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医生,会烧火山针法和透天凉手法针法,第一章是从山上下来住在一对

“烧山火”与“透天凉”针法对热证模型家兔肛温及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影响--《针刺研究》2012年04期
“烧山火”与“透天凉”针法对热证模型家兔肛温及血清内毒素含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补泻手法"烧山火""透天凉"对热证模型家兔的影响。方法:日本大耳白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烧山火组、透天凉组。腹腔注射大肠杆菌内毒素(ET)制造热证模型。治疗组动物选取"曲池"穴,分别施以"烧山火"补法和"透天凉"泻法各1次。用体温计检测各组家兔基础肛温及治疗前后肛温,用鲎试剂检查法检测血清ET含量。结果:造模后家兔肛温和血清ET含量增高(均P0.01)。治疗两组与模型组相比肛温显著降低(P0.05,P0.01),ET含量均显著降低(P0.01),透天凉组ET含量较烧山火组下降更明显(P0.01)。结论:"烧山火""透天凉"确能降低实热模型家兔血清ET含量,且"透天凉"退热效果更佳。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245【正文快照】:
针刺手法是取得针灸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补泻手法贯穿于从进针到出针的整个针刺过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补虚泻实,扶正祛邪是治疗的核心,手法的精微在于补泻[1]。近年来,国内外不少研究人员对针刺手法进行了研究,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临床试验、实验研究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董善京,孟丹,周柏仁;[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年06期
孙六合,张中成,路玫,姚俊卿,孟庆莲,马裕袖,高希言;[J];河南中医药学刊;1995年02期
元颖,陈怡宏;[J];江苏中医;2001年04期
黄晔;[J];江苏中医;1996年08期
席强;郭义;郭永明;陈雷;李桂兰;;[J];辽宁中医杂志;2010年01期
马永强;徐彦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董泉声,先茂全,董新民,张素华,郑贤龙;[J];四川中医;1999年07期
刘健;;[J];山西中医;2009年07期
方剑乔,林咸明,王月芳,陈海英;[J];针刺研究;1996年03期
李祖光;吴萌萌;刘存志;;[J];针刺研究;2010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振寰;潘佩光;祁岩超;赵勇;柴铁劬;唐纯志;王琴玉;杨君军;林锦泉;;[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0年01期
王茎;;[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1年04期
陈敏娜;周美启;;[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付明举;赖火特;唐纯志;杨君军;赖新生;;[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赖新生;付明举;赖火特;唐纯志;杨君军;;[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沈德凯;吴婷婷;杨帆;;[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王茎;;[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方剑乔,阚方巨;[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牛文民;刘智斌;杨晓航;牛晓梅;王渊;;[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刘群英;冯雯琪;卓廉士;;[J];北京医学;200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易受乡;李振海;林亚平;唐森;彭艳;;[A];针灸治疗痛症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杨才德;包金莲;雒成林;宋建成;白小平;鱼灵会;姚兰萍;胡霞;李新;俞杰;邱勇玉;;[A];甘肃省中医药学会2009年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9年
陈波;罗永芬;崔瑾;冯玲媚;杨孝芳;冯麟;;[A];第二届贵州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评选获奖论文集(2007年)[C];2007年
杨淑荣;谢强;;[A];中华中医药学会耳鼻咽喉科分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嗓音言语听力医学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刘振寰;潘佩光;祁岩超;赵勇;柴铁劬;唐纯志;王琴玉;杨君军;林锦泉;;[A];第三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论文集[C];2008年
崔荣军;;[A];经典荟萃——纪念建国六十周年中华反射疗法优秀论文选编[C];2009年
王瑞辉;张西翠;屈红艳;;[A];第九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实验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9年
郝俊伟;马淑兰;姜建伟;陈伯英;;[A];第十一届针灸对机体功能的调节机制及针灸临床独特经验学术研讨会参考文献汇编[C];2006年
高爽;;[A];第三届全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洲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实验针灸学》教材编写会论文集[C];2007年
马莎;郭义;;[A];第三届全国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首届亚洲刺络放血学术研讨会暨高等中医药院校创新教材《实验针灸学》教材编写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吕梅;[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金甲彬;[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4年
赵少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陈波;[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房繄恭;[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5年
蔡明宗;[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吴凌云;[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龚东方;[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贺小英;[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刘刚;[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魏嘉;[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赵卫梅;[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李艳;[D];湖南中医药大学;2010年
董修兵;[D];河南中医学院;2010年
包瑞;[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0年
刘红;[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黄永兰;[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王雪芹;[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0年
魏淑相;[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曹艳丽;[D];天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郑小伟;[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洪文学;陈亮;景军;;[J];北京生物医学工程;2006年06期
杜葵琴,郭中钰,祝世功,赵丹,李松云,胡斌;[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1986年05期
马健,孟澍江,申冬珠,陆平成,盛颖;[J];中国医药学报;1991年02期
李庆华;李付国;艾炳蔚;;[J];传感技术学报;2006年02期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藤静如,王少军,易崇勤,王丽华,金敬善;[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陈小野,邹世洁,王震,王少军,李燕,窦志良;[J];广西中医药;1998年02期
刘轲;[J];国医论坛;2000年03期
吴秀玲;卢宝全;胡国荣;李艳辉;;[J];河北中医;2008年05期
董善京,孟丹,周柏仁;[J];河南中医药学刊;2001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丁光宏;刘辉;沈雪勇;李信安;;[A];21世纪医学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1年
张会;刘炎;陈斌祺;徐向东;张志雄;奚永江;;[A];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成立暨第一届世界针灸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选编[C];1987年
杨华元;钟小红;高明;蒯乐;刘堂义;;[A];第三届国际中医药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伟峰;[D];长春中医药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牛忻群;;[J];家庭中医药;2006年10期
刘冬梅,刘伟;[J];辽宁中医杂志;1997年12期
粱式贞;;[J];福建中医药;1961年01期
李志明;吴希靖;魏明峰;周兆章;南秀荣;;[J];广东医学;1965年01期
刘汉银;李炎高;王亚丽;;[J];河北中医;1983年04期
刘万成;邱茂良;;[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1年01期
邱建文,林军;[J];广西中医药;2000年06期
马永强;徐彦龙;;[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年07期
陆瘦燕;朱汝功;汤颂延;吴绍德;王卜雄;;[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5年05期
叶挺;;[J];中外医疗;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周海燕;杨洁;冯跃;杨慎峭;;[A];2011中国针灸学会年会论文集(摘要)[C];2011年
李晓雷;;[A];第四次全国民间传统诊疗技术与验方整理研究学术会论文集[C];2011年
张群书;;[A];中国中医药学会建会20周年学术年会专辑(下)[C];1999年
王罡;蔡玮;胡中平;张虹;;[A];第七届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外治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张建斌;;[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王罡;蔡玮;胡中平;张虹;;[A];全国中医外治发展论坛暨全国第六次中医外治学术年会与技术展示论文集[C];2009年
洪文学;景军;宋佳霖;樊凤杰;高海波;;[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进展——2007中国生物医学工程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梁嵘;吴金飞;王召平;戴皓洁;苌丽静;高思妍;安南悦子;;[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诊断专业委员会2009’年会论文集[C];2009年
陈恩伯;;[A];2011年中华名中医论坛暨发挥中西医优势防治肿瘤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王朝阳;刘清国;;[A];中国针灸学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上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袁青;马瑞玲;[N];中国医药报;2003年
郑新水 余以平;[N];中国中医药报;2004年
孙敬青 谢新才;[N];家庭医生报;2006年
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
副主任医师
王言贵;[N];家庭医生报;2005年
杏翁;[N];农村医药报(汉);2007年
武玉梅;[N];大众卫生报;2007年
武玉梅;[N];大众卫生报;2007年
游;[N];中国中医药报;2005年
张存悌;[N];健康报;2008年
北京中医药大学
张吉;[N];中国中医药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赵燕平;[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1年
于涛;[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4年
刘秀美;[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韩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赵伟国;[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9年
胡晨霞;[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5年
甘慧娟;[D];湖南中医药大学;2007年
吕诚;[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0年
修宗昌;[D];辽宁中医学院;2001年
吴明珠;[D];北京中医药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邢谦哲;[D];天津医科大学;2002年
赵雅君;[D];湖北中医学院;2005年
李雪;[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1年
吕诚;[D];中国中医科学院;2006年
杜敏;[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9年
杨丽洁;[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年
元颖;[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2年
赖章辉;[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1年
李庆;[D];湖南中医学院;2004年
罗勇;[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转自明医网)
我的图书馆
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转自明医网)
杜晓山等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
& & & &前些时间在各个针灸群和论坛,很多人感叹针刺手法复杂。很难掌握,尤其是烧山火,透天凉针法隐晦难明,更有甚者不惜花重金去学习,却事与愿违,今特地与大家分享中医大家们的简单操作方法:
一、杜晓山老中医的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
1、烧山火:在进针得气的基础上,将针再插入1-2分深左右,行重插轻提多次,侯针下有沉紧感时紧握针柄,勿令气散(不使针下脱离针感,意在守气)使针下持续沉紧,直至产生温热感,一次不效,可再重复数次,出针时以拇指轻轻向后捻退约1-2次(以防滞针)最后将针轻轻退出皮肤,速闭其孔。此法有温阳调气作用,常用于治疗顽麻冷痹等虚寒性疾病,效果确实较一般常用补泻手法为好。
2、透天凉:在进针得气的基础上,将针上提1-2分,行重提轻插多次,再以拇指向后、食指向前,单向捻转多次,此时守住针下之气,紧提针柄,使针下或全身产生凉感,出针时摇大针孔,急速拔针,不按或慢按针孔。此法有泻热作用,多用于热痹或急性痈肿等实热性疾病。
此法简便易学,大家有机会好好体会看看。。。。
二、李世珍、李传岐五世家传烧山火,透天凉的简单操作方法:
烧山火: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补的方向捻转后即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刺深),向下适度地紧压,使之逐渐产生热感;
透天凉:刺入欲刺的深度,出现针感后,刺手拇、食二指向泻的方向捻转后即紧捏针柄(使局部肌肉紧涩,以免将针拔出),向上适度地提针使之逐渐产生凉感。
提示:这里的紧压和提针,其实针是没有上下移动多少的,只是用那种动作气势,大家去体会吧!
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于掌握!
&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转自明医网)&& 18:36:03|&&分类:&|举报|字号&提高“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成功率的体会 -湖北中医杂志 1999年第7期第21卷 专家笔谈 -作者:梁书忠 -单位:湖北中医学院(430061) -关键词:针刺补泻;烧山火;透天凉;提插法;追阳内交;引阴外出 -  掌握和运用好针刺补泻手法,是临床取得疗效的关键。而最具代表性的补泻针法就是“烧山火”、“透天凉”二法。笔者在这方面进行了近20年的探索,体会颇深,现提出和广大读者交流。 -  1 正确认识针刺补泻原理 -  掌握和运用好补泻针法,首先要正确认识符合中医理论体系的针刺补泻原理,只有在正确原理指导下,进行正确的操作,才能提高补泻针法的成功率。 -  针刺补泻的基本原则和一些具体的操作,在《内经》中已提出,但对其原理并未作深刻的阐述,虽然已提出“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但并未说明怎样做到和为什么能针下“寒”“热”。因此《内经》以后,很长时期针刺补泻法没有得到发展。直到元末明初因针具得到改进,针刺补泻才得以蓬勃发展。尤以徐凤为代表,在《金针赋》提出高难度的针刺补泻法“烧山火”、“透天凉”二法,把《内经》的“寒”、“热”针法发展到高峰,对后世针法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明代医学家李木 延,根据《难经》提出的“补,以卫取气”“泻,从荣置气”的观念,进一步说明:“补则从卫取气,宜轻浅而针,从其卫气随之于后,而济其虚也。泻则从荣,弃置其气,宜深重而刺,取其荣气迎之于前,而深夺其实也”。具体针法操作是:补法,将针由浅入深,推动卫气由表入里,促使人体正气得以振奋,机能驱于旺盛。泻法,以针深刺得气后,将针慢慢向外提引,让深层荣气得以向上疏泻,使邪气外出,亢奋的机能得到衰减。后来医家张隐庵将此概括为:补是“追阳内交”,泻是“引阴外出”。以针的提插来引导荣卫表里的出入,来说明针刺补泻的基本原理,具有很大的意义。它不但符合中医基本理论,又能切实指导临床操作。笔者本着这一原理,在实践中探索,使得“烧山火”、“透天凉”的成功率不断获得提高。 -  2 针法以提插为核心 -  依据上述原理,“烧山火”的针法,是轻度提插捻转行针得气后,将针尖提到皮下(天部),在用拇指向前捻针的同时,持针之手用力将针下插,由浅入深(达地部),意在将浅层卫阳之气,引向深层;然后轻轻将针上提,使针尖回到皮下,再一次重复上述操作,多次重复,直到患者觉得微微汗出,或针感难以忍受为止。注意:此法的要点,在于插针,插针时针感强烈,而提针时针感轻微,否则就是补泻不清。 -  “透天凉”针法,是以提针为重点。进针入穴后,迅速将针插入深层,在深层轻微行针得气后,用拇指后退捻针的同时,将针上提,可以边提边摇动针身,直到针尖提到皮下,稍停片刻,再将针直插深层再作下一轮上提操作,直到患者难以忍受为止。注意:操作时一定要做到,提针时针感强烈,而插针时针感相对较弱。否则达不到“针下寒”的效果。  3 “九”、“六”不是法定操作次数 -  古人主张“烧山火”针法,应以“九”为操作的基础次数;“透天凉”针法,应以“六”为操作的基础次数。不但每次要遵循“九”“六”数,而且总的度数也要遵守。古人解释“九”为阳,故为补法,“六”为阴,故为泻。这种说法显然很牵强,使人产生一种玄妙莫测之感。就笔者个人体会:无论是产生“热”、“寒”的效应,上二法都要达到一定的刺激总量。而上二法比较而言,“烧山火”每次的刺激量比“透天凉”要小一些,要达到一定强度的刺激量,“烧山火”的操作次数,相对比“透天凉”的总次数要多一些,大概前者与后者总次数的比是3∶2。究竟操作多少次为宜,这要视医者手法的轻重,患者对针感的反应程度而灵活掌握,不能将“九”、“六”作为法定操作次数,机械地执行。 -  4 选择恰当俞穴 -  多年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所有俞穴都能实现“烧山火”“透天凉”的目的,只有部分俞穴可实现。这些穴位具有下面两方面特点: -  首先,俞穴组织应有一定深度,毫针可直刺一寸深的俞穴,才能作上二法的操作。这在古籍针灸著作上累有记载,如《针灸大成》多次对“烧山火”的针法指出“始五分,终一寸”,“渐运入一寸之内”。“透天凉”针法应“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针灸问对》也强调“烧山火……先浅后深者,浅者五分,深则一寸”,“透天凉……先深后浅,约入一寸”。可见,所选俞穴组织厚度,以能刺入1~1.5寸者为宜。过厚过簿的俞穴都不适宜。因为上两法针刺都需直刺,才能做到“追阳内交”或“引阴外出”。如果俞穴处组织太浅薄,只能斜刺的俞穴,就达不到上述目的。 -  其次是要注意俞穴本身的功能特性,如手阳明的俞穴,主要功能是清热泻火,取该经俞穴作“透天凉”针法就容易成功,而足阳明经的合穴足三里,其功能是补虚的要穴,作“烧山火”针法成功率较高,反之则都会失败。 -  5 严格控制环境温度 -  在作“烧山火”“透天凉”表演或测试时,一定要对环境温度严格控制,室温控制在24℃~25℃之间为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干扰人体体温的正常反应,影响针法的效果。因为室温过低,人体会自动加快生理功能反应,而产生热量;而室温过高,人体会以出汗或降低生理机能而使体温降低。只有室温在24℃~25℃之间,人体既不会感到冷,也不会感到热,人体生理机能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在这种环境中,针刺使人体的体温升降才能得到客观的反映。在被测试者周围,不能有众多的围观者,围观者太多,周围温度也会上升,从而影响测试结果。 -  “烧山火”针法留针过程中,对所针俞穴处,必须盖以薄毛巾,以防止室内空气流通而加快散热,影响升温效果。但也不能覆盖厚被或厚毛巾,避免形成假的升温。施行“透天凉”针法过程中,需令俞穴周围自然暴露,不能覆盖任何衣物,也不能在测试处扇风,以免形成降温假象。 -  6 恰当的测温方法 -  “寒”“热”补泻方法,名称虽为“烧山火”、“透天凉”,但并不是使全身体温有所升降,尤其是以正常人为测试对象者。早在《内经》中就说明是“针下热”或“针下寒”,显然是指针刺局部周围温度的升降。局部皮肤温度的升降是不能用体温计来测量的。目前最先进的测温方法,是采用红外热象测温仪测量,但该仪器价格昂贵,技术复杂,一般单位难于拥有。用液晶显示方法虽也可显示局部温度变化,但不能显示微小的变化,达不到要求。我们采用半导体传感性数字显示皮温计测量针前、针后皮表温度的变化,经济、方便、准确,是恰当的测量方法。 -  温测的步骤:测温点选在欲施针穴位周围约20cm范围内,任选择一点。分别于施术前、施术后5分钟、15分钟后、30分钟后各测量1次皮温,并作好记录,以便比较施术前后皮温变化。在我以往实践中观察到,施术前后皮温变化多在0.5~1.2℃之间,只有极少情况,个别受试者的皮温变化超过1.5℃,并有较广泛范围的寒热感。 -  以上六个方面,涉及理论知识、操作要点、方法步骤、注意事项等,忽视其中任何一项,都会使上述“寒”“热”补泻二法归于失败。(梁宇翔整理) -不一致的手法可以达到不一致的治疗效果,补法和烧山火就是通过手法兴奋局部交感神经,增强生物电产生补和热感的效果.泻法和透天凉就是通过手法兴奋局部副交感神经,降低生物电,产生泻和凉感的效果.例如:有人主张,胃运动时,可使慢电位波幅增高;当胃运动抑制时,慢电位波幅降低.其中,针刺泻法组的体表胃电波却以降低为主.从而表明针刺提插补泻可引起胃运动功能的不一致效应.-您可能也喜欢:岐黄天涯真情为你阅读(5)|&评论(0)&&&&喜欢推荐&&历史上的今天 22:30:19 21:55:48 21:54:04 21:53:22
馆藏&7697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全站分类导航
|||||||||||||||
|||||||||||||||
||||||||||||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之我见点评
应微信朋友请求将近十年以前的文章再次提炼出,以供朋友们借鉴学习!
&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之我见
注:以前在“伤寒”上发过我自己写的有关“烧山火”和“透天凉”的文章,由于论坛服务器出了问题,我的帖和许多跟帖都没了。近期有不少网友通过QQ问这一问题,我只得重写(原稿我未存档),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烧山火”、“透天凉”针法最早的记载始于《黄帝内经》。在《内经》(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曰:“岐伯对曰: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而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 &
& &&&&徐风的《金针赋》又提出了一整套的复式补泻手法,并对“烧山火”和“透天凉”做了系统的论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 ,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 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
&&&&&(明·杨继洲)的《针灸大成》记载:“烧山火,能除寒,三进一退热涌涌,鼻吸气一口,呵五口”。“凡用针之时,须拈运入五分之中,行九阳之数,其一寸者,即先浅后深也。若得气,便行运针之道。运者男左女右,渐渐运入一寸之内,三出三入,慢提紧按,若觉针头沉紧,其针插之时,热气复生,冷气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透天凉,能除热,三退一进冷冰冰,口吸气一口,鼻出五口”。“凡用针时,进一寸内,行六阴之数,其五分者,即先深后浅也。若得气,便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紧提慢按,觉针头沉紧,徐徐举之,则凉气自生,热病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书中还非常形象地以诗的形式表达:“四肢似水最难禁,憎寒不住便来临,医师运起烧山火,患人时下得安宁”。“一身浑似火来烧,不住之时热上潮,若能加入清凉法,须臾热毒自然消”。
&我曾先后向二个民间老中医学了“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二位老师的方法虽有小小的差异,但基本的操作手法是一致的。这里根据我自己的临床经验和对自身的反复试针的结果,谈谈对这一针法的一些想法
一、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针法的要诀
&几乎所有学过一些针灸的人都说知道或称自己会运用“烧山火”和“透天凉”这一手法,但据笔者的了解和观察,其中绝大多数人并没有真正了解和掌握这一针法。因而出现了有人甚至否定这一针法在临床上有着特殊的作用。有些医生虽也运用这一针法,但对施术后病人是否自觉针下有热感(烧山火)或凉感(透天凉)心中并无把握。二、这一手法的要诀是大道至简
&有些医生在初使用这一手法时,虽也采用“三进一退”(烧山火)或“三退一进”(透天凉),但却“强度捻转进针或退针”,这种操作手法是不可取的。笔者在与一些针灸师交流时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包括一些有多年临床经验的针灸师,在刚开始使用“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时,如想当然地(有些书上也是这么写的)用“强度捻转进针或退针”,几乎是不可能成功地达到理想的效果。你自己想一想,病人所要感觉的是“针下有热感”或“针下有凉感”,你却让他(她)“酸、麻、胀、痛”一起到,他还能感觉到什么“热感”和“凉感”吗?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这一手法的要诀就是“提插”。只需最简单的“上下提插”即可。至于你已十分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手法,尤其是手腕的协调性、连续性和频率的掌握已恰到好处时,采用“适度捻转进针或退针”是可以的,而且患者会更快感觉到“热感”或“凉感”,这就好像是用“空间换时间”。对刚使用“烧山火”和“透天凉”的人来说,一定要用“提插”手法,否则,就算你这次做成了,也不知下一次能否还成。[/SIZE]
三、这一手法的关键是由量变引起质变
&“烧山火”是指施术后患者自觉针下有热感,此法常用于治疗寒证。它将穴位分天、人、地三部分进行操作。方法是进针后浅层为天部,插时用力要重,提时用力要轻,故称重按轻提(或曰慢提紧按,前为动作,后为时间的表述)。重复上述操作,直至病人有热感。这里必须要指出的是,对于初使用这一针法的医师来说,你整个提插的时间要15分钟左右才能让患者产生热感。至于你已十分熟练地掌握了这一手法后,则5分钟以内也能让患者产生热感,这是后话。
&“透天凉”的具体操作手法与“烧山火”正好相反。
切记,对初使用这一针法的医师来说,一定要达到15分钟左右的操作时间,这也就是我所强调的“由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四、这一手法的操作要领是手腕的协调性
&在运用“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时,手腕的协调性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决定了你能否做成这一手法,还会影响你的运针时间及疗效。医师需经常练习,以保证操作的连续性和对频率的把握。[/SIZE]
五、了解和掌握差异性
&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穴位,医师当时的状态等因素,都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SIZE]
六、有关“气至病所”的问题
&我们使用“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了给患者治病。这里也就涉及到了有关“气至病所”的问题。根据我的临床经验和对自身的多次反复试针,有如下的体会:
& & 1)绝大多数患者都会有明显的“针下有热感”或“针下有凉感”;
& & 2)对一部分患者行“烧山火”时,患者的头部、背部和四肢有热感,并微微伴有汗意(个别的四肢无热反应);
& & 3)有些患者有“气至病所”的感觉。如曾有一个胃寒患者,我在其足三里行“烧山火”手法,约十分钟,病人诉胃部有热感,自觉舒服很多。
至于为何会产生“气至病所”的效果,我个人认为有以下的几种可能:
& & a)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后,沿经络达其病所;
& & b)通过针刺特定穴位后,引起病所处的共振效应;
& & c)以上二者兼而有之。
&我在具体施针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所选的穴位,手腕的运针频率有所不同,感到效果很不错(这里就不展开了)。另外,在右手运针前、中、后三个阶段,左手不应闲着,这样会更有利于达到“气至病所”的效果
&此外,我想说明的是,行“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时,患者不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相反,他(她)会感到很舒服
&顺便说一下,临床上常常有把“烧山火”和“透天凉”组合使用的,如对某些寒症重感冒,可先“烧山火”,再“透天凉”,其道理,我想大家应能理解。
&2006年8月22日于加拿大多伦多
桂亮点评:
反复提插只能使针下气散气乱,无法达到聚气守气之目的,反而使针感得气得而复失.______少则得,多则失。
2、所有的手法都是为了调针下之气,因此只有辨清针下气感,才能施以相应之手法.这也是手法最精妙之处,无法公式化____传穴传法难传心;
3从量变到质变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每个人个体差异不同,因此即使连续行针15分钟也未必达到质变,当然也就不可能每一位患者第一次行针或针灸过程中都有烧山火透天凉的感觉.______厚积方能薄发
4如果一开始的思路理解偏了,那么会这条路会越走越远,很难再回正路_____道不同不相为谋,道可道,非常道,又常道。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透天凉手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