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把工作服务做到极致的读后感读后感 可以抄的那种 文笔不用太好 尽量原创 谢谢各位大神

第二楼:斯特拉斯堡
零、移师阿尔萨斯(Alsace)
1、在我们的印象中,去法国旅行的常规目的地,不外乎巴黎大区本体、北部的圣米歇尔山、诺曼底,中部的里昂、南锡,南部的普罗旺斯省、阿维尼翁、马赛、摩纳哥等地,极少有人特意将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大区(Alsace)排进行程
2、出于对大城市的些许抵触情绪,我将此行的重点安排在了瑞士,从巴黎前往瑞士基本只有两种选择,其一,取道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进入瑞士西北部门户巴塞尔(Basel);其二,乘坐高铁(TGV)直接去往瑞士西南部重镇日内瓦(Geneve)
3、若要从巴黎前往德国境内,取道斯特拉斯堡可抵达巴登-符腾堡州的首府斯图加特(Stuttgart),是为南道;还有一条北道,是经梅茨(Metz)可直取黑森州核心的法兰克福(Frankfurt),基本就是普法战争时两国交战的两个方向
(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
一、初识斯特拉斯堡
1、经过再三斟酌,对于瑞士的走法我选择了从巴塞尔进、日内瓦出的方案,考虑到从巴黎直奔巴塞尔路途略显遥远,目光便聚焦到了位于德法边境、且是必经之地的斯特拉斯堡
2、在斯特拉斯堡停留,其最大的理由在于,以目前国内赴欧旅游的情况看,斯特拉斯堡是个冷门中的冷门,不信你问问身边的人,是否知道这个地方;以多年出门旅行的经验来看,往往越是这种知名度不高的地方,却越会是真正的亮点,相反那些网上爆炒、名字三天两头能看到的,多半早已被当地的开发、外来的游客折磨得不成样子了
3、斯特拉斯堡拥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具体不赘述了,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座位于咽喉要地的城市,曾经被法国和德国交替占领过数次,还记得学生时代的一篇课文、法国小说家阿方索.都德的《最后一课》吧?那个故事就是以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军队占领后的斯特拉斯堡为背景的
4、甚至于,其所在的阿尔萨斯地区还一度谋求过独立——阿尔萨斯自治领,怎么样?很有中世纪味道的名字吧,正因为如此,两个民族的文化、语言、习俗交织在此,成为这座城市最吸引人的地方
5、另一个重要的理由,在斯特拉斯堡停留当日是法国国庆节,与其无聊地留在没有商店开门的浮华巴黎,不如到这个更为纯粹的边境城市,一边休整、一边看看人家是怎么过国庆节的
(斯特拉斯堡街头)
二、斯特拉斯堡地理及交通
1、斯特拉斯堡位于德法边境,在城区东边几公里就是西欧第一大河——莱茵河(Reine)主航道,河对岸就是德国小镇凯尔,骑自行车跨个境,也就是不到半小时的事情
2、从巴黎东站(Gare de I'Est)乘坐高铁,只需2.5小时就能抵达斯特拉斯堡,铁路也是此地最重要的交通方式,乘坐阿尔萨斯区内列车(R)向南,只需1小时就能抵达巴塞尔;往西,乘坐欧洲城际快速列车(ICE),去往法兰克福也只是2个小时左右的事而已;往北至卢森堡的距离,则与法兰克福相差无几
3、由此可见,斯特拉斯堡是个四通八达的地方,连接西欧和中欧的铁路大动脉、南北纵贯的莱茵河在此交汇,用国内房产开发商的广告词来说,就是坐拥天然地利优势、独享欧洲中心般的高端大气上档次;实际情况而言这么说并不夸张,曾经的德法兵家必争之地,现在已经成为连通欧洲最大的两个国家的交通枢纽
(斯特拉斯堡火车站)
(斯特拉斯堡火车站主站厅)
4、斯特拉斯堡火车站(Gare de Strasbourg)位于城西,是一座古典与现代完美融合的建筑,也是法国东部最大的火车枢纽站之一,从此始发的火车有法国高铁(TGV)、阿尔萨斯区内快速列车(TER),也与部分德国高速铁路(ICE)联动
5、部分法国、瑞士、德国列车代码缩写释义
(1)TGV:Train a Grande Vitesee,法国高速列车,需要订座
(2)TER:Train Express Regional,法国区域快速列车
(3)ICE:Inter City Express,德国高速列车
(4)IC:Inter City,瑞士高速列车
(5)RE:Region Express,瑞士区域快速列车
(6)RER:Reseau Express Regional,区域通勤列车
(7)R:Region,区域慢车
(8)EC:Euro City Express,欧洲城际快车
(斯特拉斯堡火车站站厅外)
6、巴黎篇中我们已经介绍了网上购买欧洲火车票的方法,值得一提的是,若是乘坐一些区域内运行的列车(如我们购买的斯特拉斯堡--巴塞尔),可能在网络上无法直接打印二维码车票,而需要持6位代码至火车站的黄色自动取票机上自取
7、网络购票后,可在同一页面获取起止车站的平面图、取票教程、列车时刻表、以及一些优惠措施的PDF文件;自动取票机可以选择英、德、法语,按照教程操作即可,遇到问题可至问讯处(Information)求助车站工作人员
8、需要注意的是,若乘坐跨国列车,会导致欧铁通票无法使用的情况,例如,从斯特拉斯堡去巴塞尔,就只能购买点到点的车票,而无法使用瑞士通票,在规划行程时一定要提前将这些跨国段的交通安排妥当
(火车站附近街景)
三、进城找住处
1、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区是被莱茵河支流——伊尔河(Ill River)所环绕、形成的一个岛屿,称为大岛(Grande Ile),是斯特拉斯堡旅行的核心区域和据点
2、整个大岛老城区是典型的中世纪城镇布局,完整地保留了大量文艺复兴时期建造的巴伐利亚风格民居建筑,在斯特拉斯堡建城2000周年的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大岛、老城区的街道)
3、整个大岛以主教座堂(Notre Dame de Strasbourg)区域为中心,长、宽均不到1公里,从火车站步行15分钟即可到达大教堂周边区域
4、老城区最主要的街道是Rue de La Division Leclerc,自北向南贯穿大岛中央,汽车不能通行,街上运营的、经过现代化设计的有轨电车(Tram)是斯特拉斯堡核心区唯一的公共交通工具
5、若不高兴步行前往大岛,可在火车站前广场地下乘坐有轨电车A或D线,乘坐3站之后,在Rue de La Division Leclerc路上的Langstross站下车,这个车站基本就是大岛中央的位置
6、有轨电车票只能在自动售票机上购买,统一票价1.6欧元/每人,同样只接受信用卡和硬币,购票后需要在车站的自助检票机上剪票,除了大岛上的一个换乘站之外,没有看到查票的工作人员,全凭各人自觉
(纵穿大岛的现代化有轨电车)
7、走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自助”,这是欧洲旅行中的一个特点,也是对于自由行者的一大考验;尤其像斯特拉斯堡这样外来游客不是很多的二线城市,由于人力成本的昂贵,不可能安排很多人员来进行人工服务,很多类似自行乘坐有轨电车、并认准路线这种事,只能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
8、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领馆方面才会在申请签证的时候,对申请者所设计的行程进行严格审查,如今想想,这种严格是完全合理的,如果申请者连英语的详细行程都做不好,那么在满街法语、德语的环境里很有可能陷入手足无措的境地,继而只能求助他人,若是这样的旅行者达到一定数量级,势必会对当地人们的生活秩序带来严重影响,我认为这才是事情的关键所在
(主干道上的电车道和自行车道)
四、住在大岛
1、看了上述的话,可能有人会以天朝人民特有的老子天下第一,批评欧洲人民不够“包容”,欧洲应该是全世界人民的欧洲,那么孰是孰非暂且不论,我们再来看看住宿情况
2、斯特拉斯堡并非团队游客的必到之处,即使停留游览一般也很少超过半天,住宿过夜的更是寥寥无几,这里的酒店旅馆面向的,大都是法国本土、和少量德国过来的度假客,因此价格比巴黎要略微便宜
3、经济型连锁酒店同样有宜必思(IBIS),就在火车站前广场上,酒店设施可能比较现代化,但相应也不会有什么特色;高档酒店大都在大岛外围的新城区
4、大岛内部的酒店,一般都由历史悠久的中世纪房屋改建而成,基础设施方面固然不会有问题,缺点就是房间可能略显狭小,相应的收获是方便游览、零距离体会中世纪人们的居家生活环境
(酒店窗口俯瞰静谧的街道)
5、我们选择的酒店是位于大岛核心区域——大教堂附近的古腾堡酒店(Hotel Gutenberg),这家酒店是一座典型巴伐利亚风格的历史保护建筑,电梯见缝插针地建在旋转楼梯的中空部,只能乘坐两人,阁楼式带“老虎窗”的房间,对于我们这些少年时代住过石库门的人来说,既不陌生、又颇感亲切
6、一路入住的所有酒店,冷热水都直接到户,理论上可以直饮,抽水马桶均为嵌入式,酒店不专门提供开水(就算提供也是去自来水龙头直接放的),也不提供一次性洗漱用品,除了宜必思这样的经济型酒店外,一般都会提供早餐(古腾堡的早餐非常给力,跟人家的食材相比,国内的食物与猪食区别不大)
(早晨的古腾堡广场)
7、一路入住的所有酒店,入住时都只需要提供订单,不用登记任何证件,不用缴纳任何押金,离店的时候也没有查房这一说,直接归还钥匙门卡就可以走人;结账付款可能在入住时、也可能在退房时,各处规矩不一
8、第7点再次说明了签证审查如此严格的理由,我们可以看到,在欧洲住宿,基本上没有任何繁琐的手续,能免去的流程都免去了,在国内你早上还得预留半个小时去退房;其实说免去了不完全准确,对于你身份的核查这一步,早在审批签证的时候就已经做完了
(民居外墙的雕塑)
9、你可以说欧洲人懒,但我也可以说人家高效,对于签证、尤其是对思路不清的人浩如烟海的天朝子民的签证审批,不可能不严格,我是欧洲人我也会这么做;审批得越严格,就越能保证他们自己的国家、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有序运转,阿狗阿猫都放进来岂不是要乱套了?——其实在一些旅游城市,乱套的情况已经在发生了
10、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入乡随俗,作为一个匆匆过客,对于旅行目的地当地的风俗、习惯、社会秩序的尊重、遵守,是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以我本人的切身体会,法国人、瑞士人并不会先入为主地对华人另眼相看,他们也是视对象而定的
——至少是不会赤裸裸地戴着有色眼镜去歧视,起码在表面上,一路上都是微笑服务、有礼有节,我想,欧洲人不是讨厌华人,而是讨厌那些不守规矩、思路混乱、破坏他们生活秩序的华人——当然,由于这样的华人太多了,有时候躺枪大概也是难以避免的
(冰淇淋店美女店员的微笑服务)
五、法国的丽江
1、尽管从整个历史来看,斯特拉斯堡被德国占领的时间,较法国要稍微长一点,不过,除了建筑风格、和少部分双语标识之外,德式痕迹甚少,目测此城受法国文化影响要更深一些
2、从网上的信息看,德语和法语在斯特拉斯堡都有使用,但目测日常生活中基本通用法语,没见到有说德语的,此外,由于不少欧盟官方机构设立在此,法国国旗与欧盟旗帜并肩悬挂的场合随处可见,斯特拉斯堡也算是个国际化的城市,英语畅通无阻
3、如前所述,斯特拉斯堡所在的阿尔萨斯大区在欧洲宗教改革后曾几度易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曾谋求独立(阿尔萨斯共和国),但无论其历史有多纷繁复杂,现如今在德法冰释前嫌、历史旧账早已一笔勾销的大背景下,这个城市已经看不到任何民族主义情绪,政治、种族、宗教的影响力已然微乎其微
4、因此,相比于鱼龙混杂的大巴黎,斯特拉斯堡尽管汇集了不同国籍的旅行者,可治安情况好得无可挑剔,这里基本上就那么几类人——度假客、本地上班族、出差或旅行中转的旅客,我几乎没有看到游手好闲的北非、东欧或阿拉伯移民,和臭名卓著的吉普赛人
5、阿尔萨斯大区人均GDP超过24000欧元,位列法国经济最发达地区的三甲行列,在衣食无忧之下,几乎所有的人都在默默地维护着属于这座历史名城、同时也是度假胜地今天来之不易的宁静,如果摒弃了政治、经济因素,对于法国人而言斯特拉斯堡倒也像丽江一样,是个后花园般的所在
(7月是欧洲传统的度假季,街上都是各色人种的观光客)
六、斯特拉斯堡的重大事件
1、两件永载史册的事件足以让斯特拉斯堡人骄傲,其一,脍炙人口的法国国歌《马赛曲》,就是在1792年于斯特拉斯堡写成的,歌曲内容以天朝标准而言是极不和谐的;
歌曲作者是革命军上尉、法国作曲家鲁日.德.李尔,尽管这位大师最终死于穷困潦倒之中,却因为创作出了世界上最激昂的国歌而名垂青史,也获得了安葬在巴黎荣军院的特别待遇
2、不过另一方面,由于斯特拉斯堡属于数种文化交融的商务度假区,国家观念和民族主义都略显淡薄,在国庆节当天我们几乎没有遇到过有演奏这首国歌的场合,唯一一次听到此曲的旋律,是清晨时分楼下一位环卫工人一边工作、一边自娱自乐之下吹的口哨
(日出时分,大教堂的尖顶上飘扬着法国国旗)
3、其二,之前我们提到过古腾堡酒店,也看到了古腾堡广场,那么这个古腾堡(Gutenberg)是何许人也呢?说出来真的是要让我和小伙伴们都惊呆的那种级别——约翰内斯.古腾堡,一位影响欧洲、乃至世界历史进程的人
4、对于古腾堡本人的生平,并没有太过详细的历史记录,但确凿无疑的是,出生于德国美因茨的他曾在斯特拉斯堡居住过10年,其间研究出了对于传媒有革命性影响的活字印刷术,此举大大降低了文字印刷、知识传播的成本,让大众能简便地获取知识,使欧洲的文盲数量大大减少,毫无疑问,是指引欧洲走出中世纪黑暗、愚昧,走向文艺复兴、宗教革命、工业革命的一盏明灯,是那只振动翅膀的蝴蝶
5、在看过古腾堡的历史地位后,我就一直在想,为什么这样一位重要的人物,在国内我从来就没听说过?这不科学啊,为此我专门做了一番研究,其实也很简单,在谁发明活字印刷术这件事上,国内学界与国际学术界的主张各不相同
(圣尼古拉斯教堂)
6、作为最早的印刷术,雕版印刷发明于中国的隋朝,这并无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在宋朝由毕昇发明,大约是公元9世纪,而欧洲则是13世纪,那么,欧洲的活字印刷术到底是独立发明的,还是由中国传播流入的呢?
7、国内学界当然主张,活字印刷术是由丝绸之路流入欧洲的,但是这种主张的硬伤在于,在中西交流的必经之路上并没有发现活字印刷传播的文物证据;因此,国际学术界普遍公认的是,欧洲的活字印刷术是独立发明,是形成今天印刷方式的直接元祖
8、另外,毕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所使用的是胶泥活字,由于威胁到了统治阶级的愚民政策,这种成本低廉的印刷术在当时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胶泥活字在毕昇去世后也没有得以留存,而古腾堡所使用的,是金属活字,冷却速度、承压能力、重复利用率更高,而且没有任何证据证明,他的发明得到了东方传入技术的提示——当然,谁也无法否定这种可能性,但也仅仅只是种可能性而已
9、作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东西方当然都想把功劳据为己有,各执一词当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综上所述,就能解释为什么在国内对于古腾堡这个名字,从来都是只字不提的缘由了;但是无论这项技术由谁发明,把活字印刷术泛用化、继而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巨大贡献的,定然是古腾堡无疑,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也应该对这位伟大的发明家,报以真诚的敬意和尊重
(伟大的发明家古腾堡,大教堂前的广场现在以他来命名)
(古腾堡与大教堂)
七、斯特拉斯堡主教座堂(Cathedral Notre Dame de Strasbourg)
1、主教座堂是斯特拉斯堡、乃至阿尔萨斯大区的标志性建筑,具体位置就不用说了,几乎在整个斯特拉斯堡市区方圆几十公里的范围内,大教堂高达142米的塔尖都随处可见&
2、在典型的哥特式建筑中,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也绝对算得上是个中翘楚,与著名的德国科隆大教堂(Cologne Cathedral)、法国亚眠大教堂(Notre Dame de Amiens)、意大利米兰大教堂(Duomo di Milano)、英国约克大教堂(York Minster)齐名
(随处可见的大教堂尖顶)
3、从公元1647年至1874年的两百多年中,斯特拉斯堡大教堂曾稳居世界最高建筑的地位;大教堂最初设计为南北双塔,后因经济原因南塔没有建造,反而形成了其鹤立鸡群的特色,另一座塔的位置现在已经辟为休息室
4、从南侧入口可以攀登旋转楼梯登上66米的中央瞭望台,可以俯瞰大岛的中世纪建筑群,票价5欧元,攀登过程中需要走300级以上的旋转台阶,可能会转得有点晕,加之楼道狭窄,容易脚下拌蒜,一定要注意安全
(一个国家的先进与否,并非取决于摩天大楼的数量有多少)
(大教堂内部雕塑)
5、大教堂内部免费参观,摄影的话一定要关闭闪光灯,周日会有礼拜活动,不影响仪式的情况下可以旁观;不过同样是罗马天主教的教堂,相比于菲律宾保和岛礼拜时的门庭若市,这里多少显得有些冷清,参加礼拜的大多也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由此可见在世俗生活方式深入人心的现在,宗教的影响力在欧洲的急剧衰退
6、但是另一方面,大教堂所展现的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象征,就这座建筑物本身而言,也是意义非凡——我们来看她的建造年代,于1176年动工、1439年完工,建造过程长达263年,以当时人类较现在短得多的平均寿命来说,基本上需要五、六代人的时间(实际上像这样造了两三百年才建成的教堂在欧洲不胜枚举)
7、换言之,大多数参与教堂建设的人,是看不到她最终完工后的样子的,就连教堂的主建造师埃尔文.冯.施坦因贝格也是在建设到一半的时候去世的,我认为这才是这些教堂除了展现信仰之外,真正伟大的地方——需要有多强大的精神力量,才会去做一件自己在有生之年看不到结果,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事?
8、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通过几代人的牺牲和传承,去打造一件凝聚着文化和信仰、却是无实际利益可图的事物——这在今天、尤其是急于将所有的事在一代人里全部干完(其实是把所有的钱在一代人里全部捞完)的今日中国看来似乎是无法理解、也不可想象的,我们总是崇尚毕其功于一役、总是崇尚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大教堂内部)
(大教堂外部)
9、二战期间的德占期,在希特勒的命令下大教堂被当做国宝而毫发无伤,甚至连武器都禁止带入,却在战争末期的盟军空袭中遭到误炸,未免讽刺;战后的修复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基本完成,50年,又是一代人完不成的事情,我经常批判国人落后,这种落后不是在物质上,而是指无法做到这种细水长流的浮躁心态
10、我始终有一个观点,要改变这个国家,什么体制、什么宪政、什么中国梦、什么正能量,都是自欺欺人的说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个国家的缩影,而国家是国民集体意识的体现,这个国家的种种现状,只不过是国民内心真实状态的表现而已
只有从自己做起,不再贪图眼前的利益,从根本上摒弃那些已经被时代淘汰的陈腐观念,乃至于牺牲自己的个人命运,如此,这个国家的未来才会有希望,而且同样,这不是仅靠一代人就能完成的事情——相较于各种实质为利益博弈的所谓改革,我们或许更需要的,是一场真正的文艺复兴
(宏伟的斯特拉斯堡大教堂令所有人驻足仰视)
八、漫游斯特拉斯堡
1、由于融合了多种文化,在饮食方面,斯特拉斯堡可以说是个大杂烩,有例如烤香肠那样的德式风味、也有牛排猪排面包薯条这种法式经典、意面披萨也是随处可见,像重口味芝士这样的瑞士风格也不是没有,选择的余地不可谓不多
2、不过,在城里很难看到大型的餐厅,与巴黎类似也是以路边咖啡馆、以及一些小型高档餐厅为主力,后者可能需要预定,而且主要面向本地人,如果不是研究得很充分,作为旅行者而言还是谨慎光顾,一方面价格昂贵,另一方面也会与那种环境格格不入,我们便吃过一次瘪
(斯特拉斯堡街头,骑车的青年男子在等待电车通过)
(MAX MARA算是比较高档的品牌了)
3、要是打算将省钱进行到底,那也不是什么难事;在正对火车站的Rue du Maire Kuss上有一家小型的家乐福超市,自制三明治加蔬菜色拉的组合依然很轻松可以搞定,对面宜必思隔壁则有麦叔叔蹲点,超市里一瓶1.5L的依云矿泉水仅售0.66欧元,相比魔都一瓶500ml的打折都要卖到9.9元,实在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4、斯特拉斯堡老城区没有什么大型的购物商场,也看不到什么一线品牌的踪迹,以小型商铺、本地品牌居多,由于适逢国庆日,统统铁将军把门,橱窗购物时目测价格并不昂贵,却也有不少实惠的商品——当然,以一般国人赴欧的思路,恐怕大多数人早在出发前就想好了要买些什么奢侈品,重点在于回国后的炫耀过程,商品本身的实用价值那是次要得不要再次要了
5、反观欧洲人的穿着打扮,倒是简单得很,以日常休闲、简约欧风为主,而且也都不是什么很高档的品牌,关键在于搭配的得体、以及举手投足的气质——当然,法国人、德国人无论男男女女本来就长得漂亮,所以在欧洲街头就算什么也不干,坐着看看美女也是种享受;回到魔都后,我走在马路上再环顾一下四周,说难听点就是铺天盖地的歪瓜裂枣,不由得感叹大部分国人都是没进化好的水平
(路边常见的简约欧风美女)
6、大岛上的另一个著名景点是小法兰西(Petite France),在城区的西南角,沿着伊尔河走总能找到;这个地方说起来有点搞笑,在15世纪一度曾经是法国梅毒患者的疗养聚集地,由于梅毒在当时被称为法国病,小法兰西是德国人对于生活作风混乱的法国人的嘲讽
7、小法兰西的建筑风格与老城区的其他地方有所不同,以木结构尖顶房屋为主,不过这些建筑都是二次大战之后重建的,除此之外,这里还保留了一个小型的船闸和一座浮桥,同时也保留了传统的运作使用方式
8、如果不打算在大岛住宿,只是到此一游的话,可沿正对着火车站的路直走5分钟,即可看到伊尔河,在这个路口右拐沿着河走,大约5分钟后就能看到河对岸的小法兰西了
(小法兰西)
九、意外的收获
1、在斯特拉斯堡停留期间,我们看到了两个非常规性的表演活动,其一,是大教堂晚间的灯光音乐秀,其二,是国庆当晚的烟火表演;其实在出发之前我已经在斯特拉斯堡城市主页上得知了这些表演的预告
*斯特拉斯堡城市主页(可选择英、法、德语):www.strasbourg.eu
2、提起大教堂的灯光秀,就不得不说德法之间在1963年签订的《爱丽舍条约》,我们都知道德、法之间是世仇,从三十年战争到普法战争,从一次世界大战打到二战,两国都是主要参战方,在二战中法国几乎被德国推平,这个仇恨的程度绝对不亚于中日之间
3、而《爱丽舍条约》直接促使了两国的全面和解(当时的德国还是西德),原本不共戴天的两国,如今已经是欧洲一体化进程中的领头羊,《爱丽舍条约》无疑为这两大欧盟巨头的尽释前嫌直接奠定了基础;今年(2013年)是条约签订50周年,大教堂的灯光秀就是为了纪念这个20世纪最重要的双边条约而举办的
(伊尔河会在斯特拉斯堡城区北部汇入莱茵河)
4、一纸条约就能化解几百年的恩怨,这当然是不现实的,但是真正难能可贵之处在于两国领导人(法国总统戴高乐、德国总理埃德诺)的高瞻远瞩,历史残酷地证明了,一味地延续、甚至将历史恩怨扩大化,只是一场两败俱伤的零和博弈,只有放下历史的包袱,携手合作,才是唯一的互利双赢之道——以本赛季欧冠为例,冠军是德国的拜仁,拜仁的前场核心是谁?正是法国人里贝里
5、世界潮流、浩浩荡荡,为什么德法两国能如此之快地从战后的一片废墟中走出来,迅速带动欧洲经济的复兴,至今高居世界发达国家的前列,也只是他们选择了顺应时代潮流的正确道路;反观亚洲各国,今时今日还是在勾心斗角、明枪暗箭,死抱着历史包袱不放,甚至将历史恩怨当做政治筹码来引导民意,这其中讳莫如深的缘由,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么?
(大教堂灯光音乐表演)
6、第二大收获就没那么多道道可挖掘了,烟火表演尽管是国庆当日规模最大的庆祝活动(好像也是唯一一项官方组织的活动),但精彩程度比之魔都每年世纪公园烟花节,那是要逊色很多了
7、整个表演持续的时间只有15分钟,观众人山人海,充分说明了欧洲人的生活其实是很单调的,夜生活不外乎散步、喝啤酒聊天、锻炼身体这些,很少能看到抱着手机不放的低头族,对于网络也不怎么依赖,一路上没有注意到有网吧这种东西
8、说到底,人家对这些东西根本就不感兴趣,或者可以说他们过日子的方式既保守又规矩;比如看个烟火,开场前人流呼啦啦往广场走,表演时成千上万的人几乎没人说话,表演结束鼓掌吹几下口哨,然后就呼啦啦跑回去睡觉了,大教堂的灯光表演时也基本如出一辙,给人的感觉就是一板一眼到了极致,尤其是在公共场合的表现,给我的感觉,大多数欧洲人的习惯就是竭尽一切所能,避免给别人添麻烦
(国庆烟花表演)
十、Capitale Europeenne(欧洲之都)
1、由于是此行的重要停留地之一,我在出发前、回国后都对斯特拉斯堡的背景做了深入研究,结合实地的观感,得出的结论是这座城市是一个适合学习、工作、探索、感受、思考、甚至是定居的地方,并不适合那种走马观花式的到此一游
2、之所以这么讲的理由在于,拥有两千年历史的斯堡,各种文化在这里碰撞却能完美融合,中世纪建筑林立的城市却拥有了全法最发达的经济水平,曾是全法国空气质量最差的地方却得以成功整治,我们常说,一个城市也会具有自己的性格,因为城市的灵魂是居住其中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座城市,我会选择——宽容
3、只有融入这里的生活环境,坐在窗台上静下心、聆听教堂的钟声,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种宽容,而《马赛曲》和活字印刷术,我觉得并不是凭空、或者偶然在此产生的,恐怕也正是得益于宽容,包括我之前所说的德法和解——宽容、合作、独立、以人为本,比巴黎更能体现欧洲精神,人们会感叹于大教堂的雄伟,但没有人会因此背上历史的沉重包袱
(街头艺术家)
4、有时做做白日梦,我会想自己拥有足够长的假期、和足够的财力,在斯特拉斯堡住上几个月,白天租一部自行车四处探索,晚上回到阁楼小屋写写日志,沉淀到两千年历史的深处,或许能写出一篇旷世奇文;尽管是白日做梦,但我仍希望有一天,能有机会再回到斯特拉斯堡,旅行者就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对一些地方投入很多感情,往往难以避免
5、在写这篇游记之前我曾有所顾忌,毕竟斯堡在国内不算很知名,我也并不希望她被太多人知道;但是转念一想,一方面我有点高估了自己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即使再着力宣传,恐怕斯特拉斯堡还是会在国内继续沉寂,理由很简单、也很可笑——到那里去旅行,回来是没什么内容可炫耀的
想到此处,一时颇觉尴尬,却又稍稍安下了心
(斯特拉斯堡篇完,下一篇《巴塞尔、卢塞恩》)
(俯瞰斯特拉斯堡老城区)
第三楼:瑞士小城
零、一路向南
1、发源于瑞士境内阿尔卑斯山的莱茵河,在流过瑞士西北部门户——巴塞尔之后,拐了个九十度的弯,转而向北奔腾而去,形成了德法两国的天然边境,也在法国境内切开了一个长约170公里、宽至35公里的河谷盆地
2、这个河谷盆地就是阿尔萨斯大区的所在地,河谷盆地一般海拔150米,其西侧是平均海拔500-1000米的孚日山脉,其东侧是德国境内著名的黑森林山脉,平均海拔与孚日山相差无几
3、由于两侧均为高山阻挡,外来水汽难以流入,阿尔萨斯大区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下沉式广场,光照充足、降水稀少,加之北纬48度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阿尔萨斯的葡萄酒之路(La Route des Vins d'Alsace)便应运而生了
4、在阿尔卑斯山系之间,有着为数众多的葡萄酒之路,分属于不同国家,而阿尔萨斯的葡萄酒之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条,从斯特拉斯堡向南,沿着孚日山脉的东坡,分布着大量的葡萄酒村,而乘坐阿尔萨斯区内快车(TER),仅需半个小时就能到达葡萄酒之路的中心——科尔马(Colmar)
5、我们便是沿着这条路逆莱茵河而上,离开斯特拉斯堡一路往南去往巴塞尔;若是需要深度体验葡萄酒之路,自驾是个便捷的选择,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一路骑行造访各个村落,品尝美酒领略中世纪村落风情,更是无比理想
(阿尔萨斯的中世纪风情)
二、瑞士联邦
1、本系列游记的法国部分到此为止,以下篇幅将着重介绍瑞士风情,预计分为三篇;本篇会串联此行在瑞士境内所参观的城市,做一个综合的介绍
2、另外两篇,其一,将介绍比较热门的景点——以因特拉肯为据点的少女峰(Jungfrau)景区;其二,将带领大家去到瑞士南部的瓦莱州(Vallis),领略阿尔卑斯山脉最为壮丽的部分
3、本篇介绍的瑞士城镇有以下几处——巴塞尔(Basel)、卢塞恩(Luzern)、伯尔尼(Bern)、施皮茨(Spiez)、日内瓦(Geneve)
4、瑞士国土面积只有4.1万平方公里,甚至比宁夏更小,差不多相当于7个上海市区那么大,却分为多达26个联邦州,在政治上这些州相互独立,文化上种族、宗教、语言也各有区别,对外统称瑞士联邦,为永久中立国
5、整个瑞士大致可以分为三种地形,东北-西南走向的阿尔卑斯山(Alps)斜向贯穿中部和南部,是山地地貌;伯尔尼及其周边为海拔超过500米高原,称为伯尔尼高地(Bernese Oberland),最北部则是阿尔卑斯山发源的众多河流冲积形成的海拔500米以下的莱茵河谷地
6、文化上,瑞士主要分为德语区、法语区、意大利语区,北部与德国接壤的边境、中部伯尔尼高地为德语区、西部日内瓦湖(Lac de Geneve,又称莱芒湖)区是法语区,东南部与意大利接壤的提契诺州、格劳宾登州为意大利语区,英语的普及程度上,南部山区明显低于中部和北部
7、基于瑞士永久中立国的地位,她既没有加入欧盟或北约,也没有加入欧元区,万幸是瑞士是申根区成员,可以从法国、德国、意大利和奥地利畅通无阻地进入瑞士
8、若是没有多币种的信用卡,那么在计划前往瑞士旅行的时候,需要事先兑换好瑞士法郎(CHF),在瑞士境内只有少数地方在结算的时候会给你欧元或法郎的任意选择,在魔都兑换瑞士法郎需提前一天预约
(巴塞尔火车站站台)
三、巴塞尔(Basel)
1、具体的一些细节,我们结合之后的行程慢慢再说,先去到进入瑞士的第一站——巴塞尔;如前所述,巴塞尔是瑞士西北部的门户城市,属于行进路上的必经之地,安排在此稍作停留,本属于顺水推舟
2、位于德、法、瑞三国边境地带、又是莱茵河上重要港口之一的巴塞尔是一个极为繁忙的交通枢纽,从这里往北1小时可达斯特拉斯堡,3小时可到法兰克福;往西2小时可到达法国中部的第戎;往东可至苏黎世和慕尼黑;往南直通伯尔尼和卢塞恩,时间均在1小时左右
3、优越的地理位置和重要国际性中转站的地位,使得巴塞尔的生活节奏较斯特拉斯堡快得多,这一点从街上人们走路步伐的频率上就可以看得出,各种因公因私的旅行者在此川流不息,使得这里的现代化商业气息要远胜于旅游观光
(繁忙的巴塞尔火车站)
4、与斯特拉斯堡类似的是,巴塞尔也并不是一个热门的旅行目的地,我仅仅安排了几个小时在此停留参观,除了看一下城市风貌之外,此处也是此行中唯一一个能看莱茵河的城市,走过路过当然不能错过
5、巴塞尔的城市交通主要是有轨电车和公共汽车,线路极其复杂,由于这里是纯德语区,线路标识是全德语,对于不了解当地情况的旅行者而言无异于天书奇谭,建议要在谷歌地球上事先查询好线路
6、我设计的到此一游方案是,在火车站乘坐有轨电车,到老城区中心地带的集市广场(Marktplatz),去附近的米特莱勒桥(Mittlere Brucke)看一眼莱茵河,再穿过老城区走回火车站,非常简单的线路,不过实际走的情况并不如计划中那么顺利
(老城区中心地带的集市广场)
(米特莱勒桥上俯瞰莱茵河,比塞纳河要壮观许多)
7、导致不顺利的元凶,便是对于自由行者而言万恶的拉杆箱,拖着拉杆箱游览市容那种费劲绝对属于有苦说不说的痛苦,很快便会觉得疲劳而失去到处探索的兴致,所以,我想提醒去欧洲自由行的朋友,如果你准备主要依靠火车而非自驾,并且在行程中有快速浏览某些城市的安排的,那么只要身体状况允许,一定要选择一个、或两个背负系统良好的背包
8、欧洲很多地方的设施很古老,没有电梯、自动扶梯,青石板的城镇道路,火车也不是都有大号的行李架子,携带背包不仅可以让你在旅途中省去很多麻烦、大大提升旅行的品质,更可以显示出你穷游者的身份让小偷窃贼对你失去兴趣,拖着箱子走路的意愿、和背着包清空双手走路的意愿,是完全不一样的
(欧洲的摄影器材价格,比国内当然是贵了不少)
9、或许有人会说背包放不下,那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你,去欧洲发达国家带的东西,远比去中国西部、或者喜马拉雅山区那种一个睡袋、一堆厚衣服、一大包户外装备要少得多,我带了两个背包,一个65L、一个30L,从头到尾始终半负荷运行,除非你纯购物,需要留存大量空间来摆放战利品,那就不在本文讨论之列了
10、瑞士境内稍大规模的火车站都有自助储物柜,可以寄存一些小型的行李,但并不是每个地方都有能塞进24-28寸大型拉杆箱的柜子;储物柜收费依据其空间的大小5-8法郎不等,只接受硬币
(巴塞尔老城区街景)
11、由于不合理负重这个原因,在巴塞尔的游览过程显得十分狼狈,莱茵河算是看了个粗略,但是计划中的主座教堂没有找到,等发现的时候已经走过头了,看着大家人困马乏我也没有主张再回去找,好在在走回火车站的路上看到了另一个规模比较小的伊丽莎白教堂,同样是十分漂亮的建筑
12、事后复盘的时候,对于在巴塞尔只停留了三四个小时,我是略觉有点遗憾的,与之后走过的几个瑞士城镇相比,巴塞尔并没有满街豪车的那种张扬、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旅行团那种嘈杂,在宜居程度上因为生活节奏较快或许不如斯特拉斯堡,但在文化的融合宽容度上,是不相伯仲的,本是个值得驻足品味的地方,匆匆掠过是为此行中的一大憾事
(伊丽莎白教堂)
四、瑞士通票
1、若是将主要行程都设定在瑞士境内,那就需要在交通上费一番心思,除了租车自驾的游客外,如果是主要依靠公共交通出行,瑞士通票(Swiss Pass)就是最实惠、方便的选择了
2、瑞士通票的使用范围,包括瑞士境内除飞机之外的所有公共交通工具——火车、游船、公共汽车、有轨电车,以及所有的博物馆,说通俗点,就是随便上车随便去哪儿,只要你认识路就没问题
3、特殊的使用情况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几种:
(1)少女峰登山齿轨火车Lauterbrunnen、Grindwald之后的路段需购票,通票可打75折
(2)少女峰景区的数条登山缆车线的最后一段需购票
(3)由采尔马特至圣莫里茨的冰川快线需要订位
(4)采尔马特登山窄轨火车、缆车需购票,通票可打5折
(5)阿雷奇冰川景区登山缆车需购票,通票可打5折
4、瑞士通票分两种,连续通票(某个时段内连续数日)和机动通票(某个时段内任意数日),可按实际情况购买,后者价格高于前者不少;购买地点可以是之前给出的欧铁官网(欧元结算),也可以至代理旅行社(我是在携程购买的,人民币结算,不与当日汇率联动而有滞后,可赚汇率差),亦可到瑞士火车站当场购买
5、购买通票后,到达瑞士境内后可至任意火车站售票柜台、或者铁路办公室,要求工作人员激活,需要与护照同时提交,工作人员会把使用起止日期写上并盖章,不可反悔;激活后的通票要随身携带、妥善保管,以便随时备查,购买上述有折扣的线路时也需要出示
6、如果利用通票的场合不多,也可以分段购买点到点车票,瑞士境内即使是最小的乡村停靠站也有自动售票机,但只有在一些大的火车站、或者旅游景区车站才会提供人工售票
(巴塞尔火车站很低调,但很高效)
五、卢塞恩(又称琉森,Luzern)
1、无论是从巴塞尔还是苏黎世,去往卢塞恩都只需要1小时的火车路程
2、卢塞恩位于瑞士连通德国、意大利的南北交通咽喉处,往南有列车直达米兰(Milano)中央车站(3小时),往北直通德国的斯图加特(4小时)
3、正因为交通如此便捷,又有些景观可看,卢塞恩是亚洲旅行团队、尤其是国内团队游几乎必到的地方,是这一路上除了巴黎奢侈品金三角之外,我们看到中国游客最多的地方,言下之意就不多解释了
(入夜的卢塞恩火车站站厅)
4、对于自行游的朋友来说,卢塞恩不是个值得停留一晚的地方,其理由不仅是因为团队游客带来的嘈杂环境,更重要的是,她的常规景点都集中在火车站附近,属于步行过去也很轻松的水平,可以看完直接走人
5、出火车站大厅后直行100米就能来到罗伊斯河(Reuss)汇入卢塞恩湖(Luzernersee)的地方,游船码头就在这个位置,不过桥向左拐弯,几个著名景点——卡佩尔廊桥(Kapellbrucke)、耶稣会教堂(Jesuitenkirche)都在岸边几百米的范围内
(耶稣会教堂)
(罗伊斯河上的卡佩尔廊桥)
6、如果沿着大路过河去到北岸,那里基本都是商业区,沿街都是钟表和服饰的商铺,中文招牌多得招人反感;北岸能看的历史人文景点有三处,一是圣马太教堂(Matthakirche),造型很别致,团队游客也一般不会上去,在河边很远的地方就能望见教堂的漂亮双塔
7、另一个很著名的垂死狮子像路有点远,从火车站步行前往大致要30分钟的样子,不清楚可以查看谷歌地图,上面有很清晰的中文标识;最后一处是有超过700年历史的穆塞格城墙,在城区的外围,需要穿过罗伊斯河北岸的商业区一直往北走
(圣马太霍夫教堂)
(卢塞恩湖畔)
8、外围景点方面,有瑞吉山(Rigi)和皮拉图斯山(Pilatus),这两座海拔不高的山峰是卢塞恩湖周边的两个制高点,可以乘坐齿轨火车和缆车到山顶去一览卢塞恩湖的景色,前者免费、后者瑞士通票是5折
9、我没有安排去这两个景点,一方面时间有限,更重要的是我根据多次在中国西部、以及喜马拉雅山区的旅行经验,判断这两处并不会有什么很震撼的风景
10、实际情况不出所料,单论自然风光,瑞士大致与横断山区在一个级别,要逊色于西藏、新疆伊犁以及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区,毕竟绝对海拔摆在那里,莫说瑞吉山和皮拉图斯山,就算是大名鼎鼎的少女峰也没有带给我们很惊艳的感觉,只有在瓦莱州看到的风景,才稍稍为阿尔卑斯山挽回了一点颜面
(卡佩尔廊桥与皮拉图斯山)
11、瑞士的餐饮与法国有所区别,重口味的芝士与生牛肉成为主角,平均价格、尤其是在旅游城市用餐,要比法国贵出不少,菜单也不是每家餐厅都有英、德、法语对照,建议在出行前做好功课,查好一些自己比较适应的菜式的德语(法语)写法,以免在点菜时遭遇乌龙——当然,意面、披萨这些是比较安全的,写法都一样
12、对于吃饭不计较的朋友,或是希望在吃饭方面尽量节省的,瑞士的每个城镇都有招牌式的大型超市COOP,可以买到面包、火腿、牛奶、生鲜蔬菜等食材,自制简易餐点非常容易;卢塞恩的COOP超市在火车站的地下一层,价格基准为依云1.5L矿泉水0.95法郎,比法国略贵一点
(夏季的欧洲白昼时间漫长,要到晚上九点半之后才会天黑)
六、熊出没注意(伯尔尼,Bern)
1、瑞士的首都既不是苏黎世、也不是日内瓦,而是这个大家都不知道的伯尔尼,尽管对于联邦制、各州谁也管不了谁的瑞士而言,首都也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
2、伯尔尼位于瑞士中部偏西的高原地带,北距巴塞尔、东南距因特拉肯(Interlaken)、东距卢塞恩,均只有1小时左右的车程,往西南方向至日内瓦,也在2小时之内就能到达
3、瑞士铁路网络可能是世界上最密集的,加之国土面积不大,城际之间基本每个小时都有班车互通,所以在之后的篇幅中,点到点的移动手段不再重复介绍,换句话说,不用想太多,总有车能到你想去的城市
(伯尔尼火车站)
4、伯尔尼的城市布局,可以说是个瑞士版的斯特拉斯堡,唯一的区别就是斯特拉斯堡的老城区完全被伊尔河(Ill)包围,形成大岛;而伯尔尼的老城区,则是三面环绕阿勒河(Aare),是个半岛
5、斯特拉斯堡老城区和伯尔尼老城区均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环绕她们的河流伊尔河和阿勒河都是莱茵河的支流,若要说她们还有什么共同点,那就是第一眼看上去,都不会觉得有多么引人注目
(伯尔尼火车站前的圣灵教堂)
6、或许正是由于两者都不是那种声色犬马、灯红酒绿的花花世界,中世纪广场、建筑、钟楼、教堂是她们的一切,极致的质朴往往会催生一些与众不同的东西;活字印刷术在斯特拉斯堡诞生,而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伯尔尼推导出了质能公式,世界都因它们而改变
7、爱因斯坦故居就在老城区的主要街道Kramgasee上一间毫不起眼的拱廊民居里,现在已经辟为咖啡厅和博物馆,内有播放介绍爱因斯坦生平的纪录片,我事后才想起来自己有瑞士通票是不需要买门票的;主街上的拱廊房屋很有意思,路边的台阶旁有很多铁皮门,拉开后下面是像防空洞一样的地下室,有些还改造成了商铺
(老城区的主要街道Kramgasee)
8、目前,老城区的很多建筑物都在修补维护中,包括一些楼房、喷泉,著名的伯尔尼大教堂(Bern Munster)整体封闭修缮,会影响到参观的效果;不过根据瑞士现行法律,在老城区是不能建造新的建筑物的,楼房的高度也有严格的规定,所以当修缮完毕后,一切还是会保持着中世纪的原貌
9、沿着主街Kramgasee一直走到尽头,是阿勒河畔的大桥Nydegebrucke,这里是阿勒河的大拐弯处,在大教堂制高点封闭的情况下,要看伯尔尼老城区的全景,就要走到河对岸的山坡上,那里是个天然的观景台,碍于带队的缘故我没有前往,又是一大遗憾,不过即使河畔的景色也足够令人赞叹
(阿勒河拐弯处俯瞰伯尔尼老城区一角)
10、在老城区值得一逛的商店不多,在天文钟附近有一家猛犸象(Mammut)户外专卖店,品种很丰富;较远处还有一家Bally专卖店,在夏天打折季的时候会有比较多的优惠,这两个品牌都是瑞士本地品牌,作为户外一流品牌的猛犸象更是还未进入国内市场,有这方面需求的朋友若是去瑞士,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11、伯尔尼不是国内旅行团的常规线路,因此这里的游客以来自欧美或本地居多;与巴塞尔、卢塞恩一样,伯尔尼也属于瑞士国内的德语区,相比于不拘小节、一天到晚嬉皮笑脸的法国人,德语系的人文环境显得比较保守,即使是从事服务业的本地人大多也不苟言笑,作为旅行者而言,低调是比较明智的选择
(街头艺人,演奏的不是口水歌,往往是世界名曲)
12、瑞士除了少数像日内瓦这样汇集全世界精英的城市外,多数都像伯尔尼,街上看不到什么豪车,私家车以小排量为主,而且停着的远比行驶着的多,另一种情况,就是那种花钱也买不到的定制车,款式几乎都像是一个世纪前的造型,定睛一看,车主还是那种满头白发的老头老太;而年轻人,更多的都在山上和公路上大汗淋漓地踩单车
13、这就是西方人真正先进的地方,我的意思是观念,车辆对于他们而言,基本上就是一种交通工具,与自行车没什么区别,而不是一种显示优越感的载体,相比于中国满大街的SUV、宝马、保时捷,一部铁壳子就能把人分成三六九等,看到行人走得慢些就狂按喇叭,欧洲街上的大多数汽车算是很蹩脚破旧的,但就算是再好的车,看到行人离得很远就会主动礼让,人们对此并无所谓,或者说他们关注的事情并不在这方面
(街边的一辆中古版阿尔法.罗密欧,诠释了何为低调的奢华,旁边旗帜上的熊是伯尔尼的象征)
(停车习惯也会体现一个城市的性格)
14、与斯特拉斯堡在气质上有相通之处的伯尔尼,同样是一个不适合走马观花的地方;如果让我重新安排一次行程,我会把因特拉因住宿的三个晚上,留出一个给伯尔尼,完全不影响行程,即使是花点时间,沿着阿勒河的大拐弯走上一圈,也是种不错的体验
15、如果实在没有时间在伯尔尼多做逗留,在主街Kramgasee上有数个公交车站点带你返回火车站,在德语系乘市内交通,有一项基本技能——要认准火车站的德语写法Bahnhof
(伯尔尼天文钟)
七、施皮茨(Spiez)
1、确切地说,施皮茨并不是一个城市,只是夹在因特拉肯与伯尔尼之间的一个小镇,其位置恰好是在两者的中点,所以无论到哪一处,都只需要30分钟的时间
2、尽管只是个弹丸之地,不过若是你和我一样,行程中安排了南部瓦莱州的采尔马特、阿雷奇冰川等地的话,那么无论从瑞士中北部的任何一个地方前往,基本都需要在施皮茨转车,又是个咽喉要地
3、火车站距离湖边的古堡、游船码头等地非常遥远,步行起码在30分钟以上,比较节约时间的做法有两个,一是直接乘小镇内部公交前往(车辆的间隔时间非常久),另一个就是不要沿着大路、穿过别墅区直线下山,需要有那么点胆量和方向感
(从火车站附近的别墅区俯瞰湖边的古堡)
4、山坡上的众多独栋别墅、以及别墅车库里的豪车、岸边的大量私人游艇,会让你充分认识到施皮茨是个有钱人住的地方;其实在图恩湖(Thunersee)以及因特拉肯另一侧的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周围,这样的小镇多如牛毛,施皮茨只不过在国内被炒作得比较多而已,与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Hallstatt)性质差不多
5、从因特拉肯到施皮茨,有将近20公里、完全沿着图恩湖修建的完整自行车道,单程的时间在1.5小时左右,沿途风光十分写意,是瑞士湖光山色的典型,若是以因特拉肯为据点出发游览施皮茨,在时间足够的情况下,骑车往返是最理想的选择,如此一来观景、摄影、休闲的质量都能有所保障,我本来也是这么计划的,由于一些乱七八糟的原因而流产,是此行的又一个遗憾
6、对于懒人而言也有别的选择,游船码头有发往因特拉肯西站(Interlaken West)的定班船,沿途会停靠几个图恩湖边的度假村,总时间同样是1.5小时左右,码头上的告示牌会提示下一班船的时间,基本上和火车一样准时;不过尽管瑞士通票在此适用,乘船的总体观景效果仍不算很好,毕竟湖面的地势太低了
7、从施皮茨往伯尔尼方向走10公里,在阿勒河流出图恩湖的三角洲是另一个规模较大的城镇图恩(Thun),建筑风格、历史长度与施皮茨相似,但是知名度在国内略低,我估计会更有看头,开往伯尔尼的列车一般都会在此停靠,同时,图恩也是发往因特拉肯西站定班船的始发站
(晨光中的施皮茨小镇)
八、日内瓦(Geneve)
1、相对于较为低调的上述那些城市,日内瓦这个名字,即使是对于不出门旅行的人而言,估计也是耳熟能详,就算你不知道战俘的护身符《日内瓦公约》,也应该在铺天盖地的新闻中,获知这个联合国欧洲总部所在地
2、无论你是从伯尔尼、还是从南部瓦莱州去日内瓦,两条铁路都会在莱芒湖畔的名镇沃韦(Vevey)汇合,然后沿着莱芒湖的北岸画一个半圆,途径另一座体育名城洛桑(Lausanne),最终到达法瑞边境的日内瓦
3、包括联合国、以及其他国际组织、跨国公司在内的众多机构的坐镇,使日内瓦成为了一座荟萃全世界政界、商界、金融界精英的国际化都市,你在日内瓦看到一个黑人兄弟,他多半也不会是巴黎地铁里那种窃贼,而很可能是非洲某国驻联合国代表
4、因此,满街的高级酒店、风驰电掣而过的跑车、各色人种行色匆匆的政商人士,都会在无形中使你觉得,这不是个属于穷光蛋和平民的地方——幸亏,如果你想快点离开这里,火车站有直达列车,可以很方便地送你回到世俗的巴黎或是米兰
(火车站旁的日内瓦圣母大教堂,刚刚翻修过的样子)
5、若是你有几个小时可以利用,那么建议沿着正对着火车站的勃朗峰大道(Rue du Mont Blanc)一直走,就能来到湖边,瑞士26个联邦州的州旗就挂在勃朗峰大桥(Pont du Mont Blanc)两侧,远处高达142米的大喷泉则毫无疑问地会吸引你的注意力
6、这时有两个选择,继续过桥往对岸的山坡上走,那里是老城区,以规模宏大的圣皮埃尔教堂(Cathedral Saint-Pierre de Geneve)和一众博物馆为核心的景点都在那个范围之内;如果不过桥,向左沿着Quai de Mont Blanc走,就是万国宫的方向,不过若是选择步行前往,路程可能会有点远,还是在火车站乘公共汽车前往比较明智,毕竟这是最后一个能用瑞士通票的地方了
(在火车上抓拍的西庸城堡,貌似正在维修)
7、如果日内瓦是你在瑞士的最后一站、并准备乘火车离开瑞士,而且在瑞士境内有购物超过300法郎的话,那么可以按以下流程简单实现退税
(1)在购物的商家取得退税单据
(2)到日内瓦火车站8号站台的海关盖章
(3)回到火车站主站厅的西联(Western Union)柜台办理退税,需本人前往并出示护照
(4)退税币种为法郎,可选择现金或信用卡,瑞士退税率较低,一般购物的话只有5%
(5)若乘飞机离开,流程基本是一致的
(6)瑞士未加入欧盟,在瑞士的购物一定要在离开瑞士时退,欧盟国家购物,则可以在欧盟境内最后一站退
(日内瓦湖畔)
8、国内的中国银行不接受瑞士法郎硬币的结汇,纸币如果用银行买入价结算的话也会非常吃亏,因此在离开瑞士之前务必将法郎全部用掉;不考虑购物的情况下,在瑞士的一般花费在100法郎/天/每人(含住宿)
九、瑞士联邦铁路(SBB-CFF-FFS)
1、现在去欧洲旅行的朋友,有不少都是选择自驾,自驾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我对这种旅行方式并不喜欢,在当地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利用公共交通,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于目的地环境的影响,近距离体验寻常人的生活方式,又是最为环保的选择
2、若论在瑞士旅行中看到的上镜率最高的三家公司,其一是专卖店开得比米店还多的斯沃琪集团(Swatch Group),其二是与所有人生活息息相关的COOP连锁超市,其三,无疑就是掌握整个瑞士国民经济命脉的国营联邦铁路公司了(SBB-CFF-FFS)
3、一开始总是搞不懂那9个字母的含义,后来研究清楚了,SBB是德语缩写,CFF是法语缩写,FFS是意大利语,代表了瑞士的三大官方语言,排名的先后按照瑞士使用该种语言的区域大小和人数多寡;所以在德语区的巴塞尔,火车站就叫Basel SBB,在法语区的日内瓦,火车站就叫Geneve CFF
(一列火车驶过施皮茨火车站)
4、严谨细致到近乎有点变态的性格,使瑞士不仅拥有世界顶尖的钟表制造技术,也让他们建设出了全球最密集、精细、准时的铁路交通网络,大到像日内瓦、苏黎世(Zurich)这样的大城市,小至亢长拗口到你对着名字都不会念的微型乡村,能修或不能修铁路的地方,都被铺设了各种尺寸的铁轨,在瑞士乘坐火车旅行不仅便捷,更是一种体会该国国民性格的最直观方式
5、之所以这么说,只有你频繁地利用瑞士铁路,才会对瑞士人这个对准时的追求有强迫症的群体,有切身的体会;此行我乘坐了20趟以上的列车,只有一趟是不准时的(区域慢车,提前开走了),其余所有列车均在时刻表标明的发车时间0秒关门,30秒开动,甚至连邮政公交车和轮船也不例外,瑞士联邦铁路公司对外发布的火车总体准点率是95%,绝对不是信口开河
6、如果仅仅是点到点的车准时也就罢了,更令人敬佩的是瑞士人对于公共交通系统的整体规划,如果去一个地方需要换几次车,换乘时间会被压缩到极限,你马上就可以在同一个站、或者不远的地方换乘下一次,整个交通网络如同钟表的齿轮一样紧密连接,实现了高效、有序的运转,这才是真正难以做到的事——要知道,瑞士的很多铁路线是单轨的,一次只能容纳一部车通过,要实现这种高效换乘体系,无疑需要经过极其严谨的规划
(这种车型一般都是R字头的州内慢车)
7、瑞士联邦铁路官网(www.sbb.ch)是个神一样的网站,在熟知地名拼写方法的前提下,你可以在上面查询到欧洲运行的所有列车车次时刻表,如果需要换乘,还会列出所有换乘的明细步骤——注意是全欧洲,不光是瑞士境内,有了这个网站,其他牛鬼蛇神的杂牌网站就统统浮云了
8、若查询的班次是在瑞士境内,将细化到站台的号码,以及涵盖所有交通工具的班次,包括火车、公共汽车、轮船、登山齿轨火车、缆车等等,你需要做的只是输入出发地点和目的地的英语(或者德、法、意大利语)名称,即使是再小的城镇,选择好出发日期,按确定键,就可以见证奇迹诞生的那一刻
9、瑞士境内的火车车型有新有旧,但卫生状况普遍良好,无论是车厢还是火车站,卫生间都干净得像星级酒店;有些较老的车型,车窗玻璃可以拉下来拍照,一些新型的列车则有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缺点就是没法打开了;还有一些列车上下车时需要自行按键开门,可千万别傻乎乎地站在那里等,说不定停车时间只有30秒
10、与法国一样,火车站都呈开放式布局,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村镇火车站可能就是一间小屋子,铁路就在马路边,随意进站上车,对于旅行者来说,必须认得与自己行程有关的目的地的名字;列车员会在列车行驶过程中进行查票,无一例外,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开往少女峰途中的小镇Wilderswil火车站)
十、再谈旅行的意义
由于行程的时间所限,以及受制于带队等因素所限,上面这些城市也只是走了个皮毛,像日内瓦甚至只停留了一个多小时,很难进行深入探索,留下了不少遗憾,不过这也是选择自由行必须付出的代价,实际上在多年的旅行中这种代价从未缺席,正如我们常说的,遗憾从来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那么旅行,也是如此
我不想对于瑞士作过多的溢美之词,因为没那个必要;其实旅途中我一直在问一个问题,是瑞士人造就了瑞士,还是瑞士这片土地成就了瑞士人?类似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之前我就说了,无论是城市还是国家,都会有自己的性格,这种性格正是全体市民(国民)集体性格的表现,所以,我倾向于相信前者
换句话说,瑞士之所以是瑞士,是因为有一群想把国家建设成这样的人,建立了这个国家;同理,中国之所以是今天这样,即使你百般指责,她有千般不是,在这里生活会面对万般无奈,但如果你习惯这种环境,对于任何改变现状的想法报以抵触乃至拒绝,那她与你理想中的国家,其实也没有任何区别
瑞士也并非是完美无缺,巴塞尔节奏太快、卢塞恩游客太多、伯尔尼过于保守、日内瓦则有些高不可攀,与斯特拉斯堡相比,她们可能都不那么平易近人——但是,我们是旅行者,没有权利要求任何目的地对我们平易近人,青藏高原的稀薄氧气、喜马拉雅的高山雪原、川西的死亡公路、河西走廊的烈日炙烤、吉隆坡的飞车党、巴黎的地铁盗贼团,太多太多的经历,从天堂到人间,或许都显得不那么友好
我们为什么旅行?每个人的答案都不同,不过至少,我从来不去憧憬那种荒唐如中国梦一般的所谓热情好客;每个城市,神圣如拉萨、喧嚣如加德满都、世俗如巴黎、危险如吉隆坡,都有她们的性格,这种性格是居住在这个城市的人们集体意志的表现,没有任何义务一定要让你觉得宾至如归
——纵向单独看她们的典故、横向将她们相互比较,尽自己的能力去分析、解读她们的性格,然后选择我认为合理的部分——比如,斯特拉斯堡的宽容、巴塞尔的活力、卢塞恩的开朗、伯尔尼的内敛、日内瓦的高贵,融入到自己的性格中去;不合理的部分,如果发生在我身上、或是生活的地方,我会付出自己所能承受的最大代价拒绝与其妥协,这才是旅行中我真正希冀的部分
(第三篇完,下一篇《因特拉肯和少女峰》)
(少女峰登山齿轨火车)
第四楼:少女峰区域详解
零、一盆冷水
“应该给予来到伯尔尼高地(Bernese Oberland)的旅行者一项健康警告——艾格峰(Eiger)北面可能会导致旅行者震颤不已,少女峰山麓会导致不可控制的莫名兴奋,希尔特峰(Schilthorn)会带来007幻觉。”
——这段是已经绝版的Lonely Planet的2011版中欧,对于伯尔尼高地所涵盖的少女峰地区介绍开场白的原话
以LP的号召力和信息准确性,或许大多数读者都会因为其对少女峰景区的高度评价,而对这个目的地期待不已,然而我不得不说的是,这个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是有误导嫌疑的,说误导或许有点言之过重,可能更恰当的说法是不够严谨
比较严谨的评价是,我们剔除生活环境因素,单论自然风光的话,若是你没有去过中国西部——新疆的天山腹地和帕米尔高原、西藏的喜马拉雅山区、四川青海云南的横断山区,若是你没有去过尼泊尔的喜马拉雅山区,若是你没有去过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山区,那么少女峰地区的湖光山色,应该会带给你一定程度上的震撼
若是你去过上述这些地方中的任何一处或以上,正常情况下应该对少女峰地区做出不过尔尔的评价——诚然,瑞士的基础设施建设、旅行环境、生活质量、后勤保障乃至消费水准,也是上述这些地方无法比拟的,可对于旅行者来说那并非关键
LP是写给西方人看的,能亲近喜马拉雅或是喀喇昆仑的西方人,毕竟是少数中的少数,包括这本书中瑞士篇的作者Nicola Williams,也是长期旅居法国和日内瓦湖区,想必也未曾到过遥远的东方、有幸来看一眼世界之巅,做出这样的高度评价,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这么说,可能会引起一些看官的不快,对大名鼎鼎的少女峰出言不逊,这种情况确实也不多见;但是我可以很负责任地说一句,作为一名雪山控,从2007年开始至今,我每年都至少有一次去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经验,6000米以上级的高山也算是看过不少了,对此类风景的档次还是有资格去评价的
单论自然风光,少女峰地区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真正值得关注的也并非是那几座乏善可陈的4000米级雪山,而是瑞士人是如何营造他们的生活环境、如何对待对于上帝赐予他们的财富的
如果你和我一样,去瑞士只为领略阿尔卑斯山的真髓,那么我建议你关闭本篇游记、将少女峰的行程从计划中删除,直接跳到下一篇、忽略因特拉肯直奔瑞士南部的瓦莱州,那里才是一个真正会令旅行者震颤不已的地方
(阿尔卑斯山系)
一、阿尔卑斯山系(The Alps Mountains)
1、如果您觉得不管少女峰到底是什么情况,还是想稍微深入了解下阿尔卑斯山,那么请接着往下看;作为一名地理爱好者,我先来详细说明一下欧洲的脊梁——阿尔卑斯山系的情况
2、提到阿尔卑斯(Alps),人们恐怕总会想起瑞士,毕竟阿尔卑斯山海拔最高的部分都在瑞士境内,不过实际上,阿尔卑斯山是一个庞大的山系,除了北欧之外,大多数的西、中、东欧国家都受到了她的影响
3、狭义的阿尔卑斯山,指的是阿尔卑斯山脉本尊,西起法国西南部地中海沿岸,画了个弧形依次穿过瑞士、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德国、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
4、广义的阿尔卑斯山系,涵盖了上图中大多数山脉,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整个欧洲大陆的所有山脉,都隶属于阿尔卑斯山系,分别包括
(1)本尊的西南分支,是法国与西班牙的界山,比利牛斯山脉(Pyrenees)
(2)本尊向东部的延伸,是在东欧大地拐了个大弯的,喀尔巴阡山脉(Carpathians)
(3)本尊的南部分支,是贯穿意大利国土西岸的,亚平宁山脉(Apennine)
(4)本尊向东南的延伸,是占据巴尔干半岛西部沿海的,狄那里克山脉(Dinaric Alps)
(5)在地中海对岸的非洲北部,还有一条在地理上属于本山系的,阿特拉斯山脉(Atlas)
6、在欧洲规模最大的山脉中,排名前两位的分别是大高加索山脉(Great Caucasus)和斯堪的纳维亚山脉(Scandinavian),但是这两条山脉位置在相对较偏的欧洲边缘地带,对于大多数欧洲国家而言,并无太多直接影响,因此,排名第三的阿尔卑斯山具有最高的关注度,也就是件不言而喻的事了
7、由于太负盛名,除了欧洲之外,还有很多山脉被冠以阿尔卑斯之名,包括日本、新西兰、甚至于月球上,都有后缀为阿尔卑斯的山脉,但这些山脉与本篇中所提到的阿尔卑斯山系,没有任何关系
(阿尔卑斯山)
二、本尊(Alps/Alpen)
1、在尼泊尔游记的第一篇,我曾把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n Range)做过一个分区,尽管同为一座山脉的各部分,但其中仍存在较多独立区域,如同母公司下的一个个子公司,既相互独立、又同时归属于同一个上级
2、阿尔卑斯山尽管在山脉长度上要比喜马拉雅短差不多一半,不过也是同样的性质,由多个较为独立的中小型山脉组成,具体位置可以参照上面这幅示意图,由西向东分别为
(1)葛来安阿尔卑斯山(Graian Alps):法国境内的阿尔卑斯山,是本山脉的西部起点,起始段平均海拔很低,至法瑞边境呈火箭发射式拔高,催生了本山脉最高峰——勃朗峰(Mont Blanc,4810m)
(2)伯尔尼纳阿尔卑斯山(Bernese Alps):瑞士中部、伯尔尼州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属于平均海拔较高的一脉,本节游记将要着重介绍的少女峰区域(Jungfrau,4158m)就坐落于此,但她并非伯尔尼纳阿尔卑斯山的最高峰,第一的殊荣属于她隔壁的芬斯特瓦峰(Finsteraarhorn,4274m)
(3)本宁阿尔卑斯山(Pennine Alps):瑞士南部、瓦莱州境内的阿尔卑斯山,也称为瓦莱阿尔卑斯,是平均海拔最高的一列支脉,占据了阿尔卑斯山中大部分海拔超过4000米的山峰,制高点是采尔马特(Zermatt)南部瑞意边境上、统称为罗莎峰群(Mont Rosa)中的杜富尔峰(Dufourspietze,4634m),此山峰同时也是瑞士最高峰、以及阿尔卑斯山的第二高峰,在下一节中,我们将一起欣赏她们的壮丽景象
(4)贝尔尼纳山脉(Bernina Range):瑞士东部提契诺州、格劳宾登州,意大利北部均为此山势力范围,最高峰是皮兹贝尔尼纳峰(Piz Bernina,4049m),她是本尊中最东端的4000米级山峰
(5)巴伐利亚山脉(Bavarian Alps):顾名思义,位置就在德国南部的巴伐利亚州,本尊延伸到这里海拔已经大大下降,但依然是德国人为之骄傲的度假胜地,最高峰是海拔不超过3000米的楚格峰(Zugspietze,2962m)
(6)格洛克纳山脉(Glockner Mountains):以因斯布鲁克(Innsbruck)为中心的奥地利中西部均为面积辽阔的此山脉占据,奥地利湖光山色的始作俑者,最高峰为大格洛克纳山(Gross Glockner,3798m),尽管海拔不足4000米,可相对落差却在本尊中名列亚军
(7)多洛米蒂山脉(Dolomites Mountains):规模较小的本山脉占据意大利东北部的位置,属于意大利的波尔扎诺自治省,比较偏僻的乡下(欧洲的乡下一般意味着有钱人才去得起的度假村),最高峰是马尔莫拉达峰(Marmolada,3343m)
(8)尤里安阿尔卑斯山(Julian Alps):起始于意大利东北部边境,大部位于斯洛文尼亚境内,一直延伸到首都卢布尔雅那,本尊绵延到此基本告一段落,最高峰是特里格拉夫峰(Triglav,2863m),是斯洛文尼亚的海拔制高点
3、上述这些山脉是整个阿尔卑斯山本尊中规模较大的组成部分,她们同样可以细分为一些小型的支脉,由于时间精力有限,我就暂时不再费劲去挖掘了,原则上,你可以把欧洲所有的山都叫做阿尔卑斯山,因为她与喜马拉雅山脉一样,已经超越地理坐标的范畴,而成为了一种象征
(伯尔尼纳阿尔卑斯山中最富盛名的少女峰)
三、两湖之间(Interlaken)
1、本节游记我们将重点来介绍伯尔尼纳阿尔卑斯山中最重要的景观——少女峰峰群(Jungfrau)及其周边的小型城镇,包括劳特布伦嫩(Lauterbrunnen)、格林瓦尔德(Grindelwald)、米伦(Murren)、文根(Wengen)等等,统称为少女峰区域
2、除了旅行团队那种一笔带过式的游览方式之外,对于自由行的朋友而言,要在一天之内将少女峰区域逛得比较深度一点,基本是不太可能的事;另外,游览雪山类的景区对于天气状况要求较高,若是只安排一天,就将面对很高的不确定性
3、因此,一般来说都会在山下的因特拉肯(Interlaken)落脚,因特拉肯坐落在著名的景观铁路线——黄金快线(Golden Pass)上,是个规模较大的城镇,同时也是开往少女峰顶(Jungfraujoch)的列车始发站,交通方便且生活设施完备,作为旅行据点非常理想
(因特拉肯镇内的城堡教堂)
4、所谓黄金快线的精华段,通常是指卢塞恩(Luzern)--因特拉肯(Interlaken)--施皮茨(Spiez)这段,其中卢塞恩至因特拉肯尽管只有70公里,却因为需要翻山而耗时达到2小时,沿途会依次经过萨尔嫩湖(Sarnersee)、龙疆湖(Lungernersee)、布里恩茨湖(Brienzersee)这三个小型冰川湖
5、在日间,每个小时都有一班从卢塞恩发往因特拉肯的城际列车(IR),而黄金快线则是两小时一班,两者运行的线路是完全一致的,只不过在列车的车型方面有些区别而已;而且,无论是欧铁赠送的时刻表、还是卢塞恩火车站的时刻表,对黄金快线的发车时间标注得都不准确,实际乘坐的车型还是会具有一定的偶然性(指的是车型而不是发车时间,时间是一小时一班雷打不动),不过个人觉得没必要太过执着,其实都一样的
6、因特拉肯这个名字,直译过来就是“两湖之间”,她是建在了图恩湖(Thunersee)和布里恩茨湖、这两个阿尔卑斯山的冰川湖之间,镇上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东站(Interlaken Ost)和西站(Interlaken West),东站靠近布里恩茨湖,西站靠近图恩湖
(从青旅眺望阿勒河,一辆黄金快线正开在过桥)
7、如前所述,由于承担了所有开往少女峰区域列车的始发和到达,东站(Ost)的意义更为重大,从卢塞恩开过来的列车也是最先停靠在东站;而西站除了接驳图恩湖的游船之外,基本就是个过路小站的档次——当然,把它作为连接城西与城东之间的交通工具也是可以的,火车只需要5分钟时间,以贯穿于此的铁路干线列车的频繁程度,当做地铁来使用是没有问题的
四、粮草先行
1、既然需要经常光顾东站,那么选择火车站附近的住处就是很重要的了;与东站一墙之隔的因特拉肯青年旅社(Youth Hostel Interlaken)似乎是必然(也是唯一)的选择
2、这家青年旅社目测是新建的(大胆猜测极有可能是SBB的三产),设施简约但作为落脚点来说足够方便,房间有床位和标准间可供选择,暑期旺季的时候,无独立卫生间的多人间床位大约30瑞郎、标准间100瑞郎,在酒店价格普遍高昂的瑞士,这样的价位已经算是非常便宜的了,所以每天都是宾客盈门的爆满状态,旺季的时候预定一定要趁早
3、旅社门口的大街Hoheweg是东西贯穿整个镇子的主街,以能看得到少女峰的大草坪为镇中心,沿途基本都是商铺和高档酒店,走一遍过场基本就没必要走第二回了;由于这里是团队游客的必到之处,高性价比的餐厅几乎没有,有几家中餐厅的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在追求经济实惠的前提下,有以下几个解决吃饭问题的方法
(因特拉肯街头常见如法拉利这样的豪车)
(1)延续之前的套路寻找神一样的超市COOP,其实也不用找,东站出来对面就是,这家COOP是一路上规模最大,而且是唯一一家有烤箱、能提供热食品的超市,可以买到1/4烤鸡、热汉堡、千层面这样的食品,价格在5法郎左右,极其超值,它的打烊时间是晚上7点,如果不想吃闭门羹,就别忘了早点去把补给买好
(2)靠近西站的地方有一家麦当劳,同样是屌丝专属性价比正餐的选择,两个人基本上花25法郎就能吃撑;柜台旁边很刺眼地用中文写着“番茄酱0.2法郎/包”,从中可想而知瑞士人民都被天朝游客的素质逼得忍无可忍了;此外,麦当劳对面就是邮局,寄明信片回国的话,邮票价格是1.9法郎
(3)青年旅社的餐厅除了免费供应自助早餐,同样也提供正餐,人均在十几法郎,也算是比较厚道的价格了,看到很多SBB的员工都跑过来蹭饭;另外,餐厅里还设有自助区,提供微波炉和电热水器,买些食材DIY也是一种选择——只不过,无论是吃正餐还是自制简餐,完事后都别忘了把场子收拾干净
(因特拉肯的中央大草坪可以远眺少女峰)
4、如果不想住人来人往的青旅,又没法负担星级酒店的昂贵费用,就只能花点时间在Agoda和Booking上寻找民宿了,住民宿的好处是可以体验寻常瑞士人家的生活环境,缺点在于一般都会离火车站和主要街道较远,需要步行或乘坐镇内的公共汽车前往
5、因特拉肯尽管是个大集散点,但并非少女峰区域的唯一的选择,在游览线路上的两个大镇劳特布伦嫩、格林瓦尔德,山上的两个小镇文根、米伦也都有民宿,不仅可以躺在床上看风景,还能避开如织的游人落得清静,相应的代价就是价格会比因特拉肯更贵,出行和补给也没那么方便,是一种比较奢侈的享受
(少女峰区域交通示意图)
五、Top of Europe
1、无论是晴空万里、还是阴云密布,不惜花费重金、乘齿轨火车前往少女峰顶的欧洲最高火车站,是几乎所有来到少女峰区域的人都会做的事,这条线路也是相对来说最简单、最没有悬念的
2、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从因特拉肯往南,铁路沿着山谷前进一直到Zweiluschinen,山谷会形成左右两支,分别通往前述的劳特布伦嫩(Lauterbrunnen)和格林瓦尔德(Grindelwald)两个大镇,如果持有瑞士通票,那么火车只能免费乘到这两处
3、如果要去少女峰,就必须购买之后路段的车票,并在上述两个大镇换乘开往Klein Scheidegg的列车;无论选择哪个方向,列车之后都会在Klein Scheidegg再次聚拢,在这里你需要换乘最后的小型齿轨火车,才能最终到达欧洲最高的火车站Jungfraujoch
(劳特布伦嫩火车站)
4、综上所述,可见在出发前对于当天行程的规划是很重要的,这直接关系到你需要买什么价格的车票;哪段路需要买票、哪些不用?在自己没有身临其境之前,总归是比较抽象的,相信这件事肯定会让很多朋友曾经、或者将要很伤脑筋
5、我在这里推荐一种我自己使用的办法,就是将自己所要乘坐的线路、人数,写在纸上直接递给售票窗口的工作人员,可保万无一失,前提是你不能把地名抄错;若持有瑞士通票,登顶的火车票可以打75折,不用什么手续,直接用现金折扣的方式从票款中扣减
6、整个少女峰区域,一共有四个高海拔的山顶观景台,地图上都有标注,分别是
(1)少女峰火车站(Jungfraujoch)
(2)雪朗峰(Schilthorn)
(3)福斯特(First)
(4)门利兴山(Mannlichen)
(开往少女峰的列车)
由于这些地方在持有瑞士通票的情况下仍需花钱,厚道的瑞士人民在山顶都架设了监控摄影机,在任何一个购买前往上述四地的车票的售票处,都有山顶目前状况的实时画面,目的在于让游客从当前的天气状况,自行判断是否需要掏这个钱
7、尽管以苦逼的天朝子民的逻辑,是绝对不可能去做这种可能有损自家生意的事的,我们的做法一般是就算山上天气一塌糊涂,也先把你忽悠上去、把钱先赚了再说;自惭形秽之下,提醒大家可千万不要辜负瑞士人民为大家省钱的一番苦心
8、少女峰地区城镇星罗棋布,火车、缆车纵横交错,价格体系也随之变得很复杂,可以把一张A4纸的正反面全部打满,而且不同季节、年份都会有所变动,在火车站的问讯处或者青年旅社的大厅都可以索取到详细的点到点交通价目表,直接去售票处说明线路购票也是可以的,一板一眼的瑞士人绝对不会多收你一分钱
(列车驶过小镇文根附近,随即就可以看到高高在上的少女峰)
9、齿轨火车开过Klein Scheidegg之后,很快便会进入隧道,这段漫长的隧道其实是穿过了位于少女峰东侧的僧侣峰(Monch),直到少女峰火车站的30分钟内,列车都会在隧道中运行,期间停靠两个站点,有封闭式的观景台俯瞰两个大冰斗,景致只能说一般
10、到达少女峰火车站(Jungfraujoch)后可以走到最上层的出口,出去就是室外的观景平台;这个平台实际上是少女峰与僧侣峰之间的鞍部,即使在头顶青天的条件下视野也不是很开阔,南侧可以远眺一下阿雷奇冰川(Alestch Glacier)的上部,而从这个位置看到的少女峰,山势也说不上有多靓丽
11、火车站内的餐厅供应套餐,凡事讲究规矩的瑞士人即使在这个地方仍没有漫天要价,几种简餐价格是15-20法郎不等,足够一个人吃饱了,饮料和水可以在山下买一些自己背上来;如果不怕冷的话,还可以去冰洞走一走,体验一下身处冰川内部的感觉
(阿尔卑斯山,即使在夏季也覆盖着厚厚的积雪)
(远眺阿雷奇冰川,不过少女峰顶并非观看阿雷奇冰川最好的地方)
12、由于当地湿润的气候条件,整个少女峰地区的夏季雪线大致在海拔3000米上下,算是非常低的水平了,少女峰火车站海拔3500米,已经在雪线以上,即使在盛夏季节室外依然是寒气逼人,打算上山的朋友至少需要带一件抓绒,并准备好重型登山鞋以应对鞍部观景台的雪地
13、从因特拉肯出发至少女峰火车站,单程的时间是2.5小时,其中景致最好的段落,是Wengen -- Klein Scheidegg -- Eigergletscher,上山时选择列车右侧的位置,可以在这个段落中一直看到艾格峰、僧侣峰、少女峰的三峰挺立
(Klein Scheidegg火车站正对着三座山峰,是沿途较好的一个观景点)
14、推荐行程(上山):Interlaken - Lauterbrunnen - Wengen - Klein Scheidegg - Jungfraujoch
值得注意的是,从因特拉肯开出的火车,到劳特布伦嫩和格林瓦尔德是同一列,会在Zweilutschinen拆分成前后两列,分别开往不同方向,一定要认准车身上的目的地铭牌,以免乘错方向
(列车行驶在Lauterbrunnen至Wengen的途中)
15、推荐行程(下山):Jungfraujoch - Eigergletscher(下车徒步)- Klein Scheidegg(任选一个方向)- Interlaken
即使是不想徒步的普通游客,也建议要走一下Eigergletscher至Klein Scheidegg这段路,在夏季不仅有漫山遍野的花朵,途中还能看到冰川湖Fallbodensee,我们在媒体上看到的少女峰宣传照片,大都也是在这个区域拍摄的,可以轻易扫到少女峰与齿轨火车的组合
(开往少女峰的列车)
16、终极推荐:如果你对上一次少女峰顶并不执着,那么我强烈建议只乘坐到Klein Scheidegg就下车,然后花一点时间在附近走走,K.S附近地形相当开放且布满花海,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走到Eigergletscher,这是最经济实惠的玩法,因为从K.S到Jungfraujoch的车票价格是最贵的(120法郎,此段铁路需要爬升1500米的海拔,维护成本想必十分高昂,故而造成了天价的车票价格),而且大部分时间都在黑暗的隧道中度过,到了山顶又会受限于只缘身在此山中而看不到什么好的风景,花大价钱上去一次实在意义不大
(少女峰,实际上其貌不扬)
六、劳特布伦嫩与雪朗峰(Lauterbrunnen and Schilthorn)
1、如前所述,从因特拉肯出发,开往少女峰的列车会在Zweilutschinen分为东西两个山谷,而劳特布伦嫩位于西侧山谷,基本可以视为一个较独立的区域
2、劳特布伦嫩镇周边的地形非常局促,两侧是几乎拔地而起的垂直崖壁,其标志性的景观是从山崖上飞流直下的施陶巴赫瀑布群(Staubbach Falls),此镇不仅是通往少女峰的两条火车线路的必经之路之一,也是本区域游览的交通枢纽点
3、镇子本身没什么亮点,商店的数量对于一个较大的集散点而言少得可怜,即使是暑假旺季街道上也是一派门可罗雀的静谧景象,大多数游客只是把这里当做一个中转站匆匆走过而已
(劳特布伦嫩西侧山崖上的施陶巴赫瀑布)
3、本区域的制高点是海拔2966米的雪朗峰观景台(Schilthorn,又称希尔特峰),从劳特布伦嫩镇上过去需要费一番周折,不过无论采用哪种走法,必须先去山上的小镇米伦(Murren),具体可以有以下两种走法
(1)在镇上的主要街道Auf der Fuhren乘坐公共汽车,至山谷深处的施特克伯格-雪朗峰车站(Stechelberg Schilthornbahn),下来后即是索道站,继续乘坐缆车上山即可来到米伦;值得一提的是,在旺季的时候公共汽车会非常拥挤
(2)劳特布伦嫩火车站外有一个索道站,乘坐缆车可以去到山上的小镇格吕奇阿尔卑(Grutchalp),到达后会直接接驳一个火车站,换乘火车就能直达米伦(Murren BLM),相比于第一种走法,这条线路人要少得多
4、在持有瑞士通票的情况下,上述两条线路都可以通行无阻,若要从米伦返回劳特布伦嫩,也是同样的走法,反过来走就行,会看地图的朋友,可以用我给出的德语地名直接查询谷歌地图
(米伦附近山坡上的山地车道)
5、去雪朗峰的缆车站,接驳的是第一种走法,需要另外购票;若选择第二种走法,则需要在下火车后穿过米伦镇去到另一头的缆车站,不赶时间、慢慢游览的情况下需要耗时30分钟左右
6、在很多以往的攻略中,米伦是一个备受推崇的小镇,她坐落在海拔1600米的山崖上,视野相当开阔,又没有喧嚣的客流,是个置身事外的避世之地
7、除了这个好处之外,米伦本身就没有太多特别之处了,视野尽管开阔,但少女峰等几座主峰被前方的门利兴山阻挡掉大半,看不太真切;此处有不少可以住宿的私人酒店,价格当然要比山下面昂贵许多了
(米伦的风景,前方的巨大岩石是门利兴山,将视线挡掉大半)
8、米伦的缆车站在小镇的南端,前面说了向下可以接驳施特克伯格的公交站,若要继续前进,可以有两个选择,其一,可以向南去另一个LP上推荐的小镇吉美尔瓦尔德(Gimmelwald),与米伦差不多,也是一个坐落在悬崖上的小镇,朝向也是完全相同的
9、其二,去海拔2966米的雪朗峰顶,一观少女峰群的全景,在缆车售票处同样有实时播放的山顶实况,可以视天气而定要不要上去,这段路需要另外购票
10、劳特布伦嫩区域涵盖了格吕奇阿尔卑(Glutchalp)、米伦(Murren)、吉美尔瓦尔德(Gimmelwald)这三个LP上推荐的著名小镇,又有少女峰地区四大观景台之一的雪朗峰(Schilthorn),是值得花点时间好好逛一下的,而且,你在频繁的换乘各种交通工具之前,可以深刻感受到瑞士人对于公共交通规划那近乎变态的合理性
唯一要注意的是,本区域坐西朝东,大半个白天都是逆光状态,只有在下午3点之后光线才会好一点,上雪朗峰一定要选择下午;同时,此处也是个看日落的绝佳位置,不过鉴于夏季瑞士日落时间都在晚上8点之后,末班车早就没有了,要一睹少女峰夕照芳容的话,只有选择在山上的任意一个小镇里住宿了
(劳特布伦嫩山谷)
七、格林瓦尔德与福斯特(Grindelwald and First)
1、除了少女峰之外,艾格峰(Eiger)也是伯尔尼纳阿尔卑斯山中的著名山峰,海拔3970米的艾格峰,其北壁是世所罕见的、几乎垂直的大型岩壁,而格林瓦尔德(Grindelwald)就在北壁之下,与峰顶的落差达到了3000米以上
2、格林瓦尔德与劳特布伦嫩的风貌完全不同,这里地势相对平坦宽阔,山谷中布满了民居和牧场,熙熙攘攘的镇子里可以找到著名超市COOP的分号,而在很多日本旅行团的行程中,都将少女峰区域的落脚点定在了格林瓦尔德,这似乎是个约定俗成的潜规则,因此,此镇几乎为日本人占领,各种日语招牌可谓屡见不鲜
(满目苍翠的格林瓦尔德)
(格林瓦尔德镇的主街Dorfstrasse)
3、或许是由于在此过夜的游客数量较多,相应的、格林瓦尔德的商铺也要比劳特布伦嫩要多得多,除了一些常见的军刀、手表专卖店之外,此处也是少女峰区域所有城镇里,户外装备商店最多的一处,原产于瑞士的世界顶级户外品牌猛犸象(Mammut)在此有一家大型专卖店,品种是这一路上看到的几家店内最丰富的
4、另一方面,格林瓦尔德周边没有什么知名的小镇可以观光,取而代之的是,可以乘坐缆车去往附近的两个山顶观景台,具体的分布情况和走法如下
(格林瓦尔德的猛犸象专卖店)
(1)海拔2600米的福斯特(First)是格林瓦尔德主打的观景台品牌,随处可见为其做宣传的大幅广告,沿着火车站门口的镇内主要街道Dorfstrasse一直走15分钟就能看到左侧山坡上的缆车站,也可以乘坐镇内的公共汽车前往;这个观景台看少女峰群是坐北朝南,与雪朗峰相反,要去的话一定要选择早晨
(2)与雪朗峰、福斯特相比,门利兴山(Mannlichen,2300m)是一个知名度较小的观景点,她其实就是隔开劳特布伦嫩和格林瓦尔德这两条山谷的那块巨大岩石;从格林瓦尔德镇可以乘坐一站登山火车至Grindelwald Grund站(亦可乘坐公交车),再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缆车站Grindwald Grund GGM,在那里换乘号称是欧洲最长的缆车,就能上到门利兴山的观景台
(去往福斯特的缆车站)
5、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格林瓦尔德有两个火车站,分别是Grindelwald Bahnhof和Grindelwald Grund,前者位于镇中心,是因特拉肯和少女峰方向的换乘站,后者在山上,是换乘门利兴山缆车的地方,不要把两者混淆而下错车站
6、格林瓦尔德有三个缆车站,分别是Grindelwald BGF(福斯特)、Grindelwald Grund GGM(门利兴山)、Grindelwald LGP(Pfingstagg,此处我估计是一个攀岩活动的起点),缆车站的位置都不同,如果会看地图的话,可以直接用上述的德语名称在谷歌地图上查询,以免走冤枉路
7、想要深度游览少女峰区域,其难点在于此地是纯粹的德语区,地名都用德语表示且十分拗口,在做攻略、排计划的时候会觉得十分艰难,关于这件事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有静下心来多花一点功夫、熟读本地的地图这一条路可走
(艾格峰北壁下的格林瓦尔德)
八、徒步及其他活动
1、在介绍徒步线路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少女峰区域是一个相当开放式的景区,上述所有的火车、缆车、公交车线路,几乎都有相应的自行车道、徒步道与之对应,理论上是没有不能徒步的地方的,因此我只会挑选一些具有代表性、且景观较好的线路推荐出来
2、尽管线路较多,但总体的思路是一致的,一般来说,要到海拔2000米以上的地方,风光才会比较好,在时间不是很宽裕的前提下,乘坐火车(或缆车)至山顶(或高处),再徒步往山下走,如此不仅能最大限度地看到好的风景,且下山也比上山要轻松省时得多,退一步说即使走不动,也可以就近寻找火车站(或缆车站)代步
(阿尔卑斯的高山花卉)
3、几条值得一走的徒步线路
(1)Eigergletscher - Klein Scheidegg:这条线路前面已经介绍过了,与少女峰登山列车并行,沿途都可以看到少女峰、僧侣峰、艾格峰,夏季可以徜徉在沿途的高山花海之间,耗时也不会很长,是常规徒步的理想选择,最佳的游览时间是上午
(2)Schilthorn - Birg:取道米伦登上雪朗峰观景台,再往下走一段索道站的距离,沿途有个冰川湖Grauseewli,体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下到米伦;这段路的硬伤在于,光线最佳的时段是下午至日落时分,但是下山的缆车在下午6点之后就没有了,一定要在雪朗峰看日落的话,就只有带好手电头灯走夜路下山
(3)First - Burgihitta:经格林瓦尔德索道站登上福斯特,再沿山脊走到宿营地Burgihitta,沿途有冰川湖Bachalpsee,与线路(2)一样需要花费一天的时间,一定要选择上午尽可能早的时间段去,光线才是最佳
(正在徒步的一家四口,对面积雪的山峰就是福斯特)
(4)Mannlichen - Wengen:从格林瓦尔德乘长距离缆车上到门利兴山观看少女峰群,再从另一侧的山坡徒步到小镇文根;这段路的海拔会在不到2公里的距离内剧烈下降1000米,难度非常之大,很有挑战性;到达文根后可乘坐少女峰列车下山回到劳特布伦嫩
(5)Klein Scheidegg周边:K.S不仅是少女峰齿轨火车必经的中转站,也是一个周边徒步道路四通八达的据点;从这里可以选择徒步前往文根(Wengen)、门利兴山(Mannlichen)乃至格林瓦尔德(Grindelwald),推荐前往文根或门利兴山,去格林瓦尔德的路我走了,景致非常一般,如果要一路走到格林瓦尔德镇上,那起码就是4个小时以上
(由K.S前往格林瓦尔德路上看到的少女峰)
4、除了徒步之外,因特拉肯也是世界著名的三大滑翔伞(Paragliding)圣地之一,在因特拉肯的大草坪旁边、格拉苏蒂专卖店门口就有提供滑翔伞服务的公司所设的摊位,价格是170法郎,基本上要比尼泊尔的博卡拉贵上1/3左右,有几个固定的起飞点,最终都会降落到大草坪上
5、如果愿意一掷千金,还可以乘坐直升飞机观光,对于普通游客来说,乘坐直升飞机是不可多得的体验机会,尽管价格高达1000法郎,飞行时间也只有短短的20分钟,但是这种东西一般是花钱都乘不到的,世界上能提供直升机观光、且风景较好的地方也仅有这几处(瑞士、巴基斯坦、尼泊尔、新西兰等),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了;直升机机场就在劳特布伦嫩附近(直接在地图上查询Heliport),可以直接前往
(Fly me to the moon)
6、除了徒步和空中飞行活动之外,山地自行车和滑雪也是本地区很受欢迎的活动,不过滑雪一般都在冬季盛行,夏季由于积雪消融很难开展;而本地区所有的交通工具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允许携带自行车,不过在因特拉肯我并没有注意到有租借山地车的地方,而且,少女峰区域的地形对于车辆性能也有比较高的要求,大多数玩这个项目的外国人都是自带车辆的
7、在瑞士,你会经常看到一些拄着拐杖的年轻人,断腿的断腿瘸的瘸,这种毫无疑问都是玩户外运动,山地车、攀岩、滑板这些给摔残废的,对于欧洲人而言这根本就无所谓,有力的社会保障使得他们可以安心玩命,然而作为一个少无所养、老无所依的天朝人来说,在进行这些极限运动、尤其是在国外的时候,还是安全第一为妙
(米伦接驳格吕奇阿尔卑的小型火车,充满复古的感觉)
九、天候及摄影
1、少女峰地区位于北纬46度附近,与中国新疆的伊犁地区相差无几,两者在地理环境上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你去过新疆的夏特、喀拉峻、巩乃斯这些地方,就会明显感到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所以,在识别天气变化这方面,新疆的经验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最重要的一点是,当地的天气预报只能作为一种参考,整个少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开发工作做到极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