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把自己被雨困住的城市,自己否定自己,还总是把责任归结于别人

你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 请开启后刷新浏览器获得更好的体验!
今天是海佑悦读 第16天
本周悦读《社会心理学》
本章和前一章解释了我们社会思维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怪僻和谬误。事实上,这些实验并不是为了证明“这些错误多么愚蠢”(尽管有些实验确实很有趣),其目的只是想揭示人类怎样思考自身与他人。如果我们具有惊人的幻想和自欺能力,那我们的思维模式总的来说具有一定的适应性。幻想通常是我们将复杂的信息简单化策略的副产品。这有点类似我们的知觉机制,一般情况下会带给我们有用的信息,但有时又会带来错觉。本章节将通过众多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与动作,反思直觉的力量对人类判断力的影响,从而找出如何控制错觉、情绪和主观意识,对事物做出更有效地判断。让我们带着以下几个问题来探讨第三章的内容:
我们如何归因他人的行为?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我们通过什么方式来判断他人?
我们什么时候会倾向于实现他人对我们的期望?
基本归因错误
图为:凯利的归因理论
三种因素——共同反应、区别性和一致性一会影响我们将某人的行为归结为内因还是外因。你要试着建立起自己的判断标准,就像:如果玛丽和其他许多人都批评史蒂夫(一致性),但如果只有玛丽一个人批评史蒂夫(较低的一致性),同时她又批评许多其他人,那么我们就可以做出内部归因(玛丽有些问题)。
对社会心理学家而言,最重要的研究课题是我们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每时每刻,我们内部的心理活动和由此发出的言语和行为,都取决于我们所处的情境(以及我们给情境所带来的改变)。研究表明,两种情境下的微小的差异有时会对人们的反应产生很大的影响。对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同样是讲课,但在上午8:30和晚上7:00我会得到不同的待遇。上午8:30会有无言的注视向我问候,而在晚上7:00时,我却不得不拆散一个聚会。在每一种条件下都会有人比其他人更健谈,与其说这是个体的差异,还不如说是由不同的环境造成的。
归因理论的研究者发现人们在归因时存在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当我们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会低估环境造成的影响,而高估个人的特质和态度所造成的影响。因此,尽管知道在一天的不同时间上课会对课堂讨论产生不同的影响,我还是禁不住下结论说晚上7:00上课的学生比上午8:30上课的学生更加外向。
日常生活中的基本归因错误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因此约翰会将他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事情全都变得很糟,这令我很生气”),但艾丽斯却认为,“约翰是一个脾气暴躁的人,因此他总是不友好”。当涉及到我们自己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描述行为和反应的词语(“当……的时候我会感到很苦恼”)。涉及到他人的时候,我们更经常用“那个人怎么怎么样”之类的语言(“他真是一个令人讨厌的人”)。当妻子指出他们之间的关系出现危机时,他们会非常愤怒。
在实际生活中,那些有权势的人常常会主动提起一个话题并控制谈话内容,这往往会使其下属过高地估计他们的知识和能力。例如医学博士常常会被认为在其他许多与医学无关的领域也是专家。同样地,学生们也常高估老师的能力(就像前面讲述的实验一样,老师就是在他那所擅长的领域中的提问者)。然而当这些学生中的一部分人也成为老师后,他们会惊奇地发现,其实老师并没有想像中的那么有才气。
基本归因错误的原理是什么?
就像许多引发争论的观点一样,我们都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这一假设一直受到人们的批评。我们承认自己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一种归因偏见。但在所有给出的例子中,这种偏见不见得就是“错误”,就像父母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孩子不会吸毒也不见得是正确的。我们倾向于相信真实的事物。
而且,在某些日常生活环境中(如去教堂或者参加面试)和我们先前提到的实验几乎是一样的:都有一些明确的规范限制。行动者比观察者更能意识到这些限制——因而也就容易产生归因错误。但在其他环境中——在家中或是在公园里——人们可以很自由地表现自我。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比旁观者更容易认为环境较少约束自己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人们都会低估情境的影响作用。因此,许多社会心理学家都支持琼斯对基本归因错误的解释——行为是内在倾向的相应反应——对应偏见(correspondence bias)。
然而实验发现,即便我们清楚地意识到环境的作用我们仍会出现这种偏见——尽管我们知道在辩论中被指定某一立场并不代表辩论者的真实观点以及在测验游戏中的考官是有优势的。我们清楚地知道,有一种社会加工会扭曲我们的思维,但我们仍然受其影响。这或许是因为要评价社会环境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比起仅仅将行为归结为个人的内在倾向需要花费人们更多的脑力。就好像一个繁忙者想的那样,“这也许不是做决定的最好依据,但这样做很容易,也让我有点时间去观察它。”
在许多情况下,这种过程是与环境相适应的(心理学家认为我们的偏见是为某一目的服务的,因为自然选择保留了那些归因偏见者)。将行为归因于个体的内在特性而非环境是一种有效率的行为。此外,我们的特性通常会引导我们选择自己的环境。像吉尔伯特和马隆提到的那样,银行家如果穿得很保守,可能是这种职业的要求,也可能是保守的人通常会选择这种职业。做出银行家比艺术家更保守的推断时,你正确的可能性很大。
归因错误的根本性在于它在本质上影响着我们的解释。英国、印度、澳大利亚和美国的研究者都发现人们的归因倾向可以预测他们对穷人和失业人员的看法。那些将贫穷和失业归因为个人特质(“他们就是太懒、太没有追求了”)的人通常赞成政府的立场,并不同情这些人(图3-4)。这种特质归因将行为归因于人们的性格倾向和特质。这与那些做出外部归因的人有所不同(“如果你和我也住在那样拥挤的环境中,得不到良好的教育,经常受到歧视,我们会富裕吗?”)。法国的研究者比弗斯和杜波依斯报告,那些相对来说享有特权的中产阶级比起那些处境不利的人们更容易对人们的行为做出内在的解释。(他们通常会认为“你得到了自己所应得的”)。这也被称为情境归因——认为行为是由环境造成的。
如果我们意识到归因错误,这会对我们有所帮助吗?我曾经参加过一些招聘职员的面试。每一位应聘者同时接受我们六个人的面试,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有机会提问两到三个问题。面试结束后我想,“这个人太呆板、太笨拙了。”第二个应聘者是我在喝咖啡时单独会见的,谈话不久我就觉得我们就像一对亲密的朋友。在我们谈话的过程中,我逐渐形成了她是一个“热情、有魅力、有意思的人”的印象。过后我才意识到基本归因错误,并且重新评价了我对这两个人的分析。我将他的呆板和她的热情归结到了他们的人格特点上;而后来我才发现,事实上,他们的行为差异更多的是因为他们所处的不同面试环境造成的。
我们怎样感知和回忆我们的社会生活
假设深夜一个小婴儿不断地哭闹,而一个保姆认为这时给孩子喂牛奶会让他肚子痛:“仔细考虑一下,比起婴儿来显然小牛更适合喝牛奶。'’如果婴儿被诊断为发高烧,这会使保姆更加坚信是瓶装牛奶造成了婴儿的绞痛吗(Ross & Anderson, 1982)?为了证实这一假设,罗斯、安德森与其合作者事先给被试灌输了一条错误的信息,然后试图让这些被试来否定它。
他们的实验结果表明,一旦人们为错误的信息建立了理论基础,那么就很难再让他们否定这条错误的信息。每一个实验首先都给被试灌输了一种信念:或者直接宣称某个结论是正确的或者向人们出示一些轶事式的证据。然后,要求被试解释为什么该结论是正确的。最后,研究者会告诉被试真相以期让他们彻底否定最初的结论:那个结论是为实验目的而人为捏造的,而且在实验中给一半的被试提供相反的信息。然而,只有25%的人接受了新结论,大部分人仍然坚持对他们已经接受的结论的解释。这种现象被称为信念固若(belief perseverance),它证明了信念可以独立存在,并且当支持其的证据被否定时仍会存在下来。
证据是有说服力的:我们的信念和期待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对事件的心理构造。就像科学家从创造某一个理论中获益,引导他们观察并解释事件一样,通常情况下我们的信念和预期也会使我们有所收益。但这种收益在某些时候是以一定的付出为代价的;我们成了自己思维方式的囚徒。由此,才会出现认为在火星上发现的“运河”其实是一种智慧生物的创造物这样的谬误。
有什么方法能够纠正我们的信念固着吗?惟一的方法是:解释相反的观点。洛德等人重复了对死刑的研究,并新增加了两种实验条件。首先他们要求被试“尽可能客观无偏见”地评价事件。结果表明,这条指导语是无效的,不管是那些死刑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在这条指导语下的被试与那些没有得到该指导语的被试一样存在偏见。当从相反的角度考虑这些问题后,被试不再像以前那样不客观地固执己见了。在安德森的研究中发现,通过解释与自己相左的观点也可能是正确的——为什么谨慎的人比爱冒险的人更适合做消防员——可以降低甚至消除信念固着。事实上,对各种可能结果的解释,并不一定就是相反的观点,会促使人们仔细考虑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构建关于我们自己和身边世界的记忆
你是否同意下面的这段陈述?
记忆就好比大脑中的一个储物箱,我们将各种材料储存在其中, 日后需要时可以再从中拿出来。偶尔,有些东西也会从“储物箱”中丢失,那时我们就说我们忘记了。
事实上,心理学的研究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在我们将信息存储在大脑的同时也就构建了记忆,因此记忆会引人许多事后的推理。它反映了当时的情况以及我们现在的信念或者知识。就像古生物学家能够根据化石推断出恐龙的实际样子,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现在的感觉和解释将许多不连贯的信息整合起来重构我们的过去。因此我们可以很轻易地(无意识地)修正自己的记忆使其更符合我们现在的知识水平。
我们怎样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将随机事件知觉为有联系的倾向往往容易产生一种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认为各种随机事件受自己影响。这是驱使赌徒不断赌博的动力。也是令我们其余的人为许多不可能完成之事努力拼搏的原因。
股票交易者同样喜欢由自己选择和控制股票交易所带来的“权力加强感”,就好像他们的控制比一个“有效率的市场”做得还要好。一个广告宜称网上投资“就是和控制有关的”。唉,控制错觉导致人们过度自信,同时,在考虑了交易成本后也会给人们带来经常性的损失。
情绪和判断
社会判断既包括有效但也容易出错的信息加工过程,也包括我们的感觉:情绪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们并不是冷冰冰的计算机,我们是有感情的生物。一些最新的研究通过比较幸福和悲伤的个体揭示出了情绪在多大程度上会影响认知活动。不幸的人,尤其是失去了亲人或抑郁病人,倾向于显得无精打采,社会行为退缩,甚至变得很脆弱。他们也更倾向于自我关注和陷于冥想。只要没有完全绝望,抑郁的情绪会激发强烈的思索——寻找那些使个体的生存环境更可以被理解和控制的信息。
快乐的人正好相反,是异常的精力充沛、果断、有创造力和合群。与不快乐的人相比,他们更信任他人,更可爱也更有责任心。如果人们在商场购物时获赠礼品,从而一时觉得心情愉快,那么在一段时间之后的一个不相关的调查中,他们将报告说自己的车和电视都十分正常——如果你相信他们说的话,你会误以为他们的车和电视真的比那些没有获赠礼物者的更好。而如果心情阴郁低落的话,思维将会转向另一条截然不同的轨道。
我们的情绪部分地是通过将与其相关的经验带入头脑来给我们的所见所闻着色。在糟糕的情绪下,我们的思维也更抑郁。与情绪有关的思维可能会将我们从对其他事情的复杂思维引开。因此,当某种情绪被唤起——生气或好心情,我们似乎更可能在仓促间做决定或者根据刻板印象来评价别人,(除此之外,为什么要冒事后大动感情的风险去深入地思考一些事情,例如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情绪对简单、“自动化”的思维的影响比对复杂、“有意控制”的思维要小。因此,福格斯在1993年就注意到,当我们评价与众不同的人而非普通人、解释复杂而非简单的人际冲突时,我们的思维更可能受到情绪的影响。我们思考得越多,思维就越会受情绪的浸染。
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学
1981年 1月6日的晚上,佛罗里达一个著名的投资顾问约瑟夫·格兰维尔拍电报给他的客户:“股价将暴跌,明天抛出。”格兰维尔的话不久就传开了, 1月7日成为纽约股市交易所建市以来交易量最大的一天。所有人都说,市值损失了400亿美元。
在大约半个世纪之前,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将这样的股市心理学比作当时由伦敦报界举办的选美竟赛。为了获得胜利,一份报纸必须在一百张面孔中选出六张,这六张同时也要被其他参赛报纸选中最多次数。因此,正如凯恩斯所写的那样:“每一个参赛者都不是要选出
他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要选出那些最可能满足其他参赛者偏好的面孔。
同样投资者不是要试图选出满足自己偏好的股票,而是选择满足其他投资者偏好的股票。这个游戏的名称叫做预测他人的行为。正如华尔街一位基金经理的解释:“你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格兰维尔的观点,但那根本不是关键所在。”如果你认为他的建议会使其他人卖出,那么你会想在股价下跌更多之前尽快出手。如果你预测别人会买进,你现在就会快速买进以赶上股价的上涨。
股市的自我实现心理学在 1987年 10月19日星期一表现到了极点,此时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下跌了20%,在这个大跌的过程中,媒体和各种谣言比较关注对这一坏消息的解释。一旦报道出来,解释性的新闻故事可能会进一步降低人们的预期,使正在下降的价格跌得更低。当然这个过程也可以完全反过来,即在股价上涨时进一步强化这一好消息。
在2000年4月,动摇的技术股市再次验证了自我实现心理学,现在被称为“动力投资。”在连续两年热情高涨地买进股票后(因为股价在上涨),人们开始疯狂地抛售(因为股价正在下跌)。经济学家罗伯特·席勒(Robert Schiller)指出,股市如此疯狂地摇摆——“非理性繁荣”之后紧跟着暴跌——主要是自我造成的。
不做武断的决定
当我们解释他人行为的时候,我们会犯基本归因错误。而对于我们自己的行为,我们却通常用情境因素来解释。社会心理学家通过归因研究普通人怎样解释行为,什么时候会将他们的行为归结于个人的特质,什么时候该将其归结为环境的影响?基本上我们都会做出合乎情理的归因。然而,在解释他人的行为时,我们却常犯基本归因错误(也叫对应偏见)。我们会把他人的行为更多地归结为内在的特质和态度,而很少考虑环境的影响限制,即使它们是很显著的。如果一个气球的运动是由我们看不见的风的推动所造成.我们不会认为它是有内在动力的。但人不是无生命的物体. 因此当一个人在活动时,我们通常轻视“环境的风”而集中考虑内在的动力。我们会犯这种归因错误,部分原因是当我们观察某个人的表现时,那个人就是我们注意的中心,而环境相对是不可见的。但当我们观察自己的行为时,我们的注意力通常是放在需要做出反应的情境上,这个时候,情境就是可见的了, 因此我们会对环境的影响更加敏感。
我们的先入为主会强烈地影响我们对事件的解释和记忆。在许多实验中,人们事先的判断会强烈影响他们知觉和解释信息的方式。其他一些实验在给被试提供信息之后会在他们的头脑中根植下判断或错误信念。这些实验揭示出,正如事前判断会扭曲我们的知觉一样,事后判断也会扭曲我们的回忆。我们都会选择性地注意、解释和回忆某些事件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们的社会判断(social judgment)是一个融观察、期望、推理和热情为一体的混合体。
心理学研究者一直以来都在探索大脑信息加工方面的惊人能力。我们在自动、有效和直觉思维方面拥有巨大的能力。我们的认知效率尽管在通常情况下适应良好,但偶尔也会以出错为代价。既然一般情况下我们意识不到这些进入我们头脑中的错误,那么明确我们形成并维持错误观念的途径——“非理性的原因”——对我们就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经常高估自己的判断。这种过度自信现象部分来源于我们更容易描绘自己正确而非错误的缘由。另外,人们更有可能去寻找那些支持而非否定自己的信息。其次, 当别人给我们提供很有说服力的轶闻或甚至是毫无价值的信息时,我们经常会忽视有用的基准信息。部分原因是由于我们更容易回忆起(易得性)生动的信息。第三,我们经常在相关错觉和个人控制之间摇摆。在不存在相关的地方知觉到相关(错觉相关)和认为自己可以预测并控制随机事件(控制错觉)听起来很诱人。最后,情绪会影响判断。好的和坏的情绪会激起个体对与之相关的经历的回忆。情绪会给我们对当前经历的解释着色。通过分散我们的注意力,情绪还会影响我们做判断时思考的深度和效率。
社会认知研究揭示出我们的信息加工能力的确有很高的效率和适应性(“具有上帝的理解力!”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雷特惊呼),然而却难以避免可预测性的错误和误判(“头脑里装满了稻草”,艾略特说)。对于高效判断的偏向使我们的直觉难以避免误判。我们相当容易形成和保持错误信念。我们容易受先人之见和过度自信引导.被鲜活的轶闻、甚至不可能存在的虚假相关和控制所说服,我们建构起自己的社会信念并继而影响他人去确证它们。生活从不会告诉我们:“这里有一些证据,下面请将你的智力调整到最佳状态来回答这些问题。”对社会信念和判断的研究揭示出:我们怎样形成和维持通常运作得很好但有时会令我们误入歧途的信念。
对骄傲和错误的研究是否会令人感觉不快?的确我们不但承认人类具有某些局限性这一确定的事实,而且赞同人类并不仅仅是机器这一更深一层的讯息。我们的主观体验是构成人性的材料——我们的艺术和音乐,我们对友谊和恋爱的享受,我们的神秘性和宗教体验。
当得知自己成功后,人们乐于接受成功的荣誉。把成功归结为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诸如“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这样的外部因素!(原文) 社会关系就是意识与认知的不同角度而已,同频率会为沟通增益良多,提高沟通效率!
无孔不入。因为我们活在社会。人在江湖啊!必须遵守公认的伦理道德。
--------------------------------------------------
图文 | 海佑基金
今日主播:小艾
点击【阅读原文】
《社会心理学》
今日互动话题
你是否对人类行为产生某种假设或直觉?
留言区留下你的故事吧!
PS:故事一旦入选《我的成长日志特刊》
你将获得爱奇艺会员大礼包
(时间截止到明晚19点)
点“阅读原文” 打卡签到,喜欢就点赞哦
本文签到时间截止到明日19:00
要回复文章请先或以下试题来自:
单项选择题如果一个人在群体中感觉到别人都跟自己一样,就会把行为的责任感归结于()而非自己的选择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A.仇恨俘虏
B.熟悉俘虏
C.俘虏脸上有油彩或面具
D.不认识俘虏人生的许多痛苦主要有两种来源:一种是不能够承担自己的责任,希望别人对自己的问题负责。比如歇斯底里的母亲对孩子说: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愤怒的丈夫对妻子说:我为你放弃了那么好的工作你现在怎么能这样对我?朋友生气的向你抱怨:都是怪你不帮我才让我这次考试没过!一种是下意识的去承担别人的责任,为别人的问题负责。比如在马路上被别人撞到反而是你先道歉:对不起!怪我没有先躲开;桌子没有擦干净但又不敢去叫服务员,感觉给服务员添麻烦了;男朋友出门被冻感冒,你认为都是自己的错,没有提醒他多穿衣服。无论是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还是过度为别人负责,这都会令你的心理状态和生活出现问题。如果一个人总是会逃避自己的责任,希望别人为他负责,那么他就会永远是一个 " 婴儿 ",而无法拥有独立、自主、成熟的人格。这样的人一般都会是非常的软弱,不能面对任何的困难,在所有的问题之前他们头脑中的第一个想法就是逃避。也有一些人会是非常的蛮横和故作强硬,但这种蛮横的背后也是虚弱的。我已经见过了太多太多的人不能够为自己负责,不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几乎每一个来访者都问过这样的问题:" 我很痛苦,我很想得到某个东西 / 做成某件事,但又做不到,我该怎么办?"我说:" 你想达成这个目的需要做先完成 A,再做 B,最后再做 C,你就能成功了。"他们说:" 这太困难了,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这样太耗费时间和精力了,有没有更简单的?/ 你能不能帮我一下子把问题解决?"你看,其实很多人的思维模式都是这样的,他们几乎已经是下意识的就跳过了要解决困难,付出努力这个选项,而是习惯性的想要去寻找一种更轻松的、不需要费力的解决方式。对这样的人而言,他们无法体会到真正有意义的生命是怎样的。对他们而言,活着就只是一个不断地盘算着怎样将自己的快乐最大化、怎样将痛苦最小化的过程而已。在某些时候,将自己的责任归结于他人,这也是一种试图控制别人的手段。丈夫对妻子说我是为了你才放弃那么好的工作时,这是为了让妻子为自己做出的放弃好工作的选择负责,由此令妻子产生内疚或亏欠的感觉,然后他就能借由这种亏欠感去控制他的妻子了。说到这一点我想我很有必要着重阐明一下这一点,有非常多的人还是无法理解,假如说丈夫是为了和妻子在一起而放弃了很好的工作,为什么妻子不应该为丈夫的选择负责呢?这一点往往令很多人无法接受,他们认为,假如一对父母为了他们的孩子日夜操劳,活的很辛苦,难道孩子不应该知恩图报吗?假如一位十分敬业的老师,为了学生们辛苦工作累倒住进了医院,难道学生们不该尊重这位老师吗?子女的确应该知恩图报,学生也的确应该尊敬老师,但是,这绝对不是意味着父母就能够因此而去左右子女的意志,老师也无权因此要求学生好好学习,丈夫也无权因此要求妻子为他的工作负责。从最根本上而言,每个人的选择,只是他自己一个人的事情。你因为爱你的妻子,而选择放弃好的工作和她在一起,这和你的妻子毫无关系。这是你自己在你的妻子和你的工作之间做了一个衡量之后,你认为比起工作来妻子是你更想要的。也就是说,你放弃工作选择和你妻子在一起,这根本就不是为了你的妻子,而只是你自己做出了一个更符合你自己的利益需求的选择罢了。就好比现在在你眼前有一个苹果(好工作),在美国有一个梨子(妻子),在苹果和梨子之间你只能选择一个,你最后飞到了美国去吃梨子,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你自己更想要梨子而已,你无权责怪梨子:都怪你!都是因为你我才放弃了苹果!而在辛苦的父母和累病倒的老师的例子中,这反映了一种典型的 " 因为我对你好,所以你就要听我的 " 的思维。父母试图用他们对孩子的好、老师试图用他为学生辛勤的工作,来令子女成为他们希望成为的人,令学生好好学习,也就是说,孩子和学生,只是父母和老师的一个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父母和老师要子女成为他们希望的人,要学生好好学习,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对于子女和学生的期望,达成这一目的的途径就是通过:对子女好,辛苦工作,从而控制子女和学生。这样的父母和老师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根本就没有顾忌到子女和学生的需求与想法,他们自以为是的将自己的意志贯彻于子女和学生之上,并打着 " 我是为你好 " 的名义,以 " 你看我都为你付出了这么多 " 作为要挟,来试图控制子女和学生,以满足自己的期待和需求。这种通过将责任推卸给别人,要求别人为自己的负责的行为,一种最常见的表现形式就是:道德绑架。这种道德绑架广泛的存在于亲情、友情、爱情、社会公德等各种层面,作为个人而言,我们一方面要学会自己为自己的责任和选择完全负责,更重要的是:要有拒绝别人对你的道德绑架的勇气和认知。我知道大多数人现在还没有勇气说出:" 这和我没有关系,这是你自己的事。" 但是一旦你理解并能够在别人对你道德绑架的时候坚定地拒绝他,我想这对你而言一定是意味着一个巨大的飞跃。一个人从孩子变为成人的最根本的变化在于:从依赖机制向责任机制的转变。这意味着一个人要逐渐的接受生命的真相,接受痛苦是无法逃避和避免的这个事实,他能够为自己的生活负起全部的责任,而不再依赖别人,不再逃避问题。所以,假如一个人在生理年龄上已经成年,但心理上仍旧是依赖机制的话,那他就会成为一个 " 巨婴 "。那个声称 " 如果不是你,我早就和你爸离婚了 " 的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把责任推给子女,并试图以此来控制自己的子女的 " 巨婴 "。这个母亲的这种行为会对他的子女造成非常值得重视的伤害,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甚至可能会认为 " 自己的存在就是一个错误 ",他会认为自己是导致很多问题和错误产生的根源,他没有办法接纳和爱自己。所以这样的子女就非常容易成为第二种人:他们总是会下意识的去承担别人的责任,于是他们的人生在很多时候都是一出悲剧。他们要承受许多本来不属于他们的痛苦,在这种痛苦之上往往还要受到内心的冲突与自我否定的痛苦。习惯为别人承担责任,习惯将一切的错误都归结于自己身上的人往往脆弱而敏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往往不敢甚至根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他们已经习惯了去包容别人、去为别人着想,他们害怕 " 麻烦别人 ",他们习惯了委屈自己去成全别人。这样一种心态对一个人的伤害简直罄竹难书。首先是他们不会表达自己的需求,所以一切的未被表达和释放的需求,一切悲伤、愤怒、不甘、痛恨的这些情绪他们都没有办法对那些伤害他们的人或事表达出来,于是,这些负面的情绪就会被压抑在心里,造成对自己的攻击。这种对内攻击首先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否定自己,你会变的脆弱而敏感,但是你又害怕被别人看到你的这一面,于是在压抑之上又形成了第二层压抑。当你建立了 " 以别人的需求为主 " 的这种心态时,自然而言的就会形成一个镜面心态:我不重要。我想不需要我多说,你想一想,一个人活在世上,而他认为自己不重要,这会令他的人生何等的不幸呢?希望别人为自己负责,和过度为别人负责,我们都可以用一个概念来涵盖,我称之为:责任边界。责任边界是指:一条区分是你的责任还是别人的责任的分界线。边界之内的责任,你要百分之百的负责,边界之外的责任,则和你没有丝毫的关系。一条清晰且明确的责任边界对我们的人生而言绝对意义重大,对内能为自己完全负责,你就会变得成熟而独立,对外不为别人负责,你就不会产生毫无必要的自责和自我否定。那么,明明清晰地责任边界无论是对我们自己还是对他们都有好处,可为什么这世上有这么多的人都是责任边界混乱呢?刨除性格、智力、机遇等不可控因素,责任边界混乱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原生家庭。我相信很多人如果不是今天看了这篇文章他们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意识到责任边界的存在,这也就是说,责任边界在我国是一个尚未流传开来并被所有人重视的概念。总体而言,西方人会比中国人的责任边界更加清晰,这是因为西方人更加注重个人隐私,且亲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的平等,父母不会对子女有过多的干涉。而我国人情社交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边界不清,父母总会过度的去为子女做主,或是父母心智尚不成熟会去控制子女,去向子女索取爱。并且,我国的很多 " 传统美德 " 本质上也是在刻意鼓励人们混淆边界,比如婚姻要遵从父母之命,为朋友两肋插刀,人情大于法律(送礼)等等。所以在这样一个几千年来都鼓励责任边界不清晰的大环境下,再加上许多父母既不懂得如何去教育子女,另一方面他们的心智成熟度也令他们给不了子女适度的爱,所以许多人一出生就是以父母那混乱的边界为模板,然后在整个边界混乱的群体中长大,由此就奠定了他边界混乱的一生。那么我们要如何去建立一个清晰、明确的责任边界呢?一个最根本的基础就是:你要学会分清哪些是自己的责任,哪些不是自己的责任。分清责任有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就是:你只对你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你要先分清什么是你自己的选择,什么不是你自己的选择。比如说,当你的父母向你哭诉他们 " 为了你 " 多么困难,多么辛苦,所以你要按他们的要求去生活的时候,你要先意识到:让你父母这么辛苦的不是你的选择,而是你父母他们自己的选择,你们并没有达成 " 如果父母辛苦工作,你就要听他们的话 " 这样的协议。所以虽然从常理上,从每个人对父母的认知来讲,我说出 " 父母那么辛苦不是为了你,而只是为了满足他们自己的需要 " 的话会有些令人难以接受,但是情理上的和父母、亲人、朋友的亲近感,与你们之间的责任边界是两码事。因此你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坚定的说出 " 我要怎样生活,这是我自己的事 " 来坚定你自己的边界。再比如说,你选择了创业。这也就意味着你同时也选择了创业时的一切艰难、辛苦、作息不规律、资金紧张等这些阻碍,同时也意味着你已经承担了可能失败、资金周转不开、被人背叛等风险。所以,你就没有任何的权利去控诉你生活的多困难、工作有多辛苦,就好像这些是你不该承受的一样。你要在一开始就想明白,但凡是在你做出了一个选择之后,这就意味着你同时接受了这个选择带给你的一切好处与坏处,你不可能只想得到好处而不用承担坏处。所以这对你而言就意味着,只要你做出了选择,就要对这个选择的后果负责,不可能也不会有别人来帮你把问题解决。我们将责任边界这个概念可以泛化到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层面,大到职业选择,人生伴侣的选择,要不要考研究生等等,小到朋友向你借钱,和伴侣发生分歧,和父母意见不合等等这些都可以用责任边界来帮你理清问题,从一个客观的角度去寻求解决办法。对于你而言要记住的最重要的是:如果是你自己的选择,是你自己要付的责任,那就完全的去承担自己地责任,解决自己的问题。你从来就没有办法逃避,因为逃避只能是一时的。别人也没办法帮你,因为你自己的人生只属于你自己,而每一个选择,都是你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不是你的责任,那就要坚定的拒绝并阻止别人对你的伤害。因为为别人承担不属于你的责任这本来就是对你自己的一种不公平,而你会坚定地爱自己,你拒绝为别人的问题负责,你拒绝成为别人逃避责任、满足需求的工具。你是一个独立、成熟、完整的个体。生活的真相往往是未曾被大众所意识到或被大众承认的,在走向成熟和独立的道路上,你不可避免的会遭到周围的人的质疑、否定、和想将你拉回浑浑噩噩而平庸的 " 众人 " 之中。你必须沉着而坚定,完整而有尊严的保持和维护着你的边界,如此,你才能从无边的黑暗中走向属于你的,成熟、独立的自由之路。以上。左岸记:子曰:" 乡愿,德之贼也。" 贼就是窃取自己的时间精力和他人的能力成长,是被所谓的 " 为你好、爱你、帮你 " 掩盖下的理所当然。我很喜欢风墟的文章,他对心理的探寻层层深入,用最平实言语结合生活的事例,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能走进心灵,了解自己,了解他人。感谢风墟!说明:1.
左岸 (C) From 2008 致力于美好的读书体验。2. 手机访问:3. 微博:4. 左岸 . 思文 . 群号:5. 还有:和6. 微信:zreading7.
相关标签:
原网页已经由 ZAKER 转码排版
中华网文化33分钟前
文玩汇昨天
中华网文化5小时前
不止读书昨天
渔歌晚唱艺术沙龙昨天
iWeekly周末画报昨天
做書20小时前
拾文化昨天
文化学者罗志渊11小时前
明范儿17小时前
文化学者罗志渊11小时前
蓝小姐和黄小姐昨天
中华网文化昨天
国家人文历史21小时前
每日豆瓣16小时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总是自我否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