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哪里可以学习汉语和国学?

中国学专业首创人范捷平:国学研究很重要 但不要大搞|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学_凤凰文化
中国学专业首创人范捷平:国学研究很重要 但不要大搞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010年,浙江大学开办了国内首个中国学专业,目前浙大的中国学专业有100人左右的在校生,近70名留学生则已拿到硕士学位。范捷平: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的汉语文字,国外高校的汉学研究则主要围绕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
2010年,浙江大学开办了国内首个中国学专业,目前浙大的中国学专业有100人左右的在校生,近70名留学生则已拿到硕士学位。浙大的中国学专业只招收外国留学生,用英文授课,关注当代中国的问题研究。 4年来,中国学专业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在中国高校中,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在内的高校,均开设有类似专业。 和豪华的北大、清华的中国研究项目不同,浙大的中国学专业经费主要来自浙大,也没有专门为留学生造房子,师资则由各院系教师组成。学生则来自加州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奥斯陆大学、斯德哥尔摩大学、柏林工业大学、洪堡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国际高校。 &发达国家对中国有着文化上的偏见,在政治制度、价值取向上距离较远,而非洲人民被认为是中国的好朋友,他们对中国的价值体现并没有太多怀疑,非洲学生来中国可能更应该学工、农、医这样的实用专业。&59岁的浙江大学副秘书长、德国学研究所所长范捷平是国内最早提出&本土中国学&概念的学者,此前他曾担任了浙江大学人文学部部长、外语学院专职副院长的职务。6月3日,时代周报记者专访了范捷平教授。 &不希望留学生变成中国代言人& 时代周报:浙大是国内最早创办中国学专业的高校。当时创办该专业的背景是什么? 范捷平:我本人长期在国外工作,上世纪80年代读过海外汉学,在德国也待了13年。依我个人的理解,海外汉学对中国问题的研究,有其自身的视角、立场和价值判断。 如果说海外汉学是一个视角的话,那么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对中国问题进行研究,是基于海外汉学研究之外的一个新视角,可以说是对海外汉学的一个有效补充。 我在2010年提出创建本土&中国学&的概念,当时即认为&中国的问题一定在中国&。比如说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民营经济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社会老龄化问题、暴恐问题,还有其他日新月异的发展问题,这些问题为什么这样发生?中间蕴含着怎样的内在关系?又该如何解决?与历史和文化又有着怎样的关联?这些事情一定有历史与现实间的逻辑和联系在,这需要在中国本土寻找答案。 第二个原因是由于在中国问题上,海外汉学研究与国内的一些信息并不对称,比如对农民工问题、计划生育政策、少数民族问题等话题,与我们的看法都不太一致或有出入。 中国问题的研究不应该由西方来主导,而应该由多方的交流、对话来呈现。我们曾听过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的观点,西方欲把和平演变的期望放在中国的下一代人身上。这不是说海外的中国学都有反华倾向。我觉得海外汉学研究存在的问题是,身体没进来,这就意味着感知没进来,中国学的研究需要通过眼睛、耳朵等各个器官,去接触领略中国社会。 我们是把中国当代现状,呈现给外国学生,让他们亲自来研究观察,把自己的身体植入当下中国发展的语境和生活环境下,让他们明白中国正在发生的改变,这是我创导本土&中国学&的契机。这个意思并非如杜勒斯所说的将改变中国的希望寄托在中国第三代、第四代身上,我希望西方下一代人能比较客观准确地看待中国,了解中国的现在和过去。 第三个原因是方法论上的考虑。我一直在思考,传播中国文化的策略,要怎么样做才是可行的。我认为一定不能是简单地靠中国人来做这个事情,而应该像杜维明先生说所的文化中国的概念。怎么样讲清楚中国的价值观和合法利益,这就需要更多的人发出中国声音,这里包括国内的中国人、海外的中国人,还包括海外所有研究中国的人士,我们培养这些学习中国的留学生,是想通过他们的嘴巴来描述中国,这是一种新的传播中国的范式。简单来说,是用西方人的舌头,发出中国的声音。当然,我们不希望西方留学生变成中国的代言人,只是希望他们客观真实地呈现当下的复杂中国。 事实上,我们在2010年提出创办中国学专业时,还是较朴素和务实的。浙大有自主设立专业的权限,在自主论证后,要报教育部备案,教育部也批准了。现在看来,几年前的这个理念,也吻合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中央精神。 中国学会越来越趋于&区域研究& 时代周报:中国学专业的教学内容是怎么设置的? 范捷平:孔子学院主要传播中国的汉语文字,国外高校的汉学研究则主要围绕以孔子、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区别于上述两者的教学内容,我们的授课内容除涉及中国语言、文化、历史等内容外,更涉及现代中国的政治、管理、经济、社会等当下问题。这些问题之所以发生在中国,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学生会主动去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知识。 比如我们有一门课程专门研究移民问题,会研究出国的温州人群体,我们会指导学生分析这个群体在温州过去的生存状况,通过何种途径出国,出国后在国外如何生存,所在国如何管理他们,移民群体对国外的文化认同如何,还有移民第二代、移民第三代的发展状况等。我们不是简单告诉学生中国国情,还会带这些学生去侨乡考察,这又会涉及到诸如家庭、人口等话题,这些话题的表象背后往往有着学理基础在。 再比如我们有一门课程是专门研究中国的民营经济,老师就带领学生去参观吉利集团、万向集团。在后,很多欧洲人不再买轿车,认为这是在中国生产的。等学生参观完吉利集团后,他们发现吉利在中国还是在生产其自主的吉利品牌,这与西方一些媒体的报道是有出入的,这就起到了纠偏的效果。 今年我有一位来自哈佛的学生,他跟我说,他想研究中国房地产市场。我本人专业在人文领域,没有专门研究经济问题,所以我建议他从文化角度研究中国的房地产,比如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人买房子是为了结婚,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买房子只是男人的事情,不明白为什么在中国买房子还是父母的事情。 像这些话题,对他们了解当下中国很有作用,他们会去探求问题背后的原因,这些原因可能是发展中的系统问题。 时代周报:中国学专业未来在办学上有没有什么规划? 范捷平:未来的招生规模可能增加,这意味着教学力量需要进一步增强,我们希望更多的国际高校教授来中国上课。 中国学在过去是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学科,孔子学院主要教的是语言。但是当今世界人文科学的发展趋势并非如此,我的判断是,会更加趋于&区域研究(Region
study)&。 中国学可能会是未来很多文科专业的发展范式,比如历史学、哲学、文学、政治学都不开这样的地缘性,过去以语言文字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十分需要向地缘模式转型。 &我认为国学研究很重要,但不要大搞& 时代周报:近几年来,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脚步加快,诞生了孔子学院这样的海外汉学机构。当然对孔子学院的评价,现在褒贬声音都有。你如何看待孔子学院在海外遇到的困境? 范捷平:我不太好评论。他们现在有一定的困难,(原因)比较复杂。比如办孔子学院的数量、核心内容、管理模式,可能都会引来(一些问题)。在西方土地上传播中国之花,也有适应不适应的问题。另外,西方人有没有真正接受你,你在国外的分寸有没有把握好,这些可能都有关系。 走出去战略是为了提升中国文化的显示度。走出去的策略是多种多样的,孔子学院是走出去,我们也是走出去&请进来,再走出去。外国人来中国取经,然后回国后把中国文化带回去,我们有些学生毕业后留在了中国,但是与国外的联系还在。 我们不是在做叶公好龙似的传播。唐僧取经,一定要去印度取,因为经在印度。中国的问题,也一定需要在中国观察。 时代周报:在办学过程中,是否遇到不一样的反对声音? 范捷平:在办中国学这个专业的过程中,确实有不少人并不理解。比如有人说,中国学是西方人做的,中国高校为什么要办?也有人说,中国学应该用中文授课,不应该用英文授课。还有人说,既然要授课,就应该讲国粹,而不用涉及当代中国问题。 用英文上课,是基于这样的考虑,中国问题要说透,用西方常用语言上课,效果可能更好,因为学汉语对西方人来说时间漫长,学完再来做研究,人数会比较少。 中国人说国学,海外说汉学。我在国外读过汉学研究,读的是中国古籍,研究王阳明、朱熹、张载和戴震,当时的考试题目我记得是中国的科举制度。这些内容与现实有一定距离。 我认为对国学的研究很重要,但不要大搞。本末不能倒置,&本&是今天的中国。向国外学生介绍今天的中国,然后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传统中国,这个意思更大。要知道,中西方从来没有因为孔子而吵架过,我们吵架的原因是因为当代中国。很多外国人希望我们当孔子、当老子,重新穿上长衫、梳上辫子、拿起一本线装书,口头念念有词,希望中国能回到清朝去。 在孔子的问题上,中西方的观点非常一致。中国的问题是,现在也需要石油、也需要发展、也需要吃饭,中西方的冲突,不在于争夺孔子的话语权,也不在于争夺孟子的话语权,更不在于争夺老子的话语权。 无论如何,外界理解我们会做,外界不理解我们也要做。&讲述好中国的故事,传播好中国的声音&,这是十八大之后主席提出来的。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很深刻的&故事、故事,是故去的事,是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化。声音、声音,是指要发出今天的声音。从根本上说,我们的办学目的也在于此。 相关报道 中国大学雄心勃勃的全球领袖培养计划 静园风波:设计者曾承接建福宫重建与默多克四合院
[责任编辑:杨海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12/03 09:23
12/03 09:07
12/03 08:12
12/03 08:12
12/03 09:26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凤凰文化官方微信
播放数:366245
播放数:502280
播放数:482777
播放数:341514
48小时点击排行你是要采购产品?点击信息,让卖家主动来找你
[供应]汉语学习 我们走
供应商:上海儒森教育进修学校
价格:面议
数量:大量
姓名:谭老师
有效期至:
信息发布: 11:56,审核通过:
12:07,审核人员工号:G0687, 已被浏览3次
产品主要特点:
以上是汉语学习 我们走
的详细信息,如果您对汉语学习 我们走
的价格、厂家、型号、图片有什么疑问,
对本条[汉语学习 我们走
'汉语学习 我们走
'信息很全面,会进一步了解一下!
'汉语学习 我们走
'对我来说没什么用,看看吧
嘿嘿,您发布的'汉语学习 我们走
',感觉还不错哦!有机会肯定会合作的啦~
对于'汉语学习 我们走
'我还要看看
价格那么地高,距离那么地远,我不放心买'汉语学习 我们走
',要不我还是找找别家吧!
一直想要找'汉语学习 我们走
',现在终于给找到了,可是我还是要考虑下,网上交易有风险,老板的营业执照看看
支持当地企业!'汉语学习 我们走
'在我们家乡是很有名的!
我只是一片云,默默地飘过'汉语学习 我们走
'就走了,不带走任何的小云朵!
暂无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
请输入您的疑问
下次不再提醒
更多供应信息
该供应商还发布了
最新采购加盟信息
如该信息涉及非法或虚假内容,您可以直接在举报内容中复制相关关键词或段落;
如该信息涉及交易或版权纠纷等,您可发送相关举证材料至:
注:邮件中请附上相关信息链接或标题
免责声明:以上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等由发布会员负责。际通宝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郑重提示:请记住互联网交易有风险!销售或采购产品前,请务必确认对方资质及产品质量,谨慎对待,谨防欺诈!如果您遇到此类问题,请,谢谢!
产品检索:
际通宝(),专业电子商务推广平台,提供一体化的企业采购解决方案
际通宝官方微博: &&际通宝微信公众号:gtobalcom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浙B2-5000家学校 100万学员的选择 .cn
&欢迎光临培训通
上海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学校
&来源: 上海汉之音汉语学校&&&责任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 1:39:20 & 浏览-次
  汉之音汉语将不懈努力,为了迎合国际对于汉语老师的极度需求和国内外籍人士的学习需求汉之音汉语推出了独具一格的对外汉语老师培训课程。
  【上海汉之音汉语学校官网】◆24小时咨询热线:400-888-4051& QQ:◆汉之音国际汉语教授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方法及了解中国的人土风情并让学员真正享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在线预约可享免费试听课程,更多优惠请电话咨询在线值班老师!!!
  h之音的顾问团队都是接受2年以上心理课程及专业素养的培训。专门帮助我们的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工作规划。汉语教师如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遇到困难,我们的顾问团队会及时帮学生找到方向和突破瓶颈。
  儿童汉语
  招生对象:少儿(0-12岁)
  培训内容:注重少儿的心理身体特点,因材施教,调动他们本身的潜能和已有的能力,充分发挥少儿语言的优势,从孩子的观点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课堂活动,走入孩子的世界,反映孩子的想法。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娱乐性,形象性和可参与性。  对外汉语词义经典解析
  一、 对外汉语教学之浅谈“呗”的用法
  语气词“呗”用在陈述句句尾,可表达两种语气:
  1,表示“道理简单,无须多说”,例:`
  1)没有车就走路呗。(就……呗)
  2)沙尘暴就是大风带着沙土呗!(就是……呗)
  3)你告诉他一声就行了呗。(就行了/得了呗)
  2,表示“没关系,不要紧”
  1)雨下就下呗,咱们带着雨衣呢。(V+就+V+呗)
  2)他想走就走呗,少一个人也没事。
  二、对外汉语教学之看看出现在动词前后的“在”
  表示处所的结构“在……”是一个介词词组,它既可以放在主要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主要动词之后,但是二者的功能意义不同。如下:
  1,在厨房里做饭。
  2,在舞房里跳舞。
  “在……”在动词前边,指的是施动帮出的动作行为所在的地方,如以上1,2.“做饭”这个行为发生的地方是“厨房里”;“跳舞”这个行为发生在舞房里。
  3,雨下在地上。
  4,把菜放在桌子上。
  “在……”在动词后边,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处所,这个处所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如3,4“下”的结果是“在地上”;而“在桌子上”表明“放”的结果。
  三、对外汉语教学之“零”与“0”
  二者是表示同一数目不同形体,读法也一样,都可以作为数的空位,只是书写有所不同。
  1,空在末位,书面写作“0”口语除年份和号码外,一般不说出来;但是,如果数字都是大写,尤其是表示钱数时,则必须写作“零”。如: 1990年 &车号三五八0 &壹任零捌拾
  2,空位在多位数中间,书面上有几个空位写几个“0”,口语里不管有几个空位,只说一个“零”。如 &10008 一万零八(口语)
  3,由于表示重量、长度、时间、年岁、钱数、面积时,中间没有空位时也可以用“零”,有强调零头的意思。如:四十斤零一两 &一千零一夜
  四、对外汉语教学之“还”与“再”
  1,“还”与“再”:在表示动作重复或连续时,“还”主要用于现在时间的持续;“再”主要用于将来时间里的持续。如:
  1)都十二点了,你还看书呢
  2)你再不说,她就走了。
  2,在用于假设复句中,“再”、“还”都用于能愿动词前,在单句中,“还”用在能愿动词前,“再”用在能愿动词后。如:
  1)我还能再跑一百米。
  2)我想再喝一杯水。
  3,“再”与“还”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是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继续。如:
  西藏真好,我还想再去一次。
  五、对外汉语教学之“再”与“重”
  1,都表示动作重复,但是“再”还可以表示动作的继续,这时候“重”不能替换“再”。如:
  1)衣服没洗干净,再/重洗一次。
  2)不吃饭也可以,时间还早,再坐一会儿。
  2,“再”修饰未实现的动作,“重”不受这种限制。如:
  昨天我看了一次,今天我又重看了一次。
  3,“重”只能修饰肯定形式,“再”不受这种限制。如:
  我三年前去过厦门,之后再也没去过。
  六、对外汉语教学之“已经”与“曾经”(一)
  “已经”与“曾经”都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已经在现在或过去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发生或存在了。区别有哪些呢?
  “已经”表示动作或变化是近期发生的,且维持到现在;“曾经”表示在较远的过去发生过某动作或存在过某状态且已结束。如:
  1)他已经学了三年法语了(可能仍在学习法语中)
  2)他曾经学过三年法语。(已经不再学习法语了)
  3)他已经结婚了。(现在有妻子)
  4)他曾经结过婚。(现在没有妻子)
  七、对外汉语教学之“已经”与“曾经”(二)
  “已经”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以接助词“了”为主;“曾经”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以接助词“过”为主。如:
  1,我已经说过了,这种活动我没有兴趣参加。
  2,我俩曾经见过面。
  “已经”还可以用在表示将来时间的副词前面,表示接近完成或尚未完成,而“曾经”不可以。如:
  1,我们已经快要出发了。
  2,他已经快要成功了。  通过言语刺激来学习汉语更高效
  随着汉语热的普及和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各国很重视中文的学习情况,但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将中文列为学校必修科目,更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优秀的汉语教师,尤其是语言环境。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生成的巨大作用,但这种语言环境还远未形成。
  不过,有些华语环境还是能够人为创设的,比如:华校授中文课及中文办公室语言应以华语为主体,华人家庭语言以华语为主体,侨界社团日常用语以华语为主体,这些完全可以人为做到,只有这三方面同时运作,才能弥补客观不利因素造成的缺失,使华人孩子从这些环境中意识到学习中文的实际意义,激发孩子学习中文的信心。
  家庭语言环境的熏陶对孩子学习华语有很大帮助,当然家长平时很忙,难有空闲时间, 但是如果回到家里说中文普通话,使孩子从小生活在这样的语言氛围中,对孩子学习华语有巨大帮助。
  以上的各种做法就是利用心理学中的S-R刺激反应模式,该模式在语言习得中有重要表现,当语言学习者接受外界语言刺激时,会做出相应的反应,或应答,或回避,或做姿体语言予以应答等,如果语言学习者对所学语言很熟悉,很敏感,已达到一种很自然的状态,应对时便会运用自如,这是语言学习者达到的最佳状态,其实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往往没有这么简单和容易,当学习者接受言语刺激时,在脑中的已存的语言痕迹如果不深刻,这时他会先用母语作为媒介进行翻译,然后说出听起来很奇怪的语言,如果听者能够明白,也算是达到了言语交际的目的,那怎样才能使语言学习者加深对所学语言的痕迹呢?因此,只有通过高强度、高密度的言语刺激才能实现,使得言语痕迹在不断重复中形成。  如何选择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种类繁多,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中职协组织的PAT对外汉语培训所使用教材为《现代汉语概论》、《古代汉语概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文化史》、《教案设计和制作》等。
  《现代汉语》(上):从现代汉语概论:什么是现代汉语开始阐述了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发展、现代汉名族共同点与现代方言的关系。其中第一个需要熟记的就是“七大方言区”。然后就是语音、语调、字、词、短语和句子的各个知识点的剖析了。其中包括清浊音的发声表格、字词的分类及释义、短语和句子的分辨以及找出相关成分都是正本书的重点及难点,大一的新生们,此书乃对外汉语的《圣经》,掌握透彻,受益无穷。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由胡文仲教授于1999年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被多次改版印刷并开设专门的研讨会进行该书的改版讨论。
  《中国文化史》:一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代表作。资料详赡,含括极广,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被收录进对外汉语专业的必读之书也是各高校,力求使学生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并一举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能明史知理。相关新闻:?????
&文章标签:&上海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学校多少钱,上海外国人学习中文的学校哪家好,上海汉之音汉语学校
&本地相关课程推荐:
&&综合广告
①本网注明“来源:培训通”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培训通,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培训通”。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培训通)”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培训通网站内容侵权处理:(请发QQ邮件)
&&热点新闻;
??????????资讯详情-中文学校上海-上海中文学校上海哪家好-中文学校上海培训学校
中国第一教育门户网站
热门搜索:
名校直达:
中文学校上海
来源 -上海&&&&责任编辑:信息中心&&&&发布时间: 14:52:26&&&& 浏览次数:1184
  汉之音真正体现了“儒 智 信”的企业文化,帮助各大外资企业员工和外国学生提高中文,同时得到广大好评得到广大好评!
  【】◆24小时咨询热线:& QQ:◆汉之音国际汉语教授外国人学习中文的方法及了解中国的人土风情并让学员真正享受到学习汉语的乐趣,在线预约可享免费试听课程,更多优惠请电话咨询在线值班老师!!!
  漢之音的教师团队均具有硕士以上对外汉语专业,而且具备3-5年以上的国际对外汉语培训师教学经验,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员在漢之音的学习中得到的不仅仅只有证书,我们坚持教学技术为第一的理念,每年超过1000小时的内部培训,并且漢之音的顾问团队都是接受2年以上心理课程及专业素养的培训。专门帮助我们的学生规划自己的学习计划,及工作规划。
  汉语教师如在学习和工作中遇到瓶颈或者遇到困难,我们的顾问团队会及时帮学生找到方向和突破瓶颈。
  特别提示:漢之音针对优秀学员我们承诺100%提供就业机会!!!
  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
  1、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书
  2、《结业证明》《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普通话等级证书》
  PAT对外汉语教师资格证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职工教育和职业培训协会推出的一项有关全国专业人员岗位能力提升培训的项目,“PAT项目”是专业人员岗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Professional Personnel Ability Enhancement Training Programs)的简称。证书表明持有者已经通过《中国职协》及有关部门组织的相关培训及考核,具有充分的专业技能及专业知识,具备了岗位专业能力,是劳动者岗前培训、专业能力提升培训、专业技能提升培训、继续教育的职业技能凭证。此证书可作为学员的有效职业凭证,且证书编号为唯一编码,也是目前全国唯一由政府职能部门颁发的证书。  对外汉语词义经典解析
  一、 对外汉语教学之浅谈“呗”的用法
  语气词“呗”用在陈述句句尾,可表达两种语气:
  1,表示“道理简单,无须多说”,例:`
  1)没有车就走路呗。(就……呗)
  2)沙尘暴就是大风带着沙土呗!(就是……呗)
  3)你告诉他一声就行了呗。(就行了/得了呗)
  2,表示“没关系,不要紧”
  1)雨下就下呗,咱们带着雨衣呢。(V+就+V+呗)
  2)他想走就走呗,少一个人也没事。
  二、对外汉语教学之看看出现在动词前后的“在”
  表示处所的结构“在……”是一个介词词组,它既可以放在主要动词之前,也可以放在主要动词之后,但是二者的功能意义不同。如下:
  1,在厨房里做饭。
  2,在舞房里跳舞。
  “在……”在动词前边,指的是施动帮出的动作行为所在的地方,如以上1,2.“做饭”这个行为发生的地方是“厨房里”;“跳舞”这个行为发生在舞房里。
  3,雨下在地上。
  4,把菜放在桌子上。
  “在……”在动词后边,指的是具体事物的处所,这个处所是动作行为的结果。如3,4“下”的结果是“在地上”;而“在桌子上”表明“放”的结果。
  三、对外汉语教学之“零”与“0”
  二者是表示同一数目不同形体,读法也一样,都可以作为数的空位,只是书写有所不同。
  1,空在末位,书面写作“0”口语除年份和号码外,一般不说出来;但是,如果数字都是大写,尤其是表示钱数时,则必须写作“零”。如: 1990年 &车号三五八0 &壹任零捌拾
  2,空位在多位数中间,书面上有几个空位写几个“0”,口语里不管有几个空位,只说一个“零”。如 &10008 一万零八(口语)
  3,由于表示重量、长度、时间、年岁、钱数、面积时,中间没有空位时也可以用“零”,有强调零头的意思。如:四十斤零一两 &一千零一夜
  四、对外汉语教学之“还”与“再”
  1,“还”与“再”:在表示动作重复或连续时,“还”主要用于现在时间的持续;“再”主要用于将来时间里的持续。如:
  1)都十二点了,你还看书呢
  2)你再不说,她就走了。
  2,在用于假设复句中,“再”、“还”都用于能愿动词前,在单句中,“还”用在能愿动词前,“再”用在能愿动词后。如:
  1)我还能再跑一百米。
  2)我想再喝一杯水。
  3,“再”与“还”同时出现在一个句子里,是为了强调动作行为的重复或继续。如:
  西藏真好,我还想再去一次。
  五、对外汉语教学之“再”与“重”
  1,都表示动作重复,但是“再”还可以表示动作的继续,这时候“重”不能替换“再”。如:
  1)衣服没洗干净,再/重洗一次。
  2)不吃饭也可以,时间还早,再坐一会儿。
  2,“再”修饰未实现的动作,“重”不受这种限制。如:
  昨天我看了一次,今天我又重看了一次。
  3,“重”只能修饰肯定形式,“再”不受这种限制。如:
  我三年前去过厦门,之后再也没去过。
  六、对外汉语教学之“已经”与“曾经”(一)
  “已经”与“曾经”都是表示动作、变化或状态已经在现在或过去某个时间之前已经发生或存在了。区别有哪些呢?
  “已经”表示动作或变化是近期发生的,且维持到现在;“曾经”表示在较远的过去发生过某动作或存在过某状态且已结束。如:
  1)他已经学了三年法语了(可能仍在学习法语中)
  2)他曾经学过三年法语。(已经不再学习法语了)
  3)他已经结婚了。(现在有妻子)
  4)他曾经结过婚。(现在没有妻子)
  七、对外汉语教学之“已经”与“曾经”(二)
  “已经”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以接助词“了”为主;“曾经”所修饰的动词或形容词以接助词“过”为主。如:
  1,我已经说过了,这种活动我没有兴趣参加。
  2,我俩曾经见过面。
  “已经”还可以用在表示将来时间的副词前面,表示接近完成或尚未完成,而“曾经”不可以。如:
  1,我们已经快要出发了。
  2,他已经快要成功了。  学汉语其实是学习一种思维
  我想作为一个中国人,没有谁都天猫不熟悉吧,想想双11,他所创下的192个亿的业绩。再问问,有多少人知道易趣?答案肯定是寥寥无几的。在这里就知识补给一下:易趣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eBay(Nasdaq:EBAY)和国内领先的门户网站、无线互联网公司TOM在线于2006年12月携手组建一家合资公司。
  在这里大家就知道易趣是全球最大的电子商务站,但在中国为什么没有发展起来,却被刚刚崛起的“天猫”给占尽了风头,夺去了市场。这正是由于易趣没有实现本土化,没有摸索出中国人的思维模式。
  而且,2012年十八大的召开也提高了政府对外企的监管力度,外企想在中国分得一杯羹必须了解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文化特征,而作为思维模式和文化的载体——汉语,则是大家需要掌握的必需工具。
  近些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外国人也意识到了学习汉语的重要性,而2012年年底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更是促进了世界学习汉语的热潮,汉语走向世界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如何选择对外汉语教材
  对外汉语教材种类繁多,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劳动保障部中职协组织的PAT对外汉语培训所使用教材为《现代汉语概论》、《古代汉语概论》、《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国文化史》、《教案设计和制作》等。
  《现代汉语》(上):从现代汉语概论:什么是现代汉语开始阐述了汉民族共同的语言发展、现代汉名族共同点与现代方言的关系。其中第一个需要熟记的就是“七大方言区”。然后就是语音、语调、字、词、短语和句子的各个知识点的剖析了。其中包括清浊音的发声表格、字词的分类及释义、短语和句子的分辨以及找出相关成分都是正本书的重点及难点,大一的新生们,此书乃对外汉语的《圣经》,掌握透彻,受益无穷。
  《跨文化交际学概论》:由胡文仲教授于1999年编写,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被多次改版印刷并开设专门的研讨会进行该书的改版讨论。
  《中国文化史》:一代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的代表作。资料详赡,含括极广,举凡典章政治、教育文艺、社会风俗,以至经济生活、物产建筑、图画雕刻之类,皆广搜列举,被收录进对外汉语专业的必读之书也是各高校,力求使学生明了中国历史之真相及其文化之得失,并一举确立了文化史写作的基本框架。在今后的对外交流中能明史知理。
关键字:上海中文学校上海哪家好-中文学校上海培训学校
相关课程推荐
越秀区沿江中路
越秀区沿江中路
越秀区沿江中路
越秀区沿江中路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