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科蔬菜水果店一年收入为什么属于国家质检总局的审批范围

进境食品检疫审批权限下放
宁波进口商迎利好--《美食》2018年03期
进境食品检疫审批权限下放
宁波进口商迎利好
【摘要】:正国家质检总局近日下发通知,近日起调整进境食品检疫审批要求,进口企业可更便利地办理有关检疫审批手续。业内人士称,此举将为宁波进口商带来重大利好,助推进口贸易加速发展。风险较高的食品进境前,必须办理检疫审批。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这些食品包括:肉类及其产品、鲜蛋类、乳品、水产品、食用明胶、可食用骨蹄角及其产品、燕窝等动物源性食品,各种杂豆、杂粮、茄科类蔬菜等具有疫情疫病传播风险的植物源性食品。数据显示,2017年宁波进口贸易总额为
【分类号】:F752.5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成蓉;;[J];国际经贸探索;2007年01期
张露;;[J];中国商界;2010年02期
叶华光;;[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04期
郭鹏辉;;[J];现代商贸工业;2010年23期
余灿;;[J];新疆农垦经济;2011年04期
张博;;[J];现代经济信息;2012年20期
;[J];世界经济文汇;1957年12期
叶彩文;[J];国际贸易问题;1984年06期
时逢利;;[J];技术经济信息;1988年08期
王寿椿;[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199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A];第四届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Ⅰ)[C];2008年
蒋燕;胡日东;;[A];21世纪数量经济学(第6卷)[C];2005年
邢玉龙;;[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优秀论文集[C];2007年
邢玉龙;;[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7优秀论文集[C];2007年
高凌云;王洛林;;[A];经济学(季刊)第9卷第2期[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路虹;[N];国际商报;2007年
俞永均?通讯员
鲍伟伟;[N];宁波日报;2007年
俞永均?通讯员
余耀国;[N];宁波日报;2008年
尚林;[N];宁波日报;2013年
俞永均;[N];宁波日报;2013年
付正娇 张晓明;[N];保定日报;2007年
俞永均?通讯员
周绍庆;[N];宁波日报;2007年
俞永均?邱爱国;[N];宁波日报;2007年
徐清扬?徐珊珊;[N];中国国门时报;2007年
;[N];科技日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谷强平;[D];沈阳农业大学;2015年
张鲁青;[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左萌;[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于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李有;[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陈金平;[D];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
董世玲;[D];南京财经大学;2014年
刘炎;[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徐杏;[D];山东财经大学;2016年
朱小青;[D];安徽大学;2016年
王鹏飞;[D];江西财经大学;2016年
冯瑞雪;[D];吉林财经大学;2016年
徐曼;[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6年
骆俊澎;[D];新疆农业大学;2016年
陈清芬;[D];上海交通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植物检疫学 教材和参考书1. 教材:《植物检疫学》.许志刚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 参考书: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北京:农业出版社,1991 2) 植物检疫条列,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 3) 王重高、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学,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2 4) 北京农业大学主编,植物检疫学,北京:比农业大学出版社,1989 5) 农业部植物检疫所,中国植物检疫对象手册,合肥:安徽科技出版社, 1990 6) 赵弄昌,植物检疫(鉴定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66 7) 美国白蛾组编写,美国白蛾,北京:农业出版社,1981 8) 徐国金等,植物有害生物检疫熏蒸技术,北京:农业出版社,1988 9) 曹骥,植物检疫手册,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0)商鸿生主编. 《植物检疫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第一章2.植物检疫的重要性 3.植物检疫的特点绪论1.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4.国内外植物检疫概况和中国植物检疫简史 目的和要求:1.掌握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2.了解植物检疫的重要性3.掌握植物检疫的特点4.了解国内外植物检疫的概况 第一节 植物检疫和植物保护的关系一、植物检疫的由来 1. Quarantum检疫“Quarantine”一词源由拉丁文Quarantum,原义为“四十天”,来源于十四世纪,在威尼斯为防止黑 死病等传染疾病的蔓延,而实行对进境船舶实施隔离, 在海上停泊40d后,船员方可登陆,以便观察船员是否 带有传染病。这种措施对当时在人群中流行的危险性疫 病的控制起到了重要作用。 ?如2003年发生的SARS,今年流行的甲型H1N1流感, 中国对从疫情发生区来的人进行隔离14d或7d,也 都是检疫措施的一种表现。? ?2. Quarantine 成为隔离40d的专有名词 3. Sanitary 和 Phytosanitary 的提出 ??世界上最早的植物检疫是1660年法国鲁昂地 区为了小麦秆锈病,提出铲除小蘖,并禁止 传入的法令。随后,英国、德国、奥地利、 丹麦等一些国家也先后采取了这项检疫措施。 中国植物检疫的正式记载是1928年的《农产 品检查条例》,至今有近80年的历史,期间 几起几落,直到1980年以后,中国的植物检 疫才得到了迅速发展。 二、概念随着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和植物检疫工作的广泛开展, 人们对植物危险性有害生物认识不断提高,植物检疫的概念 也不断得到发展,日趋完善。不同的教科书对植物检疫概念 的解释也不尽相同。1. 植物检疫:通过法律、行政和技术的手段,防止 危险性植物病、虫、杂草和其他有害生物的人为传 播,保障农林业生产的安全,促进贸易发展的措施。 它是人类同自然长期斗争的产物,也是当今世界各 国普遍实行的一项制度。 涉及以下概念:有害生物(Pest):是泛指为害或可能为害动植物及其产品的任何有生命的有机体(IPPC)。?有害生物包括:限定的有害生物和非限定的有害生 限定的有害生物又包括: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物两类?非检疫性有害生物两种 非限定的有害生物(Non-Regulated Pest,NRP),亦就是已经广泛发生或普遍分布的有害生物,有些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它们在植物检疫中没有特殊的重要性。有些危害性很大,但是各国都有发生,且大多为气流传播,一旦有少量发现,一般也不必采取检疫措施来处理。 限定的有害生物(Regulated Pest,RP)是指在一 个国家或地区未发生或虽然有发生但、且正在进行官 方防治的、有潜在经济重要性的有害生物,亦即由国 家法律、法规规定的、须对其采取限制措施的有害生 物,也有人称之谓“潜在的危险性有害生物”。包括 检疫性有害生物和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检疫性有害生物(Quarantine Pest,QP):指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布未广并正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Regulated nonQuarantine Pest,RNQP):是一种在进口国虽 有广泛分布,但存在于进境的种植材料上,并将对 其原有用途将造成不可接受的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 生物,因而进口方的法律、法规可规定对其采取检疫措施。 三、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1、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植物检疫的对象与一般防治的对象不同 针对的有害生物不同处理的对象不同?两者所采取处理的最终要求不同??研究内容:国际性、多部门工作方法不同 :强制性,人员具有权威性 四、植物检疫学的任务和目的1、阻止危险性病、虫、杂草随植物及其产品由国外传入获传出――外检2. 封锁国内局部地区已发生的危险性病、虫、杂草,使其不蔓延―― 内检3. 对已传入的危险性病虫草,采取紧急措施,就 地彻底消灭――检疫处理 第二节植物检疫的重要性一、引种与检疫的关系引种的优点:增加植物种质的多样性的手段 提高栽培植物抗病虫、逆境的手段 提高和改善品质的手段 缺点:有害生物随调运植物或产品传播 条件适宜又缺少天敌,导致有害生 物迅速扩展危害,如马铃薯晚疫病、 葡萄根瘤蚜等 二、主权与检疫的关系作为国家的一项主权,反映国家的经济实 力和科技水平。 1937年由日本传入中国: 甘薯黑斑病:日本在中国强行推广易感品种“冲 绳百号” 蚕豆象:随饲料传入中国 三、外贸发展与检疫的关系在对外贸易和发展创汇农业方面,植物检疫 起着特殊的作用四、植物检疫的效益: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生态效益 第三节 植物检疫的特点一、植物检疫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法规为手段, 实施强制性的检疫检查1. 法规防治2. 技术性强:快速、准确、有效 二、植物检疫坚持预防为主,防御与铲除相结合 要有预见性:立法 执法过程 三、植物检疫立足于国内,放眼于世界爱国主义:保护本国的植物免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 国际主义:防止有害生物扩散到别国或地区去 具有国际性的特点,表现在: 各国植物检疫法规的制定必须符合植物检疫的国际 法规及国际惯例 各国所采取的检疫措施应以现行的国际标准指南或 建议为基础,当高于国际标准时应有详尽科学依据 检疫需要各国政府、技术人员的紧密合作1.2.3. 一、世界各国植物检疫的基本类型第四节 国内外植检的概况和中国植检 史1. 从实验检疫的方法出发,分为全面和针对性检疫 2. 根据植物检疫体系管理,分为三种模式:美国模式 欧洲模式 亚洲模式3.按照各国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经济 社会发展水平分为: 发达国家型经济共同体型 发展中国家型 二、几种有代表性的植物检疫做法 1. 美国:立法严密 2. 欧盟: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3. 日本:由日本水产省农蚕园艺局植物防疫 科负责 三、国际植物检疫发展的趋势及经验 1. 加强植物检疫职能 2. 转变检疫管理思路 3. 构建快速反应机制 四、中国植物检疫简史 1. 早期的植物检疫 2. 新中国成立后植检事业获得新生 口岸植物检疫 国内植物检疫 本章思考题:1.2.3. 4.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的关系?各有 哪些特点? 植物检疫与农业、贸易和国民经济 的关系? 植物检疫与国家主权的关系如何? 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是什么? 第二章 植物检疫法规内容:1、植物检疫法规 (1)植物检疫法规的起源与发展; (2)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内容; (3)中国植物检疫法规简介; (4)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体系与职能。 2、植物检疫措施的国际标准。 目的和意义:掌握植物检疫法规的基本原则与核心内容,我 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有关植物检疫的主要内 容,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体系与职能。 了解重要的国际性法规,包括IPPC、SPS、植 物检疫双边协定、ISPMs。 第一节 植物检疫法规??法规:法律规范,国家或权威组织制定或认 可,受国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 组成:假定、处理、制裁 假定--所要求或所应禁止的行为 处理--具体内容,细则、条例 制裁--违反后的法律后果 一、植物检疫法规的起源与发展 1.植物检疫法规是人类同病虫害长期斗争 的产物 2.植物检疫法规由单项规定向综合性法规 发展 ?二、基本内容植物检疫法规主要包括国际法规与公约、 地区性法规与各个国家的法规、规章与条例 1.国际性法规与公约 ? 《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 ? 《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简称 《SPS协定》) 2.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1)亚洲和太平洋植物保护委员会(Asian and Pacific Plant Protection Commission,APPPC),成立于 1956年,总部设立在泰国曼谷, (2)加勒比海地区植物保护委员会(Caribbean Plant Protection Commission,CPPC)于1967年成立, 总部设在巴巴多斯,现有23个成员国。 (3)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植物保护组织(European and Mediterrane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 EPPO)成立于1950年,总部设在巴黎,目前有成员 43个。 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4)卡塔赫拉协定委员会(ComunidadAndina,CA),又 称中南美洲植保组织,成立于1969年,现有成员国5 个,总部设在秘鲁。 (5)南锥体区域植保委员会 (Cz)miteRegionaldeSanidadVegetal parael ConoSur,COSAVE)成立于1980年,现有南美洲的 成员国5个,总部设在巴拉圭。 (6)泛非植物检疫理事会(Inter-African Phytosanitary Council,IAPSC)于1954年成立, 总部位于喀麦隆的雅温德,现有51个成员国。 区域性植物保护组织:(7)北美洲植物保护组织(North American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NAPPO)成立于1976 年,共有3个成员。其总部设立在渥太华。 (8)中美洲国际农业卫生组织(Organismo Internacional Regional de5anidad Agropecuaria,OIRSA)成立于1953年,现有8个 成员国,总部设在萨尔瓦多。 (9)太平洋地区植保组织(Pacific Plant Protection Organization,PPPO)成立于1995年,现有22个 成员国,总部设在斐济。 3.检疫双边协定、协议及合同条款中的检疫规定 三、中国的植物检疫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中 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 日,7届人大第22次会议审议通过 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国家 主席杨尚昆签署第53号主席令,公布了这部法律。 这是我国第一部由最高权力机关颁布的以动植物检 疫为主题的法律,标志着我国口岸动植物检疫工作 走上了更加健全的法制轨道。 ? 共8章50条 ?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发布《中华人民 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2.《植物检疫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日,国务院发布《植物检疫条例》, 日,国务院总理李鹏签署第98号 国务院令,发布了《国务院关于修改(植物检 疫条例)的决定》对原《植物检疫条例》的部 分条款进行了修改。 共24条 是开展国内植检工作的基本法规,是在国内全 面实施植物检疫及森林植物检疫的法律依据。 3.《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 4. 其他法规及其地方性法规 如《安徽省农业植物检疫管理办法》省人民 政府1997年3月制定。 此外,在一些其他法律、法规中也涉及 植物检疫。???《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第三十条规定 “依法应当施行卫生检疫或者动植物检疫的 邮件,由检疫部门负责拣出并进行检疫,未 经检疫部门许可,邮政企业不得运递”。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第五十六条规定 “货物运输的检疫,按国家规定办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种子法》等也包含有植物检疫的内容。 植物检疫要遵守的公共法也很多。《行政许可法》、 《行政处罚法》、《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行政复议法》等。?此外还有农业部发布的规范性文件。如《专职植物 检疫员管理办法》、《国外引种审批管理办法》、 《农业行政执法程序规定》等。 国家技术监督局《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国家 标准局柑桔、水稻、小麦等《产地检疫操作规程》 等。? 3. 国内农业植物检疫管理体制?①专职植物检疫员管理制度。1990年农业部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植物检疫员管理办法 (试行)》。 (1)专职植物检疫员的审批:市、县农业主管部 门推荐,省植保总站培训考核,由省农业主管部 门审批,报农业部备案和发证。 (2)专职植物检疫员任职条件:具有助理农艺师 以上技术职务,或具有中等专业学历并从事植保 工作三年以上;热爱植物检疫事业,熟悉植物检 疫业务,遵纪守法,坚持原则,忠于职守,有一 定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专职从事植物检疫工 作。?? ? ?②兼职植物检疫员管理制度 《实施细则》第五条的规定:各级植物 检疫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在种苗繁育、 生产和科研单位聘请兼职植物检疫员或 特邀检疫员协助开展工作。兼职植物检 疫员应积极宣传和模范执行植物检疫法 规;密切配合检疫部门开展植物检疫工 作;有权制止违反植物检疫法规的行为, 并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 ? ??③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管理制度 (1)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的制定是植物检 疫管理的核心问题。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 物名单农业部制定公布,各省补充名单由各 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制定公布。省级以下农业 行政部门无权制定。 (2)检疫性有害生物调查制度。各级植物 检疫机构对本辖区的检疫性有害生物一般每 隔三至五年调查一次,重点对象要每年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编制检疫对象分布资料,并报 上一级植物检疫机构。 ? ??(3)植物疫情发布制度。 疫情是指检疫性有害生物以及新传入的和 国内突发性的危害性病虫杂草的发生、分 布情况。 疫情发布:全国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从 国外新传入和国内突发性的危险性病虫杂 草的疫情,由农业部发布;各省、自治区、 直辖市补充的植物检疫对象的疫情,由各 省级农业主管部门发布,并报农业部备案。 ④调运植物检疫制度?调运植物检疫是指调运规定应施检疫的植物、植物 产品时,由调运单位和个人申请,由植物检疫机构 实施的检疫检验、监督处理和出证的过程,是植物 检疫管理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一环节,可以有 效地防止检疫对象随植物及植物产品的调运而传播 蔓延,达到植物检疫的目的。(目前,由于交通发 达、国家不准设检查站、人们检疫意识不高等多种 因素,调运检疫难度非常大,漏检率高,这也是当 前植物检疫面临的难题。) ? ????调运植物须实施检疫的范围: (1)凡种子、苗木和其他繁殖材料,在调 运之前必须检疫。 (2)列入全国和全省应施检疫的植物、植 物产品名单的植物产品,运出发生检疫性有 害生物的县级行政区域之前,必须检疫。 (3)列入外省应施检疫名单的植物、植物 产品,须按调入省的要求,做好检疫。 (4)对可能受疫情污染的包装材料、运载 工具、场地、仓库也应实施检疫。 四、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体系与职能??经过近六十年的发展,我国植物检疫由原来 脆弱的不完整的体系已经逐步形成了一个比 较完整、相对独立的体系,包括植物检疫行 政主管部门、植物检疫执行机构及植物检疫 技术依托单位。 目前,我国内外检疫、农林业检疫分成三个 独立的部门,职能分工有着相互交错,与国 际的植物检疫体系还不能相适应,这种状况 还需要逐步的理顺和完善。 四、我国现行的植物检疫体系与职能1.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口岸检疫、国内农业检疫、 林业检疫 2.植物检疫法规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 3.口岸的进出境植物检疫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 总局负责、国内的植物检疫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 总局分别负责。 ? 植物检疫主管部门 ? 植物检疫的技术依托单位 1.植物检疫主管部门。?我国的植物检疫体系目前由口岸检疫、国内农业检 疫及林业检疫三部分组成。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规 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口岸的进出境植物检 疫现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管理;国内的植物检 疫则由农业部和国家林业总局分别负责,国内县级 以上各级植物检疫机构受同级农业或林业行政主管 部门领导的管理体制。 2、植物检疫的技术依托单位。?主要包括植物检疫的科研单位、检疫技术人员培训基 地、植物检疫学术团体等为植物检疫服务的各种组织。 专职从事植物检疫科研的单位主要有国家出入境检验 检疫局的动植物检疫实验所、农业部植物检疫隔离场、 全国农业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中心、四川和广东区域植 物检疫隔离场、国家林业局所属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 物入侵管理办公室,以及农林院校的有关机构。? ????植物检疫人员培训基地有天津和浙江两处的植物 检疫培训中心,分别承担口岸植物检疫人员及国 内农业植物检疫人员的培训任务。 许多农业院校和师范院校都开设植物检疫专业, 为国家培养和输送植物检疫专门人才。 中国植物保护学会和中国植物病理学会下设有植 物检疫专业委员会。 目前全国各省、市、县农业植物检疫机构2000多 个,检疫人员超过10000人。我省农业植物检疫机 构97个,专职检疫员400多人。 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省农业厅(农委)种植业管理司市农业局(农委)县、区农业局(农委)省植保植检站市植保植检站县、区植保植检站 农业植物检疫机构示意图 第二节 植物检疫措施的国际标准共17个标准,具体内容见P36~47?比较重要的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PRA)、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与应用?常见的植物检疫术语见附录5 植物检疫措施的国际标准:(1)与国际贸易有关的植物检疫原则 (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3)外来生物防治物的输入和释放行为准则 (4)建立非疫区的要求 (5)植物检疫术语 (6)监测准则 (7)出境证书系统 植物检疫措施的国际标准(续):(8)某一地区有害生物状况的确定 (9)有害生物铲除计划准则 (10)建立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要求 (11)检疫性有害生物的风险分析 (12)植物检疫证书准则 (13) 违约通知和紧急处理准则 (14)有害生物管理体系中综合防治措施的应用 (15)国际贸易中木质包装材料检疫准则 (16)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概念与应用 (17)有害生物报告 几个重要的概念:???pest: 任何对植物、植物产品造成损害的植 物、动物、病原物的小种、株系或生物型。 Quarantine Pest: 对某一地区具有潜在经济 重要性,但在该地区尚未存在或虽存在但分 布未广,并由官方控制的有害生物。 Regulated Non- Quarantine Pest: 一种存 在于种植材料上,并将对其造成不可接受的 损害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因而对于进口国 来说是被限定的有害生物。(第16个标准) ??疫区(Quarantine area):由官方划定的发 现有检疫性有害生物存在与为害,并正由官 方采取措施控制中的地区。 非疫区(Pest free area):指一个由科学证 据证实没有发生某种有害生物,且这种情况 由官方维持的地区。 (第4个标准) ??非疫产地(Pest free place of production): 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官 方能适当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地区。 非疫生产点(Pest free production site): 指科学证据表明特定有害生物没有发生并且 官方能保持此状况达到规定时间的产地内作 为一个单独单位以非疫产地相同方式加以管 理的限定部分。 (第10个标准) 非疫区与非疫产地和非疫生产点的区别?? ? ?范围不同: 对象不同 管理者不同 时效不同 思考题1.名词解释:疫区、非疫区、非疫产地、 非疫生产点、IPPC、SPS、ISPMs 2. 我国第一部关于动植物检疫的法律是 ______ 3.简述我国目前植物检疫的体系结构。 4.试比较非疫区与非疫产地的区别。 第三章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Pest Risk Analysis)一、PRA的产生和发展 二、PRA的作用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五、PRA的信息来源思考题 第一节 有害生物与非疫区1. 有害生物:有害生物(pest)是指任何对植物或植物 产品构成伤害或破坏的任何植物、动物或病原体的 种、株(品系)或生物型。 植物有害生物通常可分为害虫、病原真菌、病原原 核生物(细菌、植原体、螺原体)、植物病毒(病毒和 类病毒)、杂草、病原线虫、软体动物和其他有害动 物等若干类。 2.检疫性有害生物及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 3.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疫区、低度流行区和非疫区
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必要性 (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发展 (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 (4)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5)风险分析的类别 (6)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实例 (7)各国开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概况及现状 (8)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 第二节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3、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信息来源:(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所需的信息 (2)PRA的信息来源及其研究工作 一、PRA的产生和发展概念:Pest Risk Analysis(PRA):以生 物或其他科学的和经济的依据,确定一种 有害生物是否应该限制和加强防治措施力 度的评价过程。 ? PRA起步阶段(年) ? PRA发展阶段(年) ? PRA综合发展阶段(1991年~) 1. PRA起步阶段(年)1872年俄国、法国颁布禁止从美国进口马 铃薯,以防止马铃薯甲虫及针对葡萄根瘤 蚜禁止从国外输入葡萄插条的法令,标志 着PRA的开始。 特点:传入可能性研究阶段 认识较低:简单生物学特性 评价简单:传入的可能性 措施单一:禁止进口 2. PRA发展阶段(年)1924年,Cook首先将气候因子引入有害 生物的研究领域;1972年,Weltzien提出了 地理植物病理学的理论等。 特点: 不仅评价了有害生物传入的可能性,而且评 估传入后定殖的可能性 引入“风险”的概念 停留在适生性阶段?? ? 3. PRA综合发展阶段(1991年~) 1991年,NAPPO提出“由生物体传入或扩散引发的对植物和植物产品的风险分析步骤”; 1995年,FAO颁布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准则》;2001年颁布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风 险分析准则》。从只重视有害生物定居问题的适生性研 究转入有害生物对包括农业生产系统在内的 社会环境、经济、生态的综合影响评估。 ?特点: 综合考虑有害生物的寄主范围、生存所 需的环境条件、扩散能力、受威胁农作物在 当地的重要性及一旦传入有害生物带来的经 济影响(包括潜在的影响)及环境影响等因素。 并对这些因素进行量化及综合评估来确定风 险的大小及应采取的合适保护水平的植物检 疫措施。 ――计算机模型及专家系统 二、PRA的作用? ???PRA是检疫决策的重要支持工具之一。 随着新的世界贸易体制的运作,进行PRA 可保持检疫的正当技术壁垒作用,充分发挥 检疫的保护功能。 PRA能强化植物检疫对贸易的促进作用, 增加本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准入机会。 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PS协议及其透明 度原则的具体体现。 三、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ISPMs2 《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ISPMs11 《限定的非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准则》 《转基因生物材料(GMO)风险分析》 《潜在的经济重要性和相关术语解释与应用指南》 《环境风险分析》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国际标准的现状和它们之间的关系 (实线部分表示已颁布,虚线部分表示即将颁布)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 ?有害生物风险评估(Pest Risk Assessment) ?有害生物风险管理( Pest Risk Management) 第一阶段: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起点可能被视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害生物 可能会使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和(或)扩散 的传播途径,通常是一种进口商品。 因检疫政策的修订而重新开始作风险分析 促成PRA的开始或启动? ?? 1. 从有害生物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 ? ? ????PRA地区发现新有害生物的定殖侵染或暴发产生的紧急情况 在一进口商品上截获到新的有害生物而产生的紧急情况。 科学研究确定的新的有害生物风险。 有害生物传入到PRA地区以外的新地区。 在PRA地区以外新地区比其原发地区具有更大的破坏性 检查发现,某一有害生物不断地被截获。 应进口生物者的要求,如研究人员、教育人员、生物学从业人 员、商业公司(宠物商店店主)、食品业(供消费用的蜗牛) 或业余爱好者(玻璃鱼缸用的水生植物)提出的要求。 为制定和修订关于特定商品的植物检疫条例或要求而做出政策 决定。 另一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区域植物保护组织、粮农组织)提出 的建议。 新的处理、系统或程序,或新信息对早先决定的影响。 2. 从传播途径开始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开始进行一种新商品(通常是植物或植物产品)或新 产地商品的国际贸易。PRA可能应进口要求或贸易 中出现交运某种货物而开始。传播途径可能涉及到一 个或若干个原产地。 ?供选种和科研目的而进口的新的植物种。 ?查明商品进口之外的传播途径(自然扩散、邮件、垃 圾、乘客行李等,或商品的包装、运输工具等)。 ?为制定和修订关于特定商品的植物检疫条款或措施而 做出政策决定。 ?新的处理、系统或程序,或新信息对以前决定的影响 第一阶段的结论当有害生物被确定后,同时需划定PRA 地区。 在第一阶段结束时,有害生物已被确 定是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并确定是否是 单独的或与某一传播途径相联系的。然后进 入下一阶段。 第二阶段:有害生物风险评估? 第一阶段已经确定了应进行风险评估的某一有害生物, 或有害生物的清单(在从传播途径开始的情况下)。 ? 第二阶段将逐个考虑这些有害生物。将审查每一种有 害生物是否符合限定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标准。在审 查过程中,PRA考虑每一种有害生物的各个方面, 特别是关于其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重要性的实际 资料。然后由专家评估其定殖、扩散可能性和经济重 要性,最后描述传入PRA地区的可能性。 ?首先,对每一种有害生物进行归类,审核其是否符合 检疫性有害生物定义中的地理和法规标准; 其次考虑其经济重要性。 然后考虑定殖可能性、扩散可能性和潜在经济重要性 最后阶段传入的可能性评估:主要取决于从出口国至 目的地的传播途径及与之相关的有害生物发生频率和 数量。? ? ? 第二阶段的结论如果有害生物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定义, 应当利用专家评判来审查第二阶段中收集的资 料,以决定有害生物是否具有足够的经济重要 性和传入可能性,亦即是否具有足够的风险, 来证明采取植物检疫措施是正当的。 如果是,则进入第三阶段;如果不是,对该有害生物的PRA就到此为 止。 第三阶段:有害生物风险管理???主要包括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及其与 之相一致或相适应的管理措施方案的设 计和评估。 以前检疫一概要求零允许量的科学依据 不足。 遵循成本-收益和可行性原则、最小影响 原则和非歧视原则, 1. 风险管理备选方案①列入禁止的有害生物清单 ②出口前的植物检疫检查和证书 ③规定出口前必需达到的要求(如,处理来自无有 害生物区、生长季节检查、证书体系) ④进境时检查 ⑤在进境口岸、检疫站或适当时在目的地进行处理 ⑥入境后检疫扣留 ⑦入境后的措施(限制商品的使用,防治措施) ⑧禁止特定产地的特定商品进境 2.备选方案的效率和影响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生物学有效性 实施的成本/效益比 对现存法规的影响 商业影响 社会影响 植物检疫政策考虑 实施新法规的时间 备选方案对其它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效率 环境影响 第三阶段的结论在第三阶段结束时,已经决定了有关有害生物 或传播途径的适当的植物检疫措施。第三阶段的完 成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仅完成第一、二阶段,然 后没有对风险管理备选方案进行适当评估就采取植 物检疫措施是不正当的。在实施植物检疫措施之后, 应当监督其有效性,如有必要应当对风险管理备选 方案进行审查。 特别注意,在实施PRA过程后,还应当进行必 要的记录。 记录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工作对PRA应当有足够的记录,以便在进 行审查或产生争议时,PRA可明确说明其 资料来源,以及做出有关采取的或将要采取 的植物检疫措施的管理,决定所利用的基本 原理。
五、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1. 安全性:对环境的影响及生态效应 作为食品的安全性 2. 潜在风险; 对人和动物健康的风险 对生态环境和农业的风险 对非目标生物的风险 3. 风险评估 首先对转基因植物是否发生基因漂移、杂交和转基因植物扩散到其他地区的可能性进行评 估 其次对影响效应进行分析4. 风险管理两种模式:宽松型和严厉型 第三节 PRA的信息来源PRA所需的信息:生物学、病理学、地理信息等。 生 物 名称和分类地位 与已知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关系 与检查相关的鉴定方法 检测方法 PRA地区定殖的潜力 有害生物分布的生态图 被保护植物的记录 有害生物利境和逆境的气候条件 PRA地区的气候条件防治措施对防治其他有害生物的影响国际贸易中寄主截获记录国际运输中其他方式的记录使用杀虫剂的副作用从初发区到PRA地区的特定途径防治费用 ??? ? ? ?数据库 国际信息互联网 地图(解释性信息) 专家系统(决策信息) 数学模型(预测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GIS) 中国的有害生物风险分析一、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在中国的发展历史 第一时期:危险性病虫草害检疫重要性评 价和适生性分析 第二时期:PRA与检疫实际结合和计算 机辅助评价 第三时期: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工作组 成立―里程碑 二、中国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程序1.从传播途径开始的PRA第一步:由输出国提出要求,由国家检验检疫局列 入计划,并要求输出国提供有关的材料,包括随该 商品传带的有害生物名单以及产地进行有关的官方 防治措施。 第二步: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确立。 第三步:对每一种中国关心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 物逐个进行风险评估。 第四步:总体风险归纳。 第五步:备选方案的提出。根据总体风险,提出降 低风险的植物检疫防范措施建议。 第六步:就总体风险征求有关专家和管理者的意见。 第七步:评估报告的产生。 第八步:对风险评估报告进行评价,征求有关专家的 意见。 第九步:风险管理。 第十步:形成PRA报告。 第十一步:在实施检疫措施之后,应当监督其有效性, 如有必要应对检疫措施进行评价 2.从有害生物开始的PRA第一步:有害生物的鉴定或选定。 第二步:对每一种中国关心的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 物逐个进行风险评估。 ①传入可能性评估:包括进入可能性评估和定殖可能 性评估。②扩散可能性评估。 ③传入后果评估:经济、 社会、环境等方面。 第三步:备选方案的提出,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提 出降低风险的植物检疫防范措施建议。 第四步:风险评估结果和植物检疫措施建议征求有 关专家和管理者的意见。 第五步:PRA报告的产生。 报告的内容要求: ①有害生物数据单。②单一有 害生物风险评估,包括寄主可得性、适生性等。 ③ 备选方案。 ④对征求意见的答复或解释。 第六步:对PRA报告,征求有关专家的意见。 第七步:风险管理。 ①适当保护水平(APL)的确定,必要时,结合经 济、社会因素,提出APL。 ②备选方案的可行性 评估。 ③建议的检疫措施。 ④征求意见。 ⑤决策 建议。 3.评估报告的内容要求(1)风险评估概要。 (2)流程交接登记表。 (3)风险评估要求描述。 (4)商品的有害生物名单(全)。 (5)潜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应列出筛选依 据,逐条简述,单一有害生物风险评估,包 括数据单、参考文献等。 (6)总体风险归纳。 (7)备选方案。 (8)对管理者提问的答复。 (9)对评价人意见的答复。 (10)提问、意见的原件或总结。 4.有害生物重要性排序方法 1981年根据不同类群的有害生物特点, 按照为害程度、受害作物的经济重要性、中 国有无分布、传播和扩散的可能性和防治难 易程度进行综合评估。对170种植物病毒、 122种细菌、102种真菌、935种线虫、约500 种昆虫以及6属22种杂草进行了评价。 第七节 转基因植物的风险评估转基因生物:采用基因工程技术,将外源基因转移到原来不具有这种基因的生物体内,使之有效表达并遗传,由此获得的基因改良生物成为转基因生物,国际上通常称为Genetically Modified Organism,简称GMO. 一、转基因植物的风险1. 食用风险 外源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可能对人畜有毒或使人产生过 敏反应。 转基因的非预期效应有可能使转基因植物中的重要营养成分发生改变.使转基因植物中的内源性毒素含量升高,危害人体健康。 2. 环境风险包括危害农业生产和危害生态环境的风险,即成为 有害生物的风险。主要包括: 1)适应性的改变可能增加潜在的侵害性 2)基因漂流、重组等可能会使原来无害的生物变为 或产生新的有害生物 3)转基因的标记、启动、终止等序列及一些新特性 可能有害 4)可能会危害非目标生物 二、食用安全性评价 1. 食品安全的概念 评价食物的安全性必须始终考虑危险性与有益性的平 衡,从日常使用量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有益性考虑, 只要对人体的有害性低到可忽略的程度,通常认为这样的食物就是安全的。 2.评价方法 1)检查插入基因新产生的蛋白质及其次生产物的 安全性: 主要涉及蛋白质的毒性和致敏性 2)测定转基因的非预期效应 营养成分的比较 抗营养成分的比较,确认内源毒素的变化 加工产品的各种成分分析 3)动物毒性实验 三、转基因作物的环境风险分析1. 风险评估首先对转基因植物是否发生基因漂移、杂交和转基因植物扩散到其他地区的可能性进行评 估 其次对影响效应进行分析2. 风险管理两种模式:宽松型和严厉型 思考题? ? ? ?1. 什么是PRA? 2. 为什么要进行PRA? 3.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国际标准有那些? 4. 简述检疫性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本 过程。 第四章 植物检疫程序掌握我国植物检疫的基本环 节,正确理解检疫许可、检疫 ?检疫许可 申报、现场检验、实验室检测、 检疫申报 ? 检疫监管、检疫处理与出证等 ?现场检验 检疫程序的含义和意义。了解 ?实验室检测 检疫许可的审批手续、检疫申 报的办理手续、现场检验的主 ?检疫处理与出证 要方法、疫情监测的主要手段、 检疫监管 ? 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 第一节 检疫许可Quarantine Permit?1. 概念:又称检疫审批,指在调运、输入某些检疫 物或引进禁止进境物时,输入单位须向当地植物检 疫机关预先提出申请,检疫机关经过审批做出是否 批准引进的法定程序。 ?2. 管理机构: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因科学研究等 需要引进的禁止进境物的特许审批; 国务院及各地方政府所属植检机构:负责从国外 引进植物种子、苗木及其他繁殖材料、水果、粮食 等的一般审批 3. 申报要求(条件): ①必须事先向植物检疫部门提出申请; ②必须详细说明需要引进物的品名、品种、产地、引 进的特殊需要和使用方式; ③必要时必须提供具符合检疫要求的监督管理措施 4. 意义: ①能够向出口国或地区提出相关的检疫要求,从而有效 预防有害生物的传入; ②避免盲目进口,并有助于进行合理索赔 第二节 检疫申报Quarantine Declaration???1. 概念:有关检疫物进出境或过境时由货主 或代理人向植物检疫机关及时声明并申请检 疫的法律程序。 2. 管理机构: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所 属各口岸植物检疫机关 3. 申报手续:报检员负责办理。 第三节 现场检验On-the-sport Inspection?概念:检疫人员在现场环境中对应检物进行 检查、抽样,初步确认是否符合相关检疫要 求的法定程序。 现场检查 现场抽样 1.现场检查 主要是针对运输及运输工具、货物及存 放场所、携带物及邮寄物等应检物进行查验。 主要方法有: ?X光机检查 ?检疫犬检查 ?肉眼检查 ?过筛检查 2.现场抽样:代表性、均匀性、移动性和趋性? 批:同一品名、同一商品标准、用同一运输工具、来自或运 往同一地点、并有同一收货人或发货人的货物 ? 件:一批货物中每一个独立的袋、箱、筐、桶、捆、托等。 散装货物以一定重量(100-1000kg)为一件 ? 样本量:一份样品的重量或体积 ? 样本数:一批货物中的几份样品即为样本数 ? 取样方法:随机取样、百分比取样法 ? 小样:初级样品,由一批货物的不同容器内或散堆的不同部 位分别抽取的样品。 ? 混合样品:所取数份小样在容器内混合 ? 平均样品(或送检样品) :小样混合后,再次进行取样。 第四节 实验室检测Laboratory Testing借助实验室仪器设备对样品中的有害生物检查、 鉴定的法定程序 ?肉眼检测 ?过筛检测 ?比重检测 ?染色检测 ?X光检测 ?洗涤检测 ?保湿萌芽检测 ?分离培养与接种试验 ?噬菌体检测 ?显微镜检测 ?血清学检测 ?指示植物接种检测 ?分子鉴定和计算机辅助 鉴定 第五节 检疫处理与出证 Quarantine Treatment and Quarantine Certification??检疫处理: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灭植物、 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中有害生物的法定程 序 检疫出证:检疫机关根据进出境或调运的植 物、植物产品及其他检疫物的检疫和除害处 理结果,签发相关单证并决定是否准予调运 的法定程序。 第六节 检疫监管Quarantine Supervision? 检疫监管:是检疫机关对进出境或调运的植 物、植物产品的生产、加工、存放等过程实 行监督管理的检疫程序。?产地检疫Produced-area Quarantine?预检Pre-clearance ?隔离检疫Isolation Quarantine ?疫情检测Epidemic situation Surveillance 1. 产地检疫和预检: 产地检疫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出境或调运前,输 出方的植物检疫人员在其生长期间到原产地进行检 验、检测的过程。预检是在植物或植物产品入境前,输入方的植物检 疫人员在植物生长期间或加工包装场所进行检验、检测的过程。 产地检疫和预检的意义?提高检疫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简化现场检验的手续,加快商品流通 ?避免货主的经济损失 2. 隔离检疫又称入境后检疫:主要针对风险极高 的进境繁殖材料,是将拟引进的植物种子、苗木 和其他繁殖材料,于植物检疫机关指定的场所内, 在隔离条件下进行试种,在其生长期间进行检验 和处理的检疫过程。其过程包括供试材料登记、 初步检验与处理、饲养和栽培合格的材料、生长 期检验与处理、出证放行等5个步骤。 三个要求: ?对隔离材料的要求 ?对隔离场所人员的要求 ?对隔离时间的要求 3. 疫情检测:ISPM 6号标准为“监测准则”,要求国家植物保护组织建立一个信息收集系统来收集、 证实或汇编需要注意的有害生物的有关信息。 检测方法: ? 一般检测:广泛收集某一特定地区有害生物状况 ? 特定调查:针对特定的有害生物开展专门的调查 检测手段: ? 诱捕检测 ? 预测圃检测 进境植物检验检疫一般工作程序适用范围:进境植物、植物产品? ? ? ? ? ? ? ? ? ?一、受理报检 二、现场检验检疫 三、实验室检验检疫 四、结果评定与出证 五、复验 六、检验检疫处理 七、检验检疫监管 八、信息上报 九、归档 十、依据 一、受理报检1 货主或其代理人报检时应提供以下单证资料 入境货物报检单、《进境动植物检疫许 可证》、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植物检疫证书、 产地证书、品质证书、卫生证书、贸易合同 或信用证及发票、海运提单或装箱单、代理 报检委托书、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或进 口转基因农产品临时证明和转基因产品标识 文件及其它单证和资料。 2 受理报检评审 2.1 报检资格审查:报检人应具备报检资格。2.2 单证的完整性审核:上述报检资料齐全、完整和清晰。2.3 单证的有效性审核:审核上述报检资料签字、印章、有效期、 签署日期和表述内容等,确认其是否真实、有效。进境动植物 检疫许可证、输出国家或地区官方植物检疫证书、卫生证书必 须提供原件,必要时需进行验证。 2.4 单证的一致性审核:审核入境货物报检单、合同或信用证、 发票、进境动植物检疫许可证或农林部门审批单(证)、输出 国家或地区官方植物检疫证书等单证的内容是否一致,报检单 填写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5 经审核符合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规定的,接受报检。否则, 不予受理报检。 3 受理与时限规定 3.1 入境清关货物,应在进境前或进境时向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 构报检,由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 入境清关货物::需调离到指定运地实施检验检疫或因口岸条 件限制等原因确实无法在入境口岸完成检验检疫的货物,入 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可办理相关调离手续,并将货物流向的 有关信息通知指定运地检验检疫机构,由指运地检验检疫机 构实施检验检疫。 3.2 入境转关货物:除国家质检总局特殊规定和进境动植物检疫 许可证及检疫审批要求在入境口岸实施检验检疫的,应由指 定运地检验检疫机构受理报检并实施检验检疫。 3.3 大宗散装货物、易腐烂变质货物、废旧物品、疫区货物由入 境口岸受理报检。 3.4 输入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的,应当在入境前7天报检。 二、现场检验检疫1 核查货证是否相符,制定植物检验检疫方案 1.1 审核报检单证,确认货证是否相符。 1.2 根据国家植物检验检疫规定及输出国家或 地区疫情发生情况,制定检验检疫方案。 1.3 确定现场检验检疫时间、地点、人员。 2 现场检验检疫 2.1 检查运输工具及集装箱底板、内壁及货物外包装有无有害 生物,发现有害生物并有扩散可能的应及时对该批货物、运 输工具和装卸现场采取必要的防疫措施。2.2 检查货物有无水湿、霉变、腐烂、异味、杂质、虫蛀、活 虫、土壤和鼠类等,情况严重的,应对现场进行拍照或录像。2.3 检查植物性包装材料、铺垫材料是否符合我国进境植物检 疫要求。3 按规定抽取样品,需进行实验室检验检疫的,应填写送样单 并及时将样品连同现场发现的可疑有害生物一并送实验室检 验检疫。 三、实验室检验检疫1 植物检疫1.1对送检的样品和现场发现的可疑有害生物,分别情况 并按生物学特性及形态学特性,进行检疫鉴定。1.2对有害生物的具体检疫鉴定方法,详见国家标准、行 业标准和有关有害生物鉴定资料。2 安全卫生检验(繁殖材料除外)对抽取的样品按卫生标准及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卫生项 目检验。 3 品质检验列入《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目录》的进口植物及其 产 品,按照国家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进行检验;尚未制定国 家技术规范强制性要求的,可以参照国家质检总局指定的国外 有关标准进行检验。未列入目录的进出口商品申请品质检验的,按合同规定的检验方法进行,合同没有规定检验方法的按我国相关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其它检验内容按相关标准进行。 4 样品由实验室保存。一般样品保存6个月(易腐烂的样品除外),需对外索赔的保存到索赔期满方可处理。 四、结果评定与出证1 检验检疫合格的 检验检疫结果符合要求的,出具《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 《卫生证书》或《检验证书》。2 检验检疫不合格的 2.1发现我国进境植物检疫危险性有害生物(一、二类)、潜 在危险生物、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间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协 议和备忘录中订明的的有害生物、其它有检疫意义的有害生 物的,出具《检验检疫处理通知书》,报检人要求或需对外 索赔的,出具《植物检疫证书》。 2.2 安全卫生检验不合格的,出具《卫生证书》。 2.3 品质检验不合格的,出具《检验证书》。 3 有分港卸货的,先期卸货港检验检疫机构只对本港 所卸货物进行检验检疫,并将检验检疫结果以书 面形式及时通知下一卸货港所在地检验检疫机构, 需统一对外出证的,由卸毕港检验检疫机构汇总 后出证。 4 需要隔离的种子、苗木、繁殖材料,按“繁殖材料 检验检疫工作程序”实施隔离检疫。 五、复验?报检人对检验检疫机构的检验结果有异议,可向原检验检疫机构或其上级检验检疫机构申请复验,具体按《进出口商品复验办法》(国检检[号)执行。 六、检验检疫处理?1. 对检疫不合格且有有效检疫除害处理方法的, 在检验检疫机构监督下进行检疫除害处理。具 体检疫除害处理方法详见本手册第五章“植物 检疫除害处理”。对检疫不合格且无有效检疫 除害处理方法的,作退运或销毁处理。 2. 安全卫生项目或品质检验不合格的,按有 关规定进行处理。? 七、检验检疫监管1 检验检疫机构对进境植物及其产品的装卸、运输、 储存、加工过程实施监督管理,并对种子、苗木、 繁殖材料的隔离检疫过程实施监督管理。 2 装卸、运输、储存、加工单位在入境口岸检验检疫 机构管辖区内的,由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负责监 管,并做好监管记录。 3 运往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管辖区以外的,由指运 地检验检疫机构负责对其装卸、运输、储存、加工 过程进行监管,入境口岸检验检疫机构应及时通知 指运地检验检疫机构。 4 检验检疫机构可以根据需要,在进境植物及其产品 的装卸、运输、储存、加工场所实施外来有害生物 监测。 5 从事进境植物及其产品检疫除害处理业务的单位和 人员,必须经检验检疫机构考核认可。检验检疫机 构对检疫除害处理工作进行监督。 6 检验检疫机构根据工作需要,视情况派检验检疫人 员对输出植物及其产品的国家或地区进行产地疫情 调查和装运前预检。 八、信息上报?1 凡在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中发现有害生物或有毒 有害物质的,应及时填写《进境植物疫情及有毒有 害物质报告表》,按有关要求报送国家质检总局动 植物检疫实验所。2 发现重大疫情,或有毒有害物质情况严重的,除 填写《进境植物疫情及有毒有害物质报告表》外, 应立即以书面形式向国家质检总局报告。? 九、归档1 文案归档:检验检疫完毕,应及时将在整个检验检 疫过程中形成的文案资料按以下类别进行整理归档: 1.1 入境货物报检单及相关检验检疫流程记录。 1.2 检验检疫机构出具的证单和证稿类的留存联:如 入境货物通关单、入境货物检验检疫证明、植物检 疫证书等。 1.3 检验检疫原始记录类:如现场检验检疫记录单、 监管记录、实验室检验检疫报告等。 1.4 官方或国外公证机构出具的证明类证单:如进境 动植物检疫许可证、引进种子、苗木审批单、引进 林木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检疫审批单、输出国 家或地区官方植物检疫证书、产地证书、品质证书 等。 1.5 贸易及运输类单证资料:如合同或信用证、发票、 提/运单、装箱单、配载图/舱单等。 1.6 货主声明或证明类单证:如无木质包装声明、代 理报检委托书(仅适用于代理报检时用)。 2 对现场、实验室拍摄的图片、影像等资料及有害生 物标本妥善保存。 十、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 5《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 6 政府及政府主管部门间双边植物检疫协定、协议和 备忘录等。 7《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实施检验检疫的进出境商品 目录》。 思考题:? ? ? ? ? ?? ? ?简述植物检疫的基本程序 什么是检疫许可?其意义何在? 什么是检疫申报? 简要说明现场检验和实验室检测的主要方法 何为初级样品,何为平均样品? 植物检疫处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主要包括那些基 本类型? 什么是检疫监管?其意义何在? 检疫监管的有效方法有那些? 什么是产地检疫?什么是预检?其意义何在? 第五章 检疫性真菌病害列入各国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有100多种,多为兼性寄生菌,寄主范围较宽,在种苗上可存活至少半年。发生和流行条件不苛刻,很易异地造成危害,以鞭毛菌、担子菌和半知类最重要。? 小麦矮腥黑穗病 Wheat dwarf bunt ? 小麦印度腥黑穗病 Wheat karnal bunt? 烟草霜霉病 Tobacco blue mold?马铃薯癌肿病 Potato wart ?榆树枯萎病 Dutch elm disease复习思考题 植物检疫性真菌常见检疫检验技术? ? ???直接检验 染色检验 洗涤检验 保湿萌芽检验 分离培养检验 1.直接检验??适用范围:具明显症状的植物材料 主要工具:放大镜或解剖镜,主要是利用 肉眼现场快速初检 2.染色检验法??原理:染病的组织,或病原菌本身,经特 殊的化学药品处理后,可带有特殊的颜色 例如:马铃薯癌肿病(Synchytrium endobioticum)薯块上癌瘤不明显时,可做 徒手切片,加1滴1%的“藏花红”染色液, 健康组织细胞壁呈亮红色,感病组织细胞 壁呈暗红色。 3.洗涤检验法???原理:种子表面常附着真菌孢子,将一 定量的样品放入容器内,加一定量的无 菌水,充分振荡,可使病菌孢子洗涤下 来,而后离心后,可沉淀,镜检沉淀物 可确定其种类和数量。 主要仪器和试剂:振荡器、离心机、显 微镜、0.1%吐温溶液等 主要试验流程如下: 称取样品洗脱孢子(振荡)离心富集 镜检计数 ?①②③④影响检验结果的因素: 种子表面的病菌孢子不一定能完全洗涤下 来; 离心管内,悬浮液表面常形成一层极难沉 降的孢子薄膜,管壁上也可能黏附孢子; 将悬浮液滴于玻片时,由于孢子迅速沉淀, 造成一些视野间孢子分布极不均匀; 操作不够严格,造成人为误差。 4.保湿萌芽检验???原理:种子携带的真菌,无论外表黏附的还 是潜伏种子内的,在种子萌发阶段即可开始 侵染,甚至有些在种子还未萌发时就可长出 病菌。 主要仪器及试剂:吸水纸、沙土、冰箱、培 养箱等。 主要包括:保湿培养检验、沙土萌芽和土内 萌芽检验等三种方法,其中保湿培养检验法 是国内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5.分离培养检测?常规植物病理学方法 一、小麦矮腥黑穗(TCK) 学名: Tilletia controversa Kü hn 异名: T. brevifaciens Fisch. 分类地位: 担子菌门冬孢菌纲黑粉菌目 英文名称: Dwarf bunt of wheat (一)简史及境外分布 1.简史1874年Kü hn在匍匐冰草上发现;1935年Young在小麦上发现,并将其作为网腥的一 个新变种; 1954年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按命名的优先 权 论,仍采用Kü hn的病原名称 2.境外分布美洲的美国、加拿大、阿根廷、乌拉圭;欧洲的俄罗斯、乌克兰、捷克、斯洛伐克、波兰、克罗地亚、肆洛文尼亚、德国、奥地利、瑞士、卢森堡、比利时、法国、丹 麦、瑞典、意大利、希腊、西班牙; 亚洲的土耳其、亚美尼亚、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伊拉克、伊 朗、叙利亚、阿富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日本;非洲的阿尔及利亚、利比亚、突尼斯; 大洋州的澳大利亚(危害冬大麦) 上述分布资料是根据历史发生记录和标本鉴定结果作出的,并不表明当前仍在流行,波兰、法国、乌拉圭曾报告无矮腥发生。美国西北部7州,即华盛顿、俄勒冈、爱达荷、蒙大那、怀俄明、犹他和科罗拉多是重要流行区,加利福尼 亚、印第安那、密执安和纽约也有发生。 ? 是麦类黑穗病中危害最大、防治最难的一种 病害,它于1847年及1860年先后发现于捷克 和美国,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和蔓延,目前 已在欧洲、北美、南美、澳洲、亚洲、非洲 等40多个国家发生。 ? 症状:系统侵染性,表现为:病株特矮 (1/3~1/2),分孽特多(&1倍),病 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二)危害与症状1. 危害苗期侵染的系统性病害,导致病株矮化(高度仅为健株的1/3-1/4),子粒为菌瘿所代替,造成严重减产,。 通常病穗率即为减产率。1962年美国减产68.7%, 1972年西部7州,平均减产17%,损失1.2亿Kg。菌瘿可 存活10年以上。2. 典型症状病菌刺激小麦产生较多分蘖(较健株多1倍以上),有些品种幼苗叶片上出现褪绿斑点或条纹;拔节后,病株茎秆身长受抑,明显矮化;
病穗较长,较宽大,小花增多,有的品种芒短而弯,向外开张,因而病穗外观比健穗肥大,有鱼腥味,各小花都成为菌瘿;菌瘿暗褐,粗短近球形,较坚硬,压碎后露出黑粉。在小麦生长后期,病粒遇潮、遇水可被胀破,孢子外 溢,干燥后成为不规则的硬块。 可概括为病株特矮(1/3~1/2),分孽特多(&1 倍),病穗特密,病粒特硬,有鱼腥臭味。 (三)生物学1. 寄主范围 可侵害18个属的65种植物,冰草属是天然发病的主 要禾草;在栽培条件下,主要危害冬小麦,也危害大麦 和黑麦。 2. 病原形态? 病原菌:Tilletia controversa J.G.冬孢子:黄褐至暗褐,球形、近球形,壁有多角状网 纹,有一层无色至 淡色透明胶质鞘将 网嵴包裹在其中。
3. 生物学特性 分散的冬孢子在土中可存活1年,菌瘿可存活3-10年。萌发需长期低温与弱光照,适温为3-8℃, 最低-2℃,10℃以 上萌发不正常,可 出现菌体自溶现象 ?生物学特征:冬孢子萌发-2~15(3~8)℃ , 弱光400~600lx,土壤含水量35~88%,萌 发周期长&3个月。冬孢子内含有内源孢子萌 发抑制剂。 ?生理分化:美国15小种,德国8个小种。 ?初侵染来源:土壤带菌,冬孢子可存活1年, 菌瘿可存活3~10年。 ?传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 粪肥;雨水。 4. 越冬与传播 越 冬:以冬孢子或菌瘿在土壤、种表、粪肥中;远距离传播:冬孢子附在种子表面或菌瘿混入种子间 随 种子调运,或通过被孢子污染的包装材 料、容器和运输工具 近距离传播:土壤带菌、风、水等; 粪肥(经牲畜消化道后冬孢子仍可萌发) 麸皮、下脚料、淘麦水 侵染循环示意图: 1. 幼 苗 系 统 侵 染 , 无 再 侵 染 ( 种 表 、 土 壤 越 冬) ―――小麦腥黑穗 进入生长点幼苗种胚 播种时孢子萌发为害穗 收获厚垣孢子在种表、土壤、肥料内越冬 5. 发生条件和适生区域 条件:一定数量的孢子 环境条件特别重要,稳定积雪70d以上的地区和年份病害常大流行(积雪为孢子萌发提供了长时间的低温和适中的环境)。冬麦区苗期日均温度为0-10℃达45天以上同样有利于病菌的侵染。 适生区域:西北高原冬麦区和新疆、青藏高原晚播冬麦区………………………………高危地区江淮流域及华北、东北冬麦区…………危险区西南高海拔地区……………………也可能受害春麦区……………………不发病 ?发病规律:侵染期长,12月~4月,1~2月是盛期,幼嫩分蘖处侵入,细胞间蔓延,50天到生长点,随寄主生长,菌丝进入穗原始体,到各个花器, 破坏子房,形成冬孢子堆。长时间3~8 ℃低温利 于侵染;冬麦区苗期日平均温度0~10 ℃达45d以 上,即使没有雪覆盖也同样利于发病。?流行因素:大面积感病品种、足够菌源、冬季日均温0~10 ℃的日数》40d、稳定积雪70d以上,积雪厚度10cm以上。 (四)检验方法 ――现行原粮和种子带菌检疫检验方法1.扦取复合样品:每船分每舱别,分层次,按品种、等级选点扦取原始样品,制成复合样品,一般应每1000t扦取3份复合样品。 2.菌瘿现场检查:分别在各舱各层次按棋盘式随机选点20-30个,每点至少取1kg样品,用1.7mm×20mm长孔筛或2.5mm圆孔规格筛进行筛检。检查筛下物:有无菌瘿碎块筛上物:检查调出 根据需要将挑出物和筛下物带回室内检查 3.制备平均样品:将复合样品在原扦样袋中分别混匀,制成平均样品,从中称去50g用于洗涤检验。4.症状检查:将平均样品倒入灭菌白瓷盘内,仔细检查有无菌瘿或碎块,挑取可疑组织在显微镜下检查鉴定。同时对现场时带回物进行检查,将发现的可疑组 织及其他可疑的感染黑穗病的禾本科作物及杂草种子 进行镜检鉴定。 5.洗涤检查:将称取的50g样品倒入经高温灭菌的 250ml三角瓶内,加灭菌水100ml,再加表面活性剂 (吐温20或其他)1-2滴,加塞后在康式振荡器上振荡5min,然后将悬浮液倒入10-15ml的灭菌离心管内,1000转离心3min,弃上清,再加悬浮液,重复离心, 直至所有悬浮液离心处理完毕,向沉淀物中加入席尔 氏液悬浮,视沉淀物多少定容至1-2ml或以上。 镜检:用加样器吸取5-20微升沉淀物悬浮液至载玻片上,加盖玻片镜检(加样量的多少以盖上盖玻片后不外溢为宜)。按视野依次全片检查,每个样品至少全片检查5张玻片,若发现冬孢子,需随机测量30个成熟孢子。若5张玻片不足30个孢子,应增加玻片检查数量 6.鉴定方法: 1)孢子形态鉴定:应以油镜检测成熟孢子各种尺度, 目尺要精确核校。 网嵴高度:1.425±0.144微米胶鞘厚度:大于或等于网嵴高度孢子大小:包括最外胶鞘,直径幅度16.8-32微米不育孢子:直径通常9-15微米网脊值的测定:用监视器检测法和目镜测量法 2)孢子自发荧光鉴定: 将冬孢子粉至洁净的载玻片,加少许蒸馏水制成悬 浮液(每视野不超过40个),自然干燥后,加一滴无荧光浸泡油,加盖玻片,用落射式荧光显微镜检查,每视野照射2.5min,激发孢子产生荧光,并开始记数,全过程不超过3min,每份样品至少检查5个视野(不少于200个孢子)。若网纹不可见或暗网状则定为无荧光。 3)冬孢子萌发鉴定: 在5℃低温和450lx光照下3-5周萌发,在15-17℃常温 下不能萌发。 用3%水琼脂作萌发床,先将冬孢子团块置于灭菌凹玻片上,加灭菌水数滴,用玻棒压成糊状后,涂布于培养基上,密度以低倍镜视野不超过40-60个孢子为宜。萌发长出先菌丝和初生小孢子,或仅有先菌丝。其长度大雨或等于冬孢子直径时均视为萌发。 3)PCR技术:引物5`-TGACAACGGATCTCTTGGTT-3`、 5`- TCACCAACTCCAAGCAATCT-3 `, 206bp处有特异扩增带。 7.检疫结果评定 经检疫未发现TCK,视为合格小麦 若发现可疑,应增抽复合样品 在未发现菌瘿的情况下,若在1份洗涤检验样品中发现的30个孢子中,5个或5个以上网脊值≥1.25微米,则不合格。如发现菌瘿,网脊值≥1.25微米为TCK,≤0.7微米为网腥,居中的参照自发荧光率判定。 ? 检疫和防治① 进口小麦和原粮必须进行检疫,病麦需除害处 理 ② 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件的口 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 130℃30min或120 ℃1h。 ③ 病区用40%五氯硝基苯,种子重量0.5%的药量 拌种,并在播种沟内施药处理。或单用1%的药 量拌种 ④ 重病地应轮作倒茬或改种春小麦。冬小麦晚播 可减轻发病。 ⑤ 种植抗病品种。 二、小麦印度腥黑穗Tilletia indicate1.分布: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伊拉克、 土耳其、黎巴嫩、叙利亚、原苏联、瑞典、美国、 墨西哥、澳大利亚等。 2.寄主范围:小麦、小黑麦等 3. 危害情况:危害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大,对品质 影响较大,3%面粉具臭味4. 典型症状:植株外形正常,仅部分麦穗发病;病穗较短,小穗减少,病籽粒沿腹沟形成胞斑状孢子堆 ?症状:局部侵染性(抽穗至开花期侵染),部分黑穗病,麦粒的一部分被侵染,小穗顶 端麦粒黑斑,颖片张开,主要侵染胚乳,一 般不侵染胚,在种子腹面表皮下形成冬孢子 堆,背面胚乳部分仍完好。 ?病原菌: Tilletia indica Mitra 异名:Neovossia indica?冬孢子:棕褐色,球形,近球形,22~49μ m ,外 壁棘状突起,1.5~5μ m ;未成熟黄色、透明胶质 鞘,成熟消失,外壁有尖形尾丝。不孕细胞球形, 近球形,泪珠状,半透明,淡黄褐色,附着菌丝体 残体,13~33μ m 。 ?冬孢子萌发:4月以上休眠期,萌发产生10~190μ m 先菌丝,上产生65~185个担孢子,长镰刀形,可不 配对结合,而直接产生芽管,作侵染菌丝用。 小麦印腥孢子A partially mature teliospore showing ornamentation in median viewA partially mature teliospore showing ornamentation in surface view 初侵染来源:种子带菌,土壤带菌,秸秆和粪 肥等带菌。冬孢子可存活5年。 ?传播:种子;运输工具、包装材料及下脚料;粪 肥;雨水;也可气传。远距离传播:种子近距离传播:主要土壤带菌、也可借风、水、粪 肥(经牲畜消化道后冬孢子仍可萌发)、 麸皮、 下脚料、淘麦水等 ?生理分化:异宗配合,印度7个生理小种。 花器侵入局部侵染―― TIM 扬花 子房萌发冬孢子病菌在土壤中越冬 ?发生规律:冬孢子萌发的适温15~22 ℃,扬花期先菌丝 产生的担孢子随气流传播到麦穗上,产生次生担 孢子,上生芽管,从颖片、外稃和内稃开张的气 孔侵入。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该病流行与湿度正相关, 与温度反相关。因此,扬花期遇多云、寡日照、 细雨多雾的高湿天气适宜发病。 ?检验方法:① 直接检查:根据病粒的特有症状鉴定:发病轻的麦粒可用0.2 %NaOH浸24h(18~25 ℃),吸去多余液体,实体显微镜下 观察。乌黑发亮的种子有病,淡褐色无病。 ② 洗涤检验③ ④ 冬孢子形态鉴定 PCR技术:扩增引物为5’-CGTGTGAGCCATGCTACGACT-3’和5’AACTTCCAAGGCGACCGTTT-3’,在743bp处有一特异性 扩增带,其他近似种或相关种均未出现该扩增带。 ? 检疫和防治:① 严格检疫② 高温灭菌:带菌小麦原粮必须集中在几个规定有条 件的口岸加工灭菌处理。采用高温灭菌法,85℃, 相对湿度80%,处理3min可以杀死孢子,处理5min 可以杀死菌瘿。③ 农业措施:小麦与鹰嘴豆间作,适时早播,病轻。④ 化学防治:三唑类和苯并吡咯类拌种,喷洒药剂 (萎锈灵)等。 三种腥黑穗症状区别 矮腥:系统侵染,分蘖增多,植株明显矮化,穗较长,肥大,颖壳外张,菌瘿暗褐,粗短近球形,较坚硬。腥:分蘖增多,植株稍矮,穗短而直,肥大,颖壳向外张开,菌瘿外被一层薄膜,易破裂。印度 :局部侵染,植株外形正常,仅部分麦穗发病;穗较短,小穗减少,病籽粒沿腹沟形成胞斑状孢子堆三种腥黑穗病原区别见 P115 三、烟草霜霉病 Tobacoo blue mold?分布与危害:1891年澳大利亚首先报道,后传入 欧洲、非洲、美洲和亚洲,现广泛分布,中国尚 未发现。 苗床和田间均发病,蔓延速度极快,引起大量 植株枯死,是烟草的毁灭性病害。1960年欧洲流 行,法国和比利时烟草损失80~90%,1961年 损失干烟叶100,000吨。 ?寄主范围:专性侵染,寄主范围窄,主要侵染烟 草,自然条件下,还可侵染番茄、辣椒、茄子和 马铃薯等茄科植物,人工接种可侵染矮牵牛、酸 浆和灯笼草等。 ? 症状:① 发病时期:主要在苗期,大田期也发生。② 发病部位:主要为害叶片。③ 症状特点:因病原菌的生理型不同,受害部位也 有差异,如美国流行的是美国生理型,主要危害 幼苗,成株感染较少,不易感染茎部;欧洲流行 提澳洲生理型,其危害特点是除危害烟草幼苗外, 还能危害烟茎和成株。 ?气候干燥时,病苗叶尖微黄,类似缺氮,叶背有 小斑,皱缩、扭曲?湿度大时,叶上产生淡黄色小斑,叶背生白色霉 层,后微蓝,故又称蓝霉病严重时烟苗凋萎,整株死亡 成株:局部侵染:叶背生霉层,干燥时穿孔 系统侵染:叶狭小,黄色斑驳,随后脱落 成光杆,植株矮化、萎蔫,维管束有褐色条斑? ? ④烟草霜霉病与其他病害的症状区别:烟草霜霉病的病斑有时容易与烟草黑胫病叶部 症状相混淆。 因黑胫病叶部病斑圆形,表现青褐 色大斑,呈水渍状,背面霉层稀少,毛短色白,与 霜霉病仍有区别。另外,烟草霜霉病染病部位产生霜状霉层,不 仔细观察与烟草白粉病产生的白色粉状霉层也易于 混淆,但因霜霉病的霜状霉层大多局限于病叶背面, 而白粉病的粉状霉层则在叶片的正反两面都产生, 只要仔细观察亦不难区别。 ?病原菌: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f.sp. tabacina (Adam) Skalicky 异名 Peronospora tabacina D.B. Adam Peronospora hyoscyami de Bary Peronospora nicotianae Speg ?英文名称:blue mould of tobacco ;tobacco blue mould ;downy mildew ;angular tobacco leaf spot ; tobacco black fire ;tobacco wildfire ?分类地位: Chromista藻物界(也称假菌界)、 Oomycota, Oomycetes, Peronosporales, Peronosporaceae ?病原菌形态特征 细胞内菌丝产生细胞内吸器,孢囊梗在叶片的下表 面通过气孔口伸出,长450-750μm,二叉式分枝, 基部分枝成锐角,上部呈直角,顶端弯曲,末端尖, 上生孢子囊;孢子囊透明无色,柠檬形,大小1628 ×13-17?m,每个孢子含 8-22 核;卵孢子黄 褐色到红褐色,球形,大小 24-75 ?m, 周围光滑 或粗糙的外膜,干燥时收缩成棱角状皱纹,在死亡 叶片、叶柄和茎的叶肉中大量存在。 ? 病原菌生物学特征:① 在适宜湿度条件下,孢子囊形成的最适宜温度为15-23 ℃ ,最高温度为30 ℃ ,而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孢子形成 所需的最适相对湿度97-100%。 ② 孢子囊萌发的温度范围为:最低 l一2℃,最适为15- 22℃,30℃有少量萌发,35℃萌发率为0.1%。③ 卵孢子有极强的抗逆性,经贮存4年后仍能存活;在80℃ 下烘烤4天,然后在35℃、RH50―60%条件下发酵,孢 子仍有侵染能力。 ④ 致病性分化:本病菌的美国生理型和澳洲生理型致病性不 同。澳洲生理型存在有3个生理小种。 ? 传播途径: ① 气流传播:气流传播是其得以造成重大危害的主 要途径,而孢囊孢子是进行气流传播的主要病原 体,根据气流及温度、湿度条件,孢子在2小时之 内,可传播200km最高可达1600km,由于孢子 所具有的高度传播能力,在南欧和北非早春的气 体孢子可直接成为初侵染的来源。 ? 传播途径:② 卵孢子传播:在美国东南部烟区,存在于病土中的卵孢子和存在于病残烟组织中的越冬菌丝 的旧苗床是翌年春季侵染来源,在加拿大甚至中 欧和北欧,卵孢子也是翌年侵染的主要来源, Krober曾报告50个月的卵孢子仍可造成较低的侵 染率,但田间发病则很稀少。在南欧,卵孢子在 初侵染上的传播一直未能肯定。虽然如此,由于 卵孢子所具有的特殊抗逆性,存在于烟株下部叶 片的卵孢子,可能是病害远地传播的另一途径。 ?发病规律:越冬:菌丝体在田间或温室的病株、自生烟苗、野生 烟草上越冬;卵孢子能在病株残体和土壤中越冬。发病条件:温度和湿度时影响病害发生和流行的主要 因素,夜间温度10℃,白天21℃,有间歇小雨或结 露时间长或叶面湿润,光照弱等有利于病害发生。?适生区域:中国大部分烟草种植区。 ? 检验方法1.症状检查: 根据现行抽样规定,对每批烟叶按上、中、下三层以对 角线抽取烟叶,来自烟霜霉病疫区的烟叶,每品种每批抽 样总数应不少于5万张,每品种、各等级烟叶抽样总数应 为1万至2万张。抽取的烟叶样品,应在杜绝污染的条件 下适当回潮,使叶面舒张,然后在4x40W-5x40W白色 荧光 灯照射下检查病斑,病斑淡褐黄色,常受叶脉所限, 呈不规则圆形,易于透光,叶背面可见霜霉霉层,可以 直接用立体显微镜(50x)观察孢梗及孢囊群体,也可 在光学显微镜下鉴定病原。 2. 洗涤检验孢子囊:未见霉状物的可疑叶剪碎洗3.组织透明法检验卵孢子:卵孢子大多聚生于叶脉 附近,可剪取小块病斑组织(约0.5cm)滴加少许PH7磷酸缓冲液(0.02M)在-20℃冻融过夜, 然后用0.02MPBS(PH=7)匀浆,匀浆液经 80um及90um双层筛过滤并清洗取集20um筛 上物离心,检查沉淀液。也可在密闭条件下有高 速粉碎机(10000rpm) 粉碎,再将粉碎后的 叶组织用网目约80um的细目筛过后取筛下物, 经乳酚油透明后检查。 4.试植检查:为观察子叶或幼苗期的症状,可将 种子用0.2%NaClO灭菌后,植入盛有2%琼 脂培养基或任何用于植物水培的盐类培养基的 密封玻皿内,每200ml 培养基平面可播养 1000粒种子,在20℃光照条件下培养,种子 出苗后的2周内,观察烟种幼苗有无染病迹象, 对可疑幼苗所生成的霉层进行镜检鉴定。 5. 烟丝检查 仔细挑选带有暗绿色或灰褐色病斑的烟丝碎片,在双筒解 剖镜下检查,选取有霜霉层病斑的碎片,置于载玻片上, 滴上2-3滴苯胺兰乳酚油,用解剖针挑开铺平,加盖玻片, 在酒精灯上离火焰几公分高缓缓加热煮沸,注意不要过火, 以免液体喷出玻片外,并从盖玻片外补充苯胺兰乳酚油, 保持不干。煮沸5--10分钟,待玻片冷却后,用吸水纸吸 去多余液体即可镜检。叶片组织染成淡蓝色,卵孢子呈淡 黄色至黄褐色,孢子囊和梗染成蓝色。如叶片透明度不够, 还可重复加热煮沸,直至完全透明。如果需要检查的病叶 较多,也可以在凹玻片上煮沸,待透明后再转到玻片上镜 检。 ?检疫和防治1.1966年我国政府公布烟霜霉病为对外检疫对象, 1990年又颁布法令,禁止从疫区进口烟叶及种子 和有关易感植物,对因科研需要自疫区引进烟属 植物幼苗的,应在指定的隔离检疫圃隔离试种, 以严防此病传入。 2.灭除病原。任何新区一旦发生烟霜霉病,应立即 采取封锁病区,根除发病点的措施,除处理苗床 或病田外,也要消灭病菌的各种越冬场所,包括 消灭感病烟株病残体,观赏烟属和野生烟属植物, 禁止病区温室栽培试验用的烟属植物。 3.防治方法① 药剂防治。瑞毒霉结合代森锰共同使用,由于瑞毒霉的 内吸作用,可以延长药效期,取得增效的防治作用。防 治烟草霜霉具有完全保护作用的药剂15种。 ② 抗病育种。栽培烟草品种间,虽然感病性存在着差异, 但迄今未发现稳定的高抗品种,目前采取栽培烟与澳大 利亚及南美的当地烟种,如与N.debneyi、 N.excelsior 等进行种间杂交,获得较好的结果。 ③ 栽培防治。种子播种前消毒,加强苗床管理,对发病苗 床应采用蒸气来菌,或用2%福尔马林进行土壤薰蒸,或 更换新苗床,烧毁病株及残体;清除粉兰烟及野生烟, 定期进行田间调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消灭带病昆虫, 防止人为携带等措施。 四、玉米霜霉病一)病原及危害症状区别 玉米指霜霉或玉蜀黍指霜霉(p. maydis) 专性寄生菌 检疫对象 高粱指霜霉或蜀黍指霜霉(p. sorghi) 菲律宾指霜霉 (p. philippinensis) 甘蔗指霜霉 (p. sacchari) 1.分布与危害 1)玉米指霜霉:主要危害玉米,多分布于印尼爪哇岛等亚热带湿热地区,东南亚受害重.中国广西、云南有报道2)高粱指霜霉:主要危害玉米、高粱。全世界都有分布3)菲律宾指霜霉 :主要危害玉米,也可侵染甘蔗。主分布于菲、印、美等中国广西、云南也有分布4)甘蔗指霜霉:主危害玉米、甘蔗,分布于印、泰澳,四川和江西有发生 2.症状 1)玉米指霜霉:局部或系统侵染。幼苗全株黄枯;成株 中部叶黄绿相间条纹,叶背有白色霉状物,后条斑变 褐,病叶枯死、植株矮化 2)高粱指霜霉:系统侵染。初叶病健交界处有一明显横 断分界,呈半叶发病状,后整叶失绿,植株矮化。 3)菲律宾指霜霉 :病叶黄绿相间条纹,叶鞘上黄白条 纹,茎秆弯曲,叶卷曲。早期发病植株矮化死亡。 4)甘蔗指霜霉:局部侵染叶上出现小的圆形褪绿斑系统侵染,老叶叶基有宽而长的淡黄至白色条斑。 3.病原形态(P123) 玉米指霜霉:孢囊梗基部细,有一分隔,上部粗,小梗 圆锥形弯曲,孢子囊中等,长椭圆形,卵孢子无 高粱指霜霉:孢囊梗上下一般粗,小梗尖,有2-3次分支 孢子囊最小,近球形,卵孢子球形,淡黄色菲律宾指霜霉 :孢囊梗基部具弯曲的足细胞,分支粗些, 端部尖圆二叉状分支;孢子囊细长,圆筒形,卵孢子 无 甘蔗指霜霉:孢囊梗基部细,往上渐粗,有足细胞,二 叉分支2-3次,顶部簇生;孢子囊最大,椭圆形,卵 孢子球形,黄色 4.传播 玉米指霜霉:带菌种子传播高粱指霜霉:玉米不能种传,高粱种传率低,但带颖壳的种子带菌可远距离传播菲律宾指霜霉 :玉米种子不能传病,可随甘蔗插条传播甘蔗指霜霉:随甘蔗插条远距离传播,玉米种子不能传病 二)发病条件和适生区域 条件:幼苗期潮湿多雨是关键适生区域:热带、亚热带适合于发病长江以南湿热地区发生的可能性大黄淮海平原属零星发生区 三)检验与防治 1.产地检疫2.室内检验:吸水纸培养、保湿腐烂后检验、生长检验3.防治:选用无病甘蔗插条,严禁使用病甘蔗作种苗 ;将玉米种植在无甘蔗和高粱种植的地区;发现病株立即拔除销毁;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马铃薯癌肿病?Potato wart分布: 日本、缅甸、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巴 勒斯坦、以色列、冰岛、丹麦、挪威、瑞典、芬兰、前苏联、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德国、瑞士、荷兰(比利 时、卢森堡、葡萄牙曾有过报道,但病菌未定殖下来)、英国、爱尔兰、法国、西班牙、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突尼斯、肯尼亚、坦桑尼亚、津巴布 韦、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部岛屿)、加拿大(纽芬兰)、美国(宾夕法尼亚、马里兰、西弗吉尼亚)、墨西哥、厄瓜多尔、秘鲁、巴西、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乌拉圭。 ?寄主植物 除为害马铃薯外,经人工接种的其他植物包括茄属、 碧冬茄属、烟草属、酸浆属及Capsicastrum spp. 属的一些种,此菌还侵染番茄。 ?危害情况主要在地下部分,侵染茎基部、匍匐茎和块茎,病菌侵入寄主刺激细胞组织增生,长出畸形、粗糙、疏松的肿瘤,瘤 块 大小不一,小的只出现一块隆起,大的覆盖整个薯块,有的圆形,有的形成交织的分枝状,极似花椰菜。地下的癌瘤初呈乳白色,渐变成粉红色或褐色,最后变黑、腐烂。在高感 品种上,腋芽处,枝尖、幼芽均可长出卷叶状癌组织,叶背 面出现无叶柄、叶脉的畸形小叶,主茎下部变粗、质脆呈畸 形,尖端的花序和顶叶色淡,组织变厚易碎。有的植株矮化, 分枝增多,后期保持绿色的时间比健株长。凡地上部出现症 状的,地下部不结薯,几乎全为癌瘤。 ?病原菌:马铃薯癌肿病菌 学名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ib) Percival 异名 Chrysophlyctis edobiotica (Schilb);Synchytrium solani Massee 英文名 wart disease of potato;potato wart disease;black wart of potato;potato black scab 分类地位 真菌界Fungi;壶菌门Chytridiomycota;壶菌目 Chytridiales;集壶菌科Synchytriaceae;集壶菌属 Synchytrium 形态特征?病菌休眠孢子囊球形或长圆形,锈褐色,壁厚,分为三层,内 壁薄而无色,中壁光滑,金黄褐色;外壁厚,色较暗,具有不 规则的脊突。?癌肿病菌的休眠孢子囊在春季萌发形成游动孢子,卵形或梨形, 具单鞭毛,这是本菌特点之一。其内含物挤出形成夏孢子囊堆, 并分隔成4-9个夏孢子囊。夏孢子囊堆近球形,单个夏孢子囊 壁薄,呈淡黄色,成熟后散出游动孢子。当条件不适宜时,配 子成对结合成双鞭毛的合子,合子侵入寄主细胞,发育成休眠 孢子囊,也可称为越冬休眠孢子囊,它单个地存在于寄主细胞 内。 生物学?休眠孢子囊需要相当长的休眠期(几个月至30年或更长),才 能萌发分化为孢子囊,并释放游动孢子。休眠孢子囊的抗逆性 很强,100℃湿热2.5m或60℃湿热2h才能杀死;通过牲畜消 化道仍可存活。休眠孢子在土壤中一般可存活6-8年,甚至30 年以上。 游动孢子或双鞭毛的接合子寿命很短,无合适寄主,一般2-3 小时后死亡。 土壤水分是夏孢子囊和休眠孢子囊萌发、释放游动孢子,以及 游动孢子活动和侵入寄主的重要条件。???癌肿病菌以菌体进行繁殖,其特征是菌体内生,整个菌体转化 为一个或多个繁殖体。 传播途径? ?病原菌主要以病种薯及病土进行远距离传播。 农事操作人畜传带,喂食病薯的牲畜粪,雨水和灌 溉水等都可能近距离传播。 国外报道,设在病区内的马铃薯食品加工厂,其污 水排放也是近距离扩散的主要疫源。? 检验方法:? ? ?1.直接检验:有无肿瘤2.土壤检验:漂浮法收集休眠孢子囊 3.染色检验:0.1%升汞或1%饿酸固定,1%酸性 品红或3%龙胆紫染色,观察有无单鞭毛的游动孢 子和双鞭毛的接合子?4.病原菌形态观察:夏孢子囊堆和休眠孢子囊。 检疫和防治措施:??一、处理方法:划分疫区、封锁疫区、严格检疫二、防治方法: 1. 建立无病种薯繁育基地,推广经过茎尖脱毒、 组织繁殖、无土栽培、工厂化生产或家庭网箱生产 的脱毒微型种薯和常规抗病品种。 2. 种植抗病品种。是最经济有效且为世界各发病 国家普遍采用的较为实用的方法。 3. 合理轮作。可采取与燕麦、玉米、亚麻、向日 葵、油菜及豆灯等长期轮作,能有效地减轻发病。 检疫和防治措施:4. 药剂和生物防治。用噻唑钠或生石灰作土壤处理, 对癌肿病有防治效果。 5. 在出苗70%至齐苗期,亩用三唑 酮有效成份60-75 克(即亩用15%三唑酮成药400-500克)兑水2000斤 灌窝和蕾期各用半量喷雾1次,每次喷药水120斤。 榆枯萎病Dutch elm disease (自学)?分布 印度、前苏联、伊朗、土耳其、丹麦、 挪威、瑞典、波兰、捷克、斯洛伐克、 匈牙利、德国、奥地利、瑞士、荷兰、 比利时、英国、法国、西班牙、葡萄牙、 意大利、前南斯拉夫、罗玛利亚、保加 利亚、希腊、加拿大、美国 ?寄主植物榆属:美洲榆Ulmus americana 、山榆 U.glabra、糙枝榆U.fulva和翼枝长序榆?U.alata?高度感病:荷兰榆U.hollandica中度感病;榔 榆U.parvifolia、白榆、光叶榆、英国榆和 帕劳榆较抗病。 危害情况 最具毁灭性的病害之一、两次大规模的流行 ? 20世纪初期:法国→中欧→ 南欧→ 英国→ 北美→西南亚→ 中亚,后果:榆树大面积 死亡,如美国1930~35年,250万株死树 ? 70年代:英国+北美中西部→北美→欧洲→ 中亚→西南亚,后果:大部分成年榆树死亡, 如英国南部,1970~78年,230万棵榆树中 有75%死亡;葡萄牙,1979年80%的榆树 死亡。? ?为害症状 新稍萎嫣→叶片变成黄褐色→死亡 干枯的叶片往往悬挂在枝条上一段时间不脱 落症状从一个枝条迅速蔓延到另一个枝条, 渐向较大枝条扩展,最后波及全株,导致整 株榆树死亡 病枝颜色较深,横切面深褐色的条纹和斑点, 呈褐色环;纵剖面褐色长条纹状;树杈处有 许多害虫的坑道 A row of dead elm trees affected by the Dutch Elm Disease in Belgium around 1920 病原菌: ? 榆蛇口壳 Ophiostoma ulmi (Buisman) Nannf. ? 新榆蛇口壳 O. novo-ulmi Brasier 异名 Ceratocystis ulmi 榆长喙壳 分类地位 F A A 粪 科菌亚纲S 蛇口壳目 O 蛇口壳科O 蛇口壳属Ophiostoma. 无性态: 发簇孢属Sporothrix和粘束孢菌属Graphium? ????病原形态: 异宗配合。子囊壳黑色,基部球形,具长颈,以 褐色假根状菌丝表生或埋生在基质上。 O. ulmi:壳基宽100-150?m,颈长280-510?m, 颈基宽18-42?m,颈顶宽11-16?m O. novo-ulmi:壳基宽75-140?m,颈长230-640?m, 颈基宽19-36?m,颈顶宽9-14?m。 子囊球形至卵形,壁薄,易消解,子囊孢子透明, 单胞、桔瓣形,大小为4.5-6×1-1.5?m,成熟后, 随膨胀的胶质物从长颈内流出,聚集成奶白色的粘 性孢子滴。 生物学特性致病力 培养基上 生长速度 慢 最适温度 菌落形态O. ulmi弱 导致第一 次流行30℃蜡质光滑O. novo- 强 快 ulmi 导致第二 次流行20~22 ℃绒毛型 越冬?菌丝体、子囊孢子、分生孢子在衰弱的 病株内或被砍伐的病树、死树内的虫道 和蛹室中越冬 传播途径??田间主要随昆虫传播。 已肯定的介体有:欧洲榆小蠹、欧 洲大榆小蠹、美洲榆小蠹、闪光边材小 蠹、炸黑小蠹、短体边材小蠹、额沟黑 小蠹、腹瘤小蠹,虽然传播介体种类很多, 但最主要的是前3种小蠹虫。 远距离传播: 苗木、原木、木制品和包装箱垫的 榆木 侵染规律1.2.夏秋季,小蠹虫的雌虫成在病死树木或 快死的榆树上食蛀产卵,来年春天与羽 化出来的成虫身上和体内大量的病菌孢 子,这些昆虫取食健康的树木,使得孢 子由取食部位侵入树体内部。 通过根接也能传播病菌。 影响发病因素? ???抗病性:欧美榆一般感病,亚洲榆比较抗病。 春季和初夏形成的导管孔径大,并无分隔,这个 时期是榆树的高感阶段。 不同地区,各传病介体起的作用不同。在北美, 欧洲榆小蠹和美洲榆小蠹同时存在,但由于前者 的繁殖速度大于后者,所以就更为 重要;而在英 国,欧洲大榆小蠹的羽化时期适逢榆树的最感病 阶段,所以是比较重要的介体。 长期干旱而炎热的天气以及充足的肥料也有利于 病害的发生。 检疫与检验?? ? ?严格施行检疫,禁止从榆枯萎病疫区引进榆 属苗木和原木,对传病介体昆虫的检疫也需 引起重视. 外观症状检验 病原菌鉴定 分子生物学方法:已选择出对病菌产生的霉 素有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它可检测和定位 出植物组织中的毒素,是一种很灵敏的鉴定 手段. 防治方法????营林防治:对发病的枝条及时修剪,处理,对根部感病 的树,施行毁根,嫁根,已死和频死的树要彻底烧毁. 化学防治:喷施杀虫剂防治介体昆虫,亦可给病树注 射缝隙磷,二甲砷酸,杀死寄居树干的传病介体.利用杀 菌剂进行喷施和茎干注射可起治疗和保护作用,较有 效的杀菌剂为多菌灵和涕必灵 生物防治:绿色木霉,丁香假单胞,荧光假单胞,镰刀 菌和菊属植物提取物对菌也有抑制效果. 在介体生防方面,已合成欧洲大榆小蠹的性外激素,还 发现一种寄生蜂,另外苏云金杆菌和木酶亦对防治小 蠹虫有效果。 抗病品种 复习思考题1.试述小麦矮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 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2.试述小麦印度腥黑穗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 害发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 法。 3.试述马铃薯癌肿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 生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4.试述烟草霜霉病的症状特点、病原菌形态特点;病害发生 规律和流行条件;在国内的适生区域以及检疫检验方法。 5.检疫性病原真菌的检验方法主要有哪些? 第二节 检疫性细菌病害植物检疫性病原细菌的检验方法梨火疫病Fire Blight玉米细菌性枯萎病 Stewart’s bacterial wilt of corn 柑橘黄龙病 Citrus Yellow shoot复习思考题 植物病原细菌检疫检验技术? ?直接检测:直观检验和生长检验 间接检测: 活菌检测 免疫吸附分离法 噬菌体检验 非活菌检测 血清学检测 1. 活菌检测分离培养法:营养培养基、选择培养基或鉴 别培养基分离纯化得到的细菌 ? 浓缩接种及离体叶检测:提取液浓缩接种感 病植物,观测发病情况。 例如:浙江大学等在1%灭菌水琼脂中加 75×10-6的苯并咪唑,做平板,加感病植物 叶片,针刺+摩擦接种,培养(光、温、湿 度),短期获得症状。主要应用于水稻细菌 性条斑病菌和小麦细菌性黑颖病菌的检测。? 2.免疫吸附分离法??原理:结合血清学与平板分离技术,利用与 抗原高度亲和性的抗体,来捕获目标细菌, 样本中其他细菌均被冲洗掉,再将目标细菌 转移或释放到培养基上生长。 方法:平皿免疫吸附评价测定法和免疫吸附 稀释培养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茄科蔬菜有哪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