的血液&&&&&&高加林失去了他的&金子&,一辈子再也不会有了&&纵然他疼得撕心裂肺&&
  说得再俗一点,我觉得人生就像打麻将,不管手里的这副牌是好是坏,亦或是不留神发错一张牌,你都得按照排场的规矩认认真真的玩下去,不能随便就把牌一推,说,不玩了!
  所以,我们都要好好珍惜我们所拥有的一切,利用这一切去创造我们魅力四射的人生吧!2011年,祝福,我爱的人和爱我的人!
  篇六: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读罢路遥成名小说《人生》,感悟良多。
  一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中国西北年轻农民,受困于农村传统观念、社会飞速变化中的种种不公,以及自身的自卑,怀才不遇、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故事的环境背景是西北农村,与我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差异,然而那种小人物的奋斗故事却可以很快抓住我的心,不仅是因为它和我喜爱的另一部路遥著名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几分相似,更因为它与大多数读者(比如说我)的心理体验相贴近。
  没有人的人生路是笔直、顺利的,从小到大,我们的生理与智力都由弱变强,没有人刚刚降生时就强悍,面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没有人有绝对的自信。一句话,我们都曾经是弱者,都是经过无数的努力,才成为现在的自己。于是,在高加林身上,我们无一例外地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我们能够体会他被人顶替了民办教师职位后的愤恨,能够体会有知识有抱负的他,面对自己重新成为农民这一现实时的苦闷,甚至当他获得巧珍的爱情时,作为读者的我,内心也浸润着清凉的感动,对加林在不幸中的幸福感同身受。
  文学作品的神奇之处在于,它在制造距离的同时,也制造了关联性,让你在别人身上看到了自己,让你与作品中的人物不自觉地产生&同感&。
  小说的上半部分并不十分精彩,却为下半部的跌宕铺垫着情节与情绪的背景。命运的不公与不幸、逆境中的爱情、冰冷中的温暖、不屈不挠的自我奋斗&&上半部以加林的自我实现为小结,然而所谓的&自我实现&,却又来的让人摸不着头脑:一个几十年不见的叔叔转业回乡在县里任局长,被人轻视的家庭因此而扬眉吐气,加林也因此被叔叔身边的溜须拍马者顺理成章地安排了有前途的职业,摆脱了他的农民身份。
  然而,为他高兴之余,内心总有些许不安。下半部分故事的发展一波三折,来到县城的高加林果然一展他的才能,事业平步青云,而他也收获了新的爱情。在感情的两难抉择中,他衡量的标准不再是内心的感受,而是现实的利益。为了事业的发展,为了从县城到真正的大城市,他用&缺少共同语言&这样冠冕堂皇的理由欺骗了自己,放弃为他付出一切的淳朴的农家女巧珍。他成为了另一个人,不再是那个为我所熟悉、同情的小人物高加林,而是一个看不清自己、为眼前利益放弃生活原则的迷途青年。
  此时,读者和看着加林长大的德顺爷爷一样伤心,为了加林的迷失自我而感到惋惜和痛心。
  可是,在我们满以为出卖原则的人将和新欢奔赴幸福新生活,而故事将成为淳朴善良的巧珍孤苦一生的悲剧时,作者又借命运之力和所有人开了个玩笑:受伤的小人捅了背后一刀,踢爆了加林借&后门&获得职位的秘密,刚正不阿的叔叔没有袒护亲属,春风得意的青年即将再次面临成为农民的命运。急转直下的故事进展不仅惊得主人公半天回不过神儿,连对他由同情、赞许到愤恨、不齿的读者,也无法不感到错愕。
  路遥并非故意玩弄情节,事实上,人生本也如此。有人说,人生无常,然而作者在此就是在探讨,无常的人生中,冥冥中亦有定数。这听上去像是封建迷信思想,不妨打个比方:
  人们常说&足球是圆的&,但这&定律&常常只能局限于一场球赛,偶然因素几乎可以主宰比赛、决定最终的胜负,而如果将探讨的范围扩大到一整个赛事,甚至某队或某国多年的足球事业发展,我们看到的就不再是&足球是圆的&,我们看到的是&性格决定命运&,这就是偶然中的必然。就像黄亚萍父亲说的,&生活永远都是公正的&。而用时兴的话说,就是&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于是,一切回到原点,加林重新回到农村老家,成为农民,只是他身边已不再有大小姐黄亚萍那&高雅&的爱,更可悲的是,他把自己最珍贵的宝贝给弄丢了&&痴情淳朴的巧珍已嫁做他人妇。
  加林就是我们每个人,他和我们一样,有信念、敢追求,但也有我们都有的弱点。很多人不也和他一样,为了达到目标,有时甚至出卖原则。德顺爷爷对加林爱得深切,由爱而生恨,但恨是以爱为基础,恨其不坚持,却并不一棒子打死。因为每个人的人生,都会走弯路,跌倒了敢爬起来,人生还要继续。
  回过头来看,巧珍的美是美到极致的。那不仅是因为小说中的她是农村远近闻名的俊女子、身体像白杨树般苗条,更是因为她的纯粹。她爱得纯粹,没有半点虚假,也不掺杂半点个人利益。加林的需要,她总是最懂,就连分手后她对自己婚事的决定,也是为了他&&她知道加林仍然在内心中爱着她,为了禁绝他对自己的留恋,让他勇敢地追寻自己的&幸福&,她在悲痛中很快地把自己嫁掉了。就像德顺爷爷所说,巧珍的心像金子一样。她虽然斗大的字不识一升,但她勇于追求,更重要的是,她一直坚持自己的生活信念和原则,从未改变。
  这个时代的大多数读者,依然会被朴实、美丽的巧珍感动,会为她的善良以及为爱甘愿奉献一切的纯真而赞叹不已,但已经很少有人愿意以她为榜样,只求付出不问回报了。追求结果而忽略过程,在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原本应有的微妙平衡之间,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这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大悲哀。
  篇七: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人生》已经读完好长时间了,本来刚一读完就要写读后感的,但没有一点时间就没有写。
  一直到现在我还是记忆犹深,《人生》是短篇小说,特别具有吸引力,书中只写了高加林一年内的事业与感情的巨变,但却让人感慨,虽是小说,却又绝的在是太现实了!是啊,人,拥有的时候就好象拥有了一切,什么都朝着自己奋斗的方向发展,自己觉得自己好象很伟大,但当失去的时候却又会失去一切,就在突然之间,自己什么都没有了!!可是,残酷就残酷在这里:人最大的痛苦不是没有得到,而是得到后再失去!!高先生正是这样,他的教师做不成了,呆在家里好象失去了一切,可是,突然之间,他又拥有了一切,事业,爱情,前途,该有的他都有了!!可还是在突然之间,他又失去了一切,什么都没留下,他又回到了自己的起点!!而时间只有一年!!!
  篇八:路遥的《人生》读后感
  《人生》是路遥的一部中篇小说,发表于1982年,它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叙述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一个人生的变化过程。高加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也正是体现那种艰难选择的悲剧.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喜欢看有故事情节的作品,而《人生》也就是以它那一波三折的故事吸引了我.小说的主人公高加林,一个才貌双全农村青年高中毕业后没能走进梦寐以求的城市,回到农村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那时的他已经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使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三星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当上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然而,心性极高的他又怎能安于现状呢?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时,他义无反顾地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当上了县里的通讯干事,一个有头有脸,风风光光的&记者&,成了城里引人瞩目的人才。事实上,他确实也是相当出色的,他辛勤、朴实、勇敢,自信,他热爱生活,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他凭着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在城里大显身手。但是终于有一天,高加林进城的背后原因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的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对于高加林的才华我是佩服的,对于高加林工作旅程中的变迁我是同情的,对于高加林的理想和追求我也是理解的。然而,对于高加林的爱情我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正如小说中描述的,农村姑娘刘巧珍美丽,善良,她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就在高加林离开讲台,失意无奈的时候,她的爱给了高加林精神上的慰籍,但当高加林重新离开土地,走进城市,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时,心灵的天平就一下子倾斜了。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终于接受了黄亚萍的爱,无情地拒绝了深深爱着他的姑娘巧珍。更令人感伤的是,当高加林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没有任何言语含泪接受了,她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在外照顾好自己,但是泪水却流下了脸颊。我被这无私的爱而感动着,也被巧珍那坚强和豁达而感动着。也许人生就是这样吧!
  &人生的道路虽然慢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 这是写在《人生》扉页上的一段话,路遥借用柳青的这段话概括了高加林的人生,当然,也启发了我们的人生。我想,人生就如这段话一样,让我们慢慢去走,去体验,去感受其中的酸甜苦辣。直到有一天,我们老了,回首往事时能欣然一笑。
  高加林在人生不得意的时候依然点燃理想的火种,照亮了生命里漆黑的路途。他的生活道路真的遇上很多岔道口。后来,他凭着真才实学平步青云了,但在爱情这个岔道口前,他走错了&&他抛弃了昔日和他同甘共苦的爱人巧珍。
  是的,在未来的生活里,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的岔道口。我们在保持生活热情的时候,或者,真的要增加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
  最后,引用路遥写在《人生》序言里面的一段话,让我们共勉,同时这也是我要对我自己以及和我一样处境的人要说的话。
  我们要有坚强的性格。一个软弱的人不能长期胜任艰苦的劳动。性格的坚定是建立在信仰的坚定的基础上的。一个人要对社会、事业等方面没有正确的认识和坚定的信仰,也就不可能具有性格的坚定性。而一个经常动摇的人怎么可能去完成一项艰难困苦的事业?
  性格也不完全是天生的,主要是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我们不仅要在工作实践中,更重要的是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寻找困难,在不断克服各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性格。不要羡慕安逸和享乐,不要陶醉在一时的顺利和胜利中,我们应不断的强迫自己自找苦吃!
  对生活应该永远保持热情!&&&
  人生就如一阵风,它是能穿越荆棘的。只有穿越过荆棘,这阵风才能吹绿万山遍野,才能吹来万紫千红,才能迎来人生的春华秋实!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读后感大全网的资讯,请访问:
本文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朝鲜人生活在中国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