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超前人都是孤独的,并不是怪异。

思想超前的娱乐片
1、在那个年代,这个片的故事实在太超前、太新鲜了,编剧用心了。2、挺喜欢桑德拉.布洛克的,呵呵,傻傻的。
这篇影评有剧透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探索自然奥秘-揭示愚昧之源
哈密三道岭白渝.blog .cn/u/1189710.html
探索自然奥秘-揭示愚昧之源
关注好友人气:
好友关注人气:
精彩博文推荐
思想是人言行之源!
&&&&&&&&&&&&&&&&&&&&&&&&&&&&&&&&&&&&&&&&&&&&&&&&&& 思想是人言行之源!&&&&&& 每个人都有思想,思想的形成与个人的经历有亲密的关系,可以说经历决定思想的形成,这就是存在决定意识的最好范例,改革开放以后解放思想的呼声日益高涨,正是人们认识到了要发展,没有先进科学和适应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是不行的,思想是行为的动力、行为是思想的直接结果,有什么样的思想,就支配着人,产生什么样的行为,什么样的行为就产生什么的结果。&&&&&& 思想与行为是相一致的体系,所谓理论指导实践,也是这个道理,人的思想形成一般是由三个方面决定:一是先天个性;二是周围环境;三是长期形成的固定观念。
&&&&&& 一是先天个性!先天个性在人的思想形成上有一定的影响。1、个性温和、脾气内向、胆小怕事的人,一般不表现自己的思想、也不敢表现自己的思想、只能人云亦云,鹦鹉学舌,这类人没有创造性,不可能有开拓精神,既不可能是将才,也不可能是帅才,当领袖更不可能!2、个性强烈脾气爆躁的,看问题主观的人,时间性强,诚信力大的必成大气,不想实践又想说了算,属于盲目自大,使人不服的思想。一般个性强的人易产生主见,主见是否正确让时间去检验,最后产生新的主见,这种人是将、帅之才,也不是领袖之才!3、领袖之人,个性温和、内向、外向兼而有之,实质是内强外悍,即有忍性、韧性、耐性,又有刚性、弹性、烈性,只是使用的时间与众不同而已,这是先天个性在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自身的个性因素决定的,就是我常说的&学识和修养的统一&!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各自的生活环境中感受到的。
&&&&&& 二是周围环境!每个人的生活内容都与环境密不可分,环境在每个人的思想形成上起着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讲环境指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于一个人形成固定的传统的观念起着先导性作用,主要是与父、母、兄、弟、姐、妹、叔、伯、舅、姨等的言行的影响有关,无论是哪个民族都是这样的,这是民族性决定的;其次是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是人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工作的空间,对人的后天思想的形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环境里,既有客观作用与人的意识中产生的个人观点,又有别人的观点对自己产生的影响,这样每个人都根据自己的情况取舍内容,形成自己特有的思想。
&&&&&& 三是长期形成的固定观念!人具有的共性认识倾向,是由最后的长期形成的固定观念,习惯认识观点,长期影响形成的,我所说的长期形成的固定观念,主要是指以国家意志反映出来的强制性思想,对每个人的影响,这种体现国家意志的思想,特指学校教育的内容,每个人都必须受教育,教育的内容是法制化的,所以,使每个人不得不被迫接受这种灌输,你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这样一种唯一的共同结果,由此而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固定的社会意识,这种意识,你是必须接受的,然而,国家意志体现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变也是量变到质变的长期发展过程。因此,新观念,先进的思想,总是在少数人中,首先产生,最后才逐步的上升为社会意识的,最后才上升为国家意志的。这样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就自然而然的产生了新、旧观念的矛盾冲突,以我个人之见,人的思想形成大概就是这三个方面相互作用的结果吧!&& &&& 因为思想影响人的行为,所以解放思想与原有的思想观念更新有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讲影响解放思想的因素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过去的经历形成的经验限制了你解放思想,使你死守过去经验而不能更新观念,使你停止不前,以致于思想落后于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 故事:把几只蝗虫放入一个玻璃罩下,开始他们试图跳出去,但是总是撞到玻璃罩上,这样多次的跳还是跳不出去,他们就不在尝试向外跳了,这时即使拿走了玻璃罩,他们也不会跳出去,因为以前的经历告诉它们是不可能跳出去的。也许有些人会有类似的经历,也会得出与之相同的经验,然而这种经验又是自己亲身的经历和实际总结体会到的,具有客观真实性,是不会轻易被人说服的,殊不知情况在不断的变化,事物是发展的,没有发展的观念,就自然的抱残守缺,陷入经验主义的泥坑,哪还能解放思想呢?&&&&&& 二、周围产生的压力使你不赶解放思想,包括你的思想,观点、行动都不能很好的发挥,这时候要有胆识才能突破这种压力,与时俱进的向前走,跳出压力圈。&&&&&& 故事:父子俩赶驴上集市购物,途中有人云:父子皆不慧,有驴不骑,随驴同行,不知享受。父子俩闻之觉的言之有理,就父骑而行,子随后。又有云:此父无爱心自乘驴而子随行,不该,不该呀。父闻之有道理,父子换乘,其父随之。又有言者曰:其子不孝何以独骑乎?父闻之后道:有理,父子同骑,驴子汗下。遇人又曰:二者毒蝎之心,累驴负重不堪,狠心,狠心呀!父子俩闻之亦有理,然二者无奈,不骑不对,父独骑不对,子独骑亦不对,父子同骑也不对,既然都不对,抬起驴子走当无错矣,此时众人皆笑父子愚钝。在现实生活中有无此类事情呢?大有人在,自己的见解一点不能发挥,这都是压力所致,这在家中办丧事上表现的很突出,不听人言,恐有人传不孝之嫌,听人言者,有违初衷,在这种情况下,有几人敢惹众怒呢?从之吧,多花钱而已,做人难就难在战胜自己,解放思想,远见则卓识,不和这样的现象做斗争,不拿出超人的勇气能行吗?&&&&&& 第三、是固有观念限制了你的远见。固有观念很难突破,使你不能解放思想,因为观念是长期形成的,具有社会惯性,改变观念就是洗脑,既要拿出勇气,甚至有时会有生死争斗。可以想象,用旧观念重新认识现实,确立新的思维,接受学习新的东西,有的是和传统观念相对立的,是很难将两者统一的。看看固有观念: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都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都要反对,社会主义是公有制,不允许私有制存在,社会主义制度是国营商业行为,不允许有个人的商业行为,个人的、民间的交换行为就都被视为犯罪,抓住你就判你一年半载的投机倒把罪,在人人都有的观念环境里,有谁感越雷池一步呢?张志新死了,曲啸进监狱了,他们何错之有呢?观念的反叛使他们遭此劫难。当今社会,没有邓小平的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提出,华国锋主席的&两个凡是&还不知道会把中国人生存与发展的好形势,延缓多少年呢!然当时不是邓小平,那个人敢提出来,也许有人想提出,但是提出来后就只有一个结果:好了定你个现行反革命罪,重了直接枪毙了事。由此可见,从这点看邓小平真伟大!邓小平的思想是先进的思想,这个思想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更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所以短短的三十年,已显见国富民强,现在的政府官员就要有先进的思想,因为思想是行为的动力,只有有了先进的思想,才能做出正确的决策,才能行之有效的贯彻落实&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思想不能落后于发展,落后于发展就会原地踏步,先进于发展,才能不断促进快速发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提出就是怕政府官员自满自足、小富既安,坑害了人民的长远利益,所以,&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给人的一个提示,多好啊,多及时啊。&&&&& 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后,思想决定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真理性结论。&
&&&&&&&&&&&&&&&&&&&&&&&&&&&&&&&&&&&&&&&&&&&&&&&&&&&&& 201154
探索自然奥秘-揭示愚昧之源 的更多博文
所属自分类:
(259) | 分享数
(0) | 转载数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聊斋志异之蒲松龄
范文一: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在十八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部十分有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以独特的笔法在书中描绘了一大批狐怪的故事。蒲松龄(年)是中国清朝文学家。他出身于商人家庭,一生以教书为业。蒲松龄一生创作多部文学作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共有四百三十一篇,其中短的三两百字,长的数千字。全书以讲狐说鬼的独特手法,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礼教的僵化,主张个性自由。书中描写爱情的作品最为读者喜爱。这些爱情故事多为人与狐鬼相恋,表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愿望。《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大都以美丽善良的少女出现,其中尤以《小翠》中的小翠最有光彩。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作者以高超的技法塑造了一个清纯、善良、机智、特别惹人喜爱的少女形象。作家只在结尾处点明小翠本来是一只小狐狸,因为它的母亲在王太常家避过难,所以化作人形来报答王家。同样是写狐狸,在《狐嫁女》中,蒲松龄描写了狐狸一家嫁女时的温馨场面。狐狸一家温文尔雅,把闯入它们中的人类视为友好的贵宾热情款待,使读者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与坎坷。除了美丽的狐狸,《聊斋志异》中也有丑陋而性情善良的狐狸。《丑狐》讲一只丑陋的狐狸,看到一个书生非常贫穷,于是资助他一家的生活。等到自己有了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之后,这个书生却请来一位术士,要术士把丑狐赶走。丑狐对书生的忘恩负义非常气愤,不仅索回了给予书生的一切,还用怪物惩罚了他。作者借以表达对人类某些恶行的谴责。《聊斋志异》中也有貌美而残忍的狐狸。《画皮》中的狐狸披着一张漂亮的人皮,以吸人血为生,当然这只狐狸最后被人杀死。总的说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许多名义上是“狐狸”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寄托了一些人类不具有的优良品质。《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二百多年以来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其中的不少篇目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受人们喜爱。原文地址:蒲松龄和他的《聊斋志异》在十八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部十分有名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作者蒲松龄以独特的笔法在书中描绘了一大批狐怪的故事。蒲松龄(年)是中国清朝文学家。他出身于商人家庭,一生以教书为业。蒲松龄一生创作多部文学作品,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共有四百三十一篇,其中短的三两百字,长的数千字。全书以讲狐说鬼的独特手法,抨击封建礼教的束缚、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封建礼教的僵化,主张个性自由。书中描写爱情的作品最为读者喜爱。这些爱情故事多为人与狐鬼相恋,表现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礼教束缚的愿望。《聊斋志异》中的狐狸大都以美丽善良的少女出现,其中尤以《小翠》中的小翠最有光彩。这篇小说情节曲折,引人入胜,作者以高超的技法塑造了一个清纯、善良、机智、特别惹人喜爱的少女形象。作家只在结尾处点明小翠本来是一只小狐狸,因为它的母亲在王太常家避过难,所以化作人形来报答王家。同样是写狐狸,在《狐嫁女》中,蒲松龄描写了狐狸一家嫁女时的温馨场面。狐狸一家温文尔雅,把闯入它们中的人类视为友好的贵宾热情款待,使读者忘却了现实生活中的种种不幸与坎坷。除了美丽的狐狸,《聊斋志异》中也有丑陋而性情善良的狐狸。《丑狐》讲一只丑陋的狐狸,看到一个书生非常贫穷,于是资助他一家的生活。等到自己有了漂亮的衣服、舒适的房子之后,这个书生却请来一位术士,要术士把丑狐赶走。丑狐对书生的忘恩负义非常气愤,不仅索回了给予书生的一切,还用怪物惩罚了他。作者借以表达对人类某些恶行的谴责。《聊斋志异》中也有貌美而残忍的狐狸。《画皮》中的狐狸披着一张漂亮的人皮,以吸人血为生,当然这只狐狸最后被人杀死。总的说来,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描绘了许多名义上是“狐狸”的女性形象,在她们身上寄托了一些人类不具有的优良品质。《聊斋志异》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不朽之作。二百多年以来被译成二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其中的不少篇目还被改编成影视作品,广受人们喜爱。
范文二:2010级毕业论文审阅登记表高等教育成人考试函授教育毕业论文虚幻的世界
真实的生活——浅谈《聊斋志异》亦真亦幻的艺术成就专
汉语言文学班
2010级中文本 科(1)班姓
号:指导教师:
陈富元联系电话:
完稿日期:
日内容提要:《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它不仅表现为各类神奇的人间不会出现的人物,而且它的故事情节也神奇变幻,作者以其熟捻的笔触,将各种鬼狐。仙怪等演绎的故事表现的梦幻神气,他们忽天上,忽人间,忽鬼世冥府,就在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中,作者的爱憎情仇、喜怒哀乐,便淋漓尽致,如在眼前。《聊斋志异》采用虚化情节描写,反映了当时真实的社会背景,用丰满的人物画一反映了蒲松龄个性和深的社会涵,同时,采用夸张、对比、映衫、文学语言和口头语言相结合等的写作手法,给我们留下了精美的语言作品又突出了蒲松龄深厚的文学造诣。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人物虚幻的世界
真实的生活——浅谈《聊斋志异》亦真亦幻的艺术成就蒲松龄出生在一个世代书香却功名不显的家庭。父亲蒲磐虽然弃儒经商,但他广读经史,学问渊博,在思想和文化上都对蒲松龄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蒲松龄从小受到儒家思想的熏陶,有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他的思想是复杂的。他长期生活在农村,生活清贫,和农民的接触多,故能体察农民的疾苦,同情他们,希望能为他们做点事。他亲自编写《农桑经》、《婚嫁全书》等,直接为农民服务,反映了他对下层农民的关切。他一生坎坷,屡试不第,这使他对当时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弊端有较深的认识。他曾愤慨地说:“仕途黑暗,公道不彰,非袖金输璧,不能自达于圣明,真令人愤气填胸,哭向南山而去。”(《与韩刺史樾依书》) 蒲松龄父亲多年经商,这使他有机会接触市民群众,市民阶层的反礼教思想,对他的创作有积极的影响。他身在农村,交往的大多数是缙绅、名士,加上长期的塾师地位和封建文化熏陶,使他的思想比较保守,无法摆脱传统的封建道德的影响。他又迷信佛教,在他的世界观中又有宿民思想和因果报应的观念,这给他的创作带来了消极影响。他自幼聪明好学,十九岁时就连续以县、府、道三个第一考中了秀才,并且得到山东学道、清代著名诗人施愚山的赏识,在当地很有文名。他热衷于功名,热切的希望能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实现他经世济名的政治理想。但考了几十年的他却连一个举人也没有考中,直到七十二岁时才援例被拨为岁贡生,但这是对他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对科举考试的热衷和失败,使他对科举考试制度的弊端和朝廷的腐败,以及落第士子的内心痛苦,都有极为深切的体验。因此揭露和批判科举考试制度成为《聊斋志异》的重要内容。蒲松龄在长时期中生活贫困,与穷苦农名有着大体相近的生活遭遇。他曾以“久典青衫唯急税,生添白发为长贫。”来描绘他自己的生活境况,这样的生活,是他接近下层,了解和熟悉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对政治的腐败和黑暗,都有极其深切的感受。这是他能够在《聊斋志异》中充当人民的代言人,传达人民的爱憎感情和愿望要求的重要基础。蒲松龄自幼爱好民间传说,喜欢搜集精魅神鬼的怪异故事,积累很多并熔铸进自身的生活体验和爱憎感情,以毕生经历写出了这部文言短篇小说集,蒲松龄从二十多岁开始创作《聊斋志异》八十岁左右初集形成,以后随时增补,直到年逾花甲才辍笔,前后历时四十余年。花费了他毕生精力,包含了他对黑暗社会的全部认识和体会。它是一部生动多姿的教课书,代表他的最高的文学成就。《聊斋志异》是一部奇书,它不仅表现为各类神奇的人间不会出现的人物,而且它的故事情节也神奇变幻,作者以其熟捻的笔触,将各种鬼狐演绎的故事表现的梦幻神气,他们忽天上,忽人间,忽鬼世冥府,就在这种梦幻与现实的交织中,作者的爱憎情仇、喜怒哀乐,跃然纸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如在眼前。《聊斋志异》情节的最大特征就是幻化性。这与其所描写的题材有着极大的关系,《聊斋志异》中的鬼孤仙怪都是自然界的“物“幻化而成,在他们身上就有着许多的幻化的人类社会因素,而就在这种虚幻的情节中,反映出来现实社会的方方面面。《聊斋志异》中突出的思想内容,是借虚幻的世界影射现实生活中的许多弊端,是揭露黑暗腐败的政治,鞭挞无恶不作的贪官污吏和身富不红的豪绅地主,同情被压迫人民的反抗斗争。如《素秋》《席方平》《梦狼》等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席方平》中他所写的城隍、郡司、冥府可以说是世间官僚体系的反映,但是,毫无疑问,类似于席方平出入冥间、在地狱所遭受的非难这类的故事情节都是作者幻化出来的,然而,这些情节又是现实社会的缩影。《聊斋志异》中虚幻性情节中的现实描写,展现了广阔的社会画面和丰富的社会生活,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这些虚幻的情节有时对整个故事的发展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例如《黄英》篇,前边绝大部分篇幅叙述爱菊成僻的马子才与善于艺菊的陶生的交往以及和黄英的爱情,之后叙述陶生与人对饮时,醉后出门贱菊畦,倒地化为菊。这一虚幻情节,正出现在故事发展的中间,就具有点化的作用。在这之前的情节中,虽已经暗示出黄英姊弟的奇异之处,但情节的艺术点化,前边所描写的黄英姊弟的种种奇异之事顿时得到了解答,全部情节马上从貌似现实转化为虚幻的现实,闪射出既真又幻的光彩。同时,虚幻性的情节使故事的发展能够出现众多的变化,而且它与现实情节的连接又十分贴切自然。《素秋》中的情节发展就是这样的关系,素秋是一个蠹鱼精幻化的少女,与其兄一起同俞慎结为挚友,其兄死后,俞慎将素秋暗中卖给韩荃以还赌债。韩荃的迎亲车子已经到了门口,卖妻之金也已经兑现,某甲便伪称俞慎暴病相呼,骗得素秋没有来得及理妆,登车竟发。此处,矛盾发展到了关键,冲突的一方是某甲韩荃,及其群仆,另一方是一位弱女子,显然,素秋如果不施展出精怪的神异本领,只用现实的手段是无法脱难得。这是,虚幻情节便出现了,娶亲的队伍碰上了大莽。大莽显然是素秋的流露。但是,这种虚幻的情节并没有给人以兀变的感觉,它十分自然地与整个情节联系在了一起,这也就是虚幻情节的变化与整个情节关系的妙处。显而易见,虚幻本身并不是作者艺术创造的目的。蒲松龄以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出一个奇幻的、绚丽多彩的艺术世界,是为了获得更大的艺术自由,更加充分的表现他对现实人生的体验,表现他的爱与恨,表现他对生活的认识和评价,表现他对未来的憧憬与向往。因此,以虚写实,幻中见真,才是《聊斋志异》所创造的奇幻世界的本质特征。通过超现实的幻想,表现出来的却是非常现实的社会内容。《梦狼》和《续黄梁》中的梦境,《席方平》和《考弊司》中的阴界,《晚霞》中的龙宫,《罗刹海市》中的异域等,无一不是现实社会生活的象征和映射,那些作为正义力量化身的神,如《席方平》中的二郎神,《公孙夏》中的关帝,《梦狼》中的神人等,他们对贪官污吏的惩罚,都体现了广大被压迫的人民的愿望要求和作者的理想,但是面对黑暗的现实,作者在书中提出的改革社会的方案是不切实际的,他在《促织》中提请天子关心民命,在《席方平》中请二郎神主持公道,在《红豆》。中请侠客仪士救国扶弱,另外在一些公案故事中,想靠清官来除暴安良。这些又表现了他对封建统治阶级仍然存在某中幻想。至于那些花妖狐魅的形象,虽然具有超人的特点,却又处处透出浓厚的人间气息和人情味。他们所表现出来的喜怒哀乐的种种感情,实际上都是属于人间的、社会的,因此我们不但能够理解,而且感到亲切。同时,《聊斋志异》中的幻想,也并不是作者不受生活的约束,随心所欲的胡思乱想,而是处处都观照或体现出现实生活的客观依据。作者的艺术想象,有时看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都有或显或隐却又十分深厚的生活基础。例如,《绿衣女》中的绿衣女是一个绿蜂精,就写她“绿衣长裙”,“腰细殆不盈掬”;《花姑子》中的花姑子是一个獐子精的女儿,就写她“气息肌肤,无处不香”,等等。总之,《聊斋志异》中的虚幻是幻和真的融合,处处奇幻,又处处于虚中见实,幻中显真。因此,它不是把我们引向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引导我们去俯视满目创痍的人世。憎恶这人世,同时又充满希望地要改善这人世。《聊斋志异》在艺术上代表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它博才中国历代文言短篇小说的所长,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方法,造奇设幻描绘鬼狐世界,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特色。蒲松龄为我们塑造了数以百计的各类性格的人物形象。他们之中,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奇人还是幻成人的鬼狐,多数都个有面貌,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其中一些优秀的篇章,读了以后,人物的声音、容颜、笑貌如在眼前,在人物的个性刻画上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一、《聊斋志异》中的人物都是比较丰满的,往往具有多方面的性格特点。蒲松龄总是立足于人物的主要特征,准确的抓住它,并用夸张的手法把它放大,使它表现的更突出,更鲜明,给人以强烈的印象。如《侠女》中的侠女她不“侠”,而且“孝”,既藐视封建礼法又端庄凝重,勤苦耐劳,但其主要的特征,却是“侠 ”。作者描写她的肖像、举动、击狐、生子、杀仇,无谓不是为了表现她的“侠”。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侠”的特征被加强、放大了。但是,侠女不是只身一人孤立地去报仇,她有一个老母,生活在与顾生为邻的这样一个环境中,本篇又从顾生的角度写侠女。这样,作者就很自然地写出了顾生母子对她的观察,写出了顾生在爱情上对她的试探,邻村少年对她的无礼,从而巧妙自然地表现她“侠”的特点的同时,又连带写出了她的“孝”和端庄凝重等其他方面的特点。总之,蒲松龄抓住侠女的主要性格特征,然后通过一系列的情节加强和放大它,使人物的个性鲜明,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通过情节的不同来展示相同性格的差异。例如,《鸦头》中的鸦头和《细候》中的细候,都是年少的妓女,都希望遇到一个诚笃之士依托终身,而且都是在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自己理想的情人。鸦头在得知她的情人存在着“家徒四壁,终恐见弃”的顾虑后,并不在乎贫穷。细候也是如此。他们都安于贫穷,长于计划,向往着从一而终的爱情和自食其力的劳动生活。总之,两个人物的性格和身份、经历都有着相似之处。但是,他们在追求爱情的道路上,却遇到了不同的矛盾。在《鸦头》里是鸦头与其母亲的矛盾,在《细候》中是细候与富商贾某的矛盾。鸦头的母亲要把她当作摇钱树,而她的情人却贫穷,看来不能长相厮守,但是鸦头去不以为然。从这一矛盾中表现出来的是对礼教的反叛和对从一而终的爱情向往。细候爱上了满生,但是满生在前往湖南筹办赎金时,身陷囹圄,数年不回。此时有富商贾某不惜重金要娶细候,但是细候不肯,富商就以卑鄙的手段迫害满生,并作伪书慌称满生以死,但是细候仍然不从。后来,在母亲的逼劝下,才嫁给富商。后来,满生昭雪而还,细候得知,便乘富贾不在的时候,带着财物投奔了满生。从这一系列的情节中,细候表现出来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和近乎疯狂的报复。鸦头和细候都是痴情女子,但是不同的矛盾又使他们表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三、《聊斋志异》中人物的塑造,还采用了对比,映衬的方法。在一些写妇女的篇章里,蒲松龄往往是描写两个美人,以两美的对比中显示不同的个性美,例如《莲香》篇里,桑生同时眷恋着一狐一鬼,两者开始互相猜疑,后来则真情修好,狐是莲香,鬼是李氏。故事里两个人做什么都是一样的,但是怎样做却大不相同。作者就是通过队两个人的不同做法的对比描写,使两个人物的个性更加鲜明。作者处处将莲香、李氏的言语、行动进行对比,两个人双峰对峙,但是却个有千秋。四、《聊斋志异》中的人物形象不仅个性鲜明,独具一格,而且含有深广的社会涵义。如《席方平》中的席方平,《促织》中的成名等。《书痴》中的郎玉柱,作者写出这个人物并不就是搜奇猎异,博人一笑,而是有着自己的深深的寄托。在中国封建社会里,科举制度存在了千余年,作为一种考试的制度,一方面,它是一种收罗人才的途径,另一方面,它的存在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削弱了士人的反抗意志,让那些知识人变成了科举的奴隶。郎玉柱就是这样一个被科举制度诱惑扭曲的灵魂变了性的人,作者通过郎玉柱“书痴”的个性,表现了科举制度对人性的摧残;同时,《书痴》中的郎玉柱的滑稽的遭遇,又说明了科举的黑暗。郎玉柱开始只是读书,结果是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相反后来不读书了,他却洞悉人世的情故,结果第二年就考中了进士。五、《聊斋志异》写鬼狐虎妖,作者一方面赋予他们以人的社会性,另一个方面又保持他们的自然性,写狐有形,鬼有鬼态,从而是得生趣盎然。如鼠精阿纡的善良,牡丹精葛巾的共香,蜂精绿衣女的细腰。这就不仅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实出,而且使读者有鲜明的形象感受。总之,蒲松龄运用了语言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将虚幻的世界和真实的社会背景相结合,运用对比、映衬的手法塑造出了许多丰满而富有个性特点的人物形象,以虚写实,幻中见真的写作方法再现了整个社会背景及社会内涵。同时,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了文言、口语的语言独有个性,为我们留下了一部雅俗共赏和有着精美语言的精典作品。参考资料:① 蒲松龄
《聊斋志异》②
《蒲松龄集》③
《乡园忆旧录》④
《中国古代文学史》⑤
《明清小说》⑥
《中学语文》⑦⑧⑨ ⑩
范文三:听众朋友,在十八世纪前后,中国出现了一部十分有名的短篇小说集,那就是蒲松龄创作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著名的小说家蒲松龄是山东人,他的家曾是当地的大族。但是明末清初的战乱,使他的家败落下来。蒲松龄曾多次参加乡试,但都没有中举。为了生计,蒲松龄只好为官僚做幕宾,或为有钱人的孩子做家庭教师,并借此读了很多书。在蒲松龄四十岁左右的时候,开始写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书成后,他不断增补润色,直到晚年,才算是最后定稿。可以说这部小说花费了他一生的心血。关于蒲松龄写《聊斋志异》,曾有这样一个传说,说他每天早上在热闹的十字路口摆一个茶摊,免费请过往的行人喝茶,条件是讲一个有趣的故事,靠这个办法,蒲松龄搜集了大量的民间传说。当然写进《聊斋志异》的民间传说,都经过作者的精心选择和加工,还有不少故事,是蒲松龄根据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创作出的。《聊斋志异》手抄本在作者活着的时候就已经在民间流传。后来又有多种刊印本出现,但所收篇目却多少不一。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一种版本,共收录了四百九十一篇故事,是各种版本中最完备的一个。《聊斋志异》是一部讽刺意味很强的小说集。书中对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端做了尖刻的讽刺。书中小说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四类,一类是揭露腐朽、弊端丛生的科举制度,如:《司文郎》描写盲僧用鼻子辨别文章的好坏,辛辣地讽刺了试官好坏不分,颠倒黑白的丑态。第二类是揭露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的罪恶,《促织》是这类题材的代表作。小说写了一个皇帝爱斗蟋蟀,就不断地让百姓进贡蟋蟀,一个孩子不小心弄死了父亲千辛万苦找来的蟋蟀,害怕地跳了井。后来这个孩子变成了一只蟋蟀,他不仅斗败了所有的蟋蟀,就连大公鸡都不是他的对手。统治者的小小爱好,竟害得百姓家破人亡。第三类是批判摧残人性的封建礼教,描写爱情与婚姻。《聊斋志异》描写了许多青年男女违抗封建礼教,向往自主婚姻的故事。如《连城》、《寄生》、《青娥》等,写得十分感人。特别是花妖狐魅和人的爱情故事,尤为脍炙人口。《聊斋志异》的故事大都是借神话的形式写出来的。譬如:人可以变成老虎为哥哥报仇;小孩的灵魂附在蟋蟀的身上,而蟋蟀所向无敌;人和鬼魂可以结为夫妇;花妖和狐女也像人一样可亲可爱。《聊斋志异》里的故事全是短篇,用文言文写成。最长的也不过三四千字,短的才二十多个字。小说描写简洁生动,人物个性刻画鲜明,单是青年女子,就有很多具有典型性格的形象的。读《聊斋志异》,就像走进一座五彩缤纷的人物画廊。每个故事的情节安排也都显出作者的智慧和匠心,故事性强,曲折有味让人读完一个马上想看下一个。《聊斋志异》一问世,就出现一些模仿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
范文四:《 斋志异 》历来为 世人所传 诵 。然 而 ,你知 道它是 如何创作 出来 的吗? 聊清初 著名文 学家蒲松 龄 ,早 年 即有 文名 ,但 屡应 省试 皆落第 。后来 ,他 放  弃科 举考试 ,立 志刻苦写作 ,并撰写一 副 自勉 联为座 右铭 :有 志者 ,事竞成 , “   破 釜沉舟 ,百二 秦关终属 楚 ; 心人 ,天 不负 ,卧薪 尝胆 ,三千越 甲可吞 吴 。  苦 ” 此联 巧妙地 运用 了项羽破 釜沉舟 、大破 秦兵和越 王勾践 卧薪尝 胆 、灭 吴雪耻 这两个历 史典 故 ,表达 自己不怕 挫折 、不 畏艰险 、不达 目的决不罢 休的决心 。   出身 于没落地 主兼商人 家庭 的蒲松 龄 ,长期 在 乡间靠教 书谋 生 ,生 活很贫困。他 目睹了官僚恶 霸残 害人 民的行径 ,决 意 著书披露 。于是 ,他专 门设 岗广  收故事 。每 天清晨 , 他都 带着一个 大 瓦缸 子 , 面装 着茶水 , 里 另外带一包 烟草 ,   在行 人大道 旁 ,把芦席 铺在 地上 ,自己坐在 上 面 ,把烟 和茶放在 身边 ,看见路上走来 中老年 人 ,便 站起来 十分热 情地拉 住行人讲 故 事—— 古今 中外 ,花鸟虫  鱼 ,妖魔 鬼怪 … …人们 讲渴 了 ,就敬 茶 ; 家要走 了 ,就 敬烟 ,千方百计 让对  人 方把故 事讲 完 , 自己却 忍饥挨 饿 。就 这样 ,他 白天 用心 听 ,用笔记 ,晚 上便 以人们讲 的故事 为基础 ,加上 自己的丰富想象 ,悉心 构思 ,以谈 狐狸 说鬼怪 的表  现形式 ,来表 达 自己对 社会 的不满 ,经过数 十年夜 以继 日的辛勤 劳作 ,终 于写成 了文言体 小说 集 《 聊斋 志异 》 。书 中对科 举 制度 和封 建礼教 都有 所批 判 ,并以同情 的笔调描绘 了青年 男女 真诚相爱 的故事 。但 由于历史 的局 限性 ,文 中也存在 着封建 迷信色彩 。自《 聊斋志 异 》问世后 ,已有 l 3种语 言 的 6 0多种版本在 世界各 地广 为流传 ,倍受青 睐 ,并被拍 成 电影 电视广 泛流传 。
范文五:真幻相生
奇诡动人——蒲松龄《聊斋志异
席方平》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一生科举未第,却才华盖世,以一部〈〈聊斋志异〉〉而名扬天下,以其独特的艺术把中国文言小说推向了新的高峰,以大胆的艺术想象创造了一个亦真亦假,似真似幻,真幻相通,奇诡动人,美不胜收的艺术境界。一、蒲松龄的生平蒲松龄(,76岁),山东淄博人,字留仙,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他出生诗书世家,为当地屈指可数的书香门第。叔祖父蒲生汶中过进士,作过河北玉田县令。父亲蒲磐是个秀才,科试失利后,弃儒从商,家道开始中落。蒲松龄兄弟四人,分居。蒲松龄虽出生于明清易代之时,但其时他只有五岁,故民族情绪在他的作品中并不强烈。他十分聪慧,11岁起跟父亲读书,经史子集,无所不涉,19岁时已经是学富五车了。因此,县考府考都名列第一,后来院考又名列榜首,于是文名大噪于乡里。但尔后,却屡困场屋,直到44岁才补了廪膳生,71岁方拔为贡生。为了养家糊口,一生活了76岁的蒲松龄,五十年以舌耕度日(曾做过短期幕僚),其中约三十年是在淄川大家毕际有府上为塾师,在毕家他结识了当时的一些著名文人,如王士祯、朱湘等,这对于〈〈聊斋志异〉〉的创作和传播有极大的影响。清代大文人王士祯有〈〈聊斋志异题词〉〉诗云:姑妄言之姑听之,豆棚瓜架鱼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时。二、〈〈聊斋志异〉〉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电视系列局《聊斋志异》主题歌唱:你也说聊斋,我也说聊斋,喜怒哀乐一起都到那个心头来。鬼也不是鬼,怪也不是那怪,牛鬼蛇神倒比那君子更可爱。笑中也有泪,乐中也有哀,几分庄严几分诙谐,几分玩笑几分那个感慨,此中滋味谁能解得开,谁能解得开,谁能解得开?(一)思想内容“聊斋”是作者书斋的名字,“志异”是记录狐鬼神怪的意思,共490余篇。作者一生屡试不第,苦闷成了他生命相伴的难解之结,再加上当时思想控制极严,不能直抒胸臆,所以只有借助神仙鬼怪,曲折的进行表达和揭露。其《感愤》诗中说:“新闻总入夷坚志,斗酒难消块垒愁。”又在《聊斋志异》自序中说:“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哉!”其思想内容或暴露社会黑暗或抨击科举制度或寄托美好友情、爱情理想。1.痛斥封建社会的黑暗腐朽和统治阶级的贪婪无耻,同时讴歌下层民众的反抗精神。如《席方平》、《梦狼》、《促织》、《商三官》。2.抨击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端,含泪讥讽热衷功名的士子。如〈〈三生〉〉、《考弊司》3.歌颂纯真美好、坚贞不渝的友情和爱情。篇幅最多,价值最高。如人与神鬼相爱的《云萝公主》、《林四娘》;人与狐仙相爱的《青凤》、《娇娜》。其他自然界的动植物,无不可与人相爱,《香玉》(牡丹仙子)、《竹青》、《莲花公主》。(二)艺术价值1. 情节曲折离奇,极具浪漫特色。2. 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女子形象,极具个性。 冯镇峦在《读〈聊斋〉杂说》中说:“《聊斋》之妙,同于化工赋物,人各面目。”3. 文言与白话的极好融合,做到雅俗共赏。四、赏读《席方平》(一)故事情节席方平的父亲被仇鬼羊某“买瞩冥吏”追索死去,席方平入地府为父伸冤,从城隍告到郡司、阎王,最后一直告到二郎神那里,终于伸了冤。(二)思想内容思想上对现实的抨击十分深刻尖锐,表现在:1. 方恶豪的“为富不仁”。作者虽只写羊某“买瞩冥吏”陷席廉于狱;“内外贿通”使席方平“无所复伸”,狱不得直,但从席方平在冥府的种种遭遇的叙写中,作者却给我们揭示了一个“金光盖地,因使阎摩殿上尽是阴霾;铜臭熏天,虽教枉死城中全无日月;馀腥犹能役鬼,大力直可通神”的污浊现实。2. 冥府官僚吏役的贪赃枉法。吏役飞扬跋扈,大施淫威;城隍、郡司受脏枉法,一点也不顾人民的死活。特别是冥王,作为冥府最高统治者,也贪婪、凶狠、残忍,为箝席方平之口而至无刑不用,超级黑暗。也见作者 胆识。(二)艺术特色1. 离奇曲折的情节塑造了一个刚正不阿的反抗者形象。其父性格“憨拙”,这是席方平性格的起点和基调。憨则直,拙而不同变,便是宁折不弯。眼见父亲被追索而死,席方平“惨怛(打音,忧伤悲痛)不食”,离魂赴冥府为父伸冤,“憨拙”体现。来到地府,眼见父亲被抨掠的景象,耳听父亲诉说的凄哭遭遇,他大骂鬼吏,抽笔为词,上诉城隍,以为城隍会给自己作主,一片憨直拙朴。碰了钉子,上诉郡司,案子又回到城隍那里。其间他受扑责、受械梏,“忿气无所复伸”,仍毫无动摇,被鬼卒押回家,又遁赴冥府,真可谓百折不挠。告到冥王那里,郡司、城隍动之以利,“许以千金”,要他别告,他不为所动,一股凛然正气!其时,他对冥王充满希望,即使旅店主人告诉他“闻王前各有函进,恐事殆矣”,他犹未深信。真正“憨”得可怜,也真正“直”得可爱!孰料冥王更为可恶,也更其残忍奸诈。席方平遭受了笞责、火烤、锯解等酷刑,但他一次次忍受了下来,一次次表示其“必讼”的决心。作品就是这样在描写正直与邪恶的一次次斗争中,充分展现人物的性格,使其由一般的“憨拙”升华为浩然的勇决,实现人物性格发展中的重要飞跃,完成了一种壮烈美的抒写。当席方平被锯解后,他学乖了,开始了智斗,以曲而求伸,在冥王许以“千金之产、期颐之寿”并“嵌以巨印”后,答允冥王“不讼矣”。然而,那种刚正执着,那种不挠的勇烈却于这曲屈中延续,虽被二鬼乘其不备,推入一户人家,“已生为婴儿”,乃“愤啼不乳,三是遂殇”,而“魂摇摇不忘灌口”,终于在二郎神那里,将包括冥王在内的所有贪赃枉法之徒告倒,席方平的性格也完成了最后的跃变。席方平父子胜利了,而且获得了褒奖:席廉得赐阳寿三纪,羊某家的楼阁田产也尽为席家所有,席方平父子俱九十馀岁而卒。这自然是正义的胜利,在一片黑暗中,作者留出了一抹亮色。但是席方平父子还魂之后,一索二郎的判词,已然不见,而况“生死隔世,意念都迷”,作者似又在作某种暗示:告倒冥王,实亦不过无望中的一种想往罢了。这小说的意蕴于是也更见深沉。
范文六:中国十大王朝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明清小说足以与唐诗、宋词争领风骚,康熙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博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但祖上科举功名并不显赫,蒲松龄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十九岁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才考得一个岁贡。科举不得志,蒲松龄只能一生乡居,做私塾先生,生活相当贫苦,“十年贫病出无驴,终岁不知肉味”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也正是因为科举的失意,使他从不满科举制度开始,逐渐看到现实生活中更多的黑暗,而贫困的生活,又使他能够了解农民的疾苦,以致他的部分作品能够摆脱个人的积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矛盾,表达出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蒲松龄一生著作很多,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集六卷、文集四卷、通俗俚曲十四种,以及一部长篇白话小说等。《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绝大部分篇目完成于康熙十九年左右,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聊斋志异》中绝大多数篇章,记述了当时民间和下层文士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蒲松龄也有借花娥狐魅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孤愤,以避开当时严酷的文字狱。《聊斋志异》的主要篇章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全书中数量最多的,是描写爱情的作品,有的作品通过花妖狐媚与人的自由恋爱,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则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刻意表现男女主人公对封建势力的抗争。蒲松龄一生深受科举之害,对它的弊端感受尤深,书中部分作品对科举制度的腐败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类作品往往入木三分,思想性特别突出。有的写考官昏腐,从而使科举埋没人才;有的描写考场贿赂之风盛行;还有的描写庸官当道,只能择录庸人,科举导致庸庸相因的恶性循环。《聊斋志异》还以大量篇幅,揭露了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迫害,在勾勒统治阶级丑恶嘴脸的同时,作者塑造了一系列被压迫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并对他们寄予同情,尤其是同情那些处于封建压迫最底层的女性。鲁迅说《聊着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光怪,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寓言的传统,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许多篇章中,妖魅和幽幽冥间都起着重要作用。蒲松龄有意将妖魅人格化、社会化,借助妖魅的超现实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物的刻画也很特别,生动是一方面,几笔就能传神,更重要的是作者表现人物不拘泥于现实,勇于突破生与死、人与妖的界限,因而给人一种亦真亦幻又鲜明可爱的感觉,情节的曲折也增加了作品的魅力,整体而言,《聊斋志异》是部针砭现实的好作品。文言短篇小说在唐传奇已经逐渐衰落,明代小说繁盛时期,有人仿效唐传奇写作文言小说,但影响不大,《聊斋志异》问世之后风行一时,形成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又一个高峰,正是由于《聊斋志异》巨大的思想艺术成就,才使得这一艺术形式重新焕发出光彩,《聊斋志异》出版后,文坛上出现了大量摹仿之作。备忘《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完成于康熙十九年左右中国十大王朝之蒲松龄与《聊斋志异》明清小说足以与唐诗、宋词争领风骚,康熙时期,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代表着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的最高成就。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山东淄博人,他出身于书香世家,但祖上科举功名并不显赫,蒲松龄从小受到严格的儒家教育,十九岁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七十一岁才考得一个岁贡。科举不得志,蒲松龄只能一生乡居,做私塾先生,生活相当贫苦,“十年贫病出无驴,终岁不知肉味”是他当时生活的写照。也正是因为科举的失意,使他从不满科举制度开始,逐渐看到现实生活中更多的黑暗,而贫困的生活,又使他能够了解农民的疾苦,以致他的部分作品能够摆脱个人的积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社会矛盾,表达出人民的思想和愿望。蒲松龄一生著作很多,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集六卷、文集四卷、通俗俚曲十四种,以及一部长篇白话小说等。《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绝大部分篇目完成于康熙十九年左右,此后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聊斋志异》中绝大多数篇章,记述了当时民间和下层文士间流传的故事传说。蒲松龄也有借花娥狐魅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情怀,寄托自己的孤愤,以避开当时严酷的文字狱。《聊斋志异》的主要篇章反映了广阔的现实生活,有着深刻的思想意义。全书中数量最多的,是描写爱情的作品,有的作品通过花妖狐媚与人的自由恋爱,表现出作者对理想的追求,有的则揭露了封建社会,对青年男女爱情生活的种种阻碍,刻意表现男女主人公对封建势力的抗争。蒲松龄一生深受科举之害,对它的弊端感受尤深,书中部分作品对科举制度的腐败进行了猛烈的抨击,这类作品往往入木三分,思想性特别突出。有的写考官昏腐,从而使科举埋没人才;有的描写考场贿赂之风盛行;还有的描写庸官当道,只能择录庸人,科举导致庸庸相因的恶性循环。《聊斋志异》还以大量篇幅,揭露了现实政治的腐败和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迫害,在勾勒统治阶级丑恶嘴脸的同时,作者塑造了一系列被压迫的形象,歌颂了他们的反抗斗争,并对他们寄予同情,尤其是同情那些处于封建压迫最底层的女性。鲁迅说《聊着志异》用传奇法,而以光怪,它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古代寓言的传统,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是《聊斋志异》最突出的艺术特点。在许多篇章中,妖魅和幽幽冥间都起着重要作用。蒲松龄有意将妖魅人格化、社会化,借助妖魅的超现实能量来实现自己的理想,人物的刻画也很特别,生动是一方面,几笔就能传神,更重要的是作者表现人物不拘泥于现实,勇于突破生与死、人与妖的界限,因而给人一种亦真亦幻又鲜明可爱的感觉,情节的曲折也增加了作品的魅力,整体而言,《聊斋志异》是部针砭现实的好作品。文言短篇小说在唐传奇已经逐渐衰落,明代小说繁盛时期,有人仿效唐传奇写作文言小说,但影响不大,《聊斋志异》问世之后风行一时,形成中国文言短篇小说的又一个高峰,正是由于《聊斋志异》巨大的思想艺术成就,才使得这一艺术形式重新焕发出光彩,《聊斋志异》出版后,文坛上出现了大量摹仿之作。备忘《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完成于康熙十九年左右
范文七:浅析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谈到《聊斋志异》即使没看过作品,我们也对她并不陌生了,近年聊斋里的各种故事已通过剧作家、导演、演员搬上了荧幕。透过电视屏幕我们看到了人与妖狐的美好爱情,但即使明星大腕,帅哥美女演绎得再怎么栩栩如生,也不及我们细细品读原著。读了原著才能为蒲松龄的才华所折服,以下我将从内容与形式来谈谈我的对作品的理解。首先从内容上来说,内容极其丰富,通过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对黑暗腐败的官场吏治、封建制度及婚姻制度的批判,除了批判我觉得他是通过作品来还原自我任意自由,超越自我,实现自我的理想。蒲松龄站在他作为知识分子的角度,从人、动物、社会,从爱情、家庭、官场他能涉及的领域内容在他的作品里有表现。比如仙狐鬼怪里的代表作品有《画皮》、《画壁》等,真挚爱情的作品有《婴宁》、《阿宝》等,还有科举仕宦的,冤狱奸贪的,恶善报应的,技巧智谋的,奇技异能的,灵兽义兽的,所谓人与自然,人与社会,阴间与阳世,人神人鬼人兽无所不有。再次是从形式来看,蒲松龄很好地把内容与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其一无比奇特地想象力把现实与虚幻合为一体,让读者也融入他的想象之中,有荒诞派的感觉。比如《席方平》里的席方平作为现实中的人与死去的父亲在地狱里的毫无阻隔的谈话,并同时与地狱里的阎王的搏斗,再后来他与父亲轻轻松松地还原阳世。再比如《画壁》朱举人看到壁画上的美女作者让他畅游了壁画了的世界,让朱举人享受了顷刻的狐狸美女的爱情。还具代表性的是《三生》中刘孝廉能记得自己的前生,第一世官绅,其后依次是马,狗,蛇。经历前世的痛苦折磨最后在阎王的理解下终于转世为人,透过次可以看出人无论贵贱前身都说不定是一样的。还有在描写灵禽义兽的篇章里,例如《蛇人》,蛇本身可怕的动物,而在此篇里,大青和二青是养蛇人的自己的财物,它们能表演能为主人赚钱,并且它们都有感情很听主人的劝告不作恶,是善良有义的灵物。再比如小小的老鼠在蒲松龄的笔下也是伟大的灵物,一只老鼠为了拯救被蛇吞掉的另一只老鼠时不惜一切力量与蛇这种权势高贵者拼搏,即使最后另一只老鼠死了,而它的同伴把它叼走。而此二篇蛇就有着不同的形象。最具代表性的是《陆判》,朱尔旦,性情豪放,但头脑迟钝,学习虽然用功,但尚无名声。有次遇判官,之后判官帮朱尔旦换了最佳的心,从此朱尔旦文思大有长进,读书过目不忘。再后来帮他又换了肠胃了,也帮其妻子换了一张漂亮的脸蛋。而这一切都是顺利进行的,即使朱尔旦死了也如活着一样还教儿子读书,最后儿子们个个都有出息。这一系列的貌似西方的荒诞派的作品,但正是这些异乎寻常的想象让作者无束缚自由驰骋文思,传达作者对现实的批判,对美好的理想社会的憧憬。其二“梦”贯穿整部作品,梦里的世界时作者的乌托邦之地,是作者的“希腊小庙”,是作者的自由天地。采用“梦”来写爱情之作,既是继承《牡丹亭》里的梦的书写如《阿宝》孙子楚对阿宝的爱让其变痴,在梦里与恋人幽会,让他灵魂出窍,最后甘愿变成鹦鹉留在爱人身边,最后获得皇上的赞许,有情人终成眷属。同时对其进行了创新,我觉得创新之一是蒲松龄的笔下的爱情既有异性爱也有同性恋而且之恋情是人鬼或人狐之恋如人狐之间的异性之恋,最后结婚生子幸福生活像婴宁》,而同性之间也有着朦胧的爱恋如《王六郎》、《酒友》,《王六郎》许某与鬼王六郎每天夜晚喝酒畅聊接下了不解之缘,就在两人分别之际,彼此感情深厚了,说话语气格外凄凉而痛苦。其二性别角色倒置,男性痴情缺阳刚之气,女性既有刚毅也有知书达理柔和之气。《阿宝》里的孙子楚为了一个女人整天失魂落魄,没有气魄,为了爱情不惜变成鹦鹉,阿宝倒是还不时戏弄孙子楚,而《婴宁》里的婴宁倒是性格泼辣活泼好动,无拘无束,王子服倒是痴心男。当然“梦”还在其他各个素材里,在科举仕宦里,是无数的那些考生们的理想圆满实现的温床如《叶生》。“梦”在冤狱奸贪里,是包公在世的园地等等,总之“梦”就是能解决现实一切问题的一个理想的境地如爱情,事业,家庭三体和一,欲望与道德合一。而这”梦”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本我,自我,超我的三体统一,对现实的超脱,对自由美好的追求。当然作品在我看来也有缺陷,爱情模式单一,太多的圆满结局,以儒家道德标准划分好人坏人是人物形象有点单一。对于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就只能从梦里解决吗?封建鬼神观念太多。
范文八:《狼》:节选自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志异》中的《狼三则》(第二则)。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代小说家。“聊斋”是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狼》是一篇寓言故事,揭示了:狼无论多么狡诈也不是人的对手,终归会为人的勇敢智慧所战胜。1、解释加点词语。(1)屠大窘(2)缀行甚远(3)弛担持刀(4)一狼洞其中5)屠自后断其股6)狼亦黠矣⑺其一犬坐于前⑻恐前后受其敌 ⑼盖以诱敌⑽止有剩骨⑾一狼得骨止⑿狼不敢前⒀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⒁意暇甚⑴困窘,处境危急。⑵紧跟 ⑶放下 ⑷打洞 ⑸大腿 ⑹狡猾 ⑺像狗一样⑻攻击 ⑼敌方 ⑽通“只” ⑾停止 ⑿上前 ⒀企图 ⒁神情2、“其”在古汉语中常做代词,本文指代的内容是根据每句话的意思所决定的。如:A.两狼 B.麦场 C.柴堆 D.屠户 E.半身入垛的狼
指出下列各句中“其”指代什么。(1)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两狼)(2)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麦场)(麦场)(3)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后狼)(4)一狼洞其中,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柴堆)(屠户)3、对下列一段话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A.这段文字表现出屠户急中生智。B.这段文字告诉我们,狼并不如我们想象中的凶恶、狡猾。C.这段文字使故事的情节发生了转化。D.这段文字描写了屠户的心理和行动。( B )4、翻译下列句子。(1)而两狼之并驱如故(2)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⑴但是两只狼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 ⑵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前面。 ⑶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 ⑷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5、对最后一节大意判断正确的是( )。A.狼是一种狡猾的动物,人们要时刻提防它们。B.狼虽然很狡诈,但人类的勇敢智慧一定能战胜它。C.狼很狡诈,给人类增加了许多笑料。D.屠户不一会儿工夫就杀了两只狼,可见狼并不狡猾。( B )6、本文的中心意思是(
)。A.说对于狼那样的坏人,可能做必要的让步,如果他们得寸进尺,贪得无厌,那就必须把它们消灭掉。B.说明狼是一种贪得无厌,狡猾残忍的动物,我们必须坚决消灭它,否则它将危害人类。C.说明对于狼那样拦路打劫的坏蛋,不能给他们财物,只能把他们消灭掉。D.说明对于像狼那样的敌人,不应该有丝毫畏惧,而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从而战胜他们。( D )
范文九:摘要:《司文郎》是蒲松龄晚年时期的作品,虽然写的是书生的科考经历,实际上它的内涵极为丰富,包含了蒲松龄晚年最深挚的人生感触,涉及了对科考录取结果所导致的南北文化争论、人生价值追求和命运穷通等问题的全面思考。关键词:司文郎;蒲松龄;晚年思想中图分类号:I207.419 文献标识码:A《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作,是他抒写人生感触的载体,尤其是那些与他生活经历相契合的反映科举的篇章,更是他思想情感的体现。在这些以科举为中心的故事中,《司文郎》一文涉及面很广,内涵也很丰富。《司文郎》在手稿本中编在卷六 ① ,相对于全书八卷 ② 的篇幅来说,已属后半部分。关于《司文郎》的创作时间,章培恒先生认为《聊斋志异》卷六应写于“康熙三十二年秋冬间至大约三十九年” [1] (P197),是蒲松龄53至60岁时的作品,袁世硕先生认为《司文郎》作于康熙二十七年前后 ① ,此时蒲松龄48岁。虽然章先生和袁先生的观点不太一致,但从蒲松龄的生卒年来看,这时都接近蒲松龄的晚年。相对于青年时的意气风发,此时的蒲松龄虽仍渴望通过科考以酬平生之志,但已经基本看透了人生。因此,当他在五十余岁仍想参加科考时,面对其妻刘氏“君勿须复尔。倘命应通显,今已台阁矣。山林自有乐地,何必以肉鼓吹为快哉”的劝告,他的态度是“善其言” [2] (P278)。结合作者的身世和思想,创作于这一时期的《司文郎》应该是晚年的蒲松龄最真实的精神写照,包含了他深切而丰富的人生感慨。一、为北方文人正名《司文郎》主要塑造了四个形象:司文郎——登州宋生、瞽僧、山西平阳王平子、余杭生。登州宋生和瞽僧是阴间鬼魂,王平子和余杭生是人间应试的读书人。蒲松龄让两个鬼魂游走人间,并让他们对当时读书人孜孜追求的科举考试予以评判。小说一开头,宋生和狂妄读书人余杭生争论的焦点就是南北文人孰优孰劣的问题,可见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程度要高于通常人们所说的批判考官等内容。面对余杭生傲气十足的“山左、右并无一字通者”的观点,宋生毫不客气地说:“北人固少通者,而不通者未必是小生;南人固多通者,然通者亦未必是足下。”宋生对余杭生犀利的反驳实际上表达的是对当时人们鄙视北方文人的强烈不满之情。从明代开始,在一般人眼中,南方文化的优势就远远超过北方。朱元璋在位期间举行的几次科举考试,状元都是南方人,而洪武三十年的科场冤案就是由于主考官只重视所谓试卷的优劣,使得中的52名贡士全是南方人,从而引起了北方文人的不满,并最终使主考官成为朱元璋政治算盘中的牺牲品。实际上由于明清实行八股等严格限制读书人思想和才情的取士方式,科考得中与否与文化水平的高低并无直接关系。但是由于对读书人只有这一条评价标准,因此自此之后,在天下人眼中,南方人是文化的精英,而北方人则是粗野的代名词。这种情况到清代依然如此 ① 。而与蒲松龄一生相关的几次科考也几乎都是南方人的天下。具体的录取情况,我们可以根据《清朝进士题名录》 [3] (P115-341)中列出的人员名单的籍贯来分析。由于录取的进士分三甲,而人们最重视的是一甲和二甲,因此本文就以该书所录的一甲二甲为统计对象,分别通过江南浙江和山东山西四省的录取情况,来具体感知当时南北文人的科考差别。据《清朝进士题名录》中进士的籍贯来看,在顺治朝,科考所录人员已多为江南人,而康熙朝除了康熙六十年山东人为状元外,其它二十次考试状元全是江浙人,而且有十三次考试一甲三名全为江浙人。在康熙朝,二甲的录取比例,江浙一代基本在50%至70%之间,而山东山西两省的总和则基本在5%至20%之间波动,甚至在康熙四十二年仅占2%。这一方面固然显示着江南科举水平的高超,而实际上科举水平并不能代表文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说明科举选人制度的人情循环。正因为每次科举选拔的人才多是江浙人,那么在朝做官或任职的也以江浙人居多,他们在选人时一般都会倾向于自己的祖籍地或与自己有一定关系的人。这样,南方的进士就越来越多,北方则在日益减少。蒲松龄在康熙二十七年所作的诗歌《读题名录》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从来吴越产奇男,取得宫花更似探。一百余名金榜客,牙篦点去半江南。年来风气更如何?榜放天门国士多。窃喜当途皆巨眼,能将沈谢暗摩挲。” [4] (P671)蒲松龄不但写出了科举多点江南人的事实,而且对考官压抑人才,凭地取人的做法表示出辛辣的讽刺和强烈的抗议。结合康熙二十七年戊辰科中一甲三名全为江浙人,二甲40人中有29人是江浙人,只有2人为山东人的结果,我们不难想象南方人在科举中的优势地位和北方人备受压抑的状况。平心而论,江浙地区固然文化发达,但经过明清两代相对安定的统治,北方的文化也有长足发展,很多家庭非常重视文化教育,这些地区也有大量像蒲松龄那样饱读史书的文人,与江浙人相比,他们之间不可能有太大的差距。而科举结果的差异如此巨大,这有可能进一步刺激江浙文人的狂妄作风,而让北方的读书人更感举业无望而内心沮丧。在《司文郎》中司文郎对余杭生的反驳,正是蒲松龄对江浙文人骄傲轻狂的指责,以及对北方文人的鼓励。实际上,通过司文郎宋生和余杭生的唇枪舌战,蒲松龄不但无情批评了江浙人中的狂妄之辈,而且暗示无论是科举考试的内容还是实际的文化底蕴,北方人丝毫不逊于江浙人。司文郎宋生的高谈阔论不仅是蒲松龄为自己科考不得意的辩解,更是他为北方文人一展胸中之气的表现,包含了半生沦落的蒲松龄对所处时代科举现状的清醒认识。二、坚守“弘毅”精神虽然读书人的生活艰辛、前途渺茫,但是蒲松龄始终顽强地生活着,并且在清冷而又贫寒的生活中走过了七十六年的人生旅程。相对于诸如受到政治打击而压抑至死的文学家贾谊、柳宗元、李商隐等人来说,蒲松龄的生命力是强大的。而蒲松龄为什么能在终生悲凉的生活中始终坚持不懈?这可以从司文郎对王平子的劝告中来感知。面对着王平子的悲观失望,宋慰王曰:“凡吾辈读书人,不当尤人,但当克己;不尤人则德益弘,能克己则学益进。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其由此砥砺,天下自有不盲之人。”司文郎的话可以看做是饱经沧桑的蒲松龄最深沉的人生感触。他一方面指出读书人应该有什么样的人生态度,这是决定着一个人一生的大问题,那就是不要指责别人,而应当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只有不埋怨别人才能够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使自己的道德境界更进一步,而严格要求自己,永远保持不满足的心态,自己的学问才能更进一步。宋生的观点既是蒲松龄开阔心胸的展现,也是他真诚生活态度的体现。它的精神实质就是儒家所提倡的“慎独”观念和“弘毅”精神,但却比这些提法更具感染力。
  对于读书人的职责,《礼记·大学》篇曾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5] (P800)。如何才能担当这一重任呢?《论语》中曾子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6] (P80)要求读书人要心胸开阔、志向远大、意志坚定,只有这样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担负起对家庭、国家和社会的责任和使命。宋生对王平子的鼓励正是这种精神实质的具体化。而蒲松龄在清贫中七十六年的坚守与创作也是这种“弘毅”精神的体现。可见,蒲松龄是深受儒家传统精神所影响的一个正直文人,他既激励自己要有“弘毅”的心胸,也希望能用这种思想来激励其它的读书人。司文郎的“当前踧落,固是数之不偶;平心而论,文亦未便登峰,其由此砥砺,天下自有不盲之人”的观点,正揭示了蒲松龄得以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根本原因——永不满足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文学造诣。实际上这句话也反映出蒲松龄所追求的与当时科考所要求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蒲松龄要求的是文学造诣的提高,而当时的科考却以八股、四书五经等方式严格限制读书人的思想和文采,科举是一种考试的机器,根本不需要个性和才华。因此蒲松龄所提出的“不盲之人”,并不一定是指考官,也可能指的是能赏识他的世人或朋友,因为“不盲之人”的范围是“天下”人。假如这样理解的话,终生孜孜以求、勤奋著书的蒲松龄确实达到了他的目标,因为他著述丰厚,成就斐然,在当时就被文人推崇。其友朱湘曾在《聊斋文集题辞》中说:“今披读先生文,苍润特出,秀拔天半,而又不费支撑,天然夷旷,固已大奇;及细按之,则又精细透削,呈览耸翠,非复人间有。” [2] (P292)而《聊斋志异》更是脍炙人口,受到了历代人们的追捧和喜爱。只要把对“不盲之人”的理解不再局限于那些考官,我们会发觉蒲松龄的心胸是多么地开阔,他对文学造诣是多么地看重。而他始终严格要求自己的“砥砺”之心也正是中国古代文学在继承中向前发展的动力和基石,在今天也是社会前进的基础。这也可能是蒲松龄对文学发展规律的总结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吧。三、贫寒自励的价值追求明清时期,希望通过科举走上仕途的读书人大都清贫,蒲松龄就是如此。为了生活,他常年在别人家坐馆,过着“子夜荧荧,灯昏欲蕊;萧斋瑟瑟,案冷疑冰”(《聊斋自志》)的清苦生活,甚至“六十余岁,犹往返百余里,时则冲风冒雨于奂山道中” [2] (P283)。他就是那些贫寒读书人的代表。因此在他的笔下,那些书生往往是像“程孝思,剑南人,少惠能文。父母俱早丧,家赤贫,无衣食业,求佣为胡银台司笔札”(《聊斋志异·胡四娘》),或是圣裔孔雪笠“寓菩陀寺,佣为寺僧抄录”(《聊斋志异·矫娜》)之类。书生们不但承受着科考的精神压力,更要面临物质生活的困扰。那么贫寒的读书人应该抱有什么样的钱财观呢?司文郎宋生和王平子的一段对话和王平子的所作所为,可以看作是蒲松龄为寒士树立的榜样。“宋曰:‘都中薪桂米珠,勿忧资斧。舍后有窖镪,可以发用。’即示之处。王谢曰:‘昔窦、范贫而能廉,今某幸能自给,敢自污乎?’王一日醉眠,仆及庖人窃发之。王忽觉,闻舍后有声,出窥则金堆地上。情见事露,并相慑伏。方诃责间,见有金爵,类多镌款,审视皆大父字讳。盖王祖曾为南部郎,入都寓此,暴病而卒,金其所遗也。王乃喜,称得金八百余两。明日告宋,且示之爵,欲与瓜分,固辞乃已。以百金往赠瞽僧,僧已去。”王平子面对司文郎所说的意外之财毫不动心,而是以宋代的贤人窦以和范仲淹为榜样,强调读书人应该保持高尚的道德节操,不能“自污”。当后来确定窖银是祖上所留时,又能马上想到赠给自己的朋友和贫寒者,展示了文人的侠义心肠。王平子的所作所为正是蒲松龄为科举制度下的文人提出的一种理想人格,他希望读书人不要被一些世俗常情所牵累,要保持高洁的品格和尊严。这仍是传统儒家所提倡的读书人要讲究“文行出处”的一种表现。而实际上,明清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很多都成了八股文的奴隶,根本不讲人品人格。明清科举之人的丑恶面目在晚蒲松龄半个多世纪的吴敬梓笔下有生动的展现,《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就通过王冕之口表达了作者对八股取士的态度,“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因此书中塑造了大量不讲文行出处、道貌岸然的读书人。一生阅历丰富又品格高尚的蒲松龄应该对这一现象感受深切,因此才用王平子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告诫读书人不管生活多么艰辛,也一定要保持清贵的节操,千万不要“自污”。四、壮志难酬的人生感慨蒲松龄一生被科举所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他无意之中发挥自己个性而冲破八股文束缚的成分;有被考官昏庸和考场黑暗所耽误的因素;有无意中犯规或突然生病无法坚持考试等偶然的情况。总之,他的一生就是在充满希望而最终失望的心情中度过的,壮志难酬的悲愤充斥了他的全身。《司文郎》一文对人生命运的感触和看法就非常真切和无奈。在王平子和余杭生被瞽僧论文但结果却与之相反后,面对余杭生的质问,僧曰:“我所论者文耳,不谋与君论命。”在瞽僧看来命运的穷通与人的才华高低往往是不成正比的。这一论断是蒲松龄结合自己的人生遭遇总结出来的,而这一观点极具普遍性,可以说是那些怀才不遇文人的共同感受。在封建时代,文人的前途命运往往并不由才华决定,而是与家庭出身和人脉人情关系密切,正因为如此,那些命运坎坷、怀才不遇者往往通过文学创作抒发抑郁之情。贾谊《吊屈原赋》中的“鸾凤伏竄兮,鸱枭翱翔。闒茸尊显兮,谗谀得志”的悲愤;左思“世胄蹑高位,英俊沈下僚”(《咏史》)的愤慨;李白“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行路难》)的激越;杜甫“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激愤都属此类。与前代这些抑郁不平的文人相比,蒲松龄的一生更显悲凉,他的人生从没有得意过,连贾谊、李白等人短暂的荣光都没有,一辈子汲汲于仕进却终生清冷孤寂。因此,在仕进道路越来越窄,窄到只有八股取士的清代,蒲松龄的才与命不相符的感慨更透露出一种苍凉和无奈。
  蒲松龄对读书人的悲哀命运看得非常透彻。因此在王平子又参加恩科加试时,“宋曰:‘此战不捷,始真是命矣!’俄以犯规被黜……宋曰:‘仆为造物所忌,困顿至于终身,今又累及良友。其命也夫!其命也夫!’王曰:‘万事固有数在。如先生乃无志进取,非命也。’宋拭泪曰:‘久欲有言,恐相惊怪。某非生人,乃飘泊之游魂也。少负才名,不得志于场屋。佯狂至都,冀得知我者传诸著作。甲申之年,竟罹于难,岁岁飘蓬。幸相知爱,故极力为‘他山’之攻,生平未酬之愿,实欲借良朋一快之耳。今文字之厄若此,谁复能漠然哉!’王亦感泣”。宋生是前世不得志的鬼魂,王平子是今世落难的书生,两个人都是蒲松龄胸中郁结不平之气的载体。他渴望读书人有志向得到伸展的那一时刻,即使是自己实现不了理想,哪怕是朋友实现也行。蒲松龄的要求是如此地卑微。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那些正直的读书人即使想通过良朋以展胸中之志的愿望也很难实现。蒲松龄对这个残酷的现实是有清醒的认识的,所以王平子只能是“被黜”的命运。读书人的命运是如此艰辛,即使是阴间掌管科考的鬼魂想帮助这些阳间书生也不行。司文郎和王平子的谈话,感人至深,又力透纸背,蕴含了蒲松龄最悲痛的命运感慨。面对艰难的人生、多舛的命运,蒲松龄无法解释这其中的原因,也无法安慰那些像他一样的读书人,所以只能以因果报应的态度作结。“王归,弥自刻厉。一夜,梦宋舆盖而至,曰:‘君向以小忿,误杀一婢,削去禄籍;今笃行已折除矣。然命薄不足任仕进也。’”这实属无奈的托辞。如果有人以此来评论说蒲松龄就是在宣传因果报应的思想,那就大错特错了。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蒲松龄对那些像他一样的读书人为什么一生困窘的真正原因是非常清楚的。但在那个时代,他无力改变统治阶级的意志,也撼动不了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当人无力改变生存环境时,要想生存,只能是适应这个环境,并为自己找一个生活下去的理由或借口。因果报应就是最好的安慰剂,他在《聊斋自志》中对自己身世的解释“盖有漏根因,未结人天之果;而随风荡堕,竟成藩溷之花。茫茫六道,何可谓无其理哉”,就是这种思想的体现。而这种因果思想是一生困窘的蒲松龄即使在最无奈、最困窘的时候也能保持生活的热情,而没有消沉下去的一根精神支柱。《司文郎》一文正是蒲松龄晚年对人生有了最深切感悟后的表白。他巧妙地设计故事的角色,通过司文郎和余杭生的论辩驳斥时人重南人而轻北方的传统看法,在这里,司文郎就是蒲松龄的代言人。又通过司文郎对王平子的热切鼓励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以此来勉励读书人一定要振作起来,精进自己的学问,在这里,司文郎就是作为教师的蒲松龄对天下寒士谆谆教导的传声筒。通过王平子以先贤为榜样,不取外来之财的高尚行为展示了蒲松龄的理想人格。通过司文郎和王平子两个人在科场的不幸遭遇展现了蒲松龄对科考的终生追随和壮志难酬的人生悲哀。参考文献:[1]章培恒.聊斋志异写作年代考[A].蒲松龄研究集刊(第一辑)[M].山东:齐鲁书社,1980.[2]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3]江庆柏.清朝进士题名录[M].北京:中华书局,2007.[4]蒲松龄.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5]杨天宇.礼记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6]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7]商衍鎏.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及有关著作[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4.[8]魏禧.魏叔子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3.
范文十:摘 要:《聊斋志异》寄托了蒲松龄自由独立的理想,但他在创作时又时常受到现实社会和封建礼教的约束和困扰。因此,作品中体现出一些相互矛盾的思想意识,传达出蒲松龄创作时内心的矛盾心态。关键词:蒲松龄 《聊斋志异》 矛盾心态《聊斋志异》是蒲松龄的“孤愤”之书,是他假借“鬼狐史”寄托心中的“磊块愁”的工具。他在康熙己未年(1679)春为此所作的《聊斋自志》中感慨道:“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寄托如此,亦足悲矣!”蒲松龄一生布衣荒儒,虽苦苦追求功名,但终生不及一第。他生活在封建社会末期,此时清朝的统治更为专制,文网限制更为严酷,社会现实更加黑暗,人民生活更加困苦。而蒲松龄自身又具有比封建思想更加超前的民生、民主意识,因此,当时他所谓的“知己”者较少,他不得不忍受终日门庭凄寂的落寞,过着冷清如僧的生活。现实中知音难觅,他便在想象与虚幻的世界里“谈鬼说狐”,在鬼狐世界里憧憬他的理想人生。尽管蒲松龄的思想有进步的一面,但他始终是个封建文人,几千年的封建伦理观念难以从他的思想中彻底根除,并时时闯入他的艺术世界,不自觉地影响着作品中的人物思想和命运。这就使蒲松龄在自由自在创造狐鬼世界的同时,又时时被现实的封建礼教所困扰,因此,《聊斋志异》就常常体现出一些相互矛盾的思想意识,传达出作者蒲松龄创作时内心的矛盾,本文着重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肯定个性独立与维护封建礼教的矛盾在《聊斋志异》中,蒲松龄倾情打造了一个百花争艳的女性世界,这些女性都极具个性,煞是迷人,尤其是狐女形象,更加引人瞩目。她们不仅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而且有胆有识有才,大胆追求爱情和幸福,追求自己独立的人生价值,如婴宁、小翠、宦娘、小谢等等。蒲松龄在作品中热情洋溢地歌颂着这些女性形象,这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的标准自然是不相合的。然而,从《聊斋志异》中我们可以看到,当这些女子一个个地来到尘世,经历了世俗和封建礼教的洗礼之后,少了几分原先那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多了几分封建思想的愚昧和无知。而且,她们在现实社会中,既失去了原来的自我,又难以融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原有的魅力和光彩渐渐消磨殆尽。在《小翠》中,小翠的“寓黠于欢,伏警于戏”时时让人捧腹大笑。她是那样的天真,与“三从四德”了无干涉,为了哄痴丈夫玩耍,竟然一脚将足球踢到老公公的面门上。然而,经过尘世的一番浸染之后,那个“日事嬉笑”、活泼天真的小翠消失得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个有弃妇情结、忏悔意识的小翠。明明是被王家轰走,却偷偷住在王家庭院中;明明是她保全了王家的功名和全家性命,却说自己无颜见婆家人。怕耽误了王家子嗣,她先将自己迅速变老,昔日容颜不复存在,又为王元丰娶一个与昔日一模一样的小翠作为新妇,然后自己悄然离去。此时的小翠,发生了质的变化。她难以在现实社会中找到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的追求与现实社会对妇女独立人格的限制与否定之间的矛盾冲突,使她不得不在矛盾、复杂、痛苦的心态中远离尘世。这也正是蒲松龄内心既追求个性独立,又难以摆脱封建礼教束缚的矛盾思想的展现。在小说结尾,作者安排了顷刻不忘小翠的王元丰目睹新人如对故知的故事情节,从这种既得后嗣又有美妻的幸福生活中,更可见作者男性中心、子嗣至上、报恩等封建陈腐思想占据了意识的上风,令人惋叹!悖于常情的聊斋女性中,最成功也最为作者所钟爱的,当属婴宁。婴宁来自一个“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只有鸟道”的世界,这里没有人事纷争,没有尔虞我诈,只有山月松风,绿竹红花。这个远离庸碌人世的世界,塑造了婴宁爱花爱笑的性格。她以留仙自称,婴宁似山中“笑矣乎”的香草,远胜扭捏作态的“解语花”。婴宁最爱笑,无拘无束的笑,无法无天的笑。面对陌生男性,自由自在的笑:“笑不可遏”,“忍笑而立”,“复笑,不可仰视”,“大笑”,“狂笑欲坠”,“笑又作,倚树不能行”……真是任性而为。一切封建礼教的繁文缛节对她来说,不过是秋风吹马耳。然而,这位自由女神来到现实世界之后,竟“失不复笑”。她用巧计惩罚了轻薄的西人子,连县令都原谅了她的恶作剧,她的婆婆却狠狠教训了她,“憨狂尔尔,早知过喜而伏忧也”,说她简直要丢尽王家的脸面。于是婴宁失不复笑,即使故意逗她笑,她也不笑。尽管她的婆婆后来对她说:“人罔不笑,但须有时。”但婴宁始终也没有再笑。因为婆婆只允许她在封建礼教的范围内笑,像以前那种自由自在的笑是坚决禁止的,这种限制对婴宁来说,无异于扼杀她的天性,这种施加于她的无形的精神枷锁,使她哭还来不及,又哪能笑得出来?作者让婴宁一路笑来,却以在鬼母坟前大哭收场,婴宁失去了昔日的光彩,最终回归到现实中来。蒲松龄这样安排婴宁的命运,实际上是他内心所信奉的封建伦理观念在作祟,他认为只有让婴宁回归到现实,失不复笑,婴宁才能继续存在下去。于是,他不惜舍弃他最爱的“笑矣乎”,让婴宁成为一位平淡无奇、遵守封建“妇德”的平常妇女。蒲松龄的自由之梦也随着婴宁的笑永远地消逝。在其他篇章如《封三娘》、《侠女》、《宦娘》、《商三官》等中,封三娘、侠女、宦娘这些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其自身无不追求独立的人格和自由,但种种迹象表明,蒲松龄在塑造这些女性形象时,未能摆脱封建礼教的阴影。他崇尚“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嘲笑女子“更二夫”,津津乐道男人纳妾、狎妓等行为。蒲松龄在其作品中往往会自作聪明地为他创作的人物设置一个大团圆式的结局,这往往会弄巧成拙地使他陷入到封建思想意识的泥潭中去,这正是蒲松龄创作《聊斋志异》时矛盾心态的展现。二、沉迷美色与恐惧死亡的矛盾在《聊斋志异》中,有很多缠绵悱恻、瑰丽动人的人妖相恋的浪漫故事。女主人公往往是花妖狐魅,男主人公则是像蒲松龄一样长年在外做官或求学的年轻书生,这些年轻书生大都风流倜傥、俊逸秀美,读书应举之余,寂寞无聊。夜深人静时,在野寺孤馆,或荒山深谷,或密林旷野,国色天香的狐妖鬼魅主动来与书生约会,并奉献自己的身心。书生几乎无一例外地沉湎在富有诗意的人妖相恋中,难以自拔。按照传统的观念,鬼妖都是可以幻化成人形来迷惑人加害于人的,或是吸人魂魄、脑髓之类,或是附体勾魂。难道这些书生就不曾担心自己会被鬼狐附身以至迫害致死吗?在美色与死亡的面前,他们的内心就不曾产生过矛盾冲突吗?当然会有,作为封建社会的一分子,对鬼神的畏惧情结是根深蒂固的。然而,当《聊斋志异》中每每出现时以上情况,主人公的态度多是鲜明而坚定地选择美色而不顾性命安危。如《青梅》中的程生,“有女子从衣后出,掠发微笑丽绝,程疑其鬼,女曰:‘妾非鬼,狐也。’遂与狎。”《狐嫁女》中的殷生,听说县城中有一荒宅,野草蔓生,时有鬼狐出没,大白天无人敢居,竟“携一席往”。无独有偶,《青凤》中的耿生听说祖上废园中有鬼狐,便叮嘱看门的老头,一旦“有所见闻,奔告之”,耿生闻悉后,“拔篙蓬,曲折入”。《胡四姐》中的尚生为二狐的美色所动,虽然四姐自言身为狐精,“生依恋其美,亦不之怪”。《张鸿渐》中的张鸿渐得知舜华为狐女时,因“恋其美,亦安之”。当然,作者也写出这种选择后的痛苦和矛盾。《莲香》中的桑生是一位叶公好龙的人物,心有所望,而临事丧焉。东邻某生与他开玩笑说:“君独居不畏鬼狐耶?”桑生笑曰:“丈夫何畏鬼狐?雄者吾有利剑,雌者尚可开门纳之。”而身临其境时,“生大惧,齿震震有声”。《阿绣》中的刘子固得知与自己夜间约会的女子不是真阿绣,实为狐女时,立即“大惧”、“益恐”,还接受仆人“操兵入击之”的建议对付狐女阿绣。《公孙九娘》中,莱阳生衷于公孙九娘的美貌,当他的外甥为他们牵线搭桥并结为夫妇时,莱阳生虽表现“大悦”,然而仍“虑人鬼难匹”。可见,在美色与死亡的矛盾面前,这些热血男儿的内心绝不是平静坦然的,而是经历着一番复杂激烈的思想斗争,他们在取舍间是要有足够的勇气和理由的。之所以会不顾安危地选择美色,一方面因为,这些幻化成人的鬼狐精怪有着超凡脱俗的美貌和温柔可人的体态,并且主动送上门,书生们既可排遣自己苦闷孤独的心理,又不用承担道德和舆论的谴责和非议,正所谓“春风一度,即别东西”。另一方面因为,蒲松龄笔下的这些读书的士人,同自己一样,大多过着长期客居他乡的生活,处于寂寞无聊的状态,亟待满足的首先是那种原始的欲望。《聊斋》中的性爱故事将人与妖联系在一起,反映了长期受封建礼教压抑的人们的心理和生理对于性爱的渴望,为此而不惮于冒着被妖附体勾魂的危险,在色与死并存的状态下,尽管处于两难选择中,但在原始欲求的推动下,这些书生们不得不做出决断,既选择眼前的欢愉,又甘愿承受可能发生的死亡的毁灭。(美)诺曼.N.霍兰德在《后现代精神分析》中认为,“尽管自我毁灭的名称如此,但它最终却是为自我的需求服务,如果我们能够发现确定这些需求的快乐与痛苦之平衡的内部故事的话,就会明白这一点。”[1]弗洛伊德说,“文艺是性欲的转移和升华”,“人们在生活中或是由于社会原因,或是由于自然原因,实现不了某些愿望,文学给予替代性的满足,使他们疲倦的灵魂得到滋润和养息”。[2]由此可见,《聊斋志异》中的人妖相恋是源于作者的一种潜隐心理,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作者不自觉的暗中希冀和追求。也正因为如此,《聊斋》中所呈现出的色与死的冲突亦正植根于作者心灵深处的欲求与现实社会禁欲原则的相互冲突的土壤之中。三、追逐功名和批判科举的矛盾《聊斋志异》寄托了蒲松龄的“孤愤”之志,是作者一生遭逢的抒愤之书。蒲松龄将自己的苦闷与不平寄托在一个个聊斋故事中,借文字来抒写自己的苦闷与不平。作为封建社会的一位有正义感、思想修养较高的知识分子,蒲松龄与许多读书人一样,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他完整的理想人生模式。他把科举视为人生的阶梯,为实现理想抱负,蒲松龄作了不懈的努力。他从20岁到60岁,都在苦苦追求功名,认为只要能进入仕途,就可以一展才华,上效忠于君,下施惠于民。然而蒲松龄对这套理想人生模式的答卷是不及格的。几十年的寒窗苦读、惨淡经营,却连个举人也没有考中。同时,又到处可见“大贤处下,不肖处上,滥官污吏横行”,“陋劣倖进,而英雄失志”,他便更加陷入不平衡与苦闷之中,满怀经世济民宏伟抱负的蒲松龄不得不在笔墨中寻求慰藉。在小说艺术的自由天地里,蒲松龄无论怎样调整情绪,都无法回避和掩饰其科举失败的真正心理。他不仅对严酷的科举现实作出正面的反应和抗争,而且对科举的弊端作出了强烈的控诉。细细剖析作者的创作心态,却发现他并未将矛头指向科举制度本身,他对科举制度始终是笃信不疑的,在聊斋小说中,他从未对科举制度表现过游移和动摇,从不丧失对科举价值的承认。他终其一生都认为科举制度是他博取功名、实现人生价值的唯一途径。他认为致使科场昏暗的是那些操纵着科举制度的考官,考官的舞弊行为是造成大多数有才华的读书人怀才不遇、屡试不第的原因。因此,这种既追逐功名又批判讽刺科举考试的矛盾思想大量渗透在《聊斋志异》中。《叶生》作为蒲松龄早期的代表作,当时的小说评点家冯镇峦认为此篇是“聊斋自传小说”。叶生“文章辞赋,冠绝当时,而所如不偶,困于名场”,死后仍以幻形留在世上设帐授徒,使知己之子成名中举。之后叶生曾这样自白:“借福泽为文章吐气,使天下人知半生沦落,非战之罪也。”可见作者将当时科场失意归为自身的命运不济,在悲痛之中对科举仍抱有幻想。最后,叶生的魂灵在县令的帮助下,取得功名,可见读书人不得功名死不瞑目,即使死后也要证明自己的价值,这更表现出作者生生不息的功名翘盼。此篇末异史氏曰:“遇合难期,遭逢不偶,行踪落落,对影长愁;傲骨嶙嶙,搔头自爱。”“一落孙山,则文章处处皆疵。古今痛哭之人,卞和惟尔。”作者直接抒发了科举失意,对考官们不公正的悲愤,然而仍企盼命运之神的眷顾,所以他说:“人生世上,只须合眼放步,以听造物之低昂而已。”到《聊斋》中期的作品,由于更多次的科举失败,作者逐渐意识到科场之腐败,于是转而对科场舞弊、考官目中无文进行揭露并加以嘲讽。正如鲁迅所说:“因为从旧垒中来,情形看得较为分明,反戈一击,易致强敌的死命”。[3]作为一个过来人,蒲松龄对于科举腐败、科场虚伪有着深刻的体会,因此揭露起来十分有力。在《司文郎》中,作者描写了一个能以鼻代目,嗅别八股文优劣的瞽僧。可是他所作的判断和发榜的结果正好相反:优者下第,劣者却高中。他叹气说:“仆虽盲于目,而不盲于鼻;帘中人耳鼻并盲矣!”在这里,蒲松龄不但对有眼无珠的考官发出了轻蔑的嘲笑,而且认为大多数读书人怀才不遇、屡试不第的原因全因考官的舞弊行为。在《三生》里,蒲松龄对考官的仇恨达到了愤怒的顶端,描写了千万个因为考不中后愤懑而死的士子们在阎罗面前告状诉冤,阎罗判决对令尹、主司施笞刑、士子们哗然不满,坚持要抉睛剖心,阎罗不得已答应了他们的请求,方才大快人心。通过这些作品,不难体会到蒲松龄是多么企盼在科举之路上有一个慧眼识英才的伯乐可以发现自己这匹千里马,使他有朝一日登上科举殿堂,实现“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上效忠于官,而下施惠于民。因此在《于去恶》中,他把希望寄托在“张桓侯”这样的人身上,希望能为自己执平文运。但他的命运中最终未出现这样一位伯乐,却是处处官虎吏狼的世界。在《考弊司》中,作者塑造了一个贪婪的考官形象,此人一旦担任弊司官,便六亲不认,只知从大腿上割肉索贿。这样见钱眼开的考官,怎能为社会论人取人呢?在他后期的作品《贾奉雉》中,主人公贾奉雉“才名冠一时”,但屡试不第,后将“遢冗泛滥,不可告人之句,连缀成文”后竟然中试,事后,他亦觉得以此等劣文中举,“真无颜见同人”,于是遁迹深山,逃离名场。这时的作者对科举制度已由失望变为无奈,流露出灰心丧气的情绪,含有看破科举之意,这正反映出蒲松龄在晚年仍然在科举中苦苦挣扎的复杂心态。四、结语袁世硕先生认为,蒲松龄创作“更深层更根本的目的是借以表现他的现实感受,经验之谈,生活情趣或精神上的向往”。[4]从这部作品中,我们能更深刻地感知蒲松龄对人生观、爱情观、事业观的探索和追求。尽管他的思想符合历史发展要求,是进步的,但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限制,他的理想又不能实现。所以《聊斋志异》中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相互矛盾的思想心态,这更使它自身具有了独特的审美价值。注释:[1][美]诺曼·N·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262页。[2]朱振武:《的创作心理论略》,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2002年,第45页。[3]鲁迅:《写在“坟”后面》,《鲁迅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第364页。[4]袁世硕:《聊斋志异艺术新质论略》,《聊斋拾粹》,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1990年版,第133页。参考文献:[1][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1997.[2]马瑞芳.神鬼狐妖的世界[M].北京:中华书局,2002.[3]刘烈茂.灵狐妙鬼话聊斋[M].汕头大学出版社,1997.[4][美]诺曼·N·霍兰德.后现代精神分析[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7.[5]段启明主编.中国古代文化知识辞典[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1.(马娇娇 山东省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教育系 25510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思想超前都是什么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