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台的2017民法总则试题对今年的题有影响吗

专家:民法总则每一条规定都对人们有重要影响
  央广网北京6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乡村之声《三农中国》报道,6月27日,法学界最为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向全国人大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提请审议。作为民事领域的根本大法,编纂“民法典”是几代立法人的心愿。而民法总则的出炉,标志着我国“民法典”编制迈出了第一步。
  此次《民法总则草案》,对法人划分方式、限制民事行为年龄、诉讼有效时间等方面都做了修订。对胎儿继承权、无自理能力老人监护、网络虚拟财产和信息、破坏环境者惩罚制度以及见义勇为奖惩制度等做了明确规定。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民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尹田告诉记者,民法总则的修订,是对社会实际情况的尊重,也是对老百姓权益的进一步保护,它的出现,对民法典的最终编制有重要的影响。
  尹田:在我国,有一个问题从来没有完全解决,就是对民事主体个人权利,包括农民权利,土地权利和其它各种各样权利的全方面的保护。标志就是我们没有制订一部民法典。当然关于权利保护存在各种各样法律规定,但是老百姓不容易掌握,而且有很多规定其实已经过时了。民法典就是把这些零散的,保护民事权利的规定集合起来,进行整合,形成一部法典。民法典是保护老百姓权益的基本法。民法权利加强了对人民权利的保护,在民法通则里专门设立了一些章节,对自然人、法人等民事主体享有的各种民事权利:从财产权到人身权,都做了纲要式的规定。
  法律专家尹田告诉记者,民法总则的出台,是编撰民法典的第一步,它的每一条规定,对社会上每一个人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下一步,法律专家还会编撰民法典的各分支,接下来的几天,大家将对《民法》中的《物权法》进行讨论,到时,农民的土地权益将得到进一步保障。
  尹田:农村、农民在土地上的权利,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这些属于物权的范围,在民法总则中肯定保护他的地位,在分则里,通过物权法还要进一步修订。下一步还要考虑怎么加强农民的权力,特别是土地上的权利保护。其中包括征地拆迁的赔偿问题以及合法程序问题。要约束限制政府的权力。第二是承包地和宅基地,包括农民房屋能不能自由流转的问题,这个问题经过这么多年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会对这些方面做一些明确的规定。
编辑:孔明
关键词:民法总则;农村;物权
在昨天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正式亮相。
在昨天举行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上,备受关注的民法总则草案正式亮相。草案明确胎儿有遗产继承权,新增加了非法人组织做为民事主体,同时把诉讼时效期间由两年延长到三年。
在民法总则中有一章的内容是自然人。通俗地讲,自然人就是指我们每一个作为个体的人。草案中明确,“自然人从出生时起到死亡时止,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那么,对于自然人的权利、义务,民法总则又有哪些新的规定?未来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法硕求助!!!因为今年新出台了民法总则 但是新的分析还没出 今天按照民法总则的内容做题 发现跟以前的内容有冲突请问大佬【考研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53,659贴子:
法硕求助!!!因为今年新出台了收藏
法硕求助!!!因为今年新出台了民法总则 但是新的分析还没出 今天按照民法总则的内容做题 发现跟以前的内容有冲突请问大佬:1.现在需要根据民法总则来做题吗?2.考试的时候是根据新的民法总则来出题吗?
放肆联想,真我主场,全场产品爆款直降,满千减百,新一代八代新机抢鲜购!
我觉得先看着吧 等大纲出来再说 我也要考民法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民法总则》颁布实施对刑法的影响
点击 “厚启刑辩”了解更多详情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自此,《民法总则》正式诞生。虽然,正式的民法典还没有完全编撰出来,但《民法总则》中的内容无疑具有全局的指导意义,对民法典的立法活动,甚至对其他法律的制定适用等都具有重要影响。一个国家的法律是个整体,不同法律部门之间相互补充、相互制约,笔者在研读《民法总则》时发现,其中很多新增的规定有可能影响刑法立法的调整与刑事司法的适用。
一、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年龄调整问题可能被再次提起
《民法总则》第20条规定: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这一规定将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由原来的10岁下调到8岁,根据《民法总则》颁布的解释说明,这是为了更好地尊重未成年人的自主意识。由此,也可以看到,法律确认了未成年人辨认和控制事物能力的低龄化趋势。对于什么样的年龄对应什么样的认识和控制事物的能力,这其实是一个统计学的问题,但基本具有一个相对等的法律认可的承担责任的年龄。在现代社会,未成年人的辨认和控制事物的能力已大大增强,这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民法已经确认责任能力低龄化之后,作为同样的未成年人群体,在刑法中,刑事责任年龄是否也会作相应应调整,这也是会立即引起广泛讨论的问题。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时代,犯罪低龄化趋势日益明显的情况下,讨论这一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至于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是否要降低,降低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因事关犯罪与刑罚,则需要更慎重的论证。
二、见义勇为造成受助人严重损害的行为将完全出罪
《民法总则》第184条规定:
“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
这就是传说中的“见义勇为不担责”条款。
笔者注意到,在《民法总则》草案中对于“见义勇为”条款有“重大过失”的例外规定,即实施紧急救助行为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应承担民事责任。事实上,就因重大过失造成受助人损害这一行为而言,是可能构成刑法上的过失致人重伤罪的。在构成过失犯罪的情况下,根据刑法的规定,由于犯罪行为使受害人遭受经济损失,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也即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而现在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不管什么情况,只要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一律都不承担民事责任。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鼓励了“见义勇为”行为,根据这一规定,在紧急情况下实施救助的,只要不是出于犯罪故意,即使造成受助人重伤等严重后果,该行为也不具有违法性,自然也就不构成犯罪。
三、侵犯“网络虚拟财产”行为的刑法定性有可能得到明确
《民法总则》第115条规定:
“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权利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
同时,第127条规定:
“法律对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的保护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笔者注意到,《民法总则》征求意见稿第104条规定:物包括不动产和动产。法律规定具体权利或者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的,依照其规定。在这里,网络虚拟财产是作为物权客体进行规定的,同时放在《民法总则》第五章“民事权利”之下。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民事权利以物权进行保护说明了其具有所有、收益、处分的财产属性,而不仅仅是一种数据电子信息。这对刑法在面对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犯罪行为时的定性和罪名适用有重要意义。如盗窃QQ号、游戏装备、虚拟货币的行为在实践中有盗窃罪、侵犯通信自由罪、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之争,如果在民法中确认“网络虚拟财产”财产属性定位,则无疑给刑法中的定罪量刑提供了一种明确的依据。
《民法总则》在最后的颁布中删除了“网络虚拟财产”作为物权客体的这一具体规定。但尽管如此,《民法总则》的规定仍然给“网络虚拟财产”的物权定性留了一道口子,其制定过程也提供了一种定性的思路。
四、更多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有可能纳入刑法规制
《民法总则》第111条规定:
“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不得非法买卖、提供或者公开他人个人信息。”
在《刑法》第253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中,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客观行为明确规定的是“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目前的刑法只是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中比较严重的,如非法买卖、提供、窃取、诈骗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规定为犯罪。事实上,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手段变化多样,其危害性也正日益凸显,法律有全面保护的必要。此次《民法总则》将其他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如“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公开”与“非法买卖、提供、窃取、诈骗”行为作同样的禁止性规定。在这样的民事立法背景下,有可能触发刑法的保护机制,在以后的刑法修订过程中将这些行为纳入刑法规制的范围,全面保护公民个人信息。
原创文章 转载请注明作者和出处
欢迎业界人士赐稿
周立波,华东政法大学刑法学博士,浙江财经大学东方学院讲师,浙江厚启律师事务所兼职律师,浙江大学光华法学院互联网刑事法研究中心研究员。
公众号ID:
houqilawyer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塘路515号莱茵矩阵国际3号楼7层
长按二维码关注
更多详情请关注: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法总则试题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