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燃烧的因素过程中汞的析出率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重量(g)摩尔数(mol)需氧数(mol);C.58;H;S160.50.5;H2O0.50.02780;所以理论需氧量为73.58+23.75十0.5=;假定干空气中氮和氧的摩尔比(体积比)为3.76,;97.83×(3.78十1)=467.63mol;即467.63×22.4/m;四、热化学关
摩尔数(mol)
需氧数(mol)
所以理论需氧量为73.58+23.75十0.5=97.83mol/kg重油。
假定干空气中氮和氧的摩尔比(体积比)为3.76,则1kg重油完全燃烧所需要的理论空气量为
97.83×(3.78十1)=467.63mol/kg重油
即467.63×22.4/m3N/kg重油
四、热化学关系式
燃烧过程是放热反应、释放的能量(光和热)产生于化学键的重新排列。单位燃料完今燃烧时发生的热量变化,即在反应物开始状态和反应产物终了状态相同的情况下(通常为(298K和1atm)的热量变化,称为燃料的发热量,单位是kJ/kg〔固体、液体燃料)或kJ/m3(气体燃料)。
4f;Vh一25(9H/f广外’M J
奴个rfff和队分别大示燃料中氢和水分的质民h分数。
2燃料设备的热损失
燃烧设备的热损失.主要包括排烟热损失、不完金燃烧热损失和炉体散热损失等。
(1)排烟热损失:这是由于排烟带走了一部分热量造成的。一般锅炉排烟热损失为
(2)不完全燃烧热损失:包括化学不完全燃烧和机械不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前者是由于烟气中含有残余的可燃气体所造成的,主要为CO,还有少量的H2、CH4等。机械不完全燃烧热损失是由于灰中含有末燃尽的碳造成的,它包括灰渣损失.飞灰损失、调煤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是比较大的一项损失。
(3)散热损失:由于锅炉炉墙、锅筒、联箱、汽水管道等部分温度高于周围空气温度因而有部分热量散失到空气中。
烟气体积计算
一、烟气体积计算
1.理论烟气体积
定义:在理论空气量下,燃料完全燃烧所生成的烟气体积称为理论烟气休积。以Vfg0表示。烟气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气和水蒸气。通常把烟气中除了水
蒸气以外的部分称为干烟气。把包括水蒸气在内的烟气称为湿烟气。所以理论烟气体积等于干烟气体积和水蒸气体积之和。
理论水蒸气体积,是由三部分构成的:燃料中氢燃烧后生成的水蒸气体积,燃料中所含的水燕气体积和由供给的理论空气量带入的水蒸气体积。
2.烟气体积和密度的校正
大多数烟气可以视为理想气体,所以在烟气体积和密度换算中可以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若设观测状态下(温度Ts、压力Ps)烟气的体积为Vs、密度为ρs.在标准状态下(温度Tn、压力Pn)烟气的体积为Vn,密度为ρn,则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可以得到标准状态下的烟气体积。
Vn?VspsTn pnTs
3.过剩空气校正
因为实际燃烧过程是有过剩空气的,所以燃烧过程中的实际烟气体积应为理论烟气体积与过剩空气之和。
以碳在空气中的完全燃烧为例:
C十O2+3.78N2――CO2+3.78N2
烟气中仅含有CO2和N2,若空气过量,则燃烧方程式变为
C十(1+α) O2十(1+α)3.78 N2―CO2十αO2+(1+α)3.78N2
其中α是过剩空气中O2的过剩摩尔数。根据定义,空气过剩系数
?=实际空气量(1+?)(O2?3.78N2)=?1+? 理论空气量O2?3.78N2
要计算?,必须知道过剩氧的摩尔数。若燃烧是完全的,过剩空气中的氧仅能够以O2的形式存在.假如燃烧产物以下标P表示
C十(1十?)O2十(1十?)3.78N2
CO2p十O2p十N2p
其中O2p=? O2,表示过剩氧量,N2p为实际空气量中所含的总氮量。假定空气的体积组成为20.9%O2,和79.1%N2,则实际空气里中所含的总氧量为
20.9N2p?0.264N2p 79.1
理论需氧量为0.264N2p一O2p
因此空气过剩系数
二、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通过测定烟气中污染物的浓度,根据实际排烟量,很容易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下面以例题来说明有关的计算。
【例2―2】对于例2一l给定的重油,若燃料中硫全部转化为SO〔其中SO2占97%)。2
试计算空气过剩系数:?=1.20时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以ppm表尔;并计算此时干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百分比表示。
解:由例2一1知.理论空气量条件下烟气组成:
CO2:73.58,
H2O : 47.5 + 0.0278。
SO2:0.5,
N2:97.83×3.78
理论烟气量为
73.58十(47.5+0.0278)+0.5十97.83×3.78=491.4mol/kg重油
491.4×22.4/mN3/kg重油
空气过剩系数?=1.2时.灾际烟气量为
11.01十10.47× 0.2=13.10 mN3/kg重油
0.5×097×224/ mN3/kg重油
烟气中SO2的体积为
0.5× 0.97× 22.4/9 mN3/kg重油
烟气中SO3的体积为
0.5× 0.03× 22.4/×10-4mN3/kg重油
所以烟气中SO2及SO3的浓度分别为
ρSO2=0.=832ppm
ρSO3=3.36×10-4/13.10=25.75ppm
当?=1.2时,干烟气量为
〔491.4-(47.5十0.0278)]×22.4/×0.2=12.04 mN3
CO2的体积为
73.58×22.4/ mN3/kg重油
所以干烟气中CO2的含量以体积计为:
1.648×100/12.04=13.69%
燃烧过程硫的氧化物的形成
一、燃料中硫的氧化机理
1.燃料中硫的氧化产物
2.硫化氢的氧化
3.CS2和COS的氧化
4.元素硫的氧化
5.有机硫化物的氧化
二、SO2和SO3之间的转化
燃烧过程中颗粒污染物的形成
一、碳粒子的生成
1.积碳的生成
多数人认为,积炭的生成过程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复杂的所谓核化过程,即发生气相脱氢反应并产生凝聚相固体碳,后一阶段就在这些核表面发生一些非均质反应、最后阶段是一种较为缓慢的聚团或凝聚过程。
是否出现积炭主要取决于核比部骤和氧化这些中间体的那些反应速率是否较快。燃料的分子结构是影响积炭的主导因素。通常碳氢比是控制积炭趋势的度量,在扩散火焰中、碳的生成按下列顺序:
萘>苯>炔>双烯>单烯>烷
或按更一般的次序:
芳香烃>炔烃>烯烃>烷烃
在预混火焰中.从分子结构来看,这种发烟趋势是不同的:
荼>苯>醇>烷>烯>醛>炔
2.石油焦和煤胞的生成
燃料油雾滴在被充分氧化之前,与炽热壁面接触,会导致液相裂化,接着 发生高温分解,最后出现结焦。由此产生的碳粒叫石油焦,是一种比积炭更硬的物质。燃料液滴燃烧的后期,将生成一种称为煤胞的焦粒,并且难以燃烧。
二、燃煤烟尘的形成
固体燃料燃烧产生的颗粒物通常称为烟尘.它包括黑烟和飞灰两部分:黑烟主要是未燃尽的碳粒,飞灰则主要是燃料所含的不可燃矿物质微粒,是灰分的一部分。
1.煤粉燃烧过程
决定煤燃烧过程性能的是残留下来的固体部分,即碳的表面燃烧速率决定煤的燃烧性能。在理想条件下,是否容易形成黑烟,与煤的种类和质量有很大关系。据研究易燃烧又少出现黑烟的燃料顺序为:无烟煤、焦炭、褐煤、低挥发分烟煤,高挥发分烟煤。即烟煤最易形成黑烟。
2.影响燃煤烟气中飞灰排放特征的因素
燃煤尾气中飞灰的浓度和粒度与煤质、燃烧方式、烟气流速、炉排和炉膛的热负荷、锅炉运行负荷以及锅炉结构等多种因素有关。
燃烧过程中其它污染物的形成
除前面讲到的几种污染物外,燃烧过程还产生氮氧化物、有机污染物和一氧化碳等。一、有机污染物的形成
常常指未燃尽的碳氢化合物,是燃料燃烧不完全的结果。比较活泼的碳氢化台物可能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直接原因。
简单燃料的火焰后区形成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其主要历程为:
(1)链烃分子氧化脱氢形成乙烯和乙炔
(2)延长乙炔的链形成各种不饱和基;
(3)不饱和基进一步脱氢形成聚乙炔;
(4)不饱和基通过环化反应形成C6-C2型芳香族化合物;
(5) C6-C2基逐步合成为多环有机物。
二、一氮化碳的形成
一氧化碳是所有大气污染物中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种,亦是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之一。CO的主要来源是汽车排气。可以肯定,最初存在于燃料中的所有碳都将形成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燃烧机理中形成CO的最基本的反应路线之一:
三、汞的形成与排放
汞的挥发性很强,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包括肾功能衰竭,损害神经系统等。煤中汞的析出率与燃烧条件有关。当温度大于900℃时,析出率大于90%,相对而言,还原气氛下的析出率低于氧化气氛。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文学作品欣赏、各类资格考试、外语学习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二章01等内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_理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一章 绪论(1 学时) 教学重点...(解释) 更详细的参考林肇信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二、吸收设备的设计 (...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1/2 相关文档推荐...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在大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城市,烟尘、NOx 和 SO2 等...  环境工程专业教案资料环境工程专业教案资料隐藏&& 第九章第一节 固定源氮氧化物污染控制氮氧化物性质及来源 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我们通常所说...  第八章 硫氧化物的污染控制 硫循环及硫排放(自学) 第一节 硫循环及硫排放(自学) 第二节 燃烧前燃料脱硫一、煤炭的固态加工 煤炭的固态加工 按国外用于发电、...  7页 10财富值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3页 10财富值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98页 免费如要投诉违规内容,请到百度文库投诉中心;如要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点击此处进行反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 第十章 环境工程专...  4《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四章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第四章第一节 大气扩散浓度估算模式湍流扩散的基本理论 一、湍流概念简介 大气的无规则运...  5《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第五章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第五...(请同学们课下推导此公式) 二、粉尘的安息角与滑动角 安息角:粉尘从漏斗连续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二章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课后答案大气污染... × 297 ln 由《大气污染控制工程》P72 (3-15)可分别计算地面处...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燃煤过程中汞的析出规律实验研究.pdf7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免费全文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文档加载中...广告还剩秒
需要金币:50 &&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浙 江 大 学 学 报
第 卷第 期
!" # ?*/@!"A*@#
*+,-./*-583,95:;’-65-33,5-653-3
年 月 +/;$%%$
燃煤过程中汞的析出规律试验研究
任建莉 周劲松 骆仲泱 岑可法
浙江大学能源清洁利用与环境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杭州
’ J !C%%$&
摘 要 在试验台架上进行了加热时间 反应条件 煤种等因素影响煤中汞析出规律的试验研究 首先利用马弗炉
和管式炉两个试验台对各种煤样进行还原性气氛和氧化性气氛条件下汞的析出试验 然后在管式炉试验台上和小
型煤粉燃烧实验台架上分别进行煤粉层燃和悬浮燃烧后汞的形态转化规律试验研究 研究表明 烟气中的汞主要
以气态二价汞 和气态零价汞 形式存在 而颗粒态汞 在 以下 而且汞的形态分布与反应条
’P66 J ’P6R $%S J
件和煤种有关 随着燃烧温度升高 烟气中的零价汞 质量分数逐渐降低 二价汞 质量分数逐渐升高
煤粉悬浮燃烧时 烟气中气态汞在 二价汞和零价汞占气态总汞的比例随燃烧反应条件变化而变
J C%TCEU6VALJ
化 另外较低的烟气冷却速率可促进零价汞向二价汞的转化
关键词 汞 煤 燃烧 形态分布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BWXE!# BI BC%%YDF&!Z’$%%$%#D%!F&D%&
[\]^_‘abcde]d_cbfggf‘h^]dfhie‘jke‘bl]g\f‘h
mA5.-D/5J1Pn75-D9*-6Jo7n12*-6D;.-6JpAq3D0.
rstuvwvtxyzwv|x~v!tv"wvyvttxvy#tz$u%~&’v"xz~&w*+u"~v
,-t.uvy/v|tx"z 0uvy1-~* r-vu
2lg\dje\33,+,;5-:233-85,*-L3-:59.93,5*+L3,+,;3L5995*-0,*L*./05,34R*53,R/.-:9
59.L.4*,9*+,3*03-85,*-L3-:./R*//+:5*- W*+934*-:23L32.-59L*0L3,+,;
3L003,3-:*./.-4,3.:5*-*-45:,9:/;J:23L3,+,;*-:3-:*0:23,3954+./.0:3,*./
*L8+9:5*-.-4R;,*/;:56.:,3-::3LR3,.:+,3.-423.:5-6:,39+/:9
5-45.:3:2.:L3,+,;5-*./4+,5-6*./*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海水脱硫电站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转化与排放特性研究专 业: 环境工程关键词: 燃煤过程 汞排放 燃煤电站 烟气净化装置 燃煤锅炉 烟气排放分类号: TM621.2形 态: 共 110 页 约 72,050 个字 约 3.446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汞是一种剧毒、高挥发性、易在生物体内富集并导致病变的持久性环境污染物。由于原煤中含有汞,耗煤量巨大的燃煤电站成为环境中汞污染的最主要人为排放源。目前,燃煤电站汞排放特性及控制技术研究已成为各国研究的前沿及热点。
本文以燃煤过程产生的汞污染物为对象,以配有完整烟气净化装置的大型滨海电站燃煤锅炉烟气的排放流程为主线,研究燃煤过程汞的形态转化与排放特性,结合锅炉燃煤烟气净化工艺,讨论汞污染的控制技术。主要内容和结果如下:
(1)论文研究了燃煤电站常用的烟煤中汞的含量,分析汞含量与煤种的相关性,发现煤中汞含量与硫含量具有较强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小型管式炉进行燃煤排放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模拟实验。在600℃的燃烧条件下,实验煤种汞的析出率大于95%。模拟实验还发现,烟气中二价汞(Hg2+)所占的比例随燃烧温度、燃烧供气流量的增加而上升;零价汞(Hg0)所占的比例则随燃烧温度、燃烧供气流量的增加而下降。
(2)本研究采用Ontario―Hydro Method(OH法),在300 MW工业燃煤锅炉进行烟气中汞的浓度水平分析,同时取样分析锅炉的煤、底渣、飞灰等固体样品,以及脱硫塔进出口、曝气池之后海水样品中的汞含量。研究发现,电站燃煤排放烟气中气态汞的浓度在12.63~15.71μg\Nm3之间变动,飞灰中的汞含量与煤中的汞含量大体相当,底渣中的汞含量则仅为飞灰含汞量的1\10~1\100左右。脱硫曝气池的海水在排向海域前的汞含量仍为新鲜海水的5~6倍左右。经物料衡算,单位发电量产生的汞源强约为62.40μg\kW?h,实测数据计算结果表明,单位发电量排向大气环境的汞约13.78μg\kW?h,以灰渣形式排向环境的汞约3.53μg\kW?h,排向海水环境的汞约33μg\kW?h。
(3)本研究利用了OH法的分析数据以及对飞灰粒径和残碳量的测试结果,并采用连续在线测汞仪(CEMs)监测不同运行工况下烟气中汞的排放浓度变化趋势,同时结合烟气净化设施(FCDs)的工艺特点,分析FCDs工艺及运行方式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催化剂的作用下,烟气中83.4%的气态Hg0被氧化成气态Hg2+,强烈地影响汞的后续排放特性。作为SCR工艺中的还原剂,NH3不会对烟气中汞的形态变化造成可视性(discernable)的影响。烟气经过静电除尘(ESP)的脱尘作用后,颗粒态汞在烟气总汞中所占的比例由ESP前的5.66%降至ESP后的近似于零,静电除尘对颗粒态汞的去除率几乎达到100%。ESP各电场飞灰吸附汞能力与飞灰粒径呈负相关性,与飞灰残碳量有较强的正相关性。采用烟气海水(SW―FGD)脱硫装置时,海水对烟气中汞的洗脱率高达73.6%,海水转移了本应排向大气的汞污染物。本研究中SCR十ESP+SW―FGD的FCDs组合方式对烟气中汞的脱除率达74.1%。因此认为,烟气净化设施能有效地削减燃煤过程汞的向大气的排放量,有必要充分利用现有烟气净化设施优先控制燃煤锅炉烟气中汞向大气的排放。
(4)本研究采用金丝捕汞法富集脱硫海水曝气池逸出的汞,考察脱硫海水曝气工艺对汞向大气释放的影响。曝气池上空气体中汞的浓度平均值为10.01ng\m3,高出当地背景值的20倍以上。汞的浓度还与曝气池海水中汞的质量浓度、曝气强度呈正相关性。研究还发现,汞的浓度在曝气池周边的垂直高度上呈现递减的规律。曝气池上空汞的浓度在白昼时段高于夜间时段,并在中午日光照射较强的时段出现峰值,光致还原对曝气池海水中的汞释放起到了促进作用。
(5)本研究建立了三维水动力数学模型,采用具有二次精度的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并利用粗细网格共存及多套网格一次剖分的非结构化网格技术,模拟和预测脱硫海水中汞在附近海域的排放规律,通过对排水口附近海域海水中汞含量的实地监测,验证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论文说明:缩略语表第1章 绪论1.1引言1.2汞的性质及环境行为1.2.1汞的理化性质1.2.2汞的迁移规律1.2.3汞的毒性效应1.3煤中汞的来源、赋存及含量1.3.1煤中汞的来源1.3.2煤中汞的赋存形态1.3.3煤中汞的含量1.4燃煤过程中汞的迁移转化1.5汞的分析方法1.5.1固体样品1.5.2海水样品1.5.3烟气样品1.5.4大气总汞1.6烟气中汞的控制技术1.6.1飞灰除汞法1.6.2液体吸收法1.6.3活性炭法1.6.4烟气净化设施除汞法1.7本文的研究背景1.8国内外研究的进展与不足1.8.1国内外研究的进展1.8.2国内外研究的不足1.9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第1章 参考文献第2章 煤及其模拟燃烧烟气中汞的形态分析2.1引言2.2实验部分2.2.1仪器与试剂2.2.2实验方法2.2.3燃煤过程中汞的形态分布模拟实验2.3结果与讨论2.3.1煤质2.3.2煤中汞含量2.3.3模拟燃烧的烟气中汞的形态分布2.4本章小结第2章 参考文献第3章 锅炉燃煤产物中汞的形态分析3.1引言3.2实验部分3.2.1仪器与试剂3.2.2实验方法3.2.3锅炉与煤种3.2.4采样点设置3.2.5烟气等速采样设计3.2.6实验工况3.2.7烟气采样注意事项3.3结果与讨论3.3.1煤的工业分析3.3.2燃煤中汞含量3.3.3灰(渣)中汞含量3.3.4海水中汞含量3.3.5烟气中汞含量3.3.6汞的质量平衡率3.3.7汞的排放浓度3.3.8汞的排放强度3.4本章小结第3章 参考文献第4章 锅炉烟气净化设施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4.1引言4.2实验部分4.2.1实验仪器4.2.2实验方法4.2.3 FCDs工艺4.3结果与讨论4.3.1 SCR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4.3.2 ESP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4.3.3 FGD对汞排放特性的影响4.4利用FCDs控制汞排放的可行性分析4.4.1 SCR对汞的氧化4.4.2 ESP对汞的去除4.4.3 FGD对汞的去除4.4.4 FCDs组合对汞的去除4.5本章小结第4章 参考文献第5章 脱硫海水曝气过程中汞的释放5.1引言5.2实验部分5.2.1实验仪器5.2.2实验方法5.2.3曝气工艺5.2.4仪器参数5.3结果与讨论5.3.1检出限与热解释放率5.3.2曝气池和周边大气中的汞浓度5.3.3曝气池上空汞浓度与池中海水汞浓度的关系5.3.4曝气池上空汞浓度与曝气强度的关系5.3.5曝气池周围垂直高度大气中汞的浓度变化5.3.6曝气池上空汞浓度的日变化趋势5.4本章小结第5章 参考文献第6章 脱硫海水中的汞向海域排放的趋势预测6.1引言6.2模型理论6.2.1模型介绍6.2.2理论方程6.2.3方程求解6.3水力模型应用6.3.1模型网格6.3.2边界条件6.3.3水力模型验证6.3.4流场流态模拟结果6.4汞的排放趋势预测6.4.1排水量与汞浓度6.4.2预测结果6.4.3汞的排放预测模型验证6.5本章小结第6章 参考文献第7章 结语7.1本研究的贡献7.2本研究的不足7.3研究展望相似论文,59
页,TM621.2,56页,TM621.2
X701.3,106页,TM621.2 TK223.27,89页,TM621.2 X382.1,39页,TM621.2,62页,TM621.73 X701.2,50页,TM621.7 X703.1,46页,TM621.73,81页,TM621.73,56页,TM621 X701.3,97页,TM621 TK223.27,65页,TM621 X38,80页,TM621 F407.61,53页,TM621.73 X701.3,41页,TM621.73 TP311.52,55页,TM621.73,65页,TM621 X322,35页,TM621.73,75页,TM621,72页,TM621.73 TU503中图分类:
> TM621.2 > 工业技术 > 电工技术 > 发电、发电厂 > 发电厂 > 火力发电厂、热电站
& 2012 book.工具类服务
编辑部专用服务
作者专用服务
燃煤过程中汞挥发析出规律的研究
该文首先综述了汞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危害、汞在燃烧电站中的排放转化规律、影响汞形态分布的因素以及目前国际上有关的汞排放控制技术.然后,对在高温电炉上进行的静态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了延长加热时间和提高加热温度有利于煤中汞的挥发析出,作出合山东矿煤中的灰分在400℃左右对汞具有一定的吸附作用的推断.之后,用F*A*C*T程序进行了氧化性气氛下的热力学平衡计算.计算得出结论,在不考虑氯元素的情况下,硫元素能通过形成硫酸在低温下将单质汞氧化,而CaO的加入能削弱这一作用;在考虑氯元素且氯浓度比汞浓度大几个数量级的情况下的情况下,氯是氧化单质汞的主要因素,硫元素对汞的氧化不起作用,CaO的加入对汞的形态分布没有影响.最后,在滴管炉上进行了动态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了温度的提高有助于汞的挥发析出;灰中的含碳量越高,灰对汞的滞留能力越强;发现添加了Ca(OH)后,飞灰对汞的吸附能力加强.
学科专业:
授予学位:
学位授予单位:
导师姓名:
学位年度:
在线出版日期:
本文读者也读过
相关检索词
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06BAH03B01)(C)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
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原煤中砷、汞的燃烧迁移规律研究及高砷燃煤固砷剂初探,燃煤锅炉,燃煤热水锅炉,燃煤蒸汽锅炉,燃煤灰分,燃煤锅炉价格,立式燃煤蒸汽锅炉,原煤价格,燃煤热风炉,小型燃煤热风炉,一吨原煤多少钱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原煤中砷、汞的燃烧迁移规律研究及高砷燃煤固砷剂初探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影响燃烧的因素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