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属于什么类别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内容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
学习啦【学习态度】 编辑:素雯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很重要,所以教师应该给学生讲明养成习惯的重要性,让他们学会自我教育,懂得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希望对您有帮助。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篇一
  养成教育指的是培养少年儿童良好习惯的教育,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形成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需要我们做出长期艰苦的努力,决非一朝一夕之功。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奋斗过程,对于学校教育而言,学生的习惯养成也应该看作是一个持续,渐进、积累的过程。在教育领域里,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最为棘手的,尤其是小学教育。养成教育是关系学生一生的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俗话说:&嫩枝容易弯也容易直&,这说明了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他们年龄小,知识少,行为习惯正处在形成之中,可塑性大,可变性强。那么,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以下是自从我校开展该课题研究以来,本人就我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情况的工作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
  1、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是养成教育,须遵循&从他律到自律&这一规则。
  2、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应从实处,细微处入手,可以通过训练养成,加强训练,指导与主体意识相结合。
  3、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要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践中体验,在活动中感受。
  二、制定计划,明确目标
  根据学生年龄结构,心理特点,我班确定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目标训练主要有三大方面的内容,分别是:卫生习惯养成目标,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和学习习惯养成目标。
  三、抓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做法
  (1)、明确职责,培养习惯
  开学初我就在全班中开展了&一人一岗 各负其职&的活动。让学生明白每一个学生在集体中都是&小主人&,他们有权利和义务为集体做出自己的贡献。集体的光荣与耻辱是和他们各自的表现是分不开的,我对学生说,你的一点点失误就可以给集体带来批评。相反,你的一点点进步就可以给集体带来表扬。所以说每一个人都关系着集体的荣辱,只有大家全都使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集体才可能有更多的光荣。
  在集体中有很多的事情需要有专人负责,这样就可以使老师更好地进行管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强烈的责任心。所以我为他们进行岗位的分工。当每一个学生都有了自己岗位后,就要向他们宣布各自岗位的职责,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每个学生,只有他在集体中承担一定的责任时,他的积极性才能得以最充分的发挥。如我对每个学生在保持教室的清洁中都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落实到每一个人上,如每人座位下边必须做到没有纸屑,擦黑板,收拾讲台,倒垃圾等。卫生检查长及时检查,真正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做了自己查。既培养了责任感,锻炼了能力,又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
  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的不同,难免会有不负责任的学生,对自己所管理的不去尽职。如果这样的话,就很难起到活动的效果,所以,在活动中还需要所有的同学们在站好自己岗位的同时去监督和提醒其他的同学,做到&互帮互助整体进步&。
  我呢,每周末都要对一周学生的岗位工作进行小结,肯定做得好的地方,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一位教育家曾经说过:要尽可能多的尊重学生,也要尽可能多的对学生提出要求。
  (2)、树立典型,带动整体
  对班级中自觉守纪,热爱学习的同学大力进行表扬,一方面使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表现更出色。另一方面在学生中树立起学习的榜样,让这些学生去影响、带动其他学生共同进步。如学生小董、小陆、小佩等已成了同学们心目中的好榜样。对于每个学生的点滴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喜在心里,总会给予肯定、表扬。特别对于个性强的学生,我给予更多的关注,因为这些学生的一举一动,往往会影响一大批学生。如我班少杰同学,平时顽皮淘气,纪律松懈,和同学常有吵闹现象,学习也马马虎虎。可我发现在开学初的大扫除中,他劳动特别起劲,他把瓷砖擦得干净、铮亮,擦好瓷砖后,他又把抹布用肥皂粉洗得干干净净。这对一个孩子来说,不简单。大扫除结束后,我把&表扬少杰认真做卫生&几个字用红粉笔大大写在黑板上,把他洗过的毛巾给大家看,给孩子们树立了一个榜样,并要求全体同学向他学习,起到了带动整体的作用。在那一刻孩子的脸上的微笑是灿烂的,这又何尝不是孩子学习旅途中一个新的起点呢?开学到现在,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纪律上小胡同学都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他的表现还时有反复,但终究在进步,令老师、同学感到高兴。
  四、取得的成效与努力方向。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风班貌良好。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善。
  行为习惯训练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今后如何将活动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更好结合,这将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篇二
  一、教会学生阅读,养成自学的习惯。
  课本是无声的老师,是学生获得知识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指导学生要认真阅读课本,坚持课前阅读,课内阅读,课后阅读,养成预习和自学的习惯。课前阅读:就是课前预习,要求学生在学完今天的知识后,总要看看第二天要学的内容,特别是每一单元,每一小节的开头新课,阅读时要让学生质疑,以便教师讲课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重点听,重点想,有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根据教材内容给学生出示有兴趣的探索性的题目,让学生在书中去找去读。
  课内阅读,就是课堂学习课本,在课堂上,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要求有检查的阅读课本,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力的主要途径。数学课本,没有故事情节,学生可读较差,如果只是一般地阅读,学生必然会&读不进去&,看不出什么问题。因此,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抓住课本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以及关键词,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这样,学生读的兴趣就有了。课后阅读,就是课后复习课本,要指导学生边看课本边整理所学知识的习惯,每学一单元,学生要把已学的知识进行归类,编号。练习写简短的复习提纲或笔记,每隔一段时间选择学习优秀笔记组织传阅,进行评议,以调动学生自学的积极性。
  二、教会学生审题,养成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
  审题是正确解题的关键,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或错误,往往并非缺少必要的知识,而是缺少必要的习惯和审题技能。要提高作业的正确率,必须下功夫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每次测验或试卷分析,教师都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坚持不懈地引导学生练习审题,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会审题的方法,养成审题的习惯。
  学生在解题时,书写要认真,卷面要整洁、格式要规范,做算草也要象正式答案一样,竖式排列有序,做到算草不草,使学生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
  解题时,每做一题要检验,检验就是验算。验算理,验方法,验计算。边解题边验算。做到一步一回&头&,争取一次成功,防止无效劳动。
  培养学生认真完成作业的习惯,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的指导和训练,布置家庭作业要少而精,对学生解题训练要求要高。由于少学生感到不难,不难,就乐于动脑并认真去完成。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总之,学习习惯和学习的能力,只能在教学中形成和发展。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教育观念,加快教改步伐,选择最能发挥学习积极性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和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而重要的学会了学知识,做学习的主人。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篇三
  小学生的行为举动是衡量他们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一个学生的道德品质如何,不只是听他怎么说,更重要的是看他们怎么做。因此教师和家长即要指导学生的道德认识,同时又要组织他们的行为习惯。小学生自己的道德认识转化行为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不少学生常常出现说和做不一不能致的情况,如有的学生可以谈出课堂常规是什么,但他常常违反纪律;有的小学生因为犯了错误写了检讨或保证,可后来还是做不到。针对这些情况,在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中作如下总结:
  首先,行为练习和实践锻炼要建立在说理教育的基础上。学生对道德知识理解得越深刻,越有可能做出好的行为来。因此我们要通过多种方式深入浅出地对学生讲道理,使他们逐渐知道良好行为的依据。忽视讲道理,强制命令学生做是不对的,但是光讲道理也不行。我们必须在讲道理的同时组织或引导学生进行行为练习和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为了培养一、二年级学生遵守课堂常规,教师必须是要讲清遵守课堂常规的意义和要求,然后按课堂纪律的内容和步骤组织他们进行实际练习(如预备铃响进教室,准备学习用品,身子坐直,注意听讲),使学生掌握每一个环节的行为。另外,教师还要经常提醒学生记往这些要求,组织学生反复练习。其次,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正面的经验,使道德教育转化为道德行为。这种道德行为得到强化后就会转化成学生的自觉行动。他们产生积极的体会后,便具体认识到道德要求的正确性及良好行为所带来的好处。
  再次,耐心地进行方法指导,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行为方法的指导一般可采用,①讲解行为的要求和做法,弄清先做什么,后做什么,既具体地交给学生完成任务的方法。②结合教学中典型人物的行为说明他们行为方式的合理性。③组织学生讨论小学生应具备的道德要求,让大家动脑筋,出主意,想办法,然后由教师总结,说明怎样做才是合理的。④经常引导分析、总结日常行为成败的经验教训等等。总之,要通过各种教育形式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教育养成的关键期。抓紧这个时期的思想品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好思想,好习惯,克服坏思想,坏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习惯养成总结相关文章:
本文已影响 人
[小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课题总结]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952人看了觉得好
962人看了觉得好
957人看了觉得好
【学习态度】图文推荐数学指导: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八个学习习惯!
& 互动体验
数学指导:小学生应该养成的八个学习习惯!
  小学阶段是性格养成的阶段,也是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因此,这一时期,家长不要把数学指导工作都放在了课本上。而是应该注重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因为良好的习惯能够让人终身受益。所以,小编即将为大家介绍的八个学习习惯,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哦。
  数学指导&&自觉预习
  这一习惯要求孩子在上课之前,就要了解一下所要学习的新知识,圈出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其次还要准备好上课需要的书籍、文具、作业本等。在预习时,也可以借助辅导资料。
  数学指导&&仔细观察
  小学数学所教的内容都比较浅显,并且也会运用到一些模具。所以,学生要学会观察,观察模具的特点,观察身边的一些物体特征。比如在学习几何图形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观察教室、书桌、课本等来更好地了解图形的意义。
  数学指导&&认真听讲
  课堂上所讲的知识,一般都是学习任务的精华内容。因此,一定要保证能认真听课,如果课上听懂了,则知识也就学到了70%左右,剩下的就是课后巩固了。
  数学指导&&勤于阅读
  不管是数学还是其他科目,许多问题基本上都要以文字来承载。因此,孩子如果养成勤于阅读的良好习惯,不但对语文有好处,对数学内容的理解,对题目要求的理解,都大有好处。
  数学指导&&独立作业
  在做作业之前,可以先让孩子把功课复习一遍,然后通过做作业来了解掌握情况。并且作业要字迹工整,格式规范,每做完一题及时检查。重要的是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不能对着参考书写答案。
  数学指导&&记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从小就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对小孩子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因为这个习惯保持起来比较困难,所以家长可以采用外部奖励的方式进行引导。
  数学指导&&动手习惯
  动手习惯的养成,在数学中,一是动笔,不管是遇到什么难题,或者是定理等,都可以先动笔自己计算,或者推导。二是在学习几何类的内容时,要善于画图,还要善于制作模型。
  数学指导&&乐于交流
  最后一种就是乐于交流的习惯,这一习惯要求孩子们能够在课堂上和老师进行交流,比如积极回答问题,或者是对不懂的进行提问。再者,在课上的讨论环节或者是下课后,还要善于和同学们交流想法,交流做题的方式等等。
  关于数学指导的内容就先为大家介绍到这,至慧学堂希望各位家长能够重视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在3-12岁之间,也要注重孩子思维能力的发展。想要对小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方面有更多了解,可以免费咨询至慧学堂。
  扫一扫关注至慧学堂微信
  至慧学堂官方微信服务功能介绍:
  1.每日精选育儿、教育资讯推送;
  2.重要通知、活动预告及新闻内容;
  3.孩子学习的配套家长用书,祝您全程了解孩子学习进度,为孩子提供配套辅导;
  4.有问必答:您的建议、意见可以随时在线与我们沟通;
  5.最新课程介绍及预约试听;
  6.奖品丰富的在线互动活动。
马上为您的孩子申请免费试听课程
2017暑假班火热招生
至慧兔乐园
友情链接:
Copyright (C)
至慧学堂 沪ICP备号
上海长宁区至慧学堂培训中心抓好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新教育》2014年08期
抓好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摘要】:正传统的教学由于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把教学视为可以控制的、线性的单一过程,主张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就像知识的搬运工,把教科书、参考书等静态文本机械地复制给学生,而学生则被看作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机械的"授——受"关系,学生完全丧失了在学习中的主体性,这显然跟教学的本质和人才的培养规律是完全违背的。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22.4【正文快照】:
传统的教学由于受科学实证主义的影响,把教学视为可以控制的、线性的单一过程,主张树立教师的绝对权威。教师就像知识的搬运工,把教科书、参考书等静态文本机械地复制给学生,而学生则被看作知识的“容器”。这种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是机械的“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学生物学;2005年12期
徐国建;[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S1期
眼镜阿姨;;[J];中国校园文学;2006年22期
王微微;[J];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4年09期
马晓梅;[J];安徽教育;2005年04期
杨新淑;[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6年06期
梁世民;[J];新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张连和,张丽娴;[J];教育科学;1990年04期
陈贵宏;[J];小学教学研究;2004年02期
奚秀云;;[J];教育科研论坛;2005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苏凯敏;韩关德;;[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秦启康;奚仲廉;;[A];中国民办教育家优秀论文集[C];2006年
陈绍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杨丽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李权康;陈义明;;[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黄水琴;吴晓敏;;[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5年小学语文优秀论文集[C];2005年
哈尔滨市继红小学课题组;;[A];走进新教育:黑龙江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项目成果集[C];2006年
陈绍清;;[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杨丽霞;;[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四川卷)[C];2010年
陶文娟;赵雪玉;;[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文科专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山东省临沭县白旄中学
张秀伟;[N];学知报;2011年
靳晓燕;[N];光明日报;2011年
郭佳 编译;[N];中国教师报;2011年
李林 余承武;[N];战士报;2011年
黄慧文;[N];日喀则报;2008年
冀灵渊 朔城区四中;[N];朔州日报;2010年
剑河民族中学 刘明;[N];贵州民族报;2011年
民乐县逸夫小学
宋晓华;[N];张掖日报;2005年
河北省邯郸县第6中学
王建彬;[N];学知报;2011年
姜堰市东桥中心小学
杨爱军;[N];成才导报.教育周刊;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琰;[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李娟;[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陈坤;[D];浙江大学;2011年
覃姜维;[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陈德品;[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刘艳;[D];南京大学;2012年
杜伟宇;[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王广斌;[D];中南大学;2010年
程凡;[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吕佳;[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彩姣;[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奚莹;[D];兰州大学;2012年
卢江;[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徐振恒;[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关红蕾;[D];河北大学;2014年
刘力玮;[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章静;[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杨帆;[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王娟;[D];信阳师范学院;2014年
赵青坡;[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的同事家住开发区,儿子上小学前和我咨询是否到市里教学条件好的学校借读,我说非常有必要,因为开发区小学的学生主体是农村孩子、教师也是原来农村小学的人员,不是对农村的歧视,我也是出自农村。而是从小学教育的规律来说的,因为小学一、二年级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错过了这个时期,改错是花费大力气也不一定有成效的。如果有机会还是从这个时期的特征为孩子着想。  最后,同事把孩子送入全市最好的小学学习。一次,我们交流教育孩子的心得,他说小学留作业很少,数字和文字量少,但必须写工整。听得出学校从一年级重在打造孩子的学习习惯。我暗暗替同事高兴、为孩子祈福。只因父母和老师抓住了儿童学习习惯的关键期,而另一位同事说:我没时间,我太累了,就在附近(开发区)上吧!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许多发展的关键期,一旦错过这些关键期,人的某些心理品质就得不到应有的发展,从而成为终身的缺失和“遗憾”。  从学习习惯养成来看,最重要的关键期当然是幼儿阶段和小学阶段,因为孩子年龄小,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比较听话,好训练,因而培养各种良好的习惯最容易见效。  而到了中学,就是改造习惯时期了。这时候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你播种一种思想,就会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会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会收获一种命运。  在孩子成长教程中,对于学习习惯外的生活习惯,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孩子的训练,把孩子惯得不像样,树大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等孩子上了中学,家长又使劲卡,反倒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培养孩子的习惯应该“小时严,大了宽”。幼儿园、小学时期,孩子还比较听话,好训练,容易养成好习惯,这时要以严为主。以后孩子长大了,进入青春期,独立意识较强,这时应以宽为主。孩子只要小时养成好习惯,大了宽松一点也出不了大格。生活习惯样成了,学习习惯也会很好的得到贯彻。  叶圣陶就认为,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如学习上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劳动上有良好的劳动习惯,道德上有良好的道德习惯,那么这个孩子就是一个好孩子。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多,存在的问题也各种各样,一般都存在着“六小”问题,即“小霸王”,“小懒虫”、“小馋猫”、“小犟牛”、“小磨蹭”、“小马虎”。所有这些问题,归结起来都是个习惯问题,可见培养孩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有些家长在孩子学习不好的时候,没有从学习习惯上找原因,而是从表面、客观上找。孩子的成绩和他们的学习习惯是成正比的,凡是学习好的孩子,往往也是学习习惯好的孩子,培养良好习惯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成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成人,为孩子以后走向社会奠定基础。  低年级学生的一般学习习惯包括:上课习惯、课前准备习惯、作业习惯、预习和复习习惯以及文具的整理习惯和使用习惯等。  从儿童心理发展过程来看,年龄越小,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就越为重要。一方面,学习习惯一经形成就变成了个体的一种需要,然后推动人的学习活动;另一方面,学习习惯是条件反射长期积累、强化以致成为一种动力定型的结果,当动力定型形成以后,要改变它是比较困难的。  学习习惯的培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专心“听”的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别人在说的时候,眼睛东张西望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身子东动西动肯定不是专心听讲;别人在说的时候,小手玩东西肯定不是专心听讲;而别人讲的时候注意在听的小朋友,眼睛是望着一个方向的,手脚是不乱动的,而且会边听边思考,有时候手托着腮帮子,有时候歪着脑袋,意见相同时可以轻轻头点,若需要补充或有不同的看法时,马上举手站起来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2、敢于“说”的习惯。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发言既可培养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老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关键是要说。  3、善于“思”的习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保护其智慧的火花,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望,善于启发学生大胆提问,敢于质疑问难,并逐步形成习惯。  4、认真“写”的习惯。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人。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  5、正确“读”的习惯。学习语文重在积累,阅读是最有效的巩固方式。习惯养成有三个阶段:一是他动阶段,在这一阶段习惯养成主体处于被动,周围的人如父母、老师得主动对他们采取强制措施并及时作好有力的监督;二是自觉阶段,这一阶段最容易放弃,所以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个体必须坚持目标行为,继续强化。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进入第三阶段,即自动化阶段,即习惯成自然,不必付出太大的意志努力,也能表现出目标行为。在学生习惯养成的他动阶段及自觉阶段一定要起好督促者的作用,这时的“勤、苦”是为了今后的轻松。  现在好多高中学生的学习成绩不好,出现学习困难,很大程度上跟他们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系。  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而在一些有着良好传统的小学来说,良好的习惯就是他的优势和品牌。当孩子回到家时,父母的优秀的品质和习惯又能是孩子保持学习和生活上的连贯性,孩子是可教的。  推荐家长阅读材料: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如何做智慧的父母  时间:  孩子上学后,学习开始成为他的一个明确的任务,他开始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开始融入一个有着统一评量标准的集体。他是否会一生热爱学习,并由此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可能和他最初是否热爱学校,是否喜欢老师十分相关。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成才和成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家长的智慧。“有智慧的家长”并不是指要求父母高学历、高能力、高地位,而是指父母要善于通过言传身教,把理性的教化、爱的滋润、美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倾注到自己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指导孩子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交往,使自己的孩子健康地成长。  孩子的成长有它自身的规律,有智慧的父母会遵循这些规律,培养出合格加特长、有个性的孩子。  1、每天过问孩子在校的情况  ●让孩子讲一讲  父母应主动询问孩子在校表现,想办法让他们“学舌”,孩子不会系统地有顺序地叙述,父母可以有目的地按时间顺序问,让孩子慢慢想,一件事,一件事地说,培养孩子说话的条理,同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让孩子比一比  鼓励孩子和小朋友比,哪个小朋友专心听讲,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哪个小朋友讲礼貌、讲卫生等等,孩子表现欲萌发,开始明白自尊和上进,不甘心落后,比的过程会让他们分清是非美丑,能促进学生由“知”向“行”的转化。  ●对孩子赞一赞  有许多父母常常以工作、生活繁忙为由,而忽视去赞美自己的孩子;当然,也有的家长担心因为赞美会使自己的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所以吝于赞美自己的孩子。可是,在孩子有缺点时,往往又责骂有加,甚至给以惩罚。其实,这些对孩子的健康成长都是极为不利的。  在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一种很微妙的关系,那就是孩子会依照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来对待自己。如果父母经常批评和打骂孩子,对孩子训斥多于鼓励,孩子往往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是甘居下游,不敢想不敢问更不敢干,对自己的前途常怀恐惧无望之心。因此我们建议家长每天不管多忙,都要通过各种渠道向孩子传递6种主要生活信息,形成一张支持孩子的网络。  这6种主要信息是: 我相信你;我信任你;我知道你能处理好各种生活问题;我在倾听你的意见;我关心你;你对我很重要。  2、让孩子给父母“讲题”  ●让孩子看一看  一年级课程知识浅显,又不留家庭作业,父母要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只有从他们读书、给父母讲题来判断。每天让学生看课本,可以提早了解孩子在知识上的缺欠,及时给予辅导,可以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复习方法,逐渐形成独立学习的能力。  3、帮孩子明确学校要求  ●让孩子练一练  学校里学习内容丰富多彩,上课、做操、唱歌等每项内容都有具体要求,习惯的培养也很严格,如队列、坐立走的姿势、书的摆放、举手回答问题等,都要按常规要求去做,所以要从礼貌、卫生纪律、习惯等许多点点滴滴的事,一件一件地练一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先入为主,以后就是严格要求和不断巩固的问题了。这样讲,比、看、练的方法形式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可以唤起孩子强烈的求知欲望,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尽快喜欢学校生活。  4、不要只关注孩子的在校读书情况  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在学校就是读书而已,其他的都是小事,犯不着天天揪着不放。但是平时的一些小毛病,聚集起来也会对孩子人格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情商占80%,智商只占20%。现实中健全的人格、时代的个性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才是成功的基石。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孩子必须接受的教育。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好。  
  确实如此 低年级是养成教育关键时刻  好习惯受益终身
  有用,收藏了!谢谢楼主!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