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蛋白 阴性 阳性:为何时而阴性,时而阳性

尿蛋白反复出现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尿蛋白反复出现
患者信息:男 24岁 湖南 长沙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蛋白尿反复出现,有时候一天之内有几种结果,比如今天早上去查了尿常规,尿蛋白是阴性,下午再去做个尿常规尿蛋白就变3+了,其他的项目都是正常,我这个月做了两次24小时尿蛋白定量,第一次总...
提示该问题下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24小时定量83、115应该说都是在正常范围内,这时定性测量应该都是阴性,即便在115时,也应该是阴性,至多是+—微量。早晨定性阴性,当天晚上又成为3+,排除特别剧烈运动等情况外,还可能是测量误差,或是尿PH值等影响,再多查几次定性。
我做尿常规不下20次了,尿蛋白常规时而阴性时而阳性,这该怎么办啊?我这样的情况能不能确诊为慢性肾炎啊,加入能确诊,情况严重么?
尿常规时阴时阳,且检查了20多次,就应找一下规律了,看什么时间、什么条件影响下会是阳性。另外,在临界时(微量),也许检查结果是这样,定性定量对照几次。这样心里才能有数。身体是自己的,还得自己分析,查找原因。不要有太大的心里压力。
采纳率:30%
a-1微球蛋白吧是不是肾炎
这个结果就能告诉你了肾穿你不符合指证的
24小时尿蛋白定量太少我建议你定期复查吧,最好是每天早晨第一次尿,中段尿。每隔一周查一次。实在不行就做肾早损检查,检查尿中的免疫球蛋白。总的感觉你没什么问题,因为24小时定量、白蛋白
慢性肾炎症状:眼睑浮肿、血尿、尿中泡沫增多等分类。患者会有不自觉的水肿的表现,可能只是局部的,也可能是全身的。水肿是最先表现出的症状,少数人也可有腹水。所以需要去医院结合检查确诊,不要一味的等有症状了或者是认为就有一点点不舒服不要把小病托大,还是去医院做个检查吧。
哥们。。。 能说说你现在情况么? 我和你情况类似 谢谢
肾脏穿刺最准确,但风险很大,肾脏纤维化检查,再通过专家的经验,80%应该能够确诊,最重要的是你的病史,详细的病史、、、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尿蛋白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发表时间:
尿蛋白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年龄:46岁
病情描述及疑问:专家您好,我是一个喜欢看报纸的人,我今天看见报上说有的人的尿蛋白有时阴性有时又变阳性了。我好好奇,这是为什么啊。是原因引起这样的变化,这种情况严重吗?尿蛋白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发病时间:不清楚
补充提问(补充提问细节,有助于医生为您详尽解答!)
关于 尿蛋白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相似问题
有911人关注
尿酮体-阴性和尿蛋白阳性的区别
有278人关注
念珠性阴道炎阴性与阳性的区别
有677人关注
白细胞抗原阴性和阳性的区别
有972人关注
支原体阴性与阳性的区别
有388人关注
hsv-igg阴性阳性的区别,只有数值
有326人关注
阴性和阳性的区别又在哪里?
有995人关注
阴性和阳性的区别又在哪里?
有290人关注
“其实就是阴性和阳性的区别。能对症治疗
有470人关注
阳性和阴性的区别
有555人关注
肺病的阴性与阳性的区别?怎样防止传染?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发表时间:
建议: 生活中,有些人由于身体的活动变化可能会出现蛋白尿,即在站立和活动时,化验尿蛋白呈阳性,静卧休息时尿蛋白呈阴性。因此在检查尿液时,便会出现时而阴性时而阳性的结果。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主任刘文虎博士介绍说,上述现象临床常见,经常被认为是体位性蛋白尿,可能是生理性的,也可能是病理性的。这些人,或源于生长发育期、或因为身体解剖因素,可能会出现体位性蛋白尿。若是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蛋白尿可以自然消失,也有可能持续较长时间不消失,一般无明显的肾实质病变,对肾功能也不会造成明显的损害。若曾患过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患者在恢复期中,也可出现体位性蛋白尿;另外有些人可能有轻微肾脏病,因症状较轻,有时也会出现体位性蛋白尿。这两种人,如果忽视定期随访和检查,很容易延误治疗,部分患者还会逐渐发展为肾功能不全。。就诊的患者中,相当多的患者都是因为对蛋白尿不够重视,来医院就诊时肾脏已病变损伤较重,甚至已发展为尿毒症。刘主任建议:体位性蛋白尿者,应进行肾科相关检查,进行必要的定性化验,随时关注血压变化及下肢浮肿情况,最好每年进行一次肾科相关评价,做到定期随访。切不可滥用保健品,或去非正规医院就医。
评价成功! +1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
发表时间:
建议: 尿蛋白阴性就表明病人此项检查属于健康状态,不过蛋白很容易波动,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就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尿蛋白是一种比较“活泼”的东西,它在一天24小时之内的变化范围是比较大的,而且定性试验又较粗略,有时显示阳性也不能说明病人一定是肾炎,故应多次测定才可确定. 尿蛋白是阴性说明肾脏是正常的,阳性说明肾脏有病变,现在您的检查结果已经说明肾脏存在异常,现在要抓紧治疗.
评价成功! +1
十大 急性肾炎 相关搜索
十大 尿毒症 相关搜索
十大 肾功能不全 相关搜索
十大 肾炎 相关搜索
想了解提问步骤?请查看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20个汉字!
我来回答(您的热心回复将给予患者非常有用的指导)
问题已经结束,欢迎继续讨论!
(Ctrl+Enter快速提交)
最热议的10大问题
尿蛋白阴性和阳... 相关专题
记住我的登录状态
你还可以选择:
还没有帐号? 
经典答案设置提示
成功设置经典答案!
您当前投诉的是网友的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提问
投诉类型:
无意义回答
附加说明:
请放心,您的隐私将得到保护
您的投诉已受理,请耐心等待管理员审核,感谢您对39健康问答的帮助。
系统出错,请稍后再试,谢谢!
问题收藏提示
您成功收藏了该问题!关注微信公众号精彩内容天天送
尿蛋白与24小时尿蛋白、管型的恩怨情仇
核心提示:尿蛋白阴性而24小时尿蛋白阳性?主要可能因为尿蛋白检测对白蛋白特别敏感,对球蛋白、本周蛋白、糖蛋白敏感度较差,尿中存在除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而干化学未检出造成假阴性。……作者: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检验科
1 尿蛋白与24小时尿蛋白结果不符?
干化学测尿蛋白为试带法:采用PH指示剂蛋白质质误差原理,颜色深浅与蛋白质含量成正比,可用于蛋白质定性或半定量检测。此方法影响因素较多,容易造成假性结果。24小时尿蛋白检测采用比色法:蛋白质与邻苯二酚紫色钼酸盐复合物结合,通过分光光度法测定染剂的反射强度而测定尿蛋白值的定量检测,测定尿中所有种类蛋白,但需要留取24小时尿液送检、患者顺应性差容易造成人为影响。
尿蛋白阴性而24小时尿蛋白阳性?主要可能因为尿蛋白检测对白蛋白特别敏感,对球蛋白、本周蛋白、糖蛋白敏感度较差,尿中存在除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而干化学未检出造成假阴性。这种情况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经常存在。
尿蛋白阳性而24小时尿蛋白阴性?有两种情况:①假阳性,因为干化学测定尿蛋白容易受到干扰因素较多,如含有造影剂、高分子物质、4级铵化合物的消毒剂、PH8以上的碱性尿、高浓缩尿、尿胆原或胆红素阳性即可引起尿蛋白的假阳性等。②假阴性,主要是病人留取24小时蛋白尿过程中有错误,如放错防腐剂、未放防腐剂蛋白分解等。
2 尿蛋白与尿镜检中管型不符?
管型形成的四个条件:①原尿中有清蛋白、T-F蛋白(这是构成管型的基质和首要条件)②肾小管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能力③尿流缓慢,有局部性尿液淤积④具有可供交替使用的肾单位。
尿蛋白阳性而尿沉渣镜检未发现管型:①尿蛋白结果假阳性②有蛋白但未达到管型形成条件。
尿蛋白阴性而尿沉渣镜检发现大量管型:①尿蛋白结果假阴性:PH3以下的酸性尿、干化学检测对白蛋白敏感,对球蛋白、T-H蛋白不敏感,T-F蛋白也可以形成管型,骨髓瘤时尿液中球蛋白大量增加,肾小球受到缺血、药物等刺激后会分泌大量黏蛋白以及类黏蛋白,肾小管刺激后会分泌T-H蛋白,而此时白蛋白不一定是阳性。尿液中白蛋白浓度的不稳定性:管型形成需要时间,干化学尿蛋白阴性只能说明这次结果白蛋白结果低于检测下限,而不说明曾经没有高过。而且病人大量饮水后查尿干化学可能由于白蛋白被稀释而出现阴性结果,也可能镜下发现管型。②认真观察镜下管型形态,排除假管型干扰。
一般来讲,在慢性肾小球肾病进展过程中,常见成分升高的先后顺序为:尿黏蛋白、尿微球蛋白、尿管型、尿白蛋白(干化学中)、血肌酐和尿素氮、尿红细胞,因此很多情况下,管型阳性会比蛋白阳性出现的更早一些。当然,急性肾小球肾炎时会出现血尿,此时干化学中尿蛋白阳性,而管型不一定检出,而尿红细胞也不一定升高的最晚。据统计,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颗粒管型阳性率为10%-20%,而干化学检测尿蛋白时,阳性率不足10%;15年以上高血压患者中,颗粒管型阳性率为15%-20%,而用干化学检测尿蛋白时阳性率不足15%。很明显这类患者中尿液管型多而干化学阴性的情况比较常见,无论是临床还是患者,一旦发现尿中存在病理管型还是较多的透明管型,就要警惕肾脏疾病发生的可能性,不要等到尿蛋白阳性或者血尿素氮和肌酐明显升高时才开始治疗,以免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尿胆原增高引起干化学检测尿液蛋白质假性1例
尿蛋白定性与定量检测结果的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
【本文系作者李金刚授权检验视界网发表,并经检验视界网编辑,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和】喝酒后会不会出现蛋白尿
喝酒后会不会出现蛋白尿
09-02-13 &匿名提问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新建康周刊 & 医患间 & 正文
日数字报 PDF版   轻微肾病也会出现体位性蛋白尿
 时间: 4:16:39 来源:东方今报   262
   尿蛋白是用来判断人是否患有肾病的一项重要依据,可有些人的尿蛋白指标会随着体位的变化而改变,出现时而阴性时而阳性的结果,医生往往确诊为体位性蛋白尿。专家指出,体位性蛋白尿的确诊比较困难,应当在进行全面检查、排除原发和继发性肾脏病后才可确定,以免盲目确诊导致病情恶化。 □今报记者 封宁尿蛋白随体位变化是啥病呢?    日前,一位姓王的男子打来咨询电话,说他30岁的妻子在医院体检时发现,晨尿(未运动)尿蛋白阴性,随着走动增加尿蛋白变为2个或3个+号,休息后尿蛋白消失,肾功能等其他各项检查全部正常,自己也没有感觉到不舒服,医生确诊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建议及时治疗。    王先生通过网络查到,人在检查尿液时,身体处于站立或活动状态时尿蛋白呈阳性,而静卧休息时尿蛋白呈阴性,这可能是体位性蛋白尿的表现,并不需要过于担心,那么他妻子既然没有其他不适症状,这位医生为什么还会诊断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呢?体位性蛋白尿分生理性和病理性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器官移植科副主任医师陈国勇说,像王先生妻子这种情况,虽然尿蛋白随体位变化而改变,肾功能各项指标正常,不能随意确诊为体位性蛋白尿。而医生没有经过穿刺而确诊为隐匿性肾小球肾炎,同样是不恰当的。    陈国勇说,有些人的尿蛋白指标确实会随着体位的变化而改变,静卧休息时呈阴性,站立或活动时呈阳性,很多医生会诊断为体位性蛋白尿。实际上诊断并不能如此简单。    体位性蛋白尿分为两种,一种是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一般会自然消失,也有可能长时间存在,但没有明显的肾实质病变,不会损害肾脏功能。另一种则是病理性体位性蛋白尿,患者曾经患有急性肾炎或肾盂肾炎,在恢复阶段出现体位性蛋白尿;也有可能是患者肾脏疾病比较轻,并未感觉到不适,却表现为体位性蛋白尿的症状。生理、病理性体位性蛋白尿咋鉴定?“瘦长体形的成年人容易发生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有如下特征:晨尿中无蛋白,活动后尿蛋白明显增加,但平卧休息后尿蛋白含量减少或消失。”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肾病科副主任医师汪洋说,发现患者有蛋白尿后最好进行24小时尿蛋白定量检查以及尿蛋白成分分析,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24小时尿蛋白含量一般不超过500毫克。超过1克则很可能是病理性体位性蛋白尿。如果尿蛋白成分中除白蛋白外还含有其他蛋白质,则很可能是病理性体位性蛋白尿。    汪洋介绍说,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对患者身体影响不大,一般无需治疗,但要注意肾脏功能的保护,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过多进食高蛋白、高钠食物,喝水要适量,尽量避免对肾脏功能有影响的药物,不抽烟、少喝酒,养成定期排尿的习惯,不可憋尿。    女性在妊娠期、月经期和哺乳期尤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尿路感染。同时,生理性体位性蛋白尿患者要避免剧烈运动,同时控制体重,预防肥胖,以减少肾小球的高滤过,避免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病理性体位性蛋白尿如不及时治疗,很容易损害肾脏功能,严重者发展为尿毒症。因此,出现体位性蛋白尿后要及时进行全面检查并定期复查,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化,一般通过对症治疗原发病后,尿蛋白的指标也会随之正常。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喝酒后不会出现蛋白尿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正常人尿内仅含少量蛋白,尿常规定性方法检测呈阴性。当24h尿内蛋白质超过150mg或常规定性方法检测呈阳性时,称为蛋白尿。   那么蛋白尿是怎么产生的呢?我们知道,人体的肾脏就像一个过滤器,肾小球毛细血管壁就好像是筛子,正常情况下,它每天可以筛过血浆中的小分子蛋白质(主要是白蛋白)2~4g,但88%是在肾小管被重吸收回体内的,剩下的蛋白质与肾小管及其他尿路上皮细胞分泌的少量糖蛋白一起被排出体外。由于正常人尿中所含蛋白质的数量极微,一般成人每天仅排出蛋白40~80mg,最多不超过200mg,故尿常规蛋白定性为阴性。临床上蛋白尿有两种,即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①生理性蛋白尿:又分为功能性与体位性两类。功能性蛋白尿是指肾实质无器质性损害,为一过性蛋白尿,常见于高热或剧烈运动后,发生机制不明,常为轻度蛋白尿。体位性蛋白尿一般在改变体位后发生,如站立数分钟后即出现蛋白尿,发生原因可能为腰椎前突压迫肾静脉,引起肾静脉循环障碍所致。一般于早晨起床前检查尿蛋白阴性,起床活动后逐渐出现蛋白尿,平卧休息后又可转为阴性。其尿蛋白含量一般每天小于lg,不伴低蛋白血症。过去认为体位性蛋白尿者无肾实质疾患,但目前认为,有部分病人可能存在轻微的肾炎。  ②病理性蛋白尿是由于肾小球疾病或全身性疾病影响肾功能而引起的蛋白尿,在病变未恢复前会继续持续存在。所以说,有蛋白尿不一定就是肾炎,必须根据蛋白尿出现的时间、量、体位及其他临床表现全面分析,这样才能正确诊断!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尿蛋白阳性,不一定是肾病
核心提示: 目前,慢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一些病人是因为出现症状,如浮肿或尿中有大量泡沫而就诊的,但多数人是在体检中查处尿蛋白而被发现的。
  阳性,不一定是肾病
  目前,慢性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非常高。有一些病人是因为出现症状,如浮肿或尿中有大量泡沫而就诊的,但多数人是在体检中查处尿蛋白而被发现的。
  那么,当检查中出现尿蛋白阳性(有“+”号)时,是否意味着肾脏有事呢?
  正常尿中也有蛋白,但很少查出
  首先,我们得明白,什么事,正常人的尿中是否也会有尿蛋白。
  肾脏是一个过滤、重吸收的系统。人体的代谢产物都先经过肾小球过滤,然后在肾小管中,大部分物质又被重吸收回体内,剩下的废物就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正常情况下,绝大部分蛋白质会被重吸收回体内,但让会有少许排出。所以,正常人尿中会有蛋白质,只不过很少。通常,在早晨作尿常规检查时,结果是阴性的,就算作24小时,也会小于150毫克。
  但是,如果肾脏出现炎症或损伤,肾小球过滤功能受损,或者肾小球重吸收功能下降,就会漏出多一些的蛋白质,此时就会有蛋白尿产生。根据蛋白质的多少,为“+”(代表24小时的蛋白尿定量大于150毫克)、“++”、“+++”或“++++”。漏出的蛋白质越多,“+”号就越多。所以,蛋白尿是肾炎的一项重要客观指标。
  出现蛋白尿,肾脏不一定有问题
  如此说来,出现尿蛋白阳性,就是患上肾病了吗?
  不一定。因为如果饮水很少,尿液过于浓缩,就会减少,此时单位容积内蛋白含量就多,尿检查时也会出现尿蛋白阳性。
  同样原理,如果饮水太多,尿液被稀释,即使原来的尿蛋白也是阳性,也会变成阴性;只不过,这是假阴性。
  另外,化验前如有、剧烈运动,或前一天吃了较多蛋白类食物,也可引起生理性的蛋白尿。
  如果排除了上述因素,那就提示可能有肾病,尤其是蛋白尿持续出现(三次以上),且量较多(“++”以上)时,通常意味着肾脏有实质性的损害。但要确诊,还有赖于作24小示尿蛋白定量检查。
  可见,随便收集一次尿去检查尿蛋白,其临床意义有限。纵使结果是阳性,也不能马上确诊为肾病,需要综合判断。
  尿蛋白减少,病情也可能恶化
  已经患慢性肾病的人,都会很在意尿蛋白究竟有几个“+”,其实医生也很在意这点。那么,尿蛋白“+”号越多,病情就越重吗?尿蛋白“+”号减少,是否就代表病情向好的方向发展了呢?
  其实,这也是不一定的。尿蛋白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标志和危险因素,但蛋白尿的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
  例如,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因此,肾脏疾病损害的轻重程度,不能只凭蛋白尿来衡量,还要结合全身情况、肾功能、生化检查,尤其是肾活检等检查来判断。
  蛋白尿不消失,别慌
  我们经常遇到一些慢性肾病病人,虽经长期、正规的治疗,可蛋白尿仍不能消失。此时该怎么办?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没必要过于纠缠,因为有相当一部分肾病病人的蛋白尿,即使经正规治疗后,也不能完全消失。
  病人要知道,此时治疗的目标是以防止和延缓肾功能进行性恶化,改善或缓解临床症状及防止严重并发症为主,而不是一定要彻底消除蛋白尿。
  一般认为,如病人能将24小时尿蛋白定量控制在0.5~1.0克一下,可明显延缓肾功能下降速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下降到这个指标时,病人就可高枕无忧。我们仍应观察尿液的情况,且应定期(至少应每1~3个月1次)监测血压、肾功能、、尿蛋白等的变化;女性病人若要妊娠,前后更应加强监测。
(实习编辑:杨丽珍)
这些疾病都不是你要找的? 用工具试试!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扫一扫”分享
日是第十个世界肾脏病日,主题是“人人拥有健康肾脏”。南方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医院肾病科主任魏连波教授指出,肾脏病又有“隐形杀手”和治疗中的“富贵病”之说。肾病防治具有明显的时间性和阶段性,防得好,才能更加治得有效,早防早治,始终是上策。 []
在线咨询(向医生免费提问)
请在此提交您的问题,即有万名医生10分钟内为您解答
答你所问,名医在线近距离。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健康有益事
减肥达人秀
女人除了怕不孕之后更怕的是一身妇科疾病缠身,怀孕的就那…… []
在我国的中医院校经常能看到一批批外国医生围着中国医生学…… []
宝宝哭的原因有哪些?有些刚出生几个月的宝宝莫名地哭泣,…… []
轻度脂肪肝一般多坚持一定量运动,少食动物内脏等过油食物…… []
蛋白尿是肾脏疾病常见的标志和危险因素,但蛋白尿的多少,并不一定反映肾脏病变的严重程度。例如,当蛋白尿由多变少时,有可能肾脏病变有所改善,但也可能是由于大部分肾小球纤维化,滤过的蛋白质减少,肾功能日趋恶化、病情加重的表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肌酐升高尿蛋白却阴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