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评价βα受体阻滞剂剂的选择性及其临床研究

正确认识抗青光眼药物中的β受体阻滞剂_任大夫眼科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贴子:
正确认识抗青光眼药物中的β受体阻滞剂
国际眼科时讯  1976年,Katz等首先报告了β受体阻滞剂噻吗心安滴眼液对正常眼有明确的降眼压作用,之后Zimmermen等先后报告了噻吗心安对高眼压症和青光眼患者的降眼压效果。在这之后的数十年间,多种β受体阻滞剂滴眼液陆续问世,并成为青光眼治疗的主要药物。吴玲玲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1983年和1989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医学系本科和眼科研究生,取得硕士学位, 2003年获得博士学位。90年代曾2次公派留学日本东北泽青光眼医院和日本东京大学眼科潜心研究青光眼。1983年起历任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中心住院、主治、副主任及主任医师;从事青光眼的临床科研工作,2003年11月起作为人才引进,担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中心青光眼科主任、教授。β受体阻滞剂滴眼液降眼压的作用机理  肾上腺素β受体有3个亚型:β1、β2和β3受体。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其受刺激后会增加心率和心脏收缩力;β2受体分布在支气管、血管、胃肠道和泌尿生殖系统的平滑肌上,受刺激后会引起平滑肌的松弛;β3受体分布在脂肪组织,参与脂类分解作用。在眼内的主要是β2受体。  β受体阻滞剂竞争性抑制β受体的兴奋性,它分为非选择性和选择性两大类。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抑制β1和β2受体,而对β3受体作用不大。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主要抑制其中一种β受体,但也不是绝对的。  β受体兴奋会激活睫状突细胞膜上的G蛋白,刺激腺苷酸环化酶,促进ATP转化为CAMP。细胞内CAMP增加通过蛋白激酶A通道的作用使房水产生增加。而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心安会减少睫状突细胞内的CAMP浓度而使房水产生减少,从而达到降眼压的。目前在我国,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滴眼液有马来酸噻吗洛尔(又称噻吗心安)、盐酸左布诺洛尔(贝他根)、盐酸卡替洛尔(美开朗);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盐酸倍他洛尔(贝特舒)。适应证、禁忌证与不良反应  β受体阻滞剂是我国最常用的降眼压滴眼液,适用于几乎任何类型的青光眼,包括激光或者手术后的闭角型青光眼、各种继发性青光眼,可以单用或者与其他各类降眼压滴眼液联合使用。但是对于孕妇的安全性不确定,不建议使用。对于婴幼儿,滴眼液的剂量相对大,使用也必须非常慎重。  眼部不良反应轻微,如烧灼感和刺痛,偶尔会引起短暂的视物模糊。  全身的不良反应值得注意,β受体阻滞剂滴入结膜囊以后,通过鼻黏膜进入血循环,会引起心动过缓、低血压、心脏收缩力减弱,房室传导时间延长。对于患有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衰、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糖尿病患者,特别是正在接受降血糖治疗的不稳定性糖尿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会掩盖急性低血糖的症状,需要特别加以注意。其他副作用包括:无力、性功能减弱、抑郁等。治疗建议滴眼后压迫泪囊10分钟,以减少上述全身不良反应。各类β受体阻滞剂的特点  马来酸噻吗洛尔,又称噻吗心安,常用的浓度为0.5%,属于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滴眼后约30分钟降眼压效果达到高峰,并持续12小时左右,且24小时内均有不同程度降眼压效果。对于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患者眼压在30mmHg以下者,其降眼压幅度可以达到20%。单眼滴用能吸收至全身而使双眼眼压下降。对于服用β受体阻滞剂者,滴用噻吗心安降眼压效果差。噻吗心安的降眼压作用存在几个不足,(1)有“短期脱逸“和“长期飘逸”的特点,前者指使用数周后、后者指使用数月或数年后降眼压作用会减弱,停用一段时间后再使用,会恢复其降眼压效果。前者可能是由于局部的β受体兴奋性上调,后者的机理不明,可能是和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有关;(2)夜间没有降眼压作用,而POAG的眼压高峰多在夜间,使用方法为每日2次,避免夜间睡前使用。  盐酸左布诺洛尔(贝他根):也是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浓度为0.5%,在滴用1小时后起效,2~6个小时后达到高峰,并可持续24h。其余特点与噻吗心安相似。  盐酸卡替洛尔(美开朗):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1%和2%两种浓度规格,以2%的为常用,降眼压效果与噻吗心安相似,它具有内在拟交感活性作用,理论上能减少呼吸、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同时可能具有改善眼内血流的作用。但是对于患有阻塞性呼吸系统疾病、心力衰竭、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者同样禁忌。  盐酸倍他洛尔(贝特舒):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浓度为0.5%,与噻吗心安相比,降眼压作用较弱,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相对也轻,但是禁忌证基本相同。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POAG的作用地位  POAG的治疗特点是设定个体化的目标眼压,一般说来,对于初诊患者,需要降低眼压20%~30%,才有可能使视野恶化率最低。70年代以来的20~30年间,β受体阻滞剂以其确切的降眼压效果一直是POAG的一线首选药物。但自90年代前列腺素衍生物滴眼液诞生以来,因其更高效、安全而逐渐替代了β受体阻滞剂成为了一线药物。  但是,β受体阻滞剂仍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华医学会青光眼学组2014年在“原发性青光眼的诊疗共识”中明确指出,当缺乏或者无法使用前列腺素衍生物滴眼液药物,β受体阻滞剂仍是POAG的首选药物。  POAG患者大多数需要联合用药才能达到目标眼压,β受体阻滞剂是最常用的联合用药选择,可以联合任何其他种类的降眼压药物。固定联合制剂是青光眼联合用药的信趋势,目前现有的固定联合制剂都含用噻吗都含有噻吗洛尔,包括拉坦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曲伏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和贝美前列素噻吗洛尔滴眼液、布林佐胺噻吗洛尔滴眼液和溴莫尼定噻吗洛尔滴眼液滴眼液。  总之,β受体阻滞剂具有确切的降眼压效果,通过抑制房水产生而降低眼压,可以应用于任何类型的青光眼,是抗青光眼药物联合用药最常用的药物。由于其在夜间几乎没有降眼压的作用,所以应该避免睡前使用。该药存在值得关注的全身副作用,对于严重呼吸、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禁忌使用。该类药物价格便宜,易于获取,只要对它有充分的正确认识,就能更好地为我国广大青光眼患者服务。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图文】β1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β1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及临床应用
上传于|0|0|文档简介
&&β1受体阻滞剂的特点及在临床的应用
大小:3.21M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如何正确评价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及其临床研究
作者:[1]&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3180&&
文字大小:
&&& 近年来医学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现了广阔的前景。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几乎覆盖了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各个阶段,且常常作为首选或一线药物,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近年来医学基础研究和循证医学的发展,为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展现了广阔的前景。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几乎覆盖了整个心血管疾病事件链的各个阶段,且常常作为首选或一线药物,在心血管领域的临床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及其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综述如下。1& 定义和分类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1.1 β受体阻滞剂定义 &&&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1](β adrenoceptor blockers,β adrenoceptor antagonists),简称β受体阻断药或β受体阻滞剂(β blockers)。该类药物可选择性结合β受体,竞争性阻断β受体激动药与β受体结合,从而拮抗β受体激动后所产生的一系列作用。1.2 β受体阻滞剂分类 &&& 人体交感神经活性主要由β1和β2受体介导,β1和β2受体在不同组织和脏器内分布不一。由抑制交感神经紧张活动和各组织β受体兴奋的反应,可解释β受体阻滞剂的药理作用。&&& β受体阻滞剂根据受体选择性可分为[2]:(1)非选择性:竞争性阻断β1 和β2 肾上腺素能受体(如普萘洛尔、卡替洛尔);(2)β1受体选择性:对β1受体有更强的亲和力。选择性为剂量依赖,大剂量使用将使选择性减弱或消失。(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但有些β受体阻滞剂具有微弱的激活反应称之为内在拟交感活性,能同时刺激和阻断β肾上腺素能受体(如倍他洛尔)。&&& β受体阻滞剂亦可分为脂溶性、水溶性和水脂双溶性。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普萘洛尔、噻吗洛尔)可迅速被胃肠道吸收,并在胃肠道和肝脏被广泛代谢(首过效应),口服生物利用度低,大约10%~30%,当肝血流下降(如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肝硬化)时药物容易蓄积。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如阿替洛尔)胃肠道吸收不完全,以原型或活性代谢产物从肾脏排泄。[2]比索洛尔是一种水脂兼溶的药物,其排泄约50%经肝由药酶代谢,另外约50%以原形由肾清除,这种部分非酶代谢与双通道排泄的特性,使比索洛尔受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和药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更小。2& β受体阻滞剂药理作用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2.1受体选择性 &&& 受体选择性,[4]也称心脏选择性作用,β受体分布于人体全身脏器及血管系统,其中β1受体主要分布在心脏、肾、胃肠道等处,β2受体则主要分布在肝脏、动静脉、子宫、支气管和骨骼肌等处。&&& 在心血管系统,阻滞心脏β受体时表现为负性变时、负性变力、负性传导作用而使心率减慢,心排血量下降,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略降而导致心肌氧耗量降低,抑制心肌细胞的自律性,延缓窦房结和房室结的传导起到有效的抗心肌缺血作用。[5]改善心脏功能是由于减慢心率,从而延长心室舒张期充盈时间和冠状动脉舒张期灌注时间,抑制儿茶酚胺诱导的脂肪组织游离脂肪酸的释放,使心肌能量代谢改善,β肾上腺素能受体上调,以及心肌过氧化应激降低,所以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链的不同环节发挥作用,它的选择性越高,心脏保护作用越强[3]。2.2 内源性拟交感活性(ISA) &&& 部分β受体阻滞剂与β受体结合后,除阻断受体外,对β受体具有部分激动作用,称为ISA。某些ISA作用可以抵抗静息时阻滞交感神经冲动所引起的心脏抑制作用,故心率不减慢或者减慢不多;而运动时,儿茶酚胺类增多,此时具有ISA的β受体阻滞剂的部分激动作用不能显示,而此时阻滞功能发挥作用,故心率减慢。[6]ISA较强的药物在临床应用时,其抑制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和收缩支气管作用一般比不具ISA的药物要弱。2.3 膜稳定作用(MSA) &&& 一些β受体阻滞剂具有奎尼丁样稳定心肌细胞电位的作用,即膜稳定效应。[7]β受体阻滞剂可减慢心率,减慢传导,增加房室结不应期,以及抑制异位起搏点自律性,还通过下调交感神经活性、抗心肌缺血、提高心室室颤阈值,改善压力反射,上述机制可表现为有抗心律失常作用。2.4 其他 &&& β受体阻滞剂尚有降眼内压的作用,可能是由于其减少房水形成的原因。[8]一些β受体阻滞剂还具有外周扩血管活性,介导机制为阻断α1肾上腺素能受体(如卡维地洛、阿尔马尔、拉贝洛尔),或激活β2肾上腺素能受体(如塞利洛尔),或与肾上腺素能受体无关的机制(如布新洛尔、萘比洛尔)。3& 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 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65医学网 转载请注明3.1 测定方法和配体的选择 &&& 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是测定受体选择性的可靠方法[9]。应用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检查β受体选择性时,配体的正确选择是关键,例如β1受体和β2受体选择性测定时的配体不同于β3受体,3H-CGP 12177是目前测量β1受体和β2受体最理想的放射性配体。&&& 放射标记配体3H-CGP与β1受体/β2受体相结合,形成3H-CGP标记受体,3H-CGP标记受体再标记不同浓度的待测定药物,使待测药物和放射标记配体3H-CGP竞争与受体结合,待测药物对β1受体/β2受体的亲和性越强,其与β1受体/β2受体的结合越多,相应重新游离的放射性标记配体越多,仍与放射配体结合的受体比例也相应下降(见图1)。&&& 以待测药物浓度的lg值为横坐标,以对应仍与放射配体结合的受体比例做纵坐标得到分别对应β1受体和β2受体的解离曲线(见图2)。由此,可以得到待测β受体阻滞剂相对β1受体或β2受体的解离常数,待测药物与受体的亲和力越强解离常数越小。β1受体解离常数与β2受体解离常数的比值即可代表待测β受体阻滞剂对β1受体相对β2受体的选择性,β2受体解离常数/β1受体解离常数越大,β1选择性越高。图1图23.2 常见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比较 &&& 通常药物对应β1和β2受体的解离常数被用来衡量其选择性,常用解离常数Ki的比值表示选择性。[10] 放射配体结合技术测定β受体选择性,配体的正确选择非常重要。3H-CGP 12177对β1和β2受体的亲和性非常相似,是目前最理想的测定β1受体和β2受体选择性的放射性配体;而125I-CYP 对β1和β2受体的亲和性存在差异,若作为放射标记配体将使β1和β2受体选择性测定的结果产生偏移。&&& 20世纪80年代,德国药理学家利用大鼠唾液腺和视网膜细胞分别制备β1和β2受体,[11]使用对β1和β2受体亲和性相似的β受体阻滞剂3H-CGP 12177作为放射性配体,应用上述放射配体结合方法,测定了临床常见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其β1相对β2受体的选择性比值排序为:比索洛尔 (75:1.0)>阿替洛尔(35:1.0)>美托洛尔(20:1.0)>普萘洛尔(1.8:1.0)。&&& 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20世纪末美国药理学家使用来源于S49细胞(鼠细胞瘤细胞)表达的人β1和β2受体重新检测了常用β受体阻滞剂的β1比β2选择性。检测用放射配体仍为3H-CGP 12177。[12]鉴于解离常数测定的复杂性,所得的选择性比值与前次结果有所不同,但常用β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排序基本相同:比索洛尔(19.6:1.0)>美托洛尔(6.0:1.0)>阿替洛尔(5.7:1.0)>普萘洛尔(0.3:1.0)。&&& 2004年德国药理学家使用125I-CYP和重组人β受体测定了常用β受体阻滞剂对β1、β2和β3的亲和性/解离常数,由于研究所选择的放射性配体125I-CYP 对β1和β2受体的亲和性存在差异,故其关于β1和β2受体选择性的结论不同于之前研究,(此处应把该结果也予以陈述)这种方法是否较传统方法更为准确,目前尚存争议。事实上2005年发表的英国药理学家的检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之前的结论,[13]该文献也同时测定了β1、β2和β3受体的亲和性,选择的配体仍为3H-CGP 12177,就β1相对β2的选择性而言,该研究的选择性排序与20世纪80年代的结果一致。4&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 &&& 应用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获益主要来自对β1受体的阻滞,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后可能出现的支气管痉挛、外周血管阻力增加等不良反应主要是阻滞β2受体的结果。因此,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对于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具有更大优势,在临床应用时要尽量发挥其治疗优势,扩大其合理的应用范围。4.1 心律失常 &&& β受体阻滞剂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是具有直接心脏电生理作用的结果,可以降低交感神经活性,减轻心肌缺血,改善压力反射并防止儿茶酚胺诱导的低钾血症。研究发现,具有膜稳定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比具有ISA者更有优越性,因为后者对β受体的内在轻度兴奋作用不利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控制。心脏内存在的主要受体是β1,选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等将更好地减少房性和室性期前收缩、恢复窦性心律、控制房颤和房扑的心室率,以期达到更佳的临床效果[14]。4.2 心绞痛 &&&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绞痛的机制为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减少耗氧量,纠正氧供需失衡以控制心绞痛的发作[15]。美国心脏病学会和心脏协会(ACC/AHA)和欧洲心脏病协会(ESC)制订的《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指南》指出,[16]β受体阻滞剂应作为慢性稳定型心绞痛的首选治疗,对于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预防以及生活质量的改善均有效。2007年中国《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明确指出: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减轻缺血发作[17]。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等)减轻心肌缺血发作的作用优于缓释硝苯地平,表现为缺血症状、缺血次数以及缺血持续时间的明显减少。无禁忌证者应首选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在控制症状和改善近、远期预后方面均有好处[18]。4.3 心肌梗死 &&& β受体阻滞剂能够抑制心肌对交感神经的兴奋或儿茶酚胺的反应性,减慢心率与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心肌氧耗,对防治稳定型与不稳定型心绞痛均有效。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应首选β受体阻滞剂。HINT(Holland Interuniversity Nifedipine/ Metoprolol Trail)[19]研究表明,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首选β受体阻滞剂可减少再发生缺血及心肌梗死。对于急性心肌梗死(AMI)无禁忌证者应及早常规使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效果更好。4.4 心力衰竭 &&& 现代研究认为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肽系统的激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发病机制。在衰竭心脏中受体β1∶β2∶α1约为2∶1∶1,β1受体信号传递是心脏病理变化的主要通路,治疗心力衰竭最重要的是阻滞β1受体。β1受体阻滞剂能够明显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激活所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β2受体兴奋具有促使心肌细胞凋亡的作用。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逆转心室重构或降低死亡的危险性。同时,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因其不阻断β2受体,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小,更易于让患者接受[20]。β受体阻滞剂已被首选用于无症状心力衰竭和有症状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比索洛尔、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心力衰竭证据最充分,被国内外推荐使用。心功能不全比索洛尔研究Ⅱ(CIBIS-Ⅱ)、充血性心力衰竭美托洛尔随机干预试验(MERIT-HF)以及卡维地洛前瞻性随机累计生存率试验(COPERNICUS)等3项大规模随机双盲的临床试验表明,在采用ACEI、利尿剂和地高辛等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美托洛尔或卡维地洛,能进一步显著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猝死率、心力衰竭恶化病死率、心血管病病死率以及总死亡率,总死亡率降低34%~35%[21-23]。4.5& 高血压病 &&& 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不同严重程度的高血压,尤其是心率较快的中青年患者,也适用于合并有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快速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妊娠的高血压患者[24]。多项研究还证实,对于高血压合并心率加快的患者来说,选择β1受体选择性高的β受体阻滞剂(如比索洛尔等),在降低血压的基础上,能最大限度减少或避免对糖、脂代谢的不利影响[25]。《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明确指出,高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滞剂不仅可以降压,还可以保护靶器官,降低心血管事件[26]。5& 讨论 &&&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β受体阻滞剂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心血管病的防治,其主要发明者也因此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在心力衰竭、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等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均可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已成为应用最广泛的治疗心血管病的药物之一。&&& 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地结合β肾上腺素能受体,竞争性、可逆性拮抗β肾上腺素能刺激物对各器官的作用。由于不同β受体阻滞剂对于不同亚型的肾上腺素能受体亲和力不同,对同一受体产生的内在拟交感活性及药物溶解性和药理学特点等也不同,因此,不同的β受体阻滞剂对心血管疾病治疗效应有所区别,即不具有类效应。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获益主要是通过阻断β1受体产生,而其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阻断β2受体造成。高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有效阻断β1受体,而对β2受体的影响较小,所以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且选择性越高,其作用越显著,对于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糖代谢的影响较小而且对气道阻力影响小,可安全用于合并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老年心衰和冠心病患者[27]。。&&& 参考文献:1. 杨世杰主编. 药理学第2版.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 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应用专家共识.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5-209.3. 孙忠实. 评“细节决定成败――从药理学特性看如何选择β受体阻滞剂”.中华高血压杂志. ): 909-911.4. 孙淑梅, 张雪娟, 陈清启. 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应用进展. 山东医药. ): 110-111.5. 刘万车, 李永新, 陈淑玲, 等. β受体阻滞药的药理作用、分类及其临床应用. 吉林医学.): .6. Hunt SA, Baker DW, Chin MH, et al. ACC/AHA guidelines for the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in the adult: utl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CC/AHA task force on practiceguidelines. J Am Coil Cardiol, 01-2113.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3.8. 胡大一, 吴彦. 高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在多种疾病中的广泛用途(一). 临床合理用药, A) : 46-47.9. Wellstein A et al. Affinity and selectivity of beta-adrenoceptor antagonists in vitro. J Cardiovasc Pharmacol. 1986; 8 Suppl 11:S36-40.10. 王长远. β受体阻滞剂选择性测定. 中华高血压杂志. ):.11. Spahn H, Wellstein A, Pflugmann G, et al. Radioreceptor assay of metoprolol in human plasma: comparison with an enantiospecific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ic (HPLC) procedure. Pharm Res. 1989 F 6(2):152-5.12. Smith C, Teitler M. Beta-blocker selectivity at cloned human beta 1- and beta 2-adrenergic receptors. Cardiovasc Drugs Ther. ):123-6.13. Niclauss N, Michel-Reher MB, Alewijnse AE, et al. Comparison of three radioligands for the labelling of human beta-adrenoceptor subtypes. Naunyn Schmiedebergs Arch Pharmacol. ): 99-105.14. Abrams J, Allen J, Allin D, et 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esmolol vs propranolol in the treatment of supraventricular tachyarrbythmias: a multicenter double-blind clinical trial. Am Heart J, (5): 913-22.15. 王增武. β受体阻滞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进展.心血管病学进展, ): 321-323.16. Gibbons RJ, Abrams J, Chatterjee K, et al. ACC/AHA 2002 guideline update for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able angiua-summary articl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J Am Coll Cardiol,):159-168.17.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195-206.18. Sarafidis PA, Bakris GL.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 with beta Blockers and the spectrum of glycaemic control. Quarterly J Med, ):431-436.19. Holland Interuniversity Nifedipine /Metoprolol Trail (HINT) Researsh Group .Early treatment of unstable agina in the coronary care unit, a randomized, double blind, placebo controlled of recurrent ische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nifeidipine of metoprolol of both .Br Heart J,-413.20. 谢良地.高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临床获益更高.中华高血压杂志.):819-820.21. CIBIS-ⅡInvestigators and Committees. The Cardiac Insu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Ⅱ(CIBISⅡ): a randomized trial. Lancet, 46): 9-13.22. MERIT-HF Study Group. Effect of metoprolol CR/XL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Metoprolol CR/XL Randomised Intervention Trial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MERIT-HF). Lancet, 69) :.23. Packer M, Coats AJS, Fowler MB, et a1. Effect OF Carvedilol On Survival In Severe Chronic Heart Falure. N Engl J Med, ):.24. 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5. 董吁钢.β1受体选择性高、脂溶性、无内在拟交感活性的β受体阻滞剂在治疗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医学论坛网. 26.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 中华高血压杂志,): 701-743.27. 李晓苏, 曲环, 李美红. 高选择性β1 受体阻滞剂对冠心病合并血糖异常患者糖代谢的影响[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538-538.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简介: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12月毕业于新疆石河子医学院(现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医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β受体阻滞剂如何选择?
作者:[1]&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1]&&
文章号:W<font color=#8636&&
13:51:34&&
文字大小:
目前普遍认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传统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和普萘洛尔)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血糖紊乱和血脂异常,而新型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并未显示此类药物对糖、脂代谢具有不利影响。因此,国内外各种高血压、心脏病防治指南和建议并未反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仅告知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近年有报告指出,β受体阻滞剂中的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对糖代谢和脂代谢并无明显影响。
关键词:&&&  2006年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评价研究所(NICE)指南公布后,β受体阻滞剂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备受争议,但是我们仍清楚地看到,β受体阻滞剂仍是治疗高血压的一种重要药物。从我国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物的状况分析中发现,β受体阻滞剂占使用量的13%,而心内科使用率可达近35%。  糖尿病与高血压密切相关,并被人们称之为“姊妹病”。那么,对于存在代谢综合征及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而言,是否不能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果需要使用,又如何正确?本文将从不同方面进行阐述。  思考  患者男,52岁,高血压3年,近1年工作紧张,晚上公务及宴请活动较多,自觉体重增加。  检查结果:●血压144/96&mmHg  ●心率88次/分  ●体质指数(BMI)28.8&kg/m2  ●空腹血糖6.8&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2&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  ●甘油三酯(TG)2.2&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2&mmol/L  此患者是否可以接受β受体阻滞剂治疗?  分析一  从受体选择性看β受体阻滞剂应用  β受体阻滞剂  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  比索洛尔、美托洛尔、阿替洛尔  ●对于糖尿病患者、运动员或过度吸烟者而言,临床以使用心脏选择性高的β1受体阻滞剂为宜。  分析&目前认为,无论是否对β1受体具有选择性,在等效情况下,所有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效应均相似。然而,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β1、β2受体阻滞剂)阻断了可舒张血管的β2受体,使α受体的血管收缩作用缺少抗衡,在循环肾上腺素作用下,可能使舒张压升高。在吸烟或精神紧张的情况下,循环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上述效应更为明显。  因此,初次应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时,我们甚至可以在一些患者中观察到幅度不大的升压效应。  非选择性β1、β2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  ●存在体位性低血压的患者使用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有利。  分析&此类患者交感神经活力较低。  ●非特异性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律失常或再发心肌梗死可能优于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分析&当患者情绪紧张或发生心肌梗死时,更多肾上腺素释放入血,使血钾水平降低,从而诱发快速室性心律失常,非特异性β受体阻滞剂具有拮杭肾上腺素的作用。  β1、β2和α受体多受体阻滞剂  拉贝洛尔、阿罗洛尔、卡维地洛  ●卡维地洛可使接受常规β受体阻滞剂治疗后血压未被控制的患者血压迅速下降。  分析&针对β受体被阻断后、α受体收缩血管的作用便失去抗衡这一缺点,对α、β受体都可产生阻断作用的拉贝洛尔被首先用于临床高血压治疗。卡维地洛是继拉贝洛尔之后上市的可阻断α和β受体的降压药物,高血压患者单次口服25~50&mg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均可降低,且作用持续10小时以上,患者心率略有减慢,但因血管舒张而并未使心输出量有较大改变。  ●可预防心绞痛发作,改善运动缺血症状。  分析&由于卡维地洛可舒张全身血管及冠状动脉,降低心脏氧耗并增加冠状动脉血流,因而可预防或减少劳累型心绞痛发作,改善运动缺血症状,卡维地洛的上述作用强于拉贝洛尔。  ●此类β受体阻滞剂更利于糖代谢紊乱患者。  分析&阻断α受体有利于改善糖代谢紊乱。  分析二  从对糖、脂代谢的影响看β受体阻滞剂应用  β受体阻滞剂对脂代谢的影响  国外多项大样本研究发现,无论在长期或短期治疗中,β受体阻滞剂(包括阿替洛尔、普萘洛尔、氧烯洛尔等)对血脂水平均有不利影响,主要为升高血清TG水平,并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  β受体阻滞剂影响脂代谢的可能机制为,阻断β受体的同时可能存在部分α受体激动作用,可能使血中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儿茶酚胺可灭活肝外蛋白酶(LL),而LL可分解乳糜微粒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血中TG的主要携带者),从而降低HDL-C水平,升高TG水平。  β受体阻滞剂对糖代谢的影响  β受体阻滞剂影响血糖水平的机制为,β2受体被阻断后可使外周血管收缩、糖原分解减少。因此,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掩盖低血糖反应。  已证实在应用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中,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诱发低血糖,故应小心使用。β受体被阻断后可使去甲肾上腺素α受体作用相对增强,去甲肾上腺素与胰岛β细胞α受体相结合,抑制胰岛素分泌,故又可升高血糖水平。  随剂量增加,选择性β, 受体阻滞剂的选择性降低,使其副作用与非选择性药物相类似,故适量给药很重要。  β受体阻滞剂与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主要包括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胰岛素抵抗和血脂异常等,多种代谢成分异常与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目前普遍认为,临床广泛使用的传统β受体阻滞剂(阿替洛尔和普萘洛尔)会加重胰岛素抵抗、血糖紊乱和血脂异常,而新型β受体阻滞剂的临床试验并未显示此类药物对糖、脂代谢具有不利影响。  因此,国内外各种高血压、心脏病防治指南和建议并未反对使用β受体阻滞剂,仅告知其可能产生的副作用。近年有报告指出,β受体阻滞剂中的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对糖代谢和脂代谢并无明显影响。  本例给药建议  本例患者血压升高,同时伴有脂代谢紊乱(TG水平升高)、糖代谢受损(糖耐量减低)和心率偏快,存在β受体阻滞剂使用指征,建议选择卡维地洛或比索洛尔类的β受体阻滞剂。
转载请注明:内容转载自365医学网&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文章所属病种
作者简介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简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脏中心副主任、心内科副主任、高血压病房以及高血压研究室主任、博士生导师,北京大
该作者其他相关文章
课件下载排行
音频在线听
音频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α受体阻滞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