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物品的特性政策的特性有哪些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二)
阳光大学生网【公共政策概论】 编辑:admin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二)
1.简述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
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有:1、整体性,政策是配套,就是指由众多数量、类型不一的政策,组成政策体系,用以强化政策的整体功能;2、超前性;3、层次性;4、多样性;5、合法性。
2.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有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公共政策的调控功能,也有直接和间接两种形式。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倾斜性,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分配功能,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公平优位。
3.试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
在通常的情况下有三种利益群体和个体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与政府主观偏好一致或基本一致者;2、最能代表社会生产力发展方向者;3、普遍获益的社会多数者;
4.简述公共政策分析要素的基本内容。
公共政策要素有:1、政策问题;2、政策目标;3、政策方案;4、政策模型;5、政策资源;6、政策评价标准;7、政策效果;8、政策环境;9、政策信息。
5.简述公共政策主体体系。
公共政策主体应包括政府主体、准公共政策主体和社会公众。
核心主体分为政府主体(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执政党。
6.简述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内容。
政策主体能力是各政策主体的能力与整个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互动及整合能力的综合体;从整体上来说,公共政策主体的能力主要包括:1、规制社会成员行为的能力;2、引导公众观念、行为的能力;3、调控各种利益关系的能力;4、公平分配社会资源的能力;5、公共政策体系内部的整合能力。
7.简述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
提升政策主体能力的必要性:1、从实践来看,公共政策主体能力不足;2、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现状不能满足日益增加和多样化的公共需求;3、&入世&新环境和经济全球化挑战公共政策主体能力;4、知识经济要求公共政策主体能力的提升
8.简述公共政策系统的构成。
公共政策系统主要由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决断系统及监控系统构成。
智囊系统在公共政策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填补当代领导职责与其能力之间的差距,为领导服务;公共政策的决断系统是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决断系统不仅拥有决定权,而且还统帅其他子系统的活动。对政策过程的监控,即有助于公共政策的合法化,也有助于政策方案的贯彻实施与评估,是实现既定目标的有力保障。
9.简述公共决策体制的类型。
(1)层级结构中的集权制与分权制。集权制是指权力集中于上级决策组织,上级组织包揽较多的决策事务,下级只能依照上级指令行事的决策机制。分权制是指各级决策组织在各自管辖的范围内享有决策权,上级无权干预下级决策活动的决策体制。
(2)个人决策模式和集体决策模式。个人决策模式指决策权力属于单个决策主体所有,它包括个人专断式和个人负责制两种具体形式;集体决策模式指决策机构的全部成员拥有同等决策权力,共同决策和共同负责。
10.简述信息系统的职责。
信息系统的职责主要包括:(1)有计划、有规律、经常性地收集、整理、分析和贮存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的情况与数据,以保证公共政策能够及时获得适用、准确和充足的情报信息资料;(2)有意识地收集、整理政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方面的情况、数据,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3)研究分析政策执行结果中存在的问题,发现政策的偏差或失误,并及时向决策者反馈。
11.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1)西方国家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西方国家的政府主要采取总统制和议会内阁制两种形式,在这两种不同的形式中,中央政府的地位和作用也不一样。
①实行总统制的国家
在实行总统制的国家中,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权力很大;许多重要的政策都直接出自总统之手。美国是典型的总统制国家,总统拥有行政权、军事权、外交权以及相当大的立法权和司法权。
②实行议会制的国家
议会内阁制的政府也重点掌握了巨大权力,特别是国家行政管理方面的权力,但政府首脑的地位不如总统制下的政府首脑的地位突出。就政策制定方面的权力而言,政府重大政策必须通过内阁会议,而不是由政府首脑做最后决定。
(2)西方国家的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①实行联邦制的国家
作为联邦制国家,美国的地方政府在公共政策中享有很大的权力。在立法权上,美国采取二元结构。联邦宪法和法律具有高于各州法律的效力和地位,各州又可以自定法律;此外,联邦宪法本身也受各州的支配,要修改宪法,须经3/4的州的同意,而2/3的州可以发起全国制宪大会重新修改宪法。在美国,中央与各州的权力范围皆由宪法规定,受宪法保护。
②实行单一制的国家
英国是实行单一制的国家,英国的中央政府拥有着全国的立法、行政、军事、财政等决策权力,各郡、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自中央政府,国会以法律规定各地方政府的权力。
12.试论述中国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我国的中央人民政府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同时是国家最高的行政管理机关。它除了具有一般国家政府的政治职能、社会管理职能以外,还具有领导、组织经济的职能;与此相关,其社会管理职能方面涉及范围甚广。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实际权力大,政策内容广、职能部门多。同时,作为一个大国,由于管理层次多,各地差别大,地方政府也拥有相当的权力。
①我国中央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我国国务院作为中央政府,享有宪法赋予的各种行政管理权力,统一领导全国行政事务。它的权力主要包括行政立法权、法律提案权、授权立法、行政管理权、经济管理权、社会管理权、外交管理权等。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从这个角度看,政府作为国家行政机关,它的一切管理活动,都是依法进行的;它的决策活动和执行活动都属于依法行政的范围。
我国政府在领导体制上实行的是首长负责制。总理领导和主持国务院的日常工作。
②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中的地位
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决策体制结构中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它一方面要为贯彻中央政府的政策制定具体措施,另一方面还要根据自己的权限对所辖地域内的事务进行决策,因而在地方一级政府的政策制定活动中拥有相当的实际权力。在我国,按照法律规定,地方各级政府在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负责管理地方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工作;在地方政府的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县、乡四个层级中,省、市、县三级政府管理的范围,特别是事权的范围,除军事、外交和戒严外,基本上与中央政府相似;政府的部门也基本与中央政府部门对应设置。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方面,我国基本上采取的是单一制──集权型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国务院对地方政府实行直接领导;另一方面,中央政府的主管部门对地方政府的各工作部门也实行领导或业务指导。
13.试论述西方国家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西方国家政党活动的主要范围是选举和议会。党的权力集中在少数领导人和议会党团手中。党的地方组织大多只参与组织选举活动,没有严密的组织体系和组织活动。经过选举上台成为执政党之后,党的领袖作为国家和政府的领导人,基本上不再以党的名义活动。党对议会党团成员一般都有一定的纪律约束,要求本党全体议员一致保证党的政策主张能在议会中通过,成为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执政党对政府政策制定的这种操纵现象,在日本表现得比较突出。
14.试论述我国政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公共决策的权力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中国共产党在公共决策中的作用,首先体现在它对国家的政治领导上。党的政治领导包括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和重大政策的领导。凡是涉及有关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各个领域的重要决策,都是首先由党制定和提出的。党在提出各项方针政策之后,要由国家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据此制定国家的法律和政策,使党的意志通过法定程序变成为国家意志。为保证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能够切实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国家意志并得到贯彻执行,党还决定和影响了各级政权机关的人事任免,推举共产党员执掌国家各级机关的重要权力,以实现组织上的领导。同时,党还确立了自己的指导思想在国家意识形态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宣传、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宣传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把党的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是互相联系的。其中,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基础,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保证,而政治领导是核心,是最重要的领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党的政治决策以及制定和运用政策在党的全部领导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为了保证党的领导作用的实现,党还自上而下地建立了统一、严密的组织体系。党的组织体系包括中央、地方和基层三个层次。
15.试论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对公共决策的影响。
(1)通过对竞选的政党提供支持或撤销支持等手段对其政策纲领施加影响;(2)通过院外活动对议员施加压力,使议会通过对其有利的政策法案,阻挠通过对其不利的法案;(3)密切与政府重要行政机关的联系,影响政府有关社会福利、军事、援外等方面的具体政策,为自己的经济利益服务;(4)通过资助等方式支持各种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的工作,以影响政府的政策。
16.试论述我国各种群众组织和人民团体公共决策的影响。
结合中国的实际,可将公共决策的参与团体划分如下:①职业团体。②群众团体。③工作团体。
我国的群众团体,除了要维护它们所代表的那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以外,它们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发挥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因而,它们的这类活动也是我国人民群众有组织地参与和影响我国政策制定活动的重要途径和方式。
党和国家的政策必须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呼声,获取他们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党和政府在制定有关的政策时,总要征求有关群众组织的意见。工、青、妇群众组织还通过建立自己的全国、地方和基层组织,把工作触角深入到社会的各个基层单位中去,在不同的决策层次上参政议政,努力把普通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反映给党和政府,同时又团结和组织群众贯彻落实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群众组织的活动是党和政府政策制定和执行活动的某种延伸。
17.大众传播媒介对决策问题提出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1)缩短了公众议程的时间。(2)缩短了正式议程的时间。(3)扩大了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
18.决策方案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1)方案执行的必要说明。即指出要将所设计的方案付诸实施,首先应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方案执行效果与预期效果的一致。
(2)解决决策问题的基本措施。这是方案的核心内容,要尽量做到明确、具体,并给决策方案的执行者一定的机动性。要明确提出方案的执行者应该做什么、如何做与实现决策目标有何必然联系。由此可以增强执行人员对其的可信性,提高方案的可操作性。
(3)明确决策方案对应的阶段。公共决策问题的复杂性使得其解决也呈现出长期性与阶段性。因此,在方案中必须明确决策阶段,以使得决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划分和决策。
(4)决策方案性质的界定。即明确决策方案的适用对象,运用期限以及该方案着重解决的问题等。
(5)方案所需的各种条件的要求。如实施该方案所需相应机构的调整或重新设置,人员的配备状况,以及资金等其它资源量的要求等。
19.决策方案评估的标准是什么?
(1)效益标准。(2)方案协调性标准(3)方案的适应性标准。(4)决策方案力度标准。
20.追踪决策具有哪些特征?
(1)回溯分析。(2)非零起点。(3)双重优化。(4)心理效应。
21.举例说明浴盆模型。
事物的不断发展变化,与政策相对稳定性之间的矛盾,决定了每一项政策都有其失效过程。要保证政策执行的可靠性,就要控制它的失效性。依据可靠性理论分析,在政策方案的执行过程中,&失效&表现在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这种政策失效率的变化,类似于浴盆状,人们把这种曲线也称为&浴盆模型&。比如:我国持续20多年的深圳特区建设,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政策的执行过程,就经历了早期失效、偶然失效和耗损失效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时期,传统习惯的阻力使人民对政策一般了解甚少以及政策本身还可能存在着不少缺陷。在政策执行初期,存在着相当高的失效率;偶然失效时期,政策实行后,进入正常状态,人民对政策的基本掌握与认同,以及政策本身的自我完善,人民从政策执行中得到了实惠,尽管还有失效,但失效率低;耗损失效时期,随着主客观条件的变化,政策开始老化,失效率又逐步上升。因此需要调整、修改已有政策,或者重新制定政策。
22.简述史密斯模型。
史密斯认为,理想化的政策、执行机构、目标群体、环境因素,都是政策执行过程中所牵涉到的重大因素。理想化的政策是政策制定者试图追求的相互作用形式;目标群体是受政策最直接影响的,必须对政策采取适当反应的符合政策要求的群体或个体;执行机构是政府机构中负责政策执行的组织;环境因素是那些影响政策执行和受政策执行影响的那些要素。
史密斯模型与以往的政策执行研究的不同之处,在于它不仅强调了执行中理想化的政策,而且也强调了执行中的其他三个因素。人们习惯于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理想化政策的制定上,似乎政策执行是简单地照章办事,不太注意目标群体,更少考虑到执行机构与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实践证明,执行机构、目标群体和环境因素这三个方面对政策执行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23.简述接受政策的三个层次。
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24.简述接受政策的基本原因。
(1)作为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通过多年来的各种教育,已逐步形成一种政治行为模式,即对权威的尊重,包括对政府所作的各种决定的服从。
(2)自我利益的保护与发展,经常是部分政策对象服从政策的重要原因。通过比较、衡量,人们会认识到执行政策有什么好处,不执行政策会带来什么麻烦。
(3)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政策合法性的认同。生活于法制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对政府经过合法程序制定的政策,理所应当要遵守。
(4)不少人是因为害怕惩罚才服从政策。
(5)对任何一个政策对象来说,都有个对政策从不一般了解到一般了解,从一般了解不多到一般了解较多的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会对政策的认识逐步加深,执行的自觉性也会不断提高。
25.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哪些?
影响我国政策的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1)社会因素;(2)政治因素;(3)经济因素;(4)科学技术因素;(5)文化因素;(6)教育因素;(7)人口因素;(8)自然资源因素;(9)生态因素;(10)心理因素。
26.简述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
(1)多样性。(2)动态性。(3)交叉性。(4)突发性。所以,我们的政策,既表现出它的刚性,又表现出它的弹性。执行政策中,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政治上的坚定性与策略上的灵活性相结合。
27.简述政策执行者对执行政策的态度。
(1)抵触型。(2)僵化型。
(3)滞后型。(4)折扣型。(5)结构型
28.公共政策评价在公共政策运行中发挥的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
(1)公共政策评价可以检验公共政策实施的效果、效率和效益。
(2)公共政策评价有利于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3)公共政策评价监督着政策资源的有效配置。
(4)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部形成浓厚的竞争意识,有助于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
(5)公共政策评价结论决定公共政策的生命周期。
因此,公共政策评价不仅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关键一环,也是推动公共政策科学化、民主化的现实要求。
29.公共政策评价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与一般的评价活动的区别?
(1)公共政策是政府有选择的管理行为。使得它比一般政策具有更大的作用范围和更深远的目的,因而要从公众的、宏观的、系统的高度来进行评价。
(2)由于公共政策对利益的分配是一个动态过程,那么公共政策的实践也必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并会因为时间的推移因势而动。
(3)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利益进行选择、综合、分配和落实的过程,对其进行评价时就要考虑到社会公共利益是否得到了科学有效地分配和落实。
30.公共政策评价标准大致有哪些方面?
(1)投入工作量。即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所投入的各项资源的质与量以及分配状况。
(2)绩效。即依据具体明确的目标,分析公共政策对客观事物与公共政策环境所造成的实际影响。绩效既包括公共政策推动的结果,又含有民众心目中认定的满意程度。
(3)效率。即投入工作量与绩效之间的一种比例关系,通常表现为政策投入与政策效果的比率。
(4)充分性。即满足人们需要、价值或机会的有效程度,它反映了绩效的高低。
(5)公平性。即公共政策所投入的工作量,以及产生的绩效在社会不同群体间公平分配的程度。公共政策的类型不一样,所反映的公平性的角度与观点也不一样。
(6)适当性。即公共政策目标和所表现出的价值偏好,以及所依据的假设是否合适。具体地说,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是否是社会期望的,公共政策的成本与利益分配是否公平、公正。
(7)执行力。即探求影响公共政策成败的原因,进而导致因果模型的构建。
(8)社会发展总指标。即对社会状态与发展的数量进行描述与分析,既反映过去的动向,又可作为社会现状的说明,其特征是以描述性指针为主。
31.公共决策思维方法的特点有哪些?
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具有&决策&和&公共性&的双重特征。
32.举例说明简单矩阵思维法。
在使用简单矩阵法时,决策者要做的是挑拣出那些无论哪一种选择都需要满足的几个至关重要的性能。没有这些性能,这个决策将会失去意义,它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如政府针对市民养狗要进行决策,基本上可以有如下三种选择:& (1)严格禁养;(2)有条件的养狗;(3)任意养狗。那么在当前的社会条件下,究竟采取那种政策,在决策过程中便可以采用简单矩阵思维法:
    关键性能
方案&社会安全
卫生问题&文化伦理需求
严格禁养&&&&
有条件的养狗&&&&
任意养狗&&&&
&&& 从上表可以看出,如果严格禁养,那么要对&文化伦理需求&支付高昂成本,因为社会上有很多人确实需要宠物狗慰藉心灵,而且有很多人已经和狗产生了深厚的感情,一旦严格禁养,&打狗&过程将要受到很多抵触,成本高昂;
&&& 如果任意养狗,也就是政府对养狗不介入,任其发展,那么将对社会安全和环境卫生产生严重影响,同样要支付高昂成本。狗咬人的事件,遛狗过程产生的垃圾等等,都是政府需要考虑的成本范畴;
&&& 有条件的养狗,对于社会安全和卫生问题和社会伦理需求问题,都可以较好的解决,只要这个&条件&设计恰当,而且执行有效,那么就将是一个良好的政策。
&&& 这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所以我们只需要通过一轮矩阵的筛选就可以得出结论,而现实中很多政府决策中,需要重复几次的矩阵思维法判断筛选,才能够最终得出决策的结果来。
33.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是矛盾的吗?
渐进思维指导下的公共决策者通常认为,政策制定和贯彻是且应当是通过缓慢的进展和小心的改变实现的;渐进思维具有条件性。当社会需要根本性变革时,渐进缓行似乎就不太适用了。因为这样会丧失许多机遇和造成更大的变革阻力。这时,剧烈的变革思维或称革命性思维就更加符合实际。
剧烈变革思维主要运用于重新设计,或者是终止和替换现有系统的决策类型。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制定剧烈变革性的决策方案,有利于对问题的迅速解决。
渐进思维和剧烈变革思维相辅相成,互相配合。
34.无为思维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吗?
无为思维是一种思维方式,但这并不是一种消极被动的思维方式,无为其实是一种有为。
无为思维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无为思想是公共决策中一种必不可少的思维方式,原因就在于许多公共事务并不一定必须政府出面解决才行,更多的时候要&止,而后能行&。
35.举例说明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在现实公共决策中的运用。
&巴拉姆的驴子&说明,一旦决策者知道自己即将获得某样东西时,它的吸引力就会减退;而放弃某样东西的烦恼就会随之增加。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如某政府在闹市区新近拆迁了一片规模不小的土地,这是黄金地段,而到底把它拿来做什么用,却成了政府的心头之患。
基本方案有:
&&& (1)盖一个大型商厦,充分利用闹市区的优势,为税收服务,为市财政服务;但周围商厦已经林立,新建这样一个大型商厦,到底多大必要,到底是否能够真正从根本上增加市财政收入是个问题;
&&& (2)建一个大型的市民免费公园,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但对于财政却没有贡献;
&&& (3)盖政府大楼,改善办公条件,展示政府的新面貌。但现在政府的办公条件并不很差,再大兴土木,可能会造成社会的议论;
&&& (4)盖一个大型停车场,缓解市中心的交通压力。但这么好的地段,建设一个停车场,未免浪费;很多人提出兴建一个地下停车场即可。
经过这些考虑,兴建市民公园成为了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案。
36.系统的基本属性有哪些?
系统的基本属性主要有:(1)整体性;(2)相关性;(3)目的性;(4)动态性;(5)层次性;(6)环境适应性
37.系统方法应用于公共政策领域内应遵循哪些原则?
(1)整体性。(2)综合性。(3)最优化。(4)可行性。
38.系统分析的主要特点和作用有哪些?
(1)系统分析首先把所研究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看作是一个整体&&系统,确定给定系统的边界范围,把它从周围的系统中划分出来;同时,鉴定该系统的组成部分,必要时逐级划分,确定各子系统。任一给定系统,都需要贯彻系统方法的整体性原则。
(2)系统分析重视给定系统的外部联系和内部联系。
(3)系统分析积极大胆地将现代应用数学引入公共政策决策领域。数学方法的广泛运用为电子计算机进入公共政策部门提供了可能,使管理和政策逐步走向定量化、精确化和自动化。
(4)系统分析绝不忽视非计量因素,反而往往把它作为&难点&而认真对待。
(5)系统分析在给定系统的设想与现实、计划与实施之间建立一种&中介&环节,使人们通过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在认识上逐步接近给定系统的实际,并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使它按照人们规定的目标和利益运行。
39.系统分析的指标体系通常包含哪些内容?
(1)政策性指标;(2)技术性指标;(3)经济性指标;(4)社会性指标;(5)资源性指标;(6)时间性指标。
40.系统分析流程的基本内容包括哪些?
(1)系统研究;(2)系统设计;(3)系统属性量化;(4)系统评价。
41.系统分析不能解决的问题有哪些?
42.如何将系统分析应用于公共政策?
系统分析就是对一个系统内的基本问题,用系统观点进行思维推理,在确定和不确定的条件下探索可能采取的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为达到预期目标选出最优方案;也可以说,系统分析就是为政策主体选择一个行动方向,通过对情况的全面分析,对备选方案择优,为政策主体提供可靠的依据。
&&& 为了实现公共决策的科学化,在进行决策之前,必须要有充分的系统分析活动,如应明确研究的目标和价值准则,提出众多的可行方案或替代方案,一般了解各个方案的可行性及其可能产生的结果,对存在的问题有应急的计划等等,以供决策时参考。这些作业内容都需要由系统分析工作来完成。因此,系统分析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共政策的质量和水平。
43.简述知识经济与公共政策的关系。
(1)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
(2)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
(3)知识经济的发展要求各国政府实现政策创新。
(4)政府的公共政策影响知识经济的发展。
44.简述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新特征。
(1)知识化与信息化。(2)民主化。(3)科学化。(4)高效化。
45.论述发展型政策理念的主要内容。
(1)人本观念。(2)公平优位观念。
(3)科学化观念。(4)民主化观念。
(5)法制化观念。(6)创新超前观念。
46.联系实际,论述公共政策对发展知识经济的推动作用。
知识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政府公共政策的扶持和推动。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绝对不能忽视政府关于社会经济发展方向和战略的公共政策对知识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必须通过公共政策的调整与创新,为知识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从而实现我国的&赶超战略&。
&47.公共政策学中引入案例分析的意义?
(1)凸显以案论理的理论价值,有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的发展与深化。(2)有利于促进公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3)有助于促进公共政策学特别是MPA教育质量的提高。
48.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要素主要有哪些?
(1)弄清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目的;(2)选准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角度;(3)确定公共政策案例分析的立足点。
49.你如何基本掌握燃油税的迟迟未出台? 
开征燃油税是为一般了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公路&三乱&(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问题。其长期目标是,从根本上减轻企事业单位和人民群众的经济负担、理顺税费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燃油税政策迟迟不能出台的主要原因在于:油价居高和波动,导致燃油税实施条件的不确定 
50.社会问题和公共问题的联系是怎样的?
所谓社会问题是指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具有一定的广泛性。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这就是说,社会问题与公共问题并不是两个对等的概念,社会问题既包括私人问题,也包括公共问题。
51.为什么说公共利益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基本掌握:(1)公共利益的基本属性(包括客观性和社会共享性);(2)公共机构的特性。
52.公共机构的特性是什么?
(1)公共机构有存在的必要性;(2)公共机构有维护公共利益的能力;(3)公共机构产出的独特性。
53.当代公共政策面临着哪些现实挑战?
(1)公共政策的程序化与非常规决策之间的矛盾;(2)公共政策体系的相对封闭性与系统开放性的矛盾;(3)公共政策的特性与传统方法论之间的矛盾。
54.如何基本掌握公共政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民主化一直都是公共政策的基本价值理念。在我们的基本掌握中,民主化包含着以下几层含义:(1)民主化首先是指对公众权利和利益的尊重和维护;(2)民主化也可以指代公共政策的公开化和开放性要求;(3)民主化也意味着对法治精神的强调和遵循。
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并不单是指在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采用科学的技术和方法,它还应该具有更广泛的意义:(1)公共政策体制的科学化;(2)公共政策诸方法的科学化。
55.如何全面地认识公共问题?
(1)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具有不可分性、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性社会问题。
(2)公共问题的本质特征:影响的广泛性;不可分性和公共性。
(3)认识公共问题的两个维度:纵向层次维度和横向性质维度。
56.如何培育公共文化?
(1)对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的认识;(2)对公共道德观念的认识;(3)对公共责任必要性的认识。
57.简述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
公共政策未来的基本走向:(1)突显&公共性&,将决策视为公共行为,视政策为重要的公共物品;(2)公共政策将更加强调公共问题的具体要求;(3)公共政策将突出公平在其目标体系中的地位;(4)公共政策民主化;(5)公共政策
本文已影响 人
[公共政策试题及答案(二)]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3662人看了觉得好
1189人看了觉得好
811人看了觉得好
【公共政策概论】图文推荐
在管理后台进行一步配置,就可以开始使用多说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公共服务的特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