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好氧生物处理池内COD时,是用上清液做准确还是用泥水混合液准确?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3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好氧池常见问题及解决
上传于|0|0|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5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好氧池的作用
好氧池的作用
范文一: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运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的最佳,这样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水解酸化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例如天然胶联剂(主要为淀粉类),首先被转化为多糖,再水解为单糖。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成纤维二糖与葡萄糖。半纤维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作原理厌氧反应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物料比较多,通过厌氧分解分四个阶段加以降解:(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再上述四个阶段中,有人认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反应是在同一类细菌体类完成的。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很快,如果用莫诺方程来模拟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率的话,Ks(半速率常数)可以在50mg/l以下,μ可以达到5KgCOD/KgMLSS.d。而第四个反应阶段通常很慢,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反应过程,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废水的中污染物质只是形态上发生变化,COD几乎没有什么去除,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中污染物质变成甲烷等气体,使废水中COD大幅度下降。同时在第四个阶段产生大量的碱度这与前三个阶段产生的有机酸相平衡,维持废水中的PH稳定,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原文地址:好氧池的作用是让活性污泥进行有氧呼吸,进一步把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去除污染物的功能。运行好是要控制好含氧量及微生物的其他各需条件的最佳,这样才能是微生物具有最大效益的进行有氧呼吸。厌氧处理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通常需要时间较长。厌氧过程可分为水解阶段、酸化阶段和甲烷化阶段。水解酸化的产物主要是小分子有机物,使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显著提高,而微生物对有机物的摄取只有溶解性的小分子物质才可直接进入细胞内,而不溶性大分子物质首先要通过胞外酶的分解才得以进入微生物体内代谢。例如天然胶联剂(主要为淀粉类),首先被转化为多糖,再水解为单糖。纤维素被纤维素酶水解成纤维二糖与葡萄糖。半纤维素被聚木糖酶等水解成低聚糖和单糖。水解过程较缓慢,同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厌氧降解的限速阶段。在酸化这一阶段,上述第一阶段形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在发酵细菌即酸化菌的细胞内转化为更简单的化合物并分泌到细菌体外,主要包括挥发性有机酸(VFA)、乳醇、醇类等,接着进一步转化为乙酸、氢气、碳酸等。酸化过程是由大量发酵细菌和产乙酸菌完成的,他们绝大多数是严格厌氧菌,可分解糖、氨基酸和有机酸。工作原理厌氧反应四个阶段一般来说,废水中复杂有机物物料比较多,通过厌氧分解分四个阶段加以降解:(1)水解阶段:高分子有机物由于其大分子体积,不能直接通过厌氧菌的细胞壁,需要在微生物体外通过胞外酶加以分解成小分子。废水中典型的有机物质比如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和葡萄糖,淀粉被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蛋白质被分解成短肽和氨基酸。分解后的这些小分子能够通过细胞壁进入到细胞的体内进行下一步的分解。(2)酸化阶段:上述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到细胞体内转化成更为简单的化合物并被分配到细胞外,这一阶段的主要产物为挥发性脂肪酸(VFA),同时还有部分的醇类、乳酸、二氧化碳、氢气、氨、硫化氢等产物产生。(3)产乙酸阶段:在此阶段,上一步的产物进一步被转化成乙酸、碳酸、氢气以及新的细胞物质。(4)产甲烷阶段:在这一阶段,乙酸、氢气、碳酸、甲酸和甲醇都被转化成甲烷、二氧化碳和新的细胞物质。这一阶段也是整个厌氧过程最为重要的阶段和整个厌氧反应过程的限速阶段。再上述四个阶段中,有人认为第二个阶段和第三个阶段可以分为一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的反应是在同一类细菌体类完成的。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度很快,如果用莫诺方程来模拟前三个阶段的反应速率的话,Ks(半速率常数)可以在50mg/l以下,μ可以达到5KgCOD/KgMLSS.d。而第四个反应阶段通常很慢,同时也是最为重要的反应过程,在前面几个阶段中,废水的中污染物质只是形态上发生变化,COD几乎没有什么去除,只是在第四个阶段中污染物质变成甲烷等气体,使废水中COD大幅度下降。同时在第四个阶段产生大量的碱度这与前三个阶段产生的有机酸相平衡,维持废水中的PH稳定,保证反应的连续进行。
范文二:厌氧池
好氧池厌氧池主要是用于厌氧消化,对于进水COD浓度高的污水通常会先进行厌氧反应,提高COD的去除率,将高分子难降解的有机物转变为低分子易被降解的有机物,提高BOD/COD的比值。而且在除磷工艺中,需要厌氧和好氧的交替条件.......在脱氮处理中,反硝化过程需要在缺氧条件下才能起作用。而好氧池就不用说了,在生化处理中都用到好氧池的。厌氧池搅拌不能用曝气系统来完成,要采用潜水搅拌机!其他两个都可以用曝气系统来完成搅拌厌氧池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严格来说必须控制在0.2mg/L以下,缺氧池一般要控制在0.5mg/L左右,而好氧池按照工艺的要求,一般情况下,控制在2mg/L以上。厌氧池中只悬挂填料,缺氧池中的搅拌设备一般采用的水下推进器或者潜水搅拌机,挂有填料,而好氧池中,根据工艺名称,有些悬挂了填料,有些没有,曝气方式也不一样。 在设计时主要根据所起作用和对溶解氧的要求进行设计,并且要按照水力停COD、BOD的定义COD是一种常用的评价水体污染程度的综合性指标。它是英文chemical oxygen demand的缩写,中文名称为“化学需氧量”或“化学耗氧量”,是指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重铬酸钾)将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如有机物)氧化分解所消耗的氧量。它反映了水体受到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由于有机物是水体中最常见的还原性物质,因此,COD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体受到有机物污染的程度。COD越高,污染越严重。我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生活饮用水源COD浓度应小于15毫克/升,一般景观用水COD浓度应小于40毫克/升。生化需氧量(BOD)是指水中所含的有机物被微生物生化降解时所消耗的氧气量。是一种以微生物学原理为基础的测定方法。所有影响微生物降解的因素,如温度的时间等将影响BOD的测定。最终的BOD是指全部的有机物质经生化降解至简单的最终产物所需的氧量。一般采用20℃和培养5天的时间作为标准。以BOD表示,通常用亳克/升或ppm作为BOD的量度单位。BOD:生化需氧量,即是一种用微生物代谢作用所消耗的溶解氧量来间接表示水体被有机物污染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定义是: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游离氧的数量,表示单位为氧的毫克/升(O2,mg/l)。一般有机物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下,其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有机物转化为CO2、NH3、和H2O的过程。第二阶段则是NH3进一步在亚硝化菌和硝化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亚硝酸盐和硝酸盐,即所谓硝化过程。NH3已是无机物,污水的生化需氧量一般只指有机物在第一阶段生化反应所需要的氧量。微生物对有机物的降解与温度有关,一般最适宜的温度是15~30℃,所以在测定生化需氧量时一般以20℃作为测定的标准温度。20℃时在BOD的测定条件(氧充足、不搅动)下,一般有机物20天才能够基本完成在第一阶段的氧化分解过程(完成过程的99%)。就是说,测定第一阶段的生化需氧量,需要20天,这在实际工作中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又规定一个标准时间,一般以5日作为测定BOD的标准时间,因而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以BOD5表示之。BOD5约为BOD20的70%左右。COD和BOD有什么不同?COD表示在强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氧化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可大致表示污水中的有机物量。BOD5是微生物在五天内生物降解一升污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在20度培养),由于五天的培养阶段可完成有机物碳化过程的约70%,可间接反映污水中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物的量。COD是化学需氧量,当然与选用的氧化剂有关(测量数据需要标注何种氧化剂)。BOD5是生物需氧量,与水温、水质、有毒无毒等条件密切相关(在不同条件下微生物活性是不一样的)。COD大于BODCOD-BOD约等于不可生化有机物基本可以这样说,但不确切,因为COD=COD(B)+COD(NB),前者是可生化性部分,后者是不可生化部分。而微生物在20度情况下完成碳化过程约需20天(也即BOD20,约等于CODNB),所以确切说,COD-BOD20大致等于不可生化的有机物(忽略还原性无机物的干扰因素)。CODcr 化学需氧量 其优点能够精确地表示污水中有机物的含量,并且测定时间短,不受水质的限制,缺点不能象BOD 测定那样,表示出所消耗的氧量。微生物氧化的有机物量,另外还有许多无机物被氧化,并全部代表有机物含量。BOD5 生化需氧量 生化需氧量是在指定的温度和时间段内,在有氧条件下由微生物(主要是细菌)降解水中有机物所需的氧量。一般将有机物完全降解需要100天。实际采用20℃下20天的生化需氧量BOD20为代表。往往在生产应用20天时间太长,不利用指导生产工艺,对于城市污水。其BOD5大约为BOD20的70%~80%。城市中的污水中COD>BOD。两者之间的差值大致为难于生物降解的有机物量。在城市污水中BOD/COD的比值作为可生化性指标。当BOD/COD≥0.3时可生化性较好,适应于生化处理工艺。在工业废水中大部分BOD/COD<.03以下,所以可生化性差.必须进行调值后才可进行生化处理BOD:水中有机污染物被好氧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称为生化需氧量。COD: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污染物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称为化学需氧量COD和BOD都是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一个指标.BOD是用生物分解有机物时的好氧量来表示废水中有机物的.通常人们都认为BOD是表示可以被生物降解的有机物.但这里有一些误解:由于测BOD的条件与实际运行的条件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简单的用COD-BOD来表示不可降解的有机物,这是没有道理的。另外实际系统中对有机物的去除包括了许多过程,不仅仅是生物的降解过程。实际中采用BOD/COD来表示废水的可生物降解性,是按照实际的经验来考虑的,这里不能形而上学的将BOD和COD的概念简单的用于实际情况。AA0工艺概述
范文三:2.1厌氧调试2.1.1接种污泥的选择与处理可引进同类特征废水的污泥接种,应尽量选用含甲烷菌多的污泥,如城市废水处理厂厌氧消化污泥,经脱水的厌氧、好氧污泥,以及长期贮存、排放废水的阴沟、水塘污泥等。对过稠的接种污泥,可用水稀释、过滤、沉淀,去除污泥中夹带的大颗粒固体和漂浮杂物。2.1.2影响调试的因素影响调试的因素,除接种污泥外,还有废水的水质特征、有机质负荷和有毒污染物负荷、环境条件、填料种类等。厌氧调试所需时间较长,一般16~24周不等。 ⑴pH值pH值变化将直接影响产甲烷菌的生存与活动,厌氧池pH值应维持在6.5~7.8之间,最佳范围在6.8~7.5左右。厌氧池具有一定的缓冲能力,正常运行时,进水pH值可略低于上述值。⑵温度采用中温调试。大多数产甲烷菌的适宜温度在中温35~40℃之间,中温条件下,产甲烷菌种类多,易培养驯化、活性高。应控制厌氧池温度波动范围一般1d不宜超过±2℃,避免温度超过42℃。⑶碱度合理的厌氧池碱度(以CaCO3计)范围为mg/L,
⑷基质的碳、氮、磷比例及微量元素厌氧处理要维持正常运行,废水中必须含有足够的细菌用以合成自身细胞物质的化合物。甲烷菌的主要营养物质为氮、磷、钾和硫及其它必需的微量元素。厌氧池中营养物质比例一般取BOD5:N:P=(200~300):5:1,而生物接触氧化池和生物铁微电解池中主要营养物质的比例一般取BOD5:N:P=100:5:1。细菌所需要的微量元素非常少,但微量元素的缺乏能够导致细菌活力下降,在调试阶段应加适量的微量元素。2.1.3厌氧池调试操作⑴将接种污泥投入厌氧池,用稀释的废水浸泡2d,调节厌氧池内pH值约在7.0~7.5之间。⑵向厌氧池注入生产废水约1/3池容,再补充生活废水至设计容量,调试初始应采用较低负荷,一般约为正常运行负荷的1/6~1/4,或取0.1~0.3kgCOD/(m3·d)。⑶按约1/4设计处理量连续进水。废水处理设计方案中厌氧池无回流泵,在调试阶段,应安装临时回流泵,将厌氧池出水回流,以增加池内生物菌数量,以免污泥大量流失,回流比约1:4。生物接触氧化池同期进行调试,为防止调试阶段厌氧池高浓度废水对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冲击,应控制从厌氧池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的废水量。⑷应注意池内的温度变化,升温不能过快。当厌氧池出水pH<6.5时应增加进水中的碱量,要及时对pH进行检测。⑸在上述情况下稳定运行2~3周,可逐步提高厌氧池容积负荷。每次提高0.3kgCOD/(m3.d)左右,稳定运行时间2周左右。在此期间,应注意观察厌氧池出水情况,若pH降低,应加大投碱量,若调整负荷后发生异常应采取降低负荷或暂时停止进水等措施,待稳定后再提高负荷。⑹若出水水质效果好且稳定时,可逐步加大从厌氧池到生物铁微电解池的水量,最终实现厌氧池出水全部流入生物接触氧化池。⑺当厌氧池进水浓度提高至原水浓度,直接进水,应经10d稳定观察,正常运行,可逐步取消回流泵。⑻正常的成熟污泥呈深灰到黑色,带焦油气,无硫化氢臭,pH值在7.0~7.5之间,污泥易脱水和干化。当进水量达到设计要求,并取得较高的处理效率,产气量大,含甲烷成分高时,可认为厌氧调试基本结束。3 好氧生化处理调试操作⑴将从外运来的活性污泥投入生物接触氧化池,污泥量为池容的0.01~0.05。 ⑵将预曝气调节池废水泵入生物接触氧化池1/5~1/3池容,再加满自来水,控制此时生化池水中的pH值为7或稍大于7,由于此时池内污染物浓度较高,不必加入营养物和碳源。⑶启动罗茨鼓风机,闷曝(不进水连续曝气)8h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再继续闷曝,以后曝气每隔8h可停止曝气静置沉淀0.5h然后继续曝气。 ⑷闷曝气1d后,可从调节池少量补充废水。⑸在曝气过程中要控制生化池中溶解氧含量在2~4mg/l之间,并需测试污泥沉降比,若该值逐渐减少,说明这些污泥已粘附在填料上⑹每天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更换约1/3池容的废水,经过数日闷曝气、静置沉淀、补充废水之后,可以按设计流量的1/3~1/2连续水。为防止进水量太小影响潜水废水泵的寿命,在废水泵安装时,应在泵后安装一带闸阀的回流支管,使一部分通过支管回流至调节池。⑺驯化与培菌同时进行,挂膜速度很快,一般一周后在填料表面上,就可以看到有很薄的一层膜。⑻若微生物膜增殖正常,约7d后,生物接触氧化池出水一部分可流入沉淀池,一部分仍然回流至调节池。即可连续进水、回流。⑼大约20d后,填料上将挂上一层橙黑色生物膜,可按设计水量进水。⑽在此情况下能稳定运行1个月左右,这时挂膜基本完成,微生物开始大量繁殖。此时应密切注意监测水质变化情况,避免负荷突变对生化池造成冲击。若液面有大量泡沫产生且数量不断增加,覆盖生化池,说明曝气量过大或有大量合成洗涤剂与其它物质进入,应减少曝气量,投加除泡剂,也可以在生化池周边安装自来水蓬头喷淋去除泡沫。⑾随着时间的延长,生物膜开始新陈代谢,老膜开始剥落,出水中出现悬浮物,标志着挂膜阶段结束,可进入正常运行。2.2.3生化池运行状态判断生化池运行状态可根据以下情况判断:⑴颜色:运行良好时混合液呈棕褐色,且色泽鲜明;运行恶化时呈深褐色或黑色。⑵气味:运行良好时不产生讨厌气味,应为略带霉味的泥土气味;运行恶化时废水有一种类似腐败的鸡蛋的恶臭味。⑶泡沫:在生化池内出现少量的泡沫,属正常现象;在出水中出现白色泡沫翻滚,表示悬浮固体浓度过高。⑷pH值:运行正常,pH值应在6.5~8.5之间,若下降,可能是曝气过量,有毒物质进入,可加入生石灰(或工业Na2CO3)进行调节。当厌氧池调试完成之后,好氧生化池运行正常,整个调试工作基本结束。 3 确定工艺控制参数设计的工艺控制参数是在预期的水量、水质条件下确定的,而实际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其水量、水质往往与设计有较大差异。因此,必须根据实际的水量、水质情况来确定适合的工艺控制参数,以保证正常运行,并在确保出水水质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能耗。工艺控制参数需确定的重要的工艺控制参数有:进水泵房的控制水位、砂浆沉砂池排砂周期、池氧化还原电位ORP、污泥浓度MLSS、污泥回流比R、污泥沉降比SV、污泥指数SVI、污泥龄SRT、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等。其中影响能耗的主要因素是进水水位的高低和污泥浓度MLSS的大小,影响脱氮除磷效果的主要因素是池污泥龄SRT。确定方法1)进水泵房水位在保证进水系统不溢流的前提下尽量控制在高水位运行;2)依据砂水分离器处理能力与砂浆沉淀池体积的对比来确定排砂周期;3)生化池ORP主要根据厌氧池放磷情况、好氧池吸磷和硝化的情况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厌氧池的DO小于0.2 mg/L,好氧池的DO约为2.0mg/L;厌氧池的ORP小于-250mV,好氧池的ORP大于40mV;4)通过对厌氧池、好氧池进行监测,当明显存在磷的释放和吸收时,厌氧池的硝酸盐在0 .5mg/L以下;5)出水氨氮下降时,TP值上升,脱氮与除磷之间存在矛盾,运行中应兼顾两个指标,即努力控制降低回流污泥中NO3--N对生物除磷的影响;6)要想得到良好的除磷效果,污泥龄应低于12d(比设计值低),否则除磷效果不稳定;7)污泥浓度MLSS根据污泥负荷来确定,设计污泥负荷为0.08kgBOD5/kgMLSS·d,因此污泥浓度MLSS应维持在3.0g/L左右;8)若BOD5较低时,应以除磷为主,调节剩余污泥排放量来调整污泥龄,使污泥龄在5~12d之间;9)污泥沉降比SV能直接反映活性污泥的情况,好氧段污泥一般控制在15%~30%,回流污泥一般控制在20%~40%;10)剩余污泥排放周期及日排放量、泥面高度依据污泥龄SRT确定。11)根据进水量的大小,调整构筑物的运行状况(单池或双池),以保证最佳的除磷效果
范文四:厌氧池填料有什么作用?(厌氧填料、弹性立体填料、厌氧池作用、弹性填料、污水处理)厌氧池就是不做曝气,污染物浓度高,因为分解消耗溶解氧使得水体内几乎无溶解氧,适宜厌氧微生物活动从而处理水中污染物的构筑物。厌氧池填料是利用厌氧菌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常用的生物填料是:弹性立体填料。弹性立体填料筛选了聚烯烃类和聚酰胺中的几种耐腐、耐温、耐老化的优质品种,混合以亲水、吸附、抗热氧等助剂,采用特殊的拉丝,丝条制毛工艺,将丝条穿插固着在耐腐、高强度的中心绳上。弹性立体填料悬挂在厌氧池有效区域内能立体全方位均匀舒展满布,使气、水、生物膜得到充分混渗接触交换,生物膜不仅能均匀的着床在每一根丝条上,保持良好的活性和空隙可变性,而且能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愈来愈大的比表面积,又能进行良好的新陈代谢。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原理和作用是一样的。厌氧生化处理与兼氧生化处理的不同之处是:厌氧微生物繁殖生长及其对有机物质降解处理的过程中不需要任何氧,而且厌氧微生物可适应更高COD浓度的废水(mg/L)。厌氧生化处理的缺点是生化处理时间很长,废水在厌氧生化池内的停留时间一般需要40小时以上。厌氧池填料有什么作用?简而言之厌氧池弹性填料具有挂膜快、脱膜容易、生物膜生长更新良好、耐高负荷冲击,CODcr去除率高、处理效果好,充氧性能好,可对气泡进行多层次碰撞,密集型切割,可大大提高氧的利用率。
感谢您的阅读,更多资讯请浏览:广州市绿烨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范文五:年,第期(化 学教 学# )*- % # ! + ), 丰!./? # ? % &??(& ?#?,变 为红 褐 色?//由于 金 属 钠 和 生 成 的,)&是 强 还原 剂#-,可用 煤油、汽 油 等 代 替 液体 石 蜡 做 液,又 有液体 石蜡做液 封避免了与溶液接 白色,封 长/,但 液 体 石 蜡 能 使 氢 氧 化 亚 铁 保 留时 间更笔 + 者所 做 的 实 验/触,使 氢 氧化 亚 铁 隔 绝 氧化 剂 不 被 氧 化//使氢 氧 化亚 铁 保 留 了,沉 淀 十分 明 显 0 得 到 的 氢 氧 化 亚铁 能 较 长 时 间保 存,一 天,1/由 于 反 应 间断 进 行,、反应放热现 象很/如 要 试 验 其 还原 性 可 用 吸 管 吸 出 沉 淀放 入 另一 试管 中,不 明 显 不 会 引起 煤 油汽 油 等 及 生 成 的氢 气振荡,沉 淀 立 即变 绿 变 灰 直 至 最 后燃烧,钠 块也 没 有熔 化,实 验 十 分安 全氢氧 燃 料电 池 的 制作1 ? 2 河 南省 安 阳 市 第 一 师 范 学校 + 1 2 , 朱 心 奇燃 料 电 池 是 一 类 新 型 化 学 电池气、/氢气,、氧具/多 孔碳 棒 的 加 工,甲 烷 等 都 可 以 成 为它 的 原 料、/它 具 有 能量将石 墨碳 棒放到 酒精喷 灯上 加 热 除去 其 中 的胶 质./转化 率高无污染,、节 约 金 属 资 源等 优 点,并淬火0 一?/次、,即 形成 多 孔碳 棒 形管,、,有 巨 大 的应 用 价 值 但 是用 特 殊 的 催 化剂/由于 这 类 电 池 必 须,也 就是 多孔 碳 电极而 该类 催 化 剂 现 在 制 造 困,把多 孔碳 电极36分液 漏 斗/、难,价 格 昂贵,所以这类 电 池 还 不 能普 及、 、橡皮 塞按 下 图所 示 组 装 再 通过 分 液漏 斗 向 形 管 中 注 满 氢 氧化钾 溶 液3仅 能 应 用 于 人造 卫 星 太 空 站 等 高 科 技 领 域我 们 运 用 已学 过 的 原 电 池,/密闭电 解 池 知识-,在学校 科技 活 动 中 制 作 了 可 用 于 演 示 的氢 氧 燃 料电池,效 果很 好用具,/现 介 绍 如下一3形 管 石 墨 碳 棒 分 液漏 斗 酒 精 喷 灯, , ,?,,,低 压直 流 电源或 2 2 0 4 的 氢 氧化钾 溶 液 + 0 4的 稀硫 酸 , 橡 皮 塞 +双 孔 , 导 线 等二/制作 原 理、用 多孔 碳 棒 作 燃 料 电 池 的 正 的 氢 氧 化 钾 溶 液 作 电解 质 溶 液/负极,2 0 40/负极吸 附氢,氢气、氧 气 的 制备7气,正 极 吸 附氧 气,/氢 氧燃 料 电池 工 作 时,负正、调 节 低 压 直 流 电源 的 电 压 到 接6伏 并把 其、,极 上 的 氢 放 出 电子氧得 到 电子 负极 正极总 反应发 生 氧 化 反应/,正 极上 的负极 分 别与 上 图 装 置 中的 两 个碳 电极相 连接 通 电源, , ,发 生 还 原反 应电解 氢 氧 化 钾 溶 液 制 取 氢 气- ./.). % ? #)一?.!* ? )&#5氧 气 且 制 得 的 氢 气与 氧 气 的 体 积 比 为 池/去2.% &)&# % ?!* ?# )* &)&掉 电 源 上 图所 示 装 置 就 成为 一 只 氢 氧 燃 料 电下转 0 页.). % 2#三?制作过程年?(&#-,第期8化学 教学% ! 同条 件 下 # ? 和 ? 的体 积 比 为可 增重 多 少 克,&! ,答案 为 9 克 因 为 它 们都 符合!中通 式净物, ,由0可知的结 论 不 仅 适 用 于 某 些 纯,将含* +?!和#?%的 混 合 气 体 充入 有,也适 用 于 某 些 混 合 物 这 是 在 考 察 学 生、? &(克)?!的 密 闭 容 器 中 以 电火 花 点燃 充. ℃,抽象概括 后 的 发 散 能 力!- 分反 应 后 容 器 中 温 度 为 ,压 强 为零 帕,,1&若 使 2 克 乙 烷 完 全 燃 烧 后 的产 物)*+,将 残 留 物 溶于 水的体 积 比!,无 气体 逸 出,则 #?% 和 .*,通 过 足量 的!?+,)* +?+可增 重 多 少 克+ 4,3解 析 乙 烷 分 子 式为反应后,# ?它不 符 合!中+解析和 .!!压强 为 ? /)说 明反 应 后+,规律? ?+,,但 乙 烷 燃 烧 时 要 消耗、?变为,#?和无 气 体剩 余气 体 全 部进 入* +?因此,#?(若 我 们 利 用 此 规 律 逆 向推 理把 燃烧 过的 混 合 组 成必 须 符 合,、中 的通 式即相& -、程 假设 分 为 两 个 阶段 5 6 7.&5& 7,如 图示.&)*+目?+#+ ?4一5 ,7)*+ ?+,& + ? 5# ? 7 5? 7一一, 一一一分# ? + 十? + ?5 &7若设+—一 一令)* + *#??) ?? 8则 9 的 质 量全 部 进 入#9为:克3结合氧成#?# +??. 24一一 一; 75# ?7&5?7?!若 使 2 克 甲 酸完 全 燃烧 后 的 产物 通)*+ ?+!,4&:一克. -、器2 5克 7过 足量 的)* + ?!增 重 了 多少 克 3解析. -克#? ??.&;、.&>)* +?++令一一一一一—— 分 子 中去 掉 多 余氧? #?? ? (45甲 酸7?.=—一斗 # ? + ? +?—- ,,令) * +#??)*? ?克,2 克=?士、丽’ “气 7 兄,1题,一 般 到 特殊 的 思 维 发 散 从 而 培 养 学 生综 合应用 各 种 思维 方 式 解 决 问题 的 综 合 思 维 能 力,是考 察 学 生 的 逆 向 思 维 能力三 能 力 测试!!回顾 Α%、%,而 这 种综 合 思 维 能 力 的 考 察 正 是 每 年 高 考 命Α 是测 试 了 思 维 的准 确 性 Β 是 测 试 了 思 维 的题 者 所 刻 意 追 求 的 也是 习 题 设 计所 应 遵 循和 大力提倡的上接 Δ 页四,深刻 性%Χ 是 测 试 了 简单 的 思 维 发 散%是测试 了 思 维 的收 敛,0% 高 层次 的 思维 发 散 1层 次 分 明 从 能力 层 次 设 计 看, ,%,Α,>氢氧 燃 料 电池 的 工作、可 归 为第 一 阶 段 是 从 基 础 知 识 出 发律技 巧 0>总结 规,氢 氧燃 料 电 池 的 正流 计 的正、负极分别与灵敏 电,,利用 技 巧、负极 连 接,,可 以 看 到 电流 计 指 针 偏解决 问题总之, ,转习 题 设 计 不 仅 要 考查 基 础 知 识,如 果 把 两 个 氢氧 燃料 电 池 并 联二 极 管 发光. ,再 与发 光,基二 极 管 串联经 实验 测 定一只,本技 能 更 主 要 的是 阶梯式 地 考 查 学生 的 归 纳和 演 释能 力 即 从 特 殊 到 一 般 的 思 维 收 敛 和 从氢 氧燃 料 电池 可 提 供 伏 以 上 的 外 电压安 以 上 的 电流ΕΦ
范文六: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应用于普及。 2、学会燃料电池的制作技术。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不同于一集电池和耳机电池的新型电池。它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加入氧化剂氧气和还原剂氢气或者其他燃料,使化学反应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能量的利用率可高达75%。 本实验证明氢气和氧气起反应时其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电能,而实验所需的氢、氧气体可以通过电解水得到。电解水时,选用1mol/L硫酸钠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两极发生: 阳极:2H2O = O2 + 4H+ + 4e- 阴极:4H2O + 4e = 2H2 + 4OH-两极吸附满气体后,拆去外电源,使燃料电池放电,两极发生如下反应:正极:O2 + 4H+ + 4e- = 2H2O1负极:2H2 + 4OH- = 4H2O + 4e-实验用具与装置图试剂:1mol/L硫酸钠溶液、蒸馏水 仪器:两根碳棒(普通碳棒置于高温火焰上灼烧到发红,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一个发光二极管、3~6V直流电源、小烧杯、黄鱼夹、导线实验步骤(1)把普通炭棒置于高温火焰上灼烧到发红,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以利其在电解水时可吸附较多的氢、氧气体。 (2)如图装好实验装置,两碳棒分别接通电源的正、负极,约15秒-30秒后,两碳棒都会明显产生气泡。(3)取下电源,将导线接通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即被点亮。结果与分析电解后,阴极和阳极周围迅速有气泡产生。且阴极上的气泡明显比阳极的要多。(阴极为H2,阳极为O2)关闭电源后将导线连接到发光二极管,长腿接原来的阳极(红线),短的接阴极(黑线)。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是淡黄绿色的。2换成不同的电解液,通电相同时间,观察二极管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导电能力相似,其电解出的离子数目相近;而硫酸钠电离出的离子出较多,导电能力较强。 另外,碳棒负载气体的多少也会影响二极管发光的时间长短。 问:是否碳棒淬火次数越多越好?答:不是,淬火次数越多,消耗的炭就越多,使得碳棒断裂,淬火的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使得碳棒能负载的气体最多为最佳。六、实验改进本实验的最大困难为气体的负载,所以可改善收集气体的装置,可在碳棒倒置,在其上端倒扣一个小烧杯收集气体,并使烧杯与电极完全浸没于溶液。这样也便于观察产生的气体及做氢氧燃料电池观察气体的消耗。上述改进仅为猜想,由于装置固定问题,实施难度较大。3注意事项发光二极管灯脚有正、负极之分,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如不能识别,可直接用燃料电池接试,如不发光,说明接反了,交换一下电极即可。4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实验目的1、了解燃料电池的应用于普及。 2、学会燃料电池的制作技术。实验原理燃料电池是一种不同于一集电池和耳机电池的新型电池。它的特点是可以不断地加入氧化剂氧气和还原剂氢气或者其他燃料,使化学反应通过电极反应直接转变为电能,能量的利用率可高达75%。 本实验证明氢气和氧气起反应时其化学能可以直接转变为电能,而实验所需的氢、氧气体可以通过电解水得到。电解水时,选用1mol/L硫酸钠溶液作为电解质溶液,两极发生: 阳极:2H2O = O2 + 4H+ + 4e- 阴极:4H2O + 4e = 2H2 + 4OH-两极吸附满气体后,拆去外电源,使燃料电池放电,两极发生如下反应:正极:O2 + 4H+ + 4e- = 2H2O1负极:2H2 + 4OH- = 4H2O + 4e-实验用具与装置图试剂:1mol/L硫酸钠溶液、蒸馏水 仪器:两根碳棒(普通碳棒置于高温火焰上灼烧到发红,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一个发光二极管、3~6V直流电源、小烧杯、黄鱼夹、导线实验步骤(1)把普通炭棒置于高温火焰上灼烧到发红,立即投入冷水中使其表面变得粗糙多孔,以利其在电解水时可吸附较多的氢、氧气体。 (2)如图装好实验装置,两碳棒分别接通电源的正、负极,约15秒-30秒后,两碳棒都会明显产生气泡。(3)取下电源,将导线接通发光二极管,二极管即被点亮。结果与分析电解后,阴极和阳极周围迅速有气泡产生。且阴极上的气泡明显比阳极的要多。(阴极为H2,阳极为O2)关闭电源后将导线连接到发光二极管,长腿接原来的阳极(红线),短的接阴极(黑线)。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是淡黄绿色的。2换成不同的电解液,通电相同时间,观察二极管发光情况,如下表所示。通过上述实验结果可知:硫酸与氢氧化钠的导电能力相似,其电解出的离子数目相近;而硫酸钠电离出的离子出较多,导电能力较强。 另外,碳棒负载气体的多少也会影响二极管发光的时间长短。 问:是否碳棒淬火次数越多越好?答:不是,淬火次数越多,消耗的炭就越多,使得碳棒断裂,淬火的次数应根据实际情况判断,使得碳棒能负载的气体最多为最佳。六、实验改进本实验的最大困难为气体的负载,所以可改善收集气体的装置,可在碳棒倒置,在其上端倒扣一个小烧杯收集气体,并使烧杯与电极完全浸没于溶液。这样也便于观察产生的气体及做氢氧燃料电池观察气体的消耗。上述改进仅为猜想,由于装置固定问题,实施难度较大。3注意事项发光二极管灯脚有正、负极之分,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如不能识别,可直接用燃料电池接试,如不发光,说明接反了,交换一下电极即可。4
范文七:一、 总则1、本规程是用于指导污水处理、正常运行的技术文件和依据,它包括职责、管理范围、运行原理、操作守则、化验检测、维护管理等相关内容。由于各企业情况存在差异,每个企业还应按企业实际情况和相关规定制定实施细则和岗位职责,做为本规程的细化和补充。2、本规程适用于污水处理站的水处理操作运行员工,也适用于管理、化验、技术和维护检验人员,还可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3、污水处理营运人员,应进行相关岗位的培训,应达到懂原理、会操作、能诊断、可排故,同时还可进行简单的维护管理,保证处理效果。4、特别提示:不认真阅读本规程或违规进行操作,将可能造成事故或损失。 二、 职责1、污水处理站员工应保证站内所有设施的完好,并处于良好的运行工作状态,发现故障及时排除,不得带病工作,不得违章作业。2、严格执行本规程和企业相关规定,尽职尽责搞好本职工作,实现安全运行,达到废水处理要求效果。3、做好营运工作记录和水质检测报表,接受企业主管和相关部门的检查。 4、对企业污水外排,收费免责,做好污水回收利用,促进企业节水增效。 三、 管理范围从污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起,至污水流经污水处理站的各个单元,实现达标排放后,排出污水站或压力外排排入外排管网的全部建构筑物、设备、仪表、控制系统和绿化、安全系统。(其单元名称详见工艺原理介绍)。四、 接触氧化池操作 1投加污泥(1)因温度太低,活性污泥需要分两批投放; (2)每次每池均匀投放50公斤; 2.曝气(1)打开三叶罗瑟风机,总阀全开,风机压力控制在1.0pa以下为宜;(2)调节两个曝气池的曝气管开关,使得气体平缓冒出,水面呈分布均匀的白水花,均匀细气泡翻腾;(3)两曝气池曝气量需一致;(4)一天最少开8小时,早上开机9:00 至 下午 关机 16:00。 3.投加营养药剂(1)投加药剂前:进入接触氧化池的水的ph值需要在7.0~8.0之间,若不在其范围,需投加药剂来调节;在7.0以下的,需要在接触氧化池之前的沉淀池投加烧碱调节; 在8.0以上的,需要在接触氧化池之前的沉淀池投加草酸调节;(2)营养药剂:尿素和磷酸二氢铵,按照C:N:P=100:5:1比例来配置;即尿素:磷酸二氢铵=5:1投加;(3)投加时间:一天投加一次,设备运行之前投加;(4)投加量:每次投加尿素10g/污水m3、磷酸二氢铵2g/污水m3;待生物池稳定后可适量减少;(5)投加方式:将药剂溶于一定量的水里,均匀投放到两个接触氧化池里。 4.生物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二沉池观察污泥状态:主要观察二沉池泥面高低、上清液透明程度,有无漂泥,漂泥粒大小等; 上清液清澈透明----运行正常,污泥状态良好;上清液混浊----负荷高,污泥对有机物氧化、分解不彻底; 泥面上升----污泥膨胀,污泥沉降性差; 污泥成层上浮----污泥中毒;大块污泥上浮----沉淀池局部厌氧,导致污泥腐败;细小污泥
漂浮----水温过高、C/N 不适、营养不足等原因导致污泥解絮。曝气池观察:曝气池全面积内应为均匀细气泡翻腾,污泥负荷适当; 运行正常时,泡沫量少,泡沫外呈新鲜乳白色泡沫; 曝气池中有成团气泡上升,说明水中洗涤剂多;泡沫呈茶色、灰色说明泥龄长或污泥被打破吸附表明液面下有曝气管或气孔堵塞;
液面翻腾不均匀,说明有死角; 污泥负荷高,水质差,泡沫多;泡沫呈白色,且数量多,在泡沫上,应增加排泥; 泡沫呈其它颜色,水中有染料类物质或发色物污染; 负荷过高,有机物分解不完全,气泡较粘,不易破碎。
范文八:简易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 尚云龙一、 实验原理水电解时,为了增加其导电能力,加入电解液,如硫酸钠等作为电解液(硫酸、氢氧化钠、硝酸钾等均可),电解时两极发生如下反应:阳极:2H2O → O2↑+4H++4e阴极:4H2O+4e → 2H2↑+4OH-总反应:2H2O→2H2↑+O2↑在两极吸附满气体后,拆去外电源,使燃料电池放电,两极发生如下反应:+正极:O2+4H+4e →
2H2O负极:2H2+4OH- → 4H2O+4e总反应:2H2+O2→2H2O二、 实验用品仪器:学生电源及导线,发光二极管,烧杯,碳棒2根,煤气灯,固定装置,坩埚钳,石棉网试剂:硫酸钠溶液三、 实验步骤1、将石墨碳棒放到酒精喷灯上加热至红热,立即放入装冷自来水的烧杯中,反复3~4次,即形成多孔碳棒。2、如图装好实验装置,加入硫酸钠为电解液,两碳棒分别接通电源的正、负极,调节电压约5V,电解约1~2min。3、关闭电源,马上拔下导线与电源相接的一端,将这端与发光二极管相接(注意正负极),二极管即被点亮。4、记录灯亮时间。四、 实验现象电解后,阴极和阳极周围迅速有气泡产生。且阴极上的气泡明显比阳极的要多。(阴极H2,阳极O2,理论体积比2:1)关闭电源后将导线连接到发光二极管,长腿接原来的阳极(红线),短的接阴极(黑线)。可以看到发光二极管发光,颜色是淡黄绿色的。灯颜色逐渐变暗,连续发光90s。五、 实验相关讨论电解水的可逆理论电压大约为1.23v,理论上水的分解电压与溶液的pH无关。但由于过电势、欧姆压降等因素,导致分解电压各不相同,但一般来讲,过电势就2v左右,欧姆压降一般在1v以内,所以实际电压控制在4v。
范文九:氢氧燃料电池的制作燃料电池是一类新型化学电池。氢气、氧气、甲烷等都可以成为它的原料。它具有能量转化率高、无污染、节约金属资源等优点,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但是,由于这类电池必须用特殊的催化剂,而该类催化剂现在制造困难,价格昂贵,所以,这类电池还不能普及,仅能应用于人造卫星、太空站等高科技领域。我们运用已学过的原电池、电解池知识,在学校科技活动中,我创新制作了可用于演示的氢氧燃料电池,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一. 用具和原料U型管,石墨碳棒,分液漏斗,酒精喷灯,低压直流电源,30%的氢氧化钠溶液(或30%的稀硫酸),橡皮塞(双孔),导线等。二. 制作原理用多孔碳棒作燃料电池的正、负极,30%的氢氧化钠溶液作电解质溶液。负极吸附氢气,正极吸附氧气。氢氧燃料电池工作时,负极上的氢放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上的氧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2H2+4OH-_4e=4H2O正极
O2+2H2O+4e=4OH-总反应
2H2 + O2= 2H2O三. 制作过程1. 多孔碳棒的加工将石墨碳棒放在酒精灯喷灯上加热除去其中的胶质,并淬火3---4次,即形成多孔碳棒,也就是多孔碳电极。2. 把多孔碳电极、U型管、分液漏斗、橡皮塞(双孔)按图所示组装;再通过分液漏斗向U型管中注满氢氧化钠溶液,密闭。3. 氢气、氧气的制备调节低压直流电源的电压到6伏,并把其正、负极分别与图装置中的两个碳棒电极相连接;接通电源,电解氢氧化钠溶液制取氢气、氧气,且制得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去掉电源,上图所示装置就成为一只氢氧燃料电池。四. 氢氧燃料电池的工作氢氧燃料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灵敏电流计的正、负极连接,可以看到电流计指针偏转。如果把两个氢氧燃料电池并联,再与发光二极管串联,二极管发光。经实验测定,一只氢氧燃料电池可提供0.1安以上的电流,1.5伏以上的外电压。果类催熟剂的实验室配制果类植物在开花前新陈代谢非常旺盛,在该时期提高氧气的浓度,对促进果实早熟、提高水果的营养成分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在学校的生物课外实践活动中,经过几年的试验,我研制出过氧化氢果类催熟剂。过氧化氢易分解放出氧气,通过植物的叶脉吸收和在叶面分解可以使局部形成富氧状态,从而促进果类早熟。试验结果表明,用该制剂在果类开花前5----10天内进行叶面喷施3---5次,即可提7---10天得到糖度高、着色好、果大肉厚、品质优良、成熟的水果。一.成分及配制表二.说明和优点1.配制:分别按表中配方量将过氧化氢、柠檬酸和十二烷基磺酸钠溶于水,搅拌均匀即可使用。其中过氧化氢是本剂的主要成分,具有催熟作用;柠檬酸用作稳定剂;十二烷基磺酸钠起湿润和吸附作用。2.本制剂即配即用,以免过氧化氢分解失效。最好在开花前10天内叶面喷洒3----5次,每次用量25升/100米2 。3.特点:本制剂无毒无污染,使用方便,原料易得,成本低廉。
范文十:摘要:为了说明铁的吸氧腐蚀是电化学腐蚀的本质,设计6孔井穴板作电解池,用塑料滴管鼓气增氧的浓差电池。借助高灵敏度的数字传感装置,捕捉到相邻井穴中由于溶解氧不同而产生的微小电流。通过对电流影响因素的讨论,展示了一则适合拓展研习的数字化微型实验案例。关键词:浓差电池;微型实验;数字技术文章编号:(5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常见的吸氧腐蚀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通过水的倒吸说明反应消耗了氧气。该实验不能说明铁在水溶液中的腐蚀是在氧气参与下的电化学过程。为说明上述问题而设计的实验不多,且因为输出电流太小而需要动用复杂的增氧设备[1]。微电流传感器与灵敏电流计相比较,能够连续捕捉微小电流的变化过程[2],利用图2装置制作的微型氧浓差电池适宜对电极、电解质溶液、盐桥等操作变量进行深入探讨。1 实验原理铁的吸氧腐蚀是在溶解氧参与下的电化学腐蚀过程。 O2 实验装置使用的微型实验仪器有:塑料滴管和6孔井穴板。数字实验系统由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硬件设施和数据处理软件构成。如图3所示,微电流传感器捕捉到原电池两极的电势差,以电信号的形式传输给数据采集器。经过数据采集器的分析和转化,成为数字信号,传输给计算机,最终以曲线的形式呈现实验结果。3 实验步骤(1)电极的预处理。除掉市售镀锌铁片表面锌镀层的方法是:将铁片放入4 mol/L硫酸溶液中,反应至气泡生成速率明显减小。取出铁片,用清水冲洗干净,剪成20×8 mm的条状,分别放入相邻的两个井穴中,分别标记为井穴1和井穴2。(2)向井穴1和井穴2中各注入3 mL饱和食盐水。用饱和KCl润湿的海绵作为盐桥,连接两穴。(3)将1号井穴中的铁片与微电流传感器的正电极相连,2号井穴中的铁片与微电流传感器的负极相连。(4)微电流传感器的量程在-1~+1μA之间,而此原电池的输出电流大于3μA,为了使电流变化幅度落在量程之内,需要在电极上并接一个20Ω的电阻(图4)。(5)连接数据采集器和电脑,静置片刻,等待电流稳定。点击调零按钮,电流归零。(6)如图4、图5所示,用塑料滴管向井穴1鼓气,增氧。电流数值的波峰向上;停止鼓气,铁电极消耗了溶解氧,电流减小。若向2号井穴鼓气,电流迅速减小,直至波峰向下。说明吸氧腐蚀的程度与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氧浓度有关。4 实验变量4.1 电极实验需要将铁片上的镀锌层去除干净,否则,如图6所示,得到的电流比较小。电极的形状不影响电流的极值;但是铁丝状的电极能够吸附更多的氧气,电流衰减的速度较慢(图7、图8)。4.2 电解质溶液的体积如图9、图10所示,向井穴中注入更多的电解质溶液,能够增大其与电极接触的面积,同时让电解质溶液在鼓气的操作中吸收更多的溶解氧,减缓电流的衰减速度。4.3 盐桥微型实验通常使用浸透了饱和氯化钾的海绵或者滤纸作为盐桥,连接两个半电池。如图11、图12所示,海绵盐桥吸收的氯化钾溶液较多,电池内阻更小,输出电流更大。综上所述,本实验采用铁片做电极,3 mL饱和食盐水作为电解质溶液,润湿的海绵作为盐桥,配合使用20Ω并联电阻,能够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5 实验意义本实验结合了数字实验和微型实验,具有高灵敏度、试剂用量少、操作简便的优势。实时采集并处理吸氧腐蚀过程中电流的微小变化,取得了常规实验难以获得的良好效果。数据采集器配有电导、温度、色度和特定离子浓度等诸多传感器,展示了微型实验与数字技术相结合的广阔前景,值得引起重视。参考文献:[1]朱石明,陈凯.钢铁吸氧腐蚀演示实验的创新设计[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1,(5):14~16.[2]赵琦.微型电化学数字实验两则[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3,(2):31.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好氧堆肥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