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湿度检测设,一qq音乐下载周期多长为多长时间,确保所得到的的数据可靠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毕业论文基于,毕业,测试,毕业论文,温湿度检测,基于单片机,温度检测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毕业论文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基于STC89C52单片机的温湿度检测系统设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温湿度检测系统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温湿度检测系统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温湿度检测系统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2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2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作为国内技术领先监控厂家,华盛光科技专业的服务团队为您服务,各地区全部由公司服务人员长期驻点服务。
华盛光科技拥有完善的技术团队,全国24小时之内技术可以随时到达现场,为客户提供现场的技术服务。
华盛光科技提供具有竞争性的薪酬福利、关注人才的成长。有能力的不管学历公司重点培养。
华盛光科技经过多年的研发,一款三维软件推向市场,大型集中监控中心,全新的集成软件监控。
温湿度与空调的联动监控。机房工作者可以快速定位温湿度分布、有针对性的调整空调对机房环境的温湿度控制。
华盛光科技率先推出档案馆整体3D预览,三维全景监控,2D设备详情展示的模式,并以在同行业里更为推广。
行业的成功案例,优秀的合作伙伴。
优秀的系统特点,详细的解决方案,高端的产品集成。
华盛光科技是生产与集成的公司,公司在开拓全国各地市场,诚招各级代理商加盟与合作。
华盛光科技诚招社会精英人员加入,共同创造一个发展平台。公司诚邀各大学应届毕业生,共同发展
为了确保计算机安全可靠地运行,严格控制温度之外,还要把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一般地讲,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空气被认为是干燥的;而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则认为空气是潮湿的;当相对湿度为100%时,空气处在饱和状态。在相对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水蒸气压力增大,水蒸气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越大,随着压力增大,水蒸气在元器件或由介质材料表面形成的水膜越来越厚,造成“导电小路”和出现飞弧现象,引起设备故障。
机房环境检测的必须性]
& & & &计算机设备中,使用了大批的半导体器件、电阻器、电容器等。在计算机加电工作时,环境温度的升高都会对它们的正常工作造成影响。当温度过高时,可能会使某些元器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完全失去作用,从而导致计算机设备的故障。因此,必须按各设备的要求,把温度控制在设备要求的范围之内,我们大型机房内的各设备机房的温度要求就不一样,如神威机房要求15℃左右雷机房要求20℃左右,IBM SP机房要求21℃左右。
& & & &为了确保计算机安全可靠地运行,严格控制温度之外,还要把湿度控制在规定的范围之内。一般地讲,当相对湿度低于40%时,空气被认为是干燥的;而当相对湿度高于80%时,则认为空气是潮湿的;当相对湿度为100%时,空气处在饱和状态。在相对湿度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温度越高,水蒸气压力增大,水蒸气对计算机设备的影响越大,随着压力增大,水蒸气在元器件或由介质材料表面形成的水膜越来越厚,造成“导电小路”和出现飞弧现象,引起设备故障。
& & & & 高湿度对电子计算机设备的危害是明显的,而低湿度的危害有时更加严重。在相同的条件下,相对湿度越低,也就是说越干燥,静电电压越高,影响电子计算机设备的正常工作越明显。实验表明,当计算机机房的相对湿度为30%时,静电电压为5000v,当相对湿度为20%时,静电电压就到了10000V,而相对湿度降到5%时,则静电电压可高达20000V。
& & & & 所以需要在机房的各个重要部位,装设温湿度检测模块,记录温湿度曲线供管理人员查询,一旦发现温湿度越限即刻启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及时调整空调的工作设置值或调整机房内的设备分布情况,系统也可自动调整空调的工作设置值。同时系统记录下的曲线可供机房管理人员参考;以方便根据当地的各季节的温湿度状况适时调整,及时防范因温湿度质量造成不必要的设备损坏;在问题发生后可根据历史曲线轻松找到问题所在,方便解决问题。
& & & & 传统的温湿度检测方式为温湿度传感器输出电压或电流信号,通过模拟量采集模块传送至计算机,其电压或电流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线材质量、传输距离、电磁干扰等影响,造成不可避免的误差。为确保温湿度检测值不至于受上述因素的影响,我们选用485总线式温湿度变送器。
[接下来我们对机房综合监测系统做一些介绍]
一、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监测方案简介
1、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系统的目的
本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保障中心机房系统的正常运行,实时监测机房环境的各项指标,遇到机房停电、电源故障、环境温度过高、非法闯入、火灾和漏水等紧急意外情况,能够及时记录、查询和自动快速报警。
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高速交换、传播的时代,信息网络已和我们的日常办公与生活学习紧密结合在了一起。机房作为一个信息处理与交换的重要场所,其位置就显得尤其重要。保证机房内各设备的正常运行就成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为此机房综合监测系统应运而生。
(1)机房综合监控系统温湿度、洁净度和噪声监测
计算机机房、中控机房环境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设备长期稳定工作。以下是机房环境的参照标准:
温&&& 度:机房温度一般在20±2℃(冬季),22±2℃(夏季)。
相对湿度:适宜的湿度可以防止静电危害并降低浮尘,一般情况下空气湿度应保持在40%RH~60%RH之间。
洁 净 度:符合标准ASHRAE52-76,空气中0.5nm的尘粒数少于18000粒/升。
&噪&&& 声:关闭主设备的条件下,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 (GB)。
(2)除了(1)所述外,在机房环境监测中还常包括以下几方面: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漏水监测:主要监测地板下面、空调等是否有漏水现象,当有漏水发生时,及时报警。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防火报警:当监测到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时,烟感器自动报警,会启动闪光报警及软件报警等。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防盗监测:配置红外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等,用于监测非法侵入报警。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监测:包括强电/弱电的电流、电压、功率等参数监测。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电源监测:用于监测强电/弱电的供应情况,当发生电源故障时,发出报警。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UPS监测:对UPS的电量、工作状态、故障等方面进行监测。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视频监测;对于重要的设备和位置提供24小时视频录相。
(3)机房环境监测所执行/参照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
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GBJ16-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116-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SJ/T30003-93《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JG874-2007《温度指示控制仪》&&&&&&&&&&&&&&&&&&&&&&&&&
GBJ93-86《自动化仪表选型规定》
HG20507-92《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JB/T5243-91《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验收大纲》&&&&&&&&&&&&&
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避雷器》
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
上述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为我们机房综合环境监测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全面实施机房环境监测提供了保障.
二、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监测方案配置说明
根据监测功能的不同,机房监测方案配置也不同。
(1)机房温湿度是最常监测的参数,选用采用壁挂或螺钉固定,适于室内安装与测量。
(2)机房综合监测方案
1、机房监测一般包含对机房的温湿度、漏水、火情、偷盗、电源、UPS、视频等监测。
2、对于机房电压、电流、功率等参数的监测,可以选择单相/三相电压、电流变送器、有功功率变送器等实现测量,对于电源监测选择&电源监测器。
3、机房综合监测软件充分考虑了各种监测信号的特点,对不同信号进行人性化的设计与处理:
对于如温湿度、电压、电流、功率等模拟信号,软件界面显示实时测量值、报警设定值、实时曲线、历史曲线、生成报表、数据自动存储,数据转存Excel文件等。
对于开关报警信号如漏水报警、红外报警、烟雾报警、电源故障报警、UPS报警等采用报警指示灯形式显示,以指示灯闪烁并改变颜色来报警,对于开关类信号生成报警报表,可查询某一时间段内的报警记录。
4、视频监测方面,在机房重要位置安装视频摄像头,可选用通用型摄像头,也可选用变倍、调焦的球机,以满足更高性能监控要求。通过视频监控软件,可全方位监测机房各个角落的状态,支持按事件/按时间等条件查询记录。
三、机房综合监控系统监测方案系统示意图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1、 通过数字温湿度变送器实现对机房多点温湿度监测。
2、 通过具有LCD显示的温湿度变送器或具有LED显示的数字温湿度变送器,充分满足现场有显示的要求
3、 通过智能控制器实现现场声光报警、对空调等设备实现自动控制。
4、 通过配合机房温湿度综合监测软件,实现对机房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可查看各种数据、曲线、报警、短信报警、数据记录存储等。
5、 配合网络版管理软件支持通过IE浏览器远程访问数据。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实现对机房内温湿度、电流、电压、漏水、烟感、红外、UPS、电源工作状态等信号进行采集,并将这些信号连接到短信报警主机上,实现以短信形式查询机房环境各参数工作状态,并以短信形式发送报警信息。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实现对机房内温湿度、电流、电压、漏水、烟感、红外、电源工作状态等信号进行采集,并将这些信号连接到数据采集器、智能测控仪等设备上,并通过无线数传设备将信号无线传输到管理中心的计算机上,通过机房监测软件对各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通过网络实现远程IE浏览,同时在监测现场通过各类控制器对现场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对于小型机房,使用一台数据采集主机就可以完成机房环境动力监控。
包括机房温湿度、电流、电压、漏水、烟感、红外等,并将这些传感器信号连接到数据采集主机相应接口,根据用户机房内空调、UPS等智能设备的类型和型号,将设备的协议处理程序固化在数据采集主机中。
客户端用IE浏览器软件登录数据采集主机内置页面,查看机房环境数据和设备状态参数。
数据采集主机内置短信模块,当机房环境和设备运行发生异常情况时,数据采集主机会向指定手机发送告警短信,提示维护人员及时处理。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实现对大中型机房的综合监测,包括机房环境、视频、门禁等全面监测,并配有专业机房监控软件及数据库服务器。客户通过IE浏览器可以登录系统,并进行远程管理与控制。
支持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电话拨号报警、语音报警。。
支持RS232、RS485、以太网通讯。
支持网络视频和网络门禁。
系统运行更稳定、功能更丰富,适合于大中型机房综合监测。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适用于对多个区域的多个机房综合监测。将服务器安装于中心机房,各区域的机房通过网络与中心机房服务器相连接。机房管理人员在网内任何一台电脑都可以查看任意机房的监测信息。
在服务器端安装综合监控软件,客户端通过浏览器可以登录系统,进行远程管理与监控。
系统登录采用多级权限设置,确保机房信息安全。
支持声光报警、短信报警、电话拨号、语音报警。
支持RS232、RS485、以太网通讯、无线GPRS、电话线等多种数据传输方式。
支持网络视频和网络门禁。
系统运行更稳定、功能更丰富,适合于大中型机房综合监测。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功能简介
对于拥有多个分区,每个分区拥有多个机房的联网式综合监测,在每个分区设置独立的监测服务器,这台服务器负责对相应分区内的多个机房进行监测,各分区内的服务器通过网络与集中监测中心的总服务器相连接,形成多级的网络结构。
在分区服务器端安装区域用综合监控软件,在总服务器端安装总部用监控软件。
机房综合监控系统工程案例
机房环境监控
北京华盛光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当前位置: >>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系统(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
*******************实践教学*******************兰州理工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学院 2014 年春季学期物联网综合应用实践课程设计题目: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系统(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
br />专业班级: 姓 学 名: 号:指导教师: 成 绩: 摘 要当今计算机技术跟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日渐成熟,本 系统组建了基于 ZigBee2007/PRO 协议的网状网络,采用了新型低功耗传感器 SHT10 进行温 湿度信息采集, 同时对终端节进行了进一步设计, 使得终端节点可以自主发现和加入网络并 绑定,随即将实时监测到的农业温室温湿度数据发送给终端节点。结合 ZigBee2007/PRO 协 议的特点和当今市场对环境监控的要求, 设计了基于 CC2530 的 ZigBee2007/PRO 协议的无线 温湿度监控系统,并通过“物联网创新实验系统 OURS-IOTV2-2530”对其中的关键部分进行 了可行性分析。关键字:ZigBee2007/PRO,温湿度监控,CC2530 目录第 1 章 前言................................................................................................................................... 1 1.1 课题的背景......................................................................................................................... 1 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 1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 2 1.4 本文研究内容..................................................................................................................... 2 1.5 总体方案设计..................................................................................................................... 2 第 2 章 ZigBee 简介....................................................................................................................... 3 2.1ZigBee 协议体系结构.......................................................................................................... 3 2.2ZigBee 的主要特点.............................................................................................................. 5 第 3 章 农业大棚温湿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 ............................................................................... 7 3.1CC2530 单片机简介 ............................................................................................................ 7 3.2SH10 温湿度传感器简介 .................................................................................................... 8 3.3 光照强度采集传感器简介 ............................................................................................... 11 3.4 硬件设计总结................................................................................................................... 11 第 4 章 Z-stack 协议栈总体流程 ................................................................................................ 11 4.1 终端传感器节点部分软件设计 ....................................................................................... 11 4.2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 12 第 5 章 应用层详细软件设计 ..................................................................................................... 13 4.1 主程序设计....................................................................................................................... 13 4.2LCD 模块显示模块设计 .................................................................................................... 14 4.3 温湿度采集模块设计....................................................................................................... 15 4.4AIN0 通道采样模块设计 ................................................................................................... 17 第 6 章 总结与展望..................................................................................................................... 17 5.1 总结 .................................................................................................................................. 17 5.2 展望 .................................................................................................................................. 18 参考文献......................................................................................................................................... 18 致谢 ................................................................................................................................................ 18 附录 ..............................................................................................................................................- 1 - 第 1 章 前言1.1 课题的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要求的提高, 环境条件的温湿度指标已成为许多工作场合 的重要参数,尤其是环境中的温湿度,温度和湿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程生活。温湿 度的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不同事物的变化, 所以有必要测量和控制环境的温湿度, 不同的环 境对温湿度的要求各不相同。 因此按照各种不同的要求来测量和控制一些信息, 是社会发展 的必然趋势。无论是在工业,农业,军事及气象预报领域,还是人类生活的环境中,我们都 需要对温度和湿度的环境进行测量和控制,尤其是要实现大环境中的温湿度测量和自动控 制, 采用有线网络的方案实现不仅会带来高昂的成本问题, 而且还存在大量未知因素。 因此, 研制可靠且使用的温湿度测量装置显得非常重要。 通过 ZigBee 技术实现对温湿度采集器的无线控制,解决了温湿度监控系统现阶段人工 采集、 效率低下和数据采集存在盲区等问题, 可全天候实时监控温农业大棚的空气温湿度等 信息,实现了温室环境采集的无线通讯,所构建控制系统具有低功耗、低成本,开发方便, 易于 扩展等特点,而且通过手持读写器进行控制给人们带来了便利。因为 ZigBee 的简单易 用的特点, 使得该系统可以进一步扩展到采集系统远程无线控制。 温湿度监控系统未来的研 究应侧重于节点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进一步提高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环境采集系 统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使之满足实际环境应用的需求。1.2 课题的目的及意义由于应用的场合不同监测对象的不同, 其系统设计也是千差万别。 在实际生活中此类系 统有着广泛的应用, 农业大棚环境检测系统中温度和湿度是两个重要的显示和分析指标, 必 须定期抽样检查农业环境温度和湿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CC2530 是常用的电路板,在 智能仪器仪表、工业检测控制、机电一体化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用其作为温湿度 检测控制系统的实例也很多。使用 CC2530 电路板能够实现温湿度全程的自动检测与控制, 而且 CC2530 电路板具有易于学习、掌握,性价比高。使用 CC2530 电路板设计温湿度检测 控制系统,可以及时、精确的反映农业大棚的温度以及湿度的变化。完成诸如升温到特定温 度、降温到特定温度、在温度上下限范围内保持恒温等多种控制方式,在湿度控制方面也是 如此。ZigBee 是一种高可靠的无线数传网络,类似于 CDMA 和 GSM 网络。DHT10 数字温湿 度传感器是一款含有已校准数字信号输出的温湿度复合传感器, 它应用专用的数字模块采集 技术和温湿度传感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和卓越的长期稳定性。第 1 页 共 27 页 1.3 国内外发展现状目前国内外的温湿度检测使用的温湿度检测元件种类繁多、 应用范围也较广泛加之大规 模集成电路技术的不断提高,出现了高性能、高可靠性的单片数据采集系统。基于 CC2530 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的设计研究已经日趋成熟。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人们对自己 的生活环境越来越严格。特别在大棚中,对温湿度要求更为严格。基于 CC2530 的温湿度监 测控制统设计, 将对环境的温湿度监测控制系统做详细的设计与实现。 采用高性能的控制芯 片 CC2530,高精度数字温湿度传感器 DHT10,方便快捷的 ZigBee 传输。将此系统应用到农 业大棚当中无疑为生活提供了更加适宜的环境符合人们的生活环境要求, 具有良好的发展前 景。1.4 本文研究内容本文设计的是基于 Z―stack 的无线温湿度数据采集系统,在 ZigBee2007/PRO 协议栈的 基础上,实现无线组网及通信。即协调器自动组网,终端节点(附带温湿度传感器)自动入 网, 并采集温湿度数据广播传输, 协调器接收到信息后将温湿度数据通过串口发送给智能主 板显示。以此实现基于 Z―Stack 协议栈的温湿度数据的无线透明传输。 第一章:主要说明温湿度检测的意义及本文基本结构; 第二章:简单的介绍了 ZigBee,并且引出详细设计; 第三章:详述本系统的硬件设计; 第四章:简述 Z-Stack 协议栈总体流程; 第五章:详述应用层的核心设计; 第六章:总结本文研究工作以及在研究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5 总体方案设计本系统使用 CC2530 读取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的温度和湿度数据, 并通过 ADC 得到光照 传感器的数据。 然后将采样到的数据通过 RS232 串口总线传输到智能主板上面, 通过液晶屏 显示出来,进而设计并构建系统的硬件平台,完成农业大棚温湿度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该 系统能够实现有温湿度信号采集、显示、传输等功能。本章具体的说明了系统硬件设计的内 容,通过模块化的设计思想,把一个复杂的单片机系统按照功能划分成单独的电路模型,分 别进行设计,最后在集成到一起。这种方法对于设计复杂的单片机系统很有效,大大提高系 统设计的效率与质量。第 2 页 共 27 页 智能主板控制 RS232 通信电平转 换模块 RS232 CC2530 芯片 SPI 看门狗监控控制 LCD 显示I2C温湿度采集信号测量对象第2章ZigBee 简介ZigBee 是 IEEE 802.15.4 协议的代名词。IEEE 802.15.4 是 IEEE 针对低速率无线个人区 域网(low-rate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s, LR-WPAN)制定的无线通信标准。 该标准把低能 量消耗、低速率传输、低成本作为重点目标,旨在为个人或者家庭内不同设备之间低速率无 线互连提供统一标准。该标准定义的 LR-WPAN 网络的特征与无线传感器网络有很多相似之 处,很多研究机构把它作为无线传感器网路的通信标准。因此 ZigBee 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 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2.1ZigBee 协议体系结构ZigBee 协议栈建立在 IEEE 802.15 4 的 PHY 层和 MAC 子层规范之上。它实现了网络层 (network layer ,NWK) 和应用层 (application layer ,APL) 。在应用层内提供了应用支持子层 (application support sub―layer,APS)和 ZigBee 设备对象(ZigBee Device Object,ZDO)。应用框 架中则加入了用户自定义的应用对象 ZigBee 的体系结构由称为层的各模块组成。每一层为 其上层提供特定的服务: 即由数据服务实体提供数据传输服务; 管理实体提供所有的其他管 理服务。每个服务实体通过相应的服务接入点(SAP)为其上层提供一个接口,每个服务接入 点通过服务原语来完成所对应的功能。 ZigBee 协议的体系结构如下图所示:第 3 页 共 27 页 1.物理层(PHY) 物理层定义了物理无线信道和 MAC 子层之间的接口,提供物理层数据服务和物理层管 理服务。物理层内容主要有:1)ZigBee 的激活;2)当前信道的能量检测;3)接收链路服 务质量信息;4)ZigBee 信道接入方式;5)信道频率选择;6)数据传输和接收。 2.介质接入控制子层(MAC) MAC 层负责处理所有的物理无线信道访问,并产生网络信号、同步信号;支持 P AN 连 接和分离,提供两个对等 MAC 实体之间可靠的链路。MAC 层的主要功能有:1)网络协调 器产生信标;2)与信标同步;3)支持 PAN(个域网)链路的建立和断开;4)为设备的安 全性提供支持;5)信道接入方式采用免冲突载波检测多址接入(CSMA-CA)机制;6)处理 和维护保护时隙(GTS)机制;7)在两个对等的 MAC 实体之间提供一个可靠的通信链路。 3.网络层(NWK) ZigBee 协议栈的核心部分在网络层, 网络层主要实现节点加入或离开网络接收或抛弃其 他节点、路由查找及传送等功能。网络层功能有 1)网络发现;2)网络形成;3)允许设备 连接;4)路由初始化;5)设备同网络连接;6)直接将设备同网络连接;7)断开网络连接; 8)重复复位设备;9)接收机同步;10)信息库维护; 4.应用层(APL) ZigBee 应用层框架包括应用支持层(APS)、ZigBee 设备对象(ZDO)和制造商所定义的应用 对象。应用支持层的功能包括:维持绑定表、在绑定的设备之间传送消息。ZigBee 设备对象第 4 页 共 27 页 的功能包括: 定义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如 ZigBee 协调器和终端设备), 发起和响应绑定请求, 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安全机制。 ZigBee 设备对象还负责发现网络中的设备, 并且决定向他们 提供何种应用服务。 ZigBee 应用层除了提供一些必要函数以及为网络层提供合适的服务接口 外,一个重要的功能是应用者可在这层定义自己的应用对象。 4.应用程序框架(AF) 运行在 ZigBee 协议栈上的应用程序实际上就是厂商自定义的应用对象,并且遵循规范 (profile)运行在端点 1~240 上。在 ZigBee 应用中,提供键值对(KVP)或报文(MSG)2 种标准服务类型。 5.ZigBee 设备对象(ZDO) ZigBee 设备对象(ZDO)的功能包括负责定义网络中设备的角色,如:协调器或者终端 设备,还包括对绑定请求的初始化或者响应,在网络设备之间建立安全联系等。实现这些功 能,ZDO 使用 APS 层的 APSDE-SAP 和网络层的 NLME-SAP。ZDO 是特殊的应用对象,它在 端点(entire)0 上实现。远程设备通过 ZDO 请求描述符信息,接收到这些请求时,ZDO 会调用 配置对象获取相应描述符值。2.2ZigBee 的主要特点1.工作频段和数据速率 IEEE 802.15.4 工作在工业科学医疗(ISM)频段,它定义了两种物理层,即 2.4 GHz 频段 和 868/915 MHz 频段物理层。 免许可证的 2.4 GHz ISM 频段全世界都有, 而 868 MHz 和 915 MHz 的 ISM 频段分别只在欧洲和北美有。2.4 GHz 的物理层通过采用高阶调制技术有助于 获得更高的吞吐量、更小的通信时延和更短的工作周期,从而更加省电。由于 868 MHz 和 915 MHz 这两个频段上无线信号传播损耗较小,因此可以降低对接收机灵敏度的要求,获 得较远的有效通信距离, 从而可以用较少的设备覆盖给定的区域。 现在市场上应用大多数是 2.4 GHz 频段。 2.支持简单器件 ZigBee 低速率、低功耗和短距离传输的特点使它非常适宜支持简单器件。 在 IEEE 802.15.4 中定义了 14 个物理层基本参数和 35 个媒体接入控制层基本参数,总共为 49 个,仅为蓝牙的 1/3。这使它非常适用于存储能力和计算能力有限的简单器件。在 IEEE 802.15.4 中定义了两种器件:全功能器件(FFD)和简化功能器件(RFD)。对全功能器件,要求 它支持所有的 49 个基本参数。而对简化功能器件,在最小配置时只要求它支持 38 个基本 参数。一个全功能器件可以与简化功能器件和其他全功能器件通话,可以按三种方式工作, 第 5 页 共 27 页 即用做个人域网协调器、协调器或器件。而简化功能器件只能与全功能器件通话,仅用于非 常简单的应用。 3.信标方式和超帧结构 IEEE 802.15.4 网可以工作于信标使能方式或非信标使能方式。在信标使能方式中,协 调器定期广播信标,以达到相关器件同步及其他目的。在非信标使能方式中,协调器不定期 地广播信标,而是在器件请求信标时向它单播信标。在信标使能方式中使用超帧结构,超帧 结构的格式由协调器来定义,一般包括工作部分和任选的不工作部分。 4.数据传输和低功耗 在 IEEE 802.15.4 中,有三种不同的数据转移:从器件到协调器;从协调器到器件; 在对等网络中从一方到另一方。 为了突出低功耗的特点, 把数据传输一般分为直接数据传输、 间接数据传输、有保证时隙(GTS)数据传输三种方式。同时低功耗是 IEEE 802.15.4 最重 要的特点。在 IEEE 802.15.4 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引入了几种延长器件电池寿命或节省功率的 机制多数是基于信标使能的方式, 主要是限制器件或协调器之收发信机的开通时间, 或者在 无数据传输时使它们处于休眠状态。 5.安全性 安全性是 IEEE 802.15.4 的另一个重要问题。为了提供灵活性和支持简单器件, IEEE802.15.4 在数据传输中提供了三级安全性。第一级实际是无安全性方式,对于某种 应用, 如果安全性并不重要或者上层已经提供足够的安全保护, 器件就可以选择这种方式来 转移数据。对于第二级安全性,器件可以使用接人控制清单(ACL)来防止非法器件获取数据, 在这一级不采取加密措施。第三级安全性在数据转移中采用属于高级加密标准(AES)的对称 密码。 AES 可以用来保护数据净荷和防止攻击者冒充合法器件, 但它不能防止攻击者在通信 双方交换密钥时通过窃听来截取对称密钥。为了防止这种攻击,可以采用公钥加密。 6.自配置 IEEE 802.15.4 在媒体接人控制层中加入了关联和分离功能,以达到支持自配置的目 的。自配置不仅能自动建立起一个星形网,而且还允许创建自配置的对等网。在关联过程中 可以实现各种配置,例如为个人域网选择信道和识别符(ID),为器件指配 16 位短地址,设 定电池寿命延长选项等。第 6 页 共 27 页 第3章3.1CC2530 单片机简介农业大棚温湿度检测系统硬件设计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单片机因具有集成度高、体积小、速度快、价格低等特点而在 许多领域如过程控制、数据采集、机电一体化、智能化仪表、家用电器以及网络技术等方面 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根据上述几方面及本课 题的实际情况,单片机型号的选择主要从以下两点考虑: 一是要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由于一般农业大棚环境较自然环境而言,比较单一,因此 对单片机的要求比较简单。 二是要有较高的性价比。由于 MCS-51 系列在我国使用最广且该系列的资料和能够兼容 的外围芯片也比较多,故本系统采用 CC2530 作为本系统的核心部件。CC2530 是用于 2.4-GHz,IEEE 802.15.4、ZigBee 和 RF4CE 应用的一个真 正的片上系统(SoC)解决方案。它能够以非常低的总的材料成本建立强大的网 络节点。CC2530 结合了领先的 RF 收发器的优良性能,业界标准的增强型 8051 CPU,系统内可编程闪存,8-KB RAM 和许多其它强大的功能。拥有四种不同的闪 存版本: CC/128/256, 分别具有 32/64/128/256KB 的闪存。 CC2530 具 有不同的运行模式, 使得它尤其适应超低功耗要求的系统。运行模式之间的转换 时间短进一步确保了低能源消耗。 它有三个不同的存储器访问总线 (SFR、DATA 和CODE/XDATA) ,以单周期访问 SFR、DATA 和主 SRAM。 CC2530 的中断控制器提供了 18 个中断源,分为六个中断组,每组与四个中断优先级第 7 页 共 27 页 相关。当设备从空闲模式回到活动模式,也会发出一个中断服务请求。一些中断还可以从睡 眠模式唤醒设备。内存仲裁器位于系统中心,因为它通过 SFR 总线,把 CPU 和 DMA 控制 器和物理存储器和所有外设连接在一起。 内存仲裁器有四个存取访问点, 访问每一个可以映 射到三个物理存储器之一:一个 8-KB SRAM、一个闪存存储器和一个 XREG/SFR 寄存器。它 负责执行仲裁,并确定同时到同一个物理存储器的内存访问的顺序 。数字内核和外设由一 个 1.8-V 低差稳压器供电,同时它具有电源管理功能,可以实现使用不同供电模式的长电 池寿命的低功耗应用运行。CC2530 包括许多不同的外设,允许应用程序设计者开发先进的 应用。3.2SH10 温湿度传感器简介SHT10 是一款高度集成的温湿度传感器芯片,提供全标定的数字输出。它采用专利的 CMOSens? 技术,确保产品具有极高的可靠性与卓越的长期稳定性。传感器包括一个电容性 聚合体测湿敏感元件、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测温元件,并在同一芯片上,与 14 位的 A/D 转换器以及串行接口电路实现无缝连接。因此,该产品具有品质卓越、超快响应、抗干扰能 力强、极高的性价比等优点。 每个传感器芯片都在极为精确的湿度腔室中进行标定, 以镜面冷凝式湿度计为参照。 校 准系数以程序形式储存在 OTP 内存中,在标定的过程中使用。两线制的串行接口与内部的 电压调整,使外围系统集 成变得快速而简单。微小的体积、极低的功耗,使其成为各类应 用的首选。 产品提供表面贴片 LCC 或 4 针单排引脚封装, 特殊封装形式可根据用户需求而 提供。 1.高度集成,将温度感测、湿度感测、信号变换、A/D 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 芯片上; 2.提供二线数字串行接口 SCK 和 DATA,接口简单,支持 CRC 传输校验.传输可靠性高; 3.测量精度可编程调节,内置 A/D 转换器(分辨率为 8~12 位,可以通过对芯片内部寄 存器编程来选择); 4.测量精确度高,由于同时集成温湿度传感器,可以提供温度补偿的湿度测量值和高质 量的露点计算功能; 5.封装尺寸超小(7.62 mm×5.08 mm×2.5 mm) 重量仅为 100 毫克,测量和通信结 束后,自动转入低功耗模式; 6. SHT10 采用表面贴装 LCC(无铅芯片载体)包装方式。液晶聚合物环氧包覆外壳,标 准 0.8 mm FR4 衬底。不含铅、铬、汞。 第 8 页 共 27 页 高可靠性,采用 CMOSens 工艺,测量时可将感测头完全浸于水中 3.2.1 SHT10 基本原理SHT10 内部连线图 SHT10 引脚的功能如下:脚 1 和 4:信号地和电源,工作电压范围是 2.4~5.5 V;脚 2 和 3:二线串行数字接口,DATA 数据线,SCK 为时钟线;脚 5~8:未连接。引脚结构如下 图所示:SHT10 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 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将温度感测、 湿度感测、 信号变换、 A/D 转换和加热器等功能集成到一个芯片上。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第 9 页 共 27 页 该芯片包括一个电容性聚合体湿度敏感元件和一个用能隙材料制成的温度敏感元件。 这 两个敏感元件分别将湿度和温度转换成电信号,该电信号首先进入微弱信号放大器进行放 大;然后进入一个 14 位的 A/D 转换器;最后经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输出数字信号。 SHT10 在出厂前,都会在恒湿或恒温环境中进行校准,校准系数存储在校准寄存器中; 在测量过程中,校准系数会自动校准来自传感器的信号,此外,SHT10 内部还集成了一个加 热元件,加热元件接通后可以将 SHT10 的温度升高 5℃左右,同时功耗也会有所增加。此功 能主要为了比较加热前后的温度和湿度值,可以综合验证两个传感器元件的性能。在高湿 (&95%RH)环境中,加热传感器可预防传感器结露,同时缩短响应时间,提高精度。加热后 SHT10 温度升高、相对湿度降低,较加热前,测量值会略有差异。 微处理器是通过二线串行数字接口与 SHT10 进行通信的。通信协议与通用的 I2C 总线协 议是不兼容的,因此需要用通用微处理器 I/O 口模拟该通信时序。微处理器对 SHT11 的控制 是通过 5 个 5 位命令代码来实现的,命令代码的含义如下表所示: SHT10 控制命令代码 命令代码
其他 含义 测量温度 测量湿度 读内部状态寄存器 复位命令,使内部状态寄存器恢复默认值,下一次命令前至少等 11ms 保留第 10 页 共 27 页 3.3 光照强度采集传感器简介本系统光照采集主要是通过用 CC2530 内部的 ADC 来得到 OURS-CC2530 开发板上的光照 传感器输出电压。传感器输出电压,连接到 CC2530 的 AIN0。3.4 硬件设计总结本系统温湿度检测部分选用了优异的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和 CC2530 模块来搭 建,终端传感器节点硬件部分主要采用电源供电的方式, SHT10 的 2 、 3 端口分别与 CC2530ZigBee 模块的 P2_8 口和 P2_7 口连接,SHT10 与 CC2530 之间通过 I2C 总线技术进行 数据交换, 而协调器节点硬件部分主要使用了 RS232 串口电路域计算机通信, 为提高测量的 准确性,本系统在信号转换的时候进行分现行补偿和温度补偿来获得精确的数据,在收到 CRC 8 是确认位后,通过保持 ACK 高电平来结束通讯并且自动地进入休眠模式。 硬件流程图如下所示: 温湿度采集模块 LCD 显示器 传 感 器 A/D转 换RS-232处理器存储器电源电源自供电系统第4章Z-stack 协议栈总体流程4.1 终端传感器节点部分软件设计终端传感器节点开始工作后,先进行初始化工作,分别对硬件还有协议栈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后立即搜索附近存在的无线 ZigBee 网络并发出加入请求,在成功加入该无线 ZigBee 网络之后进入休眠模式等待条件中断的产生, 若中断产生则对中断做出判别接着做出相应的 响应动作。 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第 11 页 共 27 页 组建网络节点上电操作否收到加入网络 中断请求? 是开始硬件初始化 加入网 络失败 地址空间是否 已满? 分配地址 搜索可用信道 收到请求测试温湿 度命令中断? 是 转发数据给控制中心 否 否 搜索到可用信道 是 信道择优协议栈初始化4.2 协调器节点软件设计协调器节点同终端传感器节点有点类似, 协调器节点上电后首先对硬件还有协议栈进行 初始化。 初始化完成之后进行信道搜索和并对搜索到的空闲信道进行评估, 选择最优信道建 立 ZigBee 无线网络,在网络组建成功后检查是否收到其他节点的入网请求或控制中心的测 量命令, 并对这两种情况作出相应的响应动作, 而在此过程中要检查网络的地址空间是否已 满,如果地址空间已经满了,就转到加入网络失败。一旦协调器节点接收到从控制中心发出 的采集温湿度数据的命令时,马上把从终端节点接收的温湿度数据信息发送给控制中心。 总体流程如下图所示:第 12 页 共 27 页 进入休眠模式节点上电操作否是否有中断产生开始硬件初始化 转发数 据信息 否 测量温度命令中断 协议栈初始化 测量温湿度信息 搜索可用信道发送数据信息 搜索到可用信道 是 发出加入网络请求 是 成功加入网络 是否否第 5 章 应用层详细软件设计4.1 主程序设计按照本系统的要求,完成温湿度的采集并且显示到 LCD,因此本程序首先进行系统时钟 的初始化,设置系统时钟源为 32MHz 晶体振荡器,紧接着进行 LCD 的初始化以及初始字符 的输出操作。当完成上述模块时,接下来的就进入整个程序的核心部分,采集温湿度,并且 将采集到的数据显示为 ASCII 码,然后循环往复。第 13 页 共 27 页 开始系统时钟初始化LCD 模块温湿度采集模块AIN0 通道采样模块刷新 LCD,显示缓冲区中的数据4.2LCD 模块显示模块设计LCD 模块主要完成对采集到的数据显示输出的功能, 因此本模块主要完成对 LCD 的初始 化。首先主要完成 GUI 的初始化,即 LCM(SO12864FPD-13ASBE(3S))初始化,清屏,将显 示缓冲区的内容刷新到 LCM12864 的操作;接下来设置显示色及背景色,用于 ASCII 字符显 示及英文字符显示。最后完成输出显示 5*7 字体 ASCII 码字符串(没有自动换行功能)的功 能,即将” OURS-CC2530:”,” Temp:”,” Humi:”,” Light:”几个字符显示到 LCD 上。此阶段即完成了 LCD 模块的初始化操作,为后面显示温湿度数据做好铺垫。第 14 页 共 27 页 开始START初始化 GUIGUI_Init();设置前景色及背景色GUI_SetColor(1,0);显示输出指示字符串GUI_PutString5_7刷新 LCD,显示所有初始字符串LCM_Refresh()4.3 温湿度采集模块设计温湿度采集模块是本次整个系统的核心, 主要完成温湿度采集及显示的工作。 首先启动 传输,即对 SDA 与 SCL 两根总线进行时序设置,使其满足 SHT10 的传输调剂,这样就可以 读取温湿度传感器 SHT10 中数据,并进行简单的校验,接下来进行是否接受到数据进行一 次判断,如果读取成功,那么开始计算数据,如果没有读取成功,则通信复位。最后一步则 将温湿度结果显示为字符串然后显示出最后结果,这样就完成了温湿度采集的整个流程。第 15 页 共 27 页 开始START启动传输s_connectionreset();读取温(湿)度数据并校验error+=s_measure(&checksum,5)是否读取成功 是 计算数据否if(error!=0) 0 temp = temp*0.01 - 44.0!0将温(湿)度结果显示为字符串Sprintf()显示最后结果LCM_Refresh();第 16 页 共 27 页 4.4AIN0 通道采样模块设计开始 START使能 AIN0ADC_ENABLE_CHANNEL(ADC_AIN 0)启动单一转换ADC_SAMPLE_SINGLE()等待转换完成while(!ADC_SAMPLE_READY() )禁止 AIN0ADC_ENABLE_CHANNEL(ADC_AIN 0)读取 ADC 的值adc0_value将结果转换为字符串sprintf显示最后结果GUI_PutString5_7本模块主要完成光照的采集及其显示功能,首先对 AINO 进行初始化,配置 ADCCON3 寄存器以便在 ADCCON1.STSEL = 11(复位默认值)且 ADCCON1.ST = 1 时进行单一转换,参考电 压为 AVDD_SOC 引脚上的电压,同时确定抽取率为 512。第6章5.1 总结总结与展望1.因为传感器节点的体积很小,因此整个系统只需要部署一次,这样可以大量节省人力 物力,将更多的精力放在管理方面。 2.基于 ZigBee 技术设计的智能温湿度采集系统, 可全天候实时监控农业大棚空气温度和 湿度信息,具有实时性高、低功耗、有效范围大、成本低、可靠性高等特点。 3.因为基于 Z-Stack 协议栈设计,因此大大简化了整个系统的设计流程,更加贴近模块第 17 页 共 27 页 化设计,开发变得更加容易。5.2 展望1.本系统可以进一步开发成多机监控模式,这就能同时监测多种环境下的温湿度,并且 通过串行通信传到上位机进行综合处理。 2.可通过网络与其他家电相联系,将把家庭中原来孤立、各不相关的设备统一起来,使 过去只出现在科幻中的很多情景成为可能! 3.由于基于 Z-Stack 协议栈设计,因此本系统还可以基于 Z-Stack 协议栈进一步的完善其 功能,使之在功能更加完善,具有更强的实用性。参考文献[1]李文仲,段朝玉著.ZigBee2007/PRO 协议栈实验与实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石志国等著.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 ]吴大鹏等著.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 电子工业出版社, ]吴洪贵,孙玉娣等著.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东软电子出版社, ]付蔚著,家居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实践.北京大学出版社,]熊茂华,熊昕著.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开发.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北京奥尔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物联网创新实验套件实验指导书 ]郭文川.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温室环境信息监测系统[J].农业机械学报,]汉华峰.基于 ZigBee 网络的问世环境远程监测系统设计与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侯佳佳.基于 ZigBee 的问世 WSN 监测系统的设计与研究[D].镇江:江苏大学 [12]陈详.基于 ZigBee 协议的问世环境无线监测系统[J].自动化与仪表,]杨玮.基于 ZigBee 技术的问世无线智能控制终端开发[J].农业工程学报,]章伟聪,俞新武,李忠成.基于 CC2530 及 ZigBee 协议栈设计无线传感网络传感器节点[J]. 计算机系统应用,]李志方,钟洪声.CC2530 的分布式无线数据采集系统设计[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 2011(9) :40-42致谢感谢马维俊老师的授课与耐心指导, 感谢所有帮助我完成嵌入式程序设计论文的老师和 同学们。 在这次课程设计中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帮我解答疑难问题,给我提供资料,给我提 第 18 页 共 27 页 供查阅资料的信息,引导我该如何去思考问题,教会我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又鼓励我自己 学习,老师给我的不仅是知识,是帮助,更是学习的信心和智慧,在这里衷心感谢老师的耐 心细心和一丝不苟的帮助。同时也感谢和我一起做课设的同学,这是我们共同努力的结果, 衷心的感谢大家对我的帮助和支持。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受益匪浅!第 19 页 共 27 页 附录//ZMain.c #include &OSAL.h& #include &hal_lcd.h& …… int main(void) { osal_int_disable(INTS_ALL); HalDriverInit(); ?? osal_init_system(); osal_int_enable(INTS_ALL); zmain_dev_info(); osal_start_system(); ?? } //OSAL.c //任务初始化 uint8 void osalInitTasks(void) { uint8 taskID = 0; tasksEvents = (uint16 *)osal_mem_alloc(sizeof(uint16)* tasksCnt); osal_memset(tasksEvents, 0, (sizeof(uint16)* tasksCnt)); macTaskInit(taskID++); nwk_init(taskID++); Hal_Init(taskID++); #if defined(MT_TASK) MT_TaskInit(taskID++); #endif APS_Init(taskID++); #if defined (ZIGBEE_FRAGMENTATION) APSF_Init(taskID++); #endif ZDApp_Init(taskID++); #if defined (ZIGBEE_FREQ_AGILITY) || defined (ZIGBEE_PANID_CONFLICT) ZDNwkMgr_Init(taskID++); #endif SampleApp_Init(taskID); } *osal_msg_receive(uint8 task_id) { osal_msg_hdr_t *listH osal_msg_hdr_t *foundHdr = NULL; while (listHdr != NULL)-1-//关闭所有中断 EA=0 //初始化芯片各个硬件模块(包括 LCD) //初始化操作系统 //使能全部中断 //在液晶上显示设备 IEEE 信息 // No Return from here { if ((listHdr - 1)-&dest_id == task_id) { if (foundHdr == NULL) { foundHdr = listH } else { } } if (foundHdr == NULL) { prevHdr = listH } listHdr = OSAL_MSG_NEXT(listHdr); } (foundHdr != NULL) { osal_msg_extract(&osal_qHead, foundHdr, prevHdr); } HAL_EXIT_CRITICAL_SECTION(intState); return ((uint8*)foundHdr); } //sapi.c // 应用层任务事件处理函数 UINT16 SAPI_ProcessEvent(byte task_id, UINT16 events) { osal_event_hdr_t *pM afIncomingMSGPacket_t *pMSG afDataConfirm_t *pDataC if (events & SYS_EVENT_MSG) //系统消息事件 { pMsg = (osal_event_hdr_t *)osal_msg_receive(task_id); //获取处理信息类型 while (pMsg) { switch (pMsg-&event) { #if ( SAPI_CB_FUNC ) zb_HandleOsalEvent(ZB_ENTRY_EVENT); //提示用户设备已经启动,进入建 立网络 #endif zb_ReadConfiguration(ZCD_NV_STARTUP_OPTION, sizeof(uint8),-2- &startOptions);//获取网络的启动状态 if (startOptions & ZCD_STARTOPT_AUTO_START)//如果是自动启动模式 { zb_StartRequest(); //启动设备开始组网,建立/加入网络 } else { //HalLedBlink(HAL_LED_2, 0, 50, 500); //闪烁指示灯 } return (events ^ ZB_ENTRY_EVENT); } if (events & (ZB_USER_EVENTS)) { #if ( SAPI_CB_FUNC ) zb_HandleOsalEvent(events); #endif } return 0; } } } // DemoSensor.c //用户任务处理函数 void zb_HandleOsalEvent(uint16 event) { if (event & MY_SB_MSG_EVT) //传感器板控制事件 { switch (appControlobject) { case APP_IIC: //使用 IIC 获取数据的传感器或控制 IICControlSensor(SampleMode, SamplingSpeed, SensormodeID); } } } // 根据 PC 发送的用 IIC 控制传感器的命令,采集相应传感器模块的传感器数据 static void IICControlSensor(uint16 SampleMode, uint16 SamplingSpeed, uint16 SensorID) { switch (SensorID) { case resCode_Temp_Humidity: th_read(&tempera, &humidity); *ADCdata = (uint16) *(ADCdata + 1) = (uint16) osal_memcpy((void *)&(SendUpSBoardDataPacket.data), ADCdata, 4);-3-//处理用户自定义事件//丢弃未知事件 SendUpSBoardDataPacket.Len = 14; case resCode_Temp_Humidity_Light: th_read(&tempera, &humidity); *ADCdata = (uint16) *(ADCdata + 1) = (uint16) *(ADCdata + 2) = HalAdcRead(HAL_ADC_CHANNEL_0, HAL_ADC_RESOLUTION_14); osal_memcpy((void *)&(SendUpSBoardDataPacket.data), ADCdata, 6); SendUpSBoardDataPacket.Len = 16; } } // HumiTemp.c //温湿度测量主函数 void th_read(int *t, int *h) { unsigned char error, float humi, initIO(); s_connectionreset(); error = 0; error += s_measure(&checksum, 5); humi = d1 * 256 + d2; error += s_measure(&checksum, 3); temp = d1 * 256 + d2; if (humi) { if (error != 0) { s_connectionreset(); } else { temp = temp*0.01 - 44.0; humi = (temp - 25) * (0.01 + 0.00008 * humi) - 0.0000028 * humi * humi + 0.0405 * humi - 4; if (humi&100) { humi = 100; } if (humi&0.1) { humi = 0.1;-4- } } tmp = (int)(temp * 10) % 10; if (tmp&4) { temp = temp + 1; } else { temp = } *t = (int) tmp = (int)(humi * 10) % 10; if (tmp&4) { humi = humi + 1; } else { humi = } *h = (int) } else { *t = 0; *h = 0; } IO_DIR_PORT_PIN(1, 0, IO_OUT); IO_DIR_PORT_PIN(1, 1, IO_OUT); SDA = 1; SCL = 1; }-5-
技术参数 实现功能 以农业大棚温湿度检测为对象,设计...该系统实现的功能如下: 1、每到 1 分钟采集一次...因此必须对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使其适合植 物...20 2 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系统(时蔬大棚检测)设计 摘要:本文设计了一种时蔬大棚内环境温度信息采集控制系统, 它基于北京奥尔斯 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物联网...基于物联网的信息采集系统 (时蔬大棚检测) 名: 号...温湿度传感器模块 ......大规模环境监测、智能建筑、战场监视、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和 大区域内的目标追踪...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_工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基于单片机的蔬菜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毕业设计_工学_高等教育...2013 年第 17 期 摘要:针对农业生产中温室大棚的温湿度检测精度过低,劳动强度过大等一系列问题,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 ZigBee 无线传感网络的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的...温室大棚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 摘 要 随着农业产业规模...在目前的监测系统中, 需采集的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温度...考虑到实际运用与较大环境内的信息监测,则需要用到...信息与通信温&#8203;室&#8203;大&#8203;棚&#8203;温&#8203;湿&#8203;度...准确的采集农业气象参数,一方面可及时了解作物生长的...依据大棚的温湿度范围及误差要求讨论了该系统设计中...设施农业中温湿度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应用_农学_农林牧...大棚温湿度采集和实时信息查询,开发完成了基于温湿度...物联网技术日益成熟,传感器在设施环境数据采集中发 ...温室大棚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设计托普物联网针对大棚种植研发了温室大棚无线温湿度监测系统, 精准测量大 棚的温湿度,减少种植难度,促进农业发展。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关键词 ZigBLabVIEW;智能农业大棚;温湿度监测;数据采集 1 系统特点 该系统传感器节点采用无线 ZigBee 技术,节点之间可互传信号,解决大棚 布线困难。所有的控制是...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copyright &copyright 。文档资料库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犯请联系客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试管婴儿周期多长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