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克服马虎的毛病学习中的“马虎”现象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
怎样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马虎毛病
作者:快乐数学
点击次数:4086&&&
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相当于让学生拥有了“会学习、会思考” 的强大武器。而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发现,“马虎”毛病一直是许多学生的通病,也是许多学生和家长们头疼的问题,我们经常听到家长这样抱怨孩子:   
 ——我家孩子怎么那么马虎,明明是“1”,却写成了“7”  
 ——我家的孩子常把加号抄成减号。  
作为老师的我,身边又何尝不是马虎的学生比比皆是?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论是在跟家长的学习情况交流中,还是同事的教学研讨中,“马虎”已经成为一个高频词屡屡出现,它也已经俨然成了一个隐形杀手,给学生学习带来了重重阻碍——在练习中、作业里、测试中,经常发现学生不是抄错题目,就是计算错误。尽管我们的学生“小”,尽管“宽容”是一个为人师者必备的情操,但是,过度的宽容却是一种“纵容”。如果对学习中的“马虎”置之不理,这一坏习惯会越来越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必须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坏习惯,养成严肃认真的好习惯。  
孩子马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帮助孩子克服马虎的坏习惯,首先要找到孩子马虎的原因:   
 & 一是家长问题。年幼时的马虎现象没有及时纠正,形成定势;   
 & 二是教师问题。教师留的作业多,学生不快做不行,于是急急忙忙做,造成丢三落四,错误频出。   
三是学生自身问题。有些孩子态度不认真,做事缺乏责任心 ,应付的成分太多,理解能力差,学习知识囫囵吞枣,因此在学习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  
对于家长问题,教师要及时跟家长取得联系,让家长督促帮助孩子慢慢改掉做事马虎、不认真的坏习惯。  
对于教师问题,我们要从自身寻找原因,多抓课堂教学效率,布置作业要少而精,让学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认真完成作业,慢慢改掉作业潦草马虎的坏习惯。  
那么,针对学生自身问题,究竟怎样才能有效制止这种“马虎”现象呢?
一、指导学生读题——标关键词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数学学习。针对小学生审题能力普遍不高,且注意力往往集中在习题本身,对题目要求视而不见等等这些现状,要求他们对题目好好研究一番:至少默读2遍,认为还不理解,再多读几遍;用横线划题目中的关键词。我认为关键词至关重要,它是理解题意的重要支点,支点明确了,后面的解题工序也就一帆风顺了。  
如: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5+4&&& 2+8&&&& 10-3&&&
3+5&&&& 12-9&&&&& 7+6  
马虎情况一:3&7&8&9&10&13  
马虎情况二:7+6&2+8&5+4&3+5&10-3&12-9  
情况一误把“排列算式”做成了“排列得数”,马虎在只看到了“按得数从小到大”,而没有整句地理解“把算式……排列起来”;情况二则是在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虽然这种错误是如此的低级,但在日常作业中,学生们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重犯。  
针对学生这种审题不完整、不仔细的现象,在读题后,让学生尝试找出关键词并在题目上标注出来,以此加深理解。在这道题目中,就可以这样标关键词——“把下面的算式按得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再比如“把左边的四只小狗圈起来,把从右边数第5只小狗画出来”通过这样标出关键词,让学生经历了一次更深层次的理解,也就把题目要求内化为了自己的思维方向。  
二、指导学生有序思维——先算划线  
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句话用来形容学生的学习状态也一点都不为过。为了追求快速,往往草草了事,致使原本简单的题目,在他们的笔下,答案竟会是南辕北辙。  
如:在(& )里填数。  
12-4=(& )+3  
错误情况:12-4=( 8 )+3  
受形象思维的影响,算出12-4等于8后就迫不及待地写在了括号里,忽略了后面还有进一步的计算。  
针对此类情况,可要求学生给先算的划线,并在下面写上得数:  
 怎样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马虎毛病
&&  再思考:8=(& )+3,形象地算出(& )里应该填上5。把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明确清晰地暴露出来,答案也就一目了然了。  
三、指导学生估算——验证得数。  
“加强估算”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学生掌握了“必要的估算技能”后,有意识地培养估算运用习惯,便能够“以估算验计算”,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率。  
如:计算  
698+220=&&&&&& 729-130=  
错误情况:698+220= 818&&&&& 729-130=859  
“忘记进位”和“加减号看错”等这类错误在我们看来是如此地显而易见,可对于从一开始就恭恭敬敬把他们算错的学生来讲,却是那么地难以发现,大概就是所谓的“首次印象”思维定势理论吧。  
在学生自主算出精确计算的结果后,再进行一次估算,得出的估算结果分别是:  
698+220≈700+220=920  
729-130≈730-130=600  
将估算结果与先前的精确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两者是否接近,从而判断有无错误,及时找出错因并加以纠正。不仅加强了估算的应用,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有效制止了“粗心马虎”现象。  
四、指导学生画图——理清思路。  
“数学终究是一门抽象的科学”。当我们的学生对错综复杂的数学文字题一筹莫展时,采用数形结合,看得明白了,想得清楚了,答得也就正确了。  
如:给一条小路两边和圆形花坛四周种树,小路每条边上种4棵,每隔 3米 一棵,花坛边也种4棵,每隔 3米 一棵。你能算算小路的长度和花坛的周长吗?  
错误情况:小路和花坛都是3 × 4 =  12米 。                                   && 学生用简单思维想成了4个3,而忽略了“圆形周长与长度”不同。  
怎样让学生克服数学学习中的马虎毛病
 在这道题目中,采用数形结合,引导学生画出示意图,简简单单的几笔,本题中的难点就迎刃而解了。看着示意图,学生恍然大悟,小路长度是3个 3米 ,圆形周长是4个 3米 学生数学思维茅塞顿开,轻易地检查出了这类习题的失误。  
当然,对于上述的四种方法,我们并不能强求每一个学生都“照搬模式”、“套用理论”,这样势必造成学生思维的按部就班。可以让学生在理解的前提下有选择地、创造性地运用,只要学生能养成对知识点本质的深入仔细思考的好习惯,“马虎”的拖累自然会日渐稀少,学生的认知全面性,思维缜密性自然会日渐丰厚,自然而然就会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习惯,克服“马虎”的小毛病,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给此文章动态评分
动态评分:
查看你感兴趣的文章,还可以对文章进行评分,获得更多经验。特设进步故事和经典学习计划等,与大家分享学习中的乐趣和经验。还可上传好的教育文章,获得积分和经验,文章越好,积分越多。
家教在线 版权所有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doc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高中生如何克服做题马虎的毛病
  &马虎&主要表现在学习方面有潜力和较有潜力的学生的身上.在学习品质和学习性格方面则更多为外向血质型的同学.他们在处理事务学习和生活及交友方面给人一种易激动,易浮燥,易冲动,爱发言,但也是给人以诚恳正直和积极的印象.而学习困难的学生因方法知识未能正确获得,在马虎问题上是被做不出而掩盖.  我认为马虎要从思维和习惯的根源上着手,细分之下,马虎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学习态度  有些孩子马虎是态度不认真,对学习缺乏责任心,因而理解知识时囫囵吞枣,做作业时马马虎虎凑合着做完得了,甚至抄袭。当然到了自觉了一些,但是长久以来养成的惯性思维没有得到改变,即复习过程中还停留在表面,没有深入钻研,认为听懂了一些就是全部懂得了。这类学生是最容易把丢分归结于马虎。  改正方式:正视自己的性格,纠正学习态度,复习要从细致而全面两方面入手,多花时间在基础上,先努力做小题、基础题,然后再赶上整个复习进度。  2.急性子  有些孩子是急脾气,干什么都心急,急急忙忙难免出错,干什么事都毛手毛脚,从来只朝着自己的想法方面去考虑事情。通常这类学生较为聪明,思维非常敏捷,对自己比较有自信。有着较强的表现欲,但有时比较顽固,坚持自己的观念,不会从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在他们看来理由已经很充分了),所以导致错了后仍旧钻研许久,直到无法回头。  有部分同学会考虑很久后,才开始怀疑是不是考虑错了,重新思考。这类同学只要给自己一些思维上的暗示,做题时想不出来就换个角度思考。平时的时候不要过于心急,做事逼迫自己调理一些,就可以客服做题方面的马虎。  这类同学往往难题大题会做,但是往往栽倒在简单题、非常熟悉的题上,非常可惜。因为认为题一看就会,没有看清就写 ,导致出错。非常熟悉的题没有看完就认为已经了然于胸了,结果发现题目可能也许大概貌似换了条件。  3.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理解不到位)  有些孩子马虎是因为对所做的功课不熟练,因而顾此失彼,出现错误。研究表明一,对习题特别生不易马虎,因为还不会呢,特别小心仔细。对习题非常熟练也不易马虎,熟到不假思索就能写对,也不马虎,很少有把自己的名字写错的,就是因为太熟了,马虎不了。只有半生不熟才容易出现马虎的现象,看着这题一点都不难,可实际上自己又不是掌握的特别好,思想上麻痹,出了错。  4.临场心态问题  有些孩子因对考试的心理负担过重,过分紧张,平时做题没问题,一考试就错,这是考试焦虑造成的。针对不同情况,要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如,对态度不认真的孩子,应主要解决态度问题,使之认识到马虎的危害,改变不认真的态度:对心性格急躁的要训练性格,改变急躁的性格:对那些知识不熟练的孩子,应多加练习主,做其熟练的掌握知识:对考试焦虑的孩子应减轻其心理负担,不要让他把分数看的过重,心理负担轻了就不会那么紧张了:对习惯不好的孩子,应校正其不良习惯,培养严?认真习惯。
本文来自:逍遥右脑记忆 /gaoyi/34111.html
相关阅读:相关链结: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
下载积分:1197
内容提示: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
文档格式:DOC|
浏览次数:1|
上传日期: 14:16:40|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如何克服粗心的毛病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样克服马虎的毛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