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出国留学学怎么找亲戚做经济

家境不好如何出国留学? _新浪教育_新浪网
家境不好如何出国留学?
  答网友的提问:家境不好如何出国留学?(文/佚名)
  作为一个和你情况几乎一模一样的“家境不好”的但是最后出国留学的人,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先讲讲背景。我的家乡为某准一线城市,父亲工作,母亲炒股。他们在98年经历了那场著名的国有企业改制,最后决定以得到一笔赔偿金的方式买断自己的工龄,脱离了这个体系。从此后,他们的生活便陷入了低谷。而且这一低谷就是20年。在这期间他们干过很多事情,从事过很多行业,但是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在这么几十年的挣扎中,他们在其中一个生意上亏了大钱,我家的房子被不幸卖掉以抵消我家的欠债。另加一句,我初高中在当地的一所贵族中学。因为我在初中入学考试中考得很好,每年有三万的奖学金,高中以年级前十的身份直升,于是又免掉了学费。要不是因为能有学费减免,我也读不起这个学校。
  2007年是我家的房子被卖掉的那一年,我爸决定找一份工作而不再漂泊。我妈选择了去股市炒股。从此之后,我,我爸,我妈的三口之家年收入大概10W一年,这其中绝大部分来自我父亲的收入。我本科在北京一所著名的IT院校就读,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后,获得了美国一所TOP 15大学的master offer。如果读完这个硕士,学费加生活费大概需要50W到70W。
  我当时在大学最后一学期的情况是,已经在某大型网络公司实习九个月,基本准备正式入职了。家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我的父母亲也没有房子。造成上述情况的的原因很复杂,但是结论是我家无论从任何角度看,都无法负担上述那笔费用。
  但是面对这样一所世界闻名的学府的邀请,我的父母非常动心。虽然他们的文化程度不高,都只是大专生,但是他们深深地明白在中国向上层阶级流动的唯一方式就是读书。于是,我的母亲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决定担负我去美国读书的所有费用。她决定向所有亲戚借钱。借钱的过程必然是不顺利的,其中各种辛苦和负面的东西,我也无需赘言。但是最后我的母亲成功地从两个亲戚那里借到了60W。
  于是我就这样带着60W的负债准备向美国出发了。
  踏上飞机之前,我父母在机场送别。我妈说:“你要清楚地明白现在的形势,你没有任何退路。你唯一的目标的就是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把你的学费挣回来。另外,生活上,能省就省。钱只有这么多,花完了就什么都没有了。另外,我和你爸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老了只有靠你。”
  我倒吸一口凉气。
  接下来在美国的日子里,我过得很累,但是很快乐。同时,我也嫉妒过,绝望过,挣扎过。不过还在最后我都挺了过来,因为我明白:虽然我有巨大的压力,但是我有无价的梦想。我结合自己的情况立了三个目标:1. 争取三个学期毕业,这样可以节约最后一个学期的学费。2. 前两个学期我要选很多的课,争取第三个学期我只需要修两门课。因为这样一来我便可以在最后一个学期成为part time student,这样那学期的学费又可以节约60%。3. 找到一份工作。
  我学的比较努力。我描述一下我的状态供你参考:1. 我在这两年里从来没有去过我所在城市的市中心,也从来没有去附近的大城市旅游过。 2. 我一周包括周末平均下来每天1:00AM睡觉,并不是因为我很勤奋,而是因为我只是个凡人,而且课业确实也很繁重,我需要为白天的不高效付出代价。3. 我只选难的,有用的,有大量编程project的课,因为我知道混GPA对于计算机这一行没有任何用处。(当然懂行的同志说我是ivy league的GPA3.9的大神,最后去了ORACLE,我尊敬您。)分低点无所谓,能力才是最重要的。4. 和我一个专业的同学,70%的人和我一样努力,10%比我更努力,20%混日子。其他的专业的同学,差异较大。商科同学,大多数party,周末开车去旅游,暑假飞遍美国。ee同学,认真和混日子的各有一半,很多想转编程,但也就是说说而已。这个情况不适用于其他学校。
  最后我GPA惨不忍睹,最终还是通过了最低的毕业要求。我发表了一篇ACM论文。我面Google,Microsoft,LinkedIn都挂了,最后留在我读书的这个州得到了一份9W的工作。其他的福利我都很满意。
  我现在每个月给我家寄回3000美元还钱,剩下的钱我也花不完。由于我实际只花了45W,因此我两年就能还清我家的债务。我现在的日子过得很好,财务自由,宁静,快乐。
  ------------------------------------------------------------------
  写了这么多,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我没有提,读者也不可能全面的了解我。但是我试图在描述这样一个自己:淡定,坚持,不完美。
  我觉得在经济压力下,还要决定出国的唯一理由是:出国后带给你的收益,能够大于这笔投资。并且,这样的收益必须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如果你能在这一点上说服你的父母,并且你自己也有必胜的决心,那么你一定能出国。
  我妈知道编程很赚钱,所以她有动力。家长对我很了解,我从未让他们失望,所以他们敢有这个魄力。我有这样的心里素质,因为经历的关系,我可以在巨大压力下工作学习。
  我的本科专业其实也就c语言,c++语言和c编程实践这三门课和计算机有关,我连数据结构都没有学过,什么编译原理,操作系统这些cs经典课程我就更没有接触过了,总之我的编程底子不强。研究生算是狠狠地把我憋了一把。
  我也常常想为什么我不能出生在一个稍微富有点的家庭,这样我就可以不那么累。但是在经历足够长的时间后,我意识到这是一件非常愚蠢的事情。得不到就算了嘛,何必老是惦记呢?与其抱怨,不如接着学习和工作,离梦想又近一点。
  这是我的感悟和经历,希望能够让你也离你的梦想近一点。祝您好运。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
作者目前只有这一篇哦~朋友圈里“海外代购”刷屏都有亲戚在国外留学定居?(图)_网易新闻
朋友圈里“海外代购”刷屏都有亲戚在国外留学定居?(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峡晚报讯
  本报记者 郑岚  李女士的父亲患有高血压,听人说英国某品牌深海鱼油对高血压患者有保健作用,就托朋友圈里一名声称表妹在英国定居的好友帮忙代购了两瓶。两瓶深海鱼油拿到手后,李女士发现,发货方填的始发地为广州,声称海外寄回要通关的商品,怎么从国内始发?看着标满英文的深海鱼油,李女士心里犯起了嘀咕……
  眼下,“朋友圈”里从事海外代购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或称有表弟、表妹在外国留学,或称有亲戚在国外定居,真有这么多人有亲戚在海外留学定居吗?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朋友圈“变味” 做海外代购的越来越多
  昨日,记者在李女士手中见到了请人代购的深海鱼油,瓶上全是英文。
  李女士说,帮忙海外代购深海鱼油的,是朋友圈里的一个朋友,对方称表妹在海外定居,本来看起来没有问题,但快递还不到十天就到了,且没有发货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只在发货地址上写了广州,于是产生了怀疑。
  邓小姐家住城区宝塔河,自去年下半年起,她发现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开始“变了味”。“好多姐妹在代理面膜、洗面皂一类的护肤品,多数是海外代购,说有亲戚在国外,用后觉得不错,看着挺高大上的,但大多是没听过的牌子。”
  记者看到,邓小姐的微信朋友圈里有六七个朋友在推销产品,其中三个从事海外代购,称有亲友在外国留学定居。
  随后,记者采访了十名20岁至40岁的市民,得到的答案均为,朋友圈里有不少朋友在从事海外代购,称有亲戚朋友在外国定居或留学。
  代购商家说 其实是转发“上家”的图片
  连日来,记者采访了4名做海外代购的“微商”,发现有些其实是转发的“上家”的图片。
  黄女士从事海外代购已有两年多了,她告诉记者,三年前生了宝宝,想从国外买奶粉,就找到了已在美国定居的表妹,表妹帮忙买了奶粉、润肤露等商品,用后感觉不错,就在朋友圈里发了,结果有朋友主动表示,想请表妹帮着买些,于是就做起了海外代购,代购的利润其实并不高,一般能赚到10%就不错了,“因为卖的产品货真价实,从去年开始,生意越来越好了。”
  陈女士是做箱包海外代购的,她说,已不想再做了,“每天在朋友圈秀表妹在英国卖场购包的图片,一次要发几十款箱包,实际上是转发的‘上家’的图片,朋友要买,我就把单子转给‘上家’。”
  从事海外代购的黎女士说,她也是转发的“上家”的图片,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几乎天天都转发,但“雷声大雨点小,一件商品也没卖出去。”
  受访“微商”表示,其实做海外代购不是主业,基本没有什么成本,也不需要太多时间,所以也没指望能赚多少钱。
  开网店已有四五年的“伊娃”告诉记者,购买海外商品前,要了解一下所购物品的基本常识,对产地和品牌都十分陌生的最好不要选购。此外,价格如果比专柜便宜太多的,也不可信。
  工商部门提醒 “熟人经济”存安全监管隐患
  “随着时代的发展,购物形式多样化,微商开店逐渐成为潮流趋势。但购物问题也随之凸显。近期以来,12315指挥中心曾接到较多消费者反应‘微商经济’,陷入熟人经济维权难的问题。”市工商局消保分局副局长余庆华介绍,市民消费时须保持理性,慎防陷阱。
  余庆华说,开店零成本,方便迅捷,造成微商经济盛行,但对于这一新兴购物形式,却并无相应法律法规可予以适用,也无相应监管部门,造成监管缺位。微信“朋友圈”买进,属于个人行为,往往是打着“朋友、熟人”帮忙的名义进行,代购人也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在这种情况下,购物产生纠纷后被视为普通民事纠纷的可能性更大,也难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若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目前维权尚处空白区。
  余庆华还表示,微商经济交易能否成功,主要依赖于双方的诚信度,可以说诚信是交易成功的唯一维系和保证。因此消费者选择微商购物的方式须谨慎,同时提高自身维权意识,在消费过程中保留相关合法证据,以免权益受到侵害。
  王晓艳/制图
本文来源:荆楚网-三峡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82 小时
金币:1560
<em id="authorposton15-11-6 12:37
查看: 1639
& && & 中国人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渴望出国。 我一个亲戚比我大4-5届。 学习成绩很好。 我们是个大的军工厂, 谁学习好, 整个厂的人都知道, 我还在初中的时候, 他已经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 后来在交大上了硕士和博士。 毕业后跟同学成立一个跟交大有关系的科技公司, 他是第2大股东。 91-92 年在西安兴庆公园附近买了个120平的房子。 那时我还才上大学,。 家人每月给我的生活费80元。听的他的事情有点晕, 觉得是多么有钱的富豪 , 他看起来笨笨的, 书呆子样子, 说是陕西电视台采访过他的公司和他。 他找了女朋友是高中同学, 也是我们厂里的, 上了西安医科大学的硕士, 在哪个大医院工作。 那时出国还不是很容易, 出国依然是很多人的梦想。 女朋友(后来成了老婆)鼓动他出国, 技术移民出国。 果然办成了。 去新西兰。 他卖了公司的大多数股份, 卖了兴庆公园的房子, 出去了, 后来老婆也跟去了。
由于跟我是亲戚, 而且是亲戚中少有的优秀的人员, 我也经常听到家里人给我说他的消息。 将中国卖股份卖房子的钱在新西兰买了几套别墅。 自己住, 还出租。 还不错。 但他没找到合适的工作, 他老婆在医院临时当护士。 我那时不懂, 不知道护士跟医生的区别。 过了几年, 听家人说, 好象不好。 专业用不上, 一直也找不到工作,&&老婆一直是护士, 国内的医学硕士国外不认可, 无法成为医生。又过几年,我国庆节回父母那里, 他回中国, 找我, 说他要在中国一段时间。 他老婆在新西兰成立了个公司, 可以帮中国人移民新西兰。 问我能不能组织人员移民。 我不懂, 帮着问了问。 后来2个人闲聊, 他说新西兰没什么机会, 想在国内看看。 我问他回来在中国找工作了吗? 他说在以前同学的公司帮帮忙。 他还留了一点股份, 现在每月给他5000元, 让他到处考察公司想买块地。 过了2年, 听家人说他在中国呆了8-9个月, 回新西兰了。 回去还是没有工作, 老婆跟他离婚了。 说是跟了个印度人。 他主要靠政府救济,&&找了个帮别人卖盒饭的工作。 我问家人, 那他为什么回新西兰, 在中国他还有股份, 为什么不在中国留下来。 家人说, 在中国呆了8-9个月, 肯定是不适应工作, 在新西兰不用工作, 拿救济也比5000元多, 如果他在中国时间长了。 新西兰的救济也没有了。 每每提起他, 家人都觉得很可惜, 说都是他老婆鼓动他出国, 如果不出去。 80年代西安交通大学的博士。。。 有些无言。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39 小时
金币:4556
<em id="authorposton15-11-6 14:06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喜欢两个极端化,要么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要么国人在国外就可怜得跟乞丐一样。
用户等级:首席版主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5166 小时
金币:115327
<em id="authorposton15-11-6 13:21
个例,那总比刘汉强吧~~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82 小时
金币:1560
<em id="authorposton15-11-10 12:00
charlenedavid 发表于
我们中国人的思维喜欢两个极端化,要么国外的月亮都是圆的,要么国人在国外就可怜得跟乞丐一样。
思维的2极分化是因为不客观, 带有自己的情绪。 我想随着国内外交流越来越多, 大家的认识越来越多, 态度更加平和, 也 不会对真实的人物和事情有太多的个人情绪。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139 小时
金币:4556
<em id="authorposton15-11-10 13:09
欧文爸爸 发表于
思维的2极分化是因为不客观, 带有自己的情绪。 我想随着国内外交流越来越多, 大家的认识越来越多, 态 ...
看到别人的情绪容易,看到自己的情绪却不容易。
其实你那些例子,已经不新奇了,互联网时代,窗户都是洞开的,各种信息和例子,都摆在面前的,只是,不同的人会选择不同的角度去拣取。
你有没有意识到你所有的例子中,基本都是一边倒的,带着已有的观点去拣取例子,自然都会一边倒。
不过,值得点赞的是,我相信你举的例子应该都是真实的。
用户等级:初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93 小时
金币:3169
<em id="authorposton15-11-10 13:16
事例很典型,应该好好分析一下你这个亲戚的个人性格、能力方面的原因。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每年出去的人成千上万,最后各自的发展也是高低不一,但总趋势应该符合统计学规律吧!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382 小时
金币:1560
<em id="authorposton15-11-10 14:18
其实我记录的所有的真实的人物中, 绝大多是有故事的人。 而且这些故事大多有点让旁观人忧伤的过程。 人的生活, 性格其实对人的生活有很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性格不完善, 其实不论他在哪, 在国内或国外,都可能未必好。 但以我旁观人的感觉, 我记录的2个留学的朋友中, 这个亲戚如果不出国, 生活现在会好些。 另外L 即使在中国,以他的性格, 生活也不会很好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91 小时
金币:1194
<em id="authorposton15-11-23 11:38
国外的月亮跟国内的其实都一样,人还是选择适合自己生存的方式才是最重要的,无论在哪,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济学出国留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