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南瑞股票分析电ヵ是一带一路股票吗的中文翻译

优秀作文《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_zuciwang.com
当前位置: >
> 优秀作文《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优秀作文《一带一路丝绸之路作文》十篇 300字|500字|600字|800字|1000字
作文一:《“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3600字“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
来源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首先提到我国古代先民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并强调“一带一路”就是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的宝贵遗产。张骞、郑和是怎样出使西域下西洋的,现介绍如下:
张骞是(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西汉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做个郎官。是我国汉代出使西域各国的友好使者。
西域在汉朝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的统称。狭义则指葱岭以东,即xq天山南北。西汉这一带大小共有几十个部落政权(号称36个)。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广大地区。
西汉初年,居现在甘肃西部月氏人被匈奴打败,被迫向西迁徙。在今xq伊宁地区建立了大月氏国。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许多有力措施,使汉王朝逐渐强大。史书记载“天下殷富、财力有余,
士马强盛。”但匈奴并没停止对汉朝侵扰,无数汉族人民遭到掳掠、杀害。为了保卫边疆,汉武帝便把进攻匈奴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汉武帝即位第二年,从俘虏来的匈奴人中得知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便想联合大月氏共同夹击匈奴。但汉武帝对西域情况不大了解,对月氏的趋向也不知道。到西域去必经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交通不便,路途遥远。联合大月氏的任务很困难。汉武帝为找到出使西域人选,便下令征募敢于承担此重任人才。张骞从郎官的身份自告奋勇应招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建元二年)张骞率领百余官员,带着汉节,由叫堂邑父的胡籍奴隶作向导,从长安出发,取道陇西,第一次出使西域。经日夜趱行,越过长域,路过匈奴时不幸被匈奴的骑兵发现,结果全部被押到匈奴单于的王庭。单于先是威胁不成,继而用高官厚禄诱降,张骞都不为所动。于是便把张骞等人扣留起来,软禁了10多年,还强行将一个女子嫁给张作妻子。尽管张在匈奴经历了漫长岁月,还有了儿子,但他仍然坚贞不屈,始终珍藏着汉武帝授给他的汉节,等待时机,准备重新踏上去西域的征途。
张骞终于等来了机会,他趁匈奴管理不严时,偕同随从一起逃出了匈奴。在堂邑父的指引下,继续向月氏前进。一路上,不怕饥饿,寒冷暴晒,靠堂邑父射杀禽兽充饥,经过几十天艰苦旅行,好不容易爬过了葱岭,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国王知道汉朝十分昌盛,早就有意与汉朝通使,只是找不到联系渠道,见张骞来了非常高兴。当大宛国王知晓张骞的来意和
任务后,就指派向导和翻译,将张骞一行一直送到康居国。康居国又从驿站将他送到大月氏,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目的地。
张骞虽然找到大月氏国,但大月氏西迁后便占领了土地肥沃、物资丰富的大夏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已失去了报复匈奴的意念。并且认为大月氏远离汉朝,没有缔结联盟的必要。张骞一行在月氏参观留住了一年多,始终得不到月氏在王朝的明确答复,只好启程回国。鉴于来路的艰难,回时只好沿着塔里木盆地和柴达木盆地,绕道羌族的游牧地区,但这里仍然是匈奴控制地,结果又被匈奴扣留一年多。幸好因为匈奴单于已死,内部为争夺王位而一片混乱,张骞乘机带着他的胡妻及甘父于公元前126年逃回汉朝。
张骞这次西域之行,往返十多年之久,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派使团出使西域,被誉为“遥空”,即空前探险。他们出发时一百多人,回时只剩两人,足以证明此行之艰难。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到了大宛、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地,对这些地区的基本情况及风俗民情作了许多调查。例如,他在大夏都城市场上陈列的各种各样货物中,惊奇发现了汉朝四川的竹杖和蜀布,经打听,原来这是大夏商人从身毒国(印度)买来的。由此便知属地到身毒国有商路。而隅路不远。张回后把所见所闻,详细向汉天子作了汇报,如何与西域各国友好往来提出了建议和办法:一是征服匈奴,武力打通南北山麓的天然走廊;二是西通南夷,打通西南的国际要道。汉武帝听后非常高兴并采纳其建议。
公元前123年,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率十余万军队出击匈奴。张骞以校尉从军,他把出使西域时了解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军事,为汉军在沙漠中作战起了很好作用。汉军这次出击,把边界向北推进了数百里,迫使匈奴的王庭向北移。张从中起了重要作用。为此,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121年,霍去病夺回了控制的河西走廊,打开了去西域的大门。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将,第二次出使西域。这次与前一次不大一样,他率领众多的副使和随从,带着许多牛羊和大量金帛礼品,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发,顺利地到达乌孙国。之后,又分别派出副使去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见、身毒等国。从此,西域诸国才开始和汉朝交往。公元115年回国后,张被汉武帝任命为六行,位列九卿,第二年就去世了。
张骞通西域,使汉帝国同西域各国建立了外交关系,达到了孤立匈奴的政治目的。由此,汉族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到中原,汉朝的蚕丝和冶金术传到西域,他两次出使,加强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发展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郑和(公元1371—1435年)明宦官、航海家。大约在14世纪末,郑和10岁时,明朝朱元璋为了扫除元朝的残余势力,发动了统一云南的战争。战争完后,三保被召入皇宫作了小太监。不久,他到了燕王朱棣手下。在燕王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年轻的三保表现很有才干,作战机敏,立了军功,燕王赐他姓郑,改名为郑和。
1401年(永乐二年)郑和做内官监的太监,所谓的官监,就是专门掌管皇宫、王府、陵墓的修筑和采办宫廷婚丧礼仪所需珍宝等一切器用专设衙门。
郑和的父亲被称为“哈只”,是种荣誉称号,就是只有经过千难万险,到达过伊斯兰教的发源地——默伽(今麦加)朝过圣的人,才有资格叫“哈只”。
明王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朱棣怀疑惠帝(朱冗炆)逃亡在沿海地狱,想找到他的行迹。决定派船队出洋,既为扩大明朝影响,也为那些逃居海外的臣民反抗活动加以安抚或镇压。派郑和下西洋,有利于王公贵族额勋戚们的奢侈享用,拿国内的绫罗绸缎、瓷器等手工业品去换取国外的奇珍异宝,供宫廷之用。
朱棣选郑和下西洋还有以下原因:一是郑和父辈曾经去过默伽朝圣,了解阿拉伯国家风土民情和商务情况,郑和小时住在父亲身边,曾向他介绍过朝圣经历;二是郑和身兼回教徒的两种身份,便于同西洋回佛教徒交流了;三是正逢朱棣筹划从南京迁北京,宫廷所需奇珍异宝,亟待向海外寻求,这正是郑和职责,所以派郑和下西洋当然是最合适的人选。
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郑和率2.7万多人,分乘60余艘“宝船”,第一次下西洋。最大“宝船”长40丈(约147米),宽18丈(约60米),载重量达千余吨。乘员可容纳四五百人。中等船也有37丈长,15丈宽。
整个船队有严密组织,设有皇帝任命的正副使7人,郑和当然是最高指挥者。每船乘员都有明确分工,由航海经验丰富的老船工当“火长”,掌管航海指南用的“针经图式”负责航向。其它还有船工、水手、通事(翻译)、医官等等,人员齐备,各负其责。船队由刘家港(今江苏省刘河镇)出发,经五虎门港(福州郊外长乐县)杨帆西驶,经过10多天的昼行夜驶,到达占城国(今越南南方),再南经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到满剌加(今马六甲半岛)。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通向印度洋的咽喉,郑和选中这里作为集散地,将船队一分为二,一支向东可到太平洋许多国家;一支则深穿海峡继续西行。每到一地就拿我国瓷器、丝绸等产品换取胡椒、香料、药材等。永乐五年春天,西路船队返回马六甲半岛,于9月回到祖国。
从永乐三年至九年,前后7年3次下西洋,平均两年一次,每次都到印度洋。永乐十一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一直到达忽鲁谟斯(今伊朗),永乐十三年回国。
永乐十五年秋季,郑和总结前四次航行经验,决心要到西洋最远地方,横渡印度洋的航行。茫茫的印度洋,气候变化无常,船工们以惊人的意志和胆量,奋勇西行。他们穿过马六甲海峡后,不多几天就到锡兰国(今斯里兰卡),以往在这里都要向西北行驶,这次却继续西行。经过20多个昼夜行驶,终于到了非洲的木骨都东(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受到酋长热烈欢迎。一直到非洲中部麻林(今肯尼亚),由于遇到强大台风,无法前进,永乐十七年回国。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郑和7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宣德八年回国。船队到了他父亲曾从陆路到伊斯兰教圣地—默伽,把教堂画成图带了回来。郑和这次回国后不久即病死。
前后经历近30年远洋航行,往返经过30多个国家。是世界古代远程航海史的壮举,促进我国和西洋各国政治、经济交往交流,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了不少有关郑和的遗迹,写下光辉一页。表明我国古代航海组织指挥,通信联络,航程计算,天文导航达到相当完善程度。1980年国家在云南晋宁县郑和故里昆阳镇将郑和纪念亭重新修饰一新。以纪念伟大航海家郑和。
来源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
作文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一带一路”》1200字什么是“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中的“一带”指“丝绸之路经济带”,“一路”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访中亚和东南亚时,首次提出上述建设倡议。
中国发改委联合外交部、商务部于2015年3月28日发布一份名为《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官方文件,描述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背景、框架思路、合作重点以及合作机制。
“一带一路”如何划分?
“一带”以新疆为陆路核心区。主要路线是从中国出发,经中亚、西亚到达欧洲;“一带”的支线也到东南亚、南亚、印度洋。中国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具体是建立六条有利于陆路交通、能源输送的经济走廊。
“一路”以福建为海路核心区,主要路线是从中国沿海港口经过南中国海到印度洋,穿过连接西亚与非洲的红海、苏伊士河(Suez Canal),延伸至欧洲的地中海;范围涵盖东南亚国家、印度、非洲与南欧,最终再接回意大利。
“一带一路”规模有多大?
涉及沿线亚欧非65个国家,总人口44亿,占全球人口63%;经济总量达21万亿美元(约30万亿新元),占全球29%。沿线国家中以发展中国家居多。
打造“一带一路”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优先打通沿线各国的基础设施,建造公路、铁路、港口、石油及天然气管道、光纤网络、洲际海底光缆、民航合作平台等。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共建自由贸易区,促进区域合作发展。
“一带一路”如何促进中外合作?
“一带一路”不是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依靠现有的中外双多边机制和区域合作平台,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通过重塑中国全球化战略的比较优势,全面提升中国竞争力。
“一带一路”经费从哪里来?
由四大资金池提供,其中“两行一金”已经启动。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由中国联同新加坡等57个创始成员国共同成立,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前三大股东分别是中国、印度与俄罗斯,我国认缴股本3.37亿元。亚投行已于2016年1月16日开业,有望年中发放首批贷款,预计全年发放贷款15亿至20亿美元。初期重点融资领域包括交通、能源、城市、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物流等。
丝路基金:中国出资400亿美元成立的中长期开发投资基金,创始股东包括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基金于2015年1月6日开始运营,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产能合作与金融合作等项目。丝路基金首个对外投资项目——巴基斯坦卡洛特水电站项目已于2016年1月10日正式开工。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个金砖国家发起成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银行总部设在上海,法定资本1000亿美元,由创始成员国平等出资,初始认缴资本500亿美元。金砖银行已于2015年7月21日开业。
上海合作组织开发银行:目前正在筹建,目的在于支持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进一步扩大本币结算范围。上合组织全部八个成员国皆处在“一带一路”沿线上。
(以上内容来源:搜狐网)
作文三:《“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 》3700字“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
“一带一路”源于古代丝绸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主旨演讲中首先提到我国古代先民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并强调“一带一路”就是继承和发扬丝路精神的宝贵遗产。张骞、郑和是怎样出使西域下西洋的,现介绍如下:
张骞是(公元前164年—公元前114年)西汉汉中郡城固(今陕西省城固县)人。汉武帝建元年间做个郎官。是我国汉代出使西域各国的友好使者。
西域在汉朝是指玉门关(今甘肃敦煌西北)以西地区的统称。狭义鳋则指葱岭以东,即xq天山南北。西汉这を一带大小共有几十个部落政权(号称36З个)。广义包括亚洲中西部、印度半岛、唇欧洲东部和非洲北部等广大地区。
西汉闶初年,居现在甘肃西部月氏人被匈奴打败泔,被迫向西迁徙。在今xq伊宁地区建立馆了大月氏国。汉武帝即位后,采取了许多 有力措施,使汉王朝逐渐强大。史书记载羚“天下殷富、财力有余,士马强盛。”但コ匈奴并没停止对汉朝侵扰,无数汉族人民峥遭到掳掠、杀害。为了保卫边疆,汉武帝嗜便把进攻匈奴的事提到了议事日程。汉武 帝即位第二年,从俘虏来的匈奴人中得知眨大月氏有报复匈奴之意。便想联合大月氏
共同夹击匈奴。但汉武帝对西域情况不大鞅了解,对月氏的趋向也不知道。到西域去贤必经匈奴占领的河西走廊,交通不便,路盖途遥远。联合大月氏的任务很困难。汉武酞帝为找到出使西域人选,便下令征募敢于ヵ承担此重任人才。张骞从郎官的身份自告 奋勇应招出使西域。
公元前139年(髂建元二年)张骞率领百余官员,带着汉节佝,由叫堂邑父的胡籍奴隶作向导,从长安狍出发,取道陇西,第一次出使西域。经日 夜趱行,越过长域,路过匈奴时不幸被匈钮奴的骑兵发现,结果全部被押到匈奴单于涕的王庭。单于先是威胁不成,继而用高官瘌厚禄诱降,张骞都不为所动。于是便把张 骞等人扣留起来,软禁了10多年,还强噼行将一个女子嫁给张作妻子。尽管张在匈氘奴经历了漫长岁月,还有了儿子,但他仍稳然坚贞不屈,始终珍藏着汉武帝授给他的蟾汉节,等待时机,准备重新踏上去西域的 征途。
张骞终于等来了机会,他趁匈奴钤管理不严时,偕同随从一起逃出了匈奴。痹在堂邑父的指引下,继续向月氏前进。一菝路上,不怕饥饿,寒冷暴晒,靠堂邑父射鸲杀禽兽充饥,经过几十天艰苦旅行,好不零容易爬过了葱岭,来到了大宛国。
大宛懈国王知道汉朝十分昌盛,早就有意与汉朝″通使,只是找不到联系渠道,见张骞来了鹤非常高兴。当大宛国王知晓张骞的来意和泌任务后,就指派向导和翻译,将张骞一行讲一直
送到康居国。康居国又从驿站将他送剽到大月氏,经历了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目逮的地。
张骞虽然找到大月氏国,但大月扬氏西迁后便占领了土地肥沃、物资丰富的檠大夏国,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好日子,已失傲去了报复匈奴的意念。并且认为大月氏远拭离汉朝,没有缔结联盟的必要。张骞一行拓在月氏参观留住了一年多,始终得不到月蕃氏在王朝的明确答复,只好启程回国。鉴汔于来路的艰难,回时只好沿着塔里木盆地洄和柴达木盆地,绕道羌族的游牧地区,但袜这里仍然是匈奴控制地,结果又被匈奴扣义留一年多。幸好因为匈奴单于已死,内部澉为争夺王位而一片混乱,张骞乘机带着他馨的胡妻及甘父于公元前126年逃回汉朝锩。
张骞这次西域之行,往返十多年之久 ,是我国历史上首次派使团出使西域,被桓誉为“遥空”,即空前探险。他们出发时噻一百多人,回时只剩两人,足以证明此行刹之艰难。
张骞这次出使西域,到了大宛 、大月氏、大夏、康居等地,对这些地区枷的基本情况及风俗民情作了许多调查。例鼙如,他在大夏都城市场上陈列的各种各样ㄞ货物中,惊奇发现了汉朝四川的竹杖和蜀蔬布,经打听,原来这是大夏商人从身毒国 (印度)买来的。由此便知属地到身毒国淝有商路。而隅路不远。张回后把所见所闻肃,详细向汉天子作了汇报,如何与西域各践国友好往来提出了建议和办法:一是征服羝匈奴,武力打
通南北山麓的天然走廊;二 是西通南夷,打通西南的国际要道。汉武吻帝听后非常高兴并采纳其建议。
公元前喃123年,汉武帝令大将军卫青率十余万遥军队出击匈奴。张骞以校尉从军,他把出 使西域时了解到的地理知识运用于军事,鳗为汉军在沙漠中作战起了很好作用。汉军姹这次出击,把边界向北推进了数百里,迫袄使匈奴的王庭向北移。张从中起了重要作 用。为此,汉武帝封他为博望侯,公元前烁121年,霍去病夺回了控制的河西走廊坳,打开了去西域的大门。
公元前119悟年,汉武帝任命为郎中将,第二次出使西惶域。这次与前一次不大一样,他率领众多泥的副使和随从,带着许多牛羊和大量金帛纭礼品,浩浩荡荡地向西域进发,顺利地到蠖达乌孙国。之后,又分别派出副使去大宛癣、康居、大月氏、大夏、安见、身毒等国 。从此,西域诸国才开始和汉朝交往。公 元115年回国后,张被汉武帝任命为六亩行,位列九卿,第二年就去世了。
张骞 通西域,使汉帝国同西域各国建立了外交酹关系,达到了孤立匈奴的政治目的。由此瓣,汉族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西域的葡 萄、石榴、苜蓿等植物传到中原,汉朝的趸蚕丝和冶金术传到西域,他两次出使,加 强中原和西域少数民族的联系,进一步发忾展汉朝与中亚各地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贽
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郑和(公元 1371—1435年)明宦官、航海家 。大约在14世纪末,郑和10岁时,明蘖朝朱元璋为了扫除元朝的残余势力,发动然了统一云南的战争。战争完后,三保被召鸷入皇宫作了小太监。不久,他到了燕王朱?棣手下。在燕王争夺皇位的战争中,年轻岍的三保表现很有才干,作战机敏,立了军至功,燕王赐他姓郑,改名为郑和。
40曹1年(永乐二年)郑和做内官监的太监,愫所谓的官监,就是专门掌管皇宫、王府、这陵墓的修筑和采办宫廷婚丧礼仪所需珍宝秒等一切器用专设衙门。
郑和的父亲被称攮为“哈只”,是种荣誉称号,就是只有经鳢过千难万险,到达过伊斯兰教的发源地—化—默伽(今麦加)朝过圣的人,才有资格 叫“哈只”。
明王朝为什么派郑和下西娟洋,据《明史郑和传》记载,朱棣怀疑惠 帝(朱冗炆)逃亡在沿海地狱,想找到他薏的行迹。决定派船队出洋,既为扩大明朝尸影响,也为那些逃居海外的臣民反抗活动 加以安抚或镇压。派郑和下西洋,有利于缏王公贵族额勋戚们的奢侈享用,拿国内的涔绫罗绸缎、瓷器等手工业品去换取国外的蚌奇珍异宝,供宫廷之用。
朱棣选郑和下智西洋还有以下原因:一是郑和父辈曾经去?
过默伽朝圣,了解阿拉伯国家风土民情和焙商务情况,郑和小时住在父亲身边,曾向 他介绍过朝圣经历;二是郑和身兼回教徒掭的两种身份,便于同西洋回佛教徒交流了嘿;三是正逢朱棣筹划从南京迁北京,宫廷 所需奇珍异宝,亟待向海外寻求,这正是歃郑和职责,所以派郑和下西洋当然是最合酪适的人选。
公元1405年(永乐三年怛)郑和率2.7万多人,分乘60余艘“娇宝船”,第一次下西洋。最大“宝船”长渚40丈(约147米),宽18丈(约6?0米),载重量达千余吨。乘员可容纳四秽五百人。中等船也有37丈长,15丈宽圣。
的正副使7人,郑整个船队有严密组织,设有皇帝任命
和当然是最高指挥者。晁每船乘员都有明确分工,由航海经验丰富 的老船工当“火长”,掌管航海指南用的擒“针经图式”负责航向。其它还有船工、 水手、通事(翻译)、医官等等,人员齐穴备,各负其责。船队由刘家港(今江苏省闶刘河镇)出发,经五虎门港(福州郊外长 乐县)杨帆西驶,经过10多天的昼行夜掮驶,到达占城国(今越南南方),再南经嵬爪哇国(今印度尼西亚),到满剌加(今茉马六甲半岛)。马六甲海峡是太平洋通向赓印度洋的咽喉,郑和选中这里作为集散地食,将船队一分为二,一支向东可到太平洋砰许多国家;一支则深穿海峡继续西行。每苒到一地就拿我国瓷器、丝绸等产品换取胡‰椒、香料、药材等。永乐五年春天,西路浇船队返回马六甲半
岛,于9月回到祖国。鲑
从永乐三年至九年,前后7年3次下西史洋,平均两年一次,每次都到印度洋。永甯乐十一年,郑和第四次下西洋,一直到达秸忽鲁谟斯(今伊朗),永乐十三年回国。ο
永乐十五年秋季,郑和总结前四次航行潢经验,决心要到西洋最远地方,横渡印度 洋的航行。茫茫的印度洋,气候变化无常洄,船工们以惊人的意志和胆量,奋勇西行罚。他们穿过马六甲海峡后,不多几天就到栅锡兰国(今斯里兰卡),以往在这里都要耀向西北行驶,这次却继续西行。经过20 多个昼夜行驶,终于到了非洲的木骨都东窳(今索马里摩加迪沙),受到酋长热烈欢?迎。一直到非洲中部麻林(今肯尼亚),揎由于遇到强大台风,无法前进,永乐十七 年回国。
宣德六年(公元1431年)绔,郑和7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宣德八幄年回国。船队到了他父亲曾从陆路到伊斯漩兰教圣地—默伽,把教堂画成图带了回来湛。郑和这次回国后不久即病死。
前后经饲历近30年远洋航行,往返经过30多个Δ国家。是世界古代远程航海史的壮举,促и进我国和西洋各国政治、经济交往交流,烷南洋各地至今还保留了不少有关郑和的遗猁迹,写下光辉一页。表明我国古代航海组?织指挥,通信联络,航程计算,天文导航图达到相当完善程度。1980年国家在云 南晋
宁县郑和故里昆阳镇将郑和纪念亭重瘥新修饰一新。以纪念伟
大航海家郑和。
作文四:《一带一路——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8400字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的愿景与行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外交部 商务部
(经国务院授权发布)
2015年3月
一、时代背景
二、共建原则
三、框架思路
四、合作重点
五、合作机制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七、中国积极行动
八、共创美好未来
2000多年前,亚欧大陆上勤劳勇敢的人民,探索出多条连接亚欧非几大文明的贸易和人文交流通路,后人将其统称为“丝绸之路”。千百年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的丝绸之路精神薪火相传,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是促进沿线各国繁荣发展的重要纽带,是东西方交流合作的象征,是世界各国共有的历史文化遗产。
进入21世纪,在以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主题的新时代,面对复苏乏力的全球经济形势,纷繁复杂的国际和地区局面,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精神更显重要和珍贵。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参加2013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时强调,铺就面向东盟的海上丝绸之路,打造带动腹地发展的战略支点。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沿线各国经济繁荣与区域经济合作,加强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世界和平发展,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
“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积极推进沿线国家发展战略的相互对接。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重大倡议,让古丝绸之路焕发新的生机活力,以新的形式使亚欧非各国联系更加紧密,互利合作迈向新的历史高度,中国政府特制定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一、时代背景
当今世界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深层次影响
继续显现,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发展分化,国际投资贸易格局和多边投资贸易规则酝酿深刻调整,各国面临的发展问题依然严峻。共建“一带一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的潮流,秉持开放的区域合作精神,致力于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和开放型世界经济。共建“一带一路”旨在促进经济要素有序自由流动、资源高效配臵和市场深度融合,推动沿线各国实现经济政策协调,开展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共建“一带一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彰显人类社会共同理想和美好追求,是国际合作以及全球治理新模式的积极探索,将为世界和平发展增添新的正能量。
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建立和加强沿线各国互联互通伙伴关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复合型的互联互通网络,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项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需求和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让各国人民相逢相知、互信互敬,共享和谐、安宁、富裕的生活。
当前,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中国将一以贯之地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既是中国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的需要,也是加强和亚欧非及世界各国互利合作的需要,中国愿
意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更多责任义务,为人类和平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共建原则
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平等互利。
坚持开放合作。“一带一路”相关的国家基于但不限于古代丝绸之路的范围,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均可参与,让共建成果惠及更广泛的区域。
坚持和谐包容。倡导文明宽容,尊重各国发展道路和模式的选择,加强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求同存异、兼容并蓄、和平共处、共生共荣。
坚持市场运作。遵循市场规律和国际通行规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臵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各类企业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好政府的作用。
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体现各方智慧和创意,各施所长,各尽所能,把各方优势和潜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框架思路
“一带一路”是促进共同发展、实现共同繁荣的合作共赢之路,是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全方位交流的和平友谊之路。中国政府倡议,秉持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理念,
全方位推进务实合作,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一头是活跃的东亚经济圈,一头是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中间广大腹地国家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丝绸之路经济带重点畅通中国经中亚、俄罗斯至欧洲(波罗的海);中国经中亚、西亚至波斯湾、地中海;中国至东南亚、南亚、印度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点方向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南太平洋。 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共同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蒙俄、中国-中亚-西亚、中国-中南半岛等国际经济合作走廊;海上以重点港口为节点,共同建设通畅安全高效的运输大通道。中巴、孟中印缅两个经济走廊与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关联紧密,要进一步推动合作,取得更大进展。
“一带一路”建设是沿线各国开放合作的宏大经济愿景,需各国携手努力,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努力实现区域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安全高效的陆海空通道网络基本形成,互联互通达到新水平;投资贸易便利化水平进一步提升,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基本形成,经济联系更加紧密,政治互信更加深入;人文交流更加广泛深入,不同文明互鉴共荣,各国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
四、合作重点
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重点在以下方面加强合作。
政策沟通。加强政策沟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保障。加强政府间合作,积极构建多层次政府间宏观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利益融合,促进政治互信,达成合作新共识。沿线各国可以就经济发展战略和对策进行充分交流对接,共同制定推进区域合作的规划和措施,协商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共同为务实合作及大型项目实施提供政策支持。
设施联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在尊重相关国家主权和安全关切的基础上,沿线国家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技术标准体系的对接,共同推进国际骨干通道建设,逐步形成连接亚洲各次区域以及亚欧非之间的基础设施网络。强化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管理,在建设中充分考虑气候变化影响。
抓住交通基础设施的关键通道、关键节点和重点工程,优先打通缺失路段,畅通瓶颈路段,配套完善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设备,提升道路通达水平。推进建立统一的全程运输协调机制,促进国际通关、换装、多式联运有机衔接,逐步形成兼容规范的运输规则,实现国际运输便利化。推动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畅通陆水联运通道,推进港口合作建设,增加海上航线和班次,加强海上物流信息化合作。拓展建立民航全面合作的平台
和机制,加快提升航空基础设施水平。
加强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合作,共同维护输油、输气管道等运输通道安全,推进跨境电力与输电通道建设,积极开展区域电网升级改造合作。
共同推进跨境光缆等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提高国际通信互联互通水平,畅通信息丝绸之路。加快推进双边跨境光缆等建设,规划建设洲际海底光缆项目,完善空中(卫星)信息通道,扩大信息交流与合作。
贸易畅通。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宜着力研究解决投资贸易便利化问题,消除投资和贸易壁垒,构建区域内和各国良好的营商环境,积极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商建自由贸易区,激发释放合作潜力,做大做好合作“蛋糕”。
沿线国家宜加强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的海关合作,以及检验检疫、认证认可、标准计量、统计信息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推动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生效和实施。改善边境口岸通关设施条件,加快边境口岸“单一窗口”建设,降低通关成本,提升通关能力。加强供应链安全与便利化合作,推进跨境监管程序协调,推动检验检疫证书国际互联网核查,开展“经认证的经营者”(AEO)互认。降低非关税壁垒,共同提高技术性贸易措施透明度,提高贸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拓宽贸易领域,优化贸易结构,挖掘贸易新增长点,促进贸易平衡。创新贸易方式,发展跨境电子商务等新的商业业态。建
立健全服务贸易促进体系,巩固和扩大传统贸易,大力发展现代服务贸易。把投资和贸易有机结合起来,以投资带动贸易发展。 加快投资便利化进程,消除投资壁垒。加强双边投资保护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协定磋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拓展相互投资领域,开展农林牧渔业、农机及农产品生产加工等领域深度合作,积极推进海水养殖、远洋渔业、水产品加工、海水淡化、海洋生物制药、海洋工程技术、环保产业和海上旅游等领域合作。加大煤炭、油气、金属矿产等传统能源资源勘探开发合作,积极推动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合作,推进能源资源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合作,形成能源资源合作上下游一体化产业链。加强能源资源深加工技术、装备与工程服务合作。
推动新兴产业合作,按照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原则,促进沿线国家加强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推动建立创业投资合作机制。
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鼓励建立研发、生产和营销体系,提升区域产业配套能力和综合竞争力。扩大服务业相互开放,推动区域服务业加快发展。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鼓励合作建设境外经贸合作区、跨境经济合作区等各类产业园区,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
中国欢迎各国企业来华投资。鼓励本国企业参与沿线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投资。促进企业按属地化原则经营管理,积极帮助当地发展经济、增加就业、改善民生,主动承担社会责任,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
资金融通。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深化金融合作,推进亚洲货币稳定体系、投融资体系和信用体系建设。扩大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的范围和规模。推动亚洲债券市场的开放和发展。共同推进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筹建,有关各方就建立上海合作组织融资机构开展磋商。加快丝路基金组建运营。深化中国-东盟银行联合体、上合组织银行联合体务实合作,以银团贷款、银行授信等方式开展多边金融合作。支持沿线国家政府和信用等级较高的企业以及金融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符合条件的中国境内金融机构和企业可以在境外发行人民币债券和外币债券,鼓励在沿线国家使用所筹资金。
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推动签署双边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逐步在区域内建立高效监管协调机制。完善风险应对和危机处臵制度安排,构建区域性金融风险预警系统,形成应对跨境风险和危机处臵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征信管理部门、征信机构和评级机构之间的跨境交流与合作。充分发挥丝路基金以及各国主权基金作用,引导商业性股权投资基金和社会资金共同参与“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
民心相通。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青年和妇女交往、志愿者服务等,为深化双多边合作奠定坚实的民意基础。
扩大相互间留学生规模,开展合作办学,中国每年向沿线国家提供1万个政府奖学金名额。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联合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共同开展世界遗产的联合保护工作。深化沿线国家间人才交流合作。
加强旅游合作,扩大旅游规模,互办旅游推广周、宣传月等活动,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国际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提高沿线各国游客签证便利化水平。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邮轮旅游合作。积极开展体育交流活动,支持沿线国家申办重大国际体育赛事。
强化与周边国家在传染病疫情信息沟通、防治技术交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合作,提高合作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为有关国家提供医疗援助和应急医疗救助,在妇幼健康、残疾人康复以及艾滋病、结核、疟疾等主要传染病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扩大在传统医药领域的合作。
加强科技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国际技术转移中心、海上合作中心,促进科技人员交流,合作开展重大科技攻关,共同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整合现有资源,积极开拓和推进与沿线国家在青年就业、创业培训、职业技能开发、社会保障管理服务、公共行政管理等共同关心领域的务实合作。
充分发挥政党、议会交往的桥梁作用,加强沿线国家之间立法机构、主要党派和政治组织的友好往来。开展城市交流合作,欢迎沿线国家重要城市之间互结友好城市,以人文交流为重点,突出务实合作,形成更多鲜活的合作范例。欢迎沿线国家智库之间开展联合研究、合作举办论坛等。
加强沿线国家民间组织的交流合作,重点面向基层民众,广泛开展教育医疗、减贫开发、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保等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促进沿线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加强文化传媒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利用网络平台,运用新媒体工具,塑造和谐友好的文化生态和舆论环境。
五、合作机制
当前,世界经济融合加速发展,区域合作方兴未艾。积极利用现有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促进区域合作蓬勃发展。
加强双边合作,开展多层次、多渠道沟通磋商,推动双边关系全面发展。推动签署合作备忘录或合作规划,建设一批双边合作示范。建立完善双边联合工作机制,研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方案、行动路线图。充分发挥现有联委会、混委会、协委会、指导委员会、管理委员会等双边机制作用,协调推动合作
项目实施。
强化多边合作机制作用,发挥上海合作组织(SCO)、中国-东盟“10+1”、亚太经合组织(APEC)、亚欧会议(ASEM)、亚洲合作对话(ACD)、亚信会议(CICA)、中阿合作论坛、中国-海合会战略对话、大湄公河次区域(GMS)经济合作、中亚区域经济合作(CAREC)等现有多边合作机制作用,相关国家加强沟通,让更多国家和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继续发挥沿线各国区域、次区域相关国际论坛、展会以及博鳌亚洲论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亚欧博览会、欧亚经济论坛、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及中国-南亚博览会、中国-阿拉伯博览会、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俄罗斯博览会、前海合作论坛等平台的建设性作用。支持沿线国家地方、民间挖掘“一带一路”历史文化遗产,联合举办专项投资、贸易、文化交流活动,办好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和图书展。倡议建立“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
六、中国各地方开放态势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将充分发挥国内各地区比较优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加强东中西互动合作,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西北、东北地区。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和向西开放重要窗口作用,深化与中亚、南亚、西亚等国家交流合作,形成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文化科教中心,打造
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发挥陕西、甘肃综合经济文化和宁夏、青海民族人文优势,打造西安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加快兰州、西宁开发开放,推进宁夏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建设,形成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国家的通道、商贸物流枢纽、重要产业和人文交流基地。发挥内蒙古联通俄蒙的区位优势,完善黑龙江对俄铁路通道和区域铁路网,以及黑龙江、吉林、辽宁与俄远东地区陆海联运合作,推进构建北京-莫斯科欧亚高速运输走廊,建设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
西南地区。发挥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独特优势,加快北部湾经济区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开放发展,构建面向东盟区域的国际通道,打造西南、中南地区开放发展新的战略支点,形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发挥云南区位优势,推进与周边国家的国际运输通道建设,打造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新高地,建设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推进西藏与尼泊尔等国家边境贸易和旅游文化合作。
沿海和港澳台地区。利用长三角、珠三角、海峡西岸、环渤海等经济区开放程度高、经济实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优势,加快推进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充分发挥深圳前海、广州南沙、珠海横琴、福建平潭等开放合作区作用,深化与港澳台合作,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推进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福建海峡蓝色经济试验区和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加大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开放力度。
加强上海、天津、宁波-舟山、广州、深圳、湛江、汕头、青岛、烟台、大连、福州、厦门、泉州、海口、三亚等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强化上海、广州等国际枢纽机场功能。以扩大开放倒逼深层次改革,创新开放型经济体制机制,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形成参与和引领国际合作竞争新优势,成为“一带一路”特别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排头兵和主力军。发挥海外侨胞以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独特优势作用,积极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为台湾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作出妥善安排。
内陆地区。利用内陆纵深广阔、人力资源丰富、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依托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中原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哈长城市群等重点区域,推动区域互动合作和产业集聚发展,打造重庆西部开发开放重要支撑和成都、郑州、武汉、长沙、南昌、合肥等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加快推动长江中上游地区和俄罗斯伏尔加河沿岸联邦区的合作。建立中欧通道铁路运输、口岸通关协调机制,打造“中欧班列”品牌,建设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通道。支持郑州、西安等内陆城市建设航空港、国际陆港,加强内陆口岸与沿海、沿边口岸通关合作,开展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优化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布局,创新加工贸易模式,深化与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
七、中国积极行动
一年多来,中国政府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沿线国家的沟通磋商,推动与沿线国家的务实合作,实施了一系列
政策措施,努力收获早期成果。
高层引领推动。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等国家领导人先后出访20多个国家,出席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就双边关系和地区发展问题,多次与有关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进行会晤,深入阐释“一带一路”的深刻内涵和积极意义,就共建“一带一路”达成广泛共识。
签署合作框架。与部分国家签署了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与一些毗邻国家签署了地区合作和边境合作的备忘录以及经贸合作中长期发展规划。研究编制与一些毗邻国家的地区合作规划纲要。
推动项目建设。加强与沿线有关国家的沟通磋商,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投资、资源开发、经贸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态保护、海上合作等领域,推进了一批条件成熟的重点合作项目。
完善政策措施。中国政府统筹国内各种资源,强化政策支持。推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筹建,发起设立丝路基金,强化中国-欧亚经济合作基金投资功能。推动银行卡清算机构开展跨境清算业务和支付机构开展跨境支付业务。积极推进投资贸易便利化,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改革。
发挥平台作用。各地成功举办了一系列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国际峰会、论坛、研讨会、博览会,对增进理解、凝聚共识、深化合作发挥了重要作用。
八、共创美好未来
共建“一带一路”是中国的倡议,也是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愿望。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以共建“一带一路”为契机,平等协商,兼顾各方利益,反映各方诉求,携手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一带一路”建设是开放的、包容的,欢迎世界各国和国际、地区组织积极参与。
共建“一带一路”的途径是以目标协调、政策沟通为主,不刻意追求一致性,可高度灵活,富有弹性,是多元开放的合作进程。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不断充实完善“一带一路”的合作内容和方式,共同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积极对接沿线国家发展和区域合作规划。
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在既有双多边和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框架下,通过合作研究、论坛展会、人员培训、交流访问等多种形式,促进沿线国家对共建“一带一路”内涵、目标、任务等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同。
中国愿与沿线国家一道,稳步推进示范项目建设,共同确定一批能够照顾双多边利益的项目,对各方认可、条件成熟的项目抓紧启动实施,争取早日开花结果。
“一带一路”是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只要沿线各国和衷共济、相向而行,就一定能够谱写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新篇章,让沿
线各国人民共享“一带一路”共建成果。
作文五:《“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思考》15300字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14
DOI: 10.13791/j.cnki.hsfwest.20160103
王绍森, 杨哲, 赵亚敏.“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思考[J].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6, 31(01): 14-22.
“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思考
Thoughts Over the Planning of Maritime Silk Road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王绍森 杨 哲 赵亚敏 WANG Shaosen, YANG Zhe, ZHAO Yamin
摘 要 “一带一路”战略是在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我国深度参与世界经济的重大举措,是为适应中国内外部环境变化所要构建的一种新型区域合作机制。中国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者,应该抓住机遇,拓展海上丝绸之路内涵,深化与海丝合作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寻找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规划新思维。
关键词 “一带一路”战略;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规划;思考
中图分类号  TU984文献标识码  B
文 章 编 号  2095-6304(2016)01-0014-09
作者简介王绍森:厦 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教授,
W3m@vip.sina.com
杨 哲: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赵亚敏: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研究生
Abstract: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s a significant move with China’s in-depth participant in world economy, under the new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It is also a new region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ed for adapting to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 change of China. As the initiator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China should catch the opportunity, expand the connota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deepen communications with other cooperation countries on politics, economy and culture, and seek for new planning thoughts of the 21 Century Maritime Silk Road.
Keyword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Maritime Silk Road; Strategic Planning; Thought
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后将其合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
体[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内容,我国应该抓住机遇,深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在各个层面上的合作,全力构建一条以经济和文化为内容的新时期海上丝绸之路。
1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
1.1 海上丝绸之路
历史海上丝绸之路①是中国与世界各地物质与文化相互传播交融的产物(图1)。它既是古代重要的经济交流渠道,也是中西方人类文明交流的文化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最初形
http://www.hsfwest.com
图1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简图
Fig.1 the historical Maritime Silk Road
表1 隋唐之后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况
Tab.1 general situation of Maritime Silk Road after Sui and Tang Dynasty
朝代到达地
中国始发港主要输出产品主要输入产品
东南亚、南亚、阿拉伯海
隋唐沿岸、非中东海岸、红 五代
海、埃及、地中海地区、广州、登州、扬州、台州
瓷器 、丝绸、纸象牙、犀角、珠玑、张、茶叶
朝鲜半岛、日本列岛
南宋东南亚、印度、阿拉伯沿杭州、泉州、广州、登茶叶、瓷器、丝香料、象牙、犀角、北宋
岸、红海、东非、朝鲜半州、扬州、明州、越州、绸、药材、五金珊瑚、珍珠、琉璃、岛、日本列岛温州、台州、莱州原料
玛瑙、乳香
东南亚、南亚、波斯
泉州、广州、温州、宁瓷器、丝绸、绢象牙、犀角、布匹、香元朝湾、朝鲜半岛、日本波、杭州、庆元、上海、布、茶叶、金属货、药物、木材、皮列岛
和金属器皿
东南亚、南亚、非洲、西
瓷器、茶叶、铁香料、珍禽异兽、珊明朝
欧、墨西哥、南美洲、朝泉州、广州、宁波
器、棉布、铜钱、瑚、玳瑁、象牙、玛鲜半岛、日本列岛麝香、书籍
瑙、药材、军火、锡、红铜、琉璃、布匹与全球海上贸易路线衔
茶叶、丝绸、土棉花、棉布和棉纱、清前期
接,基本上能到达世界广州
布、瓷器、中草药
毛纺织品、金属制各地
成于秦汉,发展于三国隋唐时期,繁荣于“海上香料之路”。海上丝绸之路形成的两宋时期,转变于明,衰亡于清(表1)。在原因主要为中国东南沿海山多平原少,且隋唐时朝,这条通道主要运送大宗丝绸货内部往来不易,因此自古许多人便积极向物。后来,随着香料与瓷器主要成为进出海上发展。随着社会的逐步稳定,造船技口货物,后来又称其为“海上陶瓷之路”、
术、航海技术的发展使得海上丝绸之路
http://www.hsfwest.com
2016年第1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015
逐步成为中西方物质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海上丝绸之路不仅仅使得中国深受其益,也促进了世界文明的繁荣与发展。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发端于福  建[2-3]。今天的福州、泉州、厦门、月港②等地,都以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而成为著名的“海丝之城”。福州的甘棠港、长乐的太平港、泉州的后诸港、漳州的月港等都曾在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上扮演重要角色。泉州于1991年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③。1.2 海上丝绸之路的作用
海上丝绸之路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在丝绸之路上,商品交易、文化交流、宗教交流等促进了海丝国家的友好交流。文化影响都是双向的,中国在影响西
方国家的同时,自身也在受其影响[4]。总体而言,海上丝绸之路在对中国沿海地域与其他国家具有积极的意义包括:
1. 2.1 推进历史的前进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使中国丝绸产品以及瓷器、茶叶、中草药通过海路大量远销海外,刺激和促进了中国此类产业的发展与繁荣。通过贸易,外国的特产如珍珠、宝石、象牙、犀角、香料、各种动植物和经济作物等传入了中国;东西方各国正是通过海上丝绸之路等渠道进行经贸交往,丰富彼此间的经济生活,分享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2.2 建立历史政治互信的基础
当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何得以提出,一部分原因是建立在历史上海上丝绸之路的政治互信基础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极大促进了海丝各国的经济交往与政治交往,在历史的长河中打下了一定的政治互信基础。
1.2.3 海丝各国友好交往、文化交流
世界各文明古国如希腊、罗马、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连接
在一起,形成了一条连接亚、非、欧、美各洲的海上大动脉。各个国家的文化在这条大动脉上互相碰撞交融。中国的制瓷工艺、绘画艺术手法、建筑形式、宗教文化等传播到了海外,西方以及东南亚的音乐、
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16
舞蹈、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天文、历1.2.5 提升南海开发的价值
算、医药等科技知识以及伊斯兰教、基督“海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的是南海教等也通过海路传入中国。这些文化的交海域,丝绸之路的产生,提升了南海的战流使得各国文明在丝绸之路上大放异彩,略位置。南海诸岛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促进各国的友好交流。
交通的必经之地,在国际海运航线上具有1.2.4 航海技术与航海事业的发展
极为关键的战略位置。同时,南海区域自然在世界上,中国是利用海洋最早的国环境良好,生物资源丰富,海底油气矿场资家之一。古人通过不断地观察、结合实际源丰富,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逐渐发展,经验,积累了大量的海洋知识。海上丝绸南海周边各国不断加强了对南海的开发。之路,促进了海洋开发利用和海洋科学的1.2.6 为人类历史留下大批宝贵文化遗产
发展,使得人们对海洋地貌、海洋气象、海上丝绸之路早在秦汉时代就已出海洋潮汐、海生生物等都有了全面的认现,由于时代变迁,海上丝绸之路于1842识。同时,使得航海技术航海事业有了较年鸦片战争开始后就走到了尽头。但是海大的发展。
上丝绸之路留给后人了一大笔极为宝贵的
图2 “一带一路”版图
Fig.2 territory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表2 海上丝绸之路新路线图
Tab.2 new route of Maritime Silk Road
线路起始地终点地途径地
中线北京巴黎西安、乌鲁木齐、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匈牙利
福州、广州、海口、北海、河内、吉隆坡、雅加达、科伦坡、加尔各答、内罗毕、雅典
北欧、中欧、东欧、北太平洋、日本,韩国、日本海、扎鲁比诺港(海参崴,北线A北美洲西欧、南欧斯拉夫扬卡等)、珲春、延吉、吉林、长春、蒙古国、俄罗斯北线B北京北欧俄罗斯、德国
郑州、西安、兰州、新疆、中亚
http://www.hsfwest.com
文化遗产,诞生了一大批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这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资源。正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新时代下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才得以实现。总之,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战略的渊源基础。
2 “一带一路”战略下海上丝绸
之路规划思考
2.1 战略框架规划思考
习近平于2013年10月在访问印度尼西亚时提出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中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者,在新时代下,应该抓住机遇,进一步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各国在各个层面上合作,构建新型“海上丝绸之路”。
2.1.1 拓展海上丝绸之路的内涵
“一带一路”战略借用古代“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其战略带已经从海上扩展到陆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从海上联通欧亚非三个大陆和“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一个海上、陆地的闭环[5-6](图2)。2.1.2 边境地区的战略意义
中国土地广袤,与中国毗邻的国家十分之多,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是“一带一路”战略向前推进的保障,边境地区的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依托[7]。中国开展亚洲公路网、泛亚铁路网规划和建设,与东北亚,中亚、南亚及东南亚国家
开通公路通路13条,铁路8条。这一些举措都旨在与边境各国互惠互通,和平稳定的发展。
2.1.3 海上丝绸之路新线
“一带一路”新走向分为海上与陆上。
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各国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重点经济贸易为合作平台,打造陆上经济合作走廊。海上则以重要港口为依托,紧密联系海丝各国,打造海上经济航线(表2)。
2.2 经济格局规划思考
“一带一路”
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
图3 海上丝绸之路海丝各国人口分布
Fig.3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each country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表3 中国与其他各国自贸区建设
Tab.3
construction of free trade zones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已签署协议的自贸区
正在谈判的自贸区正在研究的自贸区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海合会
中国—印度中国—瑞士中国—韩国中国—挪威中国—哥伦比亚中国—哥斯达黎加中国—冰岛中国—日、韩中国—摩尔多瓦中国—新加坡中国—秘鲁RCEP
中国—斐济中国—智利中国—新西兰中国—斯里兰卡
中国—东盟
中国—巴基斯坦中国—巴基斯坦第二阶段优惠贸易安排中国—东盟(10+1)升级
内地—港澳
中国—马尔代夫中国—格鲁吉亚
亚太贸易协定
图4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人均GDP
Fig.4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of each country along the Maritime Silk Road
http://www.hsfwest.com
2016年第1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017
济大走廊,也是世界上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合作带。其发端于中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覆盖44亿人口(图3),经济总量约为21万亿美元。“一带一路”的提出,中国目的在于以和平发展、互利互惠为宗旨,以加强亚洲国家之间的互惠互通为切入点,主动发展与沿海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图4)。在建立“一带一路”战略,经济建设是最为关键最为直接的。我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下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做出了诸多重要举措:2.2.1 自贸区建设
“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我国重要
的国家战略,是实现我国从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重要路径。以“一带一路”为契机,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发挥自贸区建设的优势,是积极应对国际新局势挑战、推动我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目前,中国已签署14个自由贸易协定,一共涉及的国家以及地区有20个。其中包括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秘鲁、新西兰、智利、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在内地则是与香港、澳门联系更紧密,同时大陆与台湾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目前正在实施[8-9]。正在谈判的自贸协定有8个,涉及22个国家。此外,中国与印度两国区域贸易安排联合研究已经完成(表3)。中国自贸区建设总体遵循“审慎稳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在立足周边的同时,从双边到区域扩展,从小到大寻求升级。
中国目前以“一带一路”为纲,以自由贸易区之目,加快实施我国自贸区的建设。从总体上看,“一带一路”战略与自贸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构成我国对外开放的新格局(图5)。中国在推进自贸区建设中,既要考虑到经济利益,也要着眼未来战略利益,重视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更要重视主要贸易伙伴,积极同“一带一路”国家建立良好的贸易链。
需要提出的是,2015年10月,由美国、日本等十数个国家签署了TPP 协定。T PP 号称覆盖广,将有可能导致全球价值链的重新布局。但是从贸易便利化、投资、电信、金融等方面细看之下,是这些签署国对
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18
图5 “一带一路”战略下已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截止2015.10)
Fig.5 distribution of states and regions signed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under the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表4 中国与中亚地区产能合作概览
Tab.4 overview of capacity cooperation between China and Central Asia
产能合作项目中亚地区
能源资源开发及深加工业资源丰富,但技术缺乏
技术先进,设备完善
装备制造业处于大建设时期,急需机械设备拥有自己品牌,技术先进,打造世界名片建筑材料产业建筑材料缺乏
建筑材料过剩严重
纺织业原料丰富,但设备技术落后部分原材料相对缺乏,但技术先进,效率高轻工食品业加工技术落后,设备靠进口技术先进,设备大规模过剩
电子信息产业电子信息技术落后
信息通讯、智能终端、卫星定位、导航新能源产业
以传统能源为主,新能源产业比小
太阳能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
全球价值中所存在的障碍展开的清除举  剩,这直接威胁到经济“新常态”下宏观经措[10]。TPP将我国排除在外,这对我国实施济的稳定运行。我国产能过剩问题已经到自贸区战略构成了挑战。同时,TPP模式所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仅以钢铁、电动汽车提供的投资自由贸易模式被越来越多的国和电力为例,2002年中国钢铁产能为1.8亿家认可,这势必会引发其他国家对我国战吨,到2012年底已逾9亿吨;近年,电动汽略的错误理解、歧视化。因此,我国在实施车我国库存量逾2300万台;我国电力总装自由贸易战略不能对其置之不理,而是应配量是10万kW·h,但2013年总的用电量不该积极应对。此时此刻,阐明我国自贸区战会超过5.2万kW·h,过剩接近100%;中国略计划是具有积极意义的。的船舶制造、电解铝产业情况都类似,产2.2.2 产业转移及产能合作
能严重过剩。
当前,产能过剩是我国制造业面临的“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为中外产能主要发展瓶颈之一。在全球金融危机后大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机遇与挑战。海上丝绸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带动下,我国出现了之路所包含的海丝国家是全球人口聚集从传统产业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大范围过
区,同时也是经济急需增长的地区。大量
http://www.hsfwest.com
的基础设置需要建设,而中国的优势产业,例如建筑材料、钢铁、水泥、玻璃等等极为富余,因此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海丝各国进行产能合作有助于化解国内矛盾、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改善贸易条件。
目前,我国提出以“走出去”的全球化视野化解产能过剩新观点[11],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需要做到:一是巩固与扩大与海丝各国的投资合作市场,在大范围内开展资源与价值链整合,建设境外生产基地,拓展国际发展新空间。二是需要构建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在海丝各国内实现产能重新的配置或转
移,助推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正确引导投资方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国与中亚各国的产能合作取得了很多成效,中国与中亚地区的产能合作主要体现在资源与市场互补的产品贸易层面上,同时也体现在产业资本合作发展战略层面上[12](表4)。
现阶段,国际舆论出现了妖魔化“中国产能转移”的不利倾向,但是中国所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以及“产能转移”“产能合作”是一项新兴的合作战略,是以和平发展为基础,具有非对抗性和互利共赢的特点,绝非“马歇尔计划”的复制品。因此,如何正确引导舆论,构建稳定的舆论环境是接下来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2.2.3 区域经济金融支撑——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筹建有着十
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旨在依靠亚投行,落实助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实现降低对美元本位制的过度依赖。亚投行成立以及运行不仅有利于完善现行的国际金融体系,促进亚洲经济融合一体发展,还对于推动国际经济发展,平衡国际金融秩序有着重要意义。
2013年10月,中国首次提出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2014年10月,包括中国、印度、新加坡等国家在内的 21 个意向创始成员国在北京签署了《筹建亚投行备忘录》,标志着亚投行的筹建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亚投行成员国增加至27个。
2015年3
月后,英国、法国、意大利、瑞士、奥地利、韩国、意大利先后加入。2015年4月已增加至57个成员国(图6)。
以中国主导筹建亚投行的一个重要考量是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支撑[13],首先,亚投行能成为一个独立国际金融机构,在大范围国家参与下,其资信等级得到很大提高,从而能最大程度为“一带一路”战略提供金融支持。其次,亚投行作为一个国际交流平台,能建立起各成员国的沟通协商、消除分歧。这对促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亚投行有利于中国吸取借鉴丰富的经验,提高国际经融地位。最后,亚投行透明开放的多边框架有利于消除与化解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无端猜忌,能化解所谓“中国规则”“中国模式”等的不利诽谤。
2.3 政治格局规划思考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建立了中国与海丝国家的政治互信基础,如今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则更需要政治的互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推进,是中国立足于开发包容、合作共赢的原则,以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姿态融入世界秩序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一项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大事件,其顺利进行的政治保障是海丝各国新型国际关系的重构,其最根本的宗旨既是“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中国在“一带一路”的建设上,政治立场要坚定。正确处理国家或者区域间的关系,找准各国彼此间的利益切合点,升级中国与东南亚自贸区的合作;对东盟采取有效合作手段,化解中国在南海岛屿主权争端中的外交困境和美国“重返亚太”所施加的战略围堵。对各国都需要做到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分领域、分层次的推进。总的来说,“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方在政治上必须坚持正义,通过促进中国与海丝各国充分发挥优势,开辟出以互利共赢、包容式发展为基础,以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为支撑的新发展模式。
日前,国际社会对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看法不尽相同(表5),其中有舆论出现
2016年第1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019
图6 意向成员国(截止2015.10)
Fig.6 intending member states (by Oct. 2015)
表5 近期国际舆论对中国“一带一路”的不同观点
Tab.5 different viewpoints on China’s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in recent international consensus
机构、会议与学者观点
马达利加亚—欧洲学“一带一路”更多还是愿景,看不到具体行动。而且,院基金会2015研讨会“一带一路”除了中国国内的经济动因外,还有能源获法国国际关系研Alice Ekman
取和安全战略的考量,并且服务于中国追求世界领导权究所
法国战略研究基金亚中国推出“一带一路”战略的部分原因,是要释放善意以法国战略研究洲处主任尼可特
改善中国的形象
“一带一路”能为中国带来政治利益,中国可以通过与
李光耀公共政策学新加坡国立大学黄靖其他国家的经济整合,建立与中国有联系的利益群体,院亚洲与全球化研使这些国家成为中国最好的朋友
《中国的丝绸之路无不论中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能够实现,那些中国希望跟欧洲对外关系委处可去?》2015.5评论它们做生意的沿线国家都会获益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一带一路”并不是一个有着明确完成时间的行动清单莫斯科国际关系学伊戈尔. 杰尼索夫
和具体数据指标的经济项目,而是中国扮演全球治理新院东亚与上海合作角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
组织研究中心
了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不利倾向,将中海丝精神。“一带一路”已经越来越受到多国的“一带一路”“产能合作”等视为“冷国家的支持,共同积极行动,共同开拓创战”时期美国所推行的“马歇尔计划”,有新。总之,“一带一路”是互尊互信,合作意制造敌意,极大的阻碍了我国与海丝各共赢、文明互鉴之路。国的政治互信、经济贸易、文化交流。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是一项建立在政治互2.4 文化格局规划思考
信,和平发展的基础上的,具有非对抗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文化对国际与互利共赢的特点。建立政治互信基础对贸易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日益突出。这种影“一带一路”的发展是极为关键的。中国响既可以表现出直接性也可以表现出间接通过多渠道向世界阐明了政治立场,阐释
性。随着“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http://www.hsfwest.com
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20
图7 孔子学院国家和地区分布图(截止2015.10)
Fig.7 distribution of states and regions with Confucius Institutes (by Oct. 2015)
表6 孔子学院分布(截止2015.10)
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文化建设Tab.6 distribution of Confucius Institute (by Oct.2015)
上,我国同海丝各国取得极为丰硕的成果。洲际国家所包括文化教育的反馈输出、中国儒家文化亚洲33国(地区)
110所的宣传、建筑文化的互相交流等。以下简要非洲29国42所欧洲40国169所概述说明:
大洋洲3国18所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是极为典型美洲
的实例。历史上,厦门大学是由陈嘉庚(著名的爱国华侨领袖)创办的,1992年之后,厦大又回到嘉庚先生的成长地马来西亚
断深入,文化的作用也越发凸显,它可以影设立分校,“这是历史的回馈”④
。日前,厦
响贸易格局和贸易规模,也可以对贸易基大马来西亚分校的设立已经被立为国家战 础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到国际贸易的发生与略⑤,两座校园之间,将为新时代海上丝绸发展。
之路的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历史上的海上丝绸之路曾经极大的促孔子学院也是极为成功的硕果。孔子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21世纪海上丝绸之学院在世界上的分布尤其以海上丝绸之路路”开辟的则是另一条更为深远的文化之沿线最为密集(图7)。2015年10月,第10届路。海丝各国经济发展和文明形态既需要孔子学院大会在上海开幕。本届大会主题通过经济合作,更需要通过人文文化的交为“适应需求,融合发展”,有来自130多流相互理解、同气相求。在新世纪初,我国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校长、孔子学院代表与中亚各国在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共计2300余人参会。截至2015年10月,合作方面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文化中国已在12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00多所交流与合作却处于滞后状态。如今,“一带孔子学院和1000多个孔子课堂,学员总数一路”的战略提出无疑给中国带来了机遇。达190万人(表6)。“一带一路”的倡议将中国应加强与海丝各国的文化交流融合,极大助推孔子文化的交流。“一带一路”拓以推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对展与深化中国与海丝各国的文化合作与交于文化层面的交流应该做到:深化高层文流,通过“孔子学院”极大提升中国文化的化互访,积极开展双向文化交流,打造精品影响力。孔子学院在世界上的分布尤其以海文化活动,加强文化贸易、实现文化资源互上丝绸之路沿线最为密集,其借助“一带一通共享。
路”再次推进将有助于中国与海丝各国文
http://www.hsfwest.com
化发展对接起来,让中外国家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目前,传播海丝文化,阐明海丝精神,正在成为孔子学院的重大使命[14]。
另一个较为突出的文化交流成就是中国沿海与东南亚海丝各国间的建筑文化的交流。在历史上,福建沿沿海与东南亚国际交流十分频繁,福建等地的文化在东南亚地区传播是极为广泛深远的。由于东南亚的地理环境与自然条件使它没能产生具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相反却极易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历史上福建建筑的建筑艺术就是这样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了东南亚。同时,东南亚的建筑艺术形成之后又
反过来影响着福建地域建筑。厦门的嘉庚建筑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应该继续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加强与海丝各国的文化艺术交流。吸取海
丝各国建筑艺术文化之长,认真总结,打造沿海新型建筑文化类型。2.5 城市发展新思维
对于“一带一路”的战略,城市的发展是其主要的空间平台与关键支持体系[15]。我国沿海省份都存在局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区域文化萎靡不振的现象。这是目前国内影响“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的一个主要问题。目前,在“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发展的新思维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城市更新规划建设驱动“一带一路”经济振兴。在中国未来城市更新中,需要各省份通力合作,构建形成科学合理的层级分工体系,避免恶性竞争,最大程度的实现共同繁荣与协调发展。
二是以智慧城市,信息化城市的规划建设助推城市“一带一路”的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是构建“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因素。以智慧城市的建设,加快“一带一路”社会转型,是沿线欠发达城市社会转型的助推器。另一方面,信息化的城市将有助于城市的高效管理,这对于推动“一带一路”的高效管理运营是极为重要的。提高城市的信息化,将带来管理的高效化,政府服务的高效化,社会的公平。总之,以智慧化、信息化推动城市繁荣、社会的转型是
理性之路。
三是注重城市人文建设,引领“一带一路”的文化复兴。人文建设作为城市软实力在构建“一带一路”战略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一带一路”战略下城市建设如果在人文建设方面欠缺,将会拉低城市的人文关怀与文化精神水准,减弱集体认同,无法体验城市生活变化的益处,这对于“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是极大的阻碍。注重人文城市的建设将有助于推进与海丝国家各地区文化交流,丰富“一带一路”文化资源建设,从更深层次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在中国城市建设中,高铁技术的运用赢得了肯定。近年来,已有100多个国家元首、政要、考察团前来调研过中国城市的高铁铁路。目前,俄罗斯、阿联酋、泰国等国家已经和我国签订铁路合作意向,50多个国家希望中国能给与技术支持。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国高铁凭借巨大的优势在海内外完成多次合作。就亚洲而言,连通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泛亚高铁东南路段目前正在逐一落实,此外土耳其安卡拉—伊斯坦布尔高速铁路二期、委内瑞拉迪阿铁路、利比亚沿海铁路、伊朗德黑兰—库姆—伊斯法罕高速铁目前已经得到落实,高铁之路将带动城市发展,成为连接各国交流的桥梁之一。2.6 未来发展新思考
未来海上丝绸之路的规划将会如何?新的战略是否会重塑世界贸易格局?目前一系列问题都浮现出来。例如,常有飘忽不定的新闻称未来中国与以色列要合修高铁“红海—地中海”项目,打造陆上苏伊士运河,从而取代苏伊士运河[16]。但这样的战略规划是否得以实现,这是一个挑战。
又如,近期,克拉地海峡⑥开凿运河计划被一次又一次提出,目的是解决马六甲海峡带来的海盗猖獗,政治封锁等弊端。如果开通克拉地海峡,将打造更安全快捷的海峡运输通道,从而取代马六甲海峡的运输通道[17]。
由于气候变暖,北极开航道的可能性已经成立,中国如能开通北极航道,将对我国对经济贸易,能源输出、港口分布等方面做出重要的贡献。但是北极航道的开通
不仅仅要面临自然环境的问题,也要面对政治协商上的难题,中国是否能打造新的航道也充满了挑战与机遇。
未来的海上丝绸之路新构想充满挑战与机遇,如果很多的新构想得已实现,将会给世界贸易格局带来新的改变,可能将会重塑世界贸易格局。但是,无论克拉地海峡开凿运河计划还是“陆上苏伊士运河”的实现,其背后都是需要克服多国之间的分歧、政治地缘、自然地理等多重因素。“一带一路”建设充满希望,也充满了挑战。
2015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开局之年,在经过一年之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中国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自2013年提出至今,由最初的战略初步构想逐渐步入实施阶段,它与“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同成为我国当前以及以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最重要的国家战略,同时也是实现我国从区域性大国向全球性大国转变的重要路径[18]。
总而言之,“一带一路”战略是中华复兴崛起的标志性战略,它不仅体现当代中国经济产业升级、转型所带来的迫切需求,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对中国战略总体的高度概括。中国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发起者,在新时代下,应该抓住机遇,拓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新内涵,进一步深化与海上丝绸之路的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促进中国与海丝各国充分发挥优势,开辟出以互利共赢、包容式发展为基础,以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情感共同体为支撑的新发展模式。注释:
①  最早提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初步概念是法国汉学家沙畹(1865—1918年)即“丝路有海陆两道”。后来很多学者多认为,“海上丝绸之路”正式提法见于日本学者三杉隆敏1979年版的《海上的丝绸之路》一书,但日前,又有相关说法认为是有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饶宗颐院士提出《海上丝绸之路与昆仑舶》,
早于三http://www.hsfwest.com
2016年第1期 /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 021
衫隆敏5年。
②  今漳州(今海澄镇),月港位于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海澄月溪至海门岛)“一水中堑,环绕如偃月”,故名月港。③  对于唯一一个起点之说,仍处于争论中。另,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的说法源自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91年海丝综合考察中,对泉州保存的众多丰富多元原真度高的海丝历史文化遗存的认可,及对其在海丝高峰期第一大港地位历史作用的肯定。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认定为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是象征性的荣誉认定,而非学术概念。
④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2013年4月7日答记者问中马中学校长论坛
⑤  2013.10.4日下午,习近平出席中马经济合作高峰论坛。在论坛上,在习近平主席和马来西亚总理纳吉布共同见证下,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马来西亚新阳光集团、厦门大学签订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全面支持厦门大学马来西亚校区建设协议,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建设列为国家战略。⑥  位于泰国狭长的南部地区春蓬府和拉侬府境内,有一个最窄处约64k m ,最高海拔仅75m 的地峡。东临泰国湾,西濒安达曼海,这里古代曾为繁忙的东、西方贸易通道。参考文献:
[1]  杜尚泽. 习近平主持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并发表重要讲话[N]. 人民日报, 2014-11-09(01).
[2]  何锦山. 闽台区域文化[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4.
[3]  何锦山. 福建区域经济[M]. 厦门: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03.
[4]  陈达森. 海上丝绸之路的形成及其历史价值[J]. 黑龙江史志, 2014(24): 38-39.[5]  宋国友. 全球自由贸易协定竞争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现代国际关系, 2013(05): 30-35.
[6]  吴崇伯. 福建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的优势、挑战与对策[J]. 亚太经济, 2014(06): 109-113.
[7]  李晓, 李俊久. “一带一路”与中国地缘政治经济战略的重构[J]. 世界经济与政治,
ISSUE 1 FEB. 2016 / JOURNAL OF HUMAN SETTLEMENTS IN WEST CHINA / 022
2015(10): 30-59.
[8]  方友熙. 论一带一路下的福建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战略[J].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06): 177-181.
[9]  卢文刚, 黄小珍, 刘沛. 广东省参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战略选择[J]. 经济纵横, 2015(02): 49-53.
展研究[D]. 合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05): 17-30.
[15]  定军, 陈海银. 一带一路区域节点城市迎
来发展良机[J]. 大陆桥视野, 2015(06): 75-77.
[16]  王永. “红海—地中海”高铁[J]. 中国国
家地理, 2015(10): 376-381.
图4:赵亚敏、谢骁根据国际统计学会2013年数据绘制
图5:闫树睿、赵亚敏根据官方发布信息绘制图6:谢骁、刘佳根据官方发布信息绘制图7:刘佳、闫树睿根据官方发布信息绘制表1-6 :赵亚敏、闫树睿根据官方发布信息绘[10]  王琳. 全球自贸区发展新态势下中国自贸
区的推进战略[J].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5(03): 40-46.
[11]  卓丽洪, 贺军, 黄阳华. “一带一路”战略
下中外产能合作新格局研究[J]. 东岳论丛, 2015(10): 175-179.
[12]  白永秀, 王泽润, 王颂吉. 丝绸之路经
济带工业产能合作研究[J]. 经济纵横, 2015(11): 28-34.
[13]  王达. 亚投行的中国考量与世界意义[J].
东北亚论坛, 2015(03): 48-64.
[14]  肖霞. 全球视野下孔子学院的建设与发
[17]  李果. 克拉地峡海上通道新构想[J]. 中国
国家地理, 2015(10): 382-385.
[18]  国家发展改革委. “一带一路”建设取得
实实在在成果[EB/OL].(2015-08-03)[2016-01-02]. xwzx.ndrc.gov.cn/xwfb/ 201508/t20150803_744052.html.图表来源:
图1 :闫树睿、赵亚敏根据历史资料绘制图2:谢骁、刘佳根据“一带一路”官方发布版图绘制
图3:刘佳、闫树睿根据国际统计学会2013年
http://www.hsfw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电南瑞股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