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杀前人的心理暗示的故事有哪些暗示

发展历程/自杀心理学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一词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关于灵魂的科学。灵魂在希腊文中也有气体或呼吸的意思,因为古代人们认为生命依赖于呼吸,呼吸停止,生命就完结了。随着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对象由灵魂改为心灵。直到19世纪初叶,德国哲学家、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才首次提出心理学是一门科学。而原先,心理学、教育学都同属于哲学的范畴,后来才各自从哲学的襁褓中分离出来。心理学是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心理学既研究动物的心理(研究动物心理主要是为了深层次地了解、预测人的心理的发生、发展的规律)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因此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一门科学。科学的心理学不仅对心理现象进行描述,更重要的是对心理现象进行说明,以揭示其发生发展的规律。心理学者只是在尽可能地按照科学的方法,间接地观察、研究或思考人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想象和言语等过程)是怎样的,人与人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和那样的不同,即人的人格或个性,包括需要与动机、能力、气质、性格和自我意识等,从而得出适用人类的、一般性的规律,继而运用这些规律,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和实践。
六个谬误/自杀心理学
1.不能和想要自杀的人谈论自杀,因为谈论自杀会诱发其自杀的行为。事实并不是这样。以温和的、镇定、接纳的态度与对方交谈,可以让对方重新思考,可以赢得时间来做危机干预。更重要的是,理解、支持和接纳对想要自杀的人是非常重要的,他们的苦闷会得到宣泄,他们的情绪会得到承托。有可能他们会因为这些温暖而留恋世界,把跨出去的那只脚收回来。2.把自杀挂在嘴边的人不会自杀。确实有一些人是这样。但也有一些自杀者会在发出预警信号后实施自杀,据研究80%的人自杀死亡者生前曾发出各种预警信号和求救声。当我们没法辨别对方属于哪一种时,最安全的策略是充分重视。3.有过一次自杀念头的人总会想自杀。自杀念头和实施自杀之间有一段长长的路。很多人在遇到一些危机时都曾动过一死了之的念头,但这只是短暂的念头,过后往往会克服危机,重新投入生活。4.当一个人自杀行为未遂后,危机就结束了。这不完全正确。如果一个人的目的只是用自杀去威胁别人,自杀未遂、达到目的后会停止。但如果一个人一心求死,因偶然原因自杀未遂,连续实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那些状态转变非常快、非常好的自杀未遂者值得关注,因为其背后可能酝酿着更大的危机。5.自杀是冲动性行为。这不完全正确。那些受到强烈情绪支配的自杀,确实有可能是冲动行为,但有些自杀行为是在强大理性支配下的行为,会有充分的准备和周密的安排。6.只有严重的抑郁症者才会自杀。不完全正确。有些严重的抑郁症者可能连实施自杀的动力和精力都没有了。那些处于抑郁加重、想要摆脱又无力摆脱的人自杀的危险性最大。
形成原因/自杀心理学
自杀行为的形成相当复杂,涉及生物、心理、文化及环境因素,根据精神医学研究报告,自杀的人70%有忧郁症,精神疾病者自杀机率更高达20%。在社会环境因素中社会的脱序现象---暴力、犯罪、毒品、离婚、失业等,以及个别情况因素中的家庭问题、婚变、失落、迁移、失业、身体疾病、其它自杀事件的影响与暗示等,都是影响自杀的成因。研究显示任何单一因素都不是自杀之充分条件,只有当它们和其它重要因素合并发生时才发生。
特征/自杀心理学
在认知上错误地觉知或解释外界的刺激,在思考上有不合逻辑的推论形式,而令个人形成负向的感受、较低的自尊、甚至形成罪恶感或无助感,最后即可能造成忧郁。在自杀行为发生前,于脑海中围绕着对死亡的看法,是不会动了、是不会回来了、是愉快的、不愉快的、是可逆的、不可逆的等,影响对自己、对未来、对社会的判断,是有价值的、无价值的、是有希望的、无希望的等,并会以文字、语言、或行为来表达「想死」的企图。
调适方法/自杀心理学
当有人谈及自杀念头时,你要认真考虑相信他的话,因为他可能有了麻烦,他正发出求援讯号,他也可能正打算把这想法付诸于行动,所以你不要忌讳,一定要做些什么。首先,你要对他----助人篇建立关系:对他表明你真诚的关切,主动关心他、鼓励他。聆听:一个想自杀的人最需要有人聆听他的心声、听出他的感受,这就是一种支持的力量。求援:当有立即的危机可能,请不要抛下他,你可与任何可咨询的机构或信赖的人寻求支持,或报警处理。自助篇所有发生于我,对每一个人来说它都会是相同不愉快的经验我没有任何理由需要独自扛下全世界的重担。我心中的痛苦与恐惧祗要说出来,就会像放下重担,让我松口气。若有需要,可以向我的家人与朋友寻求协助。经由电话与危机中心的心理咨询师或学校的辅导员谈话可以帮助我纾解情绪、提供救援。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9次
参与编辑人数:9位
最近更新时间: 16:53:03
贡献光荣榜1 年,4 月
以前一直觉得自杀的人是世界上最大的笨蛋,因为我一直认为,还有很多美好的事,我们没有经历过,还有很多地方我们没有去过,死亡是代表你已消失,你在也没有机会做任何事,然而现在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有些人会选择自杀,当一个人认为自身没有任何价值的时候,信念死了,肉体也会随之而死(选择自杀),当然,我怕死,我不会自寻短见,但我觉得我的信念完完全全的死掉了,样子难看,没人会在意你,这可真是一个看脸的时代,所以没人陪我一起玩,一起聊天,感觉我又是一个抑郁的人,但其实我也想活跃,但就是没人会理我,感觉自己不会人际交往,感觉自己无法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角落容得下我,军训的教官跟其他人都能玩得很好,但我试过跟教官搭讪,但他只是用爱理不理的态度回应我,发现颜值高的人就是会幸运,静静坐着都有其它人来搭讪,我有很多烦恼,但我不可以跟别人抱怨,因为别人不喜欢听抱怨,你只能学会倾听,但我自己心情都已经不好,都感觉好抑郁了,还这么去倾听,我只能把抱怨的话语关紧,但我好难受,好想哭,好怕我会得抑郁症,以我这样的穷人,怎么有机会去看心理医生,感觉前方好黑暗,只有我一个人在路上独行,其它人都是成群结队的,我摸不着路,感觉我没勇气再走下去了…
问答上篇:
问答下篇:
所有回答 :
自信的人是最美丽的,一切一切都是因为自卑形成的恶性循环
我也想摆脱自卑,但现实真会让我自卑&
已经19了,怎么才算长大了
。。心事说出来就好了,一切会好的
呵,没有这么好的心态&
慢慢来嘛,开心就开心不开心就不开心了~坦然些呗&
但我会经常不开心&
?长大就好了&
已经19了,怎么才算长大&
还好,还好~给自己找乐子就是了&
你其实很好,就是关注别人多过关注自己而已,另外,如果需要我可以免费为你咨询,原因是你本来就很好
好就不会没人跟我玩了?,,,是真的吗?你说的哦&
如果需要帮助,我会尽我的能力为你提供咨询服务!我每周都会提供四小时免费咨询,可以提前预约。&
我来回答 :
有问题?!现在就提问吧》 &
最新问答 :
& &All Rights Reserved. & &
登录壹心理
开始心理测试,收听FM,用心理学改变自己!
使用其它账号登录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_心理常识_大众心理学
中国本土心理学应用践行者
当前位置: > >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来源:心理常识
下面小编为大家介绍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的有关内容,希望对各位网友有所帮助。自杀是需要很大的勇气的。自杀者在自杀前会经过思想的反复斗争,这是做需要别人的帮助。你只要细心留意就会发现他们自杀前的行为异常表现,救他们于悬崖边上。那么具体来讲,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呢?  自杀并非突发。一般而言,自杀者在自杀前处于想死同时渴望被救助的矛盾心态时,从其行为与态度变化中可以看出蛛丝马迹。大约2/3的人都有可观察到的征兆。那么,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哪些特征?自杀者自杀前会有哪些异常行为表现呢?  据专业人士介绍,倾向于自杀的人,在认知方面都存在一些特征,比如:   自杀者一般认识范围比较狭窄,倾向于采取非此即彼和以偏概全的思维方式,以黑白、对错、好坏的简单二分方式来分析遇到的问题,看不到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不能对自己和周围环境作出客观的评价;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   在分析问题时,自杀者倾向于固执和被动,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归因于命运、运气和客观环境,相信问题是无法解决的和不可避免的;面对困难时,要么缺乏解决问题的技巧,要么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正确的估计,或者根本就不作任何的估计,其结果是经常选择了不适当的解决问题的方式;自杀者倾向于缺乏耐心,不现实地期望在很短的时间内能获得成功,如果某一解决问题的方式没有取得直接的、即时的成功,很快就会将其抛弃,结果他们在解决问题方面很难取得真正的成功。  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杀当作一种解决问题的手段;倾向于从阴暗面看问题,对人、对己对社会均是如此。表现为对全社会、特别是对周围人群抱有深刻的敌意,从思想上,感情上把自己与社会隔离开来。觉得自己没有前途,看不到个人和社会在将来可能发生的改变。这种悲观的心理可导致抑郁情绪,进而产生自杀念头;缺乏决断力,即犹豫不决,没有主见,同时行为又具有冲动性。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情感方面也有一些特征:自杀者通常有许多慢性的痛苦,焦虑、抑郁、愤怒、厌倦和内疚成为其情感的主要特征;他们对自己的这些负性情绪感到厌恶,很难接受;自杀者通常情绪不稳定,不成熟,表现出神经质倾向;冲动性地试图排除各种负性情感,如采取各种方法伤害自己,如酗酒、过量服药、捶胸顿足、用头撞墙、扯头发、暴饮暴食,甚至用锐器伤害手部、胸部和大腿等处的皮肤。  倾向于自杀的人,在人际关系方面的特征是:社会交往少,与周围直接的人际关系(家人、邻里、同事、朋友)常发生冲突,经常丧失已经建立的人际关系,同时害怕被别人拒绝;自杀者难以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新的社会环境使他们感到不适,导致社交性焦虑和逃避社交的行为。  自杀前的行为表现会有以下迹象:   言语上的征兆  直接向人说“我想死”,“我不想活了”或间接向人说“我所有的问题马上就要结束了”;“现在没有人可以帮助我”;“没有我,他们会过得更好”;“我再也受不了了”;“我的生活毫无意义”等表达厌世的话。或和别人谈论与自杀有关的事或开自杀方面的玩笑以及谈论自杀计划(包括自杀方法、日期和地点)等。有的人会流露出无助或无望的心情或突然与亲朋告别。  行为上的征兆  一些想要自杀的人会出现突然的、明显的行为改变,如中断与他人的交往或出现很危险的行为,也可能会有抑郁的表现。还有一些人会有条理地安排后事并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送人。部分人会频繁的出现交通事故,饮酒或吸毒的量也会增加。  最常见的6种自杀征兆   当一个人在同一段时间内有以下几种表现时,他(她)自杀的危险性就高:  1、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2、情绪明显不同于往常,焦躁不安、常常哭泣,行为怪异粗鲁。  3、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4、回避与他人接触,不愿见人。  5、性格行为突然改变,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6、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大约三分之二的自杀者都有可观察到自杀前的行为异常表现,如果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些征兆,那么,可能会挽救我们亲人或朋友的生命。专家告诫,对于有上述表现的熟人要引起重视,必要及时寻找心理医生进行开导。以上就是关于自杀前的行为表现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延伸阅读:
热门课程 / POPULAR COURSES
快速查询 / Quick CHECK您现在的位置: > > 正文曾经有过自杀倾向的人心理健全吗来源:转载&&发布人:热心网友&&&&发布时间:<font color="#15-04-02&&友情提示:【来访者提问】前不久认识了一个男人,他27了,似乎很早不上学打工了,现在跟别人合伙开了一家店。刚见他的时候觉得他很成熟,但是他的亲戚都说其实他一点都不成熟,急,经常跟老婆吵架。她跟他老婆是经人介绍的,很快就结婚了。他老婆脾气也急,店里的员工说有的时候他看他老婆眼神里都带着嫌弃,他有个四岁的孩子,有的时候见他对孩子很好,但是有的时候也会突然变脸呵斥孩子。孩子在幼儿园表现不好,他就会生气的说孩子不愿就滚,过了一会气消了他就把孩子搂过来问想吃什么,就给买。他说他以前想过自杀,我问他那他有试过吗?他就有点不太高兴的说你试过吗?我问他说你想自杀是因为在学校里得不到老师的关心吗?他说老师不管他更好,他出去打球就没人管了。后来再跟他接触的过程中,我发现他好像有些大男子主义,跟别人表面上说说笑笑的,但是很难敞开心扉跟别人交流,好像也很抵触,老说他很忙,很。我想问问老师,他这样正常吗?为什么老感觉他很难敞开心扉?应该怎么做,才能走进他的呢?【】-回复:其实,对于生与死的思索,很多人都有过。不知死焉能更好的活。但是,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些问题就想以结束生命来解决和面对,则是对自己人生的不负责任的表现。如果,能正视问题的所在,而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克服它,实现它,那么则会是一个超越。看了你上面的描述,知道他本人对有些事是逃避的,不愿正视面对的,也许在现实比较残酷,不能达到他如期的愿望,但也不能将不满投射到家人身上,有时对妻子好,有时对她不好,有时对孩子好,有时又显得很不耐烦,这都是一种不成熟的表现。如果想要现实更如意,就要加倍努力改善和提高自己,只有这样做了,才会一步步的实现自己,而不是在骂声与叹气中渡过余生。想要走到这个人的内心,找到他的突破口,就要找些短小而又震撼人心的小例子,说给他听,让他能去思考,通过例子,让他联想到自己的不足,这样,他就能慢慢接受你的意见和建议了。北极星心理咨询中心王永宁友情提示:&&(在线一对一咨询:<font color="#fa元/50分钟/次)男 | 吉林-长春 |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咨询方式:QQ文字/QQ语音/电话咨询次数:231次&&|&& 好评率(100%) 擅长咨询的问题:婚恋两性&|&认知自我催眠|减压择业厌学自残自杀社交恐惧焦虑强迫|抑郁疑病|性同性恋乱伦|亲子关系婚姻法|网瘾最近上线时间:4小时前&&&&阅读本文的人还感兴趣:推荐心理咨询师 >>百度广告
服务声明:本站旨在提供互动交流平台,心理咨询师及网友言论仅代表其个人观点,请谨慎参阅,本站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的提供专业的服务,使和帮助更多的人获益!
咨询中国--您的访问出错了
&您的访问出错了
很抱歉,您的访问出错了。
请检查您输入的网址是否正确。
如果您不能确认您输入的网址,请浏览,来查看您所要访问的网址。
&&搜索心理咨询师
您要咨询的问题:
婚恋两性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子女成长压力疏导认识自我
我也不知道
CopyRight ,版权所有当前位置:>心理资讯>心理杂文>性格情绪>详情
心理学专家解读自杀者的内心世界
16:13:56&&&&438次阅读
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有一些信号,例如跟好友道别,兑现承诺,将贵重物品送人等等。  一旦感到不对劲,请立即询问他,询问的技巧是其次,重点是“你问了”!不要试图去和他争辩,积极且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提供给他任何形式的“活下去的希望”。  ———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范方教授  近来,关于大学生自杀的新闻常见诸媒体,3月18日网友“走饭”的“微博自杀”迅速引起近两万人在网上的关注。前几日暨南大学两名女研究生分别以服老鼠药和跳楼的方式自杀,所幸抢救及时最终挽救了生命,而本月19日,广州某高校一位退休老师投河自杀去世。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采取如此激烈的方式结束生命?有自杀企图的人会有什么表现?在自杀行为被阻止后,要如何防止再次自杀行为的发生?在悲剧后,学校、社会、媒体要如何应对?  昨天上午,在广东科学中心和南方都市报联合主办的小谷围科学讲坛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专家范方教授带着百余听众走入自杀者的内心世界。范方表示:“通过适当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杀防治守门人’!”  大学生自杀率有所上升  据悉,《世界统计年鉴》显示,中国的自杀率从1987年的每10万人有22.6人自杀下降到2001年的每10万人有19.9人自杀。  “尽管这样,最保守估计中国每年有10万人以上自杀死亡。”范方称,自杀数据很难详尽地统计,根据他的经验判断,大学生自杀率有所上升,“归根到底,是心理抗挫折能力不够。”  范方告诉大家,自杀倾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平常的生活中,有自杀企图的人群经常有所表现。“通过自杀未遂者的回忆,我们对自杀者留下的遗书进行分析。”范方说,“其中可以看出,自杀者希望通过自杀摆脱痛苦、逃避现实、实现精神再生,死后进入天堂,牺牲自己使别人更幸福、惩罚自己的罪恶等。”  大部分自杀者会释放信号  范方告诉大家,有一些关于自杀的误区,是我们很容易犯的,例如,认为自杀事件一般没有先兆可循,防不胜防,“其实大部分自杀者都有一些信号,例如跟好友道别,兑现承诺,将贵重物品送人等等。问题是周围的人往往缺乏警觉,未能及时领悟这些信号。”另外,有人认为,当想自杀的人的情绪变得平静了,自杀的危险就降低了。“实际上这样一些人,在周围人放松防范情况下,会突然自杀。其实那是当他已经作出决定,死意已定,反而视死如归,更加平静。有自杀未遂史的人是自杀的高危人群,再次自杀的手段更具致命性。”范方说。  倾听与询问给“生的希望”  据悉,在国外,通过适当的学习,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杀防治守门人”,懂得如何辨认自杀行为,并对有自杀风险者作适当的回应或转介。  “其实这并不难,只需要你对这类人群有个基本的判断,然后主动关怀与积极倾听,适当回应即可,范方说,”当然,如果问题是你解决不了的,一定要求助专业人士,不要因为答应朋友对他们的自杀企图进行隐瞒,就不求助,这可能是唯一的介入帮助的机会!“  范方告诫听众,一旦感到不对劲,请立即询问他,“如果他不愿接受帮助或谈论,要坚持下去!”同时,这要在隐秘的地方谈,不要打断他,询问的技巧是其次,重点是“你问了”!不要试图去和他争辩,积极且专注地倾听他的问题,最重要的是:提供给他任何形式的“活下去的希望”。  ■现场  忧郁症患者求药方教授建议其“叹气”  昨天的讲座互动环节,众人纷纷举手要求提问,讲座时间因此延长了半个小时。主持人宣布讲座结束后,十几位热心读者围绕着范方教授,私下提问近两个小时,他们很多是为自己的孩子、自己的长辈咨询心理问题解决方法。  “在场的不少本身是病患,我尽量和缓,用平和的语气回答他们的问题”。范方告诉记者。  自杀有信号可能被忽略  Q:我们学校前几天发生了一起自杀事件,是我的一个朋友,她星期六的时候要考试,第二天早上的早餐都买好了,那天晚上突然就自杀死亡了,我想知道为什么?  A:这个我不敢妄下结论,总之我们相信自杀不是一个单一事件引起的,可能是这个考试或者是其他的压力因素引起的,但这绝对只是我们说的“扳机效应”,如果那个枪管里没有火药,你怎么去扳这个扳机,那个子弹是发不出来的。他肯定有很多的负面的积累,可能平常大家没有注意到,这些都是有一些信号会放出来的。  遇到坎坷时叹口气吧  Q:我是一个忧郁症患者,由于某种原因下岗出来打工创业,也经历了很多的苦,外面上看起来很风光,自己受了很多磨难,我现在有了两面性格,表面看起来很能干,但是一静下来,我就很失落,平时又强行把自己装扮得很正常。我想自杀,我前天晚上就差一点,遇到这种危机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A:首先,我非常敬佩你的勇敢,时刻在不断地战胜自己。希望你能记住,“为而不争”,为就是作为,争就是强求,所以不可强求,这一点很重要。你在最痛苦的时候,就要想“这个低谷过了之后就是往上走了”,人生有高峰、有低谷。如果出现特别坎坷的情况,深呼吸很不错,还有个方法:叹气。叹一口气的过程中你就会放松,叹气就是让人体从紧张到放松的过程,会很有用。还有可能的话,建议你有空的时候做做运动,例如瑜伽之类的,对于缓解紧张情绪很有好处。  台生有心事都找“张老师”  Q:中国很多学校也有心理老师,但是好像不是很专业,有什么可以借鉴的吗?  A:现在全世界,美国的体系比较完善。另外,台湾地区也做得非常好,比如说,他们每个初中、高中,学校里都有心理老师,都叫“张老师”,“张”即为放开、open、豁达的意思,他们的学生经常会说,“我要去看张老师。”其实是去咨询心理问题,而且他们没有觉得这是多么大不了的事情,整个社会很宽容、很理解。  ■有此一说  越聪明的人,心理越易出问题  “越聪明的人,越容易有心理问题。”在分析自杀人群的因素中,范方举了一个心理学实验,来说明自杀倾向的另一种可能。  范方介绍,心理学有一个试验:把一群老鼠放在一起,首先评估这些老鼠是否聪明———把老鼠放在一个迷宫里,重复十几次,哪些老鼠走出迷宫平均用时比较少,这些老鼠就比较聪明。心理学家把老鼠按聪明到不聪明编完号,然后各自放到一个笼子里去养,再用一个装置让老鼠碰到了之后可以吃到食物,但是每次碰到装置的时候会被电击。  “两个星期之后我们再去观察这些老鼠,我们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标号在前面的、聪明的老鼠一个个面黄肌瘦,而那些编号在后面的较笨的老鼠,一个个吃得白白胖胖,由此我们可以推断人可能也存在这样的现象。”范方说,越是有追求的、聪明的、能干的人,越容易出现心理问题。例如,大学生人群在同龄人中,是精英,有追求。然而,越多追求就越容易有不如意,就越容易有挫折感。“聪明的人经历痛苦打击之后,往往难以忘怀,就像聪明的老鼠忘不了被电击的痛苦,后面吃到食物的愉悦感替代不了那种受伤的感觉。我们发现,所谓的精英往往有更多的人出现情绪问题。”  ■应对建议  媒体:要提及自杀以外的选择  范方称,媒体在预防自杀方面是把双刃剑,在自杀事件发生之后,有些报道方式是不适宜的,“例如,以头条新闻报导、图文并茂,感性地、美化地报道自杀事件,或者对自杀手法作细腻地描写,这容易引起模仿。”而过分简化推论自杀的原因,将自杀的原因形容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会对有自杀想法的人有不好的暗示。  另一方面,媒体也能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在描述自杀者的精神健康状况时,不仅仅要关注其面对的压力,最主要的是,要提及自杀以外的选择,如提供给读者危机干预系统的服务方式的资料,“或者最好报道负面后果,例如自杀者被毁容和肉体受到痛苦等。要低姿态地报道对自杀者的悲哀。”  学校:考虑有同样风险的其他人  如果面对的自杀者是学校的学生,校方应该怎么去处理?范方认为,首先要考虑的是其他存在有同样自杀风险的人,“那些人对校方的做法或者采取的措施会怎么想?如果他们觉得自杀能够被学校重视,自杀能够带来想要的东西,就会鼓励他们自杀。”  范方提出,可借鉴国外某些国家的方法,“学校会搞一些小型的活动,大家来谈论如果这个人生前遇到的挫折,还有很多其他的办法可以解决,他应该走什么路,有什么办法可以想。或者如果不采取自杀的方式,他应该有什么样的好的前程。我们可以去憧憬他,他还可以为社会发挥什么作用,这对想自杀的人是一种很好的教育,对死者也是很好的纪念。”
微信扫一扫,开启免费咨询
1壹点灵励志情商冬令营温馨闭幕
2壹点灵携手央视,首席专家丁建略教授...
3卫生计生委等22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
4壹点灵教你一图看懂《心理健康指导意见》
5壹点灵男神教授丁建略“五维情爱研习...
6一扫阴霾 壹点灵解决用户烦恼超50万个
7壹点灵大力打造全方面内容平台 领导互...
8时间也化解不了的伤痛,唯有爱才能治...
9壹点灵携手阿里健康 打造心理健康直播新模式
10烦心事无法排解怎么办?你缺一个说心...
1心理不健康的几种常见表现
2不能让孩子使用智能手机的10大理由
3与其期待去改变父母,不如自己先有所担当
4有个妹妹究竟有多好?
5初入职场年轻人别整天忙社交圈
6放弃那些放弃你的人
7天阶夜色凉如水,水痕深处爱渐浓
8运动可帮你克服三种心理缺陷
9陪上司出差抓住机会做5件事
10在爱里“消失的人”
热门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暗示心理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