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论文

浅谈如何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
  |  来源: 盐城市消防支队  |  作者: 孙亚洲  |  责任编辑: 彭瑶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推进, 城市建设进入新一轮发展期, 一栋栋建筑拔地而起。然而, 由于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等建设施工人员普遍缺乏对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火灾危险性的认识和缺少相应的防范措施, 普遍存在消防隐患和管理漏洞,建筑施工现场屡屡发生火灾, 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笔者从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简单的分析如何加强在建工地消防安全管理。
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人员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在建筑工程中, 施工现场临时招募的人员较多, 这些人大多文化水平低, 消防安全意识淡薄。而工程管理人员往往只注重赶进度, 将消防安全置于脑后, 随意让无证电工、焊工等操作人员上岗, 建筑施工中动火、用电不按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等现象时有发生。一旦发生火灾, 这些人不懂基本的防火、灭火常识, 缺乏必要的自防自救能力。
(二)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制不落实。由于建设单位的领导认为对工程实行承包后, 施工安全就会随工程转包而转嫁到施工单位, 对安全工作撒手不管, 疏于督促; 监理单位往往只重视施工质量,忽视施工安全; 施工单位为了缩短工期,只求施工进度, 消防管理流于形式。有的建设单位对建筑工程进行层层分包, 但消防安全责任制却没有逐级落实, 且有的分包单位甚至无施工资质。施工单位往往把办公室、施工人员宿舍设在建筑施工现场, 存在严重的“三合一”火灾隐患。而且,宿舍办公室多为易燃材料泡沫夹芯板搭建,一旦发生火灾会对公共安全造成极大危害。许多施工单位没有制定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疏散应急预案, 没有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培训。更为严重的是有的施工人员甚至不知道火警电话号码, 发生火灾时不能及时报警, 不能有效组织人员进行自救。
(三)工地违章用火、用电导致火灾发生。施工现场一般都离不开电焊、气割等, 由于施工人员缺乏对消防基本常识的掌握, 导致火灾隐患较多, 表现在: 一是违章用电, 不按电气安装使用规定, 私自乱拉乱接电线, 极易引起电线短路; 二是不根据用电设备功率大小选择相应的电线规格和任意增加用电设备, 形成电线负荷过载而发热起火; 三是在焊割作业中,炽热的金属火星飞溅是引起火灾的主要原因, 焊割作业时的热传导, 也会引起火灾, 施工人员焊割前不对焊割作业的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查清理, 也极易引起火灾。
(四)施工现场没有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由于施工队伍大多只重经济效益、求速度, 而忽视安全, 一般施工现场均未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有的即使配备了消防器材, 大都是个摆设, 灭火器材也大都失效、过期, 根本无法使用。许多建筑工地都没有落实临时水源, 最多就是利用周围道路的市政消火栓, 但往往有些市政消火栓离建筑工地距离有几百米远, 一旦发生火灾, 不能及时取水扑救。此外, 消防水源、消防车道被占用或堵塞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二、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一)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 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应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第十二条的规定, 明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由施工单位负责, 实行施工总承包的, 由总承包单位负责。分包单位向总承包单位负责, 并服从总承包单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具体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建设单位应当与施工单位在订立的合同中明确各方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责任, 与此同时建设单位应该加强对施工工地的安全检查, 应和施工单位一起进行监督管理。建设单位要主动牵头, 及时协调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 要经常到施工现场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要牢记“安全第一、生命至上”的宗旨, 按照“谁建设、谁负责”的原则, 切实履行好自身职责。二是施工单位要按照公安部第61 号令的规定, 健全完善管理制度、落实防火责任。要按照“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 成立消防安全管理机构, 确定专( 兼) 职消防人员, 并指定专人负责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 针对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制定不同防范措施, 并要逐级签订防火安全责任书, 把防火责任切实落实到各个施工单位的具体责任人。三是建设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灭火疏散预案, 并定期组织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增强抗御火灾事故的能力。
(二)强化施工队伍管理和消防安全培训, 提高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技能。按照国家有关消防法规规定, 从事建筑施工、装修施工的单位, 必须具备相应的资质证书, 并建立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单位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工程技术人员必须经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对未取得资质证书的单位或个人, 一律不得从事施工作业。施工单位要制定消防培训计划, 对临时招募人员要开展经常性培训活动, 使其掌握基本的消防常识和防火灭火技能, 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尤其是要加强对重点工种人员的培训;电工、焊工必须持有关部门颁发的培训合格证方可上岗。
(三)加强现场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可燃材料管理。施工现场往往大量采用易燃、可燃材料, 如木龙骨、胶合板、宝丽板、塑料板、刨花板、麻袋、聚氯乙烯材料等, 这些材料随意堆放现象十分严重。在施工现场电焊、气割溅出的高温火花及灼热物体以及其它明火( 如烟头) 掉在易燃、可燃材料上,极易引起火灾。施工现场还经常使用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 如油漆、汽油、香蕉水等,这些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存放常常无专用仓库, 随用随放, 且不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通风等安全措施。施工作业中不严格遵守易燃易爆化学危险品储存、使用、操作规定, 极易引发爆炸等伤亡事故。
(四)配备齐全的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建筑施工现场的各个楼层和重点防火部位, 要设立临时消火栓,要配备齐全的手提式灭火器、消防水桶、消防沙袋等灭火器材。各种消防器材一定要放在明显和方便提取的位置,并作“消防用品,不得挪用”的明显标志。要落实建筑施工现场的临时水源供给, 在设备安装施工阶段,宜最先安装消防水管及其相关设备,提前供水。建筑工地内要设置标明楼梯间和出入口的临时醒目标志,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和障碍物,特别是那些可燃、易燃的物品更要坚持每天清理,确保发生火灾时现场施工人员和消防人员下行、上行畅通快捷。
版权与免责声明浅谈如何提高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
作者:安全管理网 来源:安全管理网 点击:
 评论: 更新日期:日
摘 要:建筑行业的告诉发展,给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带来了难题,仅靠原有的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和技术标准,已经不能适应行业管理形势的需要。笔者对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与管理方面提出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建筑;安全;质量控制;管理
  在建筑快速发展中,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也成为了重要的问题。必须明确施工安全生产职责,强化施工安全管理,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保障机制,是维持建筑事业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和基础。建筑施工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关系到建筑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1.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教育严重滞后。施工企业招收的大部分工人都没有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致使这些人严重缺乏安全生产知识,安全操作水平低,自我防护能力差。
1.2施工安全资料不规范、不标准。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分项交底和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不全、不准或与现场实际不符。安全技术交底不到位,施工安全活动记录不真实,这就给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带来了原则性的错误和隐患。
1.3施工现场安全意识重视不够。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高空坠物、物体打击、触电、中毒、以及坍塌等事故时有发生,许多施工现场存在场容场貌较差、场地高低不平、道路不畅通、材料及废弃物乱堆乱放、施工现场无安全标志或有安全标志却悬挂位置不合理、部分工地现场封闭管理仍不到位、生活设施不符合规定等现象,安全状况一直得不到彻底改善,最终影响了施工进度、成本和效益。
1.4施工安全管理不严,抓落实的力度不够。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缺乏搞好安全管理的办法和手段,对现场作业中存在的习惯性违章和一些隐患问题不敏感,不制止、不分析、不研究、无动于衷、见怪不怪,管理人员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不重视造成了安全管理职能上下脱节,工作失控,使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落实不下去。
2.严把施工组织设计安全关。
  在对施工组织设计进行审查时应重点注意以下几方面:
(1)检查安全技术措施。施工组织设计中是否包括了安全技术措施,以及制定的这些措施是否符合各专业工种、各施工部位的要求。
(2)检查施工现场安全保证体系。要检查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完善,从项目经理、工长、班组长等生产指挥系统到生产、技术、机械、器材、后勤等有关部门,是否都按其职责分工,确定了安全责任。
(3)检查“三宝”、“四口”、安全用电等防护落实是否到位。
(4)注意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管理。
  建筑施工现场使用机械设备主要包括:
a.物料提升机和外用电梯:物料提升机目前国家没有统一的制作规范标准,多是由企业自已制作自已使用,存在着设计制作缺乏规范要求,使用管理随意的情况;人货两用电梯虽然设备本身是由厂家生产,但也存在组装、使用及管理上的隐患,一旦发生问题将会造成重大事故。所以必须按照安全规范要求及有关规定,对这两种设备进行认真检查和严格管理,防止事故发生。
b.塔吊:塔吊安装、拆除及操作较复杂,技术性强,对使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在组装、拆除及使用中存在一定的危险性,使用、管理不善易发生倒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所以,组装、拆除塔吊时一定要使用肯有资格的专业队伍承担,使用前要进行试运转检查,使用中要严格按规定要求进行。操作塔吊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
c.起重吊装:主要指建筑工程中的结构吊装和设备安装工程。起重吊装是专业性强且危险性较大的工作,所以要求必须做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试吊、由专业队伍安装,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运行。
d.施工机具:施工现场除使用大型机械设备外,也大量使用中小型机械和机具,如电焊机,切割机、磨合机、电锯等,这些机具虽然体积较小,但在建筑施工中广为应用,量多面广,操作过程中潜在危险性,稍不注意,极易造成事故。使用小型机具必须强调按规范进行。
Tag:..相关内容
建筑安全论文热点内容
571723013624696115041128710895103509552
建筑安全论文推荐内容
02-2802-2802-2002-1902-1001-2501-2501-25
安全管理论坛新帖
论坛数据加载中...
 |   |   |   |   |  |   |  |  |  |  
北京东方创想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E-mail:   & & & &
&& 京公网安备如何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如何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市住建局多举措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日期: 09:28
检查人员在建筑工地检查。
新城花苑二期建筑工地设置的茶水桶。
近期,市住建局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建筑工地安全监管,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弘扬安全文化,狠抓夏季“七防”,确保我市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近期,市住建局创新监管方式,强化建筑工地安全监管,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弘扬安全文化,狠抓夏季“七防”,确保我市建设领域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督促建设单位加强夏季安全管理
近期持续高温,市住建局密切关注气象变化,及时通过QQ群、短信平台等多种方式,向各建筑工地发出预警信息,要求各在建工地高温天气实行“做两头、歇中间”的避高温措施,适当调整工作班次和工作时间。
市住建局要求,各施工企业、项目部要重视员工生活区的防暑降温和卫生防疫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宿舍、食堂、厕所、淋浴间等临时设施符合标准要求并满足防暑降温需要。施工现场要提供足够的符合卫生标准的饮用水、凉茶和常用防暑药品。工地现场、生活区要及时清除生活垃圾,定期灭杀蚊蝇,确保施工作业人员的人身健康和安全。
市住建局安监站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有新城花苑二期、天妃广场、靖江玉兰花园等在建工地50多个,各个工地已及时调整夏季高温作业和休息制度,采取多项防暑降温措施,保证夏季施工安全。记者了解到,各建设工地坚持以人为本,从细节着手,采取错时施工、配备防暑药品等多项措施,保工程进度、保施工安全、保工人健康。
开展施工升降机防坠落试验
建筑起重机械是建筑施工的主要危险源。为进一步提高我市建筑起重机械维保人员的技术水平,7月22日至23日,安监站组织全市所有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安装单位的维保人员,参加江苏省建筑安全与设备管理协会举办的《建筑施工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规程》宣贯培训。培训结束后当场进行考试。安监站明确要求,考试合格的,方可继续在我市从事建筑起重机械维保工作。
7月16日,山东省龙口市一建筑工地施工现场发生施工升降机坠落事故。为充分吸取事故教训,安监站发出通知,要求相关单位,开展建筑施工升降机防坠落试验,进一步保障建筑施工升降机的使用安全。目前,各产权、使用、监理单位已对在建项目使用的建筑施工外用电梯防坠安全器的安全使用情况进行了全面检查,并按规定逐台进行额定荷载坠落试验。
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安监站要求有关单位必须立即予以整改,并按规定进行签字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建筑工程安全检查请来“第三方”
从7月初开始,市住建局创新监管方式,通过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方——上海施工现场安全生产保证体系第一审核认证中心,对我市所有在建建筑工程进行了一次拉网式检查,重点检查建筑起重机械、施工用电、脚手架和临边防护、基坑支护和安全资料等。
本次检查历时10天,共发现各类安全隐患、不足之处1683条,从专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型机械管理、模架工程和临边防护以及施工用电。
7月26日,市住建局组织相关乡镇(园区)建设科长、市住建局相关职能科室工作人员、各受检项目施工单位相关负责人和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法人和总监以及各建筑起重机械租赁单位负责人,召开了检查情况通报反馈会。会上,上海一中心的专家通过PPT对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对各专业的共性问题和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阶段的工作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市住建局要求,各建设、施工单位要坚守安全生产的底线和红线,切实消除安全隐患,进一步落施工企业主体责任、监理责任和属地监管责任。安监站将充分利用好信息化(远程视频)手段,建管科将充分利用好信用管理的手段,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近期要着重做好高温季节施工的各项防范措施和G20峰会期间的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
(作者:全媒体记者何旭耘 & &责任编辑:夏传滨)
靖江市人民政府主办 靖江市委宣传部指导 苏ICP备号 苏新网备2006020号
靖江日报社承办 靖江市电信分公司协办 靖江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建筑安全文明施工规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