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有“清溪吾故里,名城变无锡湖底隧道”,后面是什么

青溪吾故里 游子今归来_新闻中心_新浪网
青溪吾故里 游子今归来
  □本报记者 陈宽
  早报讯 浙西名邑,辛卯金秋,“文献名邦”淳安昨日迎回了一位远行的游子DD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将军。
  昨天,千岛湖艺术馆开馆暨邵华泽书法摄影作品展在杭州千岛湖开幕。展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淳安县委、淳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展出邵华泽将军捐赠给千岛湖艺术馆的316件书法、摄影作品。
  早上9点,距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千岛湖艺术馆门前就围满了前来参展的观众。他们中有不少还是从全省各地赶来的书法摄影爱好者,当然,更多的是来自淳安县的当地居民。
  来自淳安县威坪镇邵宅村的邵大妈是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拿来了一张泛黄的合影:“今天我们邵家村的人都来看展览了,邵先生的老家就在我们那边。你看,这是我和他的合影,那个时候我才19岁……”
  本次展览是邵华泽第一次在家乡展示艺术作品,其中,书法作品30件,摄影作品123件,书法衍生作品82件,还有为数不少的其他类作品,包括报刊书名题字及艺术专著专集等。
  书法衍生作品主要是邵华泽与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合璧创作的书法木刻、书法陶器、书法金箔画、书法丝绸、书法脱胎漆器、书法竹编、书法乱针绣等多个艺术门类作品,大部分为独一无二的孤品。
  邵华泽一直怀有深深的故乡情结,“青溪吾故里,名城变湖底;千岛山水美,情系远游子”是他心声的真实写照。“我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十七岁离开。这里是我人生道路的出发点。”邵华泽在昨天的开幕仪式上满怀深情地说。
  邵华泽1933年6月生于浙江省淳安县,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是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常委;中将军衔。
电话:010-邵华泽和千岛湖这片山水的故事
邵华泽,这个名字在淳安可谓是“下至八岁小儿,上至八十老人”无一不知,无一不晓。几乎人人见了,都得尊称他一声“邵老”。1933年出生在淳安的邵华泽,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历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兼社长等职,中将军衔。长期从事新闻工作的邵华泽,在书法、摄影等艺术领域有着精湛的造诣和独特的美学观点。他的书法作品先后在日本、韩国及香港地区、北京、深圳、青岛等地展出,作品被多国艺术馆收藏。出版有《邵华泽书法选》《邵华泽书法集》《邵华泽楹联选》等多部作品。生于斯,长于斯。18岁离家却依旧心念故里邵华泽是淳安县威坪镇邵宅村人,他父亲邵宗伯当年也是闻名乡里的文人和书法家。邵华泽自幼师承家父,得其家学,5岁识字,6岁习帖。1951年,18岁的他离开家乡,参军入伍,此后几十年间,戎马一生,位居要职。邵华泽曾经这样说道:“我生于斯,长于斯,直到18岁那年才离开。这里是我人生道路的出发点。故乡的命运总是牵动着我的心。我为在这里迎接人民的解放而欢呼,为这里的经济落后而焦虑,为这里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而喜悦。随着伟大祖国有力的前进脚步,淳安的发展前程似锦。对此,我充满信心。”在淳安,邵华泽的题字可谓屡见不鲜,他的书法自成一体,淳安人亲切地称之为“邵老体”。这除了他自小深得家学外,也离不开他中年的刻苦用功,又游学于天下名家,不耻下问。据说,他还曾得启功先生亲授,书艺大进。晚年更是兴趣勃发,以专业精神研究书法,才得以能自成一家。他还写过这样一首诗:“青溪(今淳安)吾故里,名城变湖底。千岛山水美,情系远游子。”这足矣证明他的“殷殷游子情,悠悠赤子心”。淳安人眼里的他:和蔼、豁达、简朴、低调有着中将军衔的邵华泽,在淳安这个山城百姓眼里,那是“高大上”的人物。然而接触过邵华泽的淳安老乡都很激动,说他对淳安老乡一律都很和蔼可亲,特别亲切。“记得那年,是为了筹备千岛湖艺术馆(收藏邵华泽的书法和摄影作品)而去找的邵老,邵老的家里陈设简朴,但书香味很重,墙上到处挂满了字画,家里花草很多,看上去特别素雅。我们去的时候,邵老还在吃早饭,他夫人亲自给我们泡了茶。”“看到我们后,邵老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一路辛苦了。千里迢迢赶到北京来,把我的作品带给家乡父老。”他还一再叮嘱我们回去路上一定注意安全。当时负责筹备千岛湖艺术馆的档案局工作人员说,邵老感谢并嘱咐,和我们谈了20多分钟。当时临近中秋佳节,细心的邵老还送了淳安老乡每人一盒月饼,让大家带回去。千岛湖艺术馆馆长洪晓辉说,邵老在艺术馆开馆前就亲自来千岛湖指导,连选址也是邵老选的,他比较喜欢传统中式的风格。所以今天的千岛湖艺术馆,就是有些类似四合院一样的有天井的房子。“邵老很严谨,也很低调,当时陪邵老前来的还有北京军事博物馆的专家,现场指导过艺术馆的陈设。一楼是邵老的摄影作品,二楼是邵老多年的书法作品,当时艺术馆取名为‘邵华泽艺术馆’,是他建议改为‘千岛湖艺术馆’。”洪晓辉说道。他说,邵老说这个艺术馆是属于千岛湖的,不是他个人的。对于千岛湖艺术馆内所陈列的邵华泽的作品,他这样说:“今天呈现在馆内的作品,说不上有多高的水平,只是为了表达一个远方游子对父老乡亲的深情,也想借此为淳安增加文化氛围、推进文化建设贡献一点绵薄之力。”字如其人,中正平和,有君子之态据说,邵华泽的父亲曾是乡里的私塾先生,每当父亲在写字时,邵华泽就在旁边磨墨、提笔,可惜邵父留世的书法作品很少。邵华泽受其父启蒙,用心练字。他功习唐楷,从颜体入手,历颜体端正平和之志,雄强恢宏之势;再习汉隶,得汉隶朴茂之质,古雄之风,故其书法圆润内敛,雄浑厚重。其书法用笔以中锋为主,施墨浓厚,运笔自然沉实,缓急结合,故线条圆浑醇厚。坚实有力的结体,含蓄中求变化,稳健中见节奏,体求不同,字求变通,各显神韵。楷书端庄,行书平和,草书遒劲,隶书沉雄,篆书古朴,小字温文尔雅或摇曳多姿,大字宏阔磅礴或古穆凝重,尤其是他的大字有榜书之美,气象深厚,张弛有度,最能体现其笔力与骨气。一代国学大师、书法家启功曾这样赞他的字:“书,霁晚萧晨兴不孤,挥洒处,歌舞满天衢。书,真草随心笔自如,天作纸,云物卷而舒。书,一卷诗词韵有余,精意写,字字似明珠。书,巨细咸宜艺最殊,山岳重,腕底变通途。”2013年夏天,“邵华泽书法新作展”在中国人民军事博物馆举办。年逾八旬的邵华泽说:“我的目标是自成面目。”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先生曾这样说:“是和邵华泽同志熟悉多年,没看这次书法展之前,我就知道他写得不错,但没想到他写得这么好,特别是大幅的榜书,无论是毛主席的《沁园春·雪》,还是苏东坡的《赤壁怀古》,都体现了令人震撼的气魄,很了不起。”九十高龄的著名学者、书画家冯其庸先生说:“我用八个字概括(邵华泽书法):大气磅礴、浑厚朴实。”都说,字如其人。由此可见,邵华泽的字和人,就是这四个字最好的例证了。
今日点击排行榜
今日评论排行榜
焦点新闻排行榜
7天点击排行榜老乡拿着泛黄的合影赶来看展
本报记者 陈宽
浙西名邑,辛卯金秋,“文献名邦”淳安昨日迎回了一位远行的游子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邵华泽将军。
昨天,千岛湖艺术馆开馆暨邵华泽书法作品展在杭州千岛湖开幕。展览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杭州日报报业集团、中共淳安县委、淳安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共展出邵华泽将军捐赠给千岛湖艺术馆的316件书法、摄影作品。
早上9点,距离开幕式还有一个小时,千岛湖艺术馆门前就围满了前来参展的观众。他们中有不少还是从全省各地赶来的书法摄影爱好者,当然,更多的是来自淳安县的当地居民。
来自淳安县威坪镇邵宅村的邵大妈是一位特殊的观众,她拿来了一张泛黄的合影:“今天我们邵家村的人都来看展览了,邵先生的老家就在我们那边。你看,这是我和他的合影,那个时候我才19岁……”
本次展览是邵华泽第一次在家乡展示艺术作品,其中,书法作品30件,摄影作品123件,书法衍生作品82件,还有为数不少的其他类作品,包括报刊书名题字及艺术专著专集等。
这其中,书法衍生作品吸引了很多人的好奇心。邵华泽与多位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合璧创作,他把字“写”在陶器上,“写”在金箔画上,“写”在丝绸上、竹编上,甚至还有以乱针绣的形式展现出来,让人眼花缭乱,这其中,大部分为独一无二的孤品。
邵华泽1933年6月生于浙江省淳安县,现任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名誉主席,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曾任解放军报社副社长,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辑、社长兼总编辑、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是中共第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全国政协第九届、第十届常委;中将军衔。
邵华泽一直怀有深深的故乡情结,“青溪吾故里,名城变湖底;千岛山水美,情系远游子”是他心声的真实写照。
当他了解到家乡在正在筹建艺术馆后,不仅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创作,还奔赴各地找大师联手创作,最终集成了316件艺术珍品,捐赠出来,在千岛湖艺术馆永久展出。
“我热爱故乡,怀念故乡。这里有温暖的家园,有秀丽的山水,有悠久的文明历史,世代传承的良好乡风和勤劳淳朴的民众。”邵华泽在昨天的开幕仪式上满怀深情地说,“我生于斯,长于斯,直到十七岁离开。这里是我人生道路的出发点。”
对于众人的褒奖,邵华泽谦虚地表示,书法和摄影只是他的业余爱好,这次主要是想为淳安的文化建设贡献一点绵薄之力。“我喜欢这两门艺术,怀着敬畏之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实践、去追求。今天,呈现在大家面前的,说不上有多高的水平,此次应邀展览,并将全部展品赠予淳安县人民政府,只是为了表达一个远方游子对父老乡亲的深情。”
淳安县委县政府2009年启动了千岛湖艺术馆建设工程,昨天它的开馆,成为了千岛湖的又一张“金名片”。
(本文来源: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没有相关新闻
跟贴读取中...
网易通行证:
跟贴昵称修改后,论坛昵称也会变哦
网易通行证:
复制成功,按CTRL+V发送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浏览器限制,请复制链接和标题给好友、论坛或博客。
网易新闻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361975条
评论299822条
评论268253条
评论195922条
评论181711条
游戏直充:
热门功效:
热门品牌: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迷人的千岛湖艺术馆
  千岛湖有个迷人的地方,那就是千岛湖艺术馆。她坐落在千岛湖旅游码头,在牌坊左侧秀水街上。那里牌坊林立,雕塑栩栩如生,似乎在倾诉千岛湖的历史。
  通过参观和采访,我们得知艺术馆存有淳安文化名人邵华泽爷爷的300多件艺术作品,有摄影艺作品、书法作品、题字和艺术专辑等。邵爷爷是土生土长的淳安人,对淳安有着深深的赤子之心。采访中我了解到他曾担任过人民日报社长、总编、中共中央委员等重要职务,虽然官职很大,远离家乡,但他始终不忘故土,乡音不改。在参观中我看到这样一幅书法作品,写的是:“青溪吾故里,名城变湖底。千岛山水美,情系远游子。”这首诗正是他老人家对家乡这片热土的深厚感情。所以,他将自己精心创作的艺术珍品献给家乡父老,静静地展出在千岛湖艺术馆内,使如诗如画的千岛湖又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人文风景线。
  邵爷爷戎马一生,以不懈的努力,超常的勤奋和坚苦的锻炼,从淳安山村一个普通男孩到将军,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就是巨大的精神财富。参观千岛湖艺术馆,让我真正感受到了邵爷爷那不凡的人格魅力和千岛湖的迷人神韵。南山学校五(一)班小记者徐漱冰
  简评:以“迷人”为中心,辐射出千岛湖神韵的迷人,邵老对故土的迷恋及其无私奉献之人格的迷人。这一构思表现了小记者不俗的选材组材的驾驭能力。
稿源: 钱江晚报
编辑: 李彤
我来说两句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富豪被关铁笼沉入湖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