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016各省gdp排名玉米面积调减知多少

玉米调减导致2016年粮食减少是意料之中 _玉米调减_天下粮仓
玉米调减导致2016年粮食减少是意料之中
本文关键词:玉米调减
字体:大&中&小
玉米调减相关农业部:2016年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原标题:将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 明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肖中仁):今年中国的粮食产量“十二连增”已经成为定局。由于供大于求、仓储存量增大、市场需求趋弱等原因,今年入秋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的玉米、小麦等粮食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再加上国内外粮食价格倒挂,农民“卖粮难”的现象开始出现。那么,中国将如何缓解“卖粮难”问题,确保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王军是河北保定的玉米种植户,今年他的17亩玉米获得了大丰收,但玉米收购价格比往年跌了20%左右,这让他有些高兴不起来,“往常年,玉米的价格能在一块零五,一块零六,可今年现在八毛钱人家还不要,还得要好的,给你过了磅,给你刨了杂,才八毛钱。总的来讲,平均下来就是按今年的价格算,(总共)少收入五六千块钱吧。”
由于价格太低,王军决定等价格上调后,再把剩下的玉米出售掉。不只是王军,几乎所有的玉米种植户今年都面临着相同的难题,“这会儿先不卖,这么便宜。等着价位上去再卖,这七八毛钱你卖不更赔钱?”
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司长周冠华认为,当前,国内外粮食供求情况总体宽松,国际粮价低位运行,国内粮价的下行压力较大,“根据监测,11月中旬,小麦、玉米、大米等粮食国内外差价分别在每吨均700元、630元、760元左右。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而消费增速明显放缓,尽管供需总量基本平衡,但品种结构矛盾突出,稻谷供大于求,玉米阶段性过剩,加上高粱、大麦等玉米替代品进口数量大幅增加,国内粮价下行压力加大。”
过去七年,中国的玉米临储收购价格一路走高,在保证农民的收入的同时,付出的代价同样不小。临时收储价格连续7年只涨不跌,国际市场价格却一路向下,价格倒挂导致国际市场玉米大举进入,下游加工企业、粮食存储和国家财政的压力都急剧增大。
以今年为例,中央财政拨付了约150亿元的资金,用于支持粮食仓储设施的改造和建设,以缓解东北地区的仓容压力。今年9月,国家还启动了玉米临时收储、公布最低收购价格等措施,以解决农户“卖粮难”问题。周冠华告诉记者,玉米收储工作比往年提前了20天,有利于农民及时卖粮。不过,收购价格调低到1元钱每斤,比去年降低了0.13元,“这个价格总体合理,既有利于鼓励饲料和深加工企业等多元市场主体多收粮、多用粮,促进国内玉米产业健康发展;又能保证种粮农民得到种植效益,避免出现卖粮难;同时释放信号,合理引导市场预期,逐步改善玉米供求关系,促进农业种植结构调整。”
这也是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实施七年来,收购价格第一次掉头向下。分析认为,今年下调玉米临储价格,而不是取消,就是为了统筹兼顾各方的利益,让临储价格更贴近市场,从而逐渐消解玉米市场多年蕴藏的风险。这也反映出了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正在注重发挥市场作用,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郑风田说:“最近一两年就有两派观点,一派观点认为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我们粮价比国际上高30%到60%,没有必要维持一种高粮价;另外反对的声音,如果你要粮食价格老是波动来波动去,实际上对农民的生产打击很大,会出现我们整个粮价的一个放大的波动。我认为从国家来讲,它不会让种粮农民吃亏的,会通过一种综合性的方式让农民能够得到实惠。”
据介绍,为了确保粮食安全,有效化解“卖粮难”问题,中国将不断优化农业种植结构。农业部种植业司副司长潘文博透露说,明年将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今年,安排了3亿元资金在‘三北’地区选择30个县开展‘粮改饲’试点,(推进农牧结合)。下一步(明年)我部将大力推进玉米结构调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1000万亩以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环球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您当前的位置:
韩长赋:东北四省区2016年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发布: | 分类:
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分享大学、考研、论文、会计、留学、数据、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统计学、博弈论、统计年鉴、行业分析包括等相关资源。
经管之家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教育咨询平台!
专题页面精选
  农业部28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分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明年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的具体意见。  农业部28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 ...
韩长赋:东北四省区2016年要调减玉米种植面积
  农业部28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分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明年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的具体意见。
  农业部28日在吉林长春召开东北四省区农业结构调整座谈会,分析推进农业结构调整面临的形势,研究提出明年种植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玉米种植结构的具体意见。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总的考虑是:在方向上,实现“三个转变”:就是由数量增长为主转到数量质量效益并重上来,由主要依靠物质要素投入转到依靠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由主要依 ...全文地址:
本文关键词: &&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本站推荐的文章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网址:
1.凡人大经济论坛-经管之家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或其他官网介绍,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若;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处理。我国5年内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
  新华网北京12月26日电(记者林晖、王宇)记者26日从全国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会上获悉,我国5年内拟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000万亩。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近年来我国粮食高位护盘取得新突破,农业转方式取得新进展,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小麦产需基本平衡,稻谷平衡有余,玉米出现阶段性供大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
  “粮食作物要巩固提升优势区,适当调减非优势区。”余欣荣介绍,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到2020年,调减5000万亩,其中2016年力争调减1000万亩。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
  “镰刀弯”地区因在我国地形版图中呈现由东北向华北-西南-西北镰刀弯状分布而得名。据统计,过去11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了1.95亿亩,其中“镰刀弯”区域就占了四成。该地区是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和畜牧业发展优势区,生态环境脆弱,玉米产量低而不稳。
  余欣荣还介绍,2016年我国将启动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这是推进种植业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要鼓励轮作、谨慎休耕。休耕要限定在地下水漏斗区、重金属污染区和生态严重退化地区开展试点,休耕不能减少耕地、不能搞‘非农化’、不能削弱生产能力,禁止弃耕、严禁废耕,确保国家急用时产得出、供得上。”
[责任编辑:> 第三十八期
2016/17 年度中国玉米面积大幅调减
10:32:00&&&
&&&作者:农业部玉米全产业链农业信息分析预警团队首席分析师 徐伟平
据《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2016年9月)》预测, 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玉米收获面积调减约3600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111千公顷;玉米平均单产每公顷将达到5983公斤,比上年度增加90公斤以上;玉米产量将达到2.15亿吨,比上年度减少916万吨;玉米进口量约200万吨,比上年减少150万吨;玉米消费量将超过2.09亿吨,比上年增加1492万吨;玉米出口量约40万吨,比上年增加39万吨;中国玉米产区平均批发价格区间每吨元,中间值比上年每吨降低270元左右。
调减2016/17年度中国玉米产量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播种面积大幅调减。国家取消玉米临储政策后,玉米价格高位回落,种植玉米比较效益下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加上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黑龙江和内蒙古等省区冷凉地区玉米种植面积大幅减少。据农业部门春耕调查数据,2016年中国玉米播种面积将调减至36026千公顷,比上年度减少2091千公顷。二是部分玉米产区夏秋连续干旱严重影响玉米产量。自七月中旬以来,内蒙古东部、黑龙江西部超过40天没有有效降水,温度普遍偏高,高温少雨导致土壤失墒很快,玉米抽穗吐丝受阻、灌浆期缩短、株矮棒小、空杆较多、籽粒不饱满,特别是重旱区玉米大多&瘪瘪瞎瞎&,严重影响产量。据调研了解,截至8月中旬,呼伦贝尔市农作物受旱面积2148.5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80%;通辽市农作物受旱面积642.1万亩;黑河市受旱面积368.7万亩,占全市总播种面积的19.5%。综合考虑干旱影响,2016年中国玉米收获面积将比上月预测值减少约20千公顷。但由于华北、黄淮等其他玉米产区光、温、水条件适宜玉米生长,据农业部卫星遥感和地面网点县监测数据分析,截至8月底,在全国玉米主产区96.6%的可监测范围内,88.8%的玉米长势好于上年或与上年持平。预计2016年,中国玉米单产每公顷约5983公斤,同比增长1.5%左右;玉米产量将达到2.15亿吨,同比减少4%以上,比上月预测值减少108万吨。
调减2016/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量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国内玉米市场有效供给增加,国内外玉米价差明显缩小。受玉米价格下降和临储拍卖持续增加的影响,预计2016/17年度中国玉米进口将减少到200万吨,比上月预测值减少40万吨,为最近五年的最低水平。
调增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的主要原因是缘于玉米及其替代品进口量减少和淀粉酒精等玉米加工品出口退税政策利好的双重影响。由于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国内玉米价格高位回落,加上淀粉酒精等玉米加工品出口退税政策出台,养殖业和玉米精深加工业需求转旺,玉米及替代品高粱、大麦等进口数量减少。预计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消费量将达到2.09亿吨,较上年度调增1492万吨。其中,饲用消费1.33亿吨,同比调增1197万吨。工业消费5685万吨,同比调增268万吨。
由于供给仍大于需求且缺乏临储政策支撑,2016/17年度中国玉米期末结余变化量806万吨,比上月预测值减少232万吨。预测中国玉米产区批发均价每吨元,中间值比上年度下降约270元。国际市场,美国玉米带气候条件有利于玉米生长,截至8月28日,美国玉米生长优良率为75%,同比提高7个百分点,预期产量将创历史新高,全球玉米仍将持续供大于求的格局,国际玉米价格将在低位震荡运行。预计2016/17年度国外玉米到达中国南方港口税后价格每吨元,中间值比2015/16年每吨提高近50元。
中国农村网
责任编辑:蔡薇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玉米面积调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