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考是什么结构的字?

肇东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肇东市隶属于,位于西南部中部,位于东经125°22′至126°22′,北纬45°10′至46°20′之间,南距53公里,北距74公里,总面积4332平方公里。[1]
肇东市地处中国少有的&&绿色农业区。属寒温带气候,平均积温为2772℃。肇东是——经济带上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处于的中轴位置,是的重要一站,为全省奶牛、肉牛、生猪、家禽、水产品的主要养殖区,是国家商品粮和畜产品的重要生产基地。[2]
截至2017年,肇东市辖4个城区,33个社区,22个乡镇街道,2015年末,肇东市总人口907043人。2015年,肇东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4.9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537元。[3]
肇东历史沿革
远古以来,中华民族的先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劳动生息。隋民国时期肇东县图唐时期肇东市境内居住着靺鞨族。十三世纪末叶,蒙古牧民也进入肇东市地域,并成为这里的主要民族。[4]
、时期,为居地。[5]
、、及、时期,人民在境内居住。[5]
时期,本县境域为。[5]
时期,境内民族为。[5]
时期,境内民族为安东骨部。[5]
时期,属所辖,治所设在(今辽宁省辽阳市)
民国时期肇东县图
八年(1130年),在今肇东市四站镇西南3公里处的八里城遗址建东北边疆军事重镇[4]
,属肇州辖境。[5]
时期,为二弟之分封地,为开元路所辖,治所设在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元年(1295年),设立肇州屯田万户府,治所设在八里城(今四站人民公社境内),肇东境域为肇州屯田万户府所辖。[5]
时期,属塔山卫。洪熙元年(1425年),属郭尔罗斯部。[5]
五年(1648年),肇东市境域属郭尔罗斯后旗管辖。九年(1883年),扎萨克府(旗公府)由公营子(今肇源县茂兴站西)迁至老爷屯(今肇东市四站镇东兴村)。三十四年(1908年),肇州直隶厅在昌五城(今肇东市昌五镇)设肇东分防。[4-5]
元年(1912年)11月5日,肇东分防改为肇东设治局。[4-5]
肇东区划图
三年(1914年)7月11日,肇东设治局晋升为县。[4-5]
十八年(1929年)2月,裁撤道制,由黑龙江省直辖。时为二等县。[5]
东北沦陷后,初隶黑龙江省,二十三年(1934年)12月改隶滨江省。[5]
二十四年(1935年)9月,将县境西南部的第三区大部(今四站、西八里、涝洲、德昌、五里明乡镇一带)划归郭尔罗斯后旗管辖。[5]
二十六年(1937年)12月3日,肇东县公署由昌五城迁至满沟(今肇东镇)。[4-5]
二十九年(1940年)5月1日,为与县名统一,将满沟街改称肇东街。[4-5]
三十四年(1945年)12月,划归哈西专区管辖。专员公署驻肇东县城。[5]
三十五年(1946年)3月,划归吉江行政区。同年4月,将郭尔罗斯后旗的八里、
四兴(今四站镇)、向阳、三星、同仁村和呼兰县的乐安、安居、长发、万宝村划归新设置的乐安县管辖。5月,撤销吉江行政区,划归嫩江省;7月,撤销乐安县,并入肇东县。[5]
三十六年(1947年)2月至9月,隶属黑嫩联合省第四专区管辖。黑嫩联合省分设后,肇东县隶属嫩江省。[5]
1949年5月,嫩、黑两省合并为黑龙江省,隶属黑龙江省管辖。[5]
1954年8月,松、黑两省合并后,由黑龙江省直辖。[5]
1958年8月,划归哈尔滨市领导。[5]
1960年1月,将万宝公社划归哈尔滨市。同年5月,将肇东县划归松花江专区管辖。[5]
1965年6月,松花江专区更名为绥化专区,肇东县隶属绥化专区。[5]
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肇东县,设立肇东市(县级),以原肇东县的行政区域为肇东市的行政区域,隶属绥化地区管辖。[4]
1999年,国务院批准改绥化地区为地级,肇东市由代管。[7]
肇东行政区划
截至2017年,肇东市设有4个城区,33个社区,22个乡镇街道,186个村。政府驻人民大路。[1]
行政区划 类别名称城区、西园区、正阳区和东升区镇、、、、、姜家镇、里木店镇、四站镇、涝洲镇、、黎明镇乡、、向阳乡、洪河乡、跃进乡、、德昌乡、宣化乡、安民乡、明久乡街道东发街道资料来源:[1]
肇东地理环境
肇东位置境域
肇东市位于西南部,中部,位于为东经125°22′至126°22′,北纬45°10′至46°20′之间。南距53公里,北距74公里,总面积4332平方公里。[1]
肇东市属寒温带气候,其特点是春季多风、少雨;夏季酷热、多雨;秋季凉爽;冬季寒冷干燥。全年无霜期平均在140天左右。年降水量平均在293毫米至656毫米之间。肇东属第一积温带,平均积温为2772℃。[8-9]
肇东市土地以和为主。肇东市地处松辽流域的核心地区,固有的寒地黑土是中国最肥沃的土壤,其土壤肥力、理化性质和土质结构居于各类土壤之首。[9-10]
肇东自然资源
肇东土地资源
肇东市地处中国少有的&寒地黑土&绿色农业区。有耕地410万亩、草原150万亩、林地100万亩、水面20万亩;有132.5平方公里的重度盐碱地,面积较大、集中连片。[9]
肇东矿物资源
1950年,国家地质部门及石油勘探部门几次
到肇东进行勘测,在、昌五、跃进、、向阳、西八里等人民公社境内均发现有石油矿藏。
肇东市已探明地下石油储量达2亿吨,天然气储量4亿立方米,主要分布在昌五、向阳、跃进、德昌、洪河、四站等乡镇,已开始大规模开发,年产原油50万吨。[2]
肇东地热资源
肇东市地热资源勘探始于2009年,肇东市地热资源丰富,地下近2000米水温在30℃以上,PH值介于7.2-8.3之间,属弱碱性水,水中含有、、、、、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11]
2015年末,肇东市出生人口5047人,死亡人口2767人,年末全市总人口90704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53688人,占38.9 %;农业人口553355人,占60.1%。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16.3%,达到147944人。[3]
肇东经济概况
2015年,肇东市全市地区生产总值394.9亿元,比2014年增长5.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79.6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31.7亿元,比2014年同期分别增长2.0%、8.5%、4.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43537元,比2014年增长8.6%。三次产业为21.2:45.5:33.3。[3]
肇东第一产业
2015年,肇东市粮食种植面积260541公顷。粮食总产量2352871
吨,比2014年增加209吨,增长0.01%,位居全省前列。
2015年,肇东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174.98亿元,比2014年增长1.98%。其中农业产值67.6亿元,比2014年增长1.75%;林业产值0.4亿元,比2014年增长10.8%;养殖业产值104.4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2.1%,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1%。
2015年,肇东市养殖业产值中,牧业产值101.6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7%;渔业产值5.1亿元,比2014年同期增长10%。水产品总产量4.12万吨,比2014年同期增长3.7%。
2015年,肇东市有农业机械总动力57.75万千瓦,比2014年增长3.2%。拥有大中小型拖拉机11017台。化肥施用量18.6万吨,同比增长1.1%;全年拥有机电井9373眼,同比增长3.5%。农田有效灌溉面积122028公顷。全年新打饮水井163眼,新增自来水用户29473户。全年转移农村劳动力20万人,实现劳务收入27亿元。[3]
肇东第二产业
肇东经济开发区是2001年经省外经贸厅批准创办的,2006年,经省政
府正式批准为省级开发区;2008年初,被确定为哈大齐工业走廊5个重点示范园区之一;2011年,又被确定为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成为全省九大重点园区之一。[12]
2015年,肇东市全部工业增加值149.7亿元,比2014年增长5.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79户,实现产值269.9亿元,比2014年增长2.7%;实现销售收入268.5亿元,比2014年增长2.3%;实现增加值72.8亿元,比2014年增长8.8%;实现利税35.2亿元,比2014年增长3%,其中利润25亿元,比2014年增长9.5 %。[3]
2015年,肇东市全社会建筑业实现增加值30亿元,比 %。资质等级内建筑企业实现产值15.0亿元,比2014年下降3.8%,资质等级内建筑企业实现增加值4.5亿元,比2014年下降2.2%;实现税金5430万元,比2014年下降18.6%。全年完成房屋建筑施工面积80.1万平方米,比2014年下降12.9%,竣工房屋面积79.1万平方米,比2014年下降12.2%。[3]
肇东第三产业
2014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695196万元,增
长13.6%。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638235万元,同比增长36.7%。[3]
2014年,全市保费收入11942万元,比2013年增长2.2%。其中,财产险收入1822万元,下降32.9%;寿险收入10120万元,增长12.9%。全年赔付额2069万元,比2013年下降73.7%。其中财产险赔付金额1879万元,下降45.9%;寿险赔付金额190.0万元,降低3.8%。[3]
肇东社会事业
肇东城镇建设
2015年,肇东市建设六法北路、六法北路西北段、北外环4条道路;完成5.6公里污水治理配套管线和2座泵站建设,随路配套排水管线4.97公里。完成城区清掏维修管线20公里,分别在北外环路等4条街道和城区正阳大街绿化带、生态水系、师范路、人民和站前2个广场、高速出口进行绿化建设,栽植乔木5000株,灌木20万株、种植花卉375万株;在开发区等5条在建道路安装LED路灯450盏、在千鹤岛湿地公园安装LED路灯140盏、黎明镇团结村安装节能路灯43盏、在城区维修改造LED智能路灯130盏。[13]
肇东科技事业
2015年,肇东市成功申报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1项。其中,省级10项。[3]
肇东教育事业
2015年,肇东市有基础教育校园数119所,幼儿园54所,义务教育60所,高级中学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小学在校学生32559人,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6494人,高级中学在校学生10565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学生11人。[3]
肇东市普通高中肇东市第二高级中学校肇东市第四中学肇东市第九高级中学校资料来源:[14]
肇东文化体育
2015年,肇东市共有文工团1个,影剧院1个,文化1个,公共图
书馆1个,乡镇文化站22个;拥有广播电台22个,年末全市有线电视实际用户4.8万户,城镇使用户4.8万户。[3]
2015年,肇东市共有标准化体育场地1个,占地面积72072平方米,建筑面积42236平方米,非标准化体育场地360个。参加各级运动会的运动员达2.5万人。全市运动员在省内比赛中共获得奖牌228枚,其中金牌131枚,银牌58枚,铜牌39枚。[3]
肇东医疗事业
2015年,肇东市共有各类卫生机构35个。医院29个,其中综合医院25个,中医院2个,乡镇卫生院2个。专科防治站所1个,卫生防疫站2个,妇幼保健站1个,其他卫生事业机构2个。年末全市共有卫生人员2113人。[3]
肇东社会保障
2015年,肇东市参加养老保险职工333345人,比2014年增长4.4%
。参加企业养老保险人数97634人,比2014年增长3.6%。劳动部门收缴企业养老保险金44546万元,比2014年增长25.6%,发放企业离退休金86730元,发放率达100%,收缴企业失业保险金735.9万元。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人数14464人,全年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共计613966人,其中,城乡职工基本医疗保险52624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561342人。[3]
2015年,肇东市新建保障性住房2000套,完成泥草(危)房改造3350户,开工新建廉租房500套。[13]
肇东是周边6个市(县、区)的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中心。
滨洲铁路、哈大高速公路、绥满公路、绥肇公路纵横贯穿全境。松花江流经境内68公里。肇东距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仅40分钟车程。哈齐(哈尔滨至齐齐哈尔)高铁客运专线2014年正式通车后,到哈尔滨仅需17分钟。[15]
截至2015年底,肇东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增加值23.0亿元,比2014年增加0.3%。公路货物运输量385.9万吨,货物周转量29328.4万吨公里,公路客运量332.62万人,旅客周转量18260.8万人公里。铁路旅客发送量130万人次,铁路货物发送量49.57万吨,实现货运收入10924.45万元。[3]
肇东市境内哈大(大庆)高速公路纵穿南北,绥(绥化)肇(三肇)公路横贯东西。[15]
肇东市滨(哈尔滨)州(满洲里)铁路纵穿南北,境内肇东站属大庆车务段,位于线上,距63公里,距225公里。有39条客运列车线路通过本站,为二等站。[15]
日,哈齐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后更名为哈齐高铁)工程正式启动,线路全长286公里,设计时速300公里。全线共设哈尔滨、哈尔滨北、肇东、安达、大庆东、大庆西、泰康、齐齐哈尔南站9站。[16]
肇东城市荣誉
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先进示范区[17]
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改革与建设试点县[18]
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19]
中国乳业之乡[20]
全国科普示范县[21]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中国“雷锋城”[9]
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3]
中国玉米开发利用之乡[24]
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全国文化先进市
全国畜牧百强县[24]
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市
黑龙江省和东北十强县[25]
黑龙江省唯一的全国百强县
肇东地方文化
肇东民俗文化
肇东国画起源于20世纪六十年代初期。1988年肇东国画创始人池春举创建肇东国画院。肇东国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浓烈的地方特色,1993年,肇东市被文化部授予全国“国画艺术之乡”;2008年、2011年又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6]
肇东特色食品
肇东烤饼是肇东特色小吃,薄而小的饼刷上辣酱、鸡油、孜然等调料
放在炭火上烤制,然后卷上葱花末来吃,是肇东饮食一绝,后又被称为“肇东料理”,进而闻名。
夏季肇东人爱吃一种叫“饭包”的特色食物,用新鲜的大白菜叶,卷上小米饭(也可用大米饭),加上鸡蛋酱或者肉酱、茄子酱,再加上黄瓜条、水萝卜等等。
茄子酱,是肇东的传统菜。做法是将茄子和土豆在大铁锅里蒸熟后,加上荤油、盐、葱花等调味料至锅中,用器具将土豆捣成土豆泥,将茄子捣烂。
肇东旅游景点
截至2017年,肇东市境内现有文物遗址百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15处;县级47处。肇东馆藏文物共544件,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111件。其中,境内金代八里城文化遗址,是中国国内保存最完好的金元时期古城遗址,2001年6月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
肇东主要景点
八里城位于肇东市四站镇,遗址始建于金太宗天会八年(1130年),为纪念金太祖阿骨打“肇基王绩于此,遂建为州”称肇州,隶上京路,该地为金元两代中国东北边疆军事重镇,城呈正方形,周长8里,故名。有四座瓮城,城墙外缘附有马面(亦称土堞)。[27-28]
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
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位于城区西北部,规划建设面积237万平方米。公园有白额雁、灰鹤等15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银中杨、丁香、寒果树、垂柳、沙棘等10万多株绿植。[29]
肇岳山国家级湿地公园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政府网[引用日期]
.肇东市政府网[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县县志办公室.肇东县志:肇东县县志办公室,1985年09月
.中国龙志[引用日期]
.绥化市国土资源局[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政府网[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黑龙江省教育厅[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引用日期]
.搜狐[引用日期]
.人民网[引用日期]
.中国网[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东北网.[引用日期]
.凤凰网[引用日期]
.腾讯网[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肇东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广佛肇经济圈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广佛肇经济圈
广州、佛山、肇庆是三个山水相连的城市,由“化”催生的“广佛肇”一体化经济圈开创了广东经济发展的新实践。就“广佛同城三市一体”的经济圈发展,三市聚首描绘“广佛肇”区域发展的新梦想。广佛肇要以互利共赢为基础,实现优势互补,做大优势产业链,形成区域优势、,整体提升广佛肇经济产业综合竞争力。
广佛肇经济圈提出背景
“广佛肇经济圈”的概念,由前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于在肇庆首先提出后,随即引起省内关注。区域经济专家认为,“广佛肇经济圈”由民间推动到政府主导,也许就是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过度。他称,珠三角经济一体化的核心,是要建成一个开放式的经济体系[1]
《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
广州、佛山、肇庆三地党政一把手郑重签署了《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协议》,里最弱小的地级市肇庆终于搭上了“大哥”、“二哥”的肩膀携手前行,新的发展宏图就此开始描绘。
“广佛肇”经济圈内,广州服务业发达,占GDP58%,又是政治、金融、教育、文化中心,同时汽车、石化、钢铁、造船等优势明显;佛山制造业超过60%,尤以家电、家具、建材、服装为盛;两市客观上都需要腾出更大空间发展高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肇庆一方面地域广阔,生态优良,可为广佛未来发展提供广阔腹地,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广佛的和辐射加快发展步伐。
与广佛合作一样,这次“广佛肇经济圈”合作框架也是囊括了八大重点:规划对接、产业协作、科技创新、环境保护、旅游合作、交通运输(降低广佛肇间交通出行成本,打造)、社会事务、区域合作。
广佛肇经济圈主要范围
广佛肇由广佛同城的概念发展而来,包括广州市、佛山市、肇庆市。
国土面积约为26232.1平方公里,人口总数约为2381万人。
广佛肇经济圈广州
广州,简称“”,古称、、,是、、、。
广州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交汇处,北部,濒临中国,是中国南部战区司令部驻地
广佛肇经济圈佛山
佛山,简称,,位于中部,地处腹地,毗邻,东接,南邻。佛山与广州地缘相连、历史相承、文化同源。是“”、“广佛肇经济圈”、“-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基地、广东重要的中心,在广东省中处于领先地位。
广佛肇经济圈肇庆
肇庆古称端州,乃中国四大名砚之首的产地。肇庆之名的由来,全因为。——端王登上皇帝宝座,亲笔御书“”三字,肇庆之名至今沿用。
2014年,肇庆市下辖3个(、、)、4个(、、、),代管1个()。另设(市政府派出,驻大旺区,享有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和行政审批权)
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规划
广佛肇经济圈发展定位
1.珠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
重点完善中心城市功能和增强产业整体实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全面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协作、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公共服务一体化,在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区域协调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为发达地区带动后发地区发展和区域一体化创造新经验。
2.全国深化改革与科学发展试验区。
坚持科学发展、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改革,大胆探索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经济社会发展活力与动力。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方式,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发展道路,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成为全国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3.国家重要综合性门户区域。
发挥广州的综合性门户城市优势,创新国际区域合作机制,提升广佛肇经济圈的国际化水平和综合枢纽地位,构建面向世界、服务全国、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4.国际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坚持高端发展战略,形成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打造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引领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引擎,在国际城市体系中发挥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管理和产业创新功能。
5.广东宜居城乡建设示范区。
以生活质量为城市发展的价值核心,倡导绿色生活理念和低碳生活方式,建设以低能源消耗为导向的高品质城乡生活,实现城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成具有岭南特色的优质宜居家园,为全省宜居城乡与优质生活圈建设提供示范。
广佛肇经济圈分工结构
强化国家中心城市功能。
广州要以全面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目标,以建设智慧广州、低碳广州为驱动,以建设国际商贸中心和世界文化名城为战略重点,充分发挥亚运后续积极效应,率先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全面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通过实现重大战略性基础设施、重大战略性主导产业和重大战略性发展载体三大突破,着力强化国际商贸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国家创新型城市、综合性门户城市、全省宜居城乡“首善之区”等五大功能,建设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
佛山要发挥产业优势,以“四化融合,智慧佛山”为主线,以“民富市强,幸福佛山”为核心,大力推动产业
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提升产业发展,促进产业向价值链高端延伸,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提升机械装备、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等现代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开拓发展以金融后台服务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建设成为我国南方重要的现代制造基地、高新技术研发与转化基地、金融(后台)服务与创新基地、工业设计与创意产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等,具有岭南风貌特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成为珠江三角洲向粤西沿海、西江流域辐射和拓展的重要枢纽。
发挥资源优势,增强发展动力。
肇庆要发挥资源与生态优势,积极承接广佛的产业与资本转移,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强做优金属加工、新型建材、林浆纸一体化、林产化工、服装制鞋、食品饮料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现代物流、区域商贸、商务会展、金融、信息服务、文化创意和技术研发等现代服务业,积极构建现代都市农业体系,建设成为广佛肇经济圈重要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区及新兴产业区、广东宜居城乡建设先行区、国际化旅游休闲之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成为代表广东科学发展成果的城市。
广佛肇经济圈交通
区域公交实现对接 将设回程出租车候客点
未来广佛肇将建设一体化的基础设施,打造“双核双环十九射”的线网骨架。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城际轨道为纽带,串联经济圈主要城镇、重要发展区和休闲游憩地区。并强化经济圈对外交通连接,以广州为枢纽,构筑广佛肇生产和生活高度一体化的一小时经济圈。
未来广佛肇将实现无缝化区域公交对接。广佛肇将重点建设滘口枢纽站(主)、广州南站枢纽站(主)、佛山西站枢纽站(主)、肇庆东站枢纽站(主)、佛山东平新城站(副)、坑口枢纽站(副)、南洲路枢纽站(副)、陈村汽车站枢纽站(副)、肇庆长途汽车站(副)等公交枢纽。推动三市公路客运公交化改造工作,增加城际快巴客运线路和运力,完善常规公交与城际轨道的无缝接驳,加快发展“广佛肇区域公交”。加快“岭南通”推广,为三市居民提供快捷便利、无缝衔接的客运公交服务。
扩大广佛肇出租车服务范围,在广佛肇重点交通枢纽、商业网点等区域设立回程出租车候客点。
佛肇跨市公交线路
佛肇城际804线、佛肇三水大旺线、佛肇三水金利线、佛肇金利富湾线
广佛跨市公交线路
广佛城巴2线、佛南海快3路、广佛城巴3线、广佛城巴4线、广佛城巴6线、佛k6路、佛里07路支线、佛里07B路、佛里07路、佛里07路里广快线、广佛城巴9线、广佛城巴11沙头线、广佛城巴11九江线、广佛城巴12线、佛沥12路、广佛城巴13线、广佛城巴14线、广佛城巴15线、广佛城巴17线、广佛城巴18线、广佛城巴21线、佛202路、佛230路、佛232B路、佛232路、佛244路、佛250路、佛251路、佛275路、佛276路、佛277路、佛278路、佛279路、佛281路、佛307路、佛308路、佛312路、佛314路、K330路、佛K349快线、佛349路、佛K990路、官广线、广佛城巴广州南站-容桂线
广佛肇城际交通
全长84.52(不包含广佛段)公里,首通段于广州站,经,终止于站。其中高架线74.59公里,地下线2.03公里,隧道2.203公里,路基4.544公里,城区和肇庆羚山以隧道形式穿越外,全线再无。全线设车站11个,其中高架站7个,地下站1个,地面站3个(1个预留)。后通段将在佛山西站通过贵广南广高铁接入到广州站以及广州南站。
广佛肇城际轨道的标准,设计从原来的140~160公里调整为最高时速可达200公里。车辆为城际A型车8节编组,届时将在佛山设5站,肇庆设6站,运营时间为清晨7时至晚上9时,从佛山到肇庆需时50—80分钟。日开通运营。
广佛肇高速
广佛肇高速公路是肇庆市“三纵四横”高速公路网中的三横。规划项目起于广州华南快速三期终点,经大沙、、、禄步镇、、,终点往西延伸接广西的梧州环城高速,全长约177.3公里。(肇庆段)工程项目是肇庆打造连接广佛和大西南的又一条高速公路,也是省委省政府以及肇庆市委市政府加快落实《规划纲要》,推动珠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广佛肇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能更好地构建珠三角1小时城市圈,形成内联三市、外接大珠三角、泛珠三角的方式多样、功能互补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此,省交通运输厅将加快广东高速路网规划建设,强化珠三角中部都会区,进一步带动周边县(市)区经济腾飞,使肇庆全面融入珠三角
广佛肇经济圈建设规划
广佛肇经济圈医疗卫生
消除三市就医壁垒 推广“医保健身一卡通”
在卫生、体育方面,广佛肇将实行跨区域结对帮扶、双向转诊、慢性病管理等制度,形成三市医疗卫生机构的良性互动。消除三市就医诊治壁垒,提高医疗卫生资源使用效率。探索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联治机制,共同提高应急处置能力。探索推广全民健身与医疗保险“医保健身一卡通”制度,促使国民体质监测工作纳入居民医疗保健服务范围。
广州市三甲医院:
广州三级甲等医院(华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海军医院广东药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四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脑科医院)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佛山市三甲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佛山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顺德医院)
(华南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海医院)
(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佛山市三水区人民医院(广东医科大学附属三水医院)
肇庆市三甲医院: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
肇庆市中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肇庆院区)
广佛肇经济圈边界一体化
确定六大边界合作共建区 金沙洲大桥将扩建
在规划中,广佛肇确定了6个边界合作共建区。包括金沙洲地区、芳村桂城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五沙地区、三水四会交界地区、高明高要交界地区等。完善金沙洲地区、广州南站周边地区、芳村—桂城地区、五沙地区、国际空港经济区等交界区的路网衔接,肇庆铁路新客站、肇庆北站与佛山高快速路的对接,三水、四会等佛肇边界地区的路网衔接。
金沙洲地区:将扩建金沙洲大桥,建设大坦沙大桥和沉香沙大桥,实现金沙洲地区两市道路无缝对接。
芳村桂城地区:以推进白鹅潭经济圈、千灯湖广东金融高新技术服务区建设为重点,整合芳村花卉博览园、龙溪路—海八路商贸区、桂城商贸服务区等功能区。
广州南站周边地区:整合长隆—金山大道游憩带、陈村花卉世界等广州南站周边各类功能区,实现公共交通的区域性无缝衔接,合力打造区域性居住休闲娱乐中心。
五沙地区:以广珠轻轨建设为契机,率先在交通方面参与广佛同城发展。协调五沙与其周边地区的产业发展与规划建设,建设宜商宜工宜居的新区。
三水四会交界地区:协同发展四会—肇庆高新区与三水高新技术产业区,加强产业合作、基础设施对接、用地功能协调,共同打造区域西北部产业集群。
高明高要交界地区:加强高明沧江工业园、高要金利产业协作园和砚港产业协作园之间的产业合作,加快推进三个园区之间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衔接,共同打造区域南部产业集群。
广佛肇经济圈三市愿景
广佛肇经济圈要进一步破除行政区划障碍,在分工合作基础上,推动三地要素和资源自由流动,实现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发挥区域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应,使各自的比较优势在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上得到发挥与叠加,形成1+1+1&3的综合效应。
———原广州市委书记
增强加快突围的信心
当前,摆在我们三地面前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争取率先走出,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来看,广佛肇三地表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突围的信心。
———原佛山市委书记
要错位发展有竞有合
肇庆围绕配套广州、佛山主导产业,着力发展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打造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集聚基地、配套基地、资源型工业加工基地,形成与广佛产业错位发展、携手发展的格局。
———肇庆市委书记 覃卫东
广佛肇经济圈合作发展项目
广佛肇经济合作区——怀集
选址肇庆市怀集县,规划面积约200平方公里,沿贵广铁路、二广高速、汕昆高速、呈组团状分布的连片区域。
经济合作区拟分三期进行建设
首期规划总面积53平方公里,是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将致力把经济合作区打造成广州、佛山、肇庆三市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协同发展的合作示范区。
第二期重点建设现代物流基地,未来计划打造成珠三角连接东盟、大西南的物流中转站。
第三期重点建设省际边贸工业区,打造农业观光区。
将分三期进行,其中首期规划面积53平方公里。该区域包括、闸岗郊际工业基地、白石工业基地、龙福工业基地,是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
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辐射区——高要金利
开展产业共建,推动珠三角先进生产力向粤东西北等欠发达地区延伸,是省委、省政府的一项重大决策。省委书记胡春华9月初到肇庆调研时,要求肇庆积极与珠三角核心区开展产业共建,主动参与珠三角产业分工,推动产业加快发展。市委、市政府贯彻落实胡春华的调研要求,认真谋划扩大与珠三角核心区的产业共建规模和水平。10月11日,肇庆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赖泽华率肇庆市党政代表团到广州学习取经,两市就开展产业共建达成共识,表示要加强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紧密合作有关政策,加强产业体系共建,在产业规划中把肇庆作为广州的延伸,支持两地在汽车零部件、互联网信息技术、智能制造等方面的产业合作。广州国际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延伸到肇庆,开启了两市产业共建的新篇章。
目前,广州市汽车零部件形成了东部、北部和南部三大集聚区,集聚汽车零部件企业510多家。《实施方案》认为,未来10年,自主品牌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等将是广州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零部件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因此提出到2020年力争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新增产值2000亿元。
肇庆市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汽车零部(配)件产业是该市先进装备制造业中最有基础和最有发展前景的支柱行业,经过长期发展和积累,尤其是在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支持、引导和扶持、培育下,已形成一定特色和优势,如以高要鸿图科技、鼎湖鸿特精密、市直动力技研、端州骏驰科技为主的精密压铸行业;怀集登云汽配的发动机气门,四会连杆的发动机连杆等在国内同行乃至产品出口,都很有市场竞争力和行业优势。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于2013年3月获省政府批复,成为全省6个汽车零部件专业园之一,产业园离广州不到一小时车程,规划建设首期8平方公里、中期35.8平方公里、远期60平方公里,完全有能力承接珠三角汽车整车零部件配套项目转移。
据了解,广东肇庆(高要)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分金淘扩展区和首期启动区两部分。到目前为止,该园区共有26个汽配项目落户,总投资165亿元。其中金淘扩展区累计落户的汽配企业20个,启动区已引进浙江嘉利集团、深圳捷迅集团、广东鸿图科技、鸿泰高科、湖北启扬三元催化器项目、信基集团等国家高新企业落户。[2]
广佛肇经济圈生活服务
广州、佛山、肇庆三地客户办理5元的广佛肇资费一体化叠加包,即可实现三地号码长途、漫游资费本地化:
1、广州全品牌客户拨打佛山、肇庆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佛山、肇庆的主叫资费同广州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广州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2、佛山全品牌客户拨打广州、肇庆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广州、肇庆的主叫资费同佛山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佛山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3、肇庆全品牌客户拨打佛山、广州的长途资费及漫游至佛山、广州的主叫资费同肇庆本地主叫资费一致,被叫资费同在肇庆产品本身的本地被叫资费。
.广佛肇都市圈[引用日期]
.金羊网[引用日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肇嘉浜路是什么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