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如何运用消去法解题矛盾论来解题

学习与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
我的图书馆
学习与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
学习与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  运用《矛盾论》的观点理解《实践论》和运用《实践论》的观点理解《矛盾论》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知行统一观。运用《矛盾论》的观点理解《实践论》。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认识与实践,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现象与本质,知和行,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都是对立统一的。运用《实践论》的观点理解《矛盾论》。矛盾的特殊性是认识的出发点,矛盾的普遍性是认识的发展,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是矛盾的转化,由现象深入到本质是认识的深化,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认识的两个方面,总之在实践过程中必须坚持两点论,重点论,和转化论的基本观点。&  1、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否定了事物矛盾的法则,否定了上层建筑的反作用,否定了政治思想工作的作用。只顾忌经济建设而无视政治思想工作的重要。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是一个矛盾的运动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一对基本矛盾,既要抓经济建设也要抓上层建筑的反作用,才是抓国内建设的辩证法。不能只顾及一方而忽视或放弃另一方,“政治是统帅是灵魂,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就是发挥上层建筑的反作用,保证经济建设的方向和经济建设的目的与进程。搞党政分开,搞政企分开,把党委集体领导变成厂长(公司)总裁(经理)负责制,就是把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的双方割裂开来,孤立起来,这一切都是违背唯物辩证法的,也违背了社会主义企业的制度原则,重弹“专家治厂”,“教授治校”的修正主义老调,从理论上的修正主义变成了制度上的修正主义,最后走向了资本主义。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谎言掩护下,在本国却发展了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了本国的官僚买办经济,发展了虚拟经济,投机商经济。诈骗经济,而不是人民的经济。人民经济遭到了巨大破坏。集体实体经济解体,瓦解了人民公社和大批的国营企业,瓦解工矿企业,商业企业。物价上涨,生产过剩,货币贬值。&  所谓中心不过是个相对的概念,几何意义或物理意义的中心不过是一个参考坐标,中心的选择具有任意性,根据需要来选则中心。就像在太阳系里选择静止的坐标点一样,选地球还是选太阳作为中心都具有相对性(宇宙本来是无中心的),都不能改变太阳系的固有运动,不影响太阳系的根本矛盾即引力之间的相互作用。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一个社会里只有各种矛盾和矛盾的方面,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不存在什么中心矛盾与边缘矛盾的问题。中心论混淆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否定了事物的内在矛盾运动的法则。否定了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转化的规律。中心论必然导致中心不变论和僵化论,是典型的形而上学的观点。以谁为中心并不能改变社会的矛盾存在和矛盾的属性。但是只抓经济不抓政治,片面改变经济基础就会改变上层建筑,这就是社会与自然规律的区别。&  2、运用《实践论》的观点分析摸论,摸论是违背了实践论的观点的。毛主席所说的实践是人们的社会实践,是具有能动性的实践。不是个体的盲目的探索,更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式的行动,也不是盲人摸像,管中窥豹,癞蛤蟆坐井观天式的行动。实践是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的实践。摸着石头过河,只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排斥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属于盲目实践。在生产中片面强调科学技术,在实践中片面排斥科学理论。在摸论和第一生产力论中的科学被置于两个极端的位置。在一个领域捧上三十三层天,一个领域打入十八层地狱。摸论把理论和实践的关系搞乱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指导性文献,把它抛开去蹚浑水,去瞎摸,涨潮了能不淹死吗?&  矛盾是客观的,是普遍的,矛盾的对立与斗争是有规律的。如何认识矛盾,分析矛盾,解决矛盾,这必须要坚持认识论的辩证法。所谓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从矛盾的特殊性的认识出发,透过现象看本质抓规律,使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相符合。  3、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生产力。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出发,可以得出结论: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也有特殊性的意义。在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他都没有普遍性,在任何一个历史阶段中也没有普遍性。科学技术不是第一是生产力才是普遍现象。无论在古代还在现代,在社会主义还是在资本主义社会,或者在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中的各个时期,科学技术都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的特殊意义表现是: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其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在一个国家的各个地区的发展水平也是不均衡的,在不同领域内也具有很大的不同,科学技术也是伴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发展的,总之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但是无论在什么时候和地方都不是第一位的。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中,在各种工农业生产中,在工农业生产过程的始终,在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中,科学技术从来都不是第一生产力,也不可能成为第一生产力。&  以农业生产为例:在古代的原始农业中先后出现了刀耕火种,象耕鸟耘的生产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里,靠天吃饭,农业和农业技术基本是同步发展的,而且农业和农业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极缓慢的,逐渐有了耒、耜、犁、锄、镰、镐等农具的发明,农业科学也局限在时令季节天文气象水利等方面,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在人民公社时代农业科学技术不是第一生产力,那个时候才开始提倡科学种田,有了机械化,电气化,化肥化等农业科学和技术,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开始增加。在包产到户,联产承包的时代,科学技术也不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不但没有增加反而在减少。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科学技术也不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和规模提高和扩大,但是劳动者的管理生产的作用是不能被机器彻底取代的。生产劳动者的减少并没有改变劳动者作用的性质。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者能动的主导作用是第一位的。在人类社会的各个历史发展阶段中,在生产劳动的各个领域中,劳动者都是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是具有能动性的生产力要素,没有了劳动者的生产劳动就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生产力。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生产中,劳动力虽然是廉价的,科技水平也提高了,但是劳动者还是不可替代的发挥作用,科学技术依然不是第一生产力。生产劳动决定科学技术,而绝不是科学技术决定生产劳动。&  4、运用《实践论》的观点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论断是唯心主义的。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之第一的和基本的观点。先有实践后有实践的产物,科学技术是工农业生产劳动的产物,而不能反过来说,生产劳动是科学技术的产物。在社会实践中科学技术是排不到第一位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颠倒了生产实践和科技的位置关系,只看到科技的作用,并且把它绝对化了,就是唯武器论的观点,还不属于唯生产力论的观点,唯生产力论是离开生产关系强调生产力,但是强调的是生产力要素的全部,而不是片面强调其中某一个要素,科学技术,在过去和现在都未曾发挥过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在将来也不可能成为第一生产力。&  5、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不争论。不争论就是违背了唯物辩证法对立统一的法则。有条件的相对的统一性和无条件的绝对的斗争性相结合就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中始终存在两个阶级,两种思想,两条道路,两条路线的斗争。这个斗争是客观的现实的,有时也是很激烈的,采取回避,掩盖或压制的手段控制人民的思想和言论是愚蠢的做法,什么姓社姓资不争论,实际上就是不许争论,和旧社会的莫谈国事没有什么区别。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怕争论,不争论是因为手中没有真理,只有真理才不怕争论。走什么路不许争论,只许跟着走,当绵羊好了,走上断头路大家一起跳下去一起死掉。毛主席历来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鼓励人民要敢于争论。大是大非的路线问题必须站出来敢于争论,这是唯物辩证法的思想方法。没有遵义会议的争论,就没有红军后来的发展壮大,有了积极的思想斗争革命才有了转机。公社解体不争论,国企下岗不争论,股改不争论,教育产业化,医疗市场化,市场经济,城镇化都不争论,还有什么民营,民资,民企,保税区,自贸区之类的东西都不争论,顶层设计就是不争论,美国设计也不争论。晚清的宪法和法律改革也外国设计,国民党的法律改革也是外国设计也都不争论的,最后都设计死了。要活命要发展还得靠自己设计,要有毛泽东思想的积极引导的争论。&  6、运用《矛盾论》的观点分析生产力。生产力——社会生产力。生产力具有社会性和历史性。生产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生产方式的内容和形式。生产力内在的矛盾是人与物的基本矛盾。物又包括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和工具。如果没有人,没有劳动者就不能形成生产力,只有工具和劳动对象没有劳动的主体存在,工具不能主动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出劳动产品的,所以道理很简单,劳动者才是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但是也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是主要的,有时的作用也要发生一些变化的,也就是人与物的关系不是一成不变的。工具和科技是生产力,但是不能排在第一位,工具和科技都是生产劳动的产物,是母子关系,而不能是反过来的。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社会生产决定科学技术的水平和规模。科学技术对生产有反作用,影响生产的效率,但是生产又会促使科技革命的。总是相互作用的。不是第一、第二的僵化固定不变的关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7、运用《实践论》和《矛盾论》的观点分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观点既违背了事物矛盾的法则,也违背实践第一的观点。&  科学技术是社会劳动生产的产物,而不能反过来。人类社会总是先有劳动生产,后有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和文化一样并不是从来就有的,都是劳动创造的成果。社会的劳动生产决定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和方向,科学技术促进劳动生产的规模和效率。人类社会有了农业生产劳动逐渐产生了农业科技,有了工业生产才有了工业科技,有了医疗才有了医疗科技,有了教育才有了教育技术。“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就是生产决定的”——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意味着生产力诸要素是有排序关系的而且排序是固定不变的。这是违背了对立统一的规律的。生产力诸要素的作用不是固定不变的,起作用也会随着时间地点和条件而变化的。.&  科学技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但是又不能自发地也不可能全部都转化为生产力,一定是通过劳动者的能动作用才能参加到生产劳动过程中,国家专利局每年的科学技术专利项目都在增加,但是大部分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有统计说我国高校成果转化率平均不到20%,真正实现产业化的不足5%。这就说名并不是所有的科学技术都能自动地转化为生产力。还有更多的科学技术根本就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在商品社会,科学技术是商品,可以是骗取科研经费的幌子,是获取剩余价值的价值,为剥削阶级服务,科学技术可以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科学和技术也是一对矛盾,把科学和技术放在一起说,称为科学技术,实际上混淆了二者的区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一定都会变成相应的技术,但是任何技术都包含的一定的科学原理。科学和技术是有区别。相对技术而言科学是抽象的,技术中包含着科学,科学中也有技术,技术都是现实的具体的,没有抽象的技术。工业技术,农业技术与自然科学紧密相关的工程技术,电子技术,数字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铁路,航空,航海,航天等技术,军工技术,电信技术,信息技术等门类都是具体的技术。现在城乡普遍泛滥的各类毒品既是生物化学科学技术的产物,本身也包含生化制药技术,科技含量都很高,但绝不是第一生产力,也不应该得到尊重,反而遭到正直的人们的唾弃。&  8、运用《矛盾论》的方法来分析“发展”,发展就是事物的矛盾运动方式,是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与统一,是事物内部的矛盾运动过程,事物矛盾对立的双方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结果,矛盾的运动和发展过程是有条件、有方向的,也就是矛盾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事物矛盾发展具有客观性,物质性,过程性,阶段性,规律性。社会的矛盾运动即社会的发展。社会的经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在阶级社会里政治和经济也是一对基本矛盾,经济内部也包含着矛盾,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社会矛盾的发展虽有一定的规律,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可以认识它和利用它,但是不能违背它的客观性,过程性和方向性。违背了社会的发展规律,倒行逆施,阻挡历史车轮的前进方向,走回头路。就会付出巨大的社会和历史的代价。&  9、“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切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什么不可以分析的。古代知识与现代知识,中国知识与外国知识都是可以分析的,自然科学的知识和社会科学的知识也是可以分析的,没有哪一种知识是不能分析的。笼统地讲尊重知识,对知识不加分析地尊重是错误的,过于简单化,庸俗化。知识不都是科学真理,有的是片面真理,有许多知识是违反科学的是谬误,宗教和唯心论还有形而上学也是知识,马克思主义是批判唯心主义的。人才是有阶级性的,不能对哪个阶级的人才都无条件地讲尊重。只有那些愿意为人民利益工作的人才是最应该受到人民的尊重。“知识的问题是科学的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毛主席这里说的知识是科学的知识。对于知识要分析,对于人才也要分析,要人尽其才,发挥作用,为人民服务。正是由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这两句愚蠢的口号包藏着私货,所以说的和做的完全是两回事。毛泽东思想是知识,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反而去尊重那些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东西。广大的工人和农民都是国家最宝贵的人才,同样得不到尊重,让他们下岗失业,压制着千百万的本国人才不用,却跑到资本主义国家和地区去搞什么花费巨额资金引进人才。这是什么人才观?什么人才标准?尊重什么知识?尊重谁的人才?&  10、片面强调实事求是,而不讲应该怎样实事求是,不讲怎样才能做到实事求是,不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实事求是当做口号,到处空喊,不讲运用唯物论的认识论和辩证法。就是片面性,就是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认识路线。摸石过河是实事求是吗?那是盲目行动。打着实事求是的幌子破坏了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指鹿为马,颠倒黑白,篡改和伪造历史,不仅没有实事求是,反而违背了事实求是的认识路线。实事求是不是从现象到现象,更不能从假象到假象,而应该从现象到本质。抓住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发表评论:
馆藏&2071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我的图书馆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矛盾论》、《实践论》导读
(一)中国革命的曲折经历
(二)党内存在错误的思想路线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不断发展
(一)《实践论》的基本思想
(二)《矛盾论》的基本思想
(一)《实践论》与改革开放
(二)《矛盾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
发表评论:
馆藏&81552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转]&[转]&[转]&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1.75亿学生的选择
高二政治矛盾论该如何理解及如何做题如题 就快期末考了 矛盾论理解有点问题不是很尽人意 做题的时候方法论及原理不知道体现在哪里
实力唱将d87h0
矛盾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即对立统一.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且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即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方法论】: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善于全面分析矛盾,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反对片面性、一点论【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处理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两个基本点的关系;说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贯彻邓小平一系列“两手抓”的思想: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犯罪,一手抓经济建设、一手抓民主法制,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说明在我国经济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市场与宏观调控、速度与效益、效率与公平、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产与消费、经济与教育、经济与人口、经济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等矛盾;说明在我国政治生活中,要正确处理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等矛盾;在社会生活中,要正确处理谦虚与骄傲、先进与落后、成绩与问题、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矛盾.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利用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统一;说明在看待任何事情,要看到事物的利弊、好坏、取得成就和存在不足两个方面,如网络,科技,基因生物,克隆等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表现在,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矛盾的特殊性是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原因. 【方法论】: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不能混淆不同性质的事物,因为“万物莫不相异”;说明我国农村在致富的过程中,不同的地区状况所走的路子不相同;说明我国城市企业在改革中,企业自身现状不同,经营方式、改革方式也不同;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市场与宏观调控相结合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在不同的地区、领域、部门、行业和不同的时期,二者相结合的范围、程度和形式也应有所差别;说明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必须区分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不同性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说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坚持因地制宜,各个地方应该有所不同.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相互联结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没有特殊性就没有普遍性.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不包含普遍性的特殊性也是没有的.二者在不同的场合可以相互转化.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特殊性.在这个场合为特殊性的东西,到另一场合则变为普遍性.【方法论】:这一原理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事物,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一原理也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各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原则的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哲学依据.即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把矛盾普遍性与矛盾特殊性结合起来.【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等工作方法;说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共同特征和基本原则,如生产资料公有制、按劳分配、共产党的领导等,又要立足于本国的实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说明邓小平理论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的辩证统一;说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具有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而且具有中国特色,适合中国国情.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方法论】: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坚持两点论和一点论的统一;说明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经济建设作为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其他工作都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中心,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说明在经济建设中,要把农业放在重要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要抓好粮食生产,粮食是基础的基础;说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心环节,是转换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说明国有企业改革要集中力量抓好国有大中型企业和企业集团,进一步放活国有小企业.
注:注意题目中出现的重点、主要、关键、中心、首要、第一、核心等词体现这一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在事物内部居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叫做矛盾的次要方面.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次要方面对事物的性质也有一定的影响.二者在一定条件下也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我国现阶段,要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说明对待股份制,不能笼统地判定它的性质,国家和集体控股,股份制就有明显的公有性质;说明国有企业从现状上看,绝大多数向着提高经济效益的方向发展,但也确有少数企业面临困境和问题;说明建国后特别是二十年来的改革开放,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绩,这是主流,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在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还存在着不少矛盾和困难;说明实行“一国两制”以后的中国,国家的主体是大陆的社会主义制度,所以我国的国家性质仍然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说明我国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奉公守法、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这是主流,但是也确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所以要加强廉政建设;说明青年的绝大多数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注:主次矛盾的关系原理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的关系原理结合起来就是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之中的重点)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和方法论(事物发展原因原理)【原理内容】:事物变化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又要进一步扩大开放,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说明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关键要靠自身努力,同时需要外部力量的支持;说明企业发展既要转换内部经营机制,又离不开一定的外部环境;说明个人的成长首先要靠自己的主观努力,同时也不能忽视外在条件的作用;说明我国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要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学会解疙瘩——我怎样在工作中学习运用《矛盾论》的思想--《前线》1964年24期
学会解疙瘩——我怎样在工作中学习运用《矛盾论》的思想
【摘要】:正 工作上出现问题,就好比一条绳子上打了个结子,我就管它叫“疙瘩”。以前我对工作中的疙瘩并不十分注意;但是,当我作组长和团支书之后,就发现工作中到处都是疙瘩。社会工作多了费精力,占时间,结成了疙瘩;说话不注意,对同志们关心不够,同志们有意见,结成疙瘩;本组工作和外组工作配合不好,又结成疙瘩;我们服务态度不好,旅客有意见,也结成了疙瘩。
【作者单位】:
【关键词】:
【正文快照】:
工作上出现问题,就好比一条绳子上打了个结子,我就管它呼“疙瘩”。以前我对工作中的疙瘩并不十分注意;但是,当我作组长和团支书之后,就发现工作中到处都是疙瘩。社会工作多了费精力,占时间,结成了疙瘩;说话不注意,对同志们关心不够,同志们有意见,结成疙瘩,本组工作和外组工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梁超伦;[J];社会科学研究;1981年05期
宣学良;;[J];理论建设;1981年19期
赵振华;;[J];理论建设;1981年28期
李日增;;[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02期
;[J];人民司法;1982年05期
吕新;[J];学术论坛;1982年04期
方华;;[J];前线;1982年03期
袁泽;;[J];教学与研究;1982年04期
杨敬民;[J];河北法学;1983年02期
,雷继承;[J];瞭望;1984年4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国力;;[A];教研撷华——青海师大附中建校45周年论文集[C];1999年
楼屹;张月明;付德润;;[A];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肿瘤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1990年
王革军;刘西贵;韩秀玲;;[A];全国第三届烧伤外科学术交流会议论文摘要[C];1991年
李世繁;;[A];中国逻辑思想论文选()[C];1980年
虞愚;;[A];因明论文集[C];1980年
冯健男;;[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二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一九八二年年会论文集[C];1982年
刘白羽;;[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七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2年
史大浩;;[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八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1993年
许子清;;[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罗桑·金巴;;[A];中国民族医药学会首届研讨会论文汇编[C];199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徐州师范大学
朱锡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建华;[N];中国矿业报;2000年
陈立初;[N];大众卫生报;2000年
李桂莲;[N];检察日报;2000年
徐桂;[N];辽宁日报;2000年
;[N];辽宁日报;2000年
龙庆;[N];中国绿色时报;2000年
孟辉;[N];人民日报;2000年
杨健;[N];人民日报;2000年
麻爱华;[N];中国石油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鲁峰;[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古莉;[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陈晓栋;[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代君丽;[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2年
王刚;[D];厦门大学;2002年
张蕾;[D];中国美术学院;2003年
石海;[D];四川大学;2003年
卫秦芝;[D];山西医科大学;2002年
范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柴绪亮;[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杨波;[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魏春娣;[D];吉林农业大学;2005年
唐茂华;[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矛盾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