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濒临灭绝的生物:中国已灭绝的生物:袋狼灭绝了吗

白鳍豚灭绝的原因
白鳍豚灭绝的原因
范文一: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以下是十年内野生环境中消亡的十个物种:1.白鳍豚白鳍豚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2.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种已经灭绝。3.金蟾蜍金蟾蜍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作都无功而返。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降,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4.夏威夷乌鸦夏威夷乌鸦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夏威夷乌鸦的数量。5.塞舌尔蜗牛塞舌尔蜗牛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6.圣赫勒拿岛红杉圣赫勒拿岛红杉圣赫勒拿岛红杉(英文名:St Helena redwood;学名:Trochetiopsis erythroxylon) 是圣赫勒拿岛特有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杉的来源。近亲繁殖所致的物种退化和有限的基因库对该物种的未来生存构成最严重威胁。圣赫勒拿岛东距非洲大陆两千公里,是一座死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山,圣赫勒拿岛距非洲西海岸约两千公里,由于位置偏僻,直到十六世纪才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发现。达尔文盛赞这里是“物种的天堂”,圣赫勒拿岛还是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流放和葬身之地。7.毛岛蜜雀毛岛蜜雀毛岛蜜雀(英文名:Po'o-uli;学名:Melamprosops phaeosoma),也称为黑面琵蜜旋木雀(Black-faced Honeycreeper),是夏威夷毛伊岛特有的物种,1973年首次在该岛发现它的踪迹。毛岛蜜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毛岛蜜雀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1998年已知的三个个体中,其中一个被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亡,而其余两个个体自年后再没有出现。需要继续摸查毛岛蜜雀所有可能的栖息地,以确认有无其他个体生存。毛岛蜜雀数量减少主要是因失去栖息地、疾病、受到猪、大家鼠、猫及獴的掠食,并其主要食物-蜗牛的减少所致。当地曾尝试多种保育方法,包括在它们的分布地清除猪只,又尝试人工培育,但都不成功。8.弯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终将其放归野外。9.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巴西巴伊亚州(Bahia)的部分地区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这个物种的几个圈养种群存在于世,但最后为人所知的野生个体在2000年底消失。其他野生个体也不可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贸易性的诱捕和栖息地丧失。然而,在对所有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摸查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还不能被列为野外灭绝的动物。10.伍德苏铁伍德苏铁伍德苏铁被列为野外绝灭物种。迄今为止,只在南非发现了一株伍德苏铁。虽然当地人过度砍伐伍德苏铁以作药用,加速了野生种群最后的消失,但该物种的灭绝可能是一个自然事件。1916年,最后剩下的树干被移栽到植物园。该物种不存在任何再引回到野外的可能性,因为现存的都是雄株,而且被盗窃的风险太大。(唐宁)原文地址: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10月28日消息,据英国《卫报》报道,从2000年到2009年短短的十年间,从中华白鳍豚到圣赫勒拿岛红杉,因为过度捕猎和开采、栖息地丧失、气候变化、污染以及人类活动,这些大自然的精灵们,一些已在野生环境中消失,或者被宣告彻底灭绝。以下是十年内野生环境中消亡的十个物种:1.白鳍豚白鳍豚白鳍豚又名白暨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白鳍豚属鲸类淡水豚类,为我国特有珍稀水生哺乳动物,有“水中熊猫”之称,或许是世界上最濒危的鲸目动物。白鳍豚是研究鲸类进化的珍贵“活化石”,它对仿生学、生理学、动物学和军事科学等都有很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上一次观察到白鳍豚的记录是在2002年,而在2006年在白鳍豚的栖息地长江对淡水豚类进行的一次考察最终无功而返。自从1996年起,白鳍豚就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录,而在2007年的一次重新评估中,白鳍豚被贴上了灭绝标签。有害渔具、电捕鱼操作、船桨击打、修建水库、河流淤泥沉淀以及污染等等,都对该物种数量的急剧下降起到了负面作用。2.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西非黑犀牛又名西部黑犀牛,是黑犀牛中最珍稀的亚种。西非黑犀牛曾广泛分布在非洲中西部的大草原上,但是近年来数量急剧下降,已经被列入极度濒危物种名单。据悉,这一珍稀物种的成年个体总数量不到50头,事实上可能已经彻底灭绝。最近一次在喀麦隆北部的一次调查行动中,并没有发现野生西非黑犀牛的踪迹,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地偷猎行动依然非常普遍,即使还有野生西非黑犀牛也难逃偷猎者的捕杀。如同其他黑犀牛种群一样,在过去的50多年间,西非黑犀牛种群数量下降超过80%,专家担忧该物种已经灭绝。3.金蟾蜍金蟾蜍金蟾蜍,又称环眼蟾蜍,美洲蟾蜍的一种,其雄性个体全身呈金黄色,因此被称作金蟾蜍。曾大量存在于哥斯达黎加蒙特维多云雾森林中一片狭小的热带雨林地带,然而自1989年以来,在哥斯达黎加再也没有发现这一物种。1987年,仍有正常数量的金蟾蜍在野外繁殖生长,其繁殖地众所周知。然而到1988年,在其栖息地只能找到两只雌性金蟾蜍和8只雄性金蟾蜍。1989年,只发现过一只雄性金蟾蜍,而且不幸的是这是金蟾蜍物种的最后记录。此后大规模的搜寻工作都无功而返。由于全世界范围内两栖动物数量不断下降,金蟾蜍绝灭的实例也被许多相关学者研究,一般认为,造成金蟾蜍绝灭的主要原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4.夏威夷乌鸦夏威夷乌鸦自2002年最后两只夏威夷乌鸦不见踪迹以后,该物种就被列入灭绝物种目录。栖息地改变,人们的射杀、引进来的天敌(包括老鼠和印度猫鼬)、被夏威夷当地的鹰捕食、禽疟和外来蚊子带来的病菌等导致了夏威夷乌鸦的数量急剧下降。目前,一些夏威夷乌鸦被人工饲养,而且当局长在制订计划,试图恢复野生夏威夷乌鸦的数量。5.塞舌尔蜗牛塞舌尔蜗牛该物种被列为地区灭绝(Regionally Extinct,简称RE)物种,在塞舌尔群岛范围内已经灭绝。自1972年以来,观察发现该物种的分布范围已经大大缩小。而从1994年开始,尽管仔细搜索过其分布区域,但没有再找到纯种的塞舌尔蜗牛.6.圣赫勒拿岛红杉圣赫勒拿岛红杉圣赫勒拿岛红杉(英文名:St Helena redwood;学名:Trochetiopsis erythroxylon) 是圣赫勒拿岛特有的树种,现在在野外已经灭绝。当移民登陆这座南大西洋岛屿后,因为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木质优良,以及树皮可以用来鞣制皮革,所以被大量采伐。到1718年,该物种已极为罕见。在19世纪后期,当亚麻种植园开始建立时,圣赫勒拿岛红杉的数量进一步减少。到20世纪中叶,只有一棵圣赫勒拿岛红杉幸存,而这一棵树是今天所有已知的栽培红杉的来源。近亲繁殖所致的物种退化和有限的基因库对该物种的未来生存构成最严重威胁。圣赫勒拿岛东距非洲大陆两千公里,是一座死火山岛,地形崎岖多山,圣赫勒拿岛距非洲西海岸约两千公里,由于位置偏僻,直到十六世纪才被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发现。达尔文盛赞这里是“物种的天堂”,圣赫勒拿岛还是一代枭雄拿破仑的流放和葬身之地。7.毛岛蜜雀毛岛蜜雀毛岛蜜雀(英文名:Po'o-uli;学名:Melamprosops phaeosoma),也称为黑面琵蜜旋木雀(Black-faced Honeycreeper),是夏威夷毛伊岛特有的物种,1973年首次在该岛发现它的踪迹。毛岛蜜雀主要吃蜗牛、昆虫及蜘蛛。毛岛蜜雀已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1998年已知的三个个体中,其中一个被圈养的个体在2004年死亡,而其余两个个体自年后再没有出现。需要继续摸查毛岛蜜雀所有可能的栖息地,以确认有无其他个体生存。毛岛蜜雀数量减少主要是因失去栖息地、疾病、受到猪、大家鼠、猫及獴的掠食,并其主要食物-蜗牛的减少所致。当地曾尝试多种保育方法,包括在它们的分布地清除猪只,又尝试人工培育,但都不成功。8.弯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弯角大羚羊曾经是北非一种很常见的大型哺乳动物。为了取其肉食、皮革和宏伟的羊角而进行的过度猎杀,加上栖息地的丧失,导致该物种的数量大幅减少。目前,弯角大羚羊列为野外灭绝物种,人们正在对该物种进行圈养繁殖,并计划最终将其放归野外。9.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被列为极度濒危(可能灭绝)物种,在巴西巴伊亚州(Bahia)的部分地区能发现它的踪迹。尽管这个物种的几个圈养种群存在于世,但最后为人所知的野生个体在2000年底消失。其他野生个体也不可能存活,主要原因是贸易性的诱捕和栖息地丧失。然而,在对所有可能的栖息地进行彻底摸查前,斯皮克斯金刚鹦鹉还不能被列为野外灭绝的动物。10.伍德苏铁伍德苏铁伍德苏铁被列为野外绝灭物种。迄今为止,只在南非发现了一株伍德苏铁。虽然当地人过度砍伐伍德苏铁以作药用,加速了野生种群最后的消失,但该物种的灭绝可能是一个自然事件。1916年,最后剩下的树干被移栽到植物园。该物种不存在任何再引回到野外的可能性,因为现存的都是雄株,而且被盗窃的风险太大。(唐宁)
范文二:文 章来源 www.zuowenku.net第二小学六(5)班吴孟?@1980年1月,一头白鳍豚在被渔民捕获时,受了重伤,经过4个多月的抢救,白鳍豚终于活了过来,人们为它取名叫“淇淇”。1986年,捕鱼人员又捕获了一头雌性白鳍豚,取名为“珍珍”。让它和淇淇生活在一起。眼看它们婚期将至,珍珍却不幸患肺炎死了。因淇淇岁数有些大,人工繁殖的希望十分渺茫。2002年,淇淇毫无征兆地告别了世界,也就在这一年,科学家宣布:白鳍豚灭绝了。人们不禁要问:半个世纪前,白鳍豚的数量还很多,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走向灭绝呢?这就让我们追根溯源。半个世纪前,科学技术相对落后,人和动物还能和谐相处。可是,人们不满足于现状,幻想汽车满大街跑。后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愿望实现了。人们又开始幻想这幻想那,随着人类一个个幻想的实现,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开始变得满目疮疫,一些动植物也开始离我们而去。难道这就是我们——“高智能动物”的所作所为吗?据有关媒体报道:世界上每天都有75万生命种类从地球上消失。在中国,新疆虎、普氏野马、白头鹤、小齿灵猫、豚鹿、白臀野猴、云南闭壳龟等名贵动物早已无影无踪。难道真像科幻片里演得那样:人类最终会成为地球上的孤独生命体。人类啊!醒醒吧,别再自作聪明了。如果我们一味地过度垦荒,乱捕滥杀,白鳍豚的悲剧就不是结束,而是开始!指导老师 顾颜花文 章来源 www.zuowenku.net
范文三:白暨豚灭绝了吗这个问题已经有人提过了(但是我们没看到准确。新闻:科考队沿1700公里长江未发现1头白暨豚本报讯 (记者顾佳)由30多名中外科学组成的“长江白暨豚科考调查小组”在历经26天后昨天抵达了此次考察的“终点站”上海。记者获悉从宜昌至上海的1700公里行程中科考小组没有发现一头白暨豚。更令人忧虑的是连10年前在上海一带经常能见到的江豚只发现1头。白暨豚已比大熊猫更濒危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副所长王丁博士告诉记者在1997年的一次大型科考行动中他们还在武汉一带的长江流域发现了13头白暨豚是一个完整的野生种群然而想不到的是这次一头都找不到了。当然科考行动中没有发现白暨豚并不能说明白暨豚在野外不存在但是它们的种群数量明显比10年前剧减。可以说素有“水中大熊猫”之称的白暨豚比国宝大熊猫濒危得多。但是白暨豚不能与大熊猫相比不能被人常常看到感叹它的可爱也不能作为礼物送给友邦国家。这大概也是一直以来白暨豚尽管已经是世界上最濒危的十二种动物之一、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并设有2个白暨豚自然保护区(但没有1头白暨豚生活在里面搞笑吧?)却始终没有被真正的重视并得到有效保护的原因吧?尽管当官的和科学家不会承认但我们是否已经可以认为白暨豚实际上已经灭绝了?
范文四:白暨豚的灭绝在我开学时间不长,我听到了这个难过的事。在我国长江居住的白暨豚在今天灭绝了,白暨豚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它在长江里已经生活了几千万年了!白暨豚很可爱,雪白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又一次,我有幸看见了白暨豚,我用手轻轻的抚摸着白暨豚白白的肚皮,滑滑的,很舒服,我非常喜欢白暨豚水灵灵的大眼睛,我还喂了它一条小鱼,可是在今天,可爱的白暨豚却公能性灭绝了,我和哥哥姐姐听到了这个消息,眼里的泪花冲出了眼眶,我的眼前浮现出了白暨豚的模样,白白的肚皮,水灵灵的大眼睛,从它的眼睛里我看见了它的悲伤,它的痛苦,以及它的温柔和安详。每一次,当我看见地上有垃圾,白暨豚的模样会出现在我的眼前,它的声音,会在我的耳边响起,好像白暨豚在提醒我是环境污染才让它灭绝的,我会马上去捡起地上的垃圾。是环境污染,白暨豚才会灭绝,我希望全人类都行动起来,希望各位荷友可以保护环境,冰酷女生在这里谢谢大家了!
范文五:白鳍豚的自述南京市小西湖小学三四班
郭子雯我的名字叫白鳍豚,家乡在有“黄金水道”美称的万里长江。我的体态矫健优美,体长二米左右,体重约一百至二百千克。吻部狭长,约有三十厘米。我的五官很袖珍,有一个凹穴状的鼻孔,眼睛只有绿豆粒大,耳朵只有一个针眼大。我的皮肤细腻光滑,背部浅灰色,和江水的颜色接近;腹部是白色,和水面光线交织,无论从水面还是水底,敌人都很难发现我。我比大熊猫还要古老,是真正的“活化石”。鱼是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比如鲢鱼、草鱼、青鱼都是我的最爱。我的食量很大,每天要吃十千克左右的食物。我的视力和听力都很差,怎么捕捉食物呢?我有一种“特异功能”,我识别物体和探测食物完全依靠声纳信号,我还有接收回声定位的组织。探测到食物,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游过去,张开嘴巴直接吞食,并不咀嚼,我的吃相是不是不太雅观,有些“囫囵吞枣”啊?我性情温顺,喜欢大家一起生活。我也非常聪明,大脑十分发达,两个脑半球还能轮流休息,所以我能够昼夜不停地在水里游动。我们白鳍豚繁殖率很低,每隔一年才生一胎,一胎只能生一仔。所以,我们的家庭成员越来越少,现在已不足一百只。我们能和你们人类和平相处,请爱护我们白鳍豚吧,我们是你们的朋友啊!
范文六:白鳍豚自述嗨!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的白鳍豚,我生活在长江呢!当有人看见我时,肯定会说:“好大一条鱼呀!”可是我并不是鱼,而是白鳍豚。我身长近3米,体重有250克呢。我的身体是纺锤形的,皮肤光滑,嘴巴尖长,上腭和下腭都长着一排又尖又细的牙齿哩!我也有胸鳍、背鳍和尾鳍。不仔细看我的话,确实像条大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我与鱼有很大的区别了!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而我没有腮,但有肺哦!我就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我的肺容量很大,当我的头顶露出水面,用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行半个小时,所以我才能像鱼一样在长江中自由地潜行。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我的体温是恒定的。我的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还可以防寒哦,在冬季里,我的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以上,占体重的三分之一呢!鱼的脑子很小,而我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脑上有非常多的沟回,我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鱼是卵生的,而我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我近一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我是靠吃奶长大的。现在,大家知道我跟鱼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吧!而且我是哺乳动物呢! 大约在6000万年以前,我的祖先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祖先一样,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我的祖先从陆地上移居到江河湖海之中。经过漫长的年代,我的祖先逐渐适应了水中生活,体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像鱼了。我的祖先移居江河湖海以后,多数从浅海逐渐移居到深海大洋,而生活在淡水中的我们正渐渐走向灭绝。请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的家族吧!白鳍豚自述嗨!大家好,我是一只可爱的白鳍豚,我生活在长江呢!当有人看见我时,肯定会说:“好大一条鱼呀!”可是我并不是鱼,而是白鳍豚。我身长近3米,体重有250克呢。我的身体是纺锤形的,皮肤光滑,嘴巴尖长,上腭和下腭都长着一排又尖又细的牙齿哩!我也有胸鳍、背鳍和尾鳍。不仔细看我的话,确实像条大鱼。但是仔细分析,就会发现我与鱼有很大的区别了!鱼类有鳃,可以在水中呼吸。而我没有腮,但有肺哦!我就靠一个朝天的鼻孔在水面呼吸。我的肺容量很大,当我的头顶露出水面,用鼻孔吸足一口气,就能在水中潜行半个小时,所以我才能像鱼一样在长江中自由地潜行。鱼类没有固定的体温,而我的体温是恒定的。我的皮下有很厚的一层脂肪,还可以防寒哦,在冬季里,我的脂肪层厚达五、六厘米以上,占体重的三分之一呢!鱼的脑子很小,而我的脑子却有500毫升左右,脑上有非常多的沟回,我的发达程度甚至超过许多陆地上的哺乳动物。鱼是卵生的,而我却跟马、牛、羊一样,是胎生的。刚生下来的我近一米长。雌豚有一对乳头,我是靠吃奶长大的。现在,大家知道我跟鱼有什么不同之处了吧!而且我是哺乳动物呢! 大约在6000万年以前,我的祖先和其它哺乳动物的祖先一样,也是生活在陆地上的。后来由于气候、环境的变迁,我的祖先从陆地上移居到江河湖海之中。经过漫长的年代,我的祖先逐渐适应了水中生活,体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像鱼了。我的祖先移居江河湖海以后,多数从浅海逐渐移居到深海大洋,而生活在淡水中的我们正渐渐走向灭绝。请大家携起手来,共同保护我的家族吧!
范文七:大家好!我有又细又尖的长吻,有一身光滑的紧身衣,还有灵敏的声纳系统以及纺锥形的身体。亲爱的人类小朋友们,我是谁呀?没错,这就是我,一只温顺的白鳍豚。我们体态娇美,,体长为两米左右,体重100-200千克。我们有狭长的吻部,上下颌两边密排着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我们皮肤光滑细腻,背面浅灰蓝色,腹面洁白,易隐藏,可以逃避敌害,也容易接近猎物。不论是在我的上方还是下方,都要仔细去看。不然,还真的看不见我们哩!我们是非常聪明的动物,我们的大脑表面面积较大,上面沟回复杂,而大脑可两半球轮流休息,可昼夜不停地游动。可是,我们的数量也在急剧下降中。晋时记载为“江中多有之”,清朝则是“江中时有之”。而现在仅存不足100只。我们的处境啊,甚至比大熊猫还危险。亲爱的小朋友们,请保护我们吧!大家记住哦,“保护长江白鳍豚,从我做起!”五年级:唐晶泰
范文八:我的家乡在洞庭湖,那里曾经是我和朋友们的乐园。山清水秀,碧波荡漾,我们一直快乐地生活着。然而好景不长,有一天早晨,我听见一阵轰隆隆的响声,把我吓得心惊肉跳。我游到湖面上,看见了一个庞然大物,我更加害怕了。长大了才知道那是轮船,噪音把我们折磨得心烦意乱。没想到它后面还有很多被称为螺旋桨的怪物,我的好多朋友都被打伤了,那一片水被染得殷红。我只好拼命得往深处游,希望能远远地避开轮船,可是噪音并没有减少。好不容易地等轮船离开了,大家都松了口气,却不知道接下来还有更可怕的事情要发生:洞庭湖两岸的工厂把废水倒进了湖里,我们大家都怕极了,一个劲地往远处游。有些身体虚弱的白鳍豚游得很慢,可又忍受不住废水的毒性,竟死去了,我惊恐万分。这时又来了轮船,我不小心被螺旋桨打伤了,一阵剧痛袭来,让我疼得睁不开眼睛。更要命的是因为噪声太大,我的声纳找不到地方,于是又被重重地打击了几下,疼痛难忍,我快昏过去了。我依稀看到几个渔民,然后就失去了知觉。当我睁开双眼时,身上仍然是那难以忍受的疼痛。我从人们的谈话中得知,我正在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他们计划把我养在这里的一个水池里治疗。我此时很难说是愉快还是不愉快,我终于可以离开那发生无数灾难的洞庭湖了,尽管我很思念原来的它。可是我将会非常思念我的爸爸妈妈,我的朋友们,我知道我是多么地需要他们,我心里很孤独。六年过去了,我一直过着独身的生活。终于有一天,珍珍走进了我的生活。我们一起嬉戏、玩耍,共同生活了两年多。眼看着婚期将至,珍珍却患了肺炎,永远地离开了我。我伤心极了,珍珍死后的两天,我整天垂头丧气,萎靡不振,饲养员喂我食物,我碰也不碰。我心里牵挂着我的亲人朋友,他们怎样了?回答我的是细细的水声。我听见专家们议论,人工繁殖的希望越来越渺茫了。我无助地望着天空,不断地叹气。我们这个种群在长江的庇护下才躲过了可怕的地质灾变,难道不久之后将不复存在吗?又过去了十三年,贵州有个孩子以爱淇之名每月寄来十元钱用于保护工作,我从专家们的口中听到后甚是感动。爱淇还在信中写道:“只要全社会每个人都尽一点力,白鳍豚一定会有生存的空间。”如今很多人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五年级:终极160班king
范文九:白鳍豚的自述二完小94班
指导老师 廖建梅大家好,我叫白鳍豚,身长近3米,体重大约250千克左右。身体是纺锤形,皮肤光滑,嘴巴尖长。乍一看,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是一条鱼呢!不过我还是长得蛮像鱼的,也有胸鳍、背鳍、尾鳍。我们两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只有百分之零点几的可能性生两胎。我们刚生下的小宝宝大约长80厘米左右,我们都是吃妈妈喂的奶才长大的哟!我们还有许多的学名,如:白豚、白旗、白暨、白鳍豚……我们生活在长江、钱塘江、洞庭湖等地区,兄弟姐妹们主要生活在中游和下游,与拉河豚、亚河豚、恒河豚、印河豚并称世界上5种淡水豚,都是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这个家族是中新世及上新世延存至今的古老生物,也是世界上濒临灭绝的12种。就在20年前,大约还有20头,现在却急剧减少,只有2-10头了,原因是什么呢?那是因为几十年前建的三狭大水坝而回游被切断、过度的猎杀、环境的污染和航运的繁忙,才导致了这不堪设想的后果。我们善于游泳,游泳的速度可堪比离弦之箭,如同一辆在陆地行驶的汽车。悄悄告诉你吧!我们眼睛小得可比做瞎子,耳孔也小得可比做针眼,那我们是靠什么来判断前方有没有障碍物的呢?因为我们头上有一种超声波的功能,海里面几万米的范围内的声响能迅速传入大脑中,声纳系统极为灵敏。我们的大脑也十分发达,甚至要超过陆地上的猴子。这就是我——白鳍豚,你了解我了吗?我十分稀少、珍贵,你们一定要好好保护我哦!
范文十:白鳍豚知识白鳍豚俗称白鳍、白夹、江马。属哺乳纲、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长江段为多。白鳍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它是研究鲸类演化和生物进化的宝贵材料。它有发达的大脑,是一种聪明而有智慧的动物,它有“回声定位”和声纳等特殊功能。具有流线型的体型,丰富的皮下脂肪,游泳敏捷,这些结构在仿生学上有重要的科学价值。白鳍豚体呈纺锤形。吻突极狭长,上颌和下颌几乎等长,且微上翘。体长为吻长的6倍。体色背部青灰色,腹部白色,颈部两侧、耳孔后及鳍肢上方区域有一半圆形的白色宽纹,在肛门上方的尾侧有两道半月形的白色宽纹。白鳍豚喜在远离岸边的江心主流区活动,为疏人性豚类。在行动中有集群习性,常三五成群在江心活动,偶尔也进入湖泊、支流与长江干流汇合处活动。白鳍豚用肺呼吸,每隔一二分钟就要露出水面换一次气。换气时总是头先出水,有时会喷出水花,出水呼吸时会发出声响。当天气闷热、暴雨即将来临之际,它便频频露出水面一起一伏,群众称为“白鳍拜江”。长江污染与绿色GDP阅读:640 编辑: 信息中心最近,有专家指出,如果再不及时保护长江,10年内长江就可能变成第二条黄河。
已经公布的资料显示,长江的污染状况超出了大多数人的想像:森林覆盖率下降,泥沙含量增加,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枯水期不断提前;水质恶化,危及城市饮用水;物种受到威胁,珍稀水生物日益灭绝;固体废物严重污染,威胁水闸与电厂安全;湿地面积缩减,水的天然自洁功能日益丧失。如果这样的发展趋势得不到遏制并任其发展下去的话,专家们关于长江的危言也许用不了1 0年就会成为现实。届时,面对一南一北我们曾经引以为傲的两条母亲河,我们还能说什么?难以逃脱被污染命运的其实不仅仅是长江,只不过长江更加令人关注罢了;也不仅仅是黄河和淮河,因为他们也同样令人关注。来自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表明,自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全国监测的432条大小河流中,80%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大江大河流经城镇河段受污染的占20%,支流污染占60%。全国2800多个湖泊,凡能接纳城镇污水的,大多水质受到污染。面对如此高的自然水域被污染比例,我们不知道10年之后,我们以及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能找得着一池清水?事实上,我们所面临的环境污染也变得越来越厉害。2001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公布的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因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大约2380亿元,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0%左右。这其中,水质污染50亿元、大气污染200亿元、生态环境破坏和自然灾害损失2000亿元,其他污染如固体废物排放、噪声污染等造成的损失也高达130亿元。这样的数字,触目惊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袋狼的灭绝原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