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中国最经典的诗词经典诗词(快!!!!!!!!!!!!!!!!!!!!)

中国最大气的诗句!!!!!!!!!!!!!!!!每一句都是经典..收藏大爆发。.谢绝转载....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黄金若粪土 肝胆硬如铁 策马渡悬崖 弯弓射胡月 人头做酒杯 饮尽仇雠血 扬鞭慷慨莅中原 不为仇雠不为恩 只觉苍天方溃溃 欲凭赤手拯元元 十年揽髻悲羸马 万众梯山似病猿 我志未酬人犹苦 东南到处有啼痕 忍令上国衣冠沦于戎狄,相率中原豪杰还我河山 一门七进士 父子三探花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天下风去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摧。 皇图霸业谈笑中,不胜今宵一场醉!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它强任它强,轻风拂山冈, 它横任它横,月光照大江. 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 十年磨一剑, 霜寒未曾试。 望门头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慷慨过燕市, 从容做楚囚, 引刀成一快, 不符少年头!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八百里分为麾下炙 五十弦翻赛外声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仰天大笑出门去,吾辈岂是蓬蒿人。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 若个书生万户侯!? 老天顺我老天昌,老天逆我叫它亡! 要知兵器为凶器,圣人不得已用之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 用舍由時,行藏在我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渡阴山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待到来年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透天香气袭长安,满地尽带黄金甲!!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俱往已,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挡百万师. 琴声动武林 剑在手中握 季布无二诺,侯嬴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醉卧美人漆, 醒掌杀人权. 不求连城璧, 但求杀人剑. 匈奴未灭,何以为家& 十年磨一剑,霜刃未曾试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需生入关 莫遣只轮回海窟,仍留一箭在天山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沧海一声笑 滔滔两岸潮 小楼昨夜又春风, 云雨巫山数落红。 花径不曾缘客扫, 蓬门今次为君开。 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餐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余杯。 王候将相,宁有种乎& 老夫聊发少年狂 &&&&鬓微霜,又何妨。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振长策而御宇内,执搞朴而震天下 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遍化龙.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林彪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入门不拜骋雄辩, 两女辍洗来趋风。 东下齐城七十二, 指挥楚汉如旋蓬。 不料韩信不听话, 十万大军下历城。 齐王火冒三千丈, 抓了酒徒付鼎烹。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天下文章数潇湘 潇湘文章数吾乡 吾乡文章数吾弟 吾为吾弟改文章 吾辈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 唯大英雄能本色 是真名士自风流。 他日我若为青帝 报与桃花一处开 世事如棋 乾坤莫测 一生思破红尘路 剑藏庐轩隐迷踪 万战自称不提刃 生来双眼篾群容 征衣风尘化云烟 江湖落拓不知年 剑痴刀狂世纷云 今将衣钵卸双肩 踏尽千山无人识 当初枉受成名牵 东风吹醒英雄梦 笑对青山万重天 难定纷纷甲子年 千魔荡荡白阳天 苍天旨意著书命 诸子虔诚扶道颠 佛灯点亮华光现 一线生机救末年 丈夫非无泪 不洒离别间 一剑平生恨 气短英雄胆 蛰龙已惊眠 一啸动千山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千山万岭吾独行 千军万马吾不惊 千招万式吾惊练 千万身价业小灵& 君不见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与生俱来人中首, 惟我与天同齐寿。 双脚踏翻尘世浪, 一肩担尽古今愁。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少年十五二十时 步行夺得胡马骑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 千金散尽还复来! 生子当如孙仲谋! 四海翻腾云水路,五洲震荡风雷激。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必马革裹尸还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桃花仙人种桃树, 又摘桃花换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 酒后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 花开花落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 不愿鞠躬车马前。 马尘车驰贵者趣, 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车马, 他的富贵我的闲。 世人笑我太疯癫, 我笑他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 无花无酒锄作田。 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長命無?衰,山無嶺、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三尺青锋怀天下,一骑白马开吴疆。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秦王骑虎游八极,剑光照空天自碧. 羲和敲日琉璃声,劫灰飞尽古今平.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日出扶桑一丈高,人间万事细如毛,野夫怒见不平事,磨损胸中万古刀。 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丹青不知老将至,富贵于我如浮云。 但觉高歌有鬼神, 安知饿死填沟壑?& 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玉树歌残王气终, 景阳兵合戍楼空。 老子人间无著处,一樽来作横山主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南西北风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提师百万西湖上,立马吴山第一峰。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消万古愁!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自古多情空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此去黄泉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相逢意气为君饮, 系马高楼垂柳边。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也喜欢
热门日志推荐
人人最热标签
分享这篇日志的人常去
北京千橡网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文网文[号··京公网安备号·甲测资字
文化部监督电子邮箱:wlwh@··
文明办网文明上网举报电话: 举报邮箱:&&&&&&&&&&&&
请输入手机号,完成注册
请输入验证码
密码必须由6-20个字符组成
下载人人客户端
品评校花校草,体验校园广场中国最经典十首爱情诗词(2)_男人窝
你好,欢迎来到男人窝时尚网
中国最经典十首爱情诗词(2)
编辑:小男
12:09:03  来源于:未知
&&& 第三 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濉K蒌Т又雷枨矣摇K萦未又鹪谒b。
  这首诗用朴素的语言传神地描绘了意中人那婉约而又遥远的身影。表现了主人公经过艰辛的追求而仍难以企及的惆怅失落的心情。恋爱期的男女,大概都在心中无数次描绘过自己完美的意中人。所以每个人心中大概都有&所谓依人&&宛在水中央&了。然而真正得到的又有几人?爱情的魅力大概就是总给你留下一点缺憾吧。
&&& 第四 摸鱼儿 元好问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为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萧鼓。荒烟依旧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自啼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邱处。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一首千古绝唱!此句情至极处,感到殉情的凄烈。遗憾的是谁又会保险自己的爱情一定会天长地久?谁又能保证当初相爱的人真的会执之于手与之谐老?谁又会保证和自己相守到老的就一定是自己的爱人呢?也许因为太多的遗憾,太多的无奈,&直教生死相许&才成为许多人理想的爱情。
在爱情的世界里,有很多未解之谜。比如:为什么初恋最难忘?男人为什么喜新厌旧?其实,这些爱情的现象都有心理学作为依据。今天,小编跟你分享12种恋爱心理学,让你玩转爱情。
有很多人恋爱了就变得不一样。以前活泼可爱的你可能变得忧郁伤感;以前无所畏惧的你可能变得患得患失;以前从容淡定的你可能会有分寸大乱的时候。这可都是“病”啊,千万不可轻视。
因为爱你,所以即便前方的道路有多坎坷,我也要一直勇往之前。我想的愿望就是跟你永远在一起,哪怕什么事情都不做,就只是静静的看着你,我也心满意足。
大家都在看
我要说一说
娱乐新闻泡妞服饰理容
热门排行编辑推荐
近日,新晋奶爸陈晓曝光了一组写真大片,照片中,陈晓身着黑色格纹西装,内搭白衬衫随意的松开几颗扣子,脚上搭配的是一双红白相间的平板鞋。
泡妞技巧发型库
眼看光棍节马上就要到了,单身狗们表示非常焦虑,这可怎么办呢?不妨让我们高呼光棍节脱单宣言,让坚定我们脱单的决心。同时,抱着光棍节脱单秘籍大胆的向她表白。
从相知到相恋,从相恋到相守,在这个过程中情侣们少不了要经历一段磨人的恋爱磨合期。那恋爱磨合期是多久,我们又该如何度过恋爱磨合期呢?想爱情天长地久,天荒地老,那么你就需要知道保鲜爱情的方法。
陪女朋友逛街是什么感受呢?想必很多男生会用“难熬”这俩字来形容。其实,和女朋友逛街没有那么恐怖,而且只要你表现的好,就可以在女友心中加印象分。那么,怎么陪女朋友逛街以及和女朋友逛街注意什么?小技巧,你可要学会哦。
在一对情侣中,如果女方的年龄比男方大,那么就会被外人称之为姐弟恋。姐弟恋在现在的社会是一种很平常的恋爱现象,但是总会有人问姐弟恋好吗?或者说姐弟恋有怎样的弊端。对此你作何了解,或者说你正在处在这样的恋情中呢……
卷发其实已经不是女人专属了,男生卷发也十分时尚不羁,而且这种发型最合适在秋冬了。卷发让你看起来更加舒服的,一秒变身暖男。你想为自己换发型,却不知道什么样的更适合自己,那不如来参考一下这些卷发发型,根据自己的发型找找适合你的卷发,为自己转换一种形象,换一种心情。 卷发发型对于男士而言是个很少尝试的发型,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不少男性心目中个性与时尚发型的象征。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这寸头才是检验男神的唯一标准。NONONO!现在已经换了,一个全新的冉冉升起的发型正在以它的洪荒之力挑战寸头,那就是――丸子头。丸子头是女生的专利?不,其实,男人扎丸子头也可以man,直男们一定万万没想到吧。哈哈哈,是不是又任性了呢?男人扎丸子头,简直好看到没朋友。
这两年,复古的潮流刮的一阵一阵的。在发型界呢,尤其是男人的复古中分发型,简直不能再好看了。寸头检验颜值一说,已经过时了。现在啊,大家都喜欢说中分检验颜值,这种说法你觉得合理吗?小编觉着还是有理的,中分可能在你爸爸的年代就已经流行过了,但现在要你留一个,你有这个勇气吗?
莫西干发型为什么一直在发型界屹立不倒呢?据小编所知,莫西干发型是很多男明星都爱的发型之一。有颜就是任性,这款莫西干发型应该是其中最经典的了。你还在留着傻根式的厚刘海装嫩吗?拜托,如今厚刘海长鬓角早已和非主流一起OUT太久了,现在开始把你好看的眉毛额头露出来才是帅哥的正确打开方法。
///////////////////“诗词大会”火了!但你不一定知道那些诗词里的中国故事
“诗词大会”火了!但你不一定知道那些诗词里的中国故事
08:56 来源:
当你遇到心仪的女神,
开口就说“姑娘好美”,
对方会认为你轻浮、很low。
但是你说:
“您一如古文中的美人,
以玉为骨,雪为肤,芙蓉为面,杨柳为姿......”,
那定当是一幅别样的画面。
这就是中国诗词的魅力所在。
近期备受关注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在7日晚落下帷幕,
淡定从容的16岁女生武亦姝笑到了最后,
夺得了本季大赛的桂冠。
武亦姝,一位“00后”女孩,在《中国诗词大会》上的精彩表现,让许多网友惊呼“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
和同龄人追的小鲜肉和韩国长腿欧巴不一样,武亦姝的男神是——陆游、苏轼和李白。
而随着《中国诗词大会》节目的热播,那些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再次萦绕在人们心头。即便“往事越千年”,情感依然相通,哲理依然鲜活,意境依然隽永,这就是经典的魅力。
诗词里的中国故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独具个性的语言风格,引起广泛关注。人们在“解码”中逐渐认识到,对古今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兼收并蓄,是“习语”的魅力之源。从李杜到苏辛,从孔夫子到毛主席,对经典诗词的精妙运用,堪称其中的“神来之笔”。不妨截取几个经典场景来感受下。
吟咏中的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近年来习近平使用的一个高频词。这份自信何来?首先来自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深厚文化家底。别的不说,从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国文艺星河灿烂,创造力之强大、成就之辉煌,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领风骚。
不仅引用古典诗词,习近平还曾亲自填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暮雪朝霜,毋改英雄意气!”这首词情真意切、质朴动人,人们纷纷为之点赞,成为当代共产党人的“明志篇”。
古人云:诗者,天地之心也。诗人者,必有至真之性、至悯之情、至旷之怀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诗意不在远方,它就在我们心中。人生自有诗意,时代呼唤新篇,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我们有责任写出中华民族新史诗。”
核校:steven.zhu
内容综合整理自共青团中央、新华社“学习进行时”
推荐阅读(戳下方标题)
从严治团,攻坚克难!
从严治团,就是要让团干部更像团干部
机遇!团市委喊你来挂职啦!还有一大波事业单位、学校、医院、企业招聘岗位来袭~
原来全国只有广东还在收5元一封的红包…广东人,请笑着活下去!
连续几天看新闻联播看哭,我这是怎么了……
“年味儿”是什么?快来尝尝!张元昕:我要把中国诗词带给世界---党建网
当前位置:&&>&&>&
张元昕:我要把中国诗词带给世界
&&&&来源:文汇报:
  作者:文汇报首席记者&江胜信
  2014年夏天,16岁的张元昕只用了三年时间即从南开大学文学院本科毕业,考上研究生。(均文汇报资料照片)
&&& 图片说明:张元昕和师哥师姐们在南开大学马蹄湖边挂小卡片,上面抄着一首首与景色相关的诗词,成为夏日南开之雅趣。
  “先出后进”,乘坐电梯的公共规则。
  电梯一开,电梯里的母女三人,妈妈邓路和女儿张元昕、张元明,立即让到梯厢两侧,摁住开门键,欠身邀请等电梯的老人先进来,点开老人要去的楼层,道别,这才退出电梯。
  规则之上,她们守的是伦常。《论语》中,孔子讲解“绘事后素”之后子夏有句联想:“礼后乎?”既然只有在素色底子上才能绘制绚丽图案,那么是不是也得先有仁爱、尊敬之心,外在的礼节才能彰显出来呢?母女三人谦谦言行的背后,不正是尊老敬老的伦常么?
  伦常,也是张元昕在微信朋友圈经常分享的内容:感激师恩,推崇孝道,赞美善举……反倒见不到她天天写的诗词。这是诗人的微信么?不像是,但也是。诗言志,学诗即做人。古诗里的真善美,心向往之的真善美,眼睛里的真善美,未必划分得一清二楚。
  诗人,那不过是她受人关注的一个身份罢了。10岁出版诗集《莲叶上的诗卷》,13岁以美籍华裔留学生身份被破格录取为南开大学文学院本科生,15岁获首届“诗词中国”传统诗词创作大赛青少年组特等奖。当别人关注张元昕成长经历中种种不可复制之处,并以“神童”来形容她时,她更愿意谈论“诗教”,若更多人把中国古典诗词作为蒙学及一生的伴侣,那么,她认为自己可以被复制。确切说,诗词馈赠给人生的精彩可以复制。
  弘扬“诗教”,是她8岁起就确立、如今越来越清晰的人生目标。“中国是我心灵的故乡,美国是我生长的故乡,我对两边都有责任,我要把中国的诗词带给全世界。”17岁的张元昕充满底气。
  越过大洋的课
  天津,南开大学西南村,中国古典诗词专家叶嘉莹先生的居所。
  每周六上午,文学院博士生们聚在这里,听年逾九旬的叶先生讲课。硕士一年级的张元昕每课必来。自2011年考入南开,她已连续听了叶先生近4年的博士生课程。
  “今天讲解《滕王阁序》,牛牛你先把全文念一遍。”叶先生习惯称呼爱徒的小名。元昕答:“好。我其实可以背出来。”“那你就背。”背得一字不差。叶先生又让元昕诵读苏轼的《八声甘州·寄参寥子》。今声古韵,平长仄短。叶先生赞许道:“牛牛把什么都学会了。”
  能跟随叶先生学诗词,张元昕将此视作人生大幸。
  第一次“看见”叶先生,是在2007年,元昕9岁时。正在美国纽约上小学的她,通过卫星电视收看央视《大家》栏目。那一期,叶先生是主角。先生自1990年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退休后,依然执鞭杏坛,在南开大学文学院创办了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
  打动小元昕的,除了叶先生诗讲得好,还有一句话——先生不顾劳累、腰伤、咳血,坚持授课,她说:“即使我倒下去,也要倒在讲台上。”
  “这句话让我心里一震,这是怎样一种信念啊!”看完电视,元昕郑重地告诉家人:“我一定要跟这位老师学诗。”
  那会儿,在外公外婆的启蒙下,元昕已经会背1500首古诗,自己写诗填词600多首。次年暑假,她的第一本个人诗集《莲叶上的诗卷》在上海文艺出版社推出。借新书发布之机,回到中国的元昕想随母亲绕道天津,去南开大学拜望叶先生,行前先寄去一信。先生家在加拿大,每年都会回去几个月。信转至正在加拿大的叶先生手中,先生回信道:“元昕如此爱诗,甚为难得。其所作亦有可观,只可惜未习音律,如有机会见面,我可当面为她讲一讲。”
  接下来的春假,母女三人去了温哥华。日,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亚洲系图书馆三层,叶先生把她们叫到办公室外的方桌子前,摊开纸,画上代表平声的横和代表仄声的竖。“见面第一天,她就手把手的,教我最重要、最基本的格律。”
  春假10天,母女三人每天都去图书馆看书;走廊那头,叶先生正在那间没有窗户的小办公室里和古人“交往”。中午12时,她们扶着先生去地下室吃饭。先生的午餐是自带的三明治,没有肉,没有果酱,小罐子里装着烫过的蔬菜,还有一个橘子。日复一日的简单饮食,先生却不以为意:“吃是为了活着,活着不是为了吃。”
  这之前,元昕只知诗词能对一个人的内心产生作用,但不知被诗词熏陶一生后,能达到一种什么状态。叶先生让她看到了。“先生吃简单的饭菜,住矮小的房子,但她的力量居然那么大,可以影响地球另一边的人。”
  有一天中午,叶先生给元昕讲解谁是第一流的诗人。陶渊明任真、固穷,没有和别人攀比的心,写诗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志,他这种向内追求正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中最高的那一层——自我实现。说到这里,先生用钢笔在餐巾纸上写下了“自我实现”的英文单词“self-actualization”。
  当年暑假,母女三人再去温哥华,听叶先生给诗词爱好者们授课。这是元昕第一次知道苏东坡的《杨花词》和“乌台诗案”,第一次知道词具有“要眇宜修”的特质,第一次知道风格看上去类似的词人其实大有不同,比如冯延巳词有“执着的热情”,晏殊词有“圆融的观照”,欧阳修词则有“遣玩的意兴”。
  一次去天津,两次到温哥华,考虑到这样太辛苦,叶先生建议元昕报考南开大学。2011年秋,元昕入学南开。3年读完本科,2014年考上硕士。
  从张元昕9岁起那句“我一定要跟这位老师学诗”,到此后不辞艰辛、义无反顾的追随,使旁人总忍不住感慨代价之大和意志之坚。为照顾年幼的女儿一起常住天津的邓路却从未有过迟疑:“叶先生的学问和人品是融为一体的。她们那么小,一定要入芝兰之室。”张元昕说:“叶先生是诗词的化身,她让我懂得,经典不光是用来背的,更是用来做的。”
  穿过古今的诗
  南开大学西南村,张元昕一家租住的小两居,距离叶嘉莹先生居所仅数百米。
  朝南的房间里,拼接着一张宽约3米的偌大的床,那是母女三人的床。
  妈妈邓路,上个世纪80年代去美国读书,此后在华尔街工作、结婚、生女,把父母接去美国。那时她怎会想到,未来竟会带着一双女儿再回到故乡。
  纽约,邓路曾经的他乡,如今成了女儿张元昕的故乡。西方文化对元昕来说不存在隔膜,但她知道自己的不同。她在学校说英文,在家里说中文。做完学校的作业后,外婆就教她古诗词。
  诗词,既是心灵滋养之源泉,又是情感倾泻之溪流。她常从屋外奔回来:“我要写诗!不写不行了,要流出来了!”庭院里的樱花、上学路上的清风、郊游途中的野蜂一一走入她的诗词。日晨,元昕一起床就兴奋不已:“我梦到白居易老爷爷了!”那年她7岁,她怎会想到,6年之后的2011年,她竟然来到白居易的故乡,久久驻留。
  白居易的故乡,也是元昕的故乡么?中国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了她背过和没有背过的所有古诗词。那么多的诗人、词人,曾在这儿高兴过、悲伤过,灵魂在土里安放,诗词在世间流传。“很明显,我能感受到一种强大的‘场’。这里是我心灵的故乡。”
  元昕的外公外婆,是爱好古典诗词的学者。“文革”期间被打成“臭老九”,下放到农村劳动,“文革”结束后,又全身心投入诗词的编撰工作。“诗词是他们生命的一部分。”对父母的这份执着,经历文化断层的邓路无法理解,“但我那会儿好讨厌中国传统文化,看书、听音乐都选西方经典。”
  邓路刚去美国时,边读书边打工。她被一个美国人请去,照顾他那在老人院摔了一跤的母亲。在美国,很多子女把父母送进老人院后,就不闻不问了。平安夜,老人们眼巴巴守在电话旁边,却等不来家人的一句问候。哪位老人若是被孩子接出去吃了一顿饭,哇——就会成为整幢楼的大新闻。邓路照顾的老太太叫玛瑞亚,是老人院里唯一一个由子女请专人来照顾的。每周三,老人们聚在一起玩一种叫Bingo的填字游戏。玛瑞亚不会玩,但每回都让邓路搀着去,只是为了坐在那里,接受大家对她的羡慕和对她儿子的赞美,百听不厌。
  “我愿意以后这样吗?我愿意我的孩子也这么度过晚年吗?一个不懂感恩的人,他自己的人生难道会幸福吗?”在老人院的所见所闻触痛了邓路。“身为中国人,出去转一圈,我才知道我们的祖先多么有智慧,多么爱护我们的后代。而美国是没有孝道传统的,在科技上,它很进步,但在人文上,中美之间真的有许多可以相互学习的地方。”
  把最好的教给孩子吧!邓路选择把承载中国传统文化的古典诗词作为两个孩子的胎教和蒙学。当不少ABC(America&Born&Chinese,在美出生华裔)普遍讨厌学中文时,古典诗词是元昕、元明小姐妹每天课余时间的必修课。
  姐妹俩上小学时,小布什政府推行了名叫“NoChild&Left&Behind(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教育方案。每个孩子都背个大袋子,里面装着他这个年级“必读”的书。“必读”书的筛选却很不靠谱,据邓路讲,她亲眼见到有个家长指着一本书问老师:“这怎么回事?”那个老师“啊”地叫了一声,立即把书丢进垃圾桶——那是一本关于性的少儿不宜的书。
  据当时一份调查,美国超过四成的小学生“不具备基本阅读能力”,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大袋子”。但这对于元昕是小菜一碟,她三年级就背上了六年级的“袋子”。
  把西方的图书和中国的古诗作比较,元昕认为,“一本书能讲明白的,用一首诗就讲明白了,诗是浓缩的精华。看书当然很有意思,能积累知识,开阔视野,但背诗能让我回到古代,和古人心心相通,触动我灵魂深处的东西。”小学时,她写了篇随笔《三穷三富》,“三穷”即没有名牌、没有手机、没有游戏机,“三富”即认真、勤奋、背了很多诗。诗,已然成为她取之不竭的人生财富。
  “掬水月在手”
  无一日不学诗——在旁人臆想中,似是需要毅力维持的;对元昕来说,诗就是生活,她融在其中、乐在其中、醉在其中。
  从学前班开始,每天10分钟的上学路上,她至少能背一首诗。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的入心了。瞧,手里的诗不就是眼前的景么?从早春的“草色遥看近却无”,到仲春的“高柳满春城,东园有鸟声”,再到晚春的“一汀烟雨杏花寒”。从夏季的“绿树阴浓夏日长”,到秋季的“疏树蝉嘶白露寒”,直到冬季的“花雪随风不厌看”。春去秋来、日升月沉、风吹雨打、花开叶落、鸟鸣蝉嘶……古人将它们融入诗,她又循着诗打量它们。古人的所听所看所思,全通过手里那薄薄的纸片让她有了感应。
  “我从不觉得是在背很枯燥的东西。”元昕说,“当我拿着‘风雨’诗,我真的就走在雨中;拿着‘咏雪’诗,天空真的就在飘雪。”
  这些诗是外婆为她选的。并不是随便打开《唐诗三百首》,一首接一首学下去。初学古诗的幼儿,怕是不能理解《感遇》中诗人遭贬谪之后的孤芳自赏吧?“为儿童选诗不但要有诗心,还需要童心。”《莲叶上的诗卷》后记中,元昕的外婆这样写道。
  在天津租住的家里,元昕从书柜里搬出外婆为她编写的儿童古诗家庭读本。半尺来高,是A4纸装订成的一本本册子。扉页上分别写着代表不同类别的“四季更替”、“日月风云”、“孝亲重谊”、“惜时爱学”、“爱国壮志”……翻开来,是用钢笔工整抄录的诗文和注释。“这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在美国的家里。”
  这套读本是外婆在浏览古诗藏书的基础上,按照“浅(浅显易懂)”、“近(贴近生活)”、“活(富于变化)”、“细(细致入微)”、“亲(亲身体会)”、“类(分类汇总)”、“教(培育品格)”、“纯(纯净美好)”八大原则自选自编的。读唐朝于良史的《春山夜月》时,外婆把元昕、元明带到月夜下,让她们把双手掬在一起,倒满水,问:“看到什么啦?”两人争着回答,“月亮!”“月亮在我手里!”然后再告诉她们:“这就是‘掬水月在手’。”“我懂啦!”元昕摘下几片花瓣放到衣服上,“这叫‘弄花香满衣’吧?妹妹快过来闻闻,我的衣服香不香?”
  这样的月夜,是景,是诗。这样的每一天,是诗,是生活。
  “温柔敦厚,诗教也”,“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不学诗,无以言”……孔子最早提出的“诗教”,随着儒学地位的上升而发展为中国古代重要的教育理念。在此之前,作为“诗教”原初的“乐教”,则可透过《尚书·尧典》中的“帝曰:‘夔,命女典乐,教胄子。直而温,宽而栗,刚而无虐,简而无傲。诗言志,歌永言……’”追溯至舜帝是如何把诗与乐结合在一起,对年轻人提出了修身的要求,即正直而温和、宽厚而谨慎、刚毅而不粗暴、谦恭而不傲慢。
  “我读了那么多诗,读的不都是古人的志嘛。如果古人的诗不真诚、不高尚,又怎么可能流传下来,打动我?”元昕说。
  元昕、元明的健康成长让妈妈邓路无比欣慰:“学诗和做人是同步的。不需要专门跟她们讲大道理,诗自然会让她们感情丰富、心地淳厚、勤奋上进、礼敬他人……”
  诗词让元昕更懂孝悌——4岁时,读到清朝董元恺的《八节长欢·题负母看花图》,“母病新痊,体加尝膳……还愁老眼,看花似雾,膝前移向花前……”,元昕体会到诗人照料病母的无微不至。她学着诗人的样子,跪膝躬身:“妈妈,我也背您去看花吧!”
  诗词让元昕更怀忠爱——5岁时读到花蕊夫人《述国亡诗》中的“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她跟着生气了,转念又说:“要是花蕊夫人知道隔了一千多年,还有个牛牛和她一样气愤,她会高兴吗?”6岁时学习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元昕读了三遍之后突然说:“我开窍啦!我是陆游的知己啦!”之后又读到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凭轩涕泗流”,元昕很感动:“杜甫老爷爷是为国家多难、天下人受苦才哭的。”
  诗词让元昕更知关怀——每次读到李德裕《雪霁晨起》中的“谁怜孤老翁”,她都会改念成“我怜孤老翁”。7岁时,她为阶下枯草写诗:“寂寞台阶下,枯草久不生。只因光不照,久久苦待春。”哪怕是路边的落叶,她都不忍心踩踏,“因为夏天时,它曾为我们送过阴凉”。
  诗词让元昕更惜光阴——8岁时,她写下《惧成方仲永》:“方子天才五岁赋,不学二十成凡夫。我今虽作诗三百,惧成仲永悔时哭。”9岁时,她写下《自度曲·光阴》:“仰俯之间,又度一年。抬头问苍天,蟾蜍亏复圆。忆得万古苍烟,历代远似天边。不松且可为诗仙,抓紧应能成圣贤。”元昕说:“古今那么多伟大的诗人好比原始森林,而我只是棵小草。”
  诗词让元昕更有持守——在诗词里,她知道了各种苦难,尽管自己没有遇到过,但古人们已经教给她在这些苦难来临时该如何面对。“只要你拥有‘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的旷达,那么不管是‘白雨跳珠乱入船’,还是‘黑云压城城欲摧’,到了最后总会‘云散月明’。”元昕说她会像苏东坡一样,以不变的赤诚面对世间万变。
  “叶先生也是这样,经历那么多坎坷,依然还有‘心头一焰’。”
  通向明天的路
  元昕和师哥师姐们在南开大学马蹄湖边挂小卡片,上面抄着一首首与荷花相关的诗词。读诗,赏荷,成为夏日南开之雅趣。
  在马蹄湖边挂荷花诗,在敬业广场挂海棠诗,在西南村挂桃花诗……随着季节的不同,为盛放的鲜花挂不同的诗,这是南开大学刚刚通过项目评审的“诗韵花魂”活动内容。活动发起人是张元昕。
  花只是一个契机,元昕的愿望是,用心妆点着她钟爱的南开园,把自然之美、中国古典文化之美传播给更多师生。
  如果说“诗韵花魂”折射的是元昕对于南开大学的反哺心意,那么,深受古典诗词之惠的她,还有一个更大的心愿。
  这个心愿是在她8岁时许下的。那会儿她们全家在纽约。祖孙俩一教一学路过灵山寺时,外婆问她:“牛牛,你愿意以后把中国的古诗词弘扬出去吗?”元昕认真点点头:“我愿意。”
  有缘师从叶嘉莹先生,这让元昕的心愿愈加清晰。“我11岁时,鉴赏、辨认、批评诗词的体系还没有建起来,是叶先生手把手、一砖一瓦帮我砌起来;基本架构完成后,她一步步放手,培养我的自学能力;最近,她常让我作报告,训练我的传授能力。”“叶先生采用的是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反三、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我的感受和颜回是一样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元昕本打算跟着叶先生一直读完博士,但先生的建议是,读完硕士,你就上美国读博士,这样能接受正统的西方学术训练,更利于打通中国古典诗词向西方世界传播的通道。听从叶先生的建议,元昕已在积极联系美国的大学和导师。17岁的她,已对未来的事业有了超越年龄的理性思考,“以手指月,指非月。回到美国读博士,是我要达到目标的一个‘器’。”
  对于中国古典诗词在西方世界的存在,她从来不认为应该是点缀。“如果仅把诗词当做一种文学体式,那任何国家的诗词在现代文化里都是点缀;但如果把中国古典诗词当做教育,就不是点缀了。它是‘舟’,承载着传统文化的‘道’,这种‘道’教会我们怎样和大自然相处,怎样和他人相处,怎样和自己相处,它难道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吗?”
  所以,她想沿着叶师的路,未来也致力于诗词的教学和传播,行走于东方和西方,把中国的诗词带给全世界。
网站编辑:付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诗词大会经典诗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