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1海岛大亨5任务不能玩被5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1.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 )A、主体 B、理论C、客体 D、实践2.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德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B、德国古典哲学、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C、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D、法国古典哲学、德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德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3.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A、实事求是 B、科学严谨C、唯物主义 D、与时俱进4.恩格斯说:“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属于( )A、本体论问题 B、价值论问题C、认识论问题 D、方法论问题5.列宁指出,物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能“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肯定了物质的( )A、客观实在性 B、主体依赖性C、可知性 D、相对性6.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是( )A、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 B、否定之否定规律C、质量互变规律 D、原因和结果辩证关系原理7.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 )A、主观的 B、实践的C、精神的 D、机械的8.认识的本质的是( )A、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C、主体基于客体的主观创造 D、主体的内心体验9.认识的主体是( )A、—切具有能动性的存在物 B、自我意识C、抽象的、超历史的人类主体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现实的人10.“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之间的对立,属于( )A、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认识路线的对立11.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提出了( )A、发展的观点 B、矛盾的观点C、辩证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12.康德认为人只能认识客观世界的现象,而无法达到现象背后的“自在之物”,这种观点在认识论上属于( )A、唯心主义 B、不可知论C、机械反映论 D、旧唯物主义13.马克思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这句话表明( )A、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理论必须与实践相结合14.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在社会历史领域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C、多元决定论 D、庸俗进化论15.反映特定的经济基础并为之服务的社会意识是( )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练习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练习A、社会心理 B、思想体系C、意识形态 D、群体意识16.科学属于生产力系统中的( )A、实体性因素 B、运筹性因素C、准备性因素 D、渗透性因素1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根本标准是( )A、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 B、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 D、质生产方式与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1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是( )A、领袖观点 B、群众观点C、民族观点 D、革命观点19.使用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的( )A、交换属性 B、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 D、社会属性20.英国自15世纪末开始的“圈地运动”的实质是( )A、封建制度的建立 B、资本家对雇佣工人的剥削C、资本的原始积累 D、奴隶主对奴隶的压迫2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生产相对过剩 B、生产绝对过剩C、生产相对不足 D、生产绝对不足22.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关系是( )A、剩余价值率大于利润率 B、利润率大于剩余价值率C、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D、剩余价值率是利润率的转化形式23.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所起作用的不同,马克思把资本划分为( )A、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24.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了(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垄断资本主义阶段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练习文章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练习出自)A、生产力方面的新变化 B、生产关系方面的新变化C、科学技术方面的新变化 D、上层建筑方面的新变化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诸种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改变C、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D、资本主义总的量变过程中阶段性的部分质变27.垄断利润本质上来自于( )A、垄断组织创造的价值 B、海外企业的利润C、非垄断企业的利润 D、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创造的剩余价值28.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是( )A、无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B、少数人对多数人的专政C、共产主义的政权形式 D、所有社会成员当家作主29.社会主义的根本的和首要的任务是( )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消除两极分化 D、消灭剥削30.卖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人们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 B、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C、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D、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3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A、是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B、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C、是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D、是否得到当前社会中大多数人的认可32.规律是物质运动发展过程中的联系,这种联系是( )A、偶然的 B、本质的C、必然的 D、稳定的33.真理的属性包括( )A、客观性 B、多元性C、绝对性 D、相对性34.以下选项符合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的界定的有( )A、劳动是人的本质 B、自由和理性是人的本质C、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35.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 )A、是抽象劳动的凝结 B、形成商品的价值C、形成商品的价格 D、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36.任何一个商品的价值,都包括( )A、物化劳动所创造的价值B、生产该商品所消耗的生产资料的原有价值C、生产该商品时新创造的价值D、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价值37.20世纪上半期比较重要的垄断组织形式有( )2016自考《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真题练习公务员考试A、辛迪加 B、托拉斯C、卡特尔 D、康采恩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政策有( )A、财政政策 B、行政法规C、货币政策 D、—定程度的国民经济计划化39.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在于( )A、各国在社会主义革命时的生产力状况和社会发展阶段不同B、各国的历史传统、文化习俗和具体国情不同C、时代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D、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40.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共同的基本特征包括( )A、都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B、生产目的都是为了满足劳动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C、都要消灭剥削制度D、都必须遵从市场经济规律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3.什么是资本积累?资本积累的实质是什么?44.简述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必然性。45.简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的关系。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阐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统一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47.试述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民主。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竞赛试题2(附答案)》
301、时间空间是正确答案:AA、 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B、 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C、 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D、 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302、实践的科学含义是正确答案:DA、 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B、 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C、 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D、 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303、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正确答案:CA、 客观实在性B、 自觉能动性C、 直接现实性D、 社会历史性304、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正确答案:DA、 物质和精神的统一B、 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C、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D、 多样性的物质统一305、“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说明正确答案:CA、 人的感觉具有先验性B、 人的感觉具有主观性C、 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D、 人的感觉具有经验性306、意识的本质是正确答案:BA、 大脑的机能和属性B、 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C、 大脑的分泌物D、 思维的各种现象307、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正确答案:BA、 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B、 抹杀了意识的能动特征C、 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 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308、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正确答案:DA、 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D、 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309、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正确答案:CA、 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B、 意识不受客体制约C、 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D、 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310、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正确答案:CA、 唯物主义B、 辩证法C、 主观唯心论D、 客观唯心论311、当今时代,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正确答案:AA、 生产实践B、 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C、 科学实验D、 审美和文艺体育实践312、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正确答案:BA、 客观性B、 能动性C、 对象性D、 任意性313、“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正确答案:DA、 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C、 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D、 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314、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正确答案:BA、 物质B、 意识C、 存在D、 实践315、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正确答案:CA、 事物的普遍联系B、 事物的一定变化和发展C、 事物的发展动力是内部矛盾D、 事物的发展经过量变到质变316、我国汉朝的董仲舒说:“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这是:正确答案:DA、 唯物论的观点B、 唯心论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317、“历史是逻辑的基础,逻辑是历史的修正”,这一观点是正确答案:B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观点C、 片面强调逻辑重要性的观点D、 割裂历史与逻辑统一的观点318、“从个别到一般,从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是正确答案:AA、 归纳与演绎B、 分析与综合C、 抽象到具体D、 实践到认识319、辩证思维方法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正确答案:DA、 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B、 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思维生成现实具体的过程D、 在思维中形成“多种规定的统一”的过程320、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错误在于正确答案:CA、 否认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B、 否认时间和空间的无限性C、 否认时间和空间同运动着的物质相联系D、 承认时间和空间的可变性321、先设计,后施工,才能建成楼房,这一事实说明正确答案:AA、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 意识对物质有决定作用C、 先有意识,后有物质D、 设计构思是工程师头脑自身的322、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最重要的表现是正确答案:BA、 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改造世界B、 人能够利用规律,通过实践自觉地改造客观世界C、 人不能改造和利用规律D、 人能够自觉地改造和利用客观规律323、发展的本质是正确答案:BA、 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更替B、 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C、 生物运动的绝对性和无条件性D、 事物内部的矛盾性324、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理论基础是正确答案:DA、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相互关系的原理B、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关系原理C、 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关系的原理D、 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325、社会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及其相互作用的根本途径是正确答案:AA、 劳动B、 自然条件C、 生产方式D、 社会意识326、下列命题中,正确表达了实践的含义的是正确答案:DA、 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 实践是“自我”产生“非我”的活动C、 实践是主体应付客体的活动D、 实践是主体改造和探索客体的活动327、“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话。”这是一种正确答案:A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相对主义的观点C、 唯心主义的观点D、 辩证法的观点328、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不能完全被认识的哲学流派是正确答案:DA、 唯物论B、 唯心论C、 二元论D、 不可知论32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正确答案:AA、 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C、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D、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330、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正确答案:BA、 辩证唯物主义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观点C、 形而上学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观点331、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正确答案:AA、 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B、 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C、 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依赖人的存在D、 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332、系统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正确答案:AA、 整体性B、 结构性C、 层次性D、 开放性333、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正确答案:BA、 事物的变化过程B、 事物由旧质转化为新质C、 事物的量变过程D、 事物的运动过程334、辩证的同一是正确答案:AA、 以差别、对立为前提的同一B、 不包含否定因素的同一C、 事物与其自身完全等同D、 不包含任何差别的绝对的同一335、主要矛盾是指正确答案:DA、 急待解决的比较明显的矛盾B、 促使事物发生根本变革的矛盾C、 贯穿于事物发展始终的矛盾D、 在复杂事物中居支配地位和起决定作用的矛盾336、运用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原理在方法论上应坚持正确答案:CA、 均衡论B、 一点论C、 重点论D、 二元论337、“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命题表明正确答案:DA、 个别完全包含在一般之中B、 个别先于一般而存在C、 没有一般就没有个别D、 任何个别都是一般338、一事物成为自身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是正确答案:CA、 量B、 度C、 质D、 关节点339、唯物辩证法所理解的事物的度是正确答案:CA、 一事物区别于它事物的内在规定性B、 事物存在发展的规模程度速度以及它的构成成分在空间上的排列等可以用数量表示的规定性C、 质与量的统一,是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D、 是保持事物自身存在的方面340、事物的部分质变是指:正确答案:CA、 关键部分发生质变B、 质变中量的扩张C、 量变过程中阶段性变化和局部性变化D、 渐进过程的中断,事物的突变341、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正确答案:CA、 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发展变化的基本形式和状态C、 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D、 事物发展的基础和条件342、对待我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正确答案:BA、 传统文化是民族的精华,应全部继承B、 批判继承,推陈出新C、 保留一半,抛弃一半D、 传统文化是封建糟粕,应全部抛弃343、把“否定之否定”称为“仿佛回到出发点的运动”是正确答案:BA、 诡辩论的观点B、 辩证法的观点C、 形而上学的观点D、 循环论的观点344、“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这是正确答案:AA、 唯物辩证法的思想B、 形而上学的思想C、 诡辩论的思想D、 相对主义的思想345、鲁迅在评《三国演义》时说:“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这一评述所蕴含的哲理是正确答案:BA、 要区分事物的两重性B、 要把握事物的度C、 对事物既要肯定又要否定D、 要把事物看作一个整体346、“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组成部分的相对位置和全部作用,一亿年以前的情况和一亿年以后的情况,都可以精确无误地演算出来,因为未来的一切早就存在宇宙诞生时便已经完全被确定了”,这是正确答案:DA、 唯心主义决定论B、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C、 非决定论D、 机械决定论347、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正确答案:C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348、划分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根据是正确答案:CA、 是否承认社会历史的规律性B、 是否承认阶级斗争C、 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 是否承认社会意识的能动作用349、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正确答案:AA、 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B、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350、“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这一著名诗句包含的哲理是正确答案:DA、 物质运动的客观性和时空的主观性的统一B、 物质运动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C、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的统一D、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统一351、“旧唯物主义是半截子的唯物主义”,这是指正确答案:BA、 旧唯物主义是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B、 旧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C、 旧唯物主义是机械唯物主义D、 旧唯物主义是割裂了运动与静止的辩证法352、既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分化统一的历史前提,又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正确答案:BA、 运动B、 实践C、 精神生产D、 物质生产35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是正确答案:CA、 思维对事物本质的概括和反映B、 用来整理感性材料的思维形式C、 事物内在的本质和稳定的联系D、 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基本环节354、有一首描述在战争中缺了钉子的马掌会导致国家灭亡的童谣:“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这首童谣包含的哲学原理是正确答案:AA、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B、 事物是变化的C、 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D、 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35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正确答案:D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35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正确答案:AA、 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B、 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C、 抽象与具体的关系D、 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357、在自然界中,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在社会中,没有先进,无所谓落后;在认识中,没有正确,就无所谓错误。这说明正确答案:DA、 矛盾双方是相互排斥的B、 矛盾双方是相互渗透的C、 矛盾双方是相互转化的D、 矛盾双方是相互依存的358、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准是正确答案:DA、 事物是否发生了显著变化B、 事物变化持续时间的长短C、 事物变化范围的大小D、 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的范围359、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正确答案:BA、 正确的理论原则B、 客观存在的事实C、 群众的意见要求D、 人们的主观愿望360、马克思主义哲学按其本性来说是正确答案:BA、 运动的、发展的B、 批判的、革命的C、 科学的、真理的D、 实践的、客观的361、运动是物质的正确答案:AA、 根本属性B、 唯一特性C、 外部现象D、 内部本质36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主要是因为实践是一种正确答案:CA、 客观物质性活动B、 自觉能动性活动C、 直接现实性活动D、 社会历史性活动363、当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新的研究成果曾出不穷。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正确答案:DA、 科学家的聪明才智决定的B、 正确的科技政策决定的C、 环境和资源的状况决定的D、 生产实践的需要决定的364、两种对立的发展观是正确答案:BA、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B、 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对立365、时间的一维性就是它的正确答案:CA、 客观性B、 顺序性C、 不可逆性D、 永恒性366、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一切旧哲学的最显著的特点是正确答案:DA、 阶级性B、 科学性C、 革命性D、 实践性367、事物的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正确答案:CA、 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B、 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C、 质是内在的规定性,属性是外在表现D、 质是客观存在的,属性是主观认识的结果368、科学证明,人脑是正确答案:CA、 思维的源泉B、 思维的产物C、 思维的器官D、 思维的对象36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正确答案:DA、 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 17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 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70、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正确答案:BA、 学习书本知识B、 参加社会实践C、 进行社会调查D、 研究实际情况371、以下论断属主观唯心主义的有正确答案:CA、 “天下物皆可理照”B、 “理在事先”C、 “事物就是感觉的结合”D、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人乎”372、哲学是正确答案:C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 关于世界观的理论表现D、 关于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汇373、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的全面看法是正确答案:CA、 物质是第一性,意识是第二性B、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的机能C、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D、 物质是意识的根源,意识是对物质的反映374、“人的知识和才能是天生就有的,''上智''与''下愚''的差异是不可改变的”。这种观点在哲学上属于正确答案:AA、 唯心主义先验论B、 唯物主义可知论C、 折衷主义诡辩论D、 形而上学唯物论37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正确答案:DA、 对世界发展动力问题的不同回答B、 对世界可知与不可知问题的不同回答C、 对意识是否具有能动性问题的不同回答D、 对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376、人们头脑中的鬼神观念是正确答案:AA、 人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反映B、 头脑中自生的C、 人脑对鬼神的反映D、 人在梦幻中产生的377、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正确答案:DA、 事物是客观存在的B、 事物是运动发展的C、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D、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378、庄子提出:“是亦彼也,彼亦是也。”他只强调事物的联系,否认事物之间的区别。这是一种正确答案:CA、 唯心主义观点B、 唯物主义观点C、 相对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观点379、下列选项中,体现坚持适度原则的是正确答案:AA、 掌握火候,适可而止B、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C、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380、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事物之间必然联系的是正确答案:AA、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B、 人口的增长速度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 社会意识的变革是社会革命的根本原因D、 地理环境决定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381、列宁说:“世界不会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来改变世界。”这说明意识活动具有正确答案:BA、 创造性B、 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C、 目的性和计划性D、 导控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382、马克思主义哲学同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是正确答案:BA、 物质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世界是可知的D、 世界是不可知的383、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正确答案:AA、 都是一元论B、 都是二元论C、 都是多元论D、 都是可知论384、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正确答案:BA、 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85、把可直接感知的某种具体实物看作是世界的本原,这种观点属于正确答案:AA、 朴素唯物主义B、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庸俗唯物主义386、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的根本分歧是正确答案:DA、 肯定世界的统一性还是否认世界的统一性B、 认为世界统一于运动还是统一于静止C、 认为世界统一于主体还是统一于客体D、 认为世界统一于物质还是统一于精神387、相对静止是指正确答案:CA、 事物绝对不动B、 事物永恒不变C、 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 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388、在生活和工作中,凡事都要掌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和“不及”。这在哲学上符合正确答案:BA、 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的原理B、 量和质相统一的原理C、 理论和实践相统一的原理D、 内因和外因相结合的原理389、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这是一种正确答案:C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 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390、否定之否定规律是在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领域普遍起作用的规律,它在正确答案:AA、 事物完成一个发展周期后表现出来B、 事物经过一次辩证的否定后表现出来C、 事物发展的任何阶段上都表现出来D、 事物经过量变向质变转化后表现出来391、在现实中还没有充分的根据,也不具有必要的条件,在目前不能实现的可能性,属于正确答案:DA、 较差的可能性B、 微小的可能性C、 现实的可能性D、 抽象的可能性392、矛盾的特殊性要求我们正确答案:CA、 实事求是地承认矛盾B、 大胆揭露勇敢面对矛盾C、 科学分析主要和次要矛盾D、 平稳化解矛盾393、农业的歉收既影响农民的收入和农业扩大再生产的规模,也影响工业原料的来源和工业产品的销售,从因果关系看,这是正确答案:AA、 一因多果B、 一果多因C、 同因异果D、 同果异因394、下列选项中正确说明运动和物质关系的是正确答案:DA、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B、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C、 运动是物质的内在根据D、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395、下列活动中,属于最基本实践活动的是正确答案:AA、 农民播种小麦B、 法官审理案件C、 运动员参加比赛D、 演员进行表演396、我国古代有人提出 “杀盗非杀人”,这些说法的错误在于割裂了正确答案:B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联系B、 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的联系C、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联系D、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联系397、“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这句话在哲学上讲正确答案:CA、 矛盾的普遍性B、 矛盾的斗争性C、 矛盾的特殊性D、 矛盾的同一性398、人脑产生意识就像肝脏分泌胆汁一样,这是属于正确答案:BA、 朴素唯物主义观点B、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C、 唯心主义观点D、 形而上学的观点399、唯物辩证法认为,条件是指正确答案:DA、 事物之间的必然联系B、 事物之间的直接联系C、 事物联系的中间环节D、 同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相关联的诸要素的总和400、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正确答案:CA、 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B、 科学实验C、 生产实践D、 教育实践401、原子是“宇宙之砖”的观点属于正确答案:D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庸俗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402、静止就是正确答案:CA、 绝对不动B、 暂时不动C、 运动的特殊状态D、 永远不动403、正确认识具体事物的基础是分析正确答案:DA、 矛盾的同一性B、 矛盾的斗争性C、 矛盾的普遍性D、 矛盾的特殊性404、《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表明正确答案:AA、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B、 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C、 质变优于量变D、 质变和量变相互渗透405、时间和空间,是正确答案:BA、 人们为了生活的方便制造出来的。B、 物质运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C、 与物质运动无关的。D、 无法精确测量和准确计算的。406、所谓世界统一于物质,是指正确答案:CA、 物质是其自身永恒存在与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B、 指世界统一于存在。C、 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D、 仅与物质的具体属性保持统一。407、所谓意识正确答案:BA、 仅仅是主观的东西。B、 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内容上是客观的。C、 是头脑自生的。D、 仅仅是客观的东西。408、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的根本对立在于正确答案:BA、 对世界状况的不同回答B、 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C、 对世界模式的不同回答D、 对世界趋势的不同回答409、承认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的观点正确答案:AA、 是一切哲学的观点B、 只是唯物主义哲学的观点C、 只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观点D、 只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410、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是指正确答案:DA、 对立和统一B、 运动和静止C、 肯定和否定D、 量变和质变411、只承认绝对运动,不承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正确答案:BA、 主观唯心主义B、 相对主义和诡辩论C、 ?形而上学D、 客观唯心主义?412、哲学上的物质范畴与自然科学物质结构理论的关系属于正确答案:DA、 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 全局和局部的关系D、 一般和个别的关系413、把思维归结为只是人脑的生理过程的观点是正确答案:AA、 庸俗唯物主义B、 二元论C、 客观唯心主义D、 相对主义?414、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正确答案:DA、 意识是沟通主观和客观的桥梁B、 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桥梁C、 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它的内容是主观的D、 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而它的形式是主观的415、全部社会生活正确答案:DA、 在本质上是真实的B、 在本质上是客观的C、 在本质上是物质的D、 在本质上是实践的416、“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这句话的正确含义是正确答案:D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C、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D、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417、在人与客观规律的关系问题上,人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正确答案:CA、 人可以创造客观规律B、 人可以改变客观规律C、 人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D、 人可以消灭客观规律418、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根源在于正确答案:DA、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B、 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C、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D、 竞争的结果419、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资本集中的直接后果是正确答案:CA、 社会总资本急剧增加B、 社会就业率明显提高C、 个别资本规模迅速扩大D、 绝对剩余价值总量快速增长420、垄断的形成是正确答案:AA、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B、 生产输出的结果C、 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D、 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421、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正确答案:CA、 18世纪末期B、 19世纪中期C、 19世纪末20世纪初D、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22、垄断利润是正确答案:DA、 资本家获得的超额利润B、 垄断组织获得的平均利润C、 垄断组织获得的一般利润D、 垄断组织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423、垄断价格的形成和垄断利润的产生表明正确答案:CA、 价值规律不再起作用了B、 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了限制C、 价值规律的作用形式发生了变化D、 价值规律的内容发生了变化424、各种垄断组织虽然形式不同,但本质都是为了正确答案:DA、 避免两败俱伤B、 联合起来共同发展C、 相互之间竞争D、 获取高额垄断利润425、垄断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主宰者是正确答案:CA、银行资本家B、 工业资本家C、 金融寡头D、 商业资本家426、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垄断地位的资本是正确答案:BA、 产业资本B、 金融资本C、 银行资本D、 商业资本427、垄断价格形成后,价值规律改变了正确答案:CA、 内容变化B、 作用性质C、 作用形式D、 作用力度42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正确答案:AA、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B、 国家政权与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 消除了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D、 解决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垄断资本主义42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确答案:BA、 可以完全克服B、 不可能克服C、 有可能克服D、 可以克服其大部分430、资产阶级国家参与社会再生产的目的是正确答案:DA、 实现供求总量平衡,调整优化经济结构B、 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社会生产力C、 实现充分就业D、 保证垄断资产阶级获得高额垄断利润431、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的依据是正确答案:BA、 军备力量的强弱B、 资本和经济实力的大小C、 国土的大小D、 人口的多少432、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实现的正确答案:AA、 参与制B、 个人联合C、 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D、 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433、为了获得高额垄断利润,垄断组织在采购原材料时多采取正确答案:BA、 垄断高价B、 垄断低价C、 自由价格D、 市场价格434、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正确答案:CA、 获得平均利润B、 获得超额利润C、 获得高额垄断利润D、 消灭中小企业435、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社会制度的性质是正确答案:CA、 私人垄断资本主义B、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后资本主义436、资本输出的实质是正确答案:DA、 发达国家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的手段B、 发达国家带动其商品输出的手段C、 发达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一种互助互利关系D、 金融资本掠夺、剥削和奴役其它国家和人民的重要手段437、各国最大的垄断组织从经济上瓜分世界表明( )产生正确答案:B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 国际垄断同盟C、 金融寡头D、 资本输出438、企业经营全球化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CA、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际联盟的形成B、 世界贸易组织主导经济全球化的能力不断提高C、 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D、 国际金融机构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439、垄断资本主义时期,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正确答案:DA、 商业资本国际化B、 借贷资本国际化C、 产业资本国际化D、 金融资本国际化440、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正确答案:A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B、 发展中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C、 对外开放国家占优势、为主导的经济运动D、 各国平等互利的经济运动441、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发展正确答案:DA、 只有消极的影响B、 只有积极的影响C、 无所谓积极与消极的影响D、 既有积极也有消极的影响442、经济全球化的进程明显加快的原因有很多,但不包括正确答案:DA、 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向纵深发展B、 国际贸易自由化程度大大提高C、 国际资本流动的大幅度增加D、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的出现443、经济全球化的内容有许多,但不包括正确答案:CA、 生产全球化B、 贸易全球化C、 殖民体系全球化D、 资本全球化444、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防止社会冲突,保持社会稳定正确答案:AA、 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社会福利制度B、 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终身雇佣制度C、 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职工参股制度D、 建立实施全社会统一的职工持股制度44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正确答案:BA、 有利于所有国家B、 有利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C、 有利于发展中国家D、 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446、资本主义国家的福利制度正确答案:DA、 提高了劳动者的实际工资B、 表明资产阶级同劳动人民的利益是一致的C、 减轻了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D、 没有减轻对雇佣劳动者的剥削,是羊毛出在羊身上447、美国波音747客机的600万个零部件由美国及另外6个国家的1200 多家企业提供,这是正确答案:BA、 商品国际化的表现B、 生产全球化的表现C、 贸易全球化的表现D、 资本全球化的表现448、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正确答案:DA、 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B、 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C、 计划经济取代商品经济D、 社会主义公有制取代资本主义私有制449、资本主义国家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正确答案:CA、 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 表明了资本主义的生命力C、 有利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D、 缓和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450、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要正确答案:CA、 否定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切改良B、 对资本主义采取全面肯定的态度C、 借鉴资本主义社会中反映人类文明进步的改良D、 借鉴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451、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这意味着正确答案:AA、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担当调控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职能B、 国家垄断资本掌控经济生活C、 所有重要的经济部门实行国有化D、 国家垄断重于私人垄断45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答案:DA、 国内市场竞争的结果B、 国际竞争激烈化的结果C、 垄断统治加强的结果D、 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矛盾发展的结果45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使生产、资本、管理社会化程度空前提高这表明正确答案:AA、 为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了最充分的物质基础B、 经济危机彻底得以消除C、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得到解决D、 资本主义制度具有生命力454、资本主义积累过程发展的历史趋势是正确答案:BA、 缓和并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B、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C、 全世界同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D、 全世界都进入资本主义制度455、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唯一途径是正确答案:DA、 用垄断代替自由竞争B、 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代替私人垄断资本主义C、 用国际垄断代替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用社会主义制度代替资本主义制度456、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是正确答案:BA、 垄断资本主义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C、 生产社会化D、 经营管理社会化457、经济全球化带给发展中国家的消极影响有许多,但不包括正确答案:DA、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B、 在国际贸易关系中剩余价值大量流失C、 金融风险加大D、 经济发展机会大大减少45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经济的干预正确答案:DA、 从根本上改变了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阶级矛盾B、 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性质C、 使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形成了利益一致D、 没有改变劳动者被剥削的地位45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在于正确答案:DA、 使垄断资本主义存在着时而迅速发展时而停滞的趋势B、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C、 使垄断资本主义经济长期处于滞胀状态D、 它只能暂时使某些矛盾缓和,但却使这些矛盾加深和复杂化460、垄断资产阶级推行改良政策正确答案:CA、 减轻了工人和其他劳动者受剥削的程度B、 从根本上触及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C、 没有改变工人阶级受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地位D、 改变了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的利益对立461、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占主导地位的所有制形式是正确答案:AA、 个体资本所有制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 法人资本所有制D、 国家资本所有制462、法人资本所有制有两种形式是正确答案:BA、 国家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B、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C、 机构法人资本所有制和个人法人资本所有制D、 企业法人资本所有制和私人法人资本所有制463、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资本主义国家内正确答案:DA、 拥有所有权的资本家直接经营和管理企业B、 所有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C、 个别企业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发生了分离D、 大企业内部资本所有权与控制权发生分离464、二战后的经济危机正确答案:BA、 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增强B、 对社会经济的破坏性减弱C、 经济周期的长度增加D、 危机期间失业率大幅度提高465、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正确答案:DA、 意味着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性质发生了变化B、 从根本上改变了资本主义社会C、 从根本上适应了生产的社会化D、 从根本上说是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作用的结果466、法人资本所有制正确答案:CA、 是私人股份资本股东化的产物B、 是国家资本股东化的产物C、 是法人股东化的产物D、 是个人资本股东化的产物467、二战后发达国家大型企业的实际控制者是正确答案:CA、 大股东B、 资本家C、 高级职业经理D、 中产阶级468、实现生产资料的经济上的所有权与法律上的所有权发生分离的是正确答案:BA、 个体资本所有制B、 私人股份资本所有制C、 法人资本所有制D、 国家资本所有制469、二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的正确答案:CA、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提高了B、 资本占有的社会性减弱了C、 资本占有社会性的提高没有改变资本在社会经济关系中的支配地位D、 资本占有社会性的提 本文来自高考资源网知识经济行业之中B、 高度垄断行业之中C、 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部门D、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居支配地位的巨型公司中471、自由竞争和生产集中的关系是正确答案:BA、 生产集中引起自由竞争B、 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C、 自由竞争限制了生产集中D、 生产集中消灭了自由竞争472、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正确答案:AA、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 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C、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 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473、垄断资本主义取代自由竞争资本主义,表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正确答案:DA、 实现了自我否定B、 发生了根本变化C、 仍无任何变化D、 有局部调整,但没有改变本质474、资本主义自由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集中,生产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产生正确答案:CA、 社会化大生产超出国界B、 商品输出替代资本输出C、 垄断D、 资本输出替代商品输出475、少数资本家大企业联合起来,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行为是正确答案:DA、 联合B、 兼并C、 收购D、 垄断476、金融资本是正确答案:DA、 工业资本和农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B、 工业资本和商业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C、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溶合而成的资本D、 工业资本和银行资本在垄断的基础上溶合的而成的资本477、“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正确答案:CA、 直接参与工业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B、 直接参与银行的经营和管理C、 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众多企业和银行机构D、 通过购买所属公司全部股票直接掌控企业和银行478、垄断利润是通过正确答案:AA、 操纵市场获得的B、 改进技术获得的C、 扩大投资获得的D、 增加贷款获得的479、垄断高价高于价值和生产价格意味着正确答案:CA、 垄断价格不受价值制约B、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会大于价值总额C、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相等D、 社会商品价格总额会大于价值总额480、垄断价格正确答案:BA、 是由垄断组织自由制定的不受价值约束的价格B、 虽然会高于产品的价值,但受价值规律制约C、 虽然会高于产品的价值,但不受价值规律制约D、 通常与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相一致的481、垄断价格表明垄断能正确答案:DA、 创造出新的价值,没有违背价值规律B、 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不受价值规律制约C、 增加商品价值总量使之与商品价格总额相等D、 提高或压低个别商品的价格,但受价值规律的制约482、资本主义进入到垄断阶段后垄断和竞争的关系是正确答案:BA、 垄断消灭了竞争B、 垄断凌驾于竞争之上与之并存C、 竞争凌驾于垄断之上D、 垄断缓和了竞争48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占主导地位的资本输出是正确答案:CA、 商品资本输出和借贷资本输出B、 商品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C、 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D、 生产资本输出和商品资本输出48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能够正确答案:DA、 消灭私人垄断资本B、 实行计划经济,消灭危机C、 消灭资本主义基本矛盾D、 在不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某些调整485、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是正确答案:BA、 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 生产高度社会化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尖锐化的结果C、 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生产资料全部国有化的结果D、 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48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正确答案:AA、 可以调节社会生产;但没有消灭资本主义的矛盾B、 能够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改变资本主义性质C、 通过调节社会生产,克服了生产的盲目性D、 通过各种福利政策使劳动者摆脱被剥削的地位487、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正确答案:AA、 资本主义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的资本主义B、 资本主义国家掌握全部私人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C、 资本主义国家掌握全部社会垄断资本的资本主义D、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投资实现全部资本国有化的垄断资本主义48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表明正确答案:AA、 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范围内的局部调整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被新的生产关系代替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很快要代替资本主义国家D、 资本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489、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是正确答案:CA、 国家协调私人垄断资本相互关系B、 各个私人垄断资本相互有机结合的总体C、 资产阶级国家机器为私人垄断资本服务D、 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相互矛盾的体现490、当代资本主义国际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是正确答案:CA、 国际卡特尔B、 混合联合企业级C、 跨国公司D、 国际康采恩491、在垄断资本主义的各个基本经济特征中最根本的特征是正确答案:CA、 国家垄断同盟的形成B、 资本输出具有重要的意义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D、 瓜分世界领土,形成殖民体系49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正确答案:BA、 改变了经济的资本主义性质B、 符合垄断资本家的整体利益C、 代表了个别资本家的利益D、 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基础49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宏观管理和调节体现的是正确答案:CA、 全体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B、 个别金融寡头的经济利益C、 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D、 国有企业的经济利益494、认识论是研究正确答案:DA、 世界是什么的科学B、 世界是怎样的科学C、 人的心理活动的科学D、 人的认识的哲学理论495、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正确答案:AA、 能动的反映论B、 经验论C、 先验论D、 不可知论49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正确答案:BA、 唯物论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辩证法的观点D、 认识是一个过程的观点497、把科学的实践观第一次引入认识论是正确答案:CA、 费尔巴哈哲学的功绩B、 黑格尔哲学的功绩C、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绩D、 康德哲学的功绩498、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正确答案:A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C、 科学实验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499、下列对实践概念理解错误的是正确答案:BA、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B、 实践是人的本能活动C、 实践是实现改造世界任务的唯一途径D、 实践是人的最本质的存在方式500、实践的主体是正确答案:BA、 绝对精神B、 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C、 人D、 人的意识501、实践的客体是正确答案:DA、 绝对精神的对象化B、 客观物质世界C、 人的意识的创造物D、 进入主体的认识和实践范围的客观事物502、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主体的涵义的是正确答案:DA、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感性认识能力的人B、 认识的主体是具有理性认识能力的人C、 认识的主体是具体的,有血有肉的人D、 认识的主体是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503、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达了认识客体的涵义的是正确答案:AA、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B、 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C、 认识的客体是外部自然界D、 认识的客体是客观存在的事物504、实践的中介是正确答案:AA、 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及其运用的程序和方法B、 对一事物存在和发展有联系的各种要素的总和C、 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D、 受命于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505、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正确答案:CA、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 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 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 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506、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路线是正确答案:AA、 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路线B、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路线C、 先验论的认识路线D、 唯理论的认识路线507、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路线是正确答案:CA、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路线B、 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路线C、 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D、 经验论的认识路线508、列宁提出的:“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正确答案:AA、 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对立B、 经验论与唯理论的对立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509、唯物主义认识论和唯心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正确答案:AA、 是否承认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B、 是否承认人有认识能力C、 是否承认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D、 是否承认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510、“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们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来说,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正确答案:AA、 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B、 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C、 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D、 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51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类认识发展的动力在于正确答案:DA、 人类的精神活动B、 人类的社会生活C、 人类的正确思想路线D、 人类的社会实践512、未来科学家尼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看,这句话对我们的启示是正确答案:CA、 认识总是滞后于实践B、 实践和认识互为先导C、 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因为它不仅具有普遍性的品格,而且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D、 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513、“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正确答案:C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人具有改造自然的能力C、 实践是认识的动力D、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514、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表明正确答案:AA、 一切知识归根到底来自实践B、 个人知识都来自直接实践?C、 没有必要学习间接经验D、 只有通过直接经验才能学到知识515、马克思指出:“搬运夫和哲学家之间的原始差别要比家犬和猎犬之间的差别小得多,它们之间的鸿沟是分工掘成的”这表明正确答案:CA、 人的聪明才智无先天区别B、 人的聪明才智得大小主要取决于主观努力的程度C、 人的聪明才智主要来源于后天实践D、 人的聪明才智由其社会政治地位决定516、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正确答案:CA、 认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 认识中“源”和“流”的关系?D、 实践和理论的关系?517、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表明正确答案:DA、 每个人必须事事经过实践才能有认识B、 只要坚持实践就一定能获得正确认识C、 直接知识来自于实践,间接知识不来于自实践D、 一切认识归根到底来自于实践518、“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正确答案:DA、 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B、 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C、 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D、 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519、“社会上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正确答案:C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技术推动了科学的发展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科学进步是实践的目的520、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人如何学会改造自然界而发展的”,这句话说明正确答案:DA、 人具有改造世界的能力B、 人的认识具有主观能动性C、 人的认识能力是不受限制的D、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521、“纸上得来终觉浅,决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这一名句强调的是正确答案:A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B、 实践是推动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间接经验毫无用处522、“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这种观点是正确答案:BA、 强调认识对实践的作用B、 强调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C、 认为认识可以脱离实践D、 认为实践可以脱离认识523、“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这一论断说明了正确答案:BA、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B、 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C、 实践检验真理不需要理论指导D、 认识活动与实践活动具有同样的作用和力量524、认识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答案:CA、 发现真理B、 认识世界C、 改造世界D、 创立新理论525、毛泽东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这段话强调的是正确答案:BA、 认识的任务在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B、 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改造世界C、 认识的任务在于运用客观规律解释世界D、 只要了解了客观规律就能成功地改造世界52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正确答案:BA、 主体对各种认识要素的建构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主体对客体本质的内省D、 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527、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正确答案:CA、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 可知论的认识观点528、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正确答案:B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主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 客观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529、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正确答案:DA、 唯理论B、 经验论C、 先验论D、 反映论530、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是正确答案:BA、 否认意识的能动性B、 夸大意识的能动性C、 否认物质的决定性D、 夸大物质的决定性531、旧唯物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看成正确答案:DA、 人们纯思维的理性活动B、 不断反复、无限发展的认识过程C、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D、 照镜子似的、直观被动的反映532、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正确答案:AA、 所有唯物主义的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 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 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533、“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这是正确答案:CA、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 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534、“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不可逾越的天然界限”,这种观点是正确答案:DA、 辨证反映论B、 经验论C、 辩证唯物论D、 不可知论535、驳斥不可知论最有力的论据是正确答案:DA、 物质是可以通过感觉感知的B、 人可以透过现象揭示本质C、 感性认识可以上升为理性认识D、 实践的成功可以证明人们对客体的认识是正确的536、古希腊的怀疑论者们强调说对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感觉是不同的,如同一盆水,有人感觉说温,有人感觉说凉。这说明正确答案:CA、 世界的真实状况是人们无法知道的B、 认识结果是由主体决定的C、 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D、 认识具有客观性537、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答案:AA、 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B、 认识和被认识的关系C、 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D、 相互作用的关系538、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正确答案:DA、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B、 意识第一性的观点C、 辩证的观点D、 实践的观点539、马克思主义认为,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指正确答案:DA、 主体对客体的物质欲望和要求B、 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C、 主体对客体的改造和变革的结果D、 客体对于主体的有用性和效益性540、韩愈的《马说》论曰:“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句论断在哲学上体现了主体和客体的正确答案:AA、 相互依存关系B、 相互转化关系C、 主体决定客体的关系D、 客体决定主体的关系541、“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一思想体现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原理是正确答案:CA、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 理论来源于实践C、 科学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D、 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542、“离开革命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而不以革命理论为指南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这句话强调的是正确答案:CA、 要重视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B、 要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C、 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D、 要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理论543、在认识问题上,“跟着感觉走”是正确答案:DA、 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 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C、 机械唯物论的观点D、 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544、我们强调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因为正确答案:AA、 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B、 意识可以转化为物质C、 主观和客观可以相互转化D、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545、列宁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行动”,这一命题的含义是正确答案:CA、 革命理论比革命行动更重要B、 革命运动是革命理论的派生物C、 革命理论对革命实践具有指导作用D、 革命理论最终决定革命运动的成败546、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这句话强调了正确答案:DA、 人们只有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认识事物B、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至关重要C、 人们不仅要善于观察事物,而且要善于思考问题D、 人们在认识事物是要有理性的指导547、认识运动是一个无限反复、无限发展过程的观点属正确答案:CA、 唯心主义认识论的观点B、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C、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D、 机械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观点548、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各种感官感觉到一个梨子的各种属性,在意识中把它们联系起来形成了关于这个梨子的感性形象,这种反映形式是正确答案:BA、 感觉B、 知觉C、 表象D、 分析549、“认识开始于感觉”,这是正确答案:DA、 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正确观点C、 唯心主义的错误观点D、 正确的观点,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能接受550、理性认识的特点是正确答案:DA、 对感性认识的综合B、 与客观事物无关的人的自由创造物C、 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的直接把握D、 借助于抽象思维达到对事物本质的把握551、概念、判断、推理是正确答案:AA、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B、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C、 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D、 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55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正确答案:CA、 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 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与书本C、 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 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553、“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即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更深刻地感觉它。”这一观点说明正确答案:CA、 感性认识对人认识事物本质没有实际意义B、 感性认识是整个认识的起点C、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D、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554、同一句格言,年轻人的理解没有饱经风霜的老人理解丰富。这说明正确答案:AA、 感性经验支撑下的理性认识更丰富深刻B、 理性指导下的感性认识丰富C、 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D、 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555、感觉、知觉、表象是正确答案:CA、 反映论的三种形式B、 意识的三种形式C、 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 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556、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正确答案:BA、 认识论的辩证法B、 认识论的唯物论C、 认识论的唯理论D、 认识论的经验论557、坚持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就是在认识论上坚持正确答案:BA、 可知论B、 唯物论C、 辩证法D、 唯心论558、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辩证统一的基础是正确答案:DA、 客观世界B、 感性认识C、 理性认识D、 实践559、过分强调感性认识的作用,否认理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正确答案:BA、 唯理论学派B、 经验论学派C、 唯物主义阵营D、 唯心主义阵营560、过分强调理性认识的作用,否认感性认识的重要性的观点,在哲学上属于正确答案:CA、 可知论学派B、 不可知论学派C、 唯理论学派D、 经验论学派561、有些同志在工作中单纯凭自己的经验办事,轻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他们在认识论上犯了正确答案:DA、 类似唯心主义经验论的错误B、 类似唯理论的错误C、 类似客观唯心主义的错误D、 类似经验论的错误562、对于哲学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唯理论和经验论两大派别的正确评价是正确答案:CA、 唯理论是正确的,经验论是错误的B、 经验论是正确的,唯理论是错误地C、 唯理论和经验论各有片面的真理性D、 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完全错误的563、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选项中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正确答案:DA、 调查研究,了解情况B、 深入思考,形成理论C、 精心安排,制定计划D、 执行计划,付诸实践564、在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中的认识是正确答案:BA、 感性具体阶段的认识B、 理性抽象阶段的认识C、 理性具体阶段的认识D、 感性与理性统一的认识565、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正确答案:CA、 感觉——知觉——表象B、 概念——判断——推理C、 实践——认识——实践D、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566、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是正确答案:BA、 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B、 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C、 认识过程的结束D、 认识过程的初始阶段567、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正确答案:CA、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过程B、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C、 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D、 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的过程568、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正确答案:BA、 熟知即真知B、 熟知不等于真知C、 熟知起源于真知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569、承认我们知识的相对性就正确答案:DA、 必然归结为诡辩论B、 必然归结为怀疑主义C、 必然归结为不可知论D、 可以防止认识的僵化570、真理就是正确答案:DA、 客观事物及其规律B、 大多数人同意的观点C、 对人类生存有用的理论D、 对客观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571、辨别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的关键是看它正确答案:BA、 是不是被大多数人所接受B、 是不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 是不是具有绝对性D、 是不是能够满足人的需要572、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正确答案:DA、 伟人之言B、 吾人之心C、 众人意见D、 社会实践573、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认为,真理的根本属性是正确答案:BA、 有用性B、 客观性C、 相对性D、 阶级性574、所谓客观真理,主要是指正确答案:AA、 人的正确认识中所含有的客观内容B、 认识的客体C、 主观对客观的反映D、 客观存在575、真理和客观真理的关系是正确答案:CA、 对立统一关系B、 真理包含客观真理C、 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D、 自然科学的真理是客观真理,社会科学的真理不是客观真理576、“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即是真理”,这是正确答案:AA、 混淆了真理性认识与一般认识的错误观点B、 辩证唯物主义的真理观C、 一切唯物主义的真理观D、 混淆了真理的客观性和规律客观性的错误观点577、在真理问题上,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正确答案:CA、 真理的本性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B、 真理的客观性C、 真理的辩证法D、 物质世界的可知性578、真理的内容是正确答案:DA、 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B、 以某些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 以全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D、 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579、下列是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正确答案:AA、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B、 真理是自然规律C、 真理是社会规律D、 真理是正确认识580、客观真理或真理的客观性是指正确答案:AA、 真理的内容和检验标准是客观的B、 真理的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C、 真理是人的感觉的复合D、 真理是指客观事物本身581、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正确答案:CA、 有条件性B、 相对性C、 一元性D、 无限性582、“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命题,其含义是正确答案:DA、 强调真理的客观性B、 否认真理的客观性C、 强调真理具有客观标准D、 否认真理具有客观标准583、“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正确答案:A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584、真理是没有阶级性的,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因为正确答案:DA、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真理是不断发展的B、 真理是具体的,任何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C、 真理就是客观规律,真理和人的阶级地位无关D、 真理具有客观性,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类的客观内容585、“真理是思想形式,是人类经验的组织形式”这是正确答案:AA、 主观唯心主义真理论B、 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论C、 客观真理论D、 形而上学真理论586、16世纪末,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结论。这件事说明正确答案:BA、 感性认识只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B、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C、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真理是对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587、下列属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是正确答案:AA、 真理具有一元性B、 有用即真理C、 谎言说一百遍就成为真理D、 真理和谬误没有严格的界限588、真理的绝对性是指正确答案:BA、 真理不能继续发展B、 真理的无条件性C、 真理的运用不受条件限制D、 真理不需要检验589、真理的相对性应理解为正确答案:DA、 真理和谬误之间没有确定的界限B、 对同一对象不同的乃至对立的认识都是真理C、 真理的标准是多重的D、 真理有待扩展和深化?590、任何科学理论都不能穷尽真理,而只能在实践中不断开辟认识真理的道路。这说明正确答案:CA、 真理具有客观性B、 真理具有绝对性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具有全面性591、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这说明真理具有正确答案:CA、 不确定性B、 主观性C、 相对性D、 绝对性592、坚持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辩证关系的观点是正确答案:BA、 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B、 真理问题上的辩证法C、 真理问题上的一元论D、 真理问题上的二元论593、在真理观上绝对主义的错误是正确答案:DA、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不讲真理的主观性B、 只讲真理的相对性,不讲真理的绝对性C、 只讲真理和谬误的转化,不讲真理和谬误的对立D、 只讲真理的绝对性,不讲真理的相对性594、真理观上的相对主义,错误在于正确答案:AA、 夸大真理的相对性,否认真理的绝对性B、 夸大真理的绝对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C、 只讲真理的客观性,否认真理的相对性D、 认为关于同一对象真理性的认识只有一个595、把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看成绝对真理,并当作检验其他一切认识真理性的标准,这是一种正确答案:A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相对主义的观点D、 经验论的观点596、“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这一命题所包含的哲理是正确答案:CA、 认识经历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B、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C、 认识不能停滞,而应该不断扩展和深化D、 改造世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597、列宁指出:“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这句话表明正确答案:CA、 真理和谬误是认识的两个阶段B、 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区别C、 真理具有相对性D、 真理的标准是双重的598、真理和谬误的根本区别就在于正确答案:BA、 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接受或同意B、 主观与客观是否相符合、相一致C、 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需要D、 是否能够激励人和影响人599、“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意义”是正确答案:BA、 形而上学的观点B、 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 诡辩论的观点D、 相对主义的观点600、真理与谬误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正确答案:CA、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绝对对立的B、 没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D、 两者之间没有原则区别601、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是正确答案:CA、 诡辩论的观点B、 经验论的观点C、 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D、 旧唯物主义的观点602、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正确答案:DA、 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 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 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 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603、163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日罗马教皇在公开集会上正式承认伽利略在350多年前受到教廷审判是不公正的,公开为伽利略平反。这说明正确答案:DA、 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真理B、 真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谬误C、 真理是不断发展的D、 真理终将战胜谬误604、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正确答案:DA、 逻辑证明B、 客观事物C、 科学理论D、 社会实践60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最根本的原因是因为实践具有正确答案:DA、 客观物质性B、 社会历史性C、 自觉能动性D、 直接现实性?606、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正确答案:BA、 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B、 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C、 实践的具体性和历史性决定的D、 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607、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根本标准,这个标准是正确答案:CA、 绝对确定的B、 不确定的C、 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D、 既是历史的,又是逻辑的608、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正确答案:BA、 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B、 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C、 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D、 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609、“实践标准实质上决不能完全地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表象。”这句话揭示了正确答案:BA、 实践标准并不是适用于任何人类认识的检验B、 实践标准具有不确定性C、 存在不可能检验的东西D、 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它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610、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后来又把文盲定义为“看不懂现代信息符号、图表的人”;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定义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人”。从哲学上看,这表明正确答案:AA、 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B、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 实践是认识的目的D、 认识具有反复性611、逻辑证明是正确答案:AA、 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补充B、 实践标准以外的又一个检验真理的标准C、 先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D、 优于实践标准的检验真理的标准612、哲学上的“价值”是指正确答案:BA、 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B、 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于主体需要的意义C、 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D、 某种活动的经济效益613、哲学上价值概念具有正确答案:DA、 最小的效用性B、 最大的效用性C、 最小的普遍性D、 最大的普遍性614、价值评价是正确答案:DA、 一种纯主观的认识活动B、 没有任何客观标准的评价C、 没有正确与错误区分的评价D、 有正确与错误之分的评价615、评价性认识是正确答案:AA、 以客体和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为内容的B、 以客体本身的状态为内容的C、 以获得客体的“真”为目的的D、 以获得主体的“善”为目的的616、有思想家指出:“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正确答案:CA、 先验论观点B、 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 说明人的认识具有主体性D、 经验论的观点617、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是指正确答案:BA、 主观性原则B、 主体的能动性原则C、 主体决定客体的原则D、 客体依赖主体的原则618、真理和价值在认识和实践中是正确答案:CA、 是各自独立、毫不相干的B、 是相互冲突、无法统一的C、 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D、 是合二为一,无法区分的619、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正确答案:DA、 必然和偶然的统一B、 抽象的不变的统一C、 本质和现象的统一D、 具体的历史的统一620、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在本质上是正确答案:BA、 经验论B、 反映论C、 科学实验D、 实践论621、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正确答案:CA、 一切从实际出发B、 理论联系实际C、 实事求是D、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622、在实际工作中坚持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就是要坚持正确答案:B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理论B、 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C、 阶级和阶级斗争的理论D、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理论623、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就是要正确答案:DA、 不受任何框框的束缚,思想上达到绝对自由B、 不受任何约束,做到随心所欲C、 抛弃原有的一切观念,重新评价一切D、 突破落后观念的束缚,坚持实事求是624、联结人与自然的中介是正确答案:CA、 社会关系B、 社会意识C、 生产劳动D、 地理环境625、全部人类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正确答案:BA、 血缘亲族关系B、 社会生产关系C、 政治思想关系D、 阶级压迫关系626、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正确答案:CA、 对人的心理素质的影响才能实现B、 对人的生理结构的影响才能实现C、 对生产过程的影响才能实现D、 对民族气质的影响才能实现62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正确答案:AA、 可以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B、 可以决定国家的贫富强弱C、 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D、 可以决定社会制度的更替628、最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口状况是正确答案:DA、 人口多、密度大B、 人口少、密度小C、 人口不增也不减D、 与物质的生产相适应629、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包括正确答案:CA、 劳动者和劳动工具两个方面B、 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两个方面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两个方面D、 生产关系和生资料两个方面630、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正确答案:DA、 地理环境的优劣B、 人口增长的快慢C、 社会风气的好坏D、 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
第五篇:《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
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启君1875年,史怀哲生于德国一个家境优渥的牧师家中。父亲用旧外套给他改制过披风,他由于同伴没有便坚决不穿。买手套帽子,他总是执拗地选择与其他孩子一样的廉& 价货,而绝不要那些漂亮的象征上流社会的品牌。30岁前,史怀哲拿了博士学位,出版了& 《康德的宗教哲学》《巴赫传》等著作。毕业后,母校邀他回校任教,教堂聘他做神职人员,老师魏多则认为他在音乐方面必成大器,会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没有人会怀疑史怀哲& 将在富足、优雅的生活中有所作为地度过一生,但他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走向,让所有认识他的人都大吃一惊。1904年秋的一个早上,史怀哲无意看到恶劣生存状况下的法属赤道非洲迫切需要医& 疗服务,并招募前往服务的自愿者。他突然发现了自己要做什么。他为学医四处奔走,获得了旁听资格并允许参加考试。一门门课程和考试,再加上神学教授和教堂的牧师工作,他身心疲惫,生命的每一分钟都被填得满满的。8年艰辛,38岁的他终于拿到了医学博士学位。1913年3月,史怀哲和妻子及筹办诊所的70大箱行李一起,开始了遥远而陌生的非洲之旅。那时的非洲丛林,危险无处不在。一个人在房间缝隙的阳光下待几分钟,就高烧发病;一个人的帽子掉进水里,马上用上衣遮住头部,片刻就能让人患上日晒病昏过去,甚至迅速死亡。脱肠、橡皮病、热带赤痢、麻风病、疥癣……虽早有心理准备,但每天络绎不绝的病患还是令史怀哲暗暗吃惊。一种能让人昏睡不醒并猝死的热带蝇,令人防不胜防,即使史怀哲医生本人,也时时处在危险之中。史怀哲的丛林诊所一开始就是完全免费的。不仅诊治、医药完全免费,病人就医期间的食宿日用也是免费的。由于效果显著,看病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从300多公里外划着独木舟花一周时间赶来看病。从早到晚,史怀哲已经无法停歇下来。病人太多,带来的药物两个月后就告罄了,史怀哲不得不紧急求救。支撑诊所的资金都是他在朋友和教会中筹措的。筹款并不是件容易事,吃闭门羹,遭到委婉或断然的拒绝都是常事,而史怀哲将遭到拒绝、面对挫折视为正常,而同时也把自己不懈的坚持和努力视为正常。此后50年,他13次进出非洲,在欧洲等地巡回开展管风琴音乐会、四处演讲,募集经费。众多的麻烦并没让史怀哲对黑人土著心生轻贱,他把这看作是文化差异性的表现。当地人没有国家、法律、职业、储蓄这样的观念,他们的财物观也与白人有很大不同。但史怀哲从不把白人社会的道德评判强加给他所服务的人群,而是以更加宽广博大的胸怀接纳了黑人,为他们承担危险工作的勇气而惊叹,为他们不知疲倦连续36小时送达病人而感动,为他们不得不卷入白人的战争而在饥饿、恐惧和病痛中悲惨死去而悲悯……当他的某些同胞把黑人当作劣等民族,挥舞着纳粹旗帜在德国狂舞时,他说:“我始终坚信,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黑人的生命力,要比自诩为文明世界中的人来得强韧,也更能忍受疾病的煎熬。”他还发出控诉:“白人带来的酒与病,给原始居民造成极大灾难,这难道是公平的吗?如果把白人对有色人种的种种残虐行为一一列出,无数悲惨的事实,将使自诩文明的白人绅士淑女无地自容!”‘史怀哲数十年一直坚守着他的丛林医院。其间爆发了两次世界大战,他本人也曾被关进俘虏营;但一获自由,他就又开始筹划重建医院,虽然受尽种种煎熬,已心力交瘁,但他却始终没有放弃。当戴高乐的“自由法国”与维希政府军队在附近激战时,双方都很有默契,不伤及史怀哲的医院。日,英德还在进行最后的激战,而英国广播公司的电波里,传出的却是为史怀哲——一个敌国的丛林医生——庆祝70岁生日的节目。80岁后,他除了为禁止核试验而短暂外出演讲,一直生活在兰巴伦。他每日仍巡查病房,诊病,甚至进行手术。直到86岁,凡有大一些的手术,他仍守在手术台旁,给予指导。&&& 1965年,90岁的他说:“上帝啊!当跑的路我跑过了,尽力了,我一生扎实地活过了。”9月4日,史怀哲逝世。&&& (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史怀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在欧洲等地巡回开展自己的管风琴音乐会,靠此为自己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 的丛林医院募集经费,多次进出非洲。B.史怀哲认为白人给非洲当地原始居民带来了极大灾难,也给有色人种造成无数悲&&& 惨的事实,这是不公平的,也将使白人无地自容。C.激战中的戴高乐军与维希政府军都不伤及史怀哲的医院,英广播公司在英德激战&&& 时却为史怀哲庆祝生日,说明史怀哲和多国交情很好。D-史怀哲有强烈的博物学情怀,他涉猎的文化与知识领域很多,其中他在哲学、医学、&&& 宗教、文学和音乐上都有他人无法逾越的高峰。E.史怀哲集善和对美的渴望于一身。他有着博大的精神生活,也有着自己坚定的理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文章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出自答:(3)史怀哲拥有哪些条件使他能够为非洲服务?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 答:(4)史怀哲被誉为“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这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答:答案(1)答案:BE(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A给1分;答C、D不给分)解析:A“史怀哲在音乐上很有造诣”错,D项,“有他人无法逾越的高峰”错,E项,概括脱离了文本。(2)①史怀哲天性敏感内省、淳厚正直,他从小就贴近平民,远离上流社会生活。②恶劣生存状况下的法属赤道非洲迫切需要医疗服务与前往服务的自愿者。③史怀哲无意看到的非洲现实情况激发了他自身的仁慈心与敬畏生命之心,坚定了他去非洲服务的决心。(每点2分)史怀哲:奔走在非洲丛林的圣者
阅读答案阅读答案解析:答题区域在1、4、6自然段,概括出层意即可。(3)①在神学院任教授并在教堂做牧师工作,为他奠定人道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础。②利用8年时间苦学拿到医学博士学位,具有过硬的医学技术。③在朋友和教会中筹措办诊所的物资,在欧洲等地巡回开展管风琴音乐会、四处演讲,募集经费,从而能够使医院持续开办。(每点2分)解析:答题区域在2、5自然段,概括出层意即可。(4)答案:①史怀哲放弃未来美好的生活,不畏艰难险恶远赴非洲做医疗服务。②史怀哲克服资金和药物等困难,在行动上以仁心仁术免费为黑人服务。③史怀哲思想上摒弃种族歧视,以宽广博大的胸怀接纳黑人并敬畏生命。④史怀哲数十年一直坚守着他的丛林医院,即使面对战争也没有放弃过,赢得了世界的尊敬。(每点2分)解析:解答本题先理解“圣者”的含义,即不同于一般人的人。然后再从文中找出史怀哲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
康德认为什么不能被彻底认识由小学生作文网()收集整理,转载请注明出处!原文地址
频道推荐文章
频道本月排行
随机推荐文章
Copyright (C) 2006 -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荣耀5xb441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