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将本美国东部时间时区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

地方时和区时;一.教学内容:;地方时和区时;二、学习目标;1、地方时的形成(了解);2、地方时、区时的划分(掌握);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掌握);三、重点难点讲解;重点和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知识点3:地球自转与时差;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一)经度差与时间的关系;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
地方时和区时
一. 教学内容:
地方时和区时
二、学习目标
1、地方时的形成(了解)
2、地方时、区时的划分(掌握)
3、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掌握)
三、重点难点讲解
重点和难点:地方时和区时的计算
知识点3:地球自转与时差
由于地球是一个既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在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晨昏线(圈)把经过的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昼夜也就不断地交替。昼夜交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昼夜交替影响着人类起居作息,因此太阳日被用来作为基本的时间单位。
(一)经度差与时间的关系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一纬度地区,相对来说,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先看到日出。这样,时间就有了迟早之分。东边的地点比西边的地点时间要早。同一时刻,不同经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时。经度相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二)地方时的计算公式(重点难点)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
某地地方时=已知地方时±两地经度差×4分钟/60分钟
加: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边用“+”,
减: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边用“-”。
关于经度差的计算:
两地经度差:同类经度数相减,异类经度数相加。
同类经度(甲乙两地同为东经度或同为西经度),数相减。
异类经度(甲乙两地,一地为东经度,另一地为西经度)数相加。
关于东西的判断:
所有东经度均在西经度的东边。
东经度:数值大的在东边,数值小的在西边。
西经度:数值小的在东边,数值大的在西边。
1、已知A、B两地经度和A地的地方时,求B地的地方时:
B地地方时=A地地方时±
如果B地在A地的东面用“+”;如果B地在A地的西面用“-”。
例1. 当东经115°的地方时为9时30分时,东经125°的地方时为多少?
解析:因为东经125°位于东经115°的东面,所以:
东经125°地方时=9时30分+分钟=9时30分+40分=10时10分,也就是说,当东经115°为9时30分的时候,东经125°的地方时为10时10分。
例2. A地为120°E当时的时间为10:20,B地为90°E,求B地的地方时。
解析:因为B在A的西面,所以:
B地地方时=10:20-分钟
=10:20-120分钟
2、已知两地的地方时和其中一地的经度,求另一地经度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
例: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20:00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B、上海(120°E)
C、洛杉矶(120°W)
D、阿克拉(0°经线附近)
解析:伦敦正午时为12:00,经度为0°;而区时为20:00的地方应该在伦敦的东部,则:
所求经度=已知经度±
(三)时区的划分与区时的计算(重点难点)
使用地方时很不方便。在1884年召开的国际经度会议上,人们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全球时区,实行分区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跨经度15°。各时区都以本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本区的区时。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个小时。
1、时区的划分:以0°经线为标准,从7.5°W到7.5°E(东西经各取7.5°)划分为中时区也叫零时区),每隔经度15°划为一个时区,在中时区以东,依次划分为东一区至东十一区,余下7.5°为东十二区。在中时区以西,依次划分为西一区至西十一区,余下7.5°为西十二区。东十二区和西十二区各只占经度7.5°。合并为一个时区叫东西十二区。
2、已知经度,求所在的时区数:
某地时区数=该地已知经度÷15°
当余数<7.5时,商为时区数
当余数>7.5时,商+1为时区数
3、中央经线:每个时区正中间的经线 (也叫标准经线)。
中央经线经度=时区数×15°
注意:判断中央经线的东、西经度
4、区时: 各时区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该时区的区时.
5、区时计算:
已知某地区时,求另一地区时。 某地区时=已知地区时+时区差数
时区差数的计算:同类时区数相减,异类时区数相加。
例1. 圣诞节(12月25日)前夜当地时间19:00时,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的一场比赛将在伦敦开赛。香港李先生要去伦敦观看这场比赛。自香港至伦敦,飞机飞行时间约为17小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开赛的时候,我国北京时间应为
解析:A地伦敦(中时区)时间12月24日19:00,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8,B位于A的东面,所以向东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19:00+8:00
则:日期为12月24日+1日(12月25日),时间为27:00-24:00=3:00
即:开赛时对应的北京时间为12月25日凌晨3:00
(2)在下列香港――伦敦的航班起飞时间中,李先生选择
较为合适。
A. 23日15:00
B. 23日18:00
C. 24日7:00
D. 24日10:00
解析:这是由到达时间求出发时间,用以上计算结果再减去行程时间得:
出发时间=A地区时+时差-行程时间
=19:00+8:00-17:00
即李先生本应在12月24日上午10:00出发,但不可能一下飞机就能观看比赛,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准备如:就餐、搭车前往赛场等,应在北京时间24日10:00前出发。故选C。
例2. 当纽约(西五区)处于4月30日12时时,北京应为????????(
A. 4月30日1时
B. 5月1日1时
C. 4月29日1时
D. 5月1日9时
解析:A地(纽约)西五区,B地(北京)东八区,时区差=11(西五区到东八区),B位于A的西面,所以向西计算时
B地区时=A地区时-时区差
=12时-11时
从西五区到东八区,过了日界线,所以日期加1日,对应的北京时间应该为5月1日1时。
实际上,在分区计时的基础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采用了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有的国家根据领土跨越经度广的实际,不同的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有的国家为了国内各地联系方便,统一采用首都所在地的区时;还有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将本国东部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时间标准。
美国本土部分由东到西包括西5区、西6区、西7区、西8区四个时区。这四个时区分别采用不同的区时作为标准时间,这就是常说的东部时间、中部时间、山岳时间和太平洋时间。
中国领土共跨越5个时区。为了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统一采用北京所在
的东8区的区时(即东京120°的地方时),这就是“北京时间”。
为了避免日期的紊乱,1884年的国际经度会议,还规定了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分界线,并把这条分界线叫做“国际日期变更线”,现改称“国际日界线”。地球上新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
【模拟试题】
1、圣诞节(12月25)日当地时间上午9:00,小强远在纽约留学的姑姑乘飞机回沈阳探亲。自纽约至沈阳,飞机飞行时间约17小时。小强应在什么时间到机场迎接姑姑最合适??????????????????????(
A、25日15:00
B、25日13:00
C、26日19:00
D、26日15:00
2、国家足球队于日18点55分在我国西安和马尔代夫队进行“2002年世界杯亚洲区小组预选赛”揭幕战,正在美国的中国球迷准时收看比赛的时间应该是纽约时间????????????????????(
A、4月23日7点45分
B、4月22日6点15分
C、4月22日5点55分
D、4月22日20点45分
读图回答问题
3、此时全球各地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4、此时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是
5、此时A点的时间是
包含各类专业文献、外语学习资料、高等教育、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文学作品欣赏、32地方时和区时等内容。 
 地方时与区时经典练习题。地理的一些经典的计算题 高中地理辅导网
专题训练――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 A、B...  地方时与区时的几点比较与计算技巧 发布者:陈利妮 发布时间: 5/2/2012 PM 5:47:48 在高中地理中,时差换算综合了经纬线、地球的运动等知识,具有 较强的综合...  区时和地方时 教案_高二政史地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地理区时和地方时专题练习课题: 课题:时间的计算 学科:地理 学科: 执教: 执教:宋广宁 班级:高一( ...  ​内​容​来​源​于​网​络​,​对​几​份​内​容​进​行​整​合地方时、区时和时区计算练习 1.下列有关北京时间的说法...  地方时与区时_数学_自然科学_专业资料。地理必修一第一章导学案编号:03 使用时间:2014.08 班级:小组:姓名:组内评价:教师评价: 第一课地方时与区时导学案编制...  地方时和区时计算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地方时和区时计算 1.一架飞机于 2006 年 2 月 28 日 6 点从甲机场 (50°E) 起飞, 直...  地方时与区时经典练习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专题训练――地方时区时的计算一、有关地方时的计算 1.已知 A、B 两地经度和 A 地的地方时,求 B 地的...  地方时与区时_军事/政治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地方时与区时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理解地球由于自转运动造成的地方时差 理解时区与区时的分别 掌握地方...  地方时与区时练习题_政史地_高中教育_教育专区。+地方时区时的计算班级: 姓名: 1.当伦敦为正午时,区时为 20:00 的城市是???() A、悉尼(150°E) B、上...【图文】《地方时区时的计算》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评价文档:
《地方时区时的计算》
上传于||暂无简介
大小:677.50KB
登录百度文库,专享文档复制特权,财富值每天免费拿!
你可能喜欢区时_百度百科
[qū shí]
区时,是一种按全球统一的时区系统[1]
。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3]
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区时产生原因
每当太阳当头照的时候,就是中午12点钟。但不同地方看到太阳当头照的时间是
世界时区图
不一样的。例如,上海已是中午12点时,的居民还要经过5个小时才能看到太阳当头照;而澳大利亚的人早已是下午2点钟了。所以如果各地方都使用当地的时间标准,将会给行政管理、交通运输、以及日常生活等带来很多不便。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天文学家就商量出一个解决的办法:将全世界经度每相隔15度划一个区域,这样一共有24个区域。在每个区域内都采用统一的时间标准,称为“区时”。
区时概念提出
1879年,加拿大铁路工程师伏列明提出了“区时”的概念,这个建议在1884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得到认同,由此正式建立了统一世界计量时刻的“区时系统”。“区时系统”规定,地球上每15°经度范围作为一个时区(即太阳1个小时内走过的经度)。 这样,整个地球的表面就被划分为24个时区。 各时区的“中央”规定为0°(即“[4]
”)、东西经15°、东西经30°、东西经45°……直到180°经线,在每条中央经线东西两侧各7.5°范围内的所有地点,一律使用该中央经线的作为标准时刻。“区时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各地时刻的混乱现象,使得世界上只有24种不同时刻存在, 而且由于相邻时区间的恰好为1个小时,这样各不同时区间的时刻换算变得极为简单。因此,一百年来,世界各地仍沿用这种区时系统。
区时地理划分
1884年国际经度会议决定,全世界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5]
、实行分区计时。按这种办法,每隔经度15°为一个时区,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即为中央经线的时区为中时区或零时区,往东、往西各划分成十二个时区;中时区以东为东时区,依次为东一至东十二区;中时区以西为西时区,依次为西一至西十二区;东、西十二区各跨经度7。5°,合为一个时区,以180°经线为中央经线。同时规定,各时区均以本时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时区共同使用的时刻,称为区时,又称;同一时区内区时相同,相邻两个时区的区时相差1小时;任意两个时区之间,中间隔几个时区,区时就相差几小时;较东的时区,区时较早。越往东时刻越早,哪里才是新的一天的开始?
区时变更线
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经线作为地球上“今天”和“昨天”的,叫做“”,简称“”;人为规定,在日界线西侧的东十二区在任何时刻,总是比日界线东侧的西十二区早24小时,这样东、西十二区,虽为一个时区钟点相同,但日期总是相差一天,即东十二区任何时候都比西十二区要早一天。所以,自西向东过日界线,日期要减一天;反之,自东向西过日界线,日期要加一天。为了避免日界线穿过陆地,日界线与180°经线并不完全一致,而是增加了几处曲折。
区时国际惯例
时区的划分,完全没有考虑地球上的海陆分布和政治疆界。实际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可能正好跨一个时区。现实当中,世界各国往往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在区时的基础上,采用一些特别的计时方法。
有些国家采用比理论时区快一小时的标准时,如法国、荷兰、比利时、西班牙都位于中时区,但采用东一区的标准时。有的国家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半时区的标准时,其中央经线和理论时区的中央经线相差7.5°,如亚洲的伊朗(东3.5区)、(东4.5区)、印度和斯里兰卡(东5.5区)、缅甸(东6.5区),澳大利亚中部(东9.5区),太平洋中的(东11.5区),的纽芬兰和南美洲的(西3.5区)。有的国家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采取本国东部地区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位于东8区和东9区之间,但采用东9区的区时。还有的国家虽然领土跨度很大,但仍采用一个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如中国领土跨5个时区,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全国统一采用首都——北京的计时,即北京所在的东8区的区时,亦即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地方时或东经120°经线上的地方时,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时间。还有的国家,采用的时区的既不是15的整倍数,也不是7.5的整倍数,如亚洲的使用的时间比东六区慢20分钟。此外,有些地处高纬度和的国家和地区,为了充分利用,每年下半年要把钟表拨快一小时或半小时,称为夏令时。
区时时区现状
区时分区原则
这个原则既适用于全理,也适用于幅员广大的国家,特别是经度跨度特大的国家,使一个国家的东部和西部使用不同的标准时。事实上世界各大国一般地分成几个时区。它们的标准经度一般与理论时区相同,尽管时区间的界线是大不相同的。
区时适中原则
领土面积较小的国家,各以全国的适中经度为法定时区的标准经度,并且按照适中经度的不同,决定采用正规时区或半时区。
区时偏东原则
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无论大国或小国,其标准经度都可以从适中经度向东偏离。例如,我国和蒙古的适中经度都是105度,而标准经度都是120度,苏联按经度分成11个时区,每一个时区都采用东邻时区的标准时;按经度位置,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位于东7区,但使用的是东8区的标准经度。由于这个原因,地球上不但有东12区,而且还有东13区,却没有西12区。可以说,全世界的法定时区系统,几乎比理论时区系统向东漂移了一个时区。
区时极区特殊原则
通常的标准时,既不同于因经度而变化的地方时,又不同于全球通用的,在这方面,南北极地区存在着特殊情况。这是因为,所有经线在南北两极相交,如果仍按经度划分时区,那么,钟点的进退将是极其频繁的,也是不胜其烦的。因此在南北极地区,人们与其使用因经度而不同的时间,倒不如使用全球一致的时间。但是,在乔治岛上的各国科学考察站,在南极圈以外将近400公里,使用西4区的标准时,即与智利相同。
区时区时的计算
第一步:如果已知经度,不知时区,求时区序号数。
该地所在时区的序号=该地经度÷15=商+余数。若余数7.5°,则所求时区序号为商数加1。该地为东经度即在东时区,该地在西经度即在西时区。
第二步:求时区差。
关于时区差,若两地同在东时区或同在西时区,则求时区差为减法(大数减去小数);若两地不同在东时区或西时区,则求时区差为加法,即:时区差=东时区序号+西时区序号。
第三步:求区时。
所求地的区时=(已知地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东面,则用“+”,因为地球自西向东转,东边时刻总比西边时刻早。反之,若所求地在已知地西面,则用“—”。(即:“东加西减”)
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所求时间为负值,则加24,日期减去一天。
区时日界线
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于是,从一个日出到下一个日出,或者从一个中午到下一个
中午,这便是最初的计时单位“日”。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一天一天地过日子、计时间,这本是很寻常的事情。可是,当率领的船队从事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之后,却带来了日期混辞职的问题。水手们环球归来时,吃惊地发现,在航行中竟然丢夫了整整一天的时间,船上的日期比岸上的日期落后一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问题就在于二者所计算的“日”的长度不一样。水手们驾船向西航行,与太阳东升西落的运动方向一致,每天所看到的日出或日没时间总要比头一天晚些。所以他们所计算的“日”的长度就要比岸上的长一些。这也就是说,同一段时间间隔,用不同尺度去度量,结果自然会不一样,尺度大的(船上)度量得出的结果就小些,尺度小的(岸上)度量得出的结果就大些。向东航行道理一样,不过船上的“日”的长度比岸上的要短些。日期混乱的情况还不止于引,有人以自己所在地的时间为准,推算某地的时间。当他向东和向西推算到同一地点时,其结果又刚好相差整整一天的时间。这就怪了,到底向哪个方向推出的结果才是正确的呢?大家都知道,地球自西东自转,在同一纬度上的地方东边总是先看到太阳,也就是说东边比西边的时间来得早些。但是东西方向是一个无限的方向,向东可以无止境的循环往复下去,而日的长度却是有限的。越往东时间越早,那么,什么地方时间最早呢?新的一天从哪里开始呢?这需要人为地加以规定。不然的话,就会出现前面所说的情况,向东西两个方向推算同一地点的时间,结果相差一天。更有趣的是,当你向东推算时间,绕地球一周到原来的地点时,就是第二天了,再来一周便是第三天。向西推算也可以倒退到任何一天,这岂不乱了套?于是国际上规定,原则上以180度经线作为国际日期变更线,简称日界线。地球上背后的一天就从这里开始,然后向西推进,绕地球一周,最后又回到日界线上结束。所以日界线两侧,钟表点相同,日期相差一日,西侧比东侧超前一日。为了避免在日界线附近的国家内同时使用两个日期,日界线有三处偏离180度经线,它是一条折线。 此外除了用180°经线作为日界线还可以用每天的0:00分作为日界线。。这个是人们对于一天过去迎来新一天的定义。
有了日界线,就再也不会产生日期混乱了。
区时中央经线
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经度上的微小差别,都造成相应的地方时之差,因此使用起来很不方便。为此国际上采取了全世界统一的时区划分和区时计时的办法:全球共划分成24个时区,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因此,要弄懂地方时和区时,首先得弄懂经线和中央经线的关系和转化。中央经线的度数是15°的整数倍,而该时区就是以这个整数来命名的,如60°E是东4区的中央经线,0°是零时区的中央经线;而那些不是15°整数倍的经线,到底位于哪个时区,就得由其经度除以15的来决定:大于7.5就进,小于7.5则舍。如99°W,除以15得6余9,表示99°W位于西7区;172°E除以15得11余7,表示172°E位于东11区。同样道理,北京的地方时是指其所在经度116°E的时刻,北京时间是指其所在时区东8区的区时,即中央经线120°E的地方时。
区时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例如,相邻区域的区时则相差1个小时。当人们向东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快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快几个小时。相反当人们向西从一个区域到相邻的区域时,就将自己的钟表拨慢1小时.走过几个区域就拨慢几个小时。在飞机场等交通中心.常将世界各大城市所对应的区时,用图表示出来,以方便旅客。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
.百度百科[引用日期]老师请帮忙.._地理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20,999贴子:
老师请帮忙..收藏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我对地理时间计算一直不怎么理得清楚.请老师帮忙&&谢谢
初中地理辅导来精锐,针对学科薄弱点,1对1突破,量身定制辅导课程,补习效果好;初中地理辅导1对1/1对3,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精锐教育&众多学生家长的选择.
各国采用的计时方法大致有以下五种:
1.全国采用某一个时区的区时,如中国统一使用北京时间,即东8区区时。
2.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本区的区时,如美国各州,多以本州所在时区的区时计时。
3.为充分利用太阳光,采用本国东部理论时区的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如朝鲜采用东9区区时。
4.为充分利用夏季太阳光照,在夏季把本国时间拨快1小时叫夏令时,如法国。
5.根据本国所跨的经度范围,采用与中央经线相差7.5°的理论时区的边界经线的地方时,叫半区时,如印度采用东5.5区区时。时间计算方法:
1.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计算两地的经度差。第二步求时差,按照“经度相差1°时间相差4分钟”来计算。第三步确定两地的东西位置,已知东部时间求西部时间,则减“时差”;已知西部时间求东部时间,则加“时差”。第四步校正答案,答案大于24则减24,日期加一天(已知日期的第二天);答案小于0则加24,日期减一天(已知日期的先一天);答案介于0与24之间,则日期与已知日期相同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当前位置:
>>>世界上有的国家采取本国东部地区理论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
世界上有的国家采取本国东部地区理论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时间,其主要原因和目的是
A、地方时因经度不同使用不方便 B、为了便于不同地区的联系和协调C、为了充分利用太阳照明 D、为了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0111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世界上有的国家采取本国东部地区理论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主要考查你对&&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 (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 (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 (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 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 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 (1)地方时 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
地方时的计算: ①求经度差 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 ③东加西减: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 &&& 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 (2)时区和区时 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 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 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 ②区时 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 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 求所在地的时区 求时区差 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 抓住两个要点: 确定180°经线 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1、昼夜更替:此处需要注意,学生容易理解为自转产生了昼夜现象,但地球不自转仍有昼夜现象,在一年中地球公转也会使某一地有一次昼夜变化,只有地球不停地自转,才会产生昼夜更替现象。(1)在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2)太阳直射光线与晨昏线成90°;(3)直射点A与晨昏线和极昼(夜)最小纬线圈切点B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当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23°26′N)时,切点B的纬度为66°34′N。当太阳直射在20°S时,切点B的纬度为70°N。
2、地方时与区时:(1)地方时概念:因经度不同而出现不同的时刻,称为地方时。因此,不同经线上具有不同的地方时。随地球自转,一天中太阳东升西落,太阳经过某地天空的最高点时为此地的地方时12点。正午太阳高度是正午时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是一日内最大的太阳高度。经度相同的地方,地方时相同;经度不同的地方,地方时不同。南、北极点不计地方时;东早西迟;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地方时相差4分钟。3、地方时的计算:①求经度差②把经度差转换为时间差③东加西减: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东面,加上时间差;若所求地在已知地的西面,减去时间差。(2)时区和区时①时区的划分 1)以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 2)以0°经线为中央经线,向东、西方向各取7.5°,合计为15°,该时区称为中时区(或零时区)。3)以中时区为起点,向东、西方向各划分12个时区。180°经线是东、西十二时区共同的中央经线。注意:中时区、东西十二区的特殊性。②区时定义:每个时区都以其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该区的区时。中央经线=时区数×15° 例如:东八区的中央经线是120°E;西五区的中央经线是75°W 区时计算:求所在地的时区求时区差东加西减: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面,加上时区差;若所求时区在已知时区的西面,减去时区差。(3)日期变更:抓住两个要点:确定180°经线确定0点或者24点所在的经线
3、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产生偏向:地球上水平运动的物体,无论朝哪个方向运动,都会发生偏向,在北半球偏右,在南北半球偏左。赤道上经线是互相平行的,无偏向。
4、自转对地球形状的影响:地球在自转过程中,球上各质点都在绕着地轴作圆周运动。因此,就会产生惯性离心力。这种离心力随着物体距离地轴半径的增大而增大,也就是说,从赤道向两极,惯性离心力逐渐减小。使得地球由两极向赤道逐渐膨胀,长期作用使地球变成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形状。昼夜现象的产生:(1)昼夜现象产生是由于“地球不透明、不发光、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造成的。昼夜交替是地球的自转造成的。(2)若地球不自转,也不公转,有昼夜现象,但无昼夜交替现象;若地球只公转不自转,既有昼夜现象,也有昼夜交替现象,只不过昼夜交替的周期为一年。&
地转偏向力需要注意的问题:地转偏向力只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并 不改变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地转偏向力的方向与物体水平运动的方向相垂直。
地方时计算技巧:已知某一点时刻,求另一点时刻时,可用数轴法。具体方法如下:把某一条纬线变形为一个数轴,0°为原点,东经度为正值,西经度为负值。把A(已知时间、地点)、B(未知时间、地点)落实在数轴上。无论A、B实际方向关系如何,在数轴上,若B在A东,由A求B就要加;若B在A西,由A求B就要减。 &晨昏线的特点及应用:晨昏线又叫做晨昏圈,其中半个圆圈代表晨线,半个圆圈代表昏线。1.晨昏线(圈)的特点 (1)晨昏圈是一个大圆,将地球平分成昼半球和夜半球两部分。(2)晨昏线上各地,太阳高度为0°;昼半球太阳高度>0°,夜半球太阳高度<0°。(3)晨昏圈所在平面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 (4)晨昏线和极昼圈(极夜圈)的切点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之和等于90°(如上图中α+θ=β+θ=90°)。晨昏线和极昼圈的切点(如上图中C)地方时为24时(0时);晨昏线和极夜圈的切点(如上图中D)地方时为12时。 (5)晨昏线(圈)在春秋分时与经线圈重合,二至时与极圈相切。(6)晨昏线以15°/小时的速度自东向西移动。 2.晨昏线的应用 (1)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若右图中AB为昏线,则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自转;若BC为昏线,则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自转。 (2)确定地方时过晨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6∶00,过昏线与赤道交点的经线地方时是18∶00,如右图中BN地方时是6∶00, AN地方时是18∶00。 (3)确定日期和季节①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重合)可判定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节气是春分日或秋分日。②晨昏线与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日期是6月22日前后,节气是夏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节气是冬至日。 (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①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②确定经线: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或全部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等于该纬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是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就是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 (7)确定极昼、极夜的范围晨昏线与哪个纬线圈相切,该纬线圈与极点之间的纬度范围内就会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南、北半球的极昼、极夜现象正好相反。
发现相似题
与“世界上有的国家采取本国东部地区理论时区的区时,作为全国的统一..”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67068183506195350843452203029852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北美东部时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