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赢钱的棋牌必读,看看人家是怎么思考的

推荐这篇日记的豆列
······
&(25719人关注)
&(31758人关注)
&(25609人关注)
&(7319人关注)
&(986人关注)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患者第一 国外同行怎么做
  每当听到“患者第一”,人们总会想到医生要博爱无私等人文情怀,其实最实用、最有保障、最能持续的“患者第一”,应该是把这一理念融入各种规章制度的建设中。
  为提高微创治疗胃癌的临床手术技术,我去年10月赴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胃外科进修学习了半年。回国后,总结点滴体会,与大家分享。
  胃癌术前
  胃镜保留250张图片
  日本胃癌治疗水平居于国际领先水平,尤其是术前诊断和筛查方面表现优异,能够在疾病早期发现肿瘤,直接决定了日本是胃癌患者总体生存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那么,他们怎样发现更多早期胃癌呢?根据我在日本学习期间的体会,主要有三个原因:1.完善的全民筛查体系。所有40岁以上的人群均可以接受由国家医保负担的胃癌筛查,提高了民众在胃癌筛查中的依从性,主要筛查手段为上消化道造影及胃镜。2.筛查技术先进。日本的内镜技术一直是国际领先的,如内镜窄带成像术(NBI)、放大内镜技术等胃镜检出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胃癌早期病变的筛查,从而提高了胃早癌的检出率。3.严谨的检查态度。国立癌症中心东病院承担着东京都区千叶县居民的胃癌筛查工作。虽然这里的内镜医生和放射科医生工作非常繁重,但他们并没有降低筛查工作的质量。对于高危患者,特别是一些发现可疑病变的患者,检查医生会及其细致地观察病变的情况。气钡双重上消化道造影的检查时间在40分钟左右,检查中患者至少变换6~7次体位,以便对病变达到最好的显像。而一例胃镜的检查时间也经常超过30分钟。每一位需要手术的病人,术前每次胃镜检查所保留的图片都超过250张。这种近于苛刻的检查态度,使得日本的很多患者能够在病变早期得到发现、治疗,也使得外科医生对病变有详尽的了解。
  规范操作
  每位外科医生的“敲门砖”
  进修中,通过在日本本土最大的两个肿瘤中心的手术室参观学习,他们的操作细节令我体会颇深。
  有明医院胃外科共14名医生,其中本院医生7名。这7名本院医生从科室长到毕业七八年的年轻医生,在胃癌手术上都有着相同的手技规范。在最初接触这个团队时,我就被他们高超的手术技艺所震撼。后来进一步沟通后才知道,在有明医院和国立癌症中心这样的肿瘤中心,如果外科医生希望成为腹腔镜胃癌手术的主刀医师,必须向内窥镜协会提交独立完成的手术视频。在通过3名专家的评议后,方能获得手术资格。严格的考核制度使得日本外科医师的手术技巧有了保证,从重要血管的处理、淋巴结的清扫方法到腔镜下缝合技术,每一个操作都有具体的规范,由此保证了患者能够接受规范的手术。在我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还在摸索阶段,日本的腹腔镜操作已经有了全国性的规范,这种规范正是我要学习的地方。
  术中出血量
  纱布称重精确到0.1克
  日本外科医生的严谨不仅表现在操作上,更表现在对于手术整体,对于每一个细节的把控与认真。比如,术中出血量计算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了对手术安全性的评估以及术后患者的治疗,手术中,巡回护士会对每一块从患者体内取出的纱布进行称重,精确到0.1克的重量评估使得整台手术的出血量有了更为准确的答案。再如,所有全麻手术患者均通过电热毯保温预防低体温状态,手术全程下肢有抗血栓压力泵以预防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所有全麻手术患者,术后麻醉苏醒前,会拍床旁腹平片,以观察是否有手术用品遗留以及记录腹腔引流管的位置;麻醉复苏拔除气管插管后,会立即进行床旁胸片,观察肺部在自主呼吸后的情况。正是这些无处不在的规范,使得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很低,特别是需要二次手术的严重并发症患者数量非常少。
  这里从每一个细节的把控到每一个规范的制定,都能从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了各种条条框框的管控,才能真正做到患者的利益最大化,治疗的风险最小化。我想我们“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也应该通过更多更细致的规章制度建设,渗透到每一个医疗环节中。
  (文/天津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曹 磊)
  患者第一 需要多方位保障
  医生和护士是接触患者最多的人,因此“患者第一”似乎只是医生护士的事儿。事实上,为了做到“患者需求第一”,美国梅奥诊所建立了人数10倍于医生的庞大保障团队和体系。
  在江苏省卫生厅国际合作项目的资助下,我到世界最大的“诊所”――美国梅奥诊所学习,体会了他们为实现“患者需求第一”至高法则所做的努力。
  组织系统完善确保高效模式
  在梅奥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各司其职、分工明确”。组织管理结构的合理和完善是确保能够实现高效团队的基础。在各个科室和研究所的成员中,专业化分布非常明显。以放射科为例,在以放射科主任为首的管理委员会之下,又分为7个分支管理委员会,分别为教学、科研、临床、历史、员工发展、沟通委员会,他们之下还有相应的负责人员。临床委员之下,还分别设有造影剂、设备、预约、质量控制、IT组。这样的组织机构图可以在梅奥网站上查到,也使得每个人都知道什么事情该找什么部门解决。沟通委员会的设置促使了各部门之间良好的协调和统筹安排,进一步保证了高效的团队合作。
  在我所在影像研究所里,我们的导师(PI)是放射科医生(M.D.学位),但团队成员却是以程序员和物理师为主,另外还有统计师、技师、分析师。这样的团队保证了我们进行磁共振图像分析时有不同专业的人员齐心协力解决不同的问题。比如,图像分析算法需要达到某个目的时,程序员会随时更新分析程序;磁共振图像质量有问题时,物理师会找出问题所在;设计课题方案和统计分析数据时,统计师会给出非常专业的指导。研究所的秘书也分为科研秘书和行政秘书,分别掌管学术事务的管理和办公日常事务的管理。这样在科研活动中,大家可以根据专业集中精力做最擅长的事,写文章时,也是一个主要执笔人,其他专业的人员各写一部分,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既保证了快速完成,也保证了高质量。
  预约协调员工达到千人规模
  在梅奥诊所所有的病人都是预约制,这里负责预约和协调的员工大概有上千人,他们由接线员、预约护士、协调员组成。也就是说,当病人打电话来说要看某某病时,接线员会把电话转接给相关专业的预约护士,这位负责预约的护士会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及相关检查,他们已经预先设置好不同病种的规范检查流程,比如骨折病人在见到骨科医生之前必须拍好X线片。这种规范流程在预约护士那里就已经给安排好了。病人见到骨科医生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去拍X线片的时间,这样减少了病人周转于骨科医生和检查科室之间的时间。
  梅奥共有4万名员工(非常庞大的机构),其中从事第一线医疗医生仅有4000名左右,病床也仅有1500张。虽然,这种医生和辅助人员l∶10配比的员工模式跟我们的国情有点不符合,但值得借鉴之处仍很多。在他们看来,只有让医生只关注于疾病,而辅助人员更多的关注于病人本身,才能真正做到“病人需求第一”的精神。
  (文/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影像科 张 冰)
  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授权。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门赢钱上新锦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