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x基因在染色体上教案的基因排列相同吗

高中生物 |
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各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相同,因此能决定不同的蛋白质C.朱
 试题类型:
 试题难度:
 试题内容:
下图表示果蝇某一条染色体上的几个基因,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由图可知,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B.各基因中的脱氧核苷酸序列不相同,因此能决定不同的蛋白质C.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D.图中各个基因的表达并不是同时进行的,也不一定由同一个细胞表达
试题答案:
试题解析 :
由图可知,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
由图可知,朱红眼基因和深红眼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所以不是等位基因。
更多与文本相关内容,请查看 【
】 栏目    
------分隔线----------------------------
------分隔线----------------------------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本题难度:0.60&&题型:填空题
已知鼠的黄色基因A′对野生型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A′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且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1)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黄色短尾、野生型长尾、&&&&和&&&&.其中黄色短尾鼠和野生型长尾鼠的基因型分别为&&&&和&&&&,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2)已知同种性别的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产生的配子数量相同,且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交配,平均每窝生出小鼠8只,则推测黄色短尾鼠之间交配,理论上平均每窝生出小鼠&&&&只.
来源:2016o沈阳一模 |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2016o房山区二模)小鼠由于其繁殖能力强、性状多样而成为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下面是不同鼠种的毛色及尾长性状遗传研究的几种情况,在实验中发现有些基因有纯合致死现象(在胚胎时期就使个体死亡).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甲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黄色(Y)和灰色(y),尾巴有短尾(D)和长尾(d).任意取雌雄两只黄色短尾鼠经多次交配,Fl的表现型为:黄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短尾:灰色长尾=4:2:2:1.则该自然种群中,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可能为&&&&;让上述F1代中的灰色短尾雌雄鼠自由交配,则F2代中灰色长尾鼠占&&&&,纯合灰色短尾鼠个体比例为&&&&.若无上述纯合致死现象,要通过一次杂交实验探究控制尾巴的基因在X染色体或是常染色体上,则应该选择的杂交组合是&&&&.(2)乙种鼠的一个自然种群中,体色有三种:黄色、灰色、青色.其生化反应原理如下图所示.已知基因A控制酶1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2的合成,基因b控制酶3的合成(基因B能抑制基因b的表达).纯合aa的个体由于缺乏酶1使黄色素在鼠内积累过多而导致50%的个体死亡.分析可知:①细胞内基因的表达包括&&&&和&&&&两个过程,黄色鼠的基因型有&&&&种;②两只青色鼠交配,后代只有黄色和青色,且比例为1:6,则这两只青色鼠可能的基因型组合中基因型不相同的组合为&&&&.让多只基因型为AaBb的成鼠自由交配,则后代中黄色个体所占比例为&&&&.
(2015秋o福建校级期中)如图是某品系小鼠(2N=40)的某些基因在常染色体上的排列情况.该品系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F-f&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FF的成鼠最重,aaddff的成鼠最轻).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该小鼠的种群中,控制体重的基因型有&&&&种.用图中亲本杂交获得F1,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获得F2,则F2中成鼠体重介于亲本之间的个体占&&&&.(2)小鼠的体色由两对基因控制,Y代表黄色,y代表鼠色,B决定有色素,b决定无色素(白色).已知Y与y位于1、2号染色体上,图中母本为纯合黄色鼠,父本为纯合白色鼠.现设计实验--让F1雌雄个体相互交配来探究另一对等位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仅就体色而言,不考虑其他性状和交叉互换),得出的结果及结论是(写出相应表现型及比例):①若&&&&,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不位于1、2号染色体上;②若&&&&,则另一对等位基因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
已知鼠的黄色基因A′对野生型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A′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且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1)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黄色短尾、野生型长尾、&&&&和&&&&.其中黄色短尾鼠和野生型长尾鼠的基因型分别为&&&&和&&&&,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2)已知同种性别的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产生的配子数量相同,且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交配,平均每窝生出小鼠8只,则推测黄色短尾鼠之间交配,理论上平均每窝生出小鼠&&&&只.
小鼠的毛色有灰色、黄色、黑色和白色,由两对基因A和a、R和r控制.已知不含显性基因的小鼠为白色,只含一种显性基因A的小鼠为黑色.图1是某小鼠家系的遗传系谱图,图2为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可能的位置情况.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分析回答:(1)根据图1判断,双亲的基因型为&&&&.(2)若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如图2(甲)所示,则:①Ⅰ1和Ⅰ2再生一只黄色雄鼠的概率为&&&&.②Ⅱ1的基因型可能有&&&&种,它为杂合子的概率是&&&&.③若Ⅱ3和Ⅱ5交配,则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3)若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关系如图2(乙)所示,后代出现4种体色小鼠的原因是&&&&.(4)为了进一步明确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应选择图1中&&&&(个体)和白色雌鼠交配,如杂交结果为&&&&,则说明两对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如图2(甲).
小鼠具有易饲喂、性成熟早、繁殖力强等特点,是进行生物学实验常用的动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鼠有多种毛色,其中黑色由显性基因B控制,黄色由显性基因Y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当B、Y基因都存在时,小鼠的毛色呈棕色,当B、Y基因都不存在时,小鼠的毛色呈白色.纯合的黑鼠和黄鼠杂交,F1毛色呈&&&&,F1与亲代中的黑色个体杂交,子代毛色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若想利用上述亲代或子代小鼠获得白色小鼠,最佳方案为&&&&.(2)成年小鼠的体重受独立遗传的三对等位基因A-a、D-d、E-e控制,这三对基因的遗传效应相同,且具有累加效应(AADDEE的小鼠最重,aaddee的小鼠最轻).现有体重最重的小鼠和体重最轻的小鼠杂交,获得的F1雌雄个体相交,则理论上F2共有&&&&种表现型,其中表现型与亲本相同的个体占&&&&.统计后发现,实际比例和理论比例相去甚远,可能的原因是&&&&.(答出一条即可)(3)取肥胖和正常的小鼠各一只,为其注射相同浓度的葡萄糖溶液后,测定血液中葡萄糖和胰岛素浓度,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肥胖小鼠胰岛素降血糖的效率&&&&,这提示我们,肥胖可能会导致&&&&.(4)小鼠有很多品系,正常情况下AKR品系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敏感,某研究小组偶然发现AKR品系中出现一只对百日咳组织胺易感因子不敏感的雄鼠,已知该变异为基因突变导致,该雄鼠与多只正常AKR雌鼠杂交,若后代&&&&,则该变异为显性突变.
解析与答案
(揭秘难题真相,上)
习题“已知鼠的黄色基因A′对野生型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因t为显性.A′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且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并独立遗传.(1)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其子代的表现型可能出现黄色短尾、野生型长尾、和.其中黄色短尾鼠和野生型长尾鼠的基因型分别为和,在子代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和.(2)已知同种性别的黄色短尾鼠与野生型长尾鼠产生的配子数量相同,且黄色短”的学库宝(/)教师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分析】由题意知控制鼠的体色和尾长度的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因此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又知A′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因此黄色短尾鼠的基因型是A′ATt野生型短尾的基因型是AATt黄色长尾的基因型是A′Att野生型长尾鼠的基因型是AAtt.
【解答】解:(1)由分析可知黄色短尾数的基因型是A′ATt由于两对等位基因在遗传时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数的体色和尾的长度也是自由组合的两只黄色短尾鼠交配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是黄色短尾、野生型长尾黄色长尾、野生型短尾四种表现型黄色短尾的基因型是A′ATt野生型长尾是隐性性状基因型是AAtt由于A′或T基因纯合时都使胚胎致死因此后代中A′ATt的比例是23×23=49AAtt的比例是13×13=19.(2)由题意知黄色短尾鼠(A′ATt)与野生型长尾鼠(AAtt)交配相当于自交产生8只鼠说明受精卵是8个黄色短尾鼠(A′ATt)之间交配由于A′A′、TT致死因此理论上平均每窝生出小鼠是4~5只.故答案为:(1)黄色长尾&nbsp&nbsp&nbsp野生型短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A′ATt&nbsp&nbsp&nbspAAtt&nbsp&nbsp&nbsp49&nbsp&nbsp&nbsp&nbsp29(2)4~5
【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微信扫一扫手机看答案
知识点讲解
经过分析,习题“已知鼠的黄色基因A′对野生型基因A为显性,短尾基因T对长尾基”主要考察你对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知识点试题推荐
1&&&&2&&&&3&&&&4&&&&5&&&&6&&&&7&&&&8&&&&9&&&&10&&&&11&&&&12&&&&13&&&&14&&&&15&&&&
作业互助QQ群:(小学)、(初中)、(高中)举一反三(巩固练习,成绩显著提升,去)
根据问他()题库系统分析,
试题“果蝇卷翅基因A是2号染色体(常染色体)上的一个显性突变基因,...”,相似的试题还有:
果蝇品系众多,是遗传学研究的常用材料。现有一种“翻翅平衡致死系”果蝇,其个体的体细胞中一条2号染色体上有一显性基因A(翻翅),这是个纯合致死基因;另一条2号染色体上也有一个显性基因B(星眼状),也是纯合致死基因,即:“翻翅平衡致死系”中均为致死,只有的杂合子存活,表现为翻翅星状眼。翻翅星状眼能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以下有关问题均不考虑基因互换。请分析回答:(1)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相互交配,得到后代的表现型有____种,请用遗传图解说明(不需要写出配子类型)。(2)果蝇红眼(W)对白眼(W)为显性,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现将翻翅星状眼白眼跟雌果蝇与翻翅星状眼红眼雄果蝇相互交配,子代雌果蝇表现为&&&&性状,雄果蝇表现&为&&&性状,雌雄果蝇的比例为&&&&&&&&&&&。(3)著上述两对显性纯合致死基因Aa、Bb位于X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有这两种基因,那么的雌果蝇与雄果蝇相互交配,所得后代的雌雄果蝇的比例为&&&&&&&(显性&基因成单存在时不致死)。
果蝇的基因A-a控制体色,B-b控制翅型,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且基因A具有纯合致死效应。已知黑身残翅果蝇与灰身长翅果蝇交配,Fl为黑身长翅和灰身长翅,比例为l︰l。当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时,其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黑身长翅︰黑身残翅︰灰身长翅︰灰身残翅=6︰2︰3︰l。请据此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这两对相对性状分别中,显性性状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2)F1的黑身长翅果蝇彼此交配产生的后代中致死个体占的比例为____________,基因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F2中的黑身残翅果蝇个体测交后代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4)一个自然繁殖的直刚毛果蝇种群中,偶然出现了一只卷刚毛雄果蝇。卷刚毛性状是如何产生和遗传的呢?有一种假说认为这是亲代生殖细胞中X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显性突变,请你设计一个实验加以验证
(1)杂合卷翅果蝇的体细胞中2号染色体上DNA碱基排列顺序_________(相同/不相同),位于该对染色体上决定不同性状基因的传递_____(遵循/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2)卷翅基因A纯合时致死,推测在随机交配的果蝇群体中,卷翅基因的频率会逐代____________。(3)研究者发现2号染色体上的另一纯合致死基因B。从而得到“平衡致死系”果蝇,其基因与染色体关系如下图。该品系的雌雄果蝇互交(不考虑交叉互换和基因突变),其子代中杂合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子代与亲代相比,子代A基因的频率___________(上升/下降/不变)。(4)欲利用“平衡致死系”果蝇来检测野生型果蝇的一条2号染色体上是否出现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可做下列杂交实验(不考虑杂交过程中的交叉互换及新的基因突变):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没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若F2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待检野生型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有决定新性状的隐性突变基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源染色体基因相同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