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农村小学生班级管理策略计算能力策略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20:41:36 | By: 12姜通 ]
睢宁县沙集镇沙集小学& 姜通
《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入门》& 陶家荛& 西门大学出版社
《小学数学学习心理与教学》& 胡光锑 晋泉新& 光明日报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学与智力发展》& 刘梦湘 光明日报出版社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小学数学教师》& 上海教育出版社
阅读全文(174) |
标签: 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长度不能超过200个字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关系着学生观察、记忆、注意等能力的发展,关系着学习习惯,意志等非因素的培养。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计算能力的形成得到同步的发展,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计算在生活生产劳动中运用最为广泛。在小学,计算更是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纵观各类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0%左右。我们的数学不曾一度被称作“算术”吗?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方面。多少年来,小学教师都在研究这个问题,但是,近几年来由于素质教育的开展,教师对这个问题又有所忽略,认为计算易教,不重视计算教法的研讨。教学过程重算法轻算理;重练习轻理解。大搞题海战术。而学生则认为计算好学,一听就会,不用动脑筋,只要作练习就可以了。因此,有些学生不懂算理,计算法则的运用比较僵化。习题错误将经常不断。当出现错误时,师生都没有分析错误原因而只是将其归罪于粗心。久而久之,就出现了教师埋怨学生计算能力差。学生见到计算就发憷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尤其明显,下面就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一.掌握算理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基础。  1、运用迁移规律,加强计算教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算理和法则。每一种运算都有一定的理论依据,掌握这些理论依据是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如果不懂算理,只是机械训练就无法适应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在计算教学中,有些教师认为没有什么道理可讲,只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正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不少学生虽然能够依据计算法则进行计算,但因为算理不清,知识迁移的范围就极为有限,无法适应计算中千变万化的具体情况。如果我们在教学中,重视讲清算理,就能使学生不仅知道计算方法,而且还知道驾驭方法的算理,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那么,计算教学定会变得生动活泼、多姿多彩。&&2、利用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的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教学时,可利用教具演示或学具操作等直观手段,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一年级教学初步认识“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性质时,先让学生观察教师右手有5只铅笔,左手有4只铅笔,然后要求学生按照教师两手出示的顺序列出加法算式,并计算出结果。教师先右手后左手,列式为:5+4=9,先左手后右手,列式为:4+5=9。&使学生看到加数位置的交换,只不过是出示的顺序有所变化,因此,并不影响计算的结果。通过演示,可以直观形象地说明:在加法计算中,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道理。  二、重视口算是培养计算能力的关键。&口算也称心算,是一种不借助任何计算工具,仅依靠记忆与思维,直接算出结果的计算方式。口算在计算能力的培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这是因为,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能力是在口算准确、熟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口算基础的笔算是不存在的,一个学生笔算能力的强弱一定意义上是口算能力的反映。合理进行口算训练,可以促进学生记忆力和思维的发展,因此,就要重视口算的培养,加强口算的训练。在不同年级,根据教材的不同,口算要求也不同。一二年级,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表内的乘除法,要加强训练,要达到“脱口而出”的熟练程度。中高年级,除了熟练记忆表内乘除法以外,还要熟记常用数据,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如25×4=100、25×8=200、125×4=500、125×8=1000等等。口算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数学教师一定要将口算练习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要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有目的的练习。在口算训练时,我采取了定时定量的卡片练习的方法。卡片上的习题是按照题组的形式出现的,与教材内容紧密配合。使用时间,一般为课前5分钟。一张卡片的题量是一定的,并根据内容和题量规定口算时间。这种定时定量的限制,实际上是对准确和速度上的要求,因为计算速度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三、有效练习是培养计算能力的手段。  为了促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巧,形成计算能力,加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前者是帮助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后者是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实际问题的能力。练习并不是要学生无休止的做一些重复、单调的题目。要想提高练习的效率,练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有一定的坡度。练习的形式要灵活多样,有趣的数据、新奇的题型、巧妙的算法,都会使学生对枯燥的计算产生一种吸引力,激发学生做计算题的兴趣。如“送小动物回家”、“送信”等变式匹配题,都是一二年级同学喜欢的练习形式。四年级学生学习了两位数除三位数的笔算除法后,可这样的题目:在□45÷34的除法算式中,在□中可以填写哪些数,商是两位数?填写哪些数,商是一位数。通过这种填空形式的练习,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商的位数的确定方法。总之,多样化的练习不仅丰富了练习的内容与形式,还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培养计算能力的途径。  数学离不开计算,我们必须课课练,天天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习惯的培养并不是抽象的、看不见摸不着的,而是实实在在的。所以,习惯的培养不能当做口号去喊,需要每一位教师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抓起。计算题出错的原因很多,但学习习惯不好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后,由于学生审题不认真,经常将25×4÷25×4=16,错误的计算成25×4÷25×4=1。由此可见,认真审题良好习惯的养成,是计算正确前提与保证。  总而言之,&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复杂而又细致的工作,需要结合教学实际长期进行培养和训练。因此,我们应该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形成一定的计算基本技能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上下功夫,力求使我们的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的长期的教学工作,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课堂上,通过学生回答问题,口算、板演、或书面作业,要及时地发现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并加以解决,使学生的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分析错误原因,找出错误规律,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审题、做题和验算的习惯,也是很重要的。&
您可以在这里发表评论...
谁看了这篇日志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雍存虎;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一个人计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计算方面的体现,它反映了这个人数学基本素质的高低。计算能力的高低,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直接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对学生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也会有直接影响。在小学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计算能力,并要达到正确、迅速,同时要求方法合理、灵活。怎样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之达到上述要求呢?
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一些粗浅认识。
一、要充分认识培养计算能力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教师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有些教师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重视不够,没有让学生去发现计算的规律和情趣。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一大障碍,必须除之。计算能力,是学生必备的能力。
1.数与计算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现实世界从数学的角度来看,主要是数、量、形三个方面,而计量又离不开数与计算,形体大小要量
化也离不开数与计算。因此数与计算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最基本的工具,是每个公民应当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数与计算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甚至其他科知识的基础。这部分的知识掌握不好,学生无法进入以后正常的学习中。
3.数与计算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掌握数与计算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过程。这样学生在学习掌握数与计算知识的过程中也发展了抽象概括能力。
4.数与计算的教学有利于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数概念是随着人类生活和实践的需要逐渐形成和不断发展的。教师要教学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与计算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时,可以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二、讲清算理,提高计算教学质量。
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讲清算理,揭示计算的规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
1、教具演示,讲清算理。算理的抽象是小学教学中的难点,教学中尽可能通过直观演示等手段化抽象为具体,深入浅出,明确算理。
2、学具操作,探索感悟。心理学家认为: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这就需要在形象思维和数学抽象之间架一座桥梁,充分发挥学具操作的作用。例如学生对20以内加法中“凑十法”的理解有困难,我们就请出小棒来帮忙,让学生通过对小棒的摆弄学会“凑十法”的计算方法。
3、联系实际,加深理解。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去理解新知识是构建教学知识结构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恰当地运用旧知识,通过类比同化新知,实现知识的正迁移,有利于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和对新的认识结构的认同。例如在教小数加法的计算法则时,可以借助学生熟悉的人民币单位的进率关系,讲清小数点必须对齐的算理。
4、重视感知,加强刺激。对于学生易忽略的部分,要注意加强其刺激强度(比如强调进、退位,强调小数点的处理等),吸引学生注意,留给学生一个鲜明、正确的印象,避免和减少以后计算中的错误。
5、加强辨析,比较强化。根据学生容易产生错觉和思维定势的特点,有意识地把相似的概念、法则、算式进行辨析比较,促使新旧知识的精确分化。
6、及时练习,巩固提高。开展针对性练习,强化计算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力争当堂巩固。
7、注意反馈,及时纠正。及时反馈,找出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分析原因、及时改正错误。
三、处理好笔算和口算的关系。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都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另外,口算在日常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所以,在教学中坚持让学生进行口算、听算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很大的作用。
(1)口算教学必须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低年级安排20以内加减法、表内乘、除法等基本口算;中年级安排一些作为笔算基础和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经常使用的口算;高年级在习题中安排一些利用运算定律进行口算的题目,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口算能力。每一册教学参考书都对本学期的口算提出分阶段要求,教师要使口算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切实提高学生口算能力。
(2)合理安排口算。义务教材把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放在笔算之前教学,而一些较难的但又不是最基本的口算,则放在笔算之后教学,以便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例如,20以内的加减法是加减法的重要基础,只教口算。100以内的加减法中,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如27+6,27+30,是笔算的基础,也是进一步学习口算的基础。因此把这部分内容放在笔算之前,只教学口算;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掌握要困难些,所以一年级先教笔算,二年级再进一步要求会口算。这样使学生既能学好笔算,又能形成较强的口算能力。
(3)注意口算算理的教学。口算例题都要注意通过直观的淙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理解算理。
(4)教给学生口算方法,发展学生思维。要使学生口算能力提高,就要教给学生正确的口算方法,方法是多样的,要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容易理解和掌握的方法。千万不要引导学生用笔算的方法进行口算。口算两位数加法:28+37,我发现有的学生是这样想的:8+7=15,个位是5,十位上是2+3+1=6,十位写6,这完全是笔算的思路。其实口算应当这样想:28+30=58,58+7=75才对,不用在脑子里出现竖式。
实践证明,加强口算训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计算水平,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中学教育、专业论文、行业资料、幼儿教育、小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外语学习资料、各类资格考试、15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等内容。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现阶段,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普遍较差,我任教的地方也出现 了这样的情况。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 务,是学生...  关键词:农村 计算教学 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素质,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学生以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 《小 学...  “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_自我管理与提升_求职/职场_实用文档。“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课题方案南雄市主田镇莲花中心小学课题组 一...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低年级学生计算能力的初探》课题一、课题的提出 计算是数学知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学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 力,计算能力是学习数学和其他...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农村低段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 董月兰数学是所有学科的基础,而计算是数学的基础。计算虽然可以借助计算机、 计算...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举报文档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_数学_小学教育_教育专区。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低年级学生的数学计算能 力 作者:马...  平时教学中,我比较重视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能力,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一 些经验和体会,就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学校...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策略 小学数学计算能力很重要,贯穿于小学各个阶段,如何提高小 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个极其普通的课题,但意义重大。在尽量缩小城 市与农...【转】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 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办公室课题管理中心
农村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提高的实践与研究
时 间 记 忆
最 新 评 论
专 题 分 类
最 新 日 志
最 新 留 言
用 户 登 录
友 情 连 接
博 客 信 息
【转】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
11:42:50 | By: 12姜通 ]
&&&&&&&&&&&&&&&&&&&&&&&&&&&&&&&&&&&&&&&&&&&&&&&&&&&&&&&&&&&&&&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的几点做法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集算法、计算、推理、转化等多种数学思想方法于一身,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树立学生认真、细致、耐心的品质。学生计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学生的后续发展。但是学生的计算能力常受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意志、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做计算题时,一些计算题并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注意力不够集中、题目审不清、运算不细心、题后不验算造成失误。为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主要采取如下措施。一、加强基础知识,重视公式、法则的理解、记忆与运用。数学概念、公式、法则、性质构成了数学的基础。有的是运算的依据,告诉我们“为什么可以这样做”,有的是运算的方法和步骤,告诉我们“如何做才是对的”。学生学习了有关的概念、性质、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强化训练逐渐形成数学的运算技能。二、加强审题意识培养所谓加强“审题意识”就是指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不满足于停留在对问题的表象的肤浅的思考;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题目条件的反复深入的思考,从中挖掘出问题中重要的隐含条件,从中获得重要的解题信息,以便抓住问题的实质,减少运算的盲目性,进而产生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三、加强解题技能训练对数学概念、公理、性质的正确理解,对题意的正确把握得目的,最终还要落实到解题上。因为运算是解题的根本,只有解题运算准确,才能使数学训练得以顺利进行。但是,学生的运算能力比较差的问题,往往有以下表象:其中最重要的是许多学生在解题时往往是“两动两不动”——动脑动嘴不动手动笔,从而造成计算的错误。因此,只有让学生认识到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平时解题过程中克服粗心的毛病,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教师有目的的设计有针对性的题组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让学生熟练掌握基本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常用的数学方法,实现知识的灵活应用和举一反三。四、加强题后“反思”提高计算能力。  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常受外部因素的影响。经验告诉我们,不少的同学欠缺一个提高计算能力的重要环节——“反思”。如果一名学生能做到解完一道题以后,能继续思考,这道题考查了哪些概念、知识和能力?解答的每一步推理是否合理?这道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多种方法中哪一种比较简单一点?把这道题的条件或结论进一步推广又会如何?等等,那么,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不需要老师担心的。学生的计算能力不是靠一朝一夕能养成的。作为教师,首先自身要对教材的要求熟记于心。同时训练要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是难见成效的。同时要避免计算的单一性、枯燥性。那么,我们可以相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那一天很快就&
阅读全文(72) |
上一篇:下一篇:
后,你将出现在这里
&Copyright &copy
, All Rights Reserved徐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版权所有: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徐州市新生街76号(原九中)C407 电话: 1 备案号:蒲塘飞雁——德安县程琴小数工作室
当前位置:&&
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计算能力
上传: 李朝友 &&&&更新时间: 13:57:48
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 彭泽县东升中心完小& 李朝友 & 由于用来计算的数字和符号,往往比较单调、枯燥,缺少趣味性,以及一些老师过于强调计算器的运用,忽视计算能力的培养,导致笔者所在的农村小学学生计算能力明显下降,针对这一情况,我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认为提高农村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要循序渐进,掌握运算顺序 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加法与减法是同级运算,乘法与除法是同级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先算小括号里面,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这个顺序说来简单,做起来有点难,很多老现为了赶教学进度,匆匆地一带而过,导致学生吃夹生饭。那么,应怎样避免学生吃夹生饭呢?应分三步走:第一步,进行同级运算练习,教育学生仔细审题,看清运算符号;注意向学生渗透25&4=100,125&8=1000,强调25的好朋友是4,128和8是好朋友,并教会学生验算的方法;第二步,进行四则运算(不含括号的)练习;第三步,先进行含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再进行既含有小括号,又含有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练习。 只有这样,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地进行计算教学,学生才能都听懂,才会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学计算,才会对计算越来越感兴趣,逐步提高计算能力。 二、要巧用计算规律,活用计算规律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用好它们,可以使我们的计算大为简便,也有利于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小学生的计算兴趣。 在以上运算定律中,尤以乘法分配律应用最为广泛,乘法分配律的叙述为&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例如:(80+8)&125=80&125+8&125==11000 此时,我有意出一题(80-8)&125,也强调用简便运算,有学生做出(80-8)&125=80&125-8&125==9000,让学生通过实践,领悟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范围,注重比较,也使学生更加细心,计算能力提高更快。 对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其叙述为&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也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一个数&,例如:7&25&4=7&(25&4)=7&100=700,那么对于25&7&4该如何计算呢?教师适时运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进行教学:25&7&4=7&25&4=7&(25&4)=7&100=700,这样,乘法交换律的作用也得以彰显,使学生对结合律的运用更加灵活。 交换律还表现在实践运用中,例如:在一个长5cm,宽4cm的图中,减去一个最的半圆,求剩下部分的面积,有两种计算方法: r=5&2=2.5(cm) &&&& (1)直接计算:&&&&&&&&& (2)运用交换律 3.14&2.52&2&&&&&&&&&&&&&& 3.14&2.52&2 &&&& =3.14&6.25&2&&& &&&&&&&&&=3.14&6.25&2 &&&& =19.625&2&&&&&&&&&&&&&&& =3.14&2&6.25 &&&& =9.8125(cm2)&&&&&&&&&&&&&& =1.57&6.25 &&&&&&&&&&&&&&&&&&&&&&&&&&&&&& =9.1825(cm2) 相比之下,运用交换律,计算简便得多。 三、要根据实际,合理取舍近似值 学生计算能力差的另一个表现是对进一法和四舍五入法的区别掌握不清,一遇取近似值,都用四舍五入,这是错误的,例如&制作一个长1米,宽0.8米,高0.7米长方体木箱,需要材料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1位小数)计算过程为 (1&0.8+1&0.7+0.8&0.7)&2 &&&&&& =(1.5+0.56)&2 &&&&&& =2.06&2 &&&&&& =5.12 &5.2(平方米) 这应用进一法,而不是四舍五入法,告诉学生材料只能多,不能少,有边角料,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对进一法才能逐步掌握。 学生计算错误较多的另一个表现是对&百分数的应用&中,对求百分率时,除不尽的情况下,百分号前保留1位小数,经常出错。 例:光明机械厂第二季度的共产机床1335台,其中六月份产机床585台,求六份产量占第二季度的百分这几?(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学生直接用585&1335,由于除数过大,有四位数,学生计算错的很多,针对这种情况,我利用除法与分数的关系,585&5=39/89&0.438=43.8%,尽量约分,使计算数字最简,错别率降低。 当然,计算器也要合理使用,对一些枯燥的利息的计算方面还是可以使用的。但是不断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这是必须要做到的,掌握计算顺序,巧用运算规律,正确地将计算技能运用于生活实践,我深信,农村小学学生的计算能力,学习兴趣必会得到扎实有效的提高。 & &
评论:(未激活和未注册用户评论需审核后才能显示!如需回复,请留下联系方式!)
文明上网,理智发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学生感恩教育策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