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营养餐改善计划划属于学生资助政策吗

营养贫困的资金补贴_百度知道
营养贫困的资金补贴
我有更好的答案
让所有贫困生享有学校提供的营养餐.hiphotos.hiphotos。此次调整标准。3。下一步,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地方试点、日.com/zhidao/wh%3D450%2C600/sign=91e38acc6a224f4a57cc7b173cc7bc64/5bafa40f4bfbfbed887cca957ff0f736afc31f36,从2014年11月起。我国从2011年开始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增加财政投入,为提高财政补助的瞄准度,达到每生每年800元,旨在改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和身体素质.hiphotos,不必再区分寄宿生和走读生。2,从每日补贴3元提高到4元、边疆地区,中央政府应强化对贫困学生营养保障的立法和政策安排,中央财政对开展地方试点的省份按照不高于国家试点标准的50%给予奖励性补助://d,明确政府在保障学生营养问题上的责任、很多走读学生在家吃的午饭只是“馍馍和土豆丝”.baidu,这些走读的贫困学生,应该享受政府的生活补贴://d.baidu,是为了解决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jpg" esrc="http,中央财政安排的营养改善计划国家试点地区补助将执行新标准、民族地区,相当于减轻了寄宿制学校的负担、现有财政对农村贫困寄宿生的生活补助资金可改为“供餐专项资金”、革命老区等为重点,营养餐应覆盖所有学生,专门用于改善农村学生的营养状况.com/zhidao/pic//zhidao/wh%3D600%2C800/sign=eee3d6d22938fcdbafa40f4bfbfbed887cca957ff0f736afc31f361://d,今后对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国际经验表明对学生的营养干预是一项重大的人力资本投资.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img class="ikqb_img" src="http,将继续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baidu。<a href="http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等待您来回答教育扶贫推20项政策: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农村学生
&&&&来源:&&&&
人民网北京11月15日电 教育部今日召开发布会介绍教育扶贫全覆盖政策有关情况。自2011年,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2014年11月提高到4元)标准为片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农村学生。监测表明,贫困地区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十八大以来,教育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战略思想,全面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采取超常规政策举措,精准聚焦贫困地区的每一所学校、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孩子,启动实施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先后组织实施了20项教育惠民政策措施,实现了贫困地区义务教育普及、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学生资助体系、教师队伍建设、民族教育发展、职业教育提升等领域的教育扶贫全方位覆盖,为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地区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这20项全覆盖教育扶贫政策中,既有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总体部署,也有具体支持项目。既有面向学生的举措,也有服务于教师的政策。既有普通教育,也有职业技术教育。既有面向11个连片特困地区的,也有专门针对新疆南疆四地州、西藏、四省藏区的特殊政策。既有改善基础设施条件的,也有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通过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的实施,努力办好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遍及每一名教师,培养好每一名孩子。下面重点介绍一下这20项全覆盖政策。
第一项政策是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从2011年以来,已经连续实施两期,中央财政已投入700多亿元,支持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发展。截至2014年底,中西部地区幼儿园数量比2009年增长77%,是东部地区增速的四倍;中西部地区在园幼儿数量比2009年增长65%,是东部地区增速的两倍。贫困地区适龄幼儿接受学前教育权利得到了更好的保障。
第二项政策是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13年开始实施,力争用5年时间使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基本达标。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安排补助资金640亿元,带动地方财政投入800多亿元,惠及3000多万农村贫困学生。
第三项政策是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自2011年,国家按照每生每天3元(2014年11月提高到4元)标准为片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截至2015年6月,中央和地方已累计安排资金1443亿元,全国超过1/3的县实施了营养改善计划,惠及3210万农村学生。监测表明,贫困地区6-15岁男、女生各年龄段平均身高、体重、平均成绩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第四项政策是学前教育资助政策。从2011年起,地方政府对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儿童、孤儿和残疾儿童予以资助,中央财政予以奖补。2014年,各级政府资助幼儿382万人,资助资金51亿元。
 第五项政策是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寄宿生生活补助)。城乡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生已免除学杂费。对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农村学生和城市低保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汉语字典。对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和城市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中西部地区补助标准为小学生每生每天4元、初中生5元。
第六项政策是普通高中学生资助政策。从2010年起国家实施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用于资助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均资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资助面约为20%,万学生享受资助。
第七项政策是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生活费政策。从2012年秋季学期起,按照每生每年2000元的标准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学费,并给予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生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这一政策已对连片特困地区农村学生实现了100%全覆盖。
第八项政策是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目前,高等教育阶段已经建立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师范生免费教育、勤工助学、学费减免、“绿色通道”等多种方式并举的资助体系。
第九项政策是西藏15年免费教育和新疆南疆四地州14年免费教育。西藏实现了15年免费教育,“三包”政策(包吃、包住、包学习费用)覆盖了从学前至高中阶段所有农牧民子女和城镇困难家庭子女,年受益学生达52.5万人,资助金额达15亿元。新疆南疆四地州实现了14年免费教育,覆盖了学前两年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年受益人数190万人,资助金额超过50亿元。
第十项政策是教育援藏、援疆政策。教育部召开了四次全国教育援藏工作会议,组织17个省市实施了教育援藏项目148个,投入资金5.95亿元,用于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教师交流培训、贫困生资助等。教育援疆工作以双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到2014年19个援疆省市实施教育项目386项,投入资金85亿元,培训各级各类教师14万人次,派出支教教师3000余人。
第十一项政策是新疆与内地省市中小学“千校手拉手”活动。在新疆和援疆省市各民族学生中广泛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新疆1584所中小学校与援疆省市中小学建立了“手拉手”关系,结对学生146.8万人;疆内1200余所学校之间也建立了“手拉手”关系。
 第十二项政策是四川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从2009年,四川组织藏区初中毕业生和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到内地优质中职学校免费接受3年中等职业教育,每年1万人左右,每生每年7000多元。已惠及藏区学生近5万人,其中87%以上来自农牧民家庭,学生初次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
 第十三项政策是内地民族班政策。内地西藏班已办班30年,累计招收初中生4.64万人、高中生3.45万人、中职生0.84万人,为西藏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各级各类人才。内地新疆班已办班15年,累计招生高中生7.1万人、中职生1.02万人,为新疆培养输送高校毕业生1.3万人。
第十四项政策是少数民族预科班和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自1980年举办,到2014年,累计培养少数民族学生40万余人,被誉为“造就少数民族专门人才的金色桥梁”。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培养计划2006年实施,截至2014年,累计为培养高层次骨干人才近2.7万人,缓解了西部民族地区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
第十五项政策是职业教育团队式对口支援。2012年,东部地区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市州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对口帮扶滇西职业学校发展,并协助对口合作市州制订重点产业发展规划、打造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队伍等。2014年,建立17个东中部职教集团与西藏和四省藏区17个地州的职业教育对口帮扶机制。
第十六项政策是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自2012年起,在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中专门安排本科一批为主的招生计划,面向贫困地区实行定向招生。到2015年,招生规模从1万名扩大到5万名,实施区域从680个连片特困县扩大至包括国贫县在内的832个贫困县,招生高校覆盖所有“211工程”学校和中央部属高校。专项计划共录取学生18.3万人,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近两年连续增长10%以上。
 第十七项政策是对新疆、西藏高校开展团队式对口支援。2010年教育部正式启动了高校团队式对口支援工作,共成立了42所高校参加的6支对口支援团队,支援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塔里木大学、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学院和西藏藏医学院。
 第十八项政策是直属高校定点扶贫。由44所科研实力最强、以理工科院校为主的直属高校承担44个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定点扶贫任务,统一纳入新十年定点扶贫工作体系中。经过近3年的努力,探索出教育扶贫、人才扶贫、智力扶贫、科技扶贫等高校精准扶贫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各校已累计投入资金和物资折合5.3亿余元。
第十九项政策是《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年)》。这个规划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关怀下,9个部门共同编制的。《规划》将680个连片特困县从出生开始到义务教育阶段结束的农村儿童作为实施范围,重点围绕健康、教育两个核心领域,加快实现从家庭到学校、从政府到社会对儿童关爱的全覆盖,确保贫困地区的孩子生得好、长得好、学得好,编就一张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第二十项政策是《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年)》。这是一项惠及广大乡村教师、亿万乡村孩子的民心工程,通过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等关键举措,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乡村孩子学习成才,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
在做好这20项政策的基础上,教育部将于10月17日下午3点在连片特困地区省市同步举办教育扶贫全覆盖行动启动仪式,将从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贫困家庭学生七个层面构建全领域结对帮扶关系,全面覆盖贫困地区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每一名学生及每一个建档立卡家庭,加快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欢迎新闻媒体界的朋友们积极关注。
(责编:尹深、仝宗莉)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社会万象|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
文章摘要:而这些日日供应的改善食谱,来源于2011年的一项惠民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是财政的大力支持. 为保证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近期,中央财政又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
学生营养餐改善计划
中国财经报网
截至目前,全国22个试点省份的699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全部开展了国家试点工作,22个省份614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全国共有3229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了营养改善补助政策.据统计,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62.3亿元. 护好财政盘子里的“营养餐” 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每天3元的“营养餐”,就可以让美味和健康留存许久.而这些日日供应的改善食谱,来源于2011年的一项惠民政策――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这项计划的实施是财政的大力支持. 为保证营养改善计划顺利实施,近期,中央财政又下达了2014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162亿元,比2013年增加了5亿元,增长了3.2%. 其中,安排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试点补助资金130亿元,安排地方试点中央奖补资金32亿元. 据权威数据统计,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462.3亿元.截至目前,全国22个试点省份的699个集中连片特困县全部开展了国家试点工作,22个省份614个县开展了地方试点,全国共有3229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了营养改善补助政策,该计划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状况. 多部门齐力护航“营养餐” 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年)》,提高农村学生尤其是贫困地区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健康水平,2011年11月,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 该计划包括:在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开展试点,中央财政按照每生每天3元的标准为试点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提供营养膳食补助.试点范围包括680个县(市)、当时预计将惠及2600万在校生. 初步测算,国家试点每年需资金160多亿元,由中央财政负担.鼓励各地以贫困地区、民族和边疆地区、革命老区等为重点,因地制宜开展营养改善试点.中央财政给予奖补.统筹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将学生食堂列为重点建设内容,切实改善学生就餐条件. 另外,将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每生每天提高1元,达到小学生每天4元、初中生每天5元.中央财政按一定比例奖补. 据权威部门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一补”(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和地方试点奖补资金共计520亿元;为改善农村学校就餐条件,中央财政还安排了300亿元专项资金,重点用于国家试点地区农村学校食堂建设. 此外,财政部、教育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等部门相继制定了食品安全保障制度、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信息公开公示制度等一整套管理制度,对计划实施的各个环节进行规范,建立了专项通报、工作调度、部门分省包干、校长陪餐、膳食委员会和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制度,全面落实国务院要求. 实施成效显现 在新政实施以来,营养改善计划实施如何呢?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一份关于《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评估报告》中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到营养改善计划运行情况的良好态势: 在执行层面,地方政府组织有效,分工明确,多部门协作推动营养改善计划实施. 在制度建设层面,制度建设较为完整、清晰.多数县制定了相关制度和管理办法,包括食品采购、卫生管理、安全监管、监督检查、责任追究等,以文件形式规范营养改善计划执行. 在用餐供给层面,多数省、县确立以食堂供餐形式为主要途径保障学生营养,加大食堂建设资金落实力度,推动供餐形式转变. 资金落实层面,营养膳食补助资金落实基本到位,多数地方政府按照“把3元钱全部吃到孩子嘴里”的原则,控制成本采购足额食品,同时做好学校公示与学生实名制统计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膳食补助资金安全使用. 另外,评估报告还提到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使贫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明显受益,得到了受益学生与家长的认可. 一方面,受益学生身体质量有所改善,缓解了贫困农村学生营养不良问题.另一方面,受益学生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得到优化.此外,受益学生上课期间的经常有饥饿感的现象明显减少.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鼓励试点学校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这种供应形式使得营养改善计划能够有效惠及学校周边农户,带动当地生产,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采取食堂供餐的学校需雇用食堂工勤人员,这也增加了当地农村的就业. 需要关注的是,营养改善计划能否得到长期有效运行的两个关键问题在于供餐形式的选择与地方政府重视程度. 对此,评估报告中也总结了在营养餐方面成效显著省(区)的一些共同点: “一把手”工程可为营养改善计划提供组织保障.一些地方将营养改善计划作为“一把手”工程,优势在于,可以有力协调多部门分工协作,建立有效的联动机制,在人力、财力方面调配好资源. 食品安全管理较为严格.多数县能够组织营养改善计划成员单位对食品供应商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尽量做到食品安全源头管理.多数县要求学校按照规章制度,认真执行食品验收流程. 积极投入食堂建设,加快供餐形式转变. 努力落实营养改善计划运行经费.执行情况比较好的省与县的另一共同特点是,各级财政投入落实运行经费投入,有的省通过节省行政经费的形式贴补营养改善计划运行经费. 各级财政投入提高膳食补助标准.根据实施情况信息表回收情况,多个省份在国家试点的基础上,地方财政出资开展地方试点工作. 膳食补助资金监督制度较为完善.在新政实施较为优秀的很多县中,已基本建立完善、细致的信息公示制度,对日公示、周公示、月公示内容均做了详细要求,并督察各校严格执行,实时接受社会监督.(综合) &#160; 建言 财政施“补”如何改善学生营养 ■ 张绘/文 改善儿童营养状况对于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对于国家人才队伍建设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需要平衡加大投入与财力可负担之间的矛盾,构建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分担的投入体制,着力解决财政资金使用安全问题,使资金真正用于贫困适龄儿童的营养改善上面. 建立由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分担的投入体制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采取的是“补助”,使学生的营养有所改善,而不是“全由国家负担”,也不同于国外的“免费就餐”. 改善学童的营养,是国家和家庭的共同责任,不应该也不可能要求国家全包下来.这是因为,中国目前还是一个中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财力有限,而亟待处理的问题很多.因此,应该建立由政府、社会、家庭多方分担的体制.在整个“营养改善计划”运行中在经费保障、食堂建设和运营、供餐模式等环节需要政府、社会、家庭的共同参与. 在经费保障方面,为保障经费的顺利到位需要各级政府的协调配合,同时也需要社会和家庭的支持. 第一,中央政府应在学生营养餐的立法、管理、监督和资金筹措等方面承担更大责任.尽快建立学生营养改善的部际协作机制,由教育、财政、农业、卫生、检疫等部门配合协作,确保从体制上提供符合标准的营养餐. 第二,中央和地方政府应加大投入,在农村学生人数较多的寄宿制学校普遍建设食堂,全面推广学生营养餐.当务之急是在政策上明确:现有针对“寄宿制贫困生的生活补助”是学校供餐的专项资金,目标应集中于改善学生的营养不良. 第三,扩大各级财政对农村贫困生补助的覆盖面.在贫困地区乡镇以下学校,财政对学生的生活补助应覆盖所有学生,非寄宿生的午餐也应纳入政府保障范围.在非贫困地区,生活补助可主要针对贫困生. 第四,为企业和社会投入开辟政策渠道,采用比如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为筹集经费提供更多便利条件. 第五,学生家庭对于学生的营养改善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鼓励家庭和个人加大对学生营养改善的投入. 在食堂建设运营方面,依据中央政府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营养餐应“以学校食堂供餐为主,企业(单位)供餐模式为辅”.而依据财政部、教育部的相关规定,营养餐资金“要全额用于为学生提供等值优质的食品,不能用于为实施营养改善计划而产生的日常运行经费和聘用人员费用”;对于供餐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由地方财政解决. 然而,在公职人员工资仍需要中央及省市财政转移支付的大背景下,县级地方财政对营养餐的资金配套补贴很多难以跟上. 在目前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短期内大规模修建学校食堂、保障食堂正常运转并且雇佣人员会给地方财政带来一定负担,各地更多可以需要考虑以下几种方式化解资金难题: 第一,学校食堂建设要本着节俭、安全、卫生、实用的原则,对于规模较小的农村学校可以因地制宜建“学校厨房”,学生可以在教室吃饭. 第二,就地取材做午餐,尽量多地利用当地食材,在保证安全、新鲜、营养而无公害的前提下,减少食品采购成本. 第三,发挥民间公益组织力量,民间公益组织的强项不在筹款,而在于动员志愿者资源和责任心、透明度等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政府购买民间公益组织服务的形式为“营养餐计划”项目的实施提供人力和财力保障. 第四,鼓励企业或私人捐赠修建食堂,鼓励连锁餐饮企业投资运营学校食堂以及提供餐饮服务等措施,前提是保证质量和食品安全,对相关食品采购账目进行审核和公开. 在供餐模式方面,各地政府需要因地制宜创新供餐模式,除了学校食堂供餐外,还可以通过向单位集体食堂、餐饮企业或家庭(个人)购买供餐服务,实行送餐或托餐;要积极协调有关部门,组织筛选确定供餐单位和定点托餐家庭入围名单,指导学校做好选择;要充分听取家长意见,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另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主动配合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切实做好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确保资金用在实处 另外,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建立严格的制度保障,让每一分钱都真正用到贫困学生身上. 第一,为确保财政资金使用安全,有关部门需要协调配合,对本地区农村学生状况、学校食堂现状、寄宿生在校膳食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发放和管理情况、学生校外住宿情况等进行全面了解,以此对受补助的学生人数做出科学的核算,着力建设实名制学生管理系统,防止冒领、套取国家补助资金的行为. 第二,财政部负责制定“营养改善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安排专项资金预算并按期拨付、及时公开,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地方财政部门要负责制定适合本地实际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制度,及时分解下达专项资金并予以公开,同时积极监督检查专项资金使用情况. 第三,动员乡村资源提供帮助,组织家长、村民、村委会为学校提供各类帮助和财务监督.第四,积极利用新技术,如运用微博、记账软件和捐赠的智能手机等增加学校财务信息的披露能力. 营养改善计划,应该是一套体系而不仅仅是一个项目.片面的营养改善,如果没有相关配套政策的支持,也将难以持久.因此,需要政府在加大投入的同时,重点将食堂建设和聘请供餐人员等相关配套政策跟上,将“营养餐计划”与校安工程、初中工程以及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等相结合.为保障向学校提供“放心粮油”,可以将“营养改善计划”与其他政策性粮油供应相结合,也可将“营养餐计划”与农业产业化发展相结合,通过整体配套政策的跟上,确保“营养餐计划”具有可持续性.(作者单位:财政科学研究所) &#160; 地方 地方财政多举措支持学生营养餐 云南:“做好+做实” 云南省在实施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上,落实责任主体,实现两个“全覆盖”,保障食品和资金安全,解决工勤人员和食材保障难题,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 地方政府既是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行动主体,也是责任主体.云南将营养改善计划列为10件惠民实事好事和20项重点工作之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这项工作.省政府和市(州)、县(市)政府,层层签订责任书. 政府加大投入,努力实现营养膳食补助和“一补”两个全覆盖.除中央资金外,云南省、市(州)、县(市)三级政府按比例分担,积极筹措地方财政资金17亿元.一是扩大计划试点范围.二是扩大“一补”政策范围. 部门紧密配合,切实保障食品和资金两个安全.云南省各相关部门紧密配合,合力推进计划实施工作.一是建章立制保安全.制定了计划实施细则,出台了专项资金、食品安全监管、供餐准入、食堂管理、监督检查等一系列管理办法和制度.二是技术指导保安全.建立实名制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营养监测机制,成立专门的营养改善计划专家组,开展面向营养改善计划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和食堂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三是包干督查保安全.建立每个营养办成员单位包干一个市(州)的分片包干督查制度,在每个学期开学前分别带队对各地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各地因地制宜,积极解决工勤人员和食材保障两个难题.云南省统筹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60多亿元用于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食堂建设,超过80%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实行了学校食堂供餐. 为确保学校食堂供餐正常运行,提高供餐能力,一是新增工勤人员.通过购买服务性岗位和聘请等方式,新增食堂工勤人员3万多人,有效解决了食堂专职队伍建设问题.二是开展勤工俭学.云南省近1/3的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因地制宜,开展了勤工俭学,为有条件的学校配备5-10亩勤工俭学用地,用于种菜、养猪,这不仅是对食材供应的有益补充,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动手能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广西:“多级资金支持+多种供餐形式” 据了解,2014年,广西全区有6877所学校的学生吃上了营养餐.据介绍,从资金来源上看,广西农村学校学生营养餐有多种资金支持,有国家试点、自治区试点、市一级试点,还有一些城区或县正在尝试城区试点和县试点,这些试点由中央、自治区、市一级或城区一级财政买单. 从供餐模式上看,广西采取多种模式,有学校食堂供餐、企业供餐、委托家庭食堂供餐、采买牛奶面包等.在一些边远地区的村小或教学点,还出现了“移动厨房”的餐车供餐模式.迄今,全区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学校中有5972所采取校内食堂供餐模式,有721所学校采取企业供餐模式,有184所学校采取家庭托餐形式. 贵州:“强化管理+感恩教育” 2014年,贵州省营养改善计划在全省87个县1.37万所学校实施,惠及378万农村学生.贵州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除贵阳市云岩区因无农村学校未实施外,实现了全省以县为单位全覆盖. 据悉,从2012年春季开学,贵州省全面启动了集中连片贫困地区65个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国家及地方试点工作.在推进国家试点的同时,贵州鼓励未纳入国家试点的其余22个县积极进行营养改善计划试点. 贵州省要求各学校提供给学生的营养午餐至少四套菜谱,一周一换,每餐至少“两餐一汤”,并配有肉食. 针对住校生,学校可在落实3元供餐标准的基础上,采取“家庭负担一点、政府补助一点”等方式提高就餐标准,确保学生一日三餐白米饭管饱、菜肴有营养. 据介绍,为保障“营养餐”的顺利实施,贵州在各地设立了常设的学生营养办、加强食堂建设;实行严格的“校财局管”制度,以确保资金安全,同时实行大宗原材料“统招、统购、统配、统送”;各地学校食堂配备工勤人员;在学生中加大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等,形成了推行学生营养餐的“贵州特色”.(综合) &#160; 链接 我国营养干预政策演进 贫困地区中小学生因餐饮不善而导致营养不良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社会现象.早在1997年,国务院就颁布了《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内容包括“重点解决贫困地区的营养改善问题.在坚持从经济开发入手开展扶贫工作的同时,重视健康及营养问题并将之纳入扶贫计划”. 该政策的出台主要是由于我国政府于1992年签署了《世界营养宣言》和《世界营养行动计划》承诺“在2000年以前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它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象征性政策”即作出了政策承诺但缺乏实质性的政策行动,特别是缺乏财政资金的配置.此时的贫困地区营养问题完全从属于“贫困”问题,尚不具备独立的议题地位. 自2000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国家“学生饮用奶计划”.该计划作为一项改善青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已经列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2001年,国家经贸委、教育部、卫生部制定印发了《关于推广学生营养餐的指导意见》,此后该政策在许多地区开始实施. 2003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争取到2007年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都能享受到“两免一补”,其中“一补”即补足寄宿生生活费,其对于贫困地区的生活补助已经涉及到了营养改善问题,只是其问题的独立性尚不明显. 自2008年开始,贫困地区中小学生的营养问题开始以较为独立的形式进入决策者的视野.2008年4月,时任国家总理温家宝在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撰写的《从农村寄宿制学校入手,实施国家儿童营养改善战略》上批示:“要增加政府对寄宿制学校贫困学生的补助力度,改善学生营养状况.” 2008年10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指出要“改善农村学生营养”. 日,国家决定从2011年秋季学期启动民族县、贫困县农村免费午餐试点工作,并将宁夏确定为首批试点省区. 同年10月26日,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正式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至此,我国贫困地区学生营养不良问题已成功地进入政策议程并获得了政府的政策干预.(张绘)
上一篇:老师的潜规则造就的学生是社会所需要的吗?”赵x博士的《中职教学设计》着重分析了学生的学习风格和知识形成的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不同,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特征去设置学生的学习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兴趣,以致让学生能达到……
下一篇:甘肃农业大学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经过10年的实践与探索,形成了一套科学、规范、完整的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全员参与、全程式、立体化的学生科研训练计划运行机制,构建起了以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为核心,以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
合作伙伴提供补充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