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尼克 科罗拉多大峡谷南峡 拼贴照片

京 东 价:
[定价:¥]
PLUS会员专享价
支  持:
重  量:
搭配赠品:
服务支持: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忠于生活:与大卫·霍克尼25年的谈话录
商品介绍加载中...
扫一扫,精彩好书免费看
  劳伦斯是我的老朋友,他的这本书完整地记录了我在艺术上的探索,值得一读。  ——大卫&霍克尼  霍克尼是一位具有高度审美自觉的画家,其每一幅创作的背后,鲜明的后现代面貌独具特点,意味深长,都浸润着他对艺术理论的思考,本书的出版对于中国读者来说很有意义。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章德明  劳伦斯&韦施勒是当前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文字把科学、图像、诗歌以及其他人类的一切成就变成了一张巨大的网络,这是一位优秀的作家、艺术家的责任,他让人们重新认识了世界。  ——戴夫&埃格斯(DaveEggers)  《麦克斯文学》杂志主编  大卫&霍克尼作为一位充满魅力的艺术家,总是探索着最前沿的艺术表现。他与劳伦斯交谈,让劳伦斯记录下他在这几十年里的艺术发现。而劳伦斯也不仅仅是简单地复述霍克尼的观点,他尽力尝试理解并挖掘出艺术家作品的内涵,并在诙谐幽默的前提下给予读者一些艺术方面的指引。  ——约翰&沃尔什(JohnWalsh)  前盖蒂艺术中心负责人
京东商城向您保证所售商品均为正品行货,京东自营商品开具机打发票或电子发票。
凭质保证书及京东商城发票,可享受全国联保服务(奢侈品、钟表除外;奢侈品、钟表由京东联系保修,享受法定三包售后服务),与您亲临商场选购的商品享受相同的质量保证。京东商城还为您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商品价格和,请您放心购买!
注:因厂家会在没有任何提前通知的情况下更改产品包装、产地或者一些附件,本司不能确保客户收到的货物与商城图片、产地、附件说明完全一致。只能确保为原厂正货!并且保证与当时市场上同样主流新品一致。若本商城没有及时更新,请大家谅解!
权利声明:京东上的所有商品信息、客户评价、商品咨询、网友讨论等内容,是京东重要的经营资源,未经许可,禁止非法转载使用。
注:本站商品信息均来自于合作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信息拥有者(合作方)负责。本站不提供任何保证,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印刷版次不同,印刷时间和版次以实物为准。
价格说明:
京东价:京东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
划线价:商品展示的划横线价格为参考价,该价格可能是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或由品牌供应商提供的正品零售价(如厂商指导价、建议零售价等)或该商品在京东平台上曾经展示过的销售价;由于地区、时间的差异性和市场行情波动,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等可能会与您购物时展示的不一致,该价格仅供您参考。
折扣:如无特殊说明,折扣指销售商在原价、或划线价(如品牌专柜标价、商品吊牌价、厂商指导价、厂商建议零售价)等某一价格基础上计算出的优惠比例或优惠金额;如有疑问,您可在购买前联系销售商进行咨询。
异常问题:商品促销信息以商品详情页“促销”栏中的信息为准;商品的具体售价以订单结算页价格为准;如您发现活动商品售价或促销信息有异常,建议购买前先联系销售商咨询。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加载中,请稍候...
浏览了该商品的用户还浏览了
加载中,请稍候...
联系供应商
七日畅销榜
新书热卖榜
iframe(src='///ns.html?id=GTM-T947SH', height='0', width='0', style='display: visibility:')大卫·霍克尼 观看之道 | Hi艺术 - 当代艺术资讯专家 | 专题 | 人物
大卫·霍克尼 观看之道
作者:曹丝玉
3540 次阅读
大卫·霍克尼,1999年,摄影:Martine Franck,(C)Martine Franck / Magnum Photos
上世纪80年代,大卫·霍克尼就开始了大量“摄影拼贴”的实验,《梨花公路》被他看作当时摄影创作阶段的结束。这些内容被记录在《霍克尼论摄影——和保罗·乔伊斯的谈话录》这本书中,它被翻介过来的时候已经是1994年了。今天霍克尼来到中国,我相信人们的目光不会再停留于那些色彩奇异的表面,他基于绘画对摄影的反思,对透视理论的研究,甚至在影像作品上的实验,定会重新激活人们对艺术更深刻、更本质的思考,而不仅是从他的创作方式或色彩风格上进行表浅的学习和搬挪。我想这才是拥抱霍克尼的意义。
《梨花公路》(Pearblossom Highway),&77x112&1/2&in,摄影拼贴,1986年,(C)David Hockney
《七个约克郡风景》作品现场,18个数码影像同步播放于18台NEC显示器组成一件作品,2011年,摄影:吴丹丹 慷慨的霍克尼
在《更大的信息:霍克尼访谈录》的引言中,作者马丁·盖福特(Martin Gayford)描述了他和霍克尼的短信交流。霍克尼说:“下午我会把今天的黎明送给你。”于是这张用iPhone创作的“黎明”便如期地出现在盖福特的手机里面,作为霍克尼送出的礼物。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 East Yorkshire in 2011 (Twenty Eleven) - 5 May》,139.7×105.4 cm,iPad绘画纸上打印,&2011年,(C) David Hockney / Richard Schmidt
《The Arrival of Spring in Woldgate, East Yorkshire in 2011 (Twenty Eleven) - 22 May》,139.7×105.4 cm,iPad绘画纸上打印,2011年,(C) David Hockney / Richard Schmidt
这段描述深深打动了我,霍克尼对艺术的真诚,以及言语里的真实、善意和慷慨,让创作之外的他显得极为“可爱”。这印证了那些美好画作里的纯粹度——没有丝毫功利的心带来的高贵品质。
《The Big Hawthorne》,274.32×289.5cm,布面油画,2008年,(C) David Hockney
《Late Spring Tunnel》, 121.9×182.8cm,布面油画,2006年五月,(C) David Hockney
他的慷慨不仅体现在作品上,还有文字和思想。霍克尼从1999年开始亲自使用“显像描绘器”(可以借助“反射像”描绘出更精确的透视空间),大量的实践让他辨别出许多古典油画中使用光学器材的痕迹。在古典油画的传统里,利用仪器而不是肉眼完成对空间透视的精确表达是被视为“作弊”的,这个观点的确在美术史研究领域掀起了轩然大波。以至于霍克尼必须用足够多的案例和图像呈现出他所看到的“秘密”,于是便有了《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大师绘画技巧》的问世。这是一个艺术家用自己的眼睛、思考和科学的论证带给艺术界的极有质量的研究成果——一个极好的礼物。
《隐秘的知识:重新发现西方大师绘画技巧》 除此之外,已被翻译过来的还有《霍克尼论摄影——和保罗·乔伊斯的谈话录》(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这也是笔者读到的第一本关于霍克尼的书。他从绘画的角度,说明了摄影的局限;也从摄影的角度,显露了他对绘画的信心——摄影无法代替绘画的充足理由。霍克尼近几年的新作中,显示出他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思考。是的,需要“呈现”的不仅“观看的内容”,还有“观看的方法”。实践和理论处于相同高度的时候,他成了巨人,也成了后人可靠的肩膀。
《霍克尼论摄影——和保罗·乔伊斯的谈话录》(中国摄影出版社,1994年5月第一版) 最后一本让笔者激动不已的著作便是《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这本书的策划和编纂令人敬佩,作者马丁·盖福特(Martin Gayford)与霍克尼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也让笔者羡慕不已——这在中国的艺术界难得一见。在这本书里,你会了解那些充满生命力的颜色从何而来,也会了解他是如何与布理德灵顿的风景为伴,分秒必争地与无限变化的自然站在一起的。
《更大的信息——戴维·霍克尼谈艺录》(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3年1月第1版,2014年8月第3次印刷)
《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Spring》,182.8×487.6cm,布面油画(8联屏),2008年 ,(C) David Hockney& &
《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Summer》,182.8×487.6cm, 布面油画(8联屏),2007年 ,(C) David Hockney
《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Autumn》,182.8×487.6cm,布面油画(8联屏),2008年 ,(C) David Hockney
《Three Trees Near Thixendale,Winter》,182.8×487.6cm, 布面油画(8联屏),2007年,(C) David Hockney
当你看完这三本书,便能理解“摄影从绘画中来,现在又将回到绘画”这句话的意义所在。 再现目之所见
摄影的成像原理决定了它所获得的图像并不能带来“身临其境”的真实感,它的观看方式决定了眼睛的位置是唯一的,没有视线的左右移动,更没有身体的四处游走。观众只能在相机里获得一个视点——这是霍克尼对绘画充满信心的缘由。
《Photographing Annie Leibovitz While She Is Photographing Me》,摄影拼贴,1983年4月,莫哈维沙漠,(C) David Hockney
霍克尼在中国卷轴画中体验到的“移步换景”和“散点透视”,早在80年代就已被全面地付诸于实践。甚至他近期创作的“拼贴摄影”,以及9个屏幕构成的风景视频,都为他在绘画里的思考和动作提供了足够的提示和证明。是的,他需要的是“说服力”,和他著书的态度一样。拼贴摄影和绘画并置在一起,你才会明白他为了让人们能够“站在画里”,甚至可以在里面走来走去,做了多少精心的安排。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具体的作品中获知一二。
《The Photographer & His Daughter (Jim & Chloe McHugh)》,142.2×193cm,布面油画,2005年,(C) David Hockney
《摄影师和他的女儿》(《The Photographer & His Daughter ( Jim & Chloe McHugh)》)——一件2005年的画作,霍克尼在其中设置了三个视点——摄影师、摄影师的女儿和画家本人。其次,三个物品——挂在墙面的画、立于桌面的画具、躺在地上的相机,分别确定了三个视点的观看范围。因此,观众可以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获取这些物像,视线就不会聚集在一起,而是向四周扩散(包括画家的身后空间,虽然没有出现在画面中)——这是一种“身临其境”的体验。
《Perspective Should Be Reversed》,108×177cm,纸上喷绘摄影绘画,25版,装于铝塑板上,2014年,(C) David Hockney 用绘画接近真实的观看体验,就是“再现目之所见”的课题。霍克尼用拼贴摄影佐证着他在绘画中处理空间方式的合理性。早期的拼贴作品(采用大量宝利来的原片进行拼接)被他摄影界的朋友称之为“绘画”,而非摄影。他在2014年所做的拼贴,则被他直接称为“摄影绘画”(Photographic Drawing)——他用相机从各个角度对物体进行拍摄,然后用photoshop把所有的物体组合在一个空间内,这与早期直接拼接照片原片大有不同。《透视应该被扭转》(《Perspective Should Be Reversed》)是典型之作。在这件作品中,霍克尼使用了“反向透视”的方法,对置于最前方的桌子实施变形,用“近小远大”代替了“近大远小”(消失点被放置在观众的位置,视野在远处成扩散状),霍克尼说这种“反向透视”的空间要比正常的空间看上去好很多”。
《Red Pots In The Garden》,&152.4×193cm,布面油画,2000年,(C) David Hockney
《Interior With Lamp》, 39&1/4&x 75&3/8&in,纸上水彩(6张),2003年,(C) David Hockney
的确,画面中每个人的视点都不同,并且非常具体(霍克尼会近距离地拍摄对象,让人物呈现出足够精确的质感和细节)。他们的作用类似于中国卷轴画里的“点景人物”,随着目光的移动,你可以和每一个人“say hi”,于是这里不仅有“身临其境”,还有“移步换景”。“身临其境”中的“时间感”位于“空间感”之后,“移步换景”中的时间感和空间感可以同时存在——霍克尼希望人们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更长一些。
《The Group V》, 122×183 cm,布面丙烯,日-11日,(C) David Hockney
对“目之所见”的真实再现,霍克尼于毕加索之后又推进了一步。
你是否看得清?
笔者怀着敬意,简单地写下了这些霍克尼的工作,当然,这也只是冰山一角。无论在书中,还是在现实中,霍克尼的语言都是简单准确的,内容是坚硬的、深刻的。这是实践者才拥有的语言和思想,既然如此,我的介绍是否还有意义?
《Merced River,Yosemite Valley》 ,132×154.9cm,摄影拼贴,1982年9月,(C) David Hockney
霍克尼早期的“拼贴作品”用的是打印的照片,它们的组合大多模仿了目光的游走(从书中可以看出,在那个时期霍克尼是非常愿意谈论毕加索的),而不是身体的移动。但是近期的“摄影绘画”,他将每张照片里的每个物像单独提出,用photoshop把它们放于全新的空间中,其中的变化是:观看的对象从单个变成了多个,二维平面里实现了“多维时空”而不仅是“三维”,一切看起来更加的“整体”,而不是破碎的视觉记忆的集合。
《The Red Table》,108×177cm,纸上喷绘摄影绘画,25版,装于铝塑板上,2014年,(C) David Hockney
霍克尼在中国的卷轴画里获得的体验,印证了自己对西方传统透视的怀疑。但中国除了卷轴,还有立轴,尤其是宋代的立轴。我自然地想到了这里,其中是否还有值得我们继续深入的问题呢?
《Bigger Trees Nearer Warter,:Winter 》,274.3×365.7cm,布面油画(6张),2007年,(C)David Hockney
《Woldgate Woods》,182.8×365.7cm,布面油画(6张),日-4月21日,(C)David Hockney
《Bigger Trees Near Warter》, 457.2×1219.2cm,布面油画(50张),2007年,(C)David Hockney
另外,霍克尼说“摄影已死”。但我想,正是因为他从摄影的原理出发,明确了摄影在观看上的局限性,才提示出了更多从摄影内部出发的可能。换句话说,霍克尼在绘画里可以把高级的“绘画性”和复杂的“观看”问题结合在一起,为什么还要做那些只能提示出“观看”问题的摄影拼贴呢?只是让这一切看起来更有说服力吗?
同一个主题,霍克尼选取了不同照片中的局部(甚至是照片A中的衣服,照片B中的鞋子),用photoshop做了拼接。还原真实空间的体验一直是霍克尼所努力的。
《Card Players #1》,122×183 cm,布面油画,2014年,(C)David Hockney
总之,我们还有许多事情可做。&
大卫·霍克尼先生
大卫·霍克尼个展“春至”现场,霍克尼通常喜欢以背影示人,此时他和风景是完全在一起的,摄影:吴丹丹
佩斯北京,大卫·霍克尼个展“春至”展览现场,这些iPad绘画的质感介于绘画和摄影之间,摄影:吴丹丹
大卫·霍克尼个展“春至”现场,《沃德盖特树林,冬天》(Woldgate Woods,Winter),2010年,9个数码影像同步播放于9台55寸NEC显示器组成一件作品,摄影:吴丹丹
alll right reserved
版权申明:版权为Hi艺术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订阅hi邮件
恭喜您,已经成功订阅!HIART将定期发送最新咨询至您的邮箱,感谢您对我们的支持!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是领先的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杂志。
《 Hi艺术》杂志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有专业性、前瞻性与实用性。
《Hi 艺术》杂志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期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Hi艺术》杂志发展至今,拥有最前沿的艺术信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为内容,以三十多个专业系统的栏目设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
使《Hi艺术》成为最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杂志之一。今天的《H i 艺术》日渐成为业内的顶级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 i 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得到了完善,有些更是成为经典。但是《H i 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关于Hi艺术
《Hi艺术》杂志创刊于2006年9月,是领先的中国当代艺术专业杂志。
《Hi艺术》杂志善于把握当代艺术市场脉搏,兼有专业性、 前瞻性与实用性。
《Hi艺术》杂志的内容在坚持可读性基础之上强调原创性,每期都坚持为读者提供权威性的实用数据信息,并在年末总结当代艺术的年度发展概况,产生 “指标艺术家”、“指标拍卖行”和 “指标画廊”。该系列历经锤炼与市场检验,正逐渐成为当代艺术投资的首选参考媒体。
《Hi艺术》杂志发展至今,拥有最前沿的艺术信息、最专业的市场分析、最深入的人物采访为内容,以三十多个专业系统的栏目设置为架构,内容丰富而富有层次,全面而条理清晰,使《Hi艺术》成为最具可读性的当代艺术杂志之一。今天的《Hi艺术》日渐成为业内的顶级媒体,在时间的累积、新老客户的实用建议以及自身经验的不断增长下,《Hi艺术》无论是内容还是版式都得到了完善,有些更是成为经典。但是《Hi艺术》追求进步的脚步从未停止,我们仍在努力做到尽善尽美。
杂志订阅热线:
400-650-7600 (周一至周五10:00-17:00,法定节假日除外)
订阅价格(含邮)
北京:20元/期
外埠:26元/期
港澳台地区:60元/期
微信订阅:
微信号:hiartmimi
全年套餐价300元/年,含会员福利~大卫霍尼克:用iPad画画也用苍蝇复眼观看世界_藏趣逸闻_新浪收藏_新浪网
大卫霍尼克:用iPad画画也用苍蝇复眼观看世界
沃尔德盖特的春天,iPad作画,2011
沃尔德盖特的春天,iPad作画,2011
《杂耍者们》静态截图,八屏影像装置,2012
霍尼克颠覆了人们对西方绘画的认知。最近引起讨论的,是他的iPad画。
  2015年4月,在北京春天漫天杨絮里,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来了。这位来自英国、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戴着鸭舌帽、挎着拐杖、举着毕生挚爱――香烟,在北京大学和中央美术馆学院美术馆分 别作了两场名为“我的观看”的演讲,并参加了他在佩斯北京画廊个展“春至”的开幕活动。展览将持续至6月6日。
  展览现场挂着的画作,都饱含霍克尼最拿手的大胆色彩。各种绿色表现树丛,饱和的紫、橙、粉来表现土路;白色的花朵只要一点点就足够亮眼;地上的积水 离远些就会发现原来是如此生动。当然还有天空的蓝色,这无法不令人联想到艺术家作于1967年的丙烯画《A Bigger
Splash(更大的水花)》――在这幅几乎是他最为人所熟知的作品中,天空的蓝与泳池的蓝,都因为跳板尽头飞起的白色水花而显得那么直截了当。
  霍克尼毫不否认自己对蓝色的偏好。“我曾经在参观卢西安?弗洛伊德工作室的时候发现他根本不会往调色盘上加蓝色颜料,可我却很喜欢。”艺术家在演讲现场回答观众提问时说道,“我有很多蓝色的衣服,跟画儿都很配。”
  弗洛伊德曾是他的好友,同样作为艺术巨匠,当前者在2011年去世之后,英国艺术界请来上千位专业人士票选出“谁是如今世界上最伟大的英国画家”。霍克尼当仁不让地获此殊荣,第二年他从英国女王的手中获得限量24枚的“功绩勋章”。
  在霍克尼的艺术生涯中,他的作品横跨了各种媒材,从绘画到风格独特的照片拼贴作品,从录像装置到歌剧舞台设计均有涉猎,并以独特的视角颠覆了对西方绘画的认知。正是这样一位78岁的国宝画家,近两年开始尝试用iPad画画,并且乐在其中。
  无论是什么科技最终都回归到人
  大卫?霍克尼用来画画的软件叫Brushes,目前iPad和iPhone版本都是免费使用,它的颜色与笔触都足够丰富、堪比现实中的画笔和油彩。“而且永远不会担心颜料用完了。”艺术家说。
  有一阵子,他每天早上还没起床就拿起手机,用电触笔或者手指捕捉窗外布里德灵顿的海上日出,有时候画的是室内摆放的花朵。每当他画完一幅画,他都直 接用邮件发给二十几个朋友共享。天气好以及心情好的时候,他们甚至会在早餐前就能收到好几幅他的原创画作。“他们不必回复我。那些画是纯粹的愉悦,也是免 费的。”
  而被选中参加画廊展览的作品则没那么随性。在他开始用手机作画之后不久,73岁的霍克尼拥有了人生第一台iPad,很快他就掌握了这个更适合作画的 工具。“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霍克尼说,“所以针对各种具体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
  展览空间里观众们驻足的作品系列曾于2012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首次展出,主要描绘了位于英国东约克郡的沃德盖特地区的风景。与普通布面油画相 比,由iPad创作之后打印出来的作品完全没有笔触变化的复杂纹理,取而代之的是软件所提供的现成笔刷模板。而这些模板都十分精确,于是导致朦胧晕染处和 细腻刻画处都泾渭分明,这种奇异的清晰感因此成为iPad绘画所呈现出来的最大特征。
  而这也只是霍克尼作画的新宠,在iPad和iPhone之前,他还用传真机、影印机、宝丽来快照甚至电子刨笔刀做过绘画试验。艺术家认为,无论是 iPad、修图软件还是笔刷、钢笔、铅笔,这些在当时都是展现画面的高科技手段,对他而言没什么不同,最终都为了解决“如何观看并再现这个世界”的问题。
  “在摄影术产生之前,总是有人的手在展现画面的过程中进行操作。而在摄影发明之后,显影技术代替了人手。”他说,“但是数码技术的发明将创作又重新 交还给了人的手。”从这个角度他也解释自己为何会在艺术生涯的后期开始使用PhotoShop之类的软件去处理合成照片,使之能够展现自己的最新理念。
  向西方绘画传统的单点透视发出挑战
  纵览大卫?霍克尼的成就,像是在翻看当代艺术史的独立篇章。因为他与周遭主流总是隔了一段距离。
  1937年生于英格兰布拉德福德的霍克尼成名很早,26岁便获得过皇家艺术学院金奖、参加过英国波普艺术兴起的标志性展览“Young
Contemporaries(1961)”、并举办过个展――但是他并不想屈从于任何一种流派和标签,在六十年代初期毅然前往美国洛杉矶。
  加州最吸引这位英国年轻人的,当然是那永无止境的夏天和永远慷慨照耀的阳光。“我从小时候在电影院看的好莱坞电影里注意到,电影里的人会在地上留下 很深的影子。但是在布拉德福德,我们不可能有那么深的影子――这意味着阳光一定非常非常好。”他在某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这样说道,“实际上是阳光把我吸引到 加州,因此也获得了更多色彩。就像北方人凡?高跑到南方,被那里的色彩所震惊。还有马蒂斯也一样。”
  和氤氲湿润的英国大不相同,洛杉矶的宽阔街道、方盒子楼房以及比佛利山庄的声色犬马都为年轻的霍克尼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灵感。他在此地创作了著名的“泳池系列”、“摄影拼贴系列”以及“双人肖像系列”等。
  从七十年代开始,不知疲倦的霍克尼就开始对西方绘画传统的单点透视方法进行审视。
  “透视需要被扭转。”这是他在北京的两次讲座上着重提出的观点。艺术家认为,单点透视使人从一个角度看到全局,但实际上眼睛的焦点是在不断移动着。因此他希望可以打破这种固定单点的观看方式。
  随即他向大家展示了去年创作的影像拼贴作品“Perspective Should Be Reversed”。在这张作品中,人物和桌椅全部是由艺术家单独拍下的特写照片,然后用 Photoshop 拼接而成;前景需要更多细节,所以一个人物甚至要拍十张照片。
  用这种方法做出来的画作,猛然看上去似乎每个人都不合比例――仿佛画家是个初学者,完全没有透视的理论基础。但仔细看时就会产生无穷的细节,画面似 乎随着观者目光移动而徐徐展开,类似中国卷轴画。而中国画的散点透视确实曾给霍克尼以启发。三十年前,这位英国艺术家第一次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卷轴画《乾隆南巡图》,被欣赏书画长卷时“移步换景”的观看方式所震动。此后结合相机拍摄等多重思考,由此开始了进一步的探索。
  霍克尼在讲座现场给观众们展示了一个叫做“The Jugglers(杂耍者们)”的多屏视频作品。在这个9分钟的视频中,他使用了18个机位同时拍摄。视频拼接相比之摄影拼接,又在观看和透视的维度上往前推进了一步。
  在798艺术区的展览也将展出两件大卫?霍克尼的视频装置作品,这组作品体现了艺术家不仅在空间纬度上、同时也是在时间纬度上进行的思考。作品由多 台摄像机安装于一辆行驶中的汽车上拍摄而成,最终于特制显示器拼接而成的巨大屏幕上呈现。这些是他从2010年以来对视频影像艺术产生浓厚兴趣的成果,人 们得以从一种类似苍蝇复眼的角度领会到,多组小摄像机所创造出来更为宏大且完整的图像。
扫描下载宝库APP
扫描关注新浪收藏官方微信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大卫·霍克尼:不画画就会低落
[摘要]只有画画能让霍克尼摆脱情绪低落,“因为如果不画画的话,我能干什么呢?而当我画画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有30岁。因此我一直在画。这是毕加索的说法,我也有同样的感觉。”大卫·霍克尼大卫·霍克尼无疑是近日北京乃至中国艺坛最热的人物。从北大、央美的两场讲座开始,以及上周末在佩斯北京的开幕展上这种热度达到了顶峰:众多观众愿意花上两三个小时排队只为在开展第一天一睹其作品真容。这个名为“大卫·霍克尼个展:春至”的展览带来的仅仅是霍克尼近几年新作——用iPad所作的一系列画作,连同两个多频影像,向中国艺坛展示了他独有的观看方式。在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时,这个永远站在时代前沿的艺术家指出,其实他作品的主题一直很传统,就是人物、风景、静物,“这是西方古典艺术中再传统不过的主题了,未来我仍不会脱离这个范围。”《春至沃德盖特树林》,日绘于东约克郡,iPad作画,纸上印刷。为何选择iPad作画?“我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不管是否愿意,中国艺术圈总会给每一代艺术家打上十年一代的时代标签,类似60后艺术家、70后艺术家。但这种时代魔咒对霍克尼而言似乎失灵了。霍克尼说:“我是个很活跃的艺术家,并不生活在五六十年代,我是生活在当下的艺术家。”霍克尼用长达50余年的艺术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他的作品几乎包括所有可以使用到的媒材,包括油画、水彩、摄影、印刷版画,并一直使用时代最前沿的科技参与创作,包括传真机、激光影印机、计算机,以及近年来使用的视频、iPhone手机、iPad等设备。2010年4月,73岁的霍克尼拥有了第一台iPad,并很快掌握了用其创作的技巧。事实上,在此前的一年里,霍克尼便已经用iPhone手机进行创作。此时的霍克尼已经回到了英国约克郡,那里的风景依然让他有着创作欲望。从2011年元旦这一天开始,霍克尼用iPad画出约克郡普通的道路和树木的风景。四月底之前约克郡没有什么特别的风景,到五月底便迎来了野胡萝卜、黑刺李和山楂遍野的季节,霍克尼用iPad描画了2011年约克郡春天的到来。由于1979年开始听力锐减已需要依靠助听器,这反而让他对视觉依赖更多,对空间感受也更丰富。一天又一天,周围风景生长着,昨天与今天的变化几尽忽略不计,但霍克尼总能捕捉出不同。而这一批画作自首次于2012年在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展出后,便在世界各地的重要美术馆展出。iPad作画在今天并不罕见,但霍克尼却将其变成了一种时髦的当代艺术,并堂而皇之地走进美术馆展出。“我在iPad上作画的时候脑中就规划好了它被印刷出来的特定尺寸,”霍克尼说,“所以针对情况,我笔触风格的运用会大有不同。”这些画作有点类似版画,这次展出的作品每一幅都有25版。艺术家刘懿告诉记者,“我很喜欢他的画,不过这次主题是ipad画,但我没看出他如何创造性地使用。”艺术道路成名很早霍克尼1937年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布拉德福德,孩童时代便显示出艺术家的天赋。当同伴们更着迷于乡野传统游戏时,他的兴趣便已经被镇上的广告、海报所吸引。十多岁时,他因为设计了一款手表广告而赢得了全国报纸竞赛的第二名。这种童年的爱好似乎为以后霍克尼不按常理出牌埋下了伏笔。霍克尼成名很早,在学生时代就参加了英国波普艺术兴起的标志性展览“当代青年艺术展”,当时英国波普艺术奠基者之一彼得·布莱克也参加了这个展览。破格毕业1962年毕业时,霍克尼拒绝学院期末考试要求的随笔写作,坚持认为对他成绩的评判只能是依据其艺术作品。因此,皇家艺术学院(RoyalCollegeofArt)拒绝让其毕业。当时霍克尼创作了素描画“毕业证书”进行抗议。最终,鉴于他出色的天赋和日益增长的名声,学院破格颁给了他毕业证书。波普艺术尽管早期在波普艺术圈内风生水起,但霍克尼多次重申自己并不是这个运动中的一员。但无法否认的是,他是上世纪60年代伦敦的标志性文化人物。这或许也因为他的那些公开意指同性爱情的画作。1961年,还在读书的霍克尼便创作了《我们两个男孩紧紧胶着》。具象绘画1962年从伦敦毕业后,霍克尼大部分时间都在美国生活及创作。其最出名的“泳池系列”便是在这个时期的创作,也是他最喜欢的主题之一。60年代后期,霍克尼转向更传统的具象绘画方式,他颠覆了英国传统肖像画的风格,为其中注入了更多的情色意味。1967年作品《大水花》。照片拼贴他尝试摄影制作,专攻照片拼贴画。日至18日创作的《梨花公路》是他最具代表性的拼贴作品,也标志其在摄影拼贴照片这一领域的探索达到了顶峰。彼时的他对观看方式也产生了变化,从西方的焦点透视到结合了中国的散点透视,这种创作延续至今。多频影像霍克尼说他很早便对中国手卷产生兴趣,但在他上世纪80年代的首次中国行中并没有看到这些手卷,而是1983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初次看到《乾隆南巡图》时给他的观看开启了另一扇门。在此次中央美院的“我的观看”讲座中,霍克尼再次重申了其不同于西方传统“焦点透视”的观看方式,这就是“透视需要被扭转”。他认为焦点透视使观看者从一个固定的角度就能看到全局,但人们看待这个世界并不是这样的,眼睛的焦点是不断移动着的。所以他希望用一种更真实的观看方式来创作,打破固定的单点观看,让观者可以一个一个地转换视角去看。多频影像作品《沃德盖特树林,冬天,2010》。此次在佩斯北京的展览中出现的两个多频影像作品《沃德盖特树林,冬天,2010》和《七个约克郡风景》也源于相同的理念。这些作品由多台摄像机安装于一辆行驶中的汽车上拍摄而成,最终在特制显示器拼接而成的巨大屏幕上呈现。霍克尼从2010年开始对视频影像艺术产生兴趣,他意识到多组小摄像机能比传统的单一大摄像机创造更为宏大且完整的图像。解读霍克尼时尚达人78岁高龄的霍克尼还是个很引领潮流的时尚达人。他的穿着看似不经意,却总有出彩之处。央美的讲座上便是红色翻领呼应着裤管下一双红艳艳的袜子。而开幕式当天他也会讲究地在西服上配上一个亮色的口袋巾。好友霍克尼曾获得英女王颁发的英国功绩勋章,在他之前,唯一拥有“功绩勋章”的画家只有卢西安·弗洛伊德。不过他俩的创作却被认为是两个极端。弗洛伊德被认为是用尽一生去画“一幅画”。而有些艺术家则通过不断地“推翻”自己去抵达新境界,其代表就是霍克尼。对此,霍克尼告诉记者:“弗洛伊德是我很好的朋友。就我个人来说,改变只是因为我想寻找更多激发我兴趣的事物,毕竟我几乎对任何跟图像有关的事物都有兴趣。”风景画当别的艺术家都在做当代艺术时,霍克尼却开始画风景画。对此,霍克尼说:“其实我作品的主题一直很传统,就是人物、风景、静物。这是西方古典艺术中再传统不过的主题了。”也只有画画能让霍克尼摆脱情绪低落,“如果不画画,我会感到低落。因为如果不画画的话,我能干什么呢?而当我画画的时候,我觉得我只有30岁。因此我一直在画。这是毕加索的说法,我也有同样的感觉。”未来在未来的创作计划中,霍克尼透露将会对“玩牌者”这个主题继续画下去。“玩牌者”这个主题曾出现在塞尚笔下,并曾卖出了16亿元。而霍克尼向记者指出,他之所以也很着迷这个主题是因为人们在玩牌的时候大体保持静止,可以让其仔细观察,同时其中也有很多可以表现的细节,为此“也许我会继续多画一些吧。”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每日微信 | 如果爱打牌的胡适也有朋友圈
新文化运动领袖胡适一度痴迷打牌你信么?不信就一起围观胡适的“朋友圈”吧。
←扫我订阅腾讯文化,每天至少一篇品味文章,让你的生活更充实
[责任编辑:junjichen]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科罗拉多大峡谷门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