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公式数

当前位置: >
>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
栏目分类: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次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一)- 知识点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1.周期函数 (1)周期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一)- 知识点
  三角函数图象与性质
  1.周期函数
  (1)周期函数的定义:
  对于函数f(x),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常数T,使得当x取定义域内的每一个值时,都有f(x+T)=f(x),那么函数f(x)就叫做周期函数.T叫做这个函数的周期.
  (2)最小正周期:
  如果在周期函数f(x)的所有周期中存在一个最小的正数,那么这个最小正数就叫做f(x)的最小正周期.
  2.解题方法
  1.求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时,应先把函数式化成y=Asin(&x+&)(&&0)的形式,再根据三角函数的单调区间,求出x所在的区间.应特别注意,考虑问题应在函数的定义域内.
  注意区分下列两种形式的函数单调性的不同:
  (1)y=sin(&x-&/4);(2)y=sin(&/4-&x).
  2.周期性是函数的整体性质,要求对于函数整个定义域内的每一个x值都满足f(x+T)=f(x),其中T是不为零的常数.如果只有个别的x值满足f(x+T)=f(x),或找到哪怕只有一个x值不满足f(x+T)=f(x),都不能说T是函数f(x)的周期.
  3.求三角函数定义域实际上是解简单的三角不等式,常借助三角函数线或三角函数图象来求解.
  4.求解涉及三角函数的值域(最值)的题目一般常用以下方法:
  (1)利用sinx、cosx的值域;
  (2)形式复杂的函数应化为y=Asin(&x+&)+k的形式逐步分析&x+&的范围,根据正弦函数单调性写出函数的值域(如本例以题试法(2));
  (3)换元法:把sinx或cosx看作一个整体,可化为求函数在给定区间上的值域(最值)问题.
  诱导公式
  所谓三角函数诱导公式,就是将角n&(&/2)&&的三角函数转化为角&的三角函数。
  常用的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sin& k&z
  cos(2k&+&)=cos& k&z
  tan(2k&+&)=tan& k&z
  cot(2k&+&)=cot& k&z
  公式二: 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sin&
  cos(&+&)=-cos&
  tan(&+&)=tan&
  cot(&+&)=cot&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二)- 公式
  两角和公式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倍角公式
  tan2A = 2tanA/(1-tan² A)
  Sin2A=2SinA&CosA
  Cos2A = Cos^2 A--Sin² A
  =2Cos² A&1
  =1&2sin^2 A
  三倍角公式
  sin3A = 3sinA-4(sinA)³;
  cos3A = 4(cosA)³ -3cosA
  tan3a = tan a & tan(&/3+a)& tan(&/3-a)
  半角公式
  sin(A/2) = &{(1--cosA)/2}
  cos(A/2) = &{(1+cosA)/2}
  tan(A/2) = &{(1--cosA)/(1+cosA)}
  cot(A/2) = &{(1+cosA)/(1-cosA)} ?
  tan(A/2) = (1--cosA)/sinA=sinA/(1+cosA)
  和差化积
  sin(a)+sin(b) = 2sin[(a+b)/2]cos[(a-b)/2]
  sin(a)-sin(b) = 2cos[(a+b)/2]sin[(a-b)/2]
  cos(a)+cos(b) = 2cos[(a+b)/2]cos[(a-b)/2]
  cos(a)-cos(b) = -2sin[(a+b)/2]sin[(a-b)/2]
  tanA+tanB=sin(A+B)/cosAcosB
  积化和差
  sin(a)sin(b) = -1/2*[cos(a+b)-cos(a-b)]
  cos(a)cos(b) = 1/2*[cos(a+b)+cos(a-b)]
  sin(a)cos(b) = 1/2*[sin(a+b)+sin(a-b)]
  cos(a)sin(b) = 1/2*[sin(a+b)-sin(a-b)]
  诱导公式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2-a) = cos(a)
  cos(&/2-a) = sin(a)
  sin(&/2+a) = cos(a)
  cos(&/2+a) = -sin(a)
  sin(&-a) = sin(a)
  cos(&-a) = -cos(a)
  sin(&+a) = -sin(a)
  cos(&+a) = -cos(a)
  tgA=tanA = sinA/cosA
  万能公式
  sin(a) = [2tan(a/2)] / {1+[tan(a/2)]²}
  cos(a) = {1-[tan(a/2)]^2} / {1+[tan(a/2)]²}
  tan(a) = [2tan(a/2)]/{1-[tan(a/2)]^2}
  其它公式
  a&sin(a)+b&cos(a) = [&(a²+b²)]*sin(a+c) [其中,tan(c)=b/a]
  a&sin(a)-b&cos(a) = [&(a²+b²)]*cos(a-c) [其中,tan(c)=a/b]
  1+sin(a) = [sin(a/2)+cos(a/2)]²;
  1-sin(a) = [sin(a/2)-cos(a/2)]²;
  其他非重点三角函数
  csc(a) = 1/sin(a)
  sec(a) = 1/cos(a)
    双曲函数
  sinh(a) = [e^a-e^(-a)]/2
  cosh(a) = [e^a+e^(-a)]/2
  tg h(a) = sin h(a)/cos h(a)
  公式一:
  设&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 sin&
  cos(2k&+&)= cos&
  tan(2k&+&)= tan&
  cot(2k&+&)= cot&
  公式二:
  设&为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cot(&+&)= cot&
  公式三:
  任意角&与 -&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cot(-&)= -cot&
  公式四:
  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 sin&
  cos(&-&)= -cos&
  tan(&-&)= -tan&
  cot(&-&)= -cot&
  公式五:
  利用公式-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 -sin&
  cos(2&-&)= cos&
  tan(2&-&)= -tan&
  cot(2&-&)= -cot&
  公式六:
  &/2&&及3&/2&&与&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2+&)= cos&
  cos(&/2+&)= -sin&
  tan(&/2+&)= -cot&
  cot(&/2+&)= -tan&
  sin(&/2-&)= cos&
  cos(&/2-&)= sin&
  tan(&/2-&)= cot&
  cot(&/2-&)= tan&
  sin(3&/2+&)= -cos&
  cos(3&/2+&)= sin&
  tan(3&/2+&)= -cot&
  cot(3&/2+&)= -tan&
  sin(3&/2-&)= -cos&
  cos(3&/2-&)= -sin&
  tan(3&/2-&)= cot&
  cot(3&/2-&)= tan&
  (以上k&Z)
  这个物理常用公式我费了半天的劲才输进来,希望对大家有用
  A&sin(&t+&)+ B&sin(&t+&) =
  &{(A² +B² +2ABcos(&-&)} & sin{ &t + arcsin[ (A&sin&+B&sin&) / &{A² +B²; +2ABcos(&-&)} }
  &表示根号,包括{&&}中的内容
高二数学概率知识点汇总(一) 教学内容:1、事件间的关系及运算 2、概率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1、了解事件间各种关系的概念,会判断事件间的关系; 2、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知道对立事件的公式,会用公式进行简单的概率计算; 3、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概率思想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的重点:事件间的关系,概率的加法公式。 教学的难点:互斥...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学习要点 一、函数学习的几个步骤 先送小诗一首 学函数 函数函数定义铺路, 式子摆出,再限制参数, 定义域优先,值域断后, 图像是小名,性质是辅助, 拓展要洒脱,应用要把握好步骤, 学吧,学吧,请走出自己的路。 1、学习某个函数肯定是先学习定义,而定义一般是用函数式来定义的,并且定义式中的参数一般会有一定的限制。如:一次函数y=ax+b,...
高二数学向量知识点总结(一) 考点一:向量的概念、向量的基本定理 【内容解读】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掌握向量、零向量、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掌握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 注意对向量概念的理解,向量是可以自由移动的,平移后所得向量与原向量相同;两个向量无法比较大小,它们的模可比较大小。 考点二:向量的运算...
高二下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01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02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
高二下学期数学期末备考知识点复习 一、 导数的应用 1.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 确定函数在其确定的定义域内可导(通常为开区间),求出导函数在定义域内的零点,研究在零点左、右的函数的单调性,若左增,右减,则在该零点处,函数去极大值;若左边减少,右边增加,则该零点处函数取极小值。学习了如何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最值之后,可以做一个有关导数和函数的综合题来检验...
相关热词:
下一篇:没有了
【高二数学知识点】相关内容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学习啦【高二数学】 编辑:文娟
  考试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考前需要做好各方面的知识储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角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二数学知识点: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定义
  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
  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
  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
  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
  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
  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
  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
  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cos&, cos(90&-&)=sin&,
  tan(90&-&)=cot&, cot(90&-&)=tan&.
  平方关系:
  sin^2(&)+cos^2(&)=1
  tan^2(&)+1=sec^2(&)
  cot^2(&)+1=csc^2(&)
  积的关系:
  sin&=tan&&cos&
  cos&=cot&&sin&
  tan&=sin&&sec&
  cot&=cos&&csc&
  sec&=tan&&csc&
  csc&=sec&&cot&
  倒数关系:
  tan&&cot&=1
  sin&&csc&=1
  cos&&sec&=1
  锐角三角函数公式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sin(A-B) = sinAcosB-cosAsinB ?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cos(A-B) = cosAcosB+sinAsi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tan(A-B) = (tanA-tanB)/(1+tanAtanB)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cot(A-B) = (cotAcotB+1)/(cotB-cotA)
  三角和的三角函数:
  sin(&+&+&)=sin&&cos&&cos&+cos&&sin&&cos&+cos&&cos&&sin&-sin&&sin&&sin&
  cos(&+&+&)=cos&&cos&&cos&-cos&&sin&&sin&-sin&&cos&&sin&-sin&&sin&&cos&
  tan(&+&+&)=(tan&+tan&+tan&-tan&&tan&&tan&)/(1-tan&&tan&-tan&&tan&-tan&&tan&)
  辅助角公式:
  Asin&+Bcos&=(A^2+B^2)^(1/2)sin(&+t),其中
  sint=B/(A^2+B^2)^(1/2)
  cost=A/(A^2+B^2)^(1/2)
  tant=B/A
  Asin&+Bcos&=(A^2+B^2)^(1/2)cos(&-t),tant=A/B
  倍角公式:
  sin(2&)=2sin&&cos&=2/(tan&+cot&)
  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tan(2&)=2tan&/[1-tan^2(&)]
  三倍角公式:
  sin(3&)=3sin&-4sin^3(&)
  cos(3&)=4cos^3(&)-3cos&
  半角公式:
  sin(&/2)=&&((1-cos&)/2)
  cos(&/2)=&&((1+cos&)/2)
  tan(&/2)=&&((1-cos&)/(1+cos&))=sin&/(1+cos&)=(1-cos&)/sin&
  降幂公式
  sin^2(&)=(1-cos(2&))/2=versin(2&)/2
  cos^2(&)=(1+cos(2&))/2=covers(2&)/2
  tan^2(&)=(1-cos(2&))/(1+cos(2&))
  万能公式:
  sin&=2tan(&/2)/[1+tan^2(&/2)]
  cos&=[1-tan^2(&/2)]/[1+tan^2(&/2)]
  tan&=2tan(&/2)/[1-tan^2(&/2)]
  积化和差公式:
  sin&&cos&=(1/2)[sin(&+&)+sin(&-&)]
  cos&&sin&=(1/2)[sin(&+&)-sin(&-&)]
  cos&&cos&=(1/2)[cos(&+&)+cos(&-&)]
  sin&&sin&=-(1/2)[cos(&+&)-cos(&-&)]
  和差化积公式:
  sin&+sin&=2sin[(&+&)/2]cos[(&-&)/2]
  sin&-sin&=2cos[(&+&)/2]sin[(&-&)/2]
  cos&+cos&=2cos[(&+&)/2]cos[(&-&)/2]
  cos&-cos&=-2sin[(&+&)/2]sin[(&-&)/2]
  推导公式:
  tan&+cot&=2/sin2&
  tan&-cot&=-2cot2&
  1+cos2&=2cos^2&
  1-cos2&=2sin^2&
  1+sin&=(sin&/2+cos&/2)^2
  其他:
  sin&+sin(&+2&/n)+sin(&+2&*2/n)+sin(&+2&*3/n)+&&+sin[&+2&*(n-1)/n]=0
  cos&+cos(&+2&/n)+cos(&+2&*2/n)+cos(&+2&*3/n)+&&+cos[&+2&*(n-1)/n]=0 以及
  sin^2(&)+sin^2(&-2&/3)+sin^2(&+2&/3)=3/2
  tanAtanBtan(A+B)+tanA+tanB-tan(A+B)=0
  函数名 正弦 余弦 正切 余切 正割 余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设OP=r,P点的坐标为(x,y)有
  正弦函数 sin&=y/r
  余弦函数 cos&=x/r
  正切函数 tan&=y/x
  余切函数 cot&=x/y
  正割函数 sec&=r/x
  余割函数 csc&=r/y
  正弦(sin):角&的对边比上斜边
  余弦(cos):角&的邻边比上斜边
  正切(tan):角&的对边比上邻边
  余切(cot):角&的邻边比上对边
  正割(sec):角&的斜边比上邻边
  余割(csc):角&的斜边比上对边
  三角函数万能公式
  万能公式
  (1)(sin&)^2+(cos&)^2=1
  (2)1+(tan&)^2=(sec&)^2
  (3)1+(cot&)^2=(csc&)^2
  证明下面两式,只需将一式,左右同除(sin&)^2,第二个除(cos&)^2即可
  (4)对于任意非直角三角形,总有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A+B=&-C
  tan(A+B)=tan(&-C)
  (tanA+tanB)/(1-tanAtanB)=(tan&-tanC)/(1+tan&tanC)
  整理可得
  tanA+tanB+tanC=tanAtanBtanC
  同样可以得证,当x+y+z=n&(n&Z)时,该关系式也成立
  由tanA+tanB+tanC=tanAtanBtanC可得出以下结论
  (5)cotAcotB+cotAcotC+cotBcotC=1
  (6)cot(A/2)+cot(B/2)+cot(C/2)=cot(A/2)cot(B/2)cot(C/2)
  (7)(cosA)^2+(cosB)^2+(cosC)^2=1-2cosAcosBcosC
  (8)(sinA)^2+(sinB)^2+(sinC)^2=2+2cosAcosBcosC
  万能公式为:
  设tan(A/2)=t
  sinA=2t/(1+t^2) (A&2k&+&,k&Z)
  tanA=2t/(1-t^2) (A&2k&+&,k&Z)
  cosA=(1-t^2)/(1+t^2) (A&2k&+&,且A&k&+(&/2) k&Z)
  就是说sinA.tanA.cosA都可以用tan(A/2)来表示,当要求一串函数式最值的时候,就可以用万能公式,推导成只含有一个变量的函数,最值就很好求了.
  三角函数关系
  倒数关系
  tan& &cot&=1
  sin& &csc&=1
  cos& &sec&=1
  商的关系
  sin&/cos&=tan&=sec&/csc&
  cos&/sin&=cot&=csc&c&
  平方关系
  sin^2(&)+cos^2(&)=1
  1+tan^2(&)=sec^2(&)
  1+cot^2(&)=csc^2(&)
  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
  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
  倒数关系
  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
  商数关系
  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
  平方关系
  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
  两角和差公式
  sin(&+&)=sin&cos&+cos&sin&
  sin(&-&)=sin&cos&-cos&sin&
  cos(&+&)=cos&cos&-sin&sin&
  cos(&-&)=cos&cos&+sin&sin&
  tan(&+&)=(tan&+tan& )/(1-tan& &tan&)
  tan(&-&)=(tan&-tan&)/(1+tan& &tan&)
  二倍角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
  sin2&=2sin&cos&
  cos2&=cos^2(&)-sin^2(&)=2cos^2(&)-1=1-2sin^2(&)
  tan2&=2tan&/(1-tan^2(&)
看过&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 &的还看了:
本文已影响 人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知识点总结]相关的文章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1511人看了觉得好
1090人看了觉得好
1791人看了觉得好
【高二数学】图文推荐欢迎访问心动教育网!
热门留学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 >
高二数学必修三角函数公式总结半角公式
23:28http://www.xindongfang.net
三角函数公式之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_高二数学试题
您现在的位置:&&>>&&>>&&>>&&>>&试题信息
3edu教育网,教育第三方,完全免费,无需注册,天天更新!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
名称:&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
类别:&免费试题
科目:&数学
作者:&文件内附
格式:&Word
大小:&64&& K
等级:&★★★
打包:&WinRAR
解压:&WWW.3EDU.NET
◆试题简介:高二三角函数值测,是数学学科高二数学学段的免费试题,本试题由Word软件制作,文件大小为&64& K,创作者将在文件内注明。本试题采用 WinRAR 打包压缩,解压密码为WWW.3EDU.NET。
◆下载试题:&&
下载此试题的网友还下载了:[本站更多关于]
◆下载说明:未经本站明确许可,任何网站不得非法盗链及抄袭本站资源
①本试题“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下载后如需解压,建议使用[WinRAR]当前较高版本解压。
②本试题“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值测试题”由网友共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技术及版权问题。使用本试题导致的任何法律争议和后果,本网站均得免责。
③在本站下载任何资源仅提供学习和研究其设计思想和原理参考,不得用于商业用途,请下载后即在24小时内删除。本站不保证资源的完整性和是否隐含病毒,请自行调试和杀毒,如不同意本条款请勿下载使用。
本站最新高二数学试题
&&&&&&&&&&&&&&&&&&&&
免费试题推荐栏目
&&|&&&&|&&
&&|&&&&|&&
&&|&&&&|&&
&&|&&&&|&&
&&|&&&&|&&
&&|&&&&|&&
&&|&&&&|&&
&&|&&&&|&&
&&|&&&&|&&
&&|&&&&|&&
子栏目导航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二数学三角函数公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