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必可学而至生于疾学感悟

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全文_原文|翻译_古诗文网
孟夏纪第四
孟夏【原文】&&& 一曰:孟夏之月,日在毕,昏翼中,旦婺女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徵,律中仲吕,其数七,其性礼,其事视,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蝼蝈鸣,丘蚓出,王菩生,苦菜秀。天子居明堂左个,乘朱辂,驾赤骝,载赤旗,衣赤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觕。是月也,以立夏。先立夏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率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於南郊。还,乃行赏,封侯、庆赐,无不欣说。乃命乐师习合礼乐。命太尉赞杰俊,遂贤良,举长大;行爵出禄。必当其位。是月也,继长增高,无有坏隳。无起土功,无发大众,无伐大树。是月也,天子始絺。命野虞出行田原,劳农劝民,无或失时;命司徒循行县鄙,命农勉作,无伏于都。是月也,驱兽无害五谷,无大田猎,农乃升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蓄百药,糜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既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少长如一,以给郊庙之祭服。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行之是令,而甘雨至三旬。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早枯,後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虫蝗为败,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译文】&&& 孟夏四月,太阳的位置在毕宿,黄昏时刻,翼宿出现在南方中天,拂晓时刘,女宿出现在南方中天。孟夏于天干属丙丁,它的主宰之帝是炎帝,佐帝之神是祝融,应时的动物是凤鸟之类的羽族,相配的声音是徵音,音律与仲吕相应。这个月的数字是七,情性是礼,修养身心应作的事是视,味道是苦味,气味是焦气,要举行的祭祀是灶祭,祭祀时祭品以肺脏为尊,这个月,蛤蟆开始鸣叫,虹蚓从土里钻出来,栝楼长出来了,苦菜开花了。夭子住在南向明堂的左侧室,乘坐朱红色的车子,车前驾着赤红色的马,车上捕着赤色的绘有龙致的旗帜,天子聋着赤色的衣服,佩戴着赤色的饰玉,吃的食物是豆子和鸡,用的器物高而且大。&&& 这个月有立夏的节气。立夏前三天,太史向天子禀告说;“某日立夏,大德在于火。”天子于是斋戒,准备迎夏。立夏那天,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到南郊迎接夏的降临。礼毕归来,于是赏赐功臣,分封爵位和土地,群臣无不欣喜快乐。命令乐师练习合演礼、乐。命令太尉向天子禀报才能出众的人,举荐德行超群的人,形体高大的人。封爵位,给予俸禄,一定要与他们的地位相当。&&& 这个月,万物都在生长壮大,不要使它们有所毁坏。不许兴动土木工程,不许征发百姓,不许砍伐大树。&&& 这个月,天子开始穿细葛的衣服。命令主管山林田野的官吏出去视察田地原野,鼓励百姓努力耕作,不要失掉农时。命令主管教化民事的官吏巡视天子领地内的各个县邑,命令农夫努力耕作,不要藏伏在国都之中。&&& 这个月,要驱逐野兽,使它们不要伤害五谷。不要大规模进行狩猎。这个月,农民献上新麦,天子于是就着猪肉品尝麦子,在品尝之前先进献给祖庙。&&& 这个月,要积聚蓄藏各种草药。葶苈之类的草药枯死了,麦子成熟的季节来到了。对轻刑和罪小的犯人进行判决,释放不够判刑的犯人。蚕桑之事已经结束,后妃向天子献上蚕茧,于是向养蚕的人收取茧税,税按照桑树的多少来均分,贵贱长幼一视同仁,用这些税收来供给祭天祭祖时所用的祭服。&&& 这个月,天子欢宴群臣,饮用酎酒,观看礼乐表演。&&& 实行与这个月的时令相应的政令,及时雨就会十天一至。孟夏实行应在秋天实行的政令,那么,伤害庄稼的苦雨就会频繁降落,各种谷物就不能生长,四处边境的百姓就会因敌寇侵扰而躲进城堡。如果实行应在冬天实行的政令,那么,草木就会过早地干枯,然后就有大水毁坏城郭。如果实行应在春天实行的改令,那么,虫螟就会成灾,疾风就舍袭来,草术就会只开花不结实。劝学【原文】&&& 二曰:先王之教,莫荣於孝,莫显於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於不知理义。不知义理,生於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於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於得圣人。圣人生於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於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垂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也。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於胜理,在於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於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後尊。曾子曰:“君子行於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馀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 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於匡,颜渊後,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於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译文】&&& 先王的政教中,投有什么比孝更荣耀的了,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了。忠孝是作君主、父母的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荣是作子女、臣下的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作君主、父母的却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作子女、臣下的却得不到他们所向往的显荣,这是由子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 从师学习的人,如果他的老师通达而自己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太平安定了。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个地方,那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象这样,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 所以,老师施行教诲的时候,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能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无不合宜。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而能成为贤士名人的,未曾有过。&&& 努力学习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言语就会被人信从,道义就会被人称述而彰明了。因此,应召去教的老师不可能教化他人,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得以施行,使自身得以尊贵,不也差得太远了吗?从师学习的凡处于不可能受到教化、不会听从教诲的地位,自己随意行事,尽管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厌恶沾湿一样,怎么可能办得到呢?&&& 凡说教,应该使对方心情舒畅,而不是硬性说教。如今世上说教的人,大多不能使对方心情舒畅,却反去硬性说教。不能使对方心情舒畅,反去硬性说教,这就如同拯救溺水的人却用石头让他沉下去,如同治病却给病人喝下毒药一样,只会适得其反。社会越发混乱,不肖的君主越发昏乱就都由此产生了。&&& 所以,做老师的要务在于依循事理,在于施行道义。只要事理被依循,道义得以树立,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对他们不敢轻慢,即使上至于天子朝拜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感到羞愧。大凡师徒相遇而和洽的情况不可能一定实现。如果有难遗弃事理,抛掉道义,去追求不一定实现的东西,并想要人们尊重他,这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施行道义,然后才能尊显。&&& 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其中父亲还在的可以看出来,其中有老师的也可以看出来。对那些父亲,老师都不在的,其他人又能怎么样呢?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不是遇难了吧。”曾点说:“即使他要死,我还活着,他怎么敢自己不小心遭祸而死!”孔子被囚禁在匡地,颜渊最后才到,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尊师【原文】&&& 三曰:神农师悉诸,黄帝师大挠,帝颛顼师伯夷父,帝喾师伯招,帝尧师子州支父,帝舜师许由,禹师大成贽,汤师小臣,文王、武王师吕望、,齐桓公师管夷吾,晋文公师咎犯、随会,秦穆公师百里奚、公孙枝,楚庄王师孙叔敖、沈尹巫,吴王阖闾师伍子胥、文之仪,越王句践师范蠡、大夫种。此十圣人、六贤者未有不尊师者也。今尊不至於帝,智不至於圣,而欲无尊师,奚由至哉?此五帝之所以绝,三代之所以灭。且天生人也,而使其耳可以闻,不学,其闻不若聋;使其目可以见,不学,其见不若盲;使其口可以言,不学,其言不若爽;使其心可以知,不学,其知不若狂。故凡学,非能益也,达天性也。能全天之所生而勿败之,是谓善学。子张,鲁之鄙家也;颜涿聚,梁父之大盗也;学於孔子。段干木,晋国之大驵也,学於子夏。高何、县子石,齐国之暴者也,指於乡曲,学於子墨子。索卢参,东方之钜狡也,学於禽滑黎。此六人者,刑戮死辱之人也。今非徒免於刑戮死辱也,由此为天下名士显人,以终其寿,王公大人从而礼之,此得之於学也。凡学,必务进业,心则无营。疾讽诵,谨司闻,观欢愉,问书意,顺耳目,不逆志,退思虑,求所谓,时辨说,以论道,不苟辨,必中法,得之无矜,失之无惭,必反其本。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死则敬祭,敬祭之术,时节为务。此所以尊师也。治唐圃,疾灌浸,务种树;织葩屦,结罝网,捆蒲苇;之田野,力耕耘,事五谷;如山林,入川泽,取鱼鳖,求鸟兽。此所以尊师也。视舆马,慎驾御;适衣服,务轻暖;临饮食,必蠲洁;善调和,务甘肥;必恭敬,和颜色,审辞令;疾趋翔,必严肃。此所以尊师也。君子之学也,说义必称师以论道,听从必尽力以光明。听从不尽力,命之曰背;说义不称师,命之曰叛。背叛之人,贤主弗内之於朝,君子不与交友。故教也者,义之大者也;学也者,知之盛者也。义之大者,莫大於利人,利人莫大於教;知之盛者,莫大於成身,成身莫大於学。身成则为人子弗使而孝矣,为人臣弗令而忠矣,为人君弗强而平矣,有大势可以为天下正矣。故子贡问孔子曰:“後世将何以称夫子?” 孔子曰:“吾何足以称哉?勿已者,则好学而不厌,好教而不倦,其惟此邪!” 天子入太庙祭先圣,则齿尝为师者弗臣,所以见敬学与尊师也。 【译文】&&& 神农以悉诸为师,黄帝以大挠为师,帝颛顼以伯夷父为师,帝喾以伯招为师,帝尧以子州生父为师,帝舜以许由为师,禹以大成贽为师,汤以小臣伊尹为师,文王、武王以吕望、周公旦为师,齐桓公以管夷吾为师,晋文公以咎犯、随会为师,秦穆公以百里奚、公孙枝为师,楚庄王以孙叔敖、沈尹巫为师,吴王阖闾以伍子胥、文之倪为师,越王勾践以范蠡、文种为师。这十位圣人、六位贤者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如今,人们地位没有达到帝那样尊贵,才智没有达到圣明的境界,却想耍不尊奉老师,这怎么能达到帝、达到圣的境地呢?这正是五帝之所以废绝,三代之所以不可再现的原因。&&& 况且,天造就人,使人的耳朵可以听见,如果不学习,耳有所闻反不如耳聋听不见好,使人的眼睛可以看见,如果不学习,目有所见还不如眼瞎看不见好。使人的口可以说话,如果不学习,口有所言反不如口有病说不出话好。使人的心可以认知事物,如果不学习,心有所知反不如狂乱无知好。因此,凡学习,并不是能给人另增加什么,而是使人通达天性。只要能够保全天赋予的人性而不使它受到伤害,这就叫作善于学习。&&& 子张本是鲁国的鄙俗小人,颜涿聚本是粱父山上的大盗,他们求学千孔于。段干木本是晋国市场上的大牙侩,求学于子夏。商何、县子石本是齐国的凶恶残暴的人,被乡里所斥逐,求学于墨子。索卢参本是东方有名的狡诈之人,求学予禽滑黎。这六个人本是该受到刑罚、杀戮,蒙受耻辱的人。如今,由于从师学习,他们不仅免予刑罚、杀戮、耻辱,而且成为天下的知名之士、显达之人,得以终其天年,王公大人因此对他们以礼相待,这些都是得力于学习啊。&&& 凡学习,一定务求增进学业,这样心中就没有疑惑了。要努力诵习,小心等侯机会聆听教诲,看到老师欢悦的时候,请教书中的意旨,要顺适老师的耳目,不违背老师的心意,回来认真思考,探求老师所说的道理,要时时研讨分析,以求阐明老师所阐明的道理,不苟且巧辩,一定要合乎法度,有所得不要自夸,有所失不要惭愧,一定要回到自己的本性上来。&&& 老师活着的时候,要小心奉养,小心奉养的方法以使老师欢娱为贵,老师死了要恭敬祭祀,恭敬祭祀的原则以合于四时之节为要,这是尊重老师的做法。为老师修整园地,努力灌溉,积极种植,织麻鞋,结兽网,编蒲苇,走到田野,努力耕耘,种植五各,走进山林,进人川泽,捕捉鱼鳖,猎取鸟兽,这是尊重老师的做法。为老师察看车马,小心驾驭,使衣服适宜,务求轻暖。备办饮食,一定清洁,好好调和五味,务求甘甜肥美,一定恭恭敬敬,和颜悦色,言辞审慎,力求行步快慢有节,一定恭敬庄重。这是尊重老师的做法。&&& 君子学习,谈论道理一定称引老师的话来阐明道义,听从教诲一定尽心竭力击发扬光大。听从教诲而不尽心竭力去发扬它,这种行为叫作“背”,谈论道理而不称引老师的话去阐明它,这种行为叫作“叛”。有背叛行为的人,贤明的君主不接纳他们在朝为臣,君子不跟他们交往为友。&&& 因此,教育人是一件非常仁义的事,学习是一件非常聪明的事。仁义的事没有比给人带来利益更大的了,而给人带来利益最大的,没有什么能超过教育人了。聪明的事没有比修养身心更大的了,而修养身心最重要的,没有什么能超过学习。如果自身的修养完成了,那么,作儿子的不用支使就孝顺了,作臣下的不用命令就忠诚了,作君主的不用勉强就公正了,其中形势最有利的就可以作天下的君主了。所以,子贡问孔子说:“后代将用什么话称道您呢?”孔子说:“我哪里值得称道呢?如果一定要说的话,那就是喜好学习而不满足,勤于教诲而不疲倦,大概仅此而已!”天子进人明堂祭祀先代圣人,与曾经怍过自己老师的人并排站立,不把他们作臣子看待,这是用以显示敬重学习和尊重老师啊!诬徒【原文】&&& 四曰:达师之教也,使弟子安焉、乐焉、休焉、游焉、肃焉、严焉。此六者得於学,则邪辟之道塞矣,理义之术胜矣;此六者不得於学,则君不能令於臣,父不能令於子,师不能令於徒。人之情,不能乐其所不安,不能得於其所不乐。为之而乐矣,奚待贤者?虽不肖者犹若劝之。为之而苦矣,奚待不肖者?虽贤者犹不能久。反诸人情,则得所以劝学矣。子华子曰:“王者乐其所以王,亡者亦乐其所以亡,故烹兽不足以尽兽,嗜其脯则几矣。”然则王者有嗜乎理义也,亡者亦有嗜乎暴慢也。所嗜不同,故其祸福亦不同。不能教者: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弟子居处修洁,身状出伦,闻识疏达,就学敏疾,本业几终者,则从而抑之,难而悬之,妒而恶之;弟子去则冀终,居则不安,归则愧於父母兄弟,出则惭於知友邑里,此学者之所悲也,此师徒相与异心也。人之情,恶异於己者,此师徒相与造怨尤也。人之情,不能亲其所怨,不能誉其所恶,学业之败也,道术之废也,从此生矣。善教者则不然。视徒如己,反己以教,则得教之情矣。所加於人,必可行於己,若此则师徒同体。人之情,爱同於己者,誉同於己者,助同於己者,学业之章明也,道术之大行也,从此生矣。不能学者,从师苦而欲学之功也,从师浅而欲学之深也。草木、鸡狗、牛马,不可谯诟遇之,谯诟遇之,则亦谯诟报人,又况乎达师与道术之言乎?故不能学者:遇师则不中,用心则不专,好之则不深,就业则不疾,辩论则不审,教人则不精;於师愠,怀於俗,羁神於世,矜势好尤,故湛於巧智,昏於小利,惑於嗜欲;问事则前後相悖,以章则有异心,以简则有相反;离则不能合,合则弗能离,事至则不能受。此不能学者之患也。【译文】&&& 通达事理的老师施行教育,能使学生安心、快乐、安闲、从容、庄重、严肃。这六方面在教学中实现了,那么邪僻的路就堵死了,正义之道就通行了。这六方面在教学中不能实现,那么君主就不能支使臣下,父亲就不能支使儿子,老师就不能支使学生。&&& 人之常情,不能喜欢自己所不安心的事物,不能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物中有所得。一件事如果做起来就感到快乐,不用说贤人,即使不肖的人仍然会努力去做。一件事如果敞起来就感到苦恼,不用说不肖的人,即使贤人同样不能持久。从人之常情出发,就会得到勉励人们学习的道理了。&&& 子华子说;“成就王业的人乐意做那些使自己成就王业的事,国破家亡的人也乐意做那些使自己灭亡的事,所以煮食禽兽不可能把所煮的禽兽吃尽,人们专吃自己爱吃的肉就够了。”如此说来,成就王业的人专喜好理义,国破家亡的人专喜好暴慢。他们的喜好不同,因此他们所得到的祸福也不周。&&& 不善于教育人的老师心志不和谐,取舍一再变化,根本没有恒心,就象天气的晴阴一样喜怒无常,言谈一天一变,放纵自己的行为,过失在干自己,却不肯自我批评,坚持错误,自以为是,不能接受意见而有所改变,亲近有权有势的人和富有的人,不衡量他们的才能,不考察他们的品行,急忙跑去教他们,迎合奉承他们,唯恐不及;对于学生中平时操守清白兰善,品貌出众、见识广博、勤于向老师请教、接近完成学业的人,却由此压制他们,诘难、疏远他们,妒嫉厌恶他们,学生想要离去却又希望完成学业,而留下来又不安心,回不愧见父母兄弟,出门愧见挚友乡亲,这是求学的人所悲伤的,这是由于老师和学生彼此心志不同的缘故。人之常情,憎恶跟自己心志不合的人,这是老师和学生彼此结下怨恨的原因。人之常情,不能爱自己所怨恨的人,不能称颂自己所憎恶的人,学业的败坏,道术的废弃,就由此产生了。&&& 善于教育人的老师就不是这样。他们看待学生如同自己一样,设身处地施行教育,这样就掌握教育的真谛了。凡施加给别人的,自己一定能够做到,象这样,就做到师生一体了。人之常情,喜爱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称颂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帮助跟自己心志相同的人,学业的彰明,道术的普遍推行,就由此产生了。&&& 不善于学习的人,跟随老师学习粗心大意,却想学得精通,跟随老师学习浅尝辄止,却想学得深入。草木,鸡狗、牛马,不可粗暴地对待它们,如果粗暴地对待它们,那它们也会粗暴地报复人。草木、鸡狗,牛马尚且如此,又何况对待通达事理的老师和道术的传授呢?所以,不善于学习的入:对待老师不忠诚,用心不专一,爱好不深人,求学不努力,辩论不明是非,效法别人不精心,怨恨老师,安于凡庸,精神被时务所束缚,自恃权势,好犯过失,所以沉溺于巧诈,迷恋干小利,惑乱于嗜欲,问事则前后矛盾,言辞详明则又与心相异,言辞简约则与与意相反;分散的事不会综合,复杂的事不会分析,即使再费力气也不能有所成就。这是不善于学习的人的害处啊!用众【原文】&&& 五曰:善学者,若齐王之食鸡也,必食其跖数千而後足;虽不足,犹若有跖。物固莫不有长,莫不有短。人亦然。故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故假人者遂有天下。无丑不能,无恶不知。丑不能,恶不知,病矣。不丑不能,不恶不知,尚矣。虽桀、纣犹有可畏可取者,而况於贤者乎?故学士曰:辩议不可不为。辩议而苟可为,是教也。教,大议也。辩议而不可为,是被褐而出,衣锦而入。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由是观之,吾未知亡国之主不可以为贤主也,其所生长者不可耳。故所生长不可不察也。天下无粹白之狐,而有粹白之裘,取之众白也。夫取於众,此三皇五帝之所以大立功名也。凡君之所以立,出乎众也。立已定而舍其众,是得其末而失其本。得其末而失其本,不闻安居。故以众勇无畏乎孟贲矣,以众力无畏乎乌获矣,以众视无畏乎离娄矣,以众知无畏乎尧、舜矣。夫以众者,此君人之大宝也。田骈谓齐王曰:“孟贲庶乎患术,而边境弗患。”楚、魏之王辞言不说,而境内已修备矣,兵士已修用矣,得之众也。【译文】&&& 善于学习的人象齐王吃鸡一样,一定要吃上几千鸡跖而后才满足,即使不够,仍然有鸡跖可供取食。事物本来无不有长处,无不有短处。人也是这样。所以,善于学习的人能取别人的长处来弥补自己的短处。因此,善于吸取众人长处的人使能占有天下。不要把不能看作羞耻,不要把不知看作耻辱。把不能看作羞耻,把不知看作耻辱,就会陷入困境。不把不能看作羞耻,不把不知看作耻辱,这是最高的。即使桀、纣那样的暴君尚且有令人敬畏、可取之处,更何况贤人呢?&&& 所以有学问的人说:求学者不可使用辩议。如果说辩议可以使用的话,这是指施教者而言。施教才需要大议。求学者不使用辩议,就可以由无知变为贤达,这就象穿着破衣服出门,穿着华丽的衣服归来一样。&&& 戎人生在戎地,长在戎地,而说戎人的语言,自己却不知是从谁那里学来的。楚人生在楚地.长往楚地,而说楚人的语言,自己却不知是从谁那里学来的。假如让楚人在戎地生长,让戎人在楚地生长,那么楚人就说戎人的语盲,戎人就说楚人的语言了。由此看来,我不相信亡国的君主不可能成为贤明的君主,只不过是他们所生长的环境不允许罢了。因此,对于人所生长的环境不可不注意考察啊!&&& 天下没有纯白的狐狸,却有纯白的狐裘,这是从许多白狐狸的皮中取来制成的。善于从众人中吸取长处,这正是三皇五帝大建功名的原因。&&& 大凡君主的确立,都是凭借着众人的力量。君位一经确立就舍弃众人,这是得到细枝末节而丧失了根本。凡是得到细枝末节而丧失了根本的君主,从未听说过他的统治会安定稳固。所以,依靠众人的勇敢就不惧怕孟贲了,依靠众人的力气就不惧怕乌获了,依靠众人的眼力就不惧怕离娄了,依靠众人的智慧就不惧怕赶不上尧.舜了。依靠众人,这是统治人民的根本大法。&&& 田骈对齐王说:“即使孟贲对于众人的力量也感到忧虑,无可奈何,因而齐国的边境无须担忧。”楚国,魏国的君主不贵言辞,而国内备战的各种设施已经修整完备了,兵士已经训练有素可以打仗了,这都是得力于众人的力量啊!&&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唐代·皇甫冉《夜集张諲所居(得飘字)》http://so.gushiwen.org/view_12894.aspx
江南成久客,门馆日萧条。惟有图书在,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稚子给渔樵。虚室寒灯静,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谁道隐须招。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宋代·朱敦儒《鹧鸪天》http://so.gushiwen.org/view_52325.aspx
画舫东时洛水清。别离心绪若为情。西风挹泪分携后,十夜长亭九梦君。
云背水,雁回汀。只应芳草见离魂。前回共采芙蓉处,风自凄凄月自明。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自在胜分司。探花尝酒多先到,拜表行香尽不知。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厘。——唐代·白居易《初致仕后戏酬留守牛相公,并呈分司诸寮友》http://so.gushiwen.org/view_23934.aspx
南北东西无所羁,挂冠自在胜分司。探花尝酒多先到,
拜表行香尽不知。炮笋烹鱼饱餐后,拥袍枕臂醉眠时。
报君一语君应笑,兼亦无心羡保厘。升,获得一种心灵的自由,又不至于影响物质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儒学所倡导的'正心修身、平治天下'的'内圣外王'修养之道,既强调涵养心灵,又不失进取精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式。
很多人过于追求外在的人生高度,追求金钱、地位、名利那些东西,导致了心灵过于沉重,承受了太大的压力。然而牵累太大,做事的效率也大打折扣,反而难以达到理想的人生目标。
其实,在今天的社会里,要想更好地实现自己人生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要心灵也有一种高度,那是一种脱尽尘埃、充满光明的境界。
乘坐飞机的人们能够体验到:飞机上升到一定高度,超越了雷雨交加的云层时,将会出现一种奇特的现象,往下看去,尽管云层下面电闪雷鸣,下着倾盆大雨,而云层之上却无一丝阴云,充满着朗朗阳光。这时的飞机,丝毫不受恶劣的外界环境影响,平稳地飞行着。
我们的心灵也是一样,在一定的层面下,会有种种乌云遮蔽心性的光明,让我们生活在黑暗的阴霾里。然而,当我们的心灵到达了云层,超越了云层和冲突,同样会发现,云层之上,晴空万里,心灵获得了一种全新的自由。而我们带着这种更高的精神境界和追求,回到现实中来时,智慧和聪明仿佛被提高了一个更高的层次,能用独特的眼光来看事物,能发现一些以往不会注意到的细节规律,能承受更大的压力和磨难,从而使自己的决策和行动似乎具有'神来之笔'……
早在孟子时候,就提出了'万物皆备于我'这样一个观点,认为万物的知识和规律,都是人心中所具备的,一个人只要'尽心、养性、反求诸己',就可以把它们都发现出来。又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认识并掌握这种良知、良能有什么好处呢?
王阳明认为,夫人心本神,本自变动周流,本能开物成务,所以蔽累之者,只是利害毁誉两端。如果我心不动,以顺万物之自然,只是触机神应,就能够发挥良知妙用。
在他看来,人的'心'本来就有着神奇的作用,如行云流水般变动周流于万事万物之中,反应着各层次事物的客观规律,如果人能静下心来,自然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而把事情完成得十分完美。我们心灵的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只是由于它被各种诋毁、赞誉等利害关系遮蔽了。如果能摒弃'自我'的束缚,保持我心不动,顺应万物之自然,对待各种事情,心灵就能根据其客观规律,作出自己精准的判断,将别人看似异常神奇的良知妙用发挥出来。
王阳明具有异于常人的全面智慧,正是通过一定的合理方法,让自己的心灵境界得到提升,开发了人人本具的智慧潜能的结果。他由普通人到智力'超人'的超越,为人类提供了自我完善的典范。
虽然人心中包含着无穷的智慧,具备认识万物的知识与规律的能力,但这种智慧和能力并不是已明明白白地摆放在那里,因为每个人的心中虽然都有一个深藏的宝库,潜力无穷,但由于我们的心灵早已为物欲、私欲、人欲所蒙蔽,表面上人还是愚昧无知的。
有这样一个笑话。
有一个人在山间小路开车,正当他悠哉悠哉地欣赏美丽风景时,突然迎面开来一辆货车,司机摇下窗户大喊一声:'猪!'
现在的人怎么这样无礼,无缘无故地骂人?这个人越想越气,也摇下车窗大骂:'你才是猪!'刚骂完,他便迎头撞上一群过马路的猪。
其实,那位货车司机是提醒他前面有一群猪,但他却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以为别人是骂他,结果酿成大祸。
所以,如果一个人的心灵为自我和物欲蒙蔽的话,不仅不能获得那种本能的智慧,就连基本的观察判断能力也会丧失。
为了获得这种高层次的智慧和能力,需要进行自我思想锻炼,即正心修身。
正确认识自我与天地自然的关系,是获得更高智慧的前提。古人云: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只有心灵达到一定高度,才能看到更深更远的地方。
心境提高了,一个人的智慧、能力和素质也会随之提升。
人在生活中,往往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被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所束缚,难以找到应事接物的最佳途径,其关键在于没有将自我真正放下来,没有以一颗虚静清明的心去认真思考,认真对付。
正如儒家经典《大学》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只有心灵达到宁静、安稳的境界后,人才能够洞察万物之规律,这时考虑问题才能周详,处理事情才能完善。
而当一个人的内心有了一种安顿了的感觉,生活也会有一种充实感。内心平静,思想清晰,智慧必有所增,这样做事情更有效率。这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就会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帮助我们达到更高的人生尺度。
磨难是一种财富
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顺生录o年谱二》
王阳明认为,他对于良知这种学说,是从百死千难的磨练中得来的,实为古圣代代相传的一点精华。
实际上,王阳明又何尝不是告诉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都要经过许多磨难,只有以顽强的勇气,持之不懈地去努力,才有可能达到成功的境界。
在现实生活中,一遇到困难,很多人的反应就是怨天尤人,埋怨老天爷怎么这么对待自己,埋怨命运不公平,其实,磨难是一种财富,关键在于你怎样对待它和采取怎样的行动。
而王阳明正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我们作出了一个完美的诠释。
王阳明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自幼天资聪颖,家人对他寄予了很大的希望。但他的人生之路却充满坎坷,两次参加会试都落第了,难得的是,王阳明以坦然的心境对待这人生中的第一个挫折,当有人为两次落榜而感到羞耻时,他淡淡地说:'世人以落第为耻,我却以落第动心为耻。'这是因为他的心中有着更大的理想——成为圣贤,世上还有更多、更重要的事要去做,眼前的这点挫折算得了什么呢?
1505年,已入京为官的王阳明遭遇了他人生中前所未有的一次磨难。当时,身为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言事,得罪了权臣刘瑾,结果被逮捕入狱,严刑拷讯。无论古今中外,监狱都是人类最黑暗的地方之一,明朝时的诏狱尤甚。纵然在暗无天日的狱中,王阳明立志成圣的信念依旧未消沉,他静下心来研究学问,还与一同被捕入狱的难友相与讲诵为乐:'累累囹圄间,讲诵未能辍。桎梏敢忘罪?至道良足悦。'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都可以静下心来做学问,以后还有什么困难可以难住他呢?
在黑暗的诏狱中关了一个月后,王阳明被判廷杖四十,革去兵部主事的职务,贬到边远地区任杂职。
终于出狱了,但等待王阳明的并不是自由和幸福,而是更为艰苦的人生考验,他将要到环境十分恶劣的贵州龙场去当驿丞。
龙场在贵州西北方的深山之中,穷山恶水,人迹罕至,住的都是些言语不通的少数民族居民,偶尔遇上几个能听得懂语言的人,却又都是从中原逃来此处的亡命之徒。其生存环境之恶劣,可想而知。
但还有更艰苦的环境在等着他们。王阳明到了龙场后,居然发现这里连住的房子都没有,一切都要靠自己动手。没办法,顾不上旅途劳累,王阳明强打精神,与随从一起把一座茅草房盖起来。尽管盖的茅草房十分简陋、矮小,王阳明对此还是很乐观,赋诗云:'草庵不及肩,旅倦体方适。'他的心中已不以环境的艰难险阻为念了,正如他在来的路途中所写的诗那样:'险夷原不滞胸中,何异浮云过太空!'
其实,所谓的困难只是存在于人的想象中,当一个人心中有更高的理想和信念时,这时的困难自然就会变得十分渺小了。
当然,在龙场所遇到的困难,还远远不是言语不通和住茅草房这样的事,由于水土不服,加上当地瘴疠之气弥漫,除王阳明外,跟随他来到龙场的随从们都患病卧倒了,这时连个做饭的人都没有。
王阳明只得亲自砍柴取水煮粥做饭,又怕随从们心情抑郁,则给他们咏唱诗歌;但是他们还是不高兴,又为他们吟着家乡的小曲,杂以诙谐好笑的内容,他们这才愉悦起来,忘记了为疾病和身处荒僻之地所带来的患难。在这种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难处境中,他却想到了一个问题:'要是圣人处在这种环境下,他们会有怎样的想法和做法呢?'他以圣人为标准,来激励自己不断前进。
在王阳明看来,艰难的处境并不是使人堕落的心理负担,而是一个磨砺自己,使心灵得到成长的资本。因此他不管处于如何难堪的环境,也保持着一份难得的豁达心态,始终以圣贤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心中不着一物,潇潇洒洒,正是由于他在极其困难的处境下也不忘向上探索的努力,最后终于彻悟心学格物致知的道理,达到了超凡入圣的境界。
其实,在王阳明的一生中,那些看似命运对他进行嘲弄的困难,又何尝不是成就了他的机遇呢。正所谓'自古英雄出磨难',一个人的心灵只有经过重重磨难的考验,才会得到成长,才会是真正属于自己的。只要你能始终保持一份良好的心态,从积极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困难,持之以恒地去努力,所遇到的磨难就会成为你享用终生的心灵之源。
摆脱羁绊,发现心的力量
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时,也就是非常安宁、专一、虚静的时候,就能体察、发现到各种事物的道理及规律,而万事也由此而生,因此得出了'心外无理,心外无事'的结论。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唯心主义说法。
不过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进行解读。其实王阳明是强调一种独特的心灵模式,他要我们追求心灵的自由,排除杂念,完全沉浸、陶醉和专注于当下的所做的事中,倾心用整个身心解决现在的问题,而不是纠缠于'自我'的问题。
而现实社会中的各种的创新活动,也需要一种心灵高度宁静的状态,可以说,在任何领域内,要取得具有创造性的发现,这种能够忘记时空与自我、摆脱外界环境干扰的能力也是十分关键的。
那么,在这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我们的身心内到底会发生一些什么奇特的变化呢?
现代的脑科学、心理学及生理学认为,人的潜意识里蕴藏着巨大的潜能,但由于被各种消极心态、消极信息所形成的'自我'压抑着,这些潜能在平时不能显现。一旦到了某种特别的状态,人的心理处于特定的状态下,压抑潜意识的消极因素解除了,内在的无穷潜能便能够激发出来。
有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非常有名的实验。
一个运动员的握力经测量测出是一百磅,他在常态下调动了全身的力量也不能使指针突破一百磅的标志。
在实验中,由一个高明的催眠师将他催眠至'丧失自我'的深层意识状态,然后告诉他:'你拥有非常强大的力量,你的力量之大,连你自己也会吃惊。'让他的深层意识接受这个观念后,再一次测量他的握力,这次他非常轻松地使指针突破了一百十磅的标志。
其实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给他增添什么外界的实际力量,更没有给他服用兴奋剂什么的违禁药品,只不过由催眠师将他导引进一种丧失自我的状态中,让他心性深处的意识接受一个他拥有强大力量的观念,就让他把自身的潜能大幅度地发挥出来了。实际上,那种完成事情的力量和基本能力,始终存在于他的心性之中。
由此可见,排除旧的'自我'意识的干扰,让真正自我的力量显现出来,对于我们自身人体潜能的开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以,在处理一个当前问题或做一件事时,最好的方式就是整个身心全部投入进去,忘记'自我',以全部的心力去探究其本质,在问题本身之中去发掘内在联系,这样心性内在的巨大力量,将会帮助我们在问题之中按照其固有规律找出答案。
在大家都看重物质利益的社会中,人生的价值往往被人们换算成金钱价值。为了追求物欲,为了感官上的刺激与享受,而忽略了认识自我,忽略了心灵智慧的开发的享受。殊不知,心灵智慧的开发,也有利于我们解决人生中的现实问题。
在很多时候,面对一些看似束手无策的局面,我们换一个角度来考虑,摆脱外物对自己心灵的束缚,就会发现要解决它实在是轻而易举。
司马光幼年时与小朋友们一起玩耍。突然,一个小伙伴一不小心掉到一口装有水的大缸中去了。其他小孩子有的吓得大哭大叫,有的赶紧跑去喊大人来救人。
这时候,司马光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举动,他捡起一块大石块,使劲砸在大缸的身上,'咣当'一声,缸被砸破,里面的水流了出来,掉进去的小伙伴得救了。
事后,大家对司马光的这一创造性行为都啧啧称奇,认为他脑子灵光,将来一定有出息。而以后司马光的人生发展之路,也证实了大家的看法是正确的。
小伙伴掉进大缸里,为什么别的孩子没有想到可以打破水缸来救人?
这是因为他们的头脑被'人掉到水里就一定得从水面上救出来'这种自我意识所束缚住了,所以只能作出一个在普通人看来合乎常理的反应——或大哭大叫或到处找梯子或者去向大人求救。
而司马光却没有被这种自我意识的干扰,他的反映就特别敏捷——迅速拾起石块把缸砸破,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举动,也是最正确的行为。
这个例子也说明人类的大脑本来具有奇妙的功能,但由于被后天自我意识的干扰,好象镜子被蒙上尘埃一样,就失去了这种功能。
在现实生活中,身陷困境之时,很多人会觉得这是老天爷对自己很不公平,其实我们更应该反躬自问一下:我做每一件事时,是不是还牵挂着许多其他事情?我真正做到尽心尽力了吗?我的心灵有没有在自己所做的事业上?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在虔,与于中、谦之同侍。
先生曰:'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因顾于中曰:'尔胸中原是圣人。'
于中起不敢当。
先生曰:'此是尔自家有的,如何要推?'于中又曰:'不敢。'
先生曰:'众人皆有之,况在于中,却何故谦起来?谦亦不得。'于中乃笑受。——《传习录》
在虔州的时候,陈九川和于中、邹守益一块陪伴着老师王阳明。王阳明说:'各人的胸中自有一个圣人,只因为信心不足,自己把圣人给埋没了。'王阳明接着对于中说:'你的胸中原本是圣人。'
于中连忙站起来说:'不敢当,不敢当。'
王阳明说:'这是你自己所有的,为何要推辞?''于中还说:'不敢当,实在不敢当。'
王阳明说:'每个人都有,更何况你呢?你为什么却要谦让?谦让也要不得。'于中于是笑着接受了。
王阳明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获知了这样一个秘密,这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是神圣而伟大的,在内心中都有一个圣人般完美的自我,每个人都是天地间的一个奇迹,只是由于我们不能相信自己,致使这个'真正自我'的智慧和能力被埋没了。
虽然'真正自我'远比现实中的自我更优秀、更有智慧、更有能力,但我们自出生以来,受各种负面因素影响太深了,这个真正的自我被遮蔽住了,我们看到的通常是不完善的自我,有很多的缺点。诸如心胸太狭窄,受到别人一点冒犯,便会暴跳如雷;遇到些许挫折,就会自暴自弃;生性懒惰,做事拖拉;意志不坚定,易受外面环境干扰……等等。
有时冷静下来,细细地反省内心,连自己都会讨厌自己的那些缺点,所以绝大多数人都有一种天生的自卑感,认为自己能力欠缺、智商不高、不够优秀、不如别人。
有这样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
古代有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年纪大了,想找一个最优秀的人来作自己的衣钵传人。
经过长期观察,哲学家看到有一个学生很不错,但学生自己却浑然不觉,便想点拨他一下。
一天,他对学生说:'我已到人生的暮年,上天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在这段日子里,我希望能找到一位最优秀的人来继承我的思想,这个人不仅智慧要高,更要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这样的人很少见,你能不能帮我找到他?'
学生很尊敬老师,忙答应说:'好的,老师,我一定帮您找到。'
哲学家听了学生的话,点了点头,脸上却闪现过一丝常人难以觉察的失望。
为了实现自己的承诺,他的学生很快开始了行动,四处物色人选。但令学生困惑的是,他找到许多他认为是很优秀的人,却总得不到老师的认可。
有一天,哲学家看着学生那由于到处奔波而显疲惫的神色,再也忍不住了,对他说:'为了帮我找最优秀的衣钵传人,这些天你真是太劳累了。其实,你找来的那些人,我看还不如你。'
听到这话,学生十分惭愧,自己费尽千辛万苦找来的人,在老师看来连自己都比不上,他言辞恳切地说:'老师,您放心,我一定继续努力,把最优秀的人找给您。'
哲学家本来还想说点什么,听了这话,苦笑了一下,把后面的话咽了回去。
又过了半年,哲学家得了重病,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知道自己已到了弥留之际,而助手还没有找到最优秀的人来继承他的思想,他拼尽全身力气,想从病床上坐起来。
学生赶快扶住老师,难过得不能自已:'老师,我真的尽力了,还是没找到最优秀的人……'
'我知道你尽力了,'哲学家深情地看着他这位忠诚的学生,过了好一会儿,才对学生说了他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哲言,'其实,在这个世界上,人作为万物之灵,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可以说,上天非常公平地赋予了每个人平时不敢想象的智慧和能力。很多人甘于平庸,关键是他不相信自己,回避自己的责任,没想到去寻找和发现自己的闪光点,这才把最优秀的自己给埋没了……'说到这里,他已耗尽了全部的生命能量,终于告别了这个美好的人世。
其实,哲学家一直想告诉学生,'最优秀的人就是你!'
许多人之所以找不到最优秀的自己,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所以才忙忙碌碌地到处去寻找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了去发掘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失去了成为最优秀的自己的机会。
所以我们在生命历程中,要永远相信自己的心灵有着无限的可能,要相信有一种神圣力量的存在,尽力去挖掘内在的潜力,才有可能达到应有的人生高度。
以坦然的心境面对人生
问:'声色货利,恐良知亦不能无。'先生曰:'固然。但初学用功,却须扫除荡涤,勿使留积,则适然来遇,始不为累,自然顺而应之。'——《传习录》
有人问道:'良知恐怕也存在于声色货利之中。这种观点对吗?'王阳明回答说:'当然,但初学用功时,对自己的内心必须进行扫除荡涤,使它臻于清静澄明的境界,不要让自己的心陷入声色货利等东西之中,它们来了既不欢迎,去了也不留恋、惋惜,这样,才能以坦然的心情来对待所遇到的各种事物,才不会成为心灵上的负担,自然就会依顺自己本来的智慧去应对。'
事实上,王阳明是强调要以一种以豁达的心态来为人处世。这是一种具有人生大智慧的表现。
佛家认为,人们之所以有烦恼,就是因为他们有太多的执着,有太多的贪欲。整天惦记着如何才能得到声、色、名利等外在的东西,心里受尽煎熬,这是求不得苦;假如得到了这些东西,又害怕自己不能永远拥有它们,这是分离别苦。总之,不得也苦,得也苦。人生就在这样一种贪欲的火堆上煎熬着。
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富翁整天忙着赚钱,钱多得不得了,但他仍然感觉不到快乐。他的邻居是一位穷小子,不过令富翁感到奇怪的是,这个穷得叮当响的邻居却过得很快乐,每天都能听到他那开心的笑声和歌声。
自己那么有钱都不快乐,而这一穷二白的邻居却十分快乐。富翁十分郁闷,便问他的管家是怎么回事。
管家老于世故,回答道:'这位邻居这么快乐,这是由于现在有一份坦然的心境,能够安贫乐道。不过你可以用这样一个法子来让他失去快乐。'
富翁好奇地问:'用什么法子,能让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人失去快乐?'
管家说:'很简单,你只要把100块金币送给他就行了。'
富翁当然不相信,他想一个人穷成这样子还能这么快乐,如果凭空得到100块金币,还不把他乐死了?他的钱多的是,这点钱对他来说是九牛一毛,便决定用100块金币来做个试验。
第二天,富翁便和管家一道,把100块金币送给隔壁的穷小子,怕他不相信,还特意声明是无偿赠送的,并当场立下了字据。
100块金币对穷邻居来说,可是一个天文数字般的大数目呀。穷邻居简直不敢相信有这样的好事从天而降,等富翁他们走后,他不禁高兴地大声唱起歌来。
隔壁富翁听到他的歌声,苦笑着看看管家,意思是说,瞧,人家还是这么快乐,看来这100块金币是白送给他了。
管家很有信心,淡淡地一笑说:'主人,过两个时辰我们再看看吧。'
穷邻居的高兴劲一过,他便开始犯愁了,他一个一个地数着那金灿灿的金币,心想:'这么多的金币,放到哪里才好呢?放在家里吧,万一被小偷偷去怎么办?存到钱庄去吧,利息又太低不合算。拿去做生意吧,万一亏本了就全完了。……'想了一晚上,他终于决定在床铺下挖一个坑,把金币埋在里面。
这天晚上,富翁只听到邻居家传来叮叮当当的挖地声,第一次没有听到邻居那快乐的歌声了。
第二天,发了财的邻居哪里也不敢去,他守在家里,深怕自己的金币被别人偷走去,又总在为一个问题烦恼:要是自己用完了这100个金币该怎么办?金币可是用一个就少一个啊。他整天想着这些恼人的问题,变成了一个忧心忡忡的人。
其实,聪明的人完全可以采取另一种态度,那就是王阳明以身作则,教给我们的一种处世风范:'虽处富贵,常有烟霞物表之思。视弃千金,犹如土芥,藜羹珍鼎,锦衣缊袍,大厦穷庐,视之如一。'虽然身处荣华富贵,却能从中超然而出,不为这些名利所羁绊。看待常人所珍视的千金,如同土粒,野菜和美味佳肴、华丽的锦衣和破旧的棉袍,高楼大厦和穷庐草屋,在他的眼里也没有什么区别,就象是同一样东西似的。
也就是说,一个重视心灵修养和成长的人,对待外物是采取一种豁达的态度,拥有了这些东西,这是顺应机缘,也就顺乎自然地使用它们;这些东西失去了,就是事物与自己缘分已尽,自然地而去,自己就应安于时势而顺应变化,悲哀与欢乐都不能进入平静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古人所说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心灵的快乐与自由,在人生中活得潇洒些。
那些不能自己摆脱束缚的人,是因为被外界事物拴住了他的心。并且,事物不能超越于自然规律,俗话说,世之不如意事者十之常八九,有些事情是人力不可改变的,自己必须超脱些,这样心灵才能得到恒久的自由。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技能学习的奥秘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王阳明全集·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这段话指出了一个人的心理态度与学习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强调不论学习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正确、恭敬、专心的学习态度,心能真正地静下来,让所要学习的事物在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生动的心理图像,越生动逼真越好,这样自然就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就象深谙绘画之道的画家在作画时,心凝气静,万虑皆空,意随心转,笔随意动,在常人看来只是寥寥数笔,这一点,那一划,一幅栩栩如生的翠竹图便出现在眼前。
有人好奇地问:'您画的竹子为什么会这么逼真?'
画家微微一笑回答:'因为我的心中早已有了这些竹子。'这就是所谓'胸有成竹'的典故。
在画家看来,他画这些竹子的过程是很简单的,只是把早已进入他心胸的竹子用笔勾划出来而已。
我们通常认为,做一件事或学习一样东西,反复地去做去练习,重复的次数多了,就能获得成功。然而,使我们最后获得成功的,果真是重复的次数够多才达到的吗?
心理学家马尔滋对此提出了一个十分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学习某种技巧,并不是做的次数越多就越容易获得成功,而关键在于你的大脑神经能否记住那种成功的经验。
当一个人在反复练习投篮动作时,他的脑子里在不断想象并调整篮球投进球篮的轨迹,并由此指挥着全身的肌肉作出相应的动作,慢慢地进行修正,最后达到在心里投进球篮的心理图象。
为什么在投篮训练中,要一再地强调态度,要做到认真、专心、全神贯注?因为这样才能利于在心里形成稳定、清晰的心理图像。如两个人一起训练投篮,一个人十分认真,心无旁鹜;而另一个人则杂念纷纭,心不在焉;两个人即使练习投篮的次数一样,其训练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孟子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叫弈秋的弈棋高手,他同时教两个弟子下棋。其中一个专心致志,心里只有下棋这件事,而另一个弟子表面上也在接受老师的指导,但却分心了,老在想着天上有鸟儿飞来了,自己该怎样拉弓引箭去射它们。虽然两位弟子一起跟着老师学习,但那位专心的弟子的棋艺,要远远高于学习态度不认真的弟子。
在日本有一位医生叫春山茂雄,更是把这种'心上学'的理论大量应用于实际技能的训练中,从而取得了惊人的效果。
春山茂雄精于空手道。不过他平时并没有花多少时间做训练,但与许多高手切磋比武时,却总是能轻而易举地战胜对手。
春山茂雄说,这是根据他祖父的指点,在心里用想象进行训练所出现的奇迹。小时候他祖父就有意识地培养他用'心'来想象学习的习惯,让他'把全部东西在脑子里绘画组合'。他学习空手道的方法正是运用想象的方法,想象对方如何出手,自己如何应对等情况。一边在脑子里制造各种形象一边进行练习。经过训练,等到与别人实际比试时,对方的招数基本上就在他的掌握之中了,自然就能轻易地战胜对手。
当年春山茂雄骑自行车也是这样学会的。祖父在他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的情况下,先让他在大脑里反复想象自己骑自行车的形象,在心里形成对自行车驾驭自如的形象后,才让他开始接触真正的自行车。就这样,尽管春山茂雄一次也没有骑过自行车,刚骑上去时有些摇晃,但一会儿他便能轻松自如地骑了,就象《庄子》中说的'得于心而应于手'一样。
而当春山茂雄进入医学院就读后,这种'心上学'的方法更是帮助他迅速地掌握了外科手术等技能。
他在观看高年级同学手术实习后,就先在心里反复进行练习。在脑子里想象自己给病人做手术的全部过程,想象着可能出现的各种复杂情况,在脑子里描绘着有条不紊地及时判断处理的种种细节。
经过这种'心上学'之后,当轮到春山茂雄实际走上手术台,完全不象第一次拿手术刀的样子,手术完成得十分顺利,连他自己都觉得十分惊讶。
其实,这也就是通过想象,先在心上学习,然后再进行实践验证的实例。结果证明,这种学习方法比起普通的机械重复练习法,效果又快又好。
心灵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要只注重技能训练,而忽略了心灵的另一种智慧——想象。
卜筮者,不过求决狐疑,神明吾心而已。《易》是问诸天。人有疑,自信不及,故以《易》问天。——《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古人所惯用的卜筮,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我的心变得神明而已。研究《周易》是向天请教。人有了疑惑,又信不过自己,所以用《周易》来向天询问。
对自己有高度的自信,是在事业上取得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拥有信心这种力量,可以把深藏在内的潜力和才华发掘出来,让自己获得一个无比辉煌的人生。
王阳明的自身经历,也充分印证所谓卜筮所带来的高度自信心,具有一种近乎神奇的力量。
明正德年间,王阳明被贬谪到贵州龙场,赴任途中,发现身后有人跟随,他认为是权臣刘瑾派刺客妄图暗中加害自己,设计摆脱后,心灰意冷,打算远遁他方,以逃避这种黑暗的现实。
他在一寺院中巧遇一位认识的道长,言谈中,他透露了自己想要'远遁'而去的想法。道长说:'你还有亲人在,你一去不要紧,万一刘瑾因此而发怒,把你父亲抓起来,诬蔑你叛逃投奔他国,那时怎么办呢?'于是便为他占卜算了一卦,占得《明夷》一卦,意为一个人暂时遭遇艰难险阻之境,抑郁而不得志,但如果能不断修身磨砺自己,充满希望地等待,终将迎来光明的境界。
经过这次算卦的启示,王阳明心中的勇气和信心被激活了,他打消了逃避现实的消极想法,重新踏上了前往目的地的路途。果然,就在那个被视为困厄之地的荒芜地区,经过'龙场悟道',他迈出了走向圣贤之路最关键的一步,最终创立了中国哲学史上有名的'心学'。
无独有偶,法国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四十二岁、贫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认为自己是被命运捉弄的人,到处都碰到倒霉事:失业、离婚、做生意失败……他看不到人生有一点光明,心里糟糕透了。
一天,他无聊地走上巴黎的街头,漫无目的地逛着,看到有一个人在算命,便上前去看看自己的命运还会糟到什么程度。
没想到,那个算命的人看了他的相后,笑吟吟地向他贺喜:'真不得了,我看了这么多的相,从来没有看到有先生这样好福命的人。'
中年人苦笑了一下:'我的命好?你不会是开玩笑吧?你看看我这样子!'
算命者仍然笑着说:'先生,这是从你的相上看出来的。你知道你是谁转世吗?'
这时,中年人的好奇心被激起来了:'哦,那你说我是谁转世?'
算命者语气非常肯定地说:'听着,你是伟大的拿破仑转世!你具有他的才能和智慧,你将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
过了一会,算命者又说:'别看你现在穷困潦倒,但这和拿破仑当初的经历也很相似。我敢说,以后你将成为法国最成功的人!'
或许他这番恭维的话,无非是想赚点算命钱而已。但中年人听到有人如此肯定自己,心中也很受用,不过他很沉得住气,摇摇头,给了点钱给算命者,将信将疑地离开了。
回到家后,中年人找来许多关于拿破仑的书籍和传记,细细研读起来,越看他的信心越足,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创业雄心。于是他再一次投入了人生的拼搏之中,13年后,他真的成了法国最富有的企业家。
其实,所谓的卜筮算命,正象王阳明后来所领悟到的一样,不过是为了决断疑惑,使自己的心变得自信起来而已。如果自己真的有一种信心和定力,那么不用卜筮也同样能成功。历史上有名的姜太公不信卜筮的故事,就是一典型的例子。
商代末年时,纣王昏庸无道,当时的诸侯周武王推行德政,欲出兵讨伐商纣。
在出兵前的誓师大会上,周武王依照惯例叫人占卜此行的吉凶如何,令大家感意外的是,龟兆显示非常不吉利,而这时恰好狂风暴雨骤然而至,各路诸侯们都很恐惧,纷纷建议周武王暂时不要出兵。
在此关键时刻,身为太师的姜太公力辟众议,他一把将占卜用的龟甲扫落在地,大声疾呼:'我们出兵伐纣乃是顺承天意,替天行道!这些龟甲怎能占卜出吉凶?现在的狂风暴雨,预示着将改朝换代!不要犹豫不决了,出兵吧!'
在姜太公正气凛然的感召下,武王决定立即出兵,进伐商纣。结果商纣的大军一触即溃,纣王自杀身亡,周朝顺利建立。
可见,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不要被外界的一些看法给迷惑了。只有内心力量的强大,才是走向成功的保证。
有一种智慧叫'心上学'(续)——在心里将成功与幸福吸引过来
先生尝示学者曰:'吾始学书,对模古帖,止得字形。后举笔不轻落纸,凝思静虑,拟形于心,久之始通其法。既后读明道先生书曰:'吾作字甚敬,非是要字好,只此是学。'既非要字好,又何学也?乃知古人随时随事只在心上学,此心精明,字好亦在其中矣。'——《年谱》
王阳明曾经告诉跟随他学习的人说:'我开始学书法时,只是对着古帖临摹练习,这样练来练去,只学得个字形相象,内在的神意却毫无所得。后来我改变了学习方法,举笔不再轻易落纸,而是凝神静虑,先在心中想象要写之字的形态气势,这样练习久了之后才开始通达书法之道。后来读到明道先生(即程颢)写道:'我写字的时候很恭敬,并不是要字写得好,只是这个恭敬的态度就是学习。'既不是要字好,又为什么要去学呢?通过自己学习书法的例子,我于是知道古人不论什么事情,随时都在心上学习,等到心精明透彻了,字自然也就写得好了。''
从王阳明关于'心上学'的论述中,我们不仅可看到如何快速掌握技能的奥秘,还可以发现其中包含了一个关于人生成功与幸福的千古之秘。
这个秘密就是——你心中的所思所想而形成的心理图像,会将与之相应的事物吸引过来。
纵观王阳明的一生,虽然遭遇坎坷,历经磨难,他因功高遭忌,但却能在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明代官场中全身而退,实在是一个奇迹。
令人惊奇的是,王阳明在面临危机的关键时刻,总有贵人出现,而机遇也总在那看似无望的时候到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很可能就是他在有意无意中运用了这个方法。
因为无论在怎样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都能很快调整自己的心境,尽量保持在一种淡定、愉悦、快乐的状态中,在这种状态里,呈现在他心中的心理图像,必然是积极向上的,既有对人生的美好追求,也有对事业的热切期待。
精神如此专注在美好而光明的境界上,自然就能美好而光明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说,那些事业上的人,他们在心中肯定对自己的人生有一幅生动明确的图像,并把大部分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个心理图像上。在他们的心中,没有太多的心理负担及负面的东西。
假如一个人过多地关注那些负面事物,这样就会把一些负面因素留在自己的心里,甚至深深地刻印在潜意识中。这时,他心中对自己的期待,就会有意无意地停留在那些消极的层面上。如借了别人一笔钱,他往往会这样想:'生活真艰难,我什么时候才能挣到这笔钱好尽快还给人家呢?'心里总有一种忧虑、焦急的想法,这样脑海里浮现出的必然是生活艰难、钱很难挣到的心理图像,他大部分的注意力和生命能量都集中这些负面想法上了,自然就把与之相应的东西吸引过来。
所以,我们要想在人生中获得幸福,就得'凝思静虑,拟形于心',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在脑海中经常想象自己所希望的美好、幸福的事情,让它形成一幅稳定、生动的心理图像,发挥主导作用,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在那些有价值的事情上,这样才可能达到成功。
春山茂雄就是这样的一位实践者,他善于用心灵的力量来指导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设计,从而获得很大成功。
上大学的时候,春山茂雄立志要创立一所全新的医院,他就想象着自己带领部下创建一所理想的医院的形象。后来他想象的一切都实现了。
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人生渺茫,不知往何处去时,我们也可以借鉴这种方法,在心里规划一下自己的人生,认真在头脑中构思实现理想的美好过程,使它们在你的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最后用行动去实现这一切。
就象春山茂雄在《脑内革命》中说的一样,'不论是谁,只要把自己的理想形象化,就有可能实现。'因为心中有一个理想的清晰图景后,就会获得一种信心和方向,这是十分可贵的一种素质,也是一种可以滋养生命的东西。
身处同样困境的两个人,如果一个人充满信心,有着一个明确的方向,努力用自己所有的智慧和能力来改变命运,而另一个人则灰心丧气,怨天尤人,两人的结局是可想而知的。
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
凡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动心忍性以增益其所不能者,皆所以致其良知也。——《传习录》
王阳明引用孟子的话认为,凡是使他的筋骨受到劳累,使他的身体忍饥挨饿,使他备受穷困之苦,做事总是不能顺利。这样来震动他的心志,坚韧他的性情,增长他以往所不具备的才能的各种事情,都是为了致良知。
北宋一代名臣范仲淹的成长经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范仲淹,字希文,是唐宰相履冰的后代。在范仲淹还两岁的时候,父亲就不幸得病去世了,为生活所迫,母亲改嫁山东长山一户姓朱的人家,从此,范仲淹也跟从朱姓人家改姓朱,名叫朱说。
范仲淹从小时候,就很有志向和操守,尤其喜爱读书。等到他长大了一些,从旁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家世,明白自己原来是随母亲改嫁而到朱家的,他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刺激和震动,哭泣着辞别母亲,独自一人前往南京(今河南商丘)求学。
来到南京后,范仲淹过着十分艰苦的生活。但他却以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勤奋地读书,昼夜不息。
在冬天寒冷的季节里,是最考验一个人意志的时候,人往往会因为寒冷而懈怠下来。范仲淹有时疲倦到了极点,就用冰凉刺骨的冷水来洗脸,用这个办法来驱除倦意,振作精神继续读书。
寒冷和疲倦还容易战胜,最让一个人难熬的是食物的匮乏。自从范仲淹立志脱离朱家独立生活,他的衣食便很不充裕,食物极度缺少时,他便靠喝煮得很烂的粥来充饥。
对于如此艰苦的生活,常人很难忍受,而范仲淹从不叫苦。也许他心里有一种远大理想的支持,从来就不以这种清贫的生活为苦,而以潜心于书中追求知识和智慧为自己最大的乐趣。正象《论语》中孔夫子称赞颜回一样:'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一个同学看到范仲淹如此苦读,十分佩服,将他的事迹告诉了父亲。这位同学的父亲是南京的一个大官,听说儿子有范仲淹这样饿着肚子做学问的同学,也十分感动,便叫人给范仲淹送去许多可口的饭菜。
然而,令这位同学感到奇怪的是,经过许多天,饭菜都放臭了,也不见范仲淹吃一口,便问这是怎么回事。
范仲淹很认真地说:'老兄呀,我很感谢你的好意。不过要是现在我吃了这么好的饭菜,恐怕将来我就很难喝得下粥了。'同学听了更是感叹不已。
其实,范仲淹不吃好饭菜的目的,恐怕还另有砥励心志的意思。他坚持每天喝自己的粥,以这种清苦的生活来激励自己,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而把精力用在有价值的事情上。
公元1014年,皇帝宋真宗出行,威风八面的庞大车队从南京路过。
那时,皇帝贵为'天子',普通人是难得见到皇帝的,所以皇帝一来,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争着跑去看。范仲淹却独自一人坐在书院里,仍旧在埋头读自己的书。一个与范仲淹很要好的同学,见范仲淹坐着不动,以为他读书入迷了,没有听到皇帝经过的消息,特地跑过来提醒他:'你还在这里读书呀?皇帝来了,快去看,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以后想看就看不到了!'
不料,范仲淹却说:'以后再看也不迟。'连眼睛都不离手中的书。
他的同学也许觉得这是他随口应付的一句话。没想到,范仲淹在第二年就中了进士,真的见到了皇帝。
后来范仲淹更是通过不断地努力,不仅精于修身养德,还勤于政事,一心为国为民,官至副宰相,推行庆历新政,成为了北宋著名的改革家,并留下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为后人广为传诵。
其实范仲淹成长的经过,正是孟子所说'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说,人的品德、智慧、本领、知识,往往产生于灾患之中。一个人如果能经受住命运的考验,以一种乐观自信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的磨难,并在不断的奋斗中磨练砥励自己的心性,就能达到完善自我,提升素质的目的,从而完成上天赋予自己的伟大人生使命。
'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或许还有另外一层意义,就是在触及灵魂的磨练过程中,一个人的心性逐渐达到清明的境界,平常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难令他动心了,自然很少有物欲的牵累蒙蔽,这样,他们那神奇的良知所产生作用的地方,自然就会多一些,做什么事都比较符合'道'的规律,也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把握住自我
何不以尔等为贼之勤苦精力,而用之于耕农、运之于商贾,可以坐致饶富而安享逸乐。——《王阳明全集·告谕浰头巢贼》
这是王阳明在担任南赣汀巡抚期间,进剿所谓的'山贼'时,所发的《告谕浰头巢贼》一文中的一句话,其中颇具人生智慧。意思是说,你们冒着被官兵剿灭的危险做贼,落下一个'贼'的千古骂名,这是何苦呢?为什么不把你们这种甘冒生命危险、又辛苦万分的勇气、魄力和精力,而用之于农事生产和做生意经商上面,那样一定能够坐致富裕而安享逸然、快乐的生活。
这种隐含的人生智慧,其实就是要人们要把握住自己,在面临生活的困境或人生的重大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如果能换一个角度,把那些负面的能量运用到正面上来,也许会发现人生的另一层天地。
在人生之路上,遇到挫折和所谓命运的嘲弄时,如果不能把握住自我,就会走上邪路,酿成人生的悲剧。某大学有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因为同寝室的三名同学讥讽和嘲笑自己的贫困和其他一些事情,在一天晚上,残忍地将三名同学杀害了,后来他落入法网,被判处死刑。可以说,他的这一令人发指、极端的犯罪行动,不仅毁灭了三条原本有美好前途的鲜活生命,也给四个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痛苦。
其实,既然知道如此残忍地杀害他人,必然会被判死刑,为什么不象王阳明所说的那样,把这种不怕死的勇气拿来用在正道上,以成就一番事业呢?
所以一个人面临关键的选择时,一定要三思而后行,要静下心来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如果这样做的后果很严重、甚至会使自己冒着失去生命的危险时,就要考虑另一种可能,既然自己连死都不怕了,还不如下定一个决心,向旧的自我作一个决绝的告别,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自我。只要有勇气和智慧,就能通过行动和努力来完善自我,把自己做到最好。
因为我们第一个人的智慧和潜力是很难界定的,平常没受到什么刺激,可能就一辈子庸庸碌碌地过下去了,但一旦获得一个强大的动力,一念贯注之下,付诸于十倍甚至百倍的行动,很可能就激发出连自己都想象不到的智慧和潜力来。
汉初的韩信在这一方面就做得很好。韩信少年时,喜欢佩带宝剑,一个杀猪为生的小伙子看不惯他,找茬说:'你虽然长得高高大大,又喜欢佩带宝剑,但我看你就是一个胆小鬼。'并得寸进尺地提出一个十分无理的要求:'你如果不怕死的话,就拿剑刺死我;如果怕死的话,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
韩信听了这话,盯着他看了很久,当时韩信内心的思想斗争可能也是非常激烈的,这小子实在太欺负了,'士可杀不可辱',真想一剑杀了他。不过韩信想了很久,终于俯下身子,慢慢地从他的胯下爬了过去,这时满街的人都嘲笑韩信。
后来,韩信凭着自己的努力,做了刘邦的大将军,四处征战,所向披靡,成就了一番惊世伟业。韩信被封为楚王后,召见了那个当年侮辱他的小伙子,赐给他一个官职,对部下的将领们说:'这是个成就了我的壮士啊。当年他侮辱我时,我难道就不能一剑把他杀了吗?不过我想如果杀死他,自己也得偿命而死,这样死掉没有什么意义,所以我忍受了一时的侮辱而成就了今天的功业。'
大家都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或那样的痛苦或打击,为什么有的人能选择自我完善、自我提升最终改变命运的道路,而大部分的人却选择自暴自弃、怨天尤人甚至仇视社会或他人的道路呢?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把握住自己。
把握住了自己,就能让能量在正确的轨道上流动,推动自己不断完善自我,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一个有意义的生命历程。
素其位而行的智慧
君子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凡谋其力之所不及而强其知之所不能者,皆不得为致良知。——《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作为一个有见识、有学养的读书人,应当在他所处的地位上采取适当的行动,思考问题不要越出自己的所处的地位。大凡谋求力所不及的事,勉强做智力不能完成的事,都不为致良知。
这里所说的'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以往很多时候被认为是思想保守,没有进取精神。
其实,王阳明所说的意思是有其深刻含义的,对今天的我们也不乏启发意义。通俗地说,王阳明是反对那些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人,而不是要求人不思进取。
一个年轻人刚从学校出来,一心想干'大事',叫他从基层做起,他不屑一顾,认为那是胸无大志之人干的,结果在求职路上屡屡碰壁。
如果能改变一下求职角度,按照'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方法去做呢?曾经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学新闻专业的年轻人,毕业后想留在上海发展。刚开始,他的目光锁定那些大报社、大杂志社,不断地去投简历应聘职位,可是却极少得到回应。即使某些单位叫他去面试,也因竞争过于激烈而败下阵来。
他找了很多家报社、杂志社,都遭到了拒绝,心里郁闷极了,深感怀才不遇。
后来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他放下架子,选择了'无编打工',即先到一家报社跑跑龙套,做些打杂的活,如接些电话,整理资料、稿件什么的,总之是个处于'试用期'的编外人员。
他十分珍惜这个机会,每天都利索地把自己的活儿做得妥妥贴贴的,份内的活儿做完后,又帮同事们买盒饭、打开水、搞卫生等等,与大家的关系相处得非常融洽。
过了一段时间,领导见他不错,社里人手紧时,便派他去完成一些采访任务,年轻人很用心地去做,把采访任务完成得很好,慢慢地他有了一些固定的稿源。
后来领导见年轻人的能力还可以,便把一个房地产版块交给他做。
年轻人从未接触过房地产,开始时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做好这个栏目,对那些专业性很强、满是房地产术语的稿子更是一头雾水。
但他从不叫苦,而是虚心地向同事们请教,下班后更是一股劲儿地钻研起房地产知识来。很快地,他在房地产这方面由一窍不通到渐渐入门,接着成了内行,把这个版块办得有声有色,社里的领导很满意。
终于有一天,领导把他叫去:'年轻人,现在你可以到人事部门签聘用合同了。'没过几年,年轻人又凭着他的能力,顺理成章地坐到了部门主任的位置上。
其实这就是'素其位而行,思不出其位'的智慧。
如果年轻人刚到报社,还是'编外人员'时,就存着非份之想,整天妄想着怎样才能弄上一个部门主任来当当,恐怕他早就被报社扫地出门了。
但是他很聪明,知道自己最重要的是先把本职工作做好,让社里的人都离不开自己。领导的眼睛是雪亮的,你做事时的态度和能力他一定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如果一旦有了需要,他第一个想到的肯定就是你。凭着这种策略和智慧,年轻人打败了许多比他更有资历和能力的对手,不仅如愿应聘了报社的工作,还坐上了社里部门主任的宝座。
把自己做到最好
'夭寿不贰其心',乃是教学者一心为善,不可以穷通夭寿之故,便把为善的心变动了,只去修身以俟命;见得穷通寿夭有个命在,我亦不必以此动心。——《传习录》
王阳明认为,'夭寿不二'的意思,是教导学习的人一心向往好的念头和行为,并努力地去实践,决不能因为环境好坏或寿命长短而让为善的心改变了。只去修身等待命运的安排,即使认识到人的困厄通达长寿短命是所谓'命中注定'的,我也不因此而动心。
其实王阳明何尝不是告诉我们,虽然我们不能控制外界的环境,但我们应该能够掌握自己的选择方向。一个人能否完善自我,可以决定一个人的能力高下,也完全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当你具有更高的身心素质时,才能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苏秦的故事,很多人可能都听说过。虽然苏秦没有古代圣贤那样高的道德修养境界,但他那种对待人生挫折的态度,以及永远不言失败、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的人生哲学,也十分难得的。
苏秦少年时,就立志要干一番大事业,拜鬼谷子为师,学习游说纵横之术。
学成返乡后,苏秦权衡了一下天下形势,觉得先到当时最强大的秦国去,献上自己的良策,一定会得到渴望统一天下的秦国国君的重用。于是就置办行装,前往秦国。据《战国策》记载,苏秦此次去秦国,穿着非常名贵的黑貂皮制作的大衣,很有派头,还带着黄金百两,可以说下了很大的资本。
很可能之前苏秦就先游说了自己的家人和朋友,拍着胸脯说,自己这次去秦国,一定会得到秦王的赏识,让大家大力投资支持他去,回来后他一定加倍地报答大家。
有这等好事谁不心动?大家于是便筹集了钱交给苏秦,以作此行的路费及活动经费。
没想到,苏秦言辞恳切地上了十多回书,但秦王自认为秦国还不够强大,不肯冒险对六国用兵,始终不接受他用武力统一六国的建议。
这下苏秦惨了,自己在秦国不受欢迎,呆了这么久,那件撑门面的黑貂皮大衣破了,带的百两黄金也花完了,眼看连房租都快交不起了。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他只好灰溜溜地离开秦国回家。
当苏秦回到家时,他的家人吓了一跳,因为这个反差实在太大了。离家时的苏秦意气风发,身穿名贵大衣,坐着豪华马车,一副名士派头。而现在的苏秦呢,腿上打着裹脚,脚上穿着草鞋,挑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自己的一些书籍,那时还没发明纸张和印刷术,书是很珍贵的东西,所以是绝对不能丢的,担子的另一头呢,则是自己的行囊。而且经过了日晒风吹的长途跋涉,面目黎黑,神情憔悴,一副潦倒不堪、惭愧难当的样子。
一看他弄成这副模样回来,大家的反应十分冷淡,正在织布的妻子不理他,嫂子不肯给他做饭,甚至父母也不跟他说话。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换作其他人,也许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四个字——'怨天尤人',或者仰天长叹:'此天亡我,非我苏秦之过也。'
但苏秦并没有怨天尤人,把过错推给老天爷或他人,而只是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深深地自责反省:'妻子不以我为丈夫,嫂嫂不以我为小叔,父母不拿我当儿子,都是我苏秦的过错啊!'
从这件事中,苏秦的灵魂深处受到很大刺激,连夜打开翻检挑回来的那一堆破书,装了有数十个小箱子,找到《太公阴符》这本自己最中意的权谋之书,趴在桌上诵读起来,认真地在心中反复揣摩其中真意,日夜苦读。
有时他读到半夜,实在太困了,就用绳子把头发拴起来,系在屋梁上,这样打瞌睡时,头一低垂下去,就会被绳子一拖,而痛醒过来;有时人虽然醒着,精神却振作不起来,他就用锥子扎自己的大腿,强迫自己振作精神,继续苦读下去。'头悬梁,锥刺股'的典故便出自于此。
经过一年的苦学,苏秦掌握了更加丰富的知识,同时他的精神意志及身心素质也提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他相信,自己已达到了掌握天下大势及揣摩他人心理的境界,自信地说:'现在真的可以游说当世的国君了!'于是他重新游说诸国,终获得器重,挂六国相印,声名显赫,开创了自己辉煌的政治生涯。
苏秦衣锦还乡时,情况就大不相同了,所到之处均盛情接待,周显王率领百官亲自到三十里地外去迎接,乡亲及家人更是诚惶诚恐,早早地就装修房子、打扫清洁卫生,等待他荣归故里,他的嫂子更是跪地磕头不敢起来,苏秦见此情景,心中感慨万千。
我们心中永远有一个最好的自己。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不能气馁,只要有勇气和信心,再加上足够的行动,我们都能够把自己做到最好。
从“心”改变孩子
若近世之训蒙稚者,日惟督以句读课仿,责其检束,而不知导之以礼,求其聪明,而不知养之以善;鞭挞绳缚,若持拘囚。彼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俗见,窥避掩覆以遂其嬉游,设诈饰诡以肆其顽鄙,偷薄庸劣,日趋下流。是盖驱之于恶而求其为善也,何可得乎?——《传习录》
王阳明说:近代那些教育儿童的人,每天只是督促学生句读和课业练习,要求他们约束自己,而不知道以礼仪来诱导他们;只希望他们聪明灵巧,却不知道以善来培养他们;把犯错误的学生当囚犯看待,只知道鞭打绳捆。这样,少年儿童就只把学校当成监狱而不肯上学,把老师和家长当成仇人而不想看到。于是,他们就借机逃学,以便嬉戏耍闹,撒谎捣蛋,以致肆意顽皮,逐渐趋向轻薄下流。这样,就在无意中驱使他们作恶,但又希望他们为善,二者只会抵触,岂能行得通?
在今天,我们看来,王阳明的这番话,简直就是象针对现在的一些教育现象说的一样。
改变孩子许多学生的父母和学校的老师,对待那些犯有过错的学生或孩子,不是从尊重人性、尊重教育心理的角度出发,而是一味从自己的角度来要求孩子们服从自己,有的甚至以简单的棍棒教育来代替沟通教育,就难免会造成隔阂,引发孩子的抵触情绪。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一个小女孩的父亲在外面打工,担任了一家公司保安队的队长。小女孩跟随母亲在家上学。
后来,小女孩的父亲得知自己的女儿由于缺乏管教,染上了不少坏习惯,他一下急了,马上辞了职回来教育孩子。他想,凭着自己当保安队长的管理经验,教育女儿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位父亲把女儿的缺点一一列在一张白纸上,诸如懒惰、马虎、上学迟到、撒谎、欺负同学等等,写了差不多一页纸,让女儿对着这些缺点,一条条地加以改正。
他以为这样一来,把这些缺点通通给女儿找出来了,白纸黑字地写在纸上,对症下药,让女儿照着改,难道还改不掉吗?
没想到,女儿对他这一套做法产生了极大的逆反心理,不仅丝毫没有改自己的缺点,反而变本加厉,坏习惯越来越多。
父亲看这个办法不行,便开始对女儿实行棍棒教育。却不知女儿对父亲的打骂也不怕,继续我行我素,最后发展到拒绝跟他交流,形同仇敌一般。
相比之下,另一位父亲也有相似的经历,但他却重新学习了如何做父亲的方法,最终获得了成功。
这位父亲原是一家公司的副经理,得知儿子迷上了网络游戏后,也是辞职回家担当起教育儿子的重任。
开始,他相信“棍棒之下出孝子”,儿子一去上网便是非打即骂。
对于这种打骂,起初还有点效果,但时间一久,打骂也不管用了,儿子宁愿挨打也要去上网。
终于有一天,父子间的冲突不可避免地暴发了,不断长大的儿子挨了父亲两耳光后,觉得自尊心受到了极大伤害,突然反抗起来,凭着身强力壮,把父亲压在身下动弹不得。
遭到了反抗的父亲,这时才意识到“棍棒教育”是没有出路的,而且自己也打不赢儿子了。他开始寻找其他的方法。
后来父亲经过学习,发现最应该改变的不是孩子,而是自己不正确的方法和态度。他决心彻底改变自己对待孩子的态度,用科学的方法走进儿子的心灵,去改变儿子。
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对待儿子玩网络游戏的态度上,父亲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他不仅不再阻止儿子去网吧上网,还主动给儿子钱,但是要与儿子约定一个时间,说好去玩三个小时的话,就给三个小时的钱,一定得保证玩三个小时就回来。
当然,父亲这样做之后,开始经常出现儿子答应只玩三个小时,却玩到四、五个小时才回家的情况。这时候,父亲也不再象以前那样非打即骂,而是从正面强化他,对儿子说:“其实爸爸知道,你是不想玩游戏,今天你比以前提前半个小时回来,有进步了。”“你是一个男子汉了,我知道你能管住自己,爸爸永远相信这一点。”尽管父亲的心里有时很着急,但他竭力控制自己,不让自己的这种急躁情绪表现出来,他知道如果自己一旦象以前那样冲动起来,对儿子冷嘲热讽甚至拳******
加,就会前功尽弃。
对于他给钱给儿子去网吧玩游戏的做法,连他妻子也充满怀疑,这样不是纵容儿子吗?这样能有效吗?这位父亲并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做法,相反,当儿子玩游戏忘了回家吃饭时,他还主动把饭送到网吧。
他清楚地记得,当他第一次给儿子往网吧送饭时,这天晚上,儿子玩游戏的时间不仅没有超过约定的时间,相反还提前一个多小时回来了。以后儿子一般都很自觉地在约定时间前就回来了,而且打游戏的时间在慢慢缩短。
终于有一天,儿子对父亲说:“爸爸,我投降了,以后我坚决不打游戏了。”听到儿子这句话,父亲欣慰而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他觉得自己这几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果然,儿子从此再没打过游戏,后来因为他的英语听说能力好,还以交换生的身分到美国上高中了。
其实,人心都是肉长的,看到父亲如此全身心地信任自己、尊重自己,有哪个孩子不会被感动?别说戒掉游戏,就是更难的事,他也会去做,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古人所说的“攻心为上”,实在很有见地。
良知妙用——激发灵感的方法
夫良知即是道,良知之在人心,不但圣贤,虽常人亦无不如此。若无有物欲牵蔽,但循着良知发用流行将去,即无不是道。——《传习录》
良知,就是道,它就在人的心中,不仅圣贤,就是平常人都是如此。若没有物欲牵累蒙蔽,只靠良知去发挥作用,那将会无处无时不是道。
在这里,王阳明指出了一种独特的运用智慧的形式,即良知妙用。认为如果一个人心中宁静而清明,没有闲思杂念的干扰,就能更好地认识事物的规律,这样做什么事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奇妙效果。
其实,这就是强调一种灵感思维、直觉思维的重要。
大家都知道爱迪生有一句名言,叫做“成功等于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看到这句话,我们很容易理解为辛勤的劳动是最重要的,所谓勤奋出天才,而忽略了那1%的灵感。
但爱迪生这句名言下面还有一句的,就是——“但是那1%的灵感最重要,甚至比99%的汗水还要重要。”如果你那99%的汗水不能产生1%的灵感的话,那它就只是一桶汗水而已。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可以听到有学生这样抱怨:“我这么努力了,为什么总赶不上别的同学?”“我这样拼死拼活地学,成绩为什么没有明显提高?”在他们看来,只要肯努力,就一定能成功。
但是,他们却忽视了爱迪生那“1%灵感最重要”的告诫,其实爱迪生强调的是那1%的灵感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的勤奋不能促使灵感产生的话,即使再努力,也只能获得极为有限的成功。
这“1%的灵感”,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脑子开窍了,也就是打通了左右脑的神经回路,挖掘出了心灵之中的独特智慧。
这里潜藏着一个很深的生命秘密。
灵感和直觉思维是由我们的右脑主管的,不受平常思维控制,它是无分别、无计较的,需要心灵处于一种宁静、和谐的状态才能出现。
一个人拥有灵感时,注意力非常集中,思维似乎特别敏捷,以往混沌模糊的东西,在脑海中一下子就豁然贯通了,而且有一种能做成任何事的自信,精神达到一个高峰状态。
那么,怎样去开发这种灵感思维呢?
一个人在灵感发生时,大都处于一种非常虚静的状态之中,假如杂念丛生,不可能获得灵感。正象《易经》中所指出的那样:“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心境宁静空灵是灵感的发生的重要基础。
常人的心灵有太多物欲的牵累束缚,所以灵感不能激发出来,只有进入自由自在、灵动活泼的心灵境界,才能“心灵则能飞动,能飞动则下上天地,来去古今,可以屈伸长短生灭如意,如意则可以无所不知”,心灵意念稍有滞碍,灵感即隐而不现。
真正的心灵自由,就是要达到一种放下自我,精神与天地宇宙融而为一的境界。这就要求我们“收视返听”,即将平常向外追逐的心思收拢回来,向内观照自己的心灵,保持心平气和、宁静虚无的心境,直至进入天人合一的忘我境界。
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战胜自我,克服一切软弱、自卑、浮躁的消极情绪。“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坦然淡定的心理,就为下一步的出现灵感思维、顺利解决问题奠定了基础。《大学》中说:“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即说明了此点。
达到思虑专一的心理要求后,要尽可能地摆脱外界名利、荣辱、得失等利害关系的干扰,把那些难题在心中或纸上陈列出来,细细思考其中的规律及联系,要有耐心,反复全面地思索,坚信“量变即将产生质变”,反复思考的次数越多,心理越放松,灵感出现的机率越多。也许就在你求与未求之间,解决问题的答案就浮现在你的脑海中了,你就会恍然大悟。这就是“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就是“顿悟”。
《传习录》中,王阳明曾对学生说过:“苏秦、张仪之智,也是圣人之资。后世事业文章,许多豪杰名家,只是学得仪、秦故智。仪秦学术善揣摸人情,无一些不中人肯綮,故其说不能穷。仪、秦亦是窥见得良知妙用处,但用之于不善尔。”
在王阳明看来,苏秦、张仪等人的智谋,也算得上具有圣人的资质。他们在长期专注不懈的努力中,已经窥见到良知的妙用(其实就是心灵力量的神奇作用),所以才能如此善于揣测人情,没有一点不是击中对方要害的,由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只不过他们的良知用在了不好的地方(用在了一心求名利上),这就有点过了。
纵观苏秦的成功过程,在困厄和命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圣人之学 心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