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费用,还是人工股骨头

股骨颈骨折全髋关节置换和半髋关节置换有什么区别?
髋关节是由髋臼和股骨头两个部分组成,全髋关节置换即髋臼和股骨头两个部分均需要置换,半髋关节置换准确的名词为人工股骨头置换,顾名思义,仅置换股骨头。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04期
全髋关节和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比较
【摘要】: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基金】:
【分类号】:R687.3【正文快照】:
传统采用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其骨不愈合与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率均很高。为提高其生活质量,采用人工股骨头或全髋关节置换术,可以较快速地重建髋关节功能〔1〕,是目前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比较理想而可靠的方法。随着人工关节材料、工艺及医疗技术的成熟和发展,关节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刘建国;陈洪瑜;姜涛;宋华伟;李贵斌;徐莘香;;[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5年10期
危杰!100035,毛玉江!100035,贾正中!100035;[J];中华创伤杂志;2000年03期
李佛保,盛璞义,韩士英,陈立言,杨忠汉,廖威明;[J];中华骨科杂志;1999年03期
吴立东,严世贵,何荣新,戴雪松,王祥华;[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赵瑛;[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董伟强,余楠生,白波,卢永辉;[J];广东医学;2001年05期
吴景明,白波,卢伟杰,余楠生;[J];广东医学;2002年02期
杨升平,胡锐明,陈镇秋;[J];广东医学;2002年10期
童星杰;[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年05期
陈古树,邱广宜;[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6期
王红旗;[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2年06期
顾龙殿,何家文,王永安,叶秀章;[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3期
刘宇军;[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6期
梅荣成,杨述华,丁援建,莫树喜,吴维才;[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勃;[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6年
姚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吴贵亮;[D];第一军医大学;2002年
罗军忠;[D];河北医科大学;2003年
王华民;[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徐峰;[D];吉林大学;2005年
张化武;[D];山东大学;2005年
宋德为;[D];辽宁中医药大学;2006年
曹卫友;[D];山东中医药大学;2006年
秦冠军;[D];第一军医大学;2006年
徐聪;[D];南昌大学;2006年
王立;[D];首都医科大学;2007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陈明国;孟伟正;袁奇亮;王斌;;[J];中原医刊;2006年20期
董德凡;刘明;凌能本;;[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6年2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韧,刘军,万利军,陈艳平,黄金华;[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1期
顾龙殿,何家文,王永安,叶秀章;[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3年03期
张秉文,中安秀,杨建业;[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2年04期
范丰川,荣国威,翟桂华;[J];中华骨科杂志;1997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王中怀;朱正华;黄玉松;;[J];安徽医药;2011年09期
姜荣华;刘建军;吴敢龙;;[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1年16期
黄宝杰;李建法;彭建南;李宝璇;;[J];中国当代医药;2011年24期
桂先革;曾晖;熊奡;康斌;张勇;陶可;辛风;;[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2011年02期
李瑞龙;张强;;[J];医学综述;2011年14期
何顺;;[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20期
艾建平;;[J];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电子版);2010年06期
陈洪强;赵滨;刘炯;陈艺新;田智勇;;[J];贵州医药;2011年05期
叶军;白龙;谢振宇;;[J];中国医药指南;2011年17期
杨月飞;杨国忠;翁齐列;;[J];临床骨科杂志;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金思东;诸葛天瑜;李恩典;王西迅;吴晓君;何建军;孙捷;袁浩;;[A];第十四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马立峰;郭艾;吴杰;李强;杨波;喻飞;王迪凡;;[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卢晋;马信龙;马剑雄;孙晓雷;付鑫;;[A];第十八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郑兴礼;郑胜利;郑毅;巴兴中;谭天双;郑启明;;[A];跨世纪骨伤杰出人才科技成果荟萃[C];2004年
陈爱国;张俊华;;[A];2007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7年
吴宏斌;杨述华;杜靖远;郑启新;邵增务;;[A];泛长江流域骨科新进展暨第九届全国骨科护理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7年
朱凤春;袁学松;;[A];全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二次学术年会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第十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周玉坤;;[A];2006年贵州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高立军;马英杰;;[A];第十二届全国临床医学影像学术会议、第四届东北三省放射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张松;蔡荣;付堂贤;;[A];2009第一届贵州骨科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医院骨科主任医师 郭仲华;[N];健康报;2011年
王明新;[N];大众卫生报;2003年
马宁;[N];保定日报;2008年
汤宏铭;[N];医药养生保健报;2009年
;[N];健康报;2001年
河北省唐山市
张威;[N];健康时报;2009年
吴官保;[N];大众卫生报;2002年
石家庄市神通骨科研究所所长
副主任医师
郭海牛;[N];河北科技报(农村版);2000年
李晚秀;[N];中国中医药报;2000年
北京朝阳医院关节外科教授 曲铁兵;[N];健康时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刘月驹;[D];河北医科大学;2012年
李智勇;[D];河北医科大学;2011年
姚琦;[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8年
周峰;[D];苏州大学;2003年
李光灿;[D];中南大学;2004年
陈向阳;[D];苏州大学;2006年
展影;[D];天津医科大学;2010年
周建伟;[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12年
马韧石;[D];吉林大学;2012年
温茜;[D];南方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桂先革;[D];汕头大学;2011年
孙阿北;[D];大连医科大学;2011年
李哲;[D];中国医科大学;2010年
施进兴;[D];福建医科大学;2008年
袁堂波;[D];苏州大学;2011年
俞冲;[D];浙江大学;2011年
汤亮;[D];山西医科大学;2010年
范恒;[D];山东中医药大学;2012年
王兴宇;[D];山西医科大学;2011年
秦研鹏;[D];吉林大学;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_百度文库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医学信息2011年8月第24卷第8期MedicalInformation.Aug.2011.Vol.24.No.8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颈骨折
(开封县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100)
摘要:目的讨论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方法从2005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共收治高龄股骨颈骨折83例,人工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关节置换50例。结果与结论全髋置换适用于年龄50~70岁之间并有位头下型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运用于大于
70岁股骨颈头下型、经颈型、全身情况差或伴有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病后遗症病人。关键词:股骨颈骨折;人工股骨头置换;全髋关节置换;假体松动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股骨颈骨日益增多,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治疗疗效不满意,且并发症多,我院在2005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股骨颈骨骨折病人83例,均行人工股骨头或全髋置换术,疗效良好,回顾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83例患者,男38例,女45例。年龄50~70岁,平均
73岁。头下型、经颈型、陈旧性骨折其中高血压43例、冠心病20例、糖尿病5例、慢性支气管1例、股骨头置换33例、全髋关节置换50例。
1.2方法患者住院后积极完善术前检查,并行患肢外展中立位、牵引。手术时间控制在伤后36~48h,并均采用髋后外侧切口,人工股骨头置换应用于患者年龄大于70岁或有其他较严重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为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一般在1h左右完成,手术中应用电刀止血,失血量相应减小,全髋置换手术时间相对较长,失血量大,创伤也大,我们选用于患者年龄在50~70岁之间,且无严重其他疾病。两组术中后者并发症发生率低,共3例,为尿路感染,患侧下肢静脉血栓,给予对症处理后痊愈,两组术后病人行早期功能锻炼,术后24h,开始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6000u,1次/d。2结果
两组患者早期功能锻炼均有不同程度切口处疼痛,平均住院时间15d及18d。随访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6~36个月平均15个月;全髋置换组10~48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结果发现①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后:患者髋疼痛多于全髋置换术,特别是在术后6个月~20个月不同程度髋疼痛有14例达24%。全髋置换组有8例约6%。髋疼痛且症状较轻。②人工股骨头置换有5例不同程度髋臼磨损,3例
收稿日期:
在术后36个月出现,2例在术后50个月出现,同时伴有功能不良,翻修2例;行全髋关节置换,全髋置换组出现2例假体柄下沉松动,因不影响功能暂不处理,出现2例髋臼高分子聚乙烯臼磨损严重,活动时有卡壳现象和脱位,翻修手术仅更换同产品规格高分子聚乙烯臼。
按照Harris评分标准,即疼痛44分,功能47分,关节活动度5分,畸形4分,对随访患者评估,人工股骨头置换组评定为优者20例,良8例,丙3例,差2例。全髋置换组评定为优者45例,良3例,丙0例。3讨论
高龄股骨颈骨折行保守治疗和内固定术,骨折不愈合率及股骨头坏死率均较高,切骨折愈合需长时间,在此期间内患者不能活动并发症多,采用关节置换能很快解决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比较两种术式,人工股骨头置换费用少、创伤小、中远期并发症发生率高,且尤其是持续并发症-髋臼磨损。但全髋关节置换相对股骨头置换手术技术要求高,髋臼安装要准确到位,否则易造成关节脱位,髋臼高分子聚乙烯臼磨损严重时,可出现假体松动或关节后外侧脱位,但随着人工材料,工艺医疗技术成熟和发展,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日益延长,做为基层医院面对广大农民患者,结合患者自身经济状况即全身状况年龄大于70岁,股骨颈骨折头下型、经颈型,并移位,首选人工股骨头置换,减少创伤,降低费用,叮嘱患者减少负重活动,延长假体使用寿命。对于50~70岁之间患者全身情况良好经济条件允许,最大限度恢复生活工作能力,减少并发症,避免在此手术翻修,应首选全髋关节置换术。
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临床手术治疗
颜川江,吴辉耀,陈金石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医院,重庆
!!!!!!骨盆骨折是一种较常见的创伤,多见于交通事故、压砸伤及高处坠落伤,往往为高能量所致,可引起骨盆环完整性的破裂和髋臼骨折,常伴有大出血。传统以骨牵引、悬吊、石膏固定等保守治疗,但常因骨折复位不良造成骨盆畸形,肢体短缩疼痛,以及肢体废用性萎缩等并发症。目前多主张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盆骨折,可降低其住院和卧床时间,减少并发症。我科2009年8月~2010年8月间采用手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3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36例,男22例,女14例,年龄15~62岁,平均
35.6岁。致伤原因均为高能损伤,其中车祸伤15例,塌方9例,坠落伤6例,重物砸伤6例。均存在不同类型的合并伤:胫腓骨骨折14例,股骨骨折10例,肱骨骨折6例,髋臼骨折4例,跟骨骨折2例。其
收稿日期:
中失血性休克18例,尿路损伤5例,脑外伤6例。根据术前X线片资料,采用Tile骨盆骨折分类方法进行分类,B1型8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6例,C2型8例,C3型3例。1.2治疗方法1.2.1术前处理
本组36例中,伴严重失血性休克者18例,首先抗
休克治疗,快速输血、补液,同时积极止血,处置危及生命的合并症。B型19例旋转不稳定行骨盆吊带固定;C型17例旋转加垂直不稳定行患侧股骨髁上牵引。均摄X线片,21例行CT三维重建以明确骨折部位及移位的方向、程度,确定手术入路及固定方式。1.2.2手术方法
在病人全身状况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后,一般
在伤后6~10d施行手术。患者取仰卧位,移位不明显者采用局部麻醉,骨折移位需要手术中复位患者采用腰麻。对B型骨盆骨折采用前路或同时前、后路固定,对C型骨盆骨折均采用前、后路同时固
贡献者:刀针医
喜欢此文档的还喜欢当前位置: >>>
人工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问题和方法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进行股骨头置换,B组40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情况,通过电话或者门诊随访18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
阅读技巧:Ctrl+D 收藏本篇文章
 【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置换与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进行股骨头置换,B组40例进行人工全髋置换,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情况,通过电话或者门诊随访18个月,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P&0.01),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P&0.01),术后引流量少于B组(P&0.01)。A组发生假体脱位以及假体松动的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术后关节疼痛率显著高于B组(P&0.05),可起身后立即行走的百分率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股骨头置换适用于高龄耐受性较差,对术后功能恢复要求不高者。
  【关键词】人工全髋置换;股骨头置换;老年;股骨颈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7.3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5.03.017
  Comparison of effects of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LAI Yingjing,JIA Shiqing,LIU Changsheng,CHEN Tao,ZHANG Xiang
  (Yulin Orthopedics Hospital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Yulin 537000,Guangxi,China)
本文由WwW. 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学论文和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
  【Abstract】Objective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s of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 and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Methods80 cases of femoral neck fracture admitted to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 and group B according to random number table,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group A underwent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and the group B underwent 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Then,related conditions in preoperative period were compared between groups.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phone or outpatient for 18 months,and then postoperative recovery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Operative time of the group A was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0.01),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0.01).Postoperative drainage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0.01).Percentage of prosthetic dislocation and prosthetic loosening of the group A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0.01),rate of postoperative joint pai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 (P&0.01),and percentage of patients who could walk immediately after getting 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group B(P&0.01).Conclusion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is suitable for elderly patients who have poor tolerance of treatment and low demand for functional recovery after operation.
  【Key words】artificial total hip replacement;femoral head replacement;the elderly;femoral neck fracture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性疾病的发生率显著升高,其中老年患者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人数亦同时增加[1]。老年人群发生股骨颈骨折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因为骨质疏松,尤其是绝经后的老年女性,其骨密度和性激素显著下降;其次是因为髋关节周围的肌群出现老年性退行性改变,肌张力明显降低,对于较为剧烈的外力难以起到有效的抵抗作用[2]。老年人发生股骨颈骨折,往往合并有骨质疏松,营养不良以及免疫力低下等老年性改变,加上机体合并的多种内科疾病以及长期卧床而引发的多种并发症,如不及时治疗,将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生命安全[3]。目前,常用于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有人工髋关节置换以及单纯的股骨头置换术,其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各有利弊,本研究主要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A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60~88岁,平均(71.8&5.1)岁,陈旧性骨折19例,新鲜骨折21例,左侧16例,右侧24例,致伤原因:跌伤28例,交通损伤10例,压伤2例,移位程度:GardenⅢ型21例,Garden Ⅳ型19例。B组40例,男16例,女24例,年龄60~87岁,平均(71.8&5.2)岁,陈旧性骨 本文由WwW. 提供,毕业论文 网专业代写教育教学论文和毕业论文以及发表论文服务,欢迎光临折20例,新鲜骨折20例,左侧15例,右侧25例,致伤原因:跌伤29例,交通损伤10例,压伤1例,移位程度:GardenⅢ型22例,Garden Ⅳ型18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签署手术同意书及麻醉同意书,并申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两组患者的年龄、骨折时间、骨折部位及移位程度、致伤原因等比较差异均无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1.2.1A组(股骨头置换)手术方法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完成手术,术中取健侧卧位,于股骨大转子中心点后缘外侧入路行长约10 cm切口,逐层分离皮肤、皮下组织、筋膜层,分离肌肉,切开髋关节关节囊直至暴露骨折部位。采用股骨头取出器将离断股骨头取出,使用摆锯将股骨颈残端进行整形,保留股骨颈的短骨距离约1.0 cm,适当对股骨上骨髓腔隙进行扩髓处理后安装合适大小人工股骨头柄与金属头,将金属头置入髋臼内后行C型臂透视,明确复位后,缝合伤口。
  1.2.2B组(全髋置换)手术方法 选择腰硬联合麻醉完成手术,术中取健侧卧位,并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法暴露骨折部位,取出股骨头后对髋臼进行清理,并采用髋臼锉由小至大磨平髋臼的软骨面,观察髋臼软骨下骨板,一旦出现点状渗血后,测定患肢前倾与外展角度,置入合适大小人工髋臼并固定,之后采用与A组相同的方式处理股骨颈残端,并置入人工金属头。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情况,
更多相关论文
------分隔线----------------------------热门搜索:
全国免费电话:
咨询电话:010-
7*24小时电话:
投诉监督:010-
投稿邮箱:
热门期刊推荐
老年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护理来源:网络作者:网络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明显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2009年4...
  由于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目前人工关节置换手术已明显增加。全髋关节置换术是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中最为有效的手术,术后配合有计划的康复训练,能最大限度地改善关节功能,矫正畸形和缓解疼痛。2009年4月~2010年4月收治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34例,均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34例,男9例,女25例,年龄65~90岁,平均75岁,左股骨颈骨折患者19例,右股骨颈骨折患者15例。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患者骨折后易产生忧虑、悲观等不良情绪,应做好心理安慰工作,向患者讲解手术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介绍同种手术成功病例,消除患者对手术及假体植入的恐惧和忧虑心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全面检查:了解各系统功能状况,包括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血糖、血脂、心电图、心、肺功能等测定。如有贫血应及时纠正,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者,血压控制在150~165/85~90mmHg,血糖在7mmol/L以下再实施手术。      术后护理   病情观察:术后给予持续吸氧及心电监护,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及切口引流管是否通畅,注意引流液的量、性质,经常挤压引流管,保证引流的通畅。若每天引流量>400ml,色鲜红,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术后24~72小时引流量≤50ml可考虑拔管。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脱落。   体位护理: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患肢置于外展15°~30°中立位,患足穿“丁”字鞋,双腿间放置梯形垫,防止髋关节脱位。无论是搬动患者还是护理操作、协助排尿排便,要将髋关节及患肢整个托起,患肢稍外展,水平放置。严禁屈曲、内收、内旋。以防术后假体脱位。密切观察患肢远端血运及足趾活动情况,如肢体颜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检查处理。   疼痛护理:术后的伤口疼痛可影响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饮食、睡眠和休息质量,从而影响伤口愈合的速度,同时也可影响患肢功能康复锻炼。首先要评估患者疼痛的性质、时间和程度,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活动、睡眠,听取患者主诉,分散其注意力,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吲哚美锌栓,每晚1粒肛塞或术后使用镇痛泵。   防止并发症发生:①感染:术前及时诊治感染病灶。术后严格执行无菌护理操作。保持引流管通畅,避免受压且注意有无血块凝结而阻塞引流管。术后24小时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和性质,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术后72小时拔除引流管,保持切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②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早期行患肢功能锻炼,做踝关节及足趾的屈伸运动,进行股四头肌和腓肠肌等长收缩训练。患肢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在术后8小时常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4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连续注射10天,也可预防性使用小剂量阿司匹林、丹参等,以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待患者引流管拔除后患肢穿弹力袜。一旦出现患肢肿胀、压痛和浅静脉曲张,应考虑急性静脉血栓形成,需严格卧床,抬高患肢,避免剧烈活动以防栓子脱落造成肺、脑栓塞,并予抗凝、溶栓治疗。      出院指导   嘱患者3个月内避免两腿交叉,不要卧于手术侧,不要坐低沙发、矮凳,坐在椅子上不能将身体前倾,不要弯腰拾地上的东西,不要做在床上屈膝,排便不能采用蹲位,以免造成髋关节脱位。强调维持髋关节活动度及增强髋部外展肌肉力量的重要性,避免急速行走或赛跑。出院后6周、3个月、6个月应定期返院检查。   本组34例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无1例并发症的发生,从中体会到周密的术前准备和密切观察术后病情变化,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术后还要认真指导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要领,详细做好出院指导,以防止假体脱出,最大限度地恢复髋关节术后功能。      参考文献   1 罗凯燕,喻姣花.骨科护理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