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3钢二次h13回火曲线为什么比第一次低20℃

H13钢热处理工艺的优化_热处理网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
H13钢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来源: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作者:王彦俊
通过硬度、冲击韧性、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金相等分析,研究了对模具材料H13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H13钢经过预热处理后进行()℃&1d,油冷,再进行(600~620)℃&1.5d,可使硬度达到大型挤压模具设计要求(44~46)HRC,其组织更加稳定均匀,综合性能更佳。
H13钢原是美国的一个钢种,在我国一般称作4Cr5MoSiV1钢,通常作为铝挤压模具用钢而被最广应用。H13钢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性:①高的淬透性和高的韧性;②优良的抗热裂能力;③中等耐磨损能力,可采用渗碳或渗氮工艺来提高其表面硬度;④在较高温度下具有抗软化能力;⑤热处理变形小;⑥良好的切削加工性能。本文对H13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进行研究,目的是为了获得满足大型铝挤压模具所需的性能指标,最终以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
1、试验材料及方法
试验采用的H13钢为广东某钢铁公司提供的,其化学成分如表1所示,符合标准要求。原始组织为粒状珠光体如图1所示,符合北美标准。
表1&H13钢的化学成分(质量分数,%)
为了研究热处理工艺对H13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本试验采用不同淬火温度和回火温度,来确定对其力学性能、冲击韧性、显微组织等影响,并结合实际生产要求,模具钢热处理后硬度为44~46HRC。根据相关资料得到Ac1为860℃、Ac3为915℃、Ar1为775℃、Ms为340℃,具体试验方案:预热处理为400℃&1h+870℃&1.5d(d为min/mm);奥氏体化温度分别为、、和1080℃,保温时间均为1h,油冷,油温控制在20~60℃;回火温度分别为580、590、600、610、630和650℃,保温时间为1.5d,均采用二次回火,空冷。
图1&原始组织粒状珠光体
2、试验结果与分析
2.1、淬火温度的影响
由图2、3可见,在℃范围内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H13钢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均呈上升趋势;延伸率呈波浪式;洛氏硬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这是由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加速碳化物的溶解,使淬火后马氏体中碳和合金元素增加,从而提高了淬火后的强度和硬度。如图3所示,材料的晶粒度级别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充分说明淬火温度的提高,导了奥氏体晶粒长大,并对钢的塑性及韧性都有很大影响。
图2&淬火温度对H1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图3&淬火温度对H13钢硬度及晶粒度的影响
2.2、回火温度的影响
回火温度对H13钢的力学性能及硬度的影响如图4所示,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延伸率随回火温度的升高而有所提高。冲击韧性是材料在冲击载荷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对于热挤压模具来说冲击韧性是非常重要的指标,严重影响模具的使用寿命。
图4&回火温度对H13钢力学性能的影响
由图5可见,随着回火温度升高,冲击韧性逐渐增加,而硬度逐渐降低。650℃回火后的硬度要比580℃回火后降低约10%;虽然冲击韧性随回火温度升高而升高,但如果回火温度过高,硬度大幅度降低,工作中不能满足模具的性能要求,只有经600~620℃回火,材料的冲击韧性和硬度才达到最佳使用范围(44~46HRC)。
图5&回火温度对H13钢冲击韧性及硬度的影响
2.3、显微组织分析
观察组织的试样用体积比4%硝酸酒精腐蚀,观察晶粒度的试样用盐酸:苦味酸:乙醇体积比为5:1:100腐蚀。用AX10ZIESS显微镜观察显微组织,如图6(a)、6(b)所示。淬火温度均为1040℃,回火温度分别为580℃、610℃二次回火。图6(a)显微组织为回火马氏体(细针状)、回火托氏体、残余碳化物;图6(b)显微组织为回火托氏体、少量回火马氏体、残余碳化物。由此可见随着回火温度的提高,回火组织中马氏体含量逐渐减少,奥氏体分解,铁素体和碳化物相增加,且铁素体和碳化物有聚集长大趋向。根据NADCA#207-90标准对晶粒度大小有特殊规定,采用ASTM比较法,沿用标准ASTME-112,晶粒度大小应在7级以上。图6(c)、6(d)分别为1040℃、1080℃淬火温度下的晶粒组织,经比较法确定图6(c)可达到8.5级,图6(d)为7级。因此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出现长大,从而会影响试样的塑性和韧性。
图6&不同回火、淬火温度下H13钢的的显微组织
(a)1040℃淬火、580℃二次回火后的显微组织;&(b)1040℃淬火、610℃二次回火后的显微组织;(c)1040℃淬火后的晶粒度;(d)1080℃淬火后的晶粒度
3、分析讨论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以及试验分析结果表明,H13钢在最终之前必须要符合北美NADCA-203标准要求,保证基体为粒状珠光体组织的同时减少带状偏析及大块未溶碳化物,这些可以有效减少模具淬火开裂和应力集中等问题。H13钢在1000℃淬火后组织中有未溶的粒状碳化物、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由于加热温度较低,奥氏体成分还没有均匀化,淬火后组织不均匀,碳化物溶解较少;1040℃和1080℃淬火后高温回火组织中除了少量的针状马氏体、粒状碳化物外大部分为回火托氏体。根据图2、图3我们不难看出,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硬度均有所升高;而淬火温度提高,奥氏体晶粒逐渐长大,从而对H13钢的塑性及韧性都有很大影响。综合分析淬火温度选择在℃为宜。回火的主要目的是消除钢件在淬火时产生的应力,使其具有高硬度和耐磨性的同时还有所需要的塑性和韧性。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对于大型H13挤压模具调质后的硬度设计在44~46HRC。由图5、6可见,当回火温度在600~620℃二次回火时可满足硬度的设计要求,并且还可以保持较高的抗拉和屈服强度以及良好的冲击韧性。
H13钢经过预热后在℃淬火,保温1d,然后在600~620℃两次回火,每次保温时间均为1.5d,其奥氏体晶粒并没有明显长大,综合性能达到较佳范围。硬度满足设计要求44~46HRC,其组织更加稳定均匀,有利于提高热挤压模具的使用寿命。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573978',
container: s,
size: '0,0',
display: 'inlay-fix'当前位置: --&gt --&gt
热作模具钢H13的性能特点以及热处理工艺过程的有效控制
【点击次数:】 【加入时间: 14:52:05】 【】
东莞市弘超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联系人:康先生手机:电话:86 6传真:86 6邮箱:网址:诚信通ID:xinhongmouldsteelQQ:&& 微信公众号:hcsteel地址:广东省东莞市塘厦镇林村管理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热作模具用H13钢回火二次硬化效应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下载积分:1250
内容提示:热作模具用H13钢回火二次硬化效应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13|
上传日期: 16:42:15|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热作模具用H13钢回火二次硬化效应的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官方公共微信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h13回火温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