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长红头白点的东西可能是脓泡脸上湿疹有白点没有事

十一个月宝宝全身长红点(幼儿急疹,皮疹,皮肤,发热,脓疱疮,高热,全身) - 母婴育儿 - 生物秀
标题: 十一个月宝宝全身长红点(幼儿急疹,皮疹,皮肤,发热,脓疱疮,高热,全身)
摘要: 大夫您好,我的宝宝11个多月了,一周前白天发过一次烧最高到38.7度,后来吃了药很快就退了,又过了两天夜里又发了一次,也是38.5左右吧,又喂了药烧退了,但后来发现他全身都长满了小红点,但他好像也没有觉得不舒服,吃呀玩呀,都挺好,也没见他挠.家人都说正常的没事,我后来给他擦了尤卓尔.这两天小红点好像退了,但胳膊上,多了好十来个大红点.宝宝仍然玩的很好,我们也还是没去看,因为怕天气医院人多对宝宝不好……
大夫您好,我的11个多月了,一周前白天发过一次烧最高到38.7度,后来吃了药很快就退了,又过了两天夜里又发了一次,也是38.5左右吧,又喂了药烧退了,但后来发现他全身都长满了小红点,但他好像也没有觉得不舒服,吃呀玩呀,都挺好,也没见他挠.家人都说正常的没事,我后来给他擦了尤卓尔.这两天小红点好像退了,但胳膊上,多了好十来个大红点.仍然玩的很好,我们也还是没去看,因为怕天气医院人多对宝宝不好.但不知道这些大红点能不能自己下去,请医生给个建议,要不要去看,这些状况到底都是什么原因.
网友回复炎炎盛夏,怕热的宝宝常常汗津津的,汗水浸渍着宝宝娇嫩的皮肤,一不留神,宝宝的身上出现了红点点,不及时防护,甚至会发展为水疱……痒、抓、痛,小毛病成了大痛苦。确实,夏季是宝宝皮肤最容易出“状况”的时节,早早防范、细细体察,一定能让你的宝宝安然度过一个美美的夏天。   痱子   痱子是夏季宝宝最常见的皮肤病,每天给宝宝洗几把澡,已经很当心了,可痱子还是会在宝宝的身上、脸上出现,看着宝宝红红的皮肤、痒痒地难受,你一定也觉得不好受。   你知道吗?痱子分白痱、红痱和脓痱。   轻度的白痱      好发部位:额头、脖子和胸部,   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宝宝衣服穿得太多或睡觉时被子盖得过多,捂出了汗,或宝宝发高热大量出汗后。3个月以内的宝宝汗腺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即便在冬天也会因出汗而长白痱。   你所看到的白痱:   宝宝身上有针头大小的水疱,仔细看会发觉疱壁很薄、疱液透明。宝宝没有痛痒感。   你该这样护理:   *白痱无需治疗,只要注意保持宝宝皮肤清洁。2~3天后,水疱收干,皮屑脱落就痊愈了。   *要根据气候温度,适时给宝宝增减衣服,小年龄宝宝可比大人多穿一件棉布内衣,大年龄宝宝活动量大,宜与成人穿得一样多。经常摸摸宝宝的颈后,可随时掌握宝宝是否出汗。   *宝宝睡觉的盖被也不要太厚,由于宝宝的植物神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刚入睡时,会出汗较多,你可给他少盖些,待宝宝睡深后,可再加盖一层薄毯。   *体质较差或缺钙的宝宝,睡下后往往会大汗淋漓,你可在宝宝的胸前和背后各垫一块小毛巾,待宝宝汗退后,拿掉湿湿的毛巾,宝宝的衣服就会保持干燥。给发热宝宝服下退热药后,也可用此方法吸收宝宝的大量出汗。   *宝宝穿的衣服要宽松、棉质的,即使出汗也不至于粘在身上捂出痱子。   中度的红痱     好发部位:腋下、颈部、胸背部、腿弯处,额头和臀部。   发病原因:夏天宝宝出汗后,没有及时替宝宝清洁皮肤,汗液刺激皮肤,黏附灰尘等的汗液堵塞了汗腺口,使汗腺周围组织发炎。   你所看到的红痱:   开始时是一个个针尖大小的红色丘疹,突出在皮肤表面,圆圆的也会有尖尖的,有时会是顶端有小疱的汗疱疹,周围皮肤发红。痱子多的会融合成片状,整片皮肤发红。宝宝会感到痒,小年龄宝宝会因此烦躁不安、哭闹。   你该这样护理:   *替宝宝洗澡后抹上爽身粉或花露水(注意:选购时要挑选适合宝宝年龄的用品),一般1~2周后即可痊愈。   *尽量降低室温,保持室内的凉爽、通风和干燥。   *替宝宝勤洗澡、勤换衣,如果没条件洗澡,也应用温水替宝宝擦一把。给宝宝洗澡的水宜用温水,不可用冷水、热水,不必每次都用肥皂(应用刺激性小的婴儿浴皂或沐浴液)。   *天气炎热,尽可能不让宝宝哭闹,以免大量出汗。   *夏季,宝宝的头发可留短些,避免因头发长而捂出汗。   重度的脓痱     好发部位:皮肤皱褶多的部位,如腹股沟、头颈部、四肢屈伸处。   发病原因:红痱没有及时治愈后产生的并发症。是由细菌引起的。   你所看到的脓痱:   粟状小脓疱,可以是分散的,也可以连成一片。   若在丘疹顶部有一圈领圈状脱屑,是红痱并发念珠菌感染所致。   你该这样护理:   *仅仅做好清洁是不够的,需要在脓痱处使用抗菌药,也可用75%的乙醇(酒精)擦除脓疱,涂上1%的龙胆紫(紫药水)。   *替宝宝勤剪指甲,以免宝宝自己抓挠而引起进一步感染。   *脓痱如不及时处理,会发展成脓疱疮或疖肿,如果在你的护理下,宝宝的脓痱没有改善或在丘疹顶部有领圈状脱屑,应及时带宝宝到医院就诊。   痱子预防关键词:保持宝宝皮肤的清洁、干燥   辅助预防:夏天来临之际,可给宝宝吃一些清凉解暑的中成药和食品,如金银花露、绿豆汤等。 脓疱疮   脓疱疮主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或二者混合感染引起的。   好发部位:好发于身体暴露在外的部位,如鼻唇部、脸、耳朵、颈部、四肢等。   发病原因:   *宝宝皮肤薄嫩,皮脂腺发育不成熟,免疫力低下,对细菌抵抗力差。   *因外伤而皮肤破损、搔抓破皮肤和分泌物(如唾液、鼻涕、口水)浸渍,都可能趁着宝宝免疫力差的时候引起脓疱疮。   *夏季气候温热潮湿,宝宝皮肤汗多,细菌容易繁殖,皮肤被汗浸渍后易受伤,给细菌侵袭宝宝打开了缺口。   *宝宝夏季容易生痱子、虫咬皮炎,这些病也易继发脓疱疮。   你所看到的脓疱疮:   起初是散发性的红斑或小水疱,你可能不一定注意到,等到发现时,已是迅速扩大的水疱。开始时,水疱疱壁薄、疱液清,很快化脓成为脓疱,脓疱周围有红晕。疱壁很容易破裂,流出黄水,形成糜烂面或结痂。   你该这样护理:   *如果疱很大,可用酒精棉轻擦疱面,然后用消毒针头刺破疱壁,再用无菌棉球吸净疱液,尽量避免疱液溢到正常皮肤。在创面上涂上百多邦药膏,也可涂1%的龙胆紫。   *若脓痂较厚不易揭去的,可先用1∶10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湿敷,再涂擦0.5%的新霉素药膏。脓痂脱落后,表面长出新皮,即为痊愈。   *宝宝身上脓疱多,且有淋巴结肿大、发烧,应及时带宝宝上医院就诊,需要使用抗生素(antibiotic)。   *患病宝宝的衣裤、毛巾和玩具等用品,应洗净后用开水烫泡,或在消毒剂中浸泡、洗净,然后在太阳下曝晒。   *悉心看护宝宝,不要让宝宝用手搔抓,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破创面。   *注意:有的宝宝在脓疱疮生后2~3周,会并发肾炎,家长应在这段时间内有条件的到医院替宝宝验个小便,并仔细观察宝宝小便的颜色和宝宝是否有浮肿,及时发现及时诊治,以免发展为慢性肾炎。   预防关键词:增强宝宝抵抗力,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完好   tips:脓疱疮的传染力极强,脓液流到哪里,哪里就会生出新的脓疱疮;宝宝的手抓过脓疱疮再碰到身体其他部位,也会将脓疱疮衍生开;如果健康宝宝拿了患脓疱疮宝宝拿过的东西,而患病宝宝的手搔过脓疱疮,那么,健康宝宝很快会被传染。因此,宝宝患了脓疱疮一定要及时隔离,特别是在托幼机构内。   爱心提醒:一旦发现新生宝宝患脓疱疮,最好及时到医院诊治。因为新生宝宝皮肤娇嫩且功能不健全,初次接触细菌,对细菌特别敏感,因此,新生宝宝得脓疱疮往往全身反应较强,不及时治疗,易造成菌血症、败血症、肺炎、肾炎等严重后果。 丘疹性荨麻疹   大多与昆虫叮咬有关,某些有过敏体质倾向的宝宝被虫屡次叮咬后发生过敏,有的发病宝宝是由于胃肠道功能紊乱或某些食物过敏而引发的。   好发部位:躯干、四肢外侧,头、面部。   发病原因:   宝宝皮肤娇嫩,皮下组织疏松,血管丰富,被虫叮咬后的地方会出现发红、充血、渗出,并很快出现肿胀,宝宝感觉痒就会去用手搔,抓搔的刺激,加重了红肿,有的被抓破而继发感染,使红肿加剧且进一步化脓。   你所看到的丘疹性荨麻疹:   纺锤形丘疹,周围有红晕,丘疹顶部有水疱,由于过敏反应,有的宝宝会全身出现风团丘疹或风团水疱。少数宝宝会有大疱,可以只是少数几个,也会成片出现。宝宝会感觉很痒,夜里痒感会特别厉害。   你该这样护理:   *要常常给宝宝洗澡,汗味常是昆虫叮咬的诱发因素,洗澡后抹上花露水,其独特的香味可防止蚊虫骚扰。   *宝宝被蚊虫等叮咬后,要及时在虫咬处涂上止痒剂,如硫磺炉甘石洗剂、必舒膏等去痒、消炎的外用药,也可涂抹清凉油、风油精等止痒。   *如果丘疹性荨麻疹严重,可给宝宝服用抗组胺类药,如苯海拉敏、扑尔敏、赛庚定、开瑞坦、仙特敏等,同时可加服钙剂如乳酸钙或葡萄糖酸钙,维生素B12、维生素C,效果会更好。   *如没有并发细菌,也可擦激素类药膏如肤轻松等。如有并发细菌(丘疹上有脓头)感染,感染部位可用呋喃西林溶液冲洗,再涂上百多邦、红霉素或金霉素软膏。如有发烧、淋巴结肿大,要使用抗生素(antibiotic)。因细菌蔓延到血液,会引起菌血症、败血症。   *替宝宝勤剪指甲,勤换衣服。   预防关键词:杀灭蚊虫,宝宝睡觉的小床可挂蚊帐、用电蚊香,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皮疹是儿科疾病最常见的一种体征,因皮疹的形态、分布、以及出疹前后机体的不同表现,可以对皮疹进行鉴别诊断,虽然每个家长不是医生,但是根据以下的一些症状,还是可以做出初步的掌握一、二,根据轻重缓急及时请医生进行诊治是有必要的。   一、幼儿急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发疹性疾病,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周岁以内的婴儿,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以冬春季为多。一般感染1次,感染2次少见。潜伏期是8-1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可以高热达39-41℃,一般持续3-5天,个别的孩子可能高热惊厥。   2、热退疹出是本病的特点。皮疹多为不规则的斑点状或斑丘疹。用手按压皮疹可以退色。全身均可以见。一般1-2天消退,不留痕迹。   3、同时有的孩子还伴有呼吸道和消化道的症状。颈部的淋巴结可能肿大。尤其是耳后或枕后淋巴结增大更为明显。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中白血球正常或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增高。   治疗:   多喝水,可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如果孩子高热可以用退热药,如果有的孩子出现烦躁或者惊厥可以用镇静药。   二、风疹   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儿童时期常见的、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传染原可能是已经感染的病人,也可以是没有发病但是带病毒者。多在冬春季发病,可以在集体流行。一般潜伏期是10-21天。   临床表现:   1、发热:多为中等度热,少见有高热。持续1-2天,发热3天的少见。同时有的孩子伴有咳嗽、咽痛、流涕、头痛、呕吐、结膜炎。   2、发热1-2天出现皮疹,之后出疹迅速遍及全身。皮疹色淡,略高于皮肤。皮疹一般早则在出疹后2-3天消退,多则4-5天,个别病人在疹退后遗留色素斑。   3、耳后、颈部及枕后淋巴结肿大,出疹前即有肿大者对早期诊断(early diagnosis)有帮助。随着病情好转,淋巴结逐渐消退。   本病可以并发中耳炎、支气管炎、脑炎、肾炎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常规检查: 白血球正常或者偏低,分类中淋巴细胞早期减少,晚期增加。   治疗:   1、发热时可以多喝水,可以吃抗病毒的药物包括清热解毒的中药。如果体温高于38.5℃可以用退热药。   2、其余对症处理。   3、注意休息、可以易好消化的食物。   目前我国的儿童已经接种风疹疫苗(vaccine),保护率达95%,注射后6-8周保护抗体达到高峰。   本病隔离从发疹至出疹5日后。注意患儿不能接触孕早期妇女,容易引起胎儿畸型、白内障、先天型心脏病。 三、水痘:   是常见的、较轻的、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初次感染是水痘,再次感染可出现带状疱疹。多见于6个月以后的各个年龄段。孕晚期也可以通过胎盘传给胎儿,造成新生儿期出水痘。冬春季发病多见,一般1次发病,终身免疫。潜伏期11~24天。   临床表现:   1、发热,一般在39℃以下。   2、发热当天即可出皮疹,也有的在发热1~2天后出现,以躯干、头、腰以及头皮多见。一般丘疹、疱疹、结痂的疹子同时存在。有的孩子口腔、咽部和结膜也可以见红丘疹。   本病偶见脑炎、多发性神经根炎、肺炎、败血症。   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正常,分类也没有变化。   治疗:   1、发热是多喝水,吃易消化的食物,保持皮肤清洁,勤换衣服,不要抓破水疱,以防感染,只要水疱不破,一般痊愈后不留疤痕。   2、可以吃抗病毒药物(antiviral drug)或者注射维生素B12。   目前已经研制成功水痘疫苗(vaccine),1-12岁接种1针。   四、麻疹   是婴幼儿常见的呼吸道急性传染病,传染性极强。病原体为麻疹病毒。患过麻疹的孩子可以获得终身免疫。麻疹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染,或者通过第三者作为媒介进行传染。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晚春最多。潜伏期6-18天。   临床表现:   1、发疹前3~4天可见高热、流涕、结膜炎、流泪、轻咳。口腔内可见口腔麻疹黏膜斑,这最具有早期诊断(early diagnosis)价值。   2、发热第四天出现皮疹,先见于耳后,继而象一盆水从头泼下一样出现皮疹:发际、颈部、脸、遍及全身最后达四肢。皮疹大小不等呈暗红色。疹出2-5天按出疹顺序从上向下逐渐消退。   3、如果发疹不透,或者高热不退容易出现合并症:喉炎、肺炎、脑炎、中耳炎、心肌炎等。   血常规检查白血球总数稍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中性细胞增高。   治疗:   1、在家卧床休息,室内空气新鲜,吃好消化的食物,不要直接吹风。   2、做好眼、鼻、口腔护理,不能急于降温,最好采取物理降温。   3、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透疹的中药。   4、病情有变化及时去医院就诊。   但是有的孩子接种了麻疹疫苗(vaccine),可以还出了麻疹是怎么回事?   麻疹疫苗(vaccine)是一种人工减毒的活疫苗(vaccine),接种在人体上,可以繁殖生长,但是不引起麻疹,可能会出现类似麻疹的轻微的表现,使得机体获得抵抗力,产生免疫能力。   但是也有以下的三种情况造成接种失败:   ●注射疫苗(vaccine)前3周曾经用过胎盘球胆白或丙种球胆白,使得免疫作用受到抑制。   ●在注射时,护理人员用消毒的酒精擦拭了针头,或者注射的剂量不够。   ●个别出现的麻疹疫苗(vaccine)的质量或者在运输等冷链(即疫苗(vaccine)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能离开冰)过程中出现问题,保管不到位,引起疫苗(vaccine)失效。   由于接种失败,当孩子接触麻疹病毒后,因为机体对麻疹病毒没有获得免疫力,可能就引起麻疹发生。   不过你孩子的这种情况是属于接种疫苗(vaccine)后的免疫反应。是个别现象,但是属于正常现象,不用担心。 麻疹、风疹、幼儿急疹,幸免是病毒性的出疹疾患。因为是病毒性感染,没有特殊药物治疗,不服药也可自愈。但家中要注意通风,小儿发热时注意卧床休息,吃一些清淡易消化食物,加大母奶量。热重时可服用退热药,常用阿苯片,不必用抗生素(antibiotic),重症可肌注丙种球蛋白;并到医院就疹,可对症治疗。网友回复不会是湿疹吧!快去医院瞧瞧医生网友回复这是幼儿急疹!!幼儿急疹,也叫烧疹或玫瑰疹,是由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突发性皮疹,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尤以春、秋两季较为普遍。常见于出生6个月至1岁左右的宝宝。 幼儿急疹的潜伏期大约是10~15天。它虽然是传染性的疾病,却很安全,不会象麻疹、水痘那样广泛传染,家中成员同时患上的机会不大。 症状: 宝宝首先是持续3~4天发高烧,体温在39~40度之间,热退后周身迅速出现皮疹,并且皮疹很快消退,没有脱屑,没有色素沉着。这些婴儿在没有出现皮疹前也有发热,热度可以比较高,但是感冒症状并不明显,精神、食欲等都还可以,咽喉可能有些红,颈部、枕部的淋巴结可以触到,但无触痛感,其他也没有什么症状和体症。当体温将退或已退时,全身出现玫瑰红色的皮疹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这时幼儿急疹已近尾声。幼儿急疹对婴儿健康并没什么影响,出过一次后将终身免疫。 护理: ·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给孩子多喝开水或果汁,以利于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体温超过39度时,可用温水或37%的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一、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是儿童早期的一种常见病,大多数儿童在2岁前都得过此病,本病特点是突发高烧,一般持续4天左右,然后全身出现粉红色斑点样皮疹。 临床幼儿急诊的症状有: 幼儿急疹有两个阶段,在5—15天的潜伏期后,首先出现如下症状:1、体温达到39—40℃,但孩子状态良好。2、有时出现高热惊厥,但有些孩子还会出现咳嗽、颈部淋巴结肿胀、耳痛等症状。 发病后4天左右进入第二阶段,这时的症状有:1、体温迅速恢复正常。2、出现细小、清晰的粉红色斑点状皮疹,多分布在头部和躯干部,可持续4天左右。 健康的孩子很少出现并发症,但免疫功能低下的孩子可能发生肝炎或肺炎等并发症。 因为脑膜炎与幼儿急诊相似,所以医生会对患儿做进一步检查,以排除细菌引起的脑膜炎。幼儿急诊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应注意给孩子退烧,可给孩子洗温水浴,或者用温水擦身。此病的恢复迅速,孩子在皮疹消失后很快能恢复正常。 二、幼儿急疹会传染吗? 幼儿期常突发高热,退热后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令父母亲常困惑不解。其实这种情况医学上称为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临床特点是以突发高热起病,热度可高达39.5度以上,一般发热持续3~4天,后体温便突然降至正常。退热时或退热后数小时至1~2天全身出现玫瑰色的斑丘疹。整个病程约8~10天左右。 幼儿急疹是由病毒引起的,通常是由呼吸道带出的唾沫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所以是会传染的。如果你的孩子与病儿密切接触,体内缺乏免疫力,就完全有可能被传染。由于幼儿急疹的潜伏期是是1~2周,所以,这段时间应密切观察你的孩子,如出现高热,应立刻采取措施暂时隔离,以免扩大传染。如果2周后孩子仍安然无恙,说明没传染上幼儿急疹的病毒。幼儿急疹预防的关键,在于不要与患幼儿急疹的孩子接触。 同时,应提倡和鼓励孩子增加运动,提高自身的免疫力,才能从根本上防患于未然。 三、幼儿急疹及其护理 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因孩子出了一身皮疹而前来就诊,经常被儿科医生诊断为“幼儿急疹”。幼儿急疹是婴幼儿期常见的发疹性疾病。目前多数学者认为与病毒有关。 本病主要多见于周岁内婴儿,四季均可发生,一生中感染两次以上者极少见。其临床表现是起病急,高烧达39-40℃,持续3-5天自然骤降,精神即刻好转。它的特点是烧退疹出或疹出热退。皮疹多不规则,为小型玫瑰斑点,也可融合一片,压之消退。先见于颈部及躯干,很快遍及全身,腰部及臀部较多。皮疹在1-2天内消退,不留色素斑。该病在出疹前可有呼吸道或消化道症状,如咽炎、腹泻,同时颈部周围淋巴结普遍增大,这对幼儿急疹的诊断很有意义。 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抗生素(antibiotic)治疗无效。只需对症处理,高烧、烦躁或易惊跳时,可用退热镇静剂;如果持续高热,就需要补充更多液体,多喝白开水、菜汤、果汁等. 四、得了幼儿急疹怎么办? ①让患儿休息,病室内要安静,空气要新鲜,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 ②要保持皮肤的清洁卫生,经常给孩子擦去身上的汗渍,以免着凉。 ③给孩子多喝些开水或果汁水,以利出汗和排尿,促进毒物排出。 ④吃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⑤体温超过39℃时,可用温水或50%酒精为孩子擦身,防止孩子因高热引起抽风。 五、幼儿急疹应重在护理 幼儿急疹多发生于6至18个月的婴幼儿,常常是突然发病,体温迅速升高,常在39℃至40℃。高热早期重症患者可能伴有惊厥,有的出现轻微流涕、咳嗽、眼睑浮肿、眼结膜炎。在发热期间有食欲较差、恶心、呕吐、轻微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且咽部充血,颈部淋巴结肿大。发热三至五天后体温骤降,退热后孩子全身可出现大小不等的淡红色斑疹或斑丘疹,先从胸腹部开始,很快波及全身。这时孩子已经退烧,可安然入睡,在医学上称“退热疹出”,是幼儿急疹的特有表现。 幼儿患了急疹一般不用特殊治疗,只要加强护理和给予适当的对症治疗,几天后就会自己痊愈。孩子患幼儿急疹后,家长要让孩子卧床休息,尽量少去户外活动,注意隔离,避免交叉感染。孩子发热时,要给患儿多饮水,给予容易消化的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等。如果体温较高,孩子出现哭闹不止、烦躁等情况,可以给予物理降温或适当应用少量的退热药物,以免发生惊厥。年轻的妈妈在遇到这种情况下,不要急于给孩子退烧,应查看疫苗(vaccine)接种情况,配合医生治疗。网友回复我儿子也是十一个月,和你 家宝宝一样的症状,发烧吃退烧药美林,过一天就全身发红疹,我带他去医院了,医生给开了蒲地兰口服液和大人吃的扑尔敏{一颗分三份吃一天吃一次},说是过敏性烧疹。
还有就是不能吃鱼、鸡蛋。洗澡不能用沐浴露,洗头不能用洗头露。你先在观察一、二天,看看上怎么样,不好在去医院,
相关热词:
生物秀是目前国内最具影响力的生物医药门户网站之一,致力于IT技术和BT的跨界融合以及生物医药领域前沿技术和成功商业模式的传播。为生物医药领域研究人员和企业提供最具价值的行业资讯、专业技术、学术交流平台、会议会展、电子商务和求职招聘等一站式服务。
官方微信号:shengwuxiu
电话:021-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背出现小白点湿疹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