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热问:在乔治城大学就读是怎样一番体验

说三道四技术文摘-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 文档快照
分校与校区的称呼差异始终让我觉得有些尴尬……威海与济南的差距究竟在哪里有多大?高校山东大学(威海)田霖霖,爱生活非文艺女妹子。看完了楼上的答案,我准备不匿名,非客观,纯主观的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本人系山威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三妹子(都不好意思说是妹子了,是老学姐呵呵。),以上同学对山威的师资以及学校的客观情况的概述和分析我
分校与校区的称呼差异始终让我觉得有些尴尬……威海与济南的差距究竟在哪里 有多大?高校山东大学(威海)田霖霖,爱生活非文艺女妹子。看完了楼上的答案,我准备不匿名,非客观,纯主观的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本人系山威法学院法学专业大三妹子(都不好意思说是妹子了,是老学姐呵呵。),以上同学对山威的师资以及学校的客观情况的概述和分析我基本认同,但考虑到明年报考的学弟学妹们有可能来知乎看过此番答案后,或更改志愿或后悔莫及,所以我准备在此分享一下山威带给了我什么,供大家参考。关于我为什么报山威
对于高考分数,相信每个省份的来山威的孩子都一样,是重点大学的尾巴分数,当时选择了几个学校,但是报考那天我都排在后面,山威是我的备选并且稳拿的学校,在进入了山威网站,看见了如此美丽的海和校园后,我毅然选择了它,对的我其实就是在看脸( ° △ °|||),当时师资什么的自然也查了一下,没有特别在意,所以在关网的最后一个小时根本没有更改志愿,就这样就来到了山威。(如果你不懂我这一段可以忽略,或者百度一下内蒙古是怎么报志愿的。)关于山威的景色(一定要第一个说)
我记得李肇星来学校时候说的一句话:“我走过这么多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可以说是全国大学里最美的。”描写景色的文字我就不多敲了,以下的图片全部是我拿非专业相机和手机拍摄,对于从小生长在草原的我,景色和蓝天一定是我选择生活地点的标准(工作的地点当然可以另说)。
这个是图书案十一楼书架旁看见的夕阳,几乎有云的黄昏都是这样。这个是十二楼17号座位刚好能看见的东门海滩。西门海滩太多人拍,太美,这是1月9号的近图。嗯这里,是我和男朋友第一次牵手的地方,应该是我大一迎新晚会那天。对于景色,我能分享的太多太多,而且每一个美丽的景色后面都有自己的记忆和故事。
在威海,山威,以上的景色并不是光美字就可以形容,如果你置身其中,你能感受到它带给你的是洁净,安静,并且能平下心来思考什么,这才是这美景能带给你最珍贵的东西。一些关于大学的感受当然,山威带给我的并不仅仅是景色。
从大一开始,逃课成为了我的日常,可能是大多数老师讲的不符合我的胃口,也可能是自己不学无术,更有可能是我当初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报了这个专业,所以逃课之余进入图书馆也成为了我的日常。山威图书馆,十二个楼层,一百多万册各类学科藏书,高大上的选座系统,咖啡机里飘香的速溶咖啡,我在这里可以说是度过了整个大一,也根本没看过什么学术书籍,纯粹是因为兴趣,杂书,闲书看了一堆,看完了也就忘了。
山威即使没有能匹配985,211的师资,但山威图书馆里的每一本好书、每一个有见解的作者都是一个个好的老师,更何况现在的互联网,只有想不到,没有学不到。各种世界名校全国名校能和教授互动的免费公开课,MOOC,Coursera等等,学与不学只是个人的问题,就算再NB的学校,一堆名师,如果视而不见,那么985,211大学的大学生这个名称就真的属于自己了吗?
更何况,我有幸上过山威几个我认为特别具有个人魅力的老师的必修与选修课,文传的仵从巨前院长就不说了,机电的许乐老师,我大法院的张伟强老师,马艳朝老师,弭大师,张铭教授,等等,都绝对担当得起教授这两个字。
什么是好老师?你要上过他的课才能评价。对于本科生来说,能够让你有所收获,并且对于他所授之课有听下去,学习下去的兴趣,便是好老师。学术成就高?发表论文多?名气大?如果你没听过他的课,或者他上课枯燥无味,学生们混混欲睡,对其学科提不起兴趣,他发表了再多论文跟你又有何干。
大二,和同学一起办了个读书会;大三,参与了创业孵化园的项目,认识了一些有思想有见解的同学。让我知道了,山威除了学霸,大神们还是很多的,不知道是因为你的圈子有限罢了。
马上到大三下,慢慢接触了比较现实的就业问题,听到的最多的声音是我们的实习机会和能获取资源的机会太少了,大城市的学生的简历上都是某某NB公司的实习,各种经历等等,是的,这些威海和山威的确提供不了,你可以选择在学校守株待兔等待工作找你,你也可以选择暑假就开始关注就业信息积极网申找实习,然后蹲守济南西安等各种本校较有优势的地区去找工作,毕竟我也知道几个山威进腾讯和阿里的学长学姐。关于心态从大一以来,身边的同学一提到山威,就是和其他几个回答者一样,抱怨的基调,劝自己亲朋好友不要来的结局;资源少学霸多的大学,只有洁净却闭塞的城市。
我想这只是和个人有关吧,对于经过高考洗礼的我们,多数人从小到大包括到大学都是迷茫的,小时候我们偶尔会看看名人传记,心灵鸡汤励志文集,四大名著,青年文摘等等,接着就是被灌输着学习和考试。而对于我们自己真正想要的,想追求的,在心里一直是一块有待思考的空白。我们不能改变过去,也没法抱怨它,因为它毕竟是我们人生中的一部分。而大学正是思考与改变的时期,对于我们来说它并不晚;它是一个大的台子,我们要在大学做的就是思考把哪一部分拆下来垫在自己的脚下。一个不论多好的大学带给你的东西终究都是有限的,大学并不是为你而设,你才是你自己的大学。
而我的大学带给我最珍贵的东西,就是能让我平静下心来思考并懂得了这些问题:这个世界最基本的运作方式是什么?我能够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今后想过怎样的生活?
当然最最重要的是它也给了我三年美丽的景色,一个平和的心态,一些美好的回忆和一段值得纪念的爱情。谢谢大家的支持,更新几个威海美美嗒夕阳愿我们的友谊和爱情地久天长知乎用户,空间物理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最强烈的感觉,美!从宿舍步行10分钟,即可欣赏这样的日落也可以在主楼欣赏这样的晚霞在图书馆自习累了,窗外的风景是这样的不想回宿舍?夏天可以躺在树荫下的草坪上睡午觉有了恋人,可以一起来海边踏浪关于楼主所说的差距,因为泡过济南本部一个专业的妹子,对他们的课程教学情况还算有些了解,横向对比的话,威海校区的一些新兴重点学科(空间物理、朝鲜语、海洋生物,我读的是其中之一的专业)的教学水平符合一个985高校的标准,并不比济南本部差。我本科毕业到科学院读硕博后,感觉自己的知识水平和与山大同级别学校毕业的同学来说,并没有什么差距。我们那年,我这个专业方向毕业了11个人,一个人出国去了Duke,其他的人都在国内不错的单位读研究生。但是,威海的城市规模比较小,偏安于胶东半岛一隅,在课程之外所接触的东西就要比济南本部要少许多,跟北京、上海的高校更是没法比。对于需要在课堂之外进行比较多实践的学科来讲,可能要吃一些亏。但即便在这些专业,只要你自己努力,一样可以有不错的机会。我认识的一个商科的学妹,在校期间做过校学生会的副主席,毕业之后去了金佰利,工作一年后还曾经以优秀新员工的身份受邀参加金佰利的校园宣讲。匿名用户真的是看不下去了,自己不好好学习怪学校。请问你能不能做到年级第一,做到了再来吐槽自己学校配不上你好吗?说师资的,你确定你的水平比你老师强?如果不能,那起码你的老师依然有值得你学习的地方。我大学期间唯一吐槽过的就只是威海这个地方太闭塞。有说自己法学院的,我和法学院的几个同学关系还不错,法学院有考研去了北大的,你可以吗?法学院有人去英国申请到LSE,你雅思够吗?法学院有一个人同时申请到哥大康奈尔乔治城UCLA,你行吗?就说我们院,也有学长去Princeton的,也有去Cambridge的,这要是在一个普通211可能吗?简直看不下去,尤其是你们法学院的人,看看你们学长学姐申请的学校,对比下自己再吐槽好吗?就我这种学渣都能去UCL,不是因为SDU我绝壁去不了好吗!mlhhh,╰( ̄▽ ̄)╭ 癫噹多图预警(?????????)来自死不正经且有着少女心的学姐~想看类似问题的正经的好答案可以点链接→http://www./question/26901662/answer/这里地方不大,风真大。(刚刚健身回来头发甚至都结冰了 ????? )也许还有点寒酸,今年甚至买不起知网的电子资源。机会和资源也不能比别的城市。经常被别人误认三本就不多提了。都说这里边陲感满满,闭塞的交通害得很多朋友回家都饱受漫长旅途劳顿。可是这里有济南所没有的,海天一色,碧树蓝天,半明半暗的云,飘摇的大雪,随处可见的花鸟虫鱼。以及夏日的军训,夜遇的白喵,所有不预期的浪漫。也不乏各种各样心怀美好,力图奋发有为的少年少女们~何必觉得尴尬呢~也许你会爱上这里。匿名用户因为威海的地理位置,以及学校的教学理念,至少我觉得这里的制度很保守,对于理科和文科专业,及“天海韩”特色专业,还是很不错的,但是对于工科生而言,这里真的不适合,我是大二的,大一的时候听到老师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学习,期末考个好成绩,争取过”,有些科目开设的目的恐怕就是为了我们考个证书,更有甚者,我们这届这个专业开了一节与专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课,费时又费力。。。而且学校硬件设施相对其他211高校(为什么不说985,扪心自问,真的不算),相差甚远,所以建议别对这里的工科报多大希望,并且,就一个工科院,你会发现机械,计算机,通信,电子,软件竟然在一个院,恐怕是学校太小的缘故,当然,虽然这些差了点,但是山威的图书室在整个山东省说都可以靠前,好好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还是能好好学的,学校的平台就那么大,很多都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如果是高中生看到,我真的不建议你们来这读工科匿名用户校风很大!真的很大!很大!闻之小小,数学系的苦孩子威海与济南的环境,不是在一个级别的。山威出门就是国际海水浴场,那是天天度假啊!其他的旅游景点也很多,环境优美。威海真的很适合居住,养生养人啊!离开了大山威,十分后悔自己没有多走走逛逛了。在教学方面,山威怎么说也是教育部直属的一本院校,实力也不错。前几年的招生分数比总校低一点,不过也是比一本线高不少才能进的。现在好像是分数差不多了吧。现在,山威是山大的一个校区了,开始同步了。山威特色是"天,海,韩",背靠玛珈山,西门是大海,还有湛蓝湛蓝的蓝天。哈哈,真想回去看看呢!不过,毕业找工作时有点麻烦,为什么尼?因为威海大学少,所以企业的宣讲会招聘会少一点,要去青岛济南走走了。威海真心很赞,大山威也是个潜心修学之地。极力推荐。知乎用户,你的品味到了 可惜实力跟不上至少你会爱上她哦对,今年是山威30岁生日知乎用户,森心猛虎,细嗅蔷薇。作为一位目前在山威读大二的学生来说,我对楼上的观点是基本认同的。山威地理位置带来的环境好和机会少是它最大的特点,还得承认师资力量的不足和教育资源的稀缺,周遭的安静会使人远离浮华更加平心静气治学。但同时不要忘了,我们对母校的看法都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提出的不满意是希望她更好,不会有哪个人对他所处的大学是满口称赞的,就是国内最顶尖大学的学子也会对燕园的不足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所以我的赘述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更客观的山威印象。匿名用户分数线较低的985,静心治学之地。纯数据,山东大学(威海)2015届理、工、商五个学院升学情况,包含出国、推免、考研和考研失利后的调剂。某些专业竞争惨烈,考研成功率低,跨考成功率更低。--------------------------------------------------以山东大学物理学院为 benchmark山东大学物理学院--------------------------------------------------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匿名用户管得很严,跟管小学生一样,有些方面很夸张很搞笑,比如每周检查寝室卫生、不准带早餐进教学楼等等。学霸很多,整个学校的制度、氛围基本可以说是成绩至上。比如刷分挂科会有挂科记录,没有毕业前大补考和挂科后的补考,一旦挂科就得重修一学期。英语考试90分的题全部是给出的原题,纯背。评奖学金时成绩单在全班传阅,签字确认。另外对外宣传严重失真,说是985其实考研的时候不被承认,说是和山大同样文凭其实内行还是看得出区别。威海这城市也没有外界想象得那么好,毕竟那些光鲜的头衔都是官方辞令而已,什么宜居城市之类的总之,考研受牵累,出国刷分不容易,无怪乎所有人削尖脑袋想保研或就业。若有偏颇,欢迎指正。匿名用户匿了,英语专业学渣,13年毕业的老学长总评:四个字,有点尴尬。- 整体氛围比较保守闭塞,有那么一点象牙塔的感觉,但是理想主义色彩很淡,比如追求MZ自由,比如中二病想改变世界。既不够入世,也不够出世,所以说尴尬。- 至于学校的整体实力、地位排名、外界声誉等等,距离真正的985高校还是有点差距的,这点大家应该心知肚明。所以说尴尬。毕业后的出路:1.找工作:毕业后,大部分同学都会在山东省内或是回家乡工作,从事传统行业。去北上广深的不多,进入互联网行业的更少。2.出国留学:不少,而且一年比一年多,校内就有托福考点。3.考研和考公务员:近乎狂热的氛围,牛逼啊!感觉录取率应该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吐槽:1.学术氛围:本人是学渣,所以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发言权。选修课很水(和其他985学校比),学习压力不大(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学渣)。2.政治氛围:非常主流,非常正确。所以恶心事儿不少。3.文艺氛围:偏大众、流行。如果你是骨灰级的文艺青年,那就有点难找同伴(新闻和数学专业有意思的人相对多一点)学校自办的报纸和杂志上那些文章(大部分)就是郭敬明的水平,非常惨不忍睹。还有,豆瓣小组的人好少....4.师资力量:至少翻译学院的师资不怎么样(山大本校外语学院老师们的观点更激烈哦),顶多就是普通一本高校的水平(唔,这个是我自己的猜测)。但是,人家本校的英专可是全国TOP3啊,感觉我院根本没沾到什么光…5.生活条件:宿舍断电断网是槽点。环境、风景、食堂好评。6.不能忍:强迫大一新生看运动会,非常恶心。7.奔歌:妹子质量挺高,而且一届比一届好。8.地图炮:感觉河南(女)、湖南(不限男女)、浙江(不限男女)三个地方的同学混得最好。(注:样本量极其有限)给学弟学妹的话:1.多看几眼蓝天,多吸几口空气,多看几眼美好的姑娘(请注意眼神不要太猥琐),趁你还在山威的时候。2.相比学校本身,我真正喜欢的是自己遇到的那些朋友们,还有遗落在威海的四年青春回忆。3.假期多出去看看,中国很大,世界更大。4.多看点书,多看点网上的公开课,“通识教育”yourself!5.别在威海学驾照,很坑。linbonnie作为刚刚毕业,保到别的大学继续读研的学姐,对比一下其他城市还有在其他大学同学的发展,简单的谈一谈我的感受。没有众多引用的高端的数据,没有层层罗列的逻辑,就是简单的我的“感受,有不妥的地方,望各位校友勿怒勿愤,不喜勿喷。---------------------------------※好的方面:1,空气好环境好,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出门就是海,校园里也是花草树木遍布,在这里简直就是养生度假的天堂,尽管它的妖风很大,夏天不热冬天不太冷也还是极适合人类生存的。2,学风!!!山威的学风真的是要令人感激一辈子。初来这里的确是被吓到了,曾经的我是个学渣,慢慢融入学霸同学中也加入了伪学霸一军。现在真的感谢在威海,在山威,能让我静下心来潜心学习。(主要是这里没有太多玩的,没有几处能逛街的!!)你会发现节假日的图书馆自然人潮涌动,商院的自习室总是那么多人。学校的生活条件怎么样先不说,学习环境是真的不错啊!图书馆的书那么多!空调那么舒服!选座系统那么先进!现在的还书机那么高大上!学校为了给我们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也是煞费苦心啊!3,在威海,买韩国的东西还是很方便的。金海湾对面有两家韩国食品超市,在那里可以买到正宗的韩国零食和生活用品。现在威高那里也发展的不错。现在中韩自贸协定的签订,还有威海--仁川的合作模式,以后这里的对韩贸易也会不错哦,形成韩国商品集散地,买东西更方便!(别怀疑我是哈韩,专业原因,,职业病哈哈)威海是距离韩国最近的中国城市,从这里去韩国也好便宜!单程机票才几百!想要出国体验一次的孩子们可以考虑韩国比较划算(当然壕们也可以任性地选择其他的地方啦)。※不太好的方面:1,交通不太方便。现在有了高铁好多了,又方便又快。原来威海的小绿皮,出省都要十几个小时,到青岛四个小时,到济南十几个小时(都是听室友说的,可能不那么准确)。外省的更是难啊,很多同学都要去烟台,青岛,济南,甚至北京转车。东北的孩子更是要漂洋过海坐着船,遇上台风天还停船。现在有了高铁真是好呀!2,实习机会少。毕竟是小城市,人口少,城市也还有待发展。实习的机会相比一二线城市少了太多太多。这里的兼职工资也是低啊低啊!家教一般30,有的甚至15一小时,哎,压榨穷苦学生。毕业找工作前,看着同学们大多奔波到青岛、济南、北京去面试,还有的去了更远的南京上海。在这里找工作的同学就会再一次感受到交通的不便啊!这里的工作机会少,大家都往外跑,交通又不方便,来回一次要折腾好久。3,学校的师资现在已经很好了!其他方便也在努力,加强和校外合作,提高讲座水平。可是在这四年也没见过什么大咖的讲座,记忆中有一次余光中,还有明道他们来录节目那次简直是轰动校园了,而在大城市上学的就经常可以听名人的讲座。去国外交流的时候,也体会到了我们学校的合作有待提高。去韩国交流做交换生,成绩好的也就能去市立大,仁荷大,这已经算不错的了。可是去了韩国才发现,一本学校和首尔延世都有合作,好多二本学校都有和庆熙大合作。山大总校也有去首尔大交换的机会。(当然不是说我们学校不好,只是合作水平有待提高的意思,要是我们也能请来更多优秀的学者来办讲座就好了,也能提高同学的视野)一时也想不起更多了,想起来了再添加。有不足的地方请指正,见谅。上几张母校照片,怀念这个安静惬意的海边小城。长安某,一个呆逼理想主义者。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山东大学(威海)法学院2014级的学生。这个问题一提出的时候我就关注了这个问题,当时是出于好奇和向往,想要了解一下自己所报考的这所学校到底是什么样子,也没打算来回答这个问题。但是今天下午在所谓的自主学习周看中国大学的人文教育 (豆瓣)的时候看到中山大学关于多校区办学的情况的介绍(人家是4个校区),就突然想要在这个问题下写一个自己的答案,就姑且往自己脸上贴金把威海算到山大的8个校区里吧。现在写这个答案,得出结论确实是有些太早。写在前面,本答案可能带有严重的倾向性。-----------------------扯了一点,开始回答-------------------1.师资尽管会有各种各样的人告诉你大学不仅仅是学习,但是大学断然不能没有学习,不能没有好的老师。威海校区对外宣传的三大特色学科是天、海、韩,其实法学也是山威的师资最强的专业之一,在今年之前。之前威海分校的法学院其实相当强大,在01-08年山大总校法学院最没落的时候,威海法学院甚至有超越总校的趋势,这是威海任何其他学科从来没有过的。在2008年,威海分校的主编的民间法(第1卷) (豆瓣)和法律方法(第1卷) (豆瓣)都成为CSSCI的来源集刊之一。CSSCI,即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为“Chinese 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缩写为CSSCI。用来检索中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文献被引用情况。2005年第一批公布的法学来源集刊仅5种,2008年第二次公布的集刊数也仅有15种。在这种情况下,《法律方法》和《民间法》也还是双双入选CSSCI来源集刊,同期入选的不乏北京大学主持的《行政法论丛》、中国政法大学主持的《诉讼法学研究》以及《北大法律评论》之类的集刊。但是,随着09年谢晖老师去了北理工,13年桑本谦老师去了海大,14年分校常务副校长的位子也没能留住陈金钊老师,他去了华东政法,威海法学院再也不复当年之勇。从一些院内流传的小道消息来看,现在法学院的师资也可以算是威海分校比较好的,但是已经大不如前。第一学期法学院开设了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和宪法学三门专业课,老师的水平只能说差强人意吧,公共课老师的水平就更不用吐槽了,原本为了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通识课更多地变成了放电影的课。一个较为强势的学科师资力量况且如此,其他专业的情况相比之下可能会更为糟糕。当然学校还是有一些非常好的老师的,可是这样的老师的数量实在不算太多。总之,学校的师资力量除了空间科学与物理学院和韩国学院,其他院系的情况不能说比较糟糕的话,也是不容乐观。2.管理在威海这半年,说实话,我基本没有感受到管理的存在,整个法学院一个年级段配备一个导员,男生宿舍随意进出,夜不归宿也没有关系,没有早操、早自习,法学院也没有夜自习,对学生基本上可以算是放任自流,但同时也是较为混乱的。我不太了解往年的情况,今年学校在考试结束之后安排了一个自主学习周,要求学生在自主学习周结束之后才能离校,在自主学习周间要离校的需要家长的身份证复印件并请假,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在自主学习周期间要上课。但是考试结束之后,离校突然不用请假了,机电的学生也不用上课了,经过 @AimerChen提醒,机电的同学是要实训,之前没有搞清楚就直接写了实在不好意思。学校的几个超市、食堂也关门了。在暑假的小学期也差不多是这样的情况。总之,学校的管理水平比较低下,对外宣传严重失真。3.环境威海这座城市地理位置确实对学校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从威海到济南还是绿皮车,需要8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北京上海,别的地方基本没有直达的交通工具,直到今年青威烟荣城际动车才正式开通。这座城市远没有其宣传得那么风光,威海的城市规模太小,在校园之外所接受到的东西几乎为零,城市的气息和熏陶在威海这座城市里几乎没有。除了威海的自然环境比较好之外,剩下的就是闭塞了。整个学校的氛围也许是受到这座城市的影响亦或是受到齐鲁大地的文化的影响,实在是趋于保守。-------------------------------------------------------------------------------今年是山威的30周年校庆,虽然在这个分数段上有许多更好的选择,从09年统一毕业证开始,这所学校的分数线节节高升,这所学校给我很大的感受还是名不符实,一体化进程随着张荣校长的上任更是不见了踪影。但不管怎么样,这所学校还是顶着985的名号,拿的是山东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学校的图书馆也是相当好的。祝母校越来越好。但是如果我有亲戚和朋友,我会劝他们不要报考这里,去一个好一点的城市选择一个211高校。不管心里吐槽了多少遍,还是祝母校30周年生日快乐。反我在处,便是山大。这个问题的回答参考@左觉的青岛校区建成后,威海校区何去何从? - 左觉的回答里的很多内容,他的这个回答也非常有帮助。-------------------------------------------------------------------------------说了一些政治不太正确的话,至少是在招生的时期不太正确的话。别人怎么做我管不着,但如果有人问我,我肯定还是会实话实说。这个回答就留在知乎上吧,不发到贴吧里了,不匿。
日晚于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公寓-------------------------------------------------------------------------------今天晚上刚从隔壁的哈工大30周年校庆现场回来,对答案做了一些小小的修改。威海的山东大学(威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都已走过了三十年的历程,然而三十年的时间毕竟不能和总校百年的历史相比拟。今年北京交通大学(威海)也将开始招生,北京师范大学(威海)也即将开工建设。祝这些在威海的校(fen)区(xiao)们越来越好~日匿名用户我觉得我的答案负能量可能太多了,有主观因素在里面。看你想要的是什么,它有没有给你想要的,喜欢与否因人而已。风景再美丽可能也留不住我的心。以下为原答案,也许不定期会修改大一要结束的时候自己忽然冒出“我觉得大学没意思”的念头自己被自己吓到然后逃也似的报了去台湾的交流生,退掉了社团,放弃了发展人缘最好的时间在台湾感觉自己像海绵一样疯狂的吸水,看着各式各样的老师惊奇不已,有喜欢的老师也有讨厌的老师,但是有享受大学的感觉(我可能是唯一一个不想家的交流生→_→)回到山威已经是大二了,有的同学我已经忘了名字,也从来不打招呼。大二的课变得实用多了,老师也不错,找到了新的组织加入认识了一批新朋友,感觉也很开心。我想说山威再怎么样也还是一所大学,想办法融进去或者有办法离开他都是没有错的。建议只代表个人意见,概不负责。。。如果你想考研或者考公务员或者出国,山威非常适合你学习,我能在半年没有学英语后回来上了最后一个学期英语课六级低空飞过,学霸们还愁考不好?但是如果你是应用型学科,实践大于理论,劝你去大城市多历练几年,多见见世面,起码简历上要有点东西可说。最后,学弟学妹们不要选新闻学,放我一条生路_(:_」∠)_——————15年6月22日——————大三要结束了,送走了大四,我们变成了最老的。上个星期某卫视来学校拍节目,大家都觉得山威终于熬出头了,也有点名气了。但是你们知道;真的去了现场,才发现原来人家只是从蓬莱顺道过来的,近千名学生等了四五个小时最后被插队的几十人搞得不欢而散,学校在这方面根本没有任何管理措施,就算我进去看了现场也丝毫没有任何愉悦,只是高兴终于可以坐下了。话又扯远了。。。也许让我留念的就是这一帮同学了匿名用户我呢,还要在威海再呆三年读研。大学已过三年半,我感觉自己已经与在青岛,济南,杭州和上海的同学在眼界等许多方面差了很多。这当然与性格有关,可是客观说威海这座城会容易让人安逸,忘掉大城市的快节奏。寒假与同学聚会,在杭州读书的他说起他来威海玩的印象,说比他想象的还要落后。然而我却感觉不出来。是的,我已经让自己去接受威海的节奏了。有点跑题,综上都是在说威海,没有提山威。接下来就要转到为什么选择继续留在这了。因为山威的校园有我最美好的记忆,我们一起走过学校的每一条路。怀念他骑着自行车来找我的日子。虽然在结束后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凝结着记忆,但是自己终于走出来重新审视山威了。接下来的时间,准备让自己去发现别样的山威,积累未来独立生活的能力。匿名用户提问的根本是两个问题。对于第二个问题,建议搜索 青岛校区建成后,威海校区将何去何从。第一个问题,我爱山威我就是想改个名字待了四年,马上要离开了,却是不舍了。其实跟山大本校明明是两个学校。
刚来的时候,因为学校,因为专业,各种不满,自怨自艾,甚是痛苦。后来选了法学双学位,好一些了。所以楼上的法学专业同学,你怨师资不强,相对于商院来说,好太多了!知足吧!
现在想想,离开最不舍的是“鑫海烤肉”,一想到以后可能吃不到了,就有点伤心…还有就是美丽的景色,春天或夏天,玛珈山上是层层叠叠深深浅浅地颜色,很是漂亮。
还有雪,一到冬天停不下来的大雪。
这么一说起来,好怀念。理知有次陪新疆同学到威海玩,兴趣所致,到山威转转。结果恰逢学生会的一个什么活动,入眼的是满满的女生,我俩途经此,看到一个明显青涩的妹纸正在胆怯地打量着过往本来就稀少的人,手中拿着一打问卷,“同学,能帮忙做下调查问卷吗”作为 一个很少和女生交流的人竟然碰到主动接触的妹纸,不好拒绝,满脸微笑答道“不是本校的也可以吗”,但见本就羞涩的女生一下红了脸跑回宣传台后面。ps其实我不是故意的,只是驳了小孩的积极性,实乃不对的,不过实话实说,这环境条件,女生数量真耐福地秦同,来知乎,看段子。作为一个毕业生,我现在会时不时的想起那里鹅毛般的大雪,美丽的图书馆,也会时常怀念那片海滩和那里的人们。来到这,度过我的四年大学生活,我不后悔。
备案号: 说三道四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