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描写桃花的句子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

三、古诗文阅读(25分);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8-25题;(-}题奉晚;(宋)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18;(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二);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谤
三、古诗文阅读(2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18-25题。
(-}题奉晚
(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8。阅读《题春晚》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3分)
(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l分)
(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2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
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
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亍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臣之妻私臣 ..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
(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
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
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
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
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
你的理由。
四、写作(60分)
26。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
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夂败
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____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
于20行;(4)不得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ω
语文参考答案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1(l)势;(2〉薪;(3〉博:(4)蕴。2(1)肃杀;(2)单调:(3〉真实。
3(l〉缺少主语,删掉“随着”或“使”。
(2)产生歧义;“几个Ⅱ与H学校的Ⅲ前后位置调换。或:把“几个"改为“几所”。
4(l)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愿人长久。
(2)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
(3)答案示例:
①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②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③出淤泥而不染,
灌滞涟而不妖。
(4)答案示例:①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②绿树村边合,膏山郭外斜。③鸡声茅店月,人
迹板桥箔。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③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⑧黄梅
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⑦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5、答案示例:(1)那么唐僧为什么不戴呢?(2)孙悟空是猴不是人,作为动物当然主要靠他律,
这不是我们讨论的话题。(3)我们强调主要靠自律,并没有完全排除他律。
6、(1)答案示例:①妈妈,您辛苦了;②世上只有妈妈好;③母亲,人生的第一任老师;④谁,
报得三春晖。
(2)德?亚米契斯《爰的教育》;傅雷《侮雷家书》;苏霍姆林斯基《关于爰的思考》。可以从作
品内容、人物身份、教育方式等方面阐述推荐理由,具体略。
7、答案示例: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却铸就了不平凡的人生和事业,让我们看到了另一种祟高
和伟大。不求名,不为利,荣军的需要成了他工作的理由。三十五年如一日,谱写了男护理员工
作的华丽篇章。在他身上闪耀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二、现代文阅读(共52分〉
8、结构上总领全文;内容上点明题意(表明父亲的眼神对“我”影响之大)。
9、写出了‘我”痛下决心、发愤求学的心理。
10、有耕耘就有收获,没有付出就没有回报。
11、害怕自己没有理想,放弃追求;怕对学习、工作等还不够尽力;怕愧对父亲。
12、此题答案开放。可以写因承受不了田间劳作所带来的肉体上的痛苦,无法承受回校求学而高
考无望的精神折磨,愧对亲人的愧疚心理,想要赌气争气又不能的无奈,要求上进、奋发努力的
决心等等交织在一超的复杂心理。
13、说明名园易建,古木难求。
14、(l)在树干的裂缝中又生长出一棵高大的国槐来(槐柏天然共生)。
(2)是园林中罕见的珍品。或:是北京著名的“古桕奇观”之一。
(3)树身干绞扭结纠缠像九龙绞身盘绕。
(4)全世界仅此一棵,故尤为珍贵。或:堪称“世界奇柏”。
15、不能。“可能”表示是推测,说明表皮细胞分裂不均不是导致这种现象的唯一原因,体现了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16、是北京悠久历史的见证,是古都风貌的代表,也是北京灿烂文化的一部分。
17、松柏都种植在帝王祭祀的地方、家族墓地。在帝王祭祀的地方种松柏是希望帝业干秋万代传
下去;在家族墓地种松柏象征着本族像松柏一样兴旺,常青不败。
三、古诗文阋读(共25分)
18(l)吟余小立闲干外。
(2)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
比用“只”更形矣。
19(1)确实,实在(2)偏爱(3)过失,过错:(4)间或,偶然。
20(1)认为;(2)狂。
21、命令刚下达,大臣们都来进言劝谏,门前、院内像集市一样。
22第一问:一是有邹忌这样的敢于直诔且善于劝谏妯忠臣,二是齐威王巷于采纳群盲。第二问
答案开赦,盲之戚理即可。答案示例:(1〉要虚心地向师长、同学征求学习方面的意见。(2〉要
虚长、同学提出的学习方面的批评和建议。(3〉在学习过程中要敢于挑战权威,大胆质疑。(4)
要敢于、替干指出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
23(1)急忙;(2)缘故,原因;(3〉先前;(4〉这,这样。
24有人涉过水沟偷盗他家的竹笋,元琰就砍下树木做成桥来使他过沟。
25此题答案开放,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言之成理即可。答案示例:(1)赞同,因为元琰
这样宽容的做法,最终感化了盗者,使得乡里不再出现偷盗行为。(2)不赞同,因为元琰这样做,
行力,实际上是纵容了偷盗罪。
四、作文(共60分〉
2006年南京艺术学院附属中学高中招生考试语文试卷(二)
本试卷共3道大题,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量120分钟。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21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见贤思齐焉,
,巴山夜雨涨秋池。
,铜雀春深锁二乔。
(5)伤心秦汉经行处,
(6)妇姑荷箪食,
(7)范仲淹 《渔家傲?秋思》中“将军白发征夫泪”是因为
(8)大敌当前、万分危急的形势可用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的
2、读下面一段话,横线处填一个与“锦上添花”相对的成语,依据汉语拼音写汉字,给加点的
字注音,(4分)
如果科技奖励只是让功成名就者锦上添花,而不是给科研工作者的科研进程
,则....
)防激励中心的错位,让正在从事科研工作的年轻学者徒生感kǎi(
):难道我.
要到八九十岁才能问dǐng(
)科技大奖吗?
3、今年南京市启用了新的交通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简称VIS),新的南京交通标志(见右图,红
色)体现了南京交通的行业特色与服务宗旨。这个标志的外部设计形似
,整体设计是
”字的组合,又表示南京交通的四通八达,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则由
来体现(3分)
4、某居民小区有一个“流动菜园”,冬天把菜地推到阳光下晒太阳,夏天把菜地拉到背阴处避暑。
这个“流动菜园”装在小推车上,用角铁和自来水管焊接成框架,铺以耐腐的板条盛泥土。“流
动菜园”的主人周女士说,她“发明”这“流动菜园”,既不破坏绿地,又可享受到种植的乐趣。
(1)你是否欣赏周女士的作法,请谈谈你的理由。(1分)
(2)无论你是否欣赏周女士的作法,都请你给周女士提一点建议,或帮她出出点子,以满足她
享受种植乐趣的愿望。(2分)
(3)你已经给周女士提了建议,或帮她出了点子,说明你也参与了她的这项活动,请说说你参
与的这项活动给你怎样的启示。(1分)
5、杜牧诗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的是哪一场战役?涉及的两个主要人物是
谁?(2分)
三亿文库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高等教育、外语学习资料、专业论文、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122006年浙江嘉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一)等内容。 
 2015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语文试题逐题解析(嘉兴卷)_中考_初中教育_教育专区。2015 年浙江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嘉兴卷) 语文试题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25 分) ...  百度文库 教育专区 初中教育 中考1/2 相关文档推荐...2005 年浙江省嘉兴市中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语文...对找们这些学生来说,孙老师就是我们 学习做人的一...  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因此,高一期未考试前,我彻底失望,回到家里。 因...2006年浙江嘉兴初中毕业... 74页 免费 ©...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浙江精神...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浙江精神...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浙江精神...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_3。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浙江...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 (4)。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  浙江省嘉兴市2006年中考语文试题_2。浙江省嘉兴市 2006 年中考语文试题 一、 语文基础知识与运用 1、根据括号内的注音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 (4 分) 浙江...2006年浙江嘉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10-07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2006年浙江嘉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_10-07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你可能喜欢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题奉晚阅读答案 题奉晚阅读及答案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题奉晚阅读答案 题奉晚阅读及答案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古诗阅读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 而不用“只 ?说说你的理解. 题目和参考答案——精英家教网——
成绩波动大?难提高?听顶级名师视频辅导,
& 题目详情
古诗阅读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
小题1:(1分)吟余小立阑干外。小题2:(3分)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观察的“立足点”与“观察点”是不同的,“立足点”是指观察者的位置,“观察点”是指观察者所观察的位置。本诗中的“阑干外”是立足点,“花落柴门”“昏鸦数点”“樵渔归”是观察点。点评:本题不难,诗中文字信息明确。阅读诗歌,要读进“文字”,因为诗歌的文字是最精练含义最丰富的,读诗的方法是,整体朗读,细处品味,大处感知,小处分析。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诗中写景物的特点,抓住“夕晖”一词理解,傍晚时分,景物模糊不清,诗人所见自然是“昏鸦数点”。点评:本题不难,诗句短小,意义明确。品析诗句,要“析”要“品”,即通过分析品味诗句内容含义和关键字词以及写作方法的妙处。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古诗,完成下列题(4分)过湖俞桂舟移别岸水纹开,日暖风香正落梅。山色蒙蒙横画轴,白鸥飞处带诗来。小题1: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诗的第一句可以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离别家乡时看到的美景。B.由“日暖”“风香”“落梅”等词语可以推断出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春天。C.诗中描写的山,具有一种朦胧美。D.“白鸥飞处带诗来”一句表现了诗人诗兴大发。小题2: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中写景的角度有视觉、嗅觉。B.从写景的手法上来看,动静结合,富有生机C.诗中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悦。D.这首诗写景的顺序是由远及近。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默写题
默写(5分) 小题1:最爱湖东行不足,&&&&&&&&&&&&。(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1分)小题2:&&&&&&&&&&&&&,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 《饮酒》) (1分)小题3: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1分)小题4:《陋室铭》一文中描写陋室主人超尘绝俗的胸襟的语句是:&&&&&&&&&&&,&&&&&&&&&&&&。(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古诗欣赏鹭图&刘羽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阅读上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1)首句“芳草垂杨荫碧流”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什么作用?(2分)答:&&&&&&&&&&&&&&&&&&&&&&&&&&&&&&&&&&&&&&&&&&&&&&&&&&&&&&&&&&&&&&&&&&&&&&&&&&&&&&&&&&&&&&&&&&&&&&&&&&&&&&&&&&&&&&&&&&&&&&&&&&&&&&&&&&&&&&&&&&&(2)第四句“叹”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答:&&&&&&&&&&&&&&&&&&&&&&&&&&&&&&&&&&&&&&&&&&&&&&&&&&&&&&&&&&&&&&&&&&&&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关&雎《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小题1: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举例分析其表达效果。(2分)&&&&&&&&&&&&&&&&&&&&&&&&&&&&&&&&&&&&&&&&&&&&&&&&&&&&&&&&&&&&&&&&&&&&&&&&&&&&&&&&&&&&&&&&&&&&&&&&&&&(知识范围:古诗鉴赏;能力层级:理解、评价; 难度 0.50)小题2: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结合本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两小题。(5分)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宋&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小题1:贺知章笔下的柳是&&&&&&&&&&&&的形象,曾巩笔下的柳是&&&&&&&&&&的形象。小题2:请赏析这两首咏柳诗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默写题
默写(5分)小题1:&&&&&&&&&&&&,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小题2:&&&&&&&&&&&&,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小题3: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渔家傲》)小题4:山河破碎风飘絮,&&&&&&&&&&&&&。(文天祥《过零丁洋》)小题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指出人才经过艰苦磨炼的益处是:&&&&&&&,&&&&&&&&。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默写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只选做3小题)(3分)小题1: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小题2:&&&&&&&,&&&&&&&;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小题3:&&&&&&&,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小题4:同舍生“烨然若神人”而宋濂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科目:初中语文
来源:不详
题型:默写题
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每小题1分)小题1:&&&&&&&&&&&&&&&&&&&,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三》)小题2:&&&&&&&&&&&&&&&&&&&,云生结海楼。(李白《渡荆门送别》)小题3: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小题4: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小题5:谁道人生无再少?&&&&&&&&&&&&&&&&&&&!&&&&&&&&&&&&&&&&&&&。(苏轼《浣溪沙》)小题6:杜甫《望岳》中“&&&&&&&&&&&&&&&&&&&,&&&&&&&&&&&&&&&&&&&”两句诗鼓励我们当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以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去开创未来。小题7:李白在《送友人》一诗中运用典故,抒写与朋友难舍难分的缱绻情意的诗句是:&&&&&&&&&&&&&&&&&&&,&&&&&&&&&&&&&&&&&&&。小题8: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吟咏洞庭美景,气势磅礴,备受后人赞赏的千古名句是:&&&&&&&&&&&&&&&&&&&,&&&&&&&&&&&&&&&&&&&。小题9:王维的《使至塞上》一诗中描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名句的诗句是:&&&&&&&&&&&&&&&&&&&,&&&&&&&&&&&&&&&&&&&。小题10:古往今来,“乡愁”是诗人笔下永恒的主题。请写出有关“乡愁”的两句连续的古诗词:&&&&&&&&&&&&&&&&&&&,&&&&&&&&&&&&&&&&&&&。
精英家教网新版app上线啦!用app只需扫描书本条形码就能找到作业,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更省心,同学们作业对答案更方便,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刻安装!
请输入姓名
请输入手机号古诗阅读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 - 跟谁学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
搜索你想学的科目、老师试试搜索吉安
跟谁学学生版:genshuixue_student精品好课等你领在线咨询下载客户端关注微信公众号&&&分类:古诗阅读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古诗阅读题奉晚周敦颐花落柴门拾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小题1】这首诗中哪一句话交代了诗人观景的立足点?(1分)【小题2】诗人描写昏鸦时为什么用“点”而不用“只”?说说你的理解。(3分)科目:难易度:最佳答案【小题1】(1分)吟余小立阑干外。【小题2】(3分)因为诗人写的是晚景,天色昏暗,加上距离较远,望过去,昏鸦自然更像“点”,用“点”比用“只”更形矣。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注意观察的“立足点”与“观察点”是不同的,“立足点”是指观察者的位置,“观察点”是指观察者所观察的位置。本诗中的“阑干外”是立足点,“花落柴门”“昏鸦数点”“樵渔归”是观察点。考点:诗歌内容理解点评:本题不难,诗中文字信息明确。阅读诗歌,要读进“文字”,因为诗歌的文字是最精练含义最丰富的,读诗的方法是,整体朗读,细处品味,大处感知,小处分析。【小题2】试题分析:分析诗中写景物的特点,抓住“夕晖”一词理解,傍晚时分,景物模糊不清,诗人所见自然是“昏鸦数点”。考点:品析诗句点评:本题不难,诗句短小,意义明确。品析诗句,要“析”要“品”,即通过分析品味诗句内容含义和关键字词以及写作方法的妙处。知识点:&&&&&&基础试题拔高试题热门知识点最新试题
关注我们官方微信关于跟谁学服务支持帮助中心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描写诗人的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