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96分纤箱接地时接地电阻1欧姆值是不是不大于10欧姆

农用电力传输的10千伏两线一地制输电线路,已经基;第二章通信线路对强电线路的防护;解决通信线路免遭强电线路影响的最简单、最彻底的方;对于不同的缆线采用不同的敷设方式时,所采用的防护;㈠对通信电缆的防护;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对本地网用户电缆的防强电影响方;1.对于通信电缆的通信导线,主要采取屏蔽保护方式;共用一条地线,接地电阻应满足交接箱接地电阻的要求;铝箔(带
农用电力传输的10千伏两线一地制输电线路,已经基本改造为三相三线制输电线路,这样基本解决了在广大农村地区两线一地制不对称输电线路在正常运行下对通信线路的影响。在通信技术方面,目前已广泛采用光通信技术,长途通信线路、本地网骨干通信线路、局间中继线路、以及数据通信的宽带接入网线路都实现了光纤化。光通信线路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实现了无金属导线传输,彻底摆脱了强电线路对通信传输的影响。在现阶段,仅在以语音传输为主要业务的本地用户接入网仍然是以金属导线作为主要传输媒介,即仍主要采用全塑市话电缆。因此,我们在进行本地网用户电缆接入网建设设计时,必须考虑线路传输的防强电干扰和危险影响问题。如果在使用的光缆中包含有金属导线,那么就应当视同电缆,按照电缆的防护要求处理。而对于所有的通信缆线,只要缆中结构存在金属构件(包括金属护层和加强芯)都应当考虑强电线路在短路状态下对缆线的磁危险影响的防护问题。另外,对于杆路架空线路,由于使用镀锌钢绞线做为缆线敷设的承载物,镀锌钢绞线同样要受到强电线路的危险影响,因此也必须对杆路的防护问题进行设计。
第二章 通信线路对强电线路的防护
解决通信线路免遭强电线路影响的最简单、最彻底的方法,就是让通信线路远离强电线路,而且这也是在我们对通信线路采取了所有防护措施之后,仍不能 满足对通信线路的防护要求时,最终可以选择的方法。但是,由于受到投资、地形、地貌、建筑、环境、通讯要求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往往很难实现。不过在选择通信线路路由时,避开强电线路,与强电线路保持安全隔距,是我们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之一。
对于不同的缆线采用不同的敷设方式时,所采用的防护措施也有所不同。主要应根据各类缆线的防护要求,在不同的场合下所可能遭受到的强电影响类型,采取相应措施。对应该采取的措施分别介绍和说明如下:
㈠ 对通信电缆的防护
我们在这里主要介绍对本地网用户电缆的防强电影响方面的内容。
1. 对于通信电缆的通信导线,主要采取屏蔽保护方式。所谓屏蔽方式,就是在电缆芯线的周围加上金属屏蔽层,当电缆与强电线平行接近时,电缆的导线及屏蔽层同时受到强电线的影响而产生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而电缆导线又受到屏蔽层感应电流的影响,对于电缆导线而言,所受到强电线和屏蔽层感应电流的影响而生成的感应电压或感应电流的方向是相反的,因此,其感应的电压或电流的合成值是相互抵消的。屏蔽层的接地电阻越小,对电缆导线的屏蔽作用就越好。如果屏蔽层的接地电阻等于零,即达到一种理想屏蔽状态,此时屏蔽层的屏蔽系数为电缆的固有屏蔽系数。固有屏蔽系数 = 外皮―大地回路直流电阻与外皮―大地回路交流阻抗之比。在这种情况下,不考虑屏蔽层的接地电阻,只考虑屏蔽层金属材料的直流电阻。因此,对于通信电缆的防强电影响措施之一,就是要求在所有的电缆接续点必须将电缆的金属护层用屏蔽连线连通,同时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将电缆的金属护层做接地处理,以提高护层的屏蔽效果。根据设计和施工规范的要求,电缆金属屏蔽层的线路两端必须接地,架空全塑电缆线路还应在引上杆、终端杆或其附近与吊线一起接地。电缆线路在进入交接箱时,可与交接箱
共用一条地线,接地电阻应满足交接箱接地电阻的要求,即交接箱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欧姆。而单独做金属屏蔽层接地时,接地电阻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铝箔(带)或铜导线所做的屏蔽为电屏蔽,用以防止静电感应;凡以钢带等导磁体做的屏蔽为磁屏蔽,用以防止磁感应,两者都是防止干扰和杂音。
2. 对于电缆防强电地电流影响。当强电线路发生短路接地故障或不对称强电线路在正常运行时,在接地点周围将出现较高的地电位,与其附近的通信线路接地装置或在地下敷设的通信缆线间出现较大的电位差,而当电位差达到一定程度,就可能将地下缆线的绝缘外皮击穿。绝缘外皮被击穿所导致的后果有两个,一个是大地中的电流直接进入到缆线的金属外护层、甚至金属导线中传导,这将对基于金属导线传输的通信线路构成严重影响;另一个是由于缆线的外护层被击穿,破坏了缆线的防水结构(包括缆线防水层的阻水功能和缆线气压维护系统的保护功能),将引起缆线的浸潮、透水,从而影响到金属导线之间的绝缘性能,并影响到信号的传输;或影响到缆线的使用寿命(对光缆主要在此方面)。因此,在工程中对地下通信电缆或光缆,要求必须与强电线路的接地装置保持安全隔距,一般要求地下通信缆线距高压输电杆塔隔距在50米以上,距电厂或高压变电站的接地装置在200米以上,同时在穿越电气化铁路、高压输电线路时应尽量垂直交越,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垂直交越,强电线路与通信缆线的交越角也不能小于45°。另外在可能有泄漏电流存在的区域内通过的通信缆线,如电气化铁路、变压器、变电站、电厂接地装置附近时,应将缆线穿入聚乙烯绝缘管保护,保护长度应延伸至接地装置(或铁轨)两侧大于10米的地方。
3. 通信电缆沿杆路架设时,正常情况下应架设在专用的通信杆路上,而不宜与电力线路合杆架设。但有时在一些已存在电力线路杆路的路由上已没有建设通信杆路的可能,而周围又没有选择其他通信线路杆路路由的条件,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新的设计规范规定:允许通信电缆与10Kv以下的电力线路合杆架设。 但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防护措施,并与有关方面签订协议。同时提出:通信线路与10Kv电力线合杆时,电力线与通信电缆间净距不应小于2.5m,且通信电缆应架设在电力线路的下部。
对于对称强电线路来说,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对通信线路可以不考虑磁性耦合及容性偶合影响。但在强电线路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故障时,将会对通信电缆产生磁性耦合和容性耦合影响。因此,必须在电缆的接头处将接头两端的金属护层做电气连接,并在适当的地点做接地处理。在途径电力变压器时将电缆及吊线用聚乙烯塑料管保护起来,塑料管的两端应延长到安装变压器的电杆外2米。同时,电缆吊线的接续处应加装绝缘子。如果有必要还可以采用绝缘保护带将吊线及电缆全部保护起来。当然,如果采用自承式电缆架设,也是一种很好的方式。有一点要特别注意,就是电缆金属护层的接地点一点要远离强电线路的接地装置。
㈡ 对通信光缆的防护
通信光缆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内含金属导线;另一种缆中没有金属导线。光纤本身是一种非金属材料,具有不受外界电磁干扰的优越特性。因此,当光缆中不含有金属导线时,可以不考虑强电线路对光缆传输的影响;而当光缆中含有金属导线时,则与电缆的防护要求相同。而强电线路虽然对光缆的传输没有影响,但在光缆中仍然有金属构件,如金属加强芯和铝塑粘结护套及金属铠装层等,这些金属构件仍可能因受到强电的电磁影响而生产感应电动势或感应电流,当这些影响达到一定程度时,会使其超出绝缘护套的承受程度,致使光缆的绝缘外护套被击穿。所以在光缆安装时仍然需要采取措施对光缆加以防护。我们知道,强电线路对通信线路的感应影响是随着通信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接近的长度增加而累积增加的,因此,如果通信线路与强电线路平行接近的段落达不到一定的长度,其所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就不会达到危险的指标。所以在光缆的安装时,要求在光缆的接头处,光缆的金属构件既不要进行电气连接,也不要进行接地处理,将光缆内的金属构件处于悬浮状态,这样就将受强电线路影响的光缆段长限制在光缆的制造长度范围内,也就使其因感应而产生的影响值被限制在安全的范围内了。同时,也避免了大地的漏泄电流通过金属构件的接地装置被导入缆内。但为了确保机房以外的线路所受到的影响电流不致影响到通信设备及机房的安全,在光缆的终端必须将光缆的金属构件全部做良好接地。
在直埋光缆线路的接头处,需要将接头两端的金属构件用监测缆线引至光缆接头监测标石的接线端子,可用作光缆的对地绝缘测试使用,在施工期间也可用作联络线使用。在接近电气化铁路的地段,当进行光缆施工或检修时,将光缆的金属护套与加强芯作临时接地,以保证人身安全。但要注意:在地电位升高区域内,金属护套与加强芯等金属构件不能做接地,而应当将临时接地点设在地电位较低的地段。 至于架空敷设的光缆,除了应当在光缆接头处将光缆的金属构件作电气断开以外,其他措施与电缆相同。光缆在无法避免的情况下。也可以在10Kv以下的强电线路杆路上架设。
㈢ 强电线路对通信杆路的影响及防护
通信杆路是在通信线路建设中常用的基础设施,架设通信电缆或通信光缆的通信杆路是由不同材质及规格的通信电杆、满足一定强度要求的金属吊线、以及为确保杆路的安全、稳定所设置的各种电杆加固、杆路平衡装置等组成的。通常架设光(电)缆的吊线都采用裸镀锌钢绞线,只有在极其特殊的场合有时会采用镀锌铁线。自承式光(电)缆是将作为吊线使用的钢绞线和缆芯线通过特殊的制造方法,组合在一起制造的,吊线的周围被与缆线相同的塑料护层材料所包围。吊线既然是金属线当然会受到附近强电线路的静电影响,这种影响同样是在强电线路为不对称输电线路的运行状态下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三相输电线路在发生单相短路故障时产生的。 当通信线路与不对称强电线路平行接近时,强电线路在正常运行状态下就存在不平衡电流,会在通信杆路的金属吊线上诱生静电感应电动势,而且是在正常情况下始终存在的;中性点不直接接地的三相输电线路在发生单相导线接地时,形成两线一地制的输电线路,在故障排除之前也会在通信杆路的金属吊线上诱生静电感应电动势。当感应电动势超过一定的幅度,会对在通信杆路上进行维护或施工的人员构成危险。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在《防止电力线路对通信线路危害影响的保护导则》中这样规定:当人体同时接触到大地(或任何接地导体)及遭受静电感应的通信线路导线时,人体将通过一个稳定的交流电流,此电流的限值定为15毫安。这里提出的15毫安的限值是人体所能
承受的极限指标,实际上经验表明,当人体通过2毫安、频率50赫的交流电流时就会有明显反应。我们知道,裸钢绞线是通过金属器件(如吊线夹板、镀锌穿钉、角钢担、或吊线抱箍等)固定在电杆上的,如果吊线上诱生出感应电动势,就会与大地间产生对地电压,则电杆上必然会有电流通过,如果此时有施工或维护人员在电杆上作业,接触到电杆或直接接触到吊线,那么电流就会通过人体而导入大地。如果感应电流超过2毫安,人体就会有反映,也就可能造成杆上人员失手而从杆上跌落,造成人员的人身伤害。很多人身事故,都是因为人员从高空跌落造成的。因此,2毫安的电流可以作为线务人员在杆上长时间作业的人体通过电流的允许指标。
设计规范中规定,在木杆架空通信线路上任何两点间,这一感应电动势都不应超过60实效伏。这一指标的确定是这样考虑的:木电杆在干燥时的电阻是非常高的,可以看作是良绝缘体,但当木杆含有水分时,电阻就会下降。最坏的情况就是木杆被雨水淋湿时,这时木杆的电阻大约为30000欧/米,假设木杆上的工作人员离地面2米,人体的电阻为2000欧,允许通过人体的电流为2毫安,那么计算吊线生成的感应电动势允许值应为:
U = 2 毫安 × (2000 欧 + 30000 欧/米 × 2 米) = 124 伏
但是应该考虑到,在架空通信线路上有些木杆是带有避雷线的,木杆阻抗被避雷线所短路,因此导线与大地间的总阻抗大大减小,因而电压允许值也将减小,所以我们国家规定感应电动势的允许值为124伏的50%,即定为60实效伏。但对于水泥杆路来说,60实效伏的允许值肯定是不够的。因为水泥电杆的绝缘性能要比木杆差得多,即使在最干燥的条件下,金属导线与大地间水泥电杆的总阻抗不过5000欧左右。此时通过人体的电流按60实效伏计算也达到60/5000= 12毫安。这样大的电流较长时间通过人体,要引起剧痛,支持不到15~30秒钟,人在杆上难以工作。假如在雨天或潮湿的条件下,水泥电杆的总阻抗还会下降,因此对于水泥杆路来说,感应电动势的允许值比60毫伏还要低,才能保证杆上人员的人身安全。规范中没有提出水泥杆路的感应电动势允许值标准,但是提出了采取防护措施的要求,那就是必须对电缆吊线做系统接地处理。当人体接触到接地的通信导线时,导线上的感应电流就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只有当人体接触到与地绝缘的通信导线时才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当强电线路发生接地短路故障时,同样会出现不平衡电流而在吊线上诱生磁感应电动势。不过对于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强电线路,在发生一相接地短路时,就会出现短路故障;对于两线一地制输电线路来说,出现一相短路即形成两相接地短路状态;而对于中性点绝缘和经消弧线接地的三相输电线路,发生单相导线接地时,只相当于输电线路形成两线一地制输电状态,对通信线路不会产生磁场感应危险影响,只有当其中两相导线同时发生接地故障时,才会出现短路故障。当强电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将会在0.15~1.5秒的瞬时间内自动切断电路,而且强电线路的故障率是相当低的,因此允许的感应电动势要比输电线正常运行情况下的静电感应允许值高。设计规范中规定:当强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通信导线上的感应电动势不应超过750实效伏,同时通信导线上任一点的对地电压不得超过500实效伏。当强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电缆吊线起到电缆的磁屏蔽导线的作用,这是因为当强电线路出现短路故障时,其产生的交变磁场对电缆及吊线均产生影响,分别诱生出感应电动势,但吊线产生的二次磁场将有部分与电力线磁场相抵消,因而合成的磁场对通信线路产生的磁影响将减少,故起到了屏蔽作用。要想提高吊线的屏蔽效果,就必须增大吊线的感应电流。因此就必须使吊线
的电阻减小。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使吊线接地,而且是采用多点接地的方式。
吊线接地采用的方法主要有这样几种:
① 直埋式地线
就是用直径4毫米的镀锌钢线作为引线,上端用地线夹板与吊线连接,下端钉到杆根为止,不必延伸。一般用于在木杆上装设。
② 延伸式地线
就是用直径4毫米的镀锌钢线作为引线,上端用地线夹板与吊线连接,下端直接埋在地下,并向垂直于杆路的方向水平延伸一定的长度。一般要求埋深为70~100厘米,延伸程度是随土壤性质和接地电阻的要求来决定,但是在延伸长度超过10米以后,接地电阻值将不再显著降低,因此延伸长度应不超过10米,一般在5~8米左右。
③ 拉线式地线
就是利用电杆拉线作为地线的引线,用金属导线(一般采用直径4毫米镀锌钢线)或其他金属构件(拉线抱箍或吊线抱箍)将吊线与拉线进行电气连通。
定值时,可适当放宽。
④ 接地棒式
就是接地体采用接地棒。直径4毫米镀锌钢线引线的下端或用地线夹板与焊接在接地棒上的钢线连接、或直接焊接在接地棒上,上端与其他方式的地线相同。这种方式多用在市区或不宜进行延伸式埋设的地方。
通信杆路还有一种情况会受到强电线路的影响,那就是在通信杆路与强电线输电线路交越时。当输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会产生强大的故障电流,此时强电线路与大地之间会形成很大的电位差,而与强电线路交越处的通信杆路因其金属导线高出地面,极易引起通过通信杆路放电,致使通信线路受损。特别是木杆杆路,由于木杆本身的绝缘程度很高,会引起有害电流在通信杆路的导线上传导。因此在设计技术规范中要求:在与10千伏以上高压输电线路交越处两侧的木杆应装设避雷线,该避雷线应采用放电间隙式。具体要求是:采用直径4毫米的镀锌钢线,沿木杆用卡钉钉固,上端高出杆顶10厘米,卡钉间距50厘米,下端与一般延伸式地线相同,中间距地面2米处断开,留出1~5厘米的放电间隙,在放电间隙的两端,应将钢线折成90°弯,长度为3 厘米,并与杆上地线处在同一平面内。这样,当强电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就可以通过在其两侧通信电杆上的避雷线的放电作用,将电流导入大地,从而对通信线路实施了有效保护。至于水泥电杆杆路,因为在水泥电杆的结构中含有结构钢筋,本身就可以起到放电作用,因此没有特别提出装设避雷线的要求,但是在一些工程中要求用混凝土将水泥杆顶洞封堵,致使水泥杆钢筋不能裸露出来,影响了防护效果;而且装设避雷线的费用并不高;工作也不复杂。因此建议对水泥杆路也采取同样的措施,以确保通信线路的安全。不过应注意,避雷线不要与杆上的金属部件接触,钢线可以采取每处用直径3毫米钢线缠绕四圈绑扎固定,绑扎处间距同样为50厘米。(注意此处的“避雷线”与真正意义上的防雷电避雷线不同)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行业资料、文学作品欣赏、中学教育、高等教育、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应用写作文书、强电磁环境下通信台站的屏蔽与接地研究07等内容。 
 经过多台机组的安装实 践可以确定: 从主控或网控到升压站的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复杂电磁环境下可靠运 行, 成为当前电厂 DCS 控制系统电磁兼容方面研究的一个...  从接地的种类来看, 主要包括建筑物的防雷、 强弱电...各处中间站通信机械室合设接地体≤4Ω,电缆屏蔽...运行在有剧烈的振动环境下,因此电缆必须有 较高的...  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环境影响及安全防护距离分析 【摘要】为研究移动通信基站电磁辐射对公众及环境的影响,基于现运营 移动通信基站的实测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  通信铁塔不应该是馈线屏蔽层的接地体_信息与通信_...雷击电流脉冲产生的强大脉冲功率,一部分以电磁波的...接地与防雷缺乏全局性的系统考虑,对局(站)防雷接地...  本工 程主要内容如下: 1、机房整体屏蔽环境:包括地面、墙面、吊顶、通风口、...标准&通信局(站)接地设计暂行技术规定& BMB3-1999《处理涉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  了通信传输采用 RS-485 接口的广播电视 发射台站...但由于机房中的电磁环境复杂,强电磁环境可能在传输线...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和传输距离较远的 情况下,对于接地...  信号传输的屏蔽措施与研究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电场屏蔽的必要条件是采用高导电率金属屏蔽体和接地...当 网络布线环境在强电磁场附近时(例如发电厂,变...  一个高强度电磁场、强电磁干扰环境 下的安全可靠...2) 同理,在屏蔽层两点接地的条件下,当电缆被外部...如果变电所与相距较远的通信站之间通过屏蔽电缆连接...  强电磁干扰环境下提高单片机工作可靠性措施_信息与通信_工程科技_专业资料。[摘要...开关管及续流二极管引脚上套磁珠、 将整个电源用导磁金属 罩屏蔽并可靠接地。...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
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
产品报价:¥面议
更新时间:访问人数: 55次
产地:慈溪市
厂商性质:生产商品牌:
公司名称: 慈溪市哲烽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联系人:李承文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中国智能制造网上看到的,谢谢!)
该厂商其他产品
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光纤分线盒光缆分纤箱是用于室外、楼道内或室内连接主干光缆与配线光缆的接口设备 。采用两层结构,外层主要由光分插片固定装置及蝶形引入光缆盘绕固定装置及储纤装置组成;内层配有光纤熔接盘片和皮缆熔接盘等。
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塑料光纤直熔箱,光纤宽带箱,光纤熔配箱,光纤直熔箱,楼道光纤光分箱,楼道综合配线箱,FTTH综合配线箱,塑质光纤分线箱,光纤分光箱,光纤分纤箱,光纤楼道箱,光纤分光分纤箱,光纤楼道箱,光纤分线箱,光纤配线箱,个分配箱,光纤分路器箱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材质:冷轧板&SMC&&ABS&不锈钢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型号:4芯6芯8芯12芯24芯36芯48芯60芯72芯96芯108芯144芯288芯使用区:移动&联通&铁通&电信&广电FTTH&FTTB&FTTX&FTTP安装地方:壁挂式&楼道&室外&室内&抱杆式&入墙式家庭住宅塑料光纤分纤箱 ABS分线箱生产厂家为适应市场需求设计的分纤(分光)箱,分为直熔型、适配器型光缆分纤箱和盒式、插片式光缆分光分纤箱。箱体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不锈钢或复合材料。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或户外分光点。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并且引入了旁路纤接续功能。直熔型体积小巧,配置多样,特别适合一级分光模式下,放置在楼道、弱电井等场合。适配器型分纤箱除具有分配线功能,还预留分光功能,可灵活配置各种不同规格的盒式光分路器。上联光缆:容量16-32光缆出纤:蝶形光缆接SC蝶形光缆尾纤或快速连接头至用户端。进缆方式:室内上进/下进、室外下进。分纤(分光)箱:适用插片式适配器直接安装。插片式光分路器箱,采用模块化设计,具有二个到四(八)个扩展槽位,将光分插片插入插槽即可。通过灵活的增加光分插片数量来实现端口的扩容,不同容量的光分模块具有通用性和互换性。另配置熔纤盘用于上联光缆的接续。尾纤的存储采用用适配器固定,实现了无跳接。箱体材料采用优质冷轧钢或不锈钢。产品主要适用在FTTH接入方式下的楼道分光点。适用于FTTH的一级或二级分光,二级分光优势特别明显。&产品规格如下:产品名称产品型号(ZF-GP)产品尺寸长*宽*高(mm)备注(安装方式)插片式8芯光缆分纤箱ZF-GP8A1220*180*62(mm)挂壁式、抱杆式插片式16芯光缆分纤箱ZF-GP16A1315*275*96(mm)挂壁式、抱杆式插片式16芯光缆分纤箱ZF-GP16A2340*265*115(mm)挂壁式、抱杆式插片式16芯光缆分纤箱ZF-GP16A3375*293*120(mm)挂壁式、抱杆式插片式32芯光缆分纤箱ZF-GP32A1420*320*125(mm)挂壁式、抱杆式12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12A1220*180*62(mm)挂壁式、抱杆式12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12A2265*230*85(mm)挂壁式、抱杆式12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12A3275*215*70(mm)挂壁式、抱杆式12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12A4340*265*115(mm)挂壁式、抱杆式16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16H1300*270*100(mm)挂壁式、抱杆式24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24H1315*275*96(mm)挂壁式、抱杆式24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24H2379*290*115(mm)挂壁式、抱杆式36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36H1420*320*125(mm)挂壁式、抱杆式48芯光缆分纤箱-分线箱ZF-GP48H1420*320*125(mm)挂壁式、抱杆式&2011&年~2012&年是FTTH(光纤到户)网络发展的黄金时期,三大电信运营商FTTH&网络部署的速度和规模都远超人们的预期。网络快速部署带来的弊端是很多技术要求还未来得及深入讨论,现网中就有大量的既成事实。在FTTH&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ODN(光分配网)中,光缆交接箱、分光分纤箱/分纤箱等设施被大量使用。由于ODN&部署面广量大,建设条件也不同于干线光缆网或骨干光缆网络,存在施工困难增加的不利因素,导致在ODN&建设中,光缆网的接地保护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现网调研发现,ODN&中没有采取接地防护措施是普遍现象。究其原因,首先是管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其次是在一些场景中不知道如何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及现网操作,对在工程中被普遍忽视的光缆交接箱中光缆金属屏蔽层接地问题和分光分纤箱中光缆接地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合理的解决方案。1&规范依据ODN&网络在通信行业内是相对较新的网络,其建设有别于传统的干线或本地光传输网络, 但其接地防护要求与传统光缆网有相通之处,在有新的标准和规范明确要求前,可以参考既有的相关标准。可参考的标准主要有:&a)《通信光缆交接箱》(YDT 988-2007) 第5.5.1.2&条:&高压防护接地装置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挡潮层、铠装层相连,地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6 mm2。&&b) 《光纤配线架》(YDT 778-2011)第5.6.2&条:&机架高压防护接地单元与光缆中金属加强芯及金属护套相连, 连接线的截面积应不小于6 mm2。&&c) 《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第4.1.7&节第3&条:&光缆接头处两侧金属构件不作电气连通, 也不接地。&第4.2.4&节第2&条:&光(电)缆金属屏蔽层的线路两端必须接地, 接地点可在引上杆、终端杆或其附近。光(电)缆线路进入交接箱时, 可与交接箱公用一条地线,接地电阻应满足交接箱接地电阻要求,单独做金属屏蔽层接地时, 接地电阻应符合表4.2.4的规定。&从现有的规范看,对于光缆进入交接箱,其金属屏蔽层应接地是有明确要求的,而光缆进入分纤箱和分光分纤箱时金属构件应如何处理, 暂时还没有明确规定。2&光缆网接地防护的必要性接地线的作用主要有三个:a)保障人员安全。避免因光缆外护套损伤引入强电而伤害在配线设备处的操作人员, 避免因雷击时或线路与高压线路交越时产生的较强感应电流伤害到操作人员。b)保障设备安全。避免强电或感应电流损坏通信设备,尤其是有源设备。c)保障通信质量。避免感应电流引起通信线路的电磁干扰。由于ODN&是无源光分配网络,电磁干扰对通信质量的影响并不明显, 因此地线的作用主要是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尤其是人员安全。在雷击多发地区, 时常有因雷击引起电火花而烧毁光缆交接箱或配线架的案例。ODN&网络的光缆交接箱和分光分纤箱是装维人员频繁操作的地方,用户放装、修障、线路巡视等均有可能需要开箱进行操作, 增加了人员接触危险源的可能性。同时,ODN&网络中大量使用光缆交接箱和分光分纤箱, 不仅使用了这些设备的配线功能,还利用这些设备替代了部分接头盒,大量的接入光缆通过分光分纤箱的接地排被连接到了一起,安全风险大幅增加。因此,ODN网络的接地防护绝对不能麻痹大意。3&光缆交接箱内光缆接地要求及方法由于光缆交接箱是光缆网中应用较早的成熟产品, 因此光缆交接箱内光缆的接地要求在国标和行标中都有明确要求。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光缆加强芯的接地一般都不存在问题,光缆金属屏蔽层的接地却鲜有符合规范的。经分析主要原因有两点:a)为节约成本,光缆交接箱内部空间都非常紧凑,留给屏蔽层接地的操作空间很紧张。b)普通室外光缆的外护套和金属屏蔽层之间粘连较紧,铝塑层较薄,分离困难。这些因素增大了屏蔽层接地操作的难度,施工人员往往图省事,会忽略金属屏蔽层的接地。笔者通过实验和测试, 找到以下三种易于操作的金属屏蔽层接地方法,分光分纤箱内光缆屏蔽层接地也可参照制作。1)中部半切法①在距光缆外护套末端20 mm&处,纵向开剥约10 mm,环向开剥约周长的1/2,露出金属护层,用有机溶剂清洗裸露出的金属护层表面, 应注意维持金属护层的完整,且不能污染损伤光纤束管。②接地线采用6 mm2&黄绿多股铜芯线,地线一端剥除外护套约5 cm,将裸露的铜芯线在光缆半剥处缠绕2&圈并适当收紧, 使铜芯线与光缆金属护层紧密贴合,用绝缘胶带缠绕牢固。接地线另一端开剥出铜芯线约30 mm,与该光缆的金属加强芯一起固定在光缆交接箱光缆固定安装板的加强芯固定装置上。收紧地线及缠绕胶带时应避免压迫到光缆纤芯,当出现纤芯衰耗异常时应重新制作。③以上措施实施完毕后应进行光缆金属构件接地电阻测试,对地测试,接地电阻不大于20&&O。2)侧切法①在光缆外护套末端纵向切开约25 mm,并将半侧护套向外打开约15&, 应注意保持金属护层的完整性。②地线选用一端接有鳄鱼刺压接端子的6 mm2&黄绿色多股铜芯线, 将压接端子插入光缆打开的护套切口内,并用尖嘴钳压紧在光缆外护套上,利用鳄鱼刺向外刺穿金属护层,用绝缘胶带缠绕牢固。其余步骤同中部半切法。3)头部环切法①在光缆外护套末端头部环向开剥约10 mm,露出金属护层, 用有机溶剂清洗裸露的金属护层表面,应注意维持金属护层的完整,且不能污染损伤光纤束管。②接地线在光缆开剥处缠绕2&圈并适当收紧,使铜芯线与光缆金属护层紧密贴合,用绝缘胶带缠绕牢固。其余步骤同中部半切法。分别对以上三种接地方法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测试结果见表1。测试结果表明, 以上三种接地方法引入的接触电阻均非常小,尤其是头部环节切法,完全能满足接地技术要求。接触电阻的大小与导线和金属屏蔽层的接触紧密度和接触面积有较大关系,制作地线时,应保证导线缠绕2&圈以上,并适当收紧。4&分光分纤箱接地方法分光分纤箱是ODN&网络中特有的,其体积小,容量小,其在网络中的位置接近光缆接头盒,但其配线功能又类似于光缆交接箱。因此分光分纤箱的接地可以有两种方法:&a)借鉴接头盒内光缆的处理方法,金属构件全部电气断开,称为电气断开法。b)参照光缆交接箱的接地方法,所有金属构件全部连接在一起,并接到统一的接地排上,称为联合接地法。&&
联系人:李承文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在上看到的,谢谢!)
产品名称价格地区公司名称更新时间
面议宁波市
面议宁波市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接地电阻不大于1欧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