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人为什么把别墅建在徐闻南极村别墅

新民晚报新民网官方微博:
光荣与梦想:人类百年南极探索【图】
o 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新民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1133
021-转 新民网&&传真:021-邮箱:稿件处理&&处理时间:9:00—18:00
上海滩微博或短信爆料 一经采用最高奖励500元
请您对该文章评分:
&/&&人已评
更多关于 的新闻
战略合作伙伴:
新民晚报官方网站
(C)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
密&&&&码:
下次自动登录&&&&
没有账号?&&&&
评论成功,谢谢参与!
点“看微博”查看您的这一次,无所不能的超人被人类逮捕了
原标题:这一次,无所不能的超人被人类逮捕了
作为美国电影史上最为著名的科幻卡通英雄人物,“超人”这一形象如今已经成为了美国甚至全球的流行文化符号和银幕偶像。超人这一形象第一次正式出现在人们面前是在75年前的第一部《超人》漫画,这部漫画最早出版于1938年6月,而在当时,两位作者得到的稿费仅仅只有130美元。之后,根据“超人”原型拍摄的电影层出不穷。6月14日,为了纪念“超人”诞生75周年,最新的一部超人题材电影《超人:钢铁之躯》也将上映。回顾历史,这75年间,“超人”的电影之路一步一个脚印:1941年,动画制作人马克斯·弗莱斯切尔制作了第一部在电影院上映的超人动画片,超人正式触电;1948年,第一部真人扮演的超人电影上映,电影名为《使人眩晕的人》;1952年,第一部超人电视剧集《超人的冒险》开播,超人由乔治·里维斯扮演&&《超人:钢铁之躯》,庆贺超人75岁生日亮点:超人行事法则与人类法律的冲突导演:扎克·施耐德主演:亨利·卡维尔上映时间:日“超人”作为正义的象征,无论何时何地的出现总是能力挽狂澜,但是他的英雄之举在扎克·施耐德执导的新版《超人:钢铁之躯》中就面临着与人类法律冲突的敏感问题。日前,在影片《钢铁之躯》曝光的一张海报中,由亨利·卡维尔饰演的超人克拉克·肯特头一次被戴上手铐,在他的身后是严阵以待几位手持武器的人类士兵。在几十年来的多部《超人》电影中,从未出现过“超人”克拉克被人类军队戴上手铐逮捕的情景,这也是全新重金打造的《超人:钢铁之躯》别出心裁的地方。此外,还有一点值得强调的是,《超人》系列伴随着我们若干年,“红内裤”外穿是它的经典代名词。但这一次,新版超人竟然不穿“红内裤”了!据悉,《超人:钢铁之躯》中不再会出现群众们“那是鸟吗?”“那是飞机吗?”的问题,大家都了解克拉克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看不到克拉克紧急找洗手间换服装的经典老套场景了。亨利·卡维尔透露,他将会带来一位十分时尚、贴近现代的“超人”。《超人归来》,让人又爱又恨特点:让人夹道欢迎,却又让人大失所望主演: 布兰登·罗斯导演: 布莱恩·辛格上映日期: 日 网友这样评价这部超人电影,玩加特林机枪不及《终结者2》,灾难不及《2012》,沉船不及《泰坦尼克号》,秀浪漫不及《蜘蛛侠》。除了演坏人一贯不错的凯文·史派西值得褒奖,本片的确没什么优点!这部《超人归来》无法超越以前的超人系列,不少观众表示很理解导演及编剧的良苦用心。在这部电影中,一直想寻根的超人返回了氪星,希望可以找到其他同伴,但那里的一切早已不复存在。他一直爱慕的路易丝因为撰写了一篇“为什么世界不需要超人”的报道而获得普利策大奖,更令他心碎的是,她已经与主编的侄子订婚,而且是一个5岁孩子的母亲了。另一边,他的死对头莱克斯利用卑鄙手段骗取了巨额遗产,企图卷土重来。在南极,莱克斯找到了超人父亲的线索,以及一块含有超级能量的水晶,妄想借助水晶的力量控制地球。在这样的一种内忧外患之下超人的表现除了神勇之外,在感情上并没有给人纠结之感,如果没有这些感情转变的戏份,那么这些前提到底是用来干吗的。①
用手机随时随地看新闻
独家独到独立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同步到微博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48小时点击排行
财经 · 房产
娱乐 · 时尚
汽车 · 旅游
科技 · 健康超人高清版:01 北极怪兽
扫描二维码方便学习和分享
超人出生在克利普顿星,外星名&卡-艾尔&。当他还是婴儿的时候,被他的父亲&乔-艾尔&和母亲&拉若&单独放进太空船中,当他乘坐的太空船离开时,他出生的星球发生大爆炸。他的太空船降落在地球。被美国堪萨斯州斯莫尔镇肯特农场里的一对夫妇收养,改名为&克拉克&肯特&。长大后,他在大都会市做记者。
内容来自 听力课堂网:用手机学英语,请加听力课堂微信公众号:tingclass123
[报错与提意见]
订阅每日学英语:百年前的南极点竞赛--摘自《到南极》
每段旅程都有终点,而梦想,永远在路上。
---阿蒙森和斯科特的故事
(摘自鄙人新书《到南极》,卓越链接
&2011年12月14日,将是人类到达南极点100周年。
100年前的1911年,斯科特带领的英国探险队和阿蒙森带领的挪威探险队展开了一场到达南极点的伟大竞赛。最后,在12月14日那天,阿蒙森比斯科特早一个月到达极点。斯科特英雄般地失败并在归途中悲壮地全军覆灭。为了让人们永远地纪念他们,美国把1957年建在南极点的科学考察站命名为阿蒙森——斯科特站
我必须承认,我对南极最早的印象就来自这次竞赛。当年我上小学的时候,有一部长达100多集的日本科普动画片咪姆,里面有一集讲的就是阿蒙森和斯科特的故事。当时的印记极为深刻,小咪姆诉说斯科特最后遭遇时的沉痛今天想起来音犹在耳。不过,在那个时候,南极,遥不可及。
2010年12月14日,我来到了南极。那一天我们进行了三次登陆,然后船上的历史学家维多利亚在总结今天行程的时候专门提起了这个历史性的日子。
就如同咪姆里一样,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00年前,看看这片舞台上曾上演的这一幕。
当年,南极探险英雄时代的最华彩篇章就是由这两个来自不同国家怀着相同梦想的人合奏出来的。
&斯科特的南极梦
英国海军军官罗伯特.斯科特最初的梦想就是南极,早在1901年,他就做为探险队长组织“发现”号进行了南极探险。当时30出头的斯科特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一切都被他安排得井井有条。
后来斯科特和威尔逊,沙克尔顿一起向极点冲击,结果因为食物不足导致的坏血症而不得不在南纬82度16分返回。 回到英国的斯科特声名鹊起,他立即被提升为海军上校,并由国王授勋。
1910年斯科特开始作探险前的准备。
皇家地理协会对于此次探险的期望是科学第一,探险以及极点第二。而斯科特自己列出的目标是达到极点,确保大英帝国得到这个荣誉。
&当斯科特驶进墨尔本时收到了一份电报:“我也要去南极,阿蒙森。”
阿蒙森?斯科特有些困惑:那个挪威人不是要去北极么?
暗度陈仓的阿蒙森
阿蒙森最初的梦想确实是北极。1872年阿蒙森出生在奥斯陆附近。挪威有一半的国土都在北极圈之内,自然而然,在少年时期,阿蒙森就立下了到达北极点的志向。做为一个职业探险家,他1898年跟比利时船队在南极大陆西海岸进行了科考活动。1906年又成功开辟了沟通东西方之间的北冰洋西北航线,从而成为了举世闻名的航海探险家。1906
年返回挪威之后,他便一直在组织一次北极点的探险活动。而在他正准备成行之时,突然传来美国的佩里已到达北极点的消息。这对阿蒙森来说意味着梦想的破灭和所有努力付诸东流。
痛苦万分中,阿蒙森下定决心掉头去南极点。不过表面上他却不动声色,依旧在为他的极地探险奔忙。所有媒体乃至自己的队员都以为他的目标依然是北极点。1910 年8 月9
日,“前进”号从挪威出发。它先向南航行,因为当时巴拿马运河还在开凿,去北极的白令海峡必须绕过南美洲,所以在外界看来一切正常。当它到达非洲西北部海域的马德拉群岛时,阿蒙森让船靠岸,去当地邮局给斯科特拍了上面的那份电报。这时,随船的探险队员才如梦方醒,他们的目的地是南极点。英国人认为这样的声东击西是欺骗,是缺乏费厄泼赖精神的。而挪威人的态度正相反:几年前我去挪威的时候,遇到的挪威人还非常津津乐道于这一次历史性的转向并引以为荣
然而他能先到么?斯科特毕竟比他早走了两个月,而他自己南征计划也是临时制定,对南极的了解和经验比斯科特少。但阿蒙森这样的人,就是为探险而生的。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有某些个体因为天赋在某一方面鹤立鸡群,把自己的同类远远抛在后面。毕加索之于绘画,莫扎特之于音乐,米开朗琪罗之于雕塑,还有阿蒙森之于极地探险。他制订计划之周密无人能及--1909年,在挪威的书房里,阿蒙森正规划他的南极点征服之旅,在笔记本上他写下这样的一句话:”
这样,我们将在1月25日从极点返回基地。“三年后,经过几万公里的征程和无数的艰难险阻,阿蒙森和他的队友们于1912年1月25日从南极点回到营地。这真的让人难以置信!后来徒步南北极点第一人罗伯特.斯万说每一个成功的探险队里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阿蒙森。
  两船在南极相遇
  “特拉诺瓦”号于11 月25 日从新西兰离开, 探险一开始就不是很顺利。在从新西兰到南极的路上,特拉诺瓦号被海冰围困了20天,被困时间远远长于其他任何一条船。这意味着到达南极太晚缺乏足够的时间做准备。在卸载的时候,他们失去了落在水里的一个摩托雪橇。
几经周折后他们到达南极。在斯科特忙着建立营地的时候,“特拉诺瓦”号趁着南极夏天的解冻季节,由海军上尉彭内尔指挥向东行驶。当船驶到罗斯海东岸的鲸湾时,他遇到了阿蒙森的“前进”号。彭内尔登上岸拜访了阿蒙森,同时详尽考察了阿蒙森的基地。阿蒙森也回访了“特拉诺瓦”号,在船上与彭内尔共进午餐,谁也没提竞争,倒是互致了很多问候和祝愿。分别时,阿蒙森对彭内尔说:“请转告斯科特,他会收到我的一封信。”
彭内尔当时不明所以。后来,在将近一年之后,斯科特果真收到阿蒙森的一封信,那是在南极点上。
& 阿蒙森的补给站计划
斯科特和阿蒙森的南极点比赛就这样开始了,他们比意志和毅力,也比经验和智慧。当“前进”号在卸最后一批物资的时候,阿蒙森离开营地去设置第一个补给站。他计划沿着东经163°线南下,从南纬80°开始,每一纬度设一个补给站。
  阿蒙森带了4个人和3架雪橇,每架雪橇配备6 条狗。爱斯基摩狗一天走28
公里很轻松。阿蒙森的计划周详,连午餐也作了特别的安排。他用了一种新设计的保温瓶,在每天启程前早餐时,便把热饭菜装在保温瓶里。这样午餐可以在任何时间吃,既节约燃料又省时间。而由于需要扎营生火,斯科特吃顿午餐要多花1个小时。
  1911 年2 月14
日,他们到达南纬80°,在这里卸下雪橇上的东西,设置了第一个补给站。在入冬之前,他们一共进行了3 次设置补给站的行动。分别在南纬81 °、82
°设了站。每个站都是按同一标准建造的:高大的圆锥形雪堆,顶上插一面黑色的三角旗。整个行动一共死了3 条狗,损失微乎其微,但他们却已把3
吨重的物资存放在去南极点的几个补给站中,而这些补给站里最远的一个离基地有384 公里。
  阿蒙森知道在下一个夏天,斯科特能到达南极点,
但现在他更相信自己能够比斯科特更快。现在所需做的,仅是在南极的漫漫冬天里养精蓄锐。
  斯科特设置补给站之行
  在罗斯海西部的斯科特探险队里,却呈现着一派纷乱的景象。由于建基地,3 个星期以来,队员们每天工作17 小时,匆匆忙忙吃饭,迷迷糊糊打盹,每个人都被搞得精疲力尽。1 月25 日,斯科特开始实施设置补给站计划。29 日,他们到达了罗斯冰架的边缘,他们堆放了一些马吃的饲料,这是第一个补给站。2 月2 日,斯科特带领所剩的11 个人继续往南走。途中被暴风雪阻留了3 天,到2
月12 日方才抵达离基地86 公里的地方,设置了第二个补给站。这时所带的8 匹矮种马已经赢弱不堪了。
斯科特原计划把主要的补给站设在南纬80
°的地方,但他发现他走不了那么远。 养马专家奥茨上尉建议把快病倒的马杀掉当作狗食并把补给点向南推进,但斯科特拒绝了,他命令两个队员把3 匹最弱的马送回 去,但只有一匹马活了下来。2 月16 日他把补给站设在南纬79 °27
&处,在原目标以北67
公里,这67公里的差距后来被证明也许是致命的。他把它命名为“一吨站”,名字取自该处储存品的数量。
  这次设置补给站之行对斯科特来说,既不成功也不愉快。虽然他们总算建了一个“一吨站”,但探险队的运输牲畜损失很大,差不多一半的矮种马已经死去了。
阿蒙森的南极点之旅
个多月的南极冬天过去了,阿蒙森焦急地等待着春天的第一道阳光。阿蒙森于10 月19
日出发。这次他们5
个人,带了50 条狗和4 架雪橇。他们行进得相当顺利,顺着东经163 °线南下,4 天后便到达南纬80 °处的补给站品。他们休假一天——这已经是阿蒙森的老习惯了。11 月2 日,他们来到南纬82
°的补给站。他们把雪橇上的东西装载到最大限度,因为从这里开始,今后的任何必需品都得靠雪橇随带,维持90 天消耗的往返行程依仗于这些狗和雪橇。
  阿蒙森计划为回程的需要,每隔一纬度设一个补给站。11 月8 日,在南纬83
°设第一个补给站;11 月11 日,在南纬84 °设了第二个;11 月15
日,他们爬上了一座92
米高的冰崖,在顶上设了第三个补给站。
  现在他们站在陆地上了。在这之前,也就是自他们离开挪威的15
个月以来,都是在海浪和冰雪世界中度过的,这时他们第一次看到红褐色裸露的岩石。这里海拔270 米,前面是一堵高不可攀的山岭,冰川满山。
  几番努力,他们终于登上了3340
米的极地高原顶部。从这里开始再没有更多的高山但也绝不是一马平川。看似平坦的冰原崎岖起伏,中间还暗藏着许多冰缝,稍不小心就会酿成灭顶之灾。
  在这里,阿蒙森和队员们痛苦地选择了宰狗。他们在狗群里磨蹭了整整一天,才选出24
条较弱的狗含泪杀掉--后来他们杀狗做粮食的行为还是遭到了很多非议。他们把这地方称为“屠宰营”。喂饱其他的狗,剩下的狗肉埋起来做临时补给。11 月21 日是个好天,阿蒙森宣布休假。半夜起了风暴,这休息一直延长了4 天。11 月25
日,天转晴了,他们启程,临行前,他们把一根滑雪杖插在“屠宰营”上,以示纪念。其后的12
天,他们都是在坎坷不平的冰川面上行走,稍不谨慎便会落到冰隙里去。他们5 个人用绳子系住腰部串成一线。这样,一个陷落,众人就能迅速把他救起来。
  12 月7 日,阿蒙森到达南纬88 °23
&——这是沙克尔顿创造的南进记录,从这里往南,每一步留下的都是人类崭新的脚印。1911 年12
日,走到前头的阿蒙森从雪橇跳下来,大声喊道:“停下,我们胜利了!”为以防万一,他再次进行精确的测定确认他们真正到达了南极极点!这里是地球自转轴的最南端,是南半球所有经线的汇聚之点,位于极地高原的中央,海拔3360
米。他们欣喜若狂地支起了帐篷,在极点插上了挪威国旗和“前进”号的三角旗。
  阿蒙森探险队在南极点度过了3 天。他们堆了个圆锥体作为标记,顶上放着一架雪橇。在连续进行24 小时的太阳运行观察之后,便于12 月18
日离开极点。离开南极点时,阿蒙森在帐篷里留下了一封给挪威国王哈康的信,并给斯科特写了一张便条,请他把信转送到挪威。一年前,他对彭内尔说的关于要给斯科特一封信的话,在南极点兑现了。
  回程非常顺利,1 月25 日,阿蒙森等5
人全都返回营地。这个日子和他三年前计划的归程一天不差,是巧合也是奇迹。后来有人评价阿蒙森的成功是因为好运,他的回答是”
最重要的因素是探险的准备如何,你必须要预见可能出现的困难,遇到了该如何处理或者如何避免。成功等待那些井井有条的人--人们管这个叫做好运气。对于那些不能预见困难并做出及时应对的人来说,失败是难以避免的--人们称这个为坏运气。“
1 月30日,阿蒙森登上了“前进”号离开了南极。3
月初,“前进”号抵达澳大利亚的霍巴特。电讯把他的壮举传到了全世界。同年夏,他回到了挪威,受到了独立不久的挪威全国上下前所未有的热烈欢迎。他把11
条与他共同患难的“南极老狗”送到他的别墅里,使它们安享天年。1928年6月18日,阿蒙森在一次前往北极的飞行中失事身亡。
斯科特的悲剧
1911年11月1日,斯科特的探险队从营地出发。这支探险队开始有三十人,然后是二十人、十人,所有人都是为了支持最后的小组冲刺南极点。而谁也不知道最后哪几个人会被选中加入这个小组。
每天冒着呼啸的风雪,越过冰障,翻过冰川,登上冰原,艰苦跋涉。1912年初,应该是南极夏季最暖和的时候,可是意外的坏天气却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他们遇到了“平生见到的最大暴风雪”,风雪中举步维艰的他们只得加长每天行军的时间,全力以赴向终点突击。
1912年1月4日, 最后两个4人小组来到南纬87度43分,在这里,斯科特宣布了最后冲击极点的小组成员。出乎意料的是,原计划的4人组变成了5人组。
1912年1月16日, 斯科特等5人忍着暴风雪、饥饿和冻伤的折磨,以惊人的毅力终于逼近了南极点。
接近最后的征服使斯科特一行心情焦急,突然间,洁白的雪地上,一个小小的黑点引起了他们的不安:已经有人来过了?没走多久,雪地上插着一根滑雪杆,上面是一面黑旗,周围都是扎营的残迹和狗的足印。显然阿蒙森已经捷足先登。千万年来人迹未至的地球南极点竟在30天内两次被人发现,而他们,恰恰是第二批到达的人。在那个年代,对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荣誉,财富以及一切,而第二个到达者就什么也不是。而他们正是人类到达极点的第二批人。
“历尽千辛万苦、风餐露宿、无穷的痛苦须恼——这一切究竟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这些梦想,可现在,梦想就这样破灭了。”——斯科特在他的日记中这样写道。尽管精疲力竭,这天晚上他们还是夜不成眠。到极点去的最后一段路是沉默的,而他们原先想的是欢呼着冲向那里。他们谁也不想安慰别人,只是默默地拖着自己的脚步往前走。1月18日,斯科特海军上校和他的四名伙伴到达极点。罗伯特··斯科特在日记里记述着 “所有梦想都消逝了,
上帝啊,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地方!”
他们在那里发现了飘扬着挪威国旗的阿蒙森的帐篷还有里面的一封信,阿蒙森坚信斯科特一定会到达这里,所以请后来者把那封信带给挪威国王。斯科特接受了这项任务,他要绅士般地履行自己的责任: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那个人实现的正是自己的梦想。
  他们默默在阿蒙森的胜利旗帜旁边插上英国国旗然后转身离开了这块“辜负了他们雄心壮志”的地方。在他们身后刮起了寒风,士气低落的人们在1月19日踏上了1300公里的漫漫归途,斯科特怀着不祥的预感在自己的日记中写道:“回去的路使我感到非常可怕。”
前往极点只要遵循罗盘的指引,而现在他们必须小心翼翼、绝不能偏离自己原来的脚印,以免错过事先设置的贮藏点,只有在那里才能补充食物、衣服和煤油。天气突变,漫天狂风大雪令他们步履艰难。而且他们知道在这样的天气下,一旦偏离方向错过了贮藏点,那就将直接走向死亡。
他们的脚早已冻得不行。食物定量愈来愈少,一天只能吃一顿热餐,身体虚弱,饥饿,雪盲,疲惫不堪。他们中最身强力壮的埃文斯第一个崩溃了,2月17日夜里1点钟,这位不幸的英国海军军士死去了。
3月2日,中午的气温也达到零下40摄氏度。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失去健康的奥茨感觉到自己越来越成为负担,清早起来,奥茨突然站起来,斯科特在日记中记录了奥茨的最后一句话:“我要到外边走走,可能要多呆一些时候。”其余的人都明白到外面怒号的暴风雪中去走一圈意味着什么,但在这样绝望的时候,大家也只能怀着敬畏的心情,看着这个英国皇家禁卫军骑兵上尉走进风雪,拥抱死亡。
剩下的三个人又向前走了30多公里,他们离“一吨站”只有17公里了。如果当时他们能按原计划在南纬80度建补给点,那他们早已经得救了。3月20日,暴风雪让他们不得不扎下最后一个营地。之后接连9天,暴风雪异常凶猛,他们无法离开帐篷。没有食物,燃料已经耗尽,而温度计却指向零下40摄氏度。在小小的帐篷里同死亡进行了八天的斗争,任何希望都破灭了,奇迹已经远离。3月29日,三人决定不再迈步,而是在帐篷里等待死神的来临。三个人爬进各自的睡袋。斯科特海军上校把日记写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冻僵的手中滑落,他说:“我们是在冒险,我们知道我们在冒险。可惜天不如人意,因此我们将遵从上帝的意愿,也没有什么可以抱怨的,我们会坚持到最后。但我们越来越虚弱,结局已不远了。说来很可惜,但恐怕我已不能再记日记了。”斯科特用僵硬不听使唤的手签了名,并作了最后一句补充:“看在上帝的面上,务请照顾我们的家人。”
他的最后愿望是:“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随后又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在上面写上“我的遗孀”……
基地大本营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两次派出营救队接应,都被恶劣的天气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春天到来之际的10月29日,一支探险营救队才出发,11月12日,后方搜索队在斯科特蒙难处找到保存在睡袋中的3具完好的尸体时,发现斯科特的旁边是个罐头盒,里面有一根用鞋带做成的灯芯,他用这根灯芯燃尽了最后一滴煤油来记他的日记。在另一边放着一只大袋子,里面是企图运回基地的15
公斤重的岩石标本和资料。特拉诺瓦的木匠们做了个大十字架,上面刻着5个人的名字和大诗人丁尼生在他的名篇尤里西斯里的那句话“去奋斗,去追求,去发现,永不屈服。”
今天在美国麦克默多极地附近的观测山上还能看到这个十字架。 当年他们葬身的帐篷和墓地如今已经被数十年的暴风雪所掩埋并已经进入了罗斯冰架内。冰川学家估计目前他们的遗体在原址的23米冰下,离原址至少48公里。275年后,遗体可能会在某一个冰山里飘到罗斯海上。
斯科特和他的伙伴们的旅程在带回来的那些底片和电影胶卷上生动地出现在公众面前。他的遗言和书信迅速传遍世界。斯科特领导的英国探险队的勇敢顽强精神和悲壮业绩,在南极探险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历经艰辛,艰苦跋涉,却没有将所采集植物化石和矿物标本丢弃,他们为后来的南极地质学作出了重大贡献,这些探险的日记、照片,也都是南极科学研究的宝贵史料,至今仍完好地保存着。
斯科特探险队成员彻里在他的名作《世界上最糟糕的旅行》详细记述了这次悲壮的旅程,这本书后来在美国地理学会评出的100本探险书里高踞榜首。奥地利著名作家斯蒂芬·茨威格没有为胜利者阿蒙森作传,却用他生动的语言在”伟大的失败“一书中尽情讴歌了这位失败的英雄。他说:“
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而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背景下,斯科特的牺牲和奉献精神让他迅速被英国人认为是自己的民族英雄,成为英国精神的象征,爱国热情被迅速燃起。伦敦晚间新闻呼吁所有英国的孩子们都应该读读斯科特的故事。在圣保罗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为了鼓励年轻人参战,沙皇俄国也令人意外地加入了歌颂斯科特的行列。无数关于斯科特的小说和电影也在后来的几十年里出现,他的精神也鼓舞了一大批后来的探险者。
在知道了斯科特死亡的详情后,阿蒙森痛惜不已“如果能让斯科特免于这样的悲剧,我愿意放弃所有的荣誉和金钱。”
在他们两个中间,斯科特的文字工夫远远好于阿蒙森,传遍世界的极点故事大多数都是他的记述版本。而阿蒙森的胜利则在当时被普遍认为是欺骗和不公平竞争的结果。
即使在斯科特的死讯传开之前,阿蒙森也曾经被英国皇家地理协会主席寇松爵士“轻蔑的敬酒”冒犯过。当时的宴会本来是为极地英雄庆功的,寇松提议“为狗们来三杯”。
这差点让阿蒙森拒绝了他的皇家地理协会荣誉会员称号。
在很长时间里,斯科特颇具英雄主义色彩的悲剧故事,他充满感情的临终遗言,大英帝国的话语权,战时需要等等,这些因素一直使斯科特的名声和荣誉都凌驾于阿蒙森之上。
在二战后,陆续有研究者开始指出斯科特在这次探险活动出现的失误,并认为他应该为这个悲剧负责。其中亨特福德的《阿蒙森和斯科特》一书影响很大。他认为在探险的层面上,阿蒙森的素质和组织能力要远优于斯科特。从1979年亨特福德这本书出版以后,把斯科特拉下神坛的文章开始大量出现。直到21世纪初,才有部分学者又开始为斯科特辩护,认为他败亡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天气。究竟斯科特的悲剧为什么会发生呢?&
斯科特虽然成功地到达南极点,却没能够平安归来,最后全军覆没,后世学者分析其中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运气不好:坏天气不断困扰着斯科特一行,原本应该是相对较好的天气却变成少见的狂风暴雪,使斯科特他们无法前进,最后,尽管离补给营地只有17公里了,但这居然成为他们可望而不可及的目标。后来学者发现1912年2月斯科特所遭遇到低温是几十年不遇的小概率事件。
准备的不充分,计划不周:
他们返回在罗斯冰架上预设的补给仓库时发现,装在油桶里的煤油神秘地流光了。后来人们才知道,焊锡在低温下会变成粉末状,煤油流失是焊锡变性所致。另外,对于补给点的设置显然不如对手准备周详。如果”一吨站“能够按计划设在80度的地方,他们生还的希望将大增。最后,他们的所有装备设施等都是为最终4人冲刺南极点准备的,最后的5人队使行进速度降低,补给困难。
交通工具的选择:阿蒙森使用狗获得了巨大成功。人们往往质疑为什么斯科特不用狗。有两个因素让斯科特最终选择了马,狗,摩托,人拉雪橇的复杂组合。一是斯科特对于狗的驾驭能力远远不如挪威人,他在第一次来南极的时候就尝试过,觉得狗并不好用。而阿蒙森的极地技巧尤其是用爱斯基摩犬的技巧主要是学自挪威北部生活的极地原住民萨米人。二是斯科特选择的路线要登上一个大冰川,狗很难发挥作用,阿蒙森崭新的路线却没有地形上这么大的挑战。
目的不同:尽管斯科特的主要目标是极点,但科考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他的队伍必须携带科考设备并采集样本。阿蒙森的目标显然更加单纯。
斯科特的遗书:
薄薄的帐篷外是南极的狂风暴雪,生命最后那微弱的光芒在风中摇曳,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活着的人写了信。
  死神就在帐篷外边,信中却丝毫没有那些缠绵悱恻的情意,字里行间渗透着那没有生命的天空下清澈的空气,他仍然为自己的这次决定感到光荣而不是感到遗憾。“关于这次远征的一切,我能告诉你什么呢。它比舒舒服服地坐在家里不知要好多少!”
  他给自己的妻子写信。
“可能我无法成为一个好丈夫,但我将是你们美好的回忆。当然,不要为我的死亡感到羞耻,我觉得我们的孩子会有一个好的出身,他会感到自豪。”他还嘱咐妻子要培养3岁的儿子彼得,让他热爱自然,喜欢户外活动。如果可以,尽量培养一下我们的孩子对自然史的兴趣“
后来他们的孩子彼得.斯科特是奥运会赛艇奖牌获得者,能开滑翔机,是语言学家也是画家。而且超出了父亲的期待,彼得成为了自然保护之父。他一手创立了世界自然基金会并亲手设计了一眼就可辨认出来的熊猫标志。
  他怀着最诚挚的友情给那几个同他自己一起罹难的伙件们的妻子和母亲写信,为他们的英勇精神作证。尽管他自己即将死去,他却以坚强的、超人的感情——因为他觉得这样死去是值得纪念的,这样的时刻是伟大的——去安慰那几个伙伴的遗属。
  他给他的朋友们写信。他谈到自己时非常谦逊,但谈到整个民族时却充满无比的自豪,他说,在这样的时刻,他为自己是这个民族的儿子——一个称得上儿子的人而感到欢欣鼓舞。他写道。“我不知道,我算不算是一个伟大的发现者。但是我们的结局将证明,我们民族还没有丧失那种勇敢精神和忍耐力量。”
 他的最后一封信是写给他的祖国的。他认为有必要说明,在这场争取英国荣誉的搏斗中他虽然失败了,但却无个人的过错。他一一列举了使他遭到失败的种种意外事件,同时用那种死者特有的无比悲怆的声音恳切地呼吁所有的英国人不要抛弃他的遗属。他最后想到的仍然不是自己的命运。
“我并不后悔这次远征,它展示出英国人能够承受苦难,互相帮助,即便是面临死亡也可以一如既往底保持坚忍和刚毅”
那些信是写给他认识的人的,也是说给全人类听的;是写给那个时代的,但却超越时代,走向永恒。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妈妈是超人冉莹颖别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