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检查身体医生说我得了艾滋病的症状,可是我什么症状也没有

专家谈艾滋病的防护、检测与治疗_恐艾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2,444贴子:
专家谈艾滋病的防护、检测与治疗收藏
河北省红丝带网
地坛医院红丝带之家伦文辉主任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卢联合医生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下午好,感谢关注搜狐网健康频道艾滋病宣传月系列访谈活动。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专家谈艾滋病的防护、检测和治疗。
今天我们很高兴给大家邀请到了北京地坛医院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伦文辉先生,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主治医师卢联合先生作客搜狐直播室。两位都是在艾滋病临床科研战线上非常有经验的两位医师。下面请两位跟网友打声招呼。
伦文辉:大家好,我是北京地坛医院性病艾滋病中心的伦文辉,非常高兴有这个机会同大家在搜狐网上见面。我愿意回答大家提出的有关性病艾滋病方面的问题。
卢联合:各位好,我是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的主治医师卢联合,非常高兴和大家交流,请大家畅所欲言。
主持人:非常感谢两位百忙之中来到搜狐演播室,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跟网友谈一下艾滋病的检测,防护和治疗。
主持人:大家都知道中国自1985年以来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以来,艾滋病的流行程快速上升趋势,加上流行的危险因素还广泛存在,艾滋病在中国31各省市以迅速的速度伸张把魔掌伸向各个角落,艾滋病是一种传染性极高的传染病。因为其传播途径的特殊原因,我们都特别担心下一个感染艾滋病的是你还是我?请两位介绍一下艾滋病的预防?
伦文辉:其实艾滋病的预防也非常简单。因为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是非常明确的。它只有通过性传播,血液传播,还有母婴传播这三条途径。除此之外,任何途径是不会传播艾滋病的。所以说,只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能够传播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就能够有效的预防艾滋病。
主持人:请卢医生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高危行为?
卢联合: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以上的三条,凡是有可能跟这三条有关的行为都应该算是高危行为,一般情况下,一个是性乱,吸毒,同性恋,这些都算是高危行为。
主持人:如果网友不慎发生了高危行为以后应该怎么办呢?
伦文辉:如果发生了高危行为,并且怀疑自己有可能感染上艾滋病病毒,那就应该到医疗机构进行艾滋病抗体的检测。一般来说,艾滋病抗体的产生有个窗口期,所以我们建议在发生高危行为后的三个月进行抗体检测的话,就可以明确是否感染了HIV病毒。
主持人:刚刚您讲到一个窗口期,请问窗口期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伦文辉: 窗口期就是病毒进入身体力,机体会对这个病毒产生抗体,但是抗体产生的时间每个人是不一样的。病毒进入体内,到能够检测出抗体的这段时间就叫窗口期。
主持人:窗口期在我们论坛有一个很大的争论,有的说6-8周有个说是三个月,甚至更长的是说6个月,到底哪个时间比较科学?
伦文辉:目前我们国家规定窗口期是三个月。
卢联合:窗口期是跟我们检测的敏感度有关系的,以前是六个月,觉得敏感度不够,随着我们检测的手段敏感度越来越高,窗口期在缩短。
主持人:能给网友简单介绍一下检测试剂都分哪几种?
卢联合:现在是两种。
伦文辉:现在检测试剂有三种,一种是血液标准,一种是尿液标准,还可以用唾液标准。现在最常用的是血液标准,一个是酶联免疫法,还有一个是胶体金快速诊断法。这两种方法都是非常准确的,一般来讲,检测试剂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就目前来讲,检测试剂和我们中国市场现在已经是第三代和第四代试剂,最早在两个礼拜就可以检测出HIV的抗体。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有一个血液标准,尿液标准和唾液标准,这三个标准有什么样的区别?
伦文辉:尿液标准和唾液标准就是取材比较方便,对病人检测本身是没有损伤的。但是它的检测的灵敏度和特意性比血液标准稍差一些。
卢联合:因为尿液和唾液的病毒含量比较低。
主持人:请问两位在论坛很多网友都问我,他们高危行为以后都有一些症状,比如说发热,发烧,舌苔厚,白,他们怀疑自己就是艾滋病的急性感染期?
卢联合:艾滋病确实是有一个急性感染期的症状,一般发生在感染以后两周左右,这个症状通俗的讲就像感冒一样,可能会有发烧,嗓子疼等等会有一些表现,一般都是自愈的,很快就消失了,不会长期存在。好多人一发生危险行为以后就觉得自己有些不舒服,我们有个病叫做艾滋病恐惧症,实际上大多数人可能就是因为恐惧,在临床上我们也发现很多的病人在高度恐惧的时候,他会去对照书本和所有知识来和自己相对,很多人都会有相对的症状,但是那个不一定是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了。
卢联合:高危行为有可能发生这种行为你有可能感染HIV病毒,感染HIV病毒以后,不一定是艾滋病,艾滋病是指你体内的免疫功能到一定的程度,出现了一些严重的机会感染的时候,才叫艾滋病。
那么从感染HIV病毒到艾滋病期,一般情况下是要两到八年的时间。
网友:我高危行为以后因为有症状,吃了消炎药,这些药物是不是可以影响窗口期的长短?
伦文辉:一般服用药物是不会影响窗口期的长短,影响窗口期的长短,只是跟个人得情况有差异,一般药物是不影响窗口期的长短的。
主持人:有的人可能不知道他产生抗体的时间长还是短?
伦文辉:现在为什么我们说要三个月检查抗体,三个月基本上所有人都会产生抗体。
主持人:准确度有多高?
伦文辉:基本可以肯定。
主持人:三个月检查一下抗体为阴的话,就可以完全排除HIV的可能,是这个意思吗?
伦文辉:对。
网友:我三个月差了是阴,但是现在还是有症状,淋巴肿大,口腔溃疡?请问还用查吗?
卢联合:如果说即便他已经感染了艾滋病病毒,也不应该持续三个月的急性期症状。他有这个症状应该看一看有没有其他的问题,有没有其他的哪个方面不好。他所说的淋巴结肿大,是不是专业医生看的淋巴结肿大,他应该找一个专业的医生看一下再决定。很多病人谈到症状以后,他是从书本上来的,但是实际上我们看的结果不是这样。
网友:口腔没有溃烂,比如说接吻会感染和传播艾滋病病毒吗?
伦文辉:礼节性的接吻一般是不会感染HIV的,口腔感染HIV,往往是因为口腔破损,因为通过血液传播而感染的,现在一般社交场合的礼节性接吻是不会传播的。
网友:高危行为以后,有很多症状,那么有一点恐艾症。
伦文辉:恐艾症有两种,有高危行为以后,对艾滋病所产生的恐惧,这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是短时间有这种恐惧感,查了抗体以后,确认自己没有感染以后,这种恐惧感就消失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人即使查了抗体,医生也告诉他没有感染HIV,但是他还是长时间的恐惧艾滋病。这就是恐艾症了。这种病人可能要找一个心理医生去看一看。
网友:通过口腔器械传播病毒的可能性有多大,病毒一般存活多久?
伦文辉:病毒在干燥的环境下很快会死亡。但是通过口腔器械的确是可以传播HIV的,在中国虽然没有这方面的报道,但是在国外有这方面的报道,是因为器械消毒不严造成的。在国内一般正常的口腔医院,消毒是非常严格的,所以请大家放心,请大家不要到不符合卫生标准的医院去看病。
卢联合:一般的口腔器械都是一次性的。
网友:高危后已经有七个月了。都是阴但还是有症状。
卢联合:确实有这样的病人,我的病房都收过这样的病人。他到门诊以后说是艾滋病,但是我们做了详细的检查以后他根本就不是,但是他确实有淋巴结肿大,但是淋巴结肿大有很多的原因,但是这个病人一直始终怀疑自己就是艾滋病。后来我们让他出院了,也建议他去看看心理医生。我们在临床发现过这样的病人,其实就是恐惧症,他反来做检查,大概查了很多次的HIV抗体,全是阴性的,肯定是没有问题,绝对没有问题,但是他始终不能摆脱这种阴影,后来他做了一些心理咨询和一些心理治疗以后很快就好了,这是心理医生的问题。
主持人:还有的朋友高危之后腿得了寻麻症,那么是不是得了性病以后感染艾滋病的几率就会大一些?
伦文辉:性病确实可以促进艾滋病病毒的传播。特别是有溃疡和糜烂的性传播疾病,比如说梅毒,他可以促进感染HIV的几率,如果有性病的话一定要及时治疗。
网友:现在有一种药物可以使HIV的抗体消失,不能检测出来,如果在高危一年间注射了一些免疫试剂的治疗,会影响检测结果吗?
伦文辉:现在还没有药物可以使HIV的抗体消失。因为现在的窗口期也好,基本都是经过科学家和临床医生论断,基本定在三个月是没有什么药物可以影响检测结果的。现在看来的话,药物对于检测结果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所以大家不要担心服了某种药物担心自己有抗体查不出来。
网友:身体比较差,而且经常抽烟,喝酒,而且是乙肝病毒的携带者,如果我感染了HIV以后潜伏期有多长?
伦文辉:乙肝病毒对HIV的影响是非常小的。如果乙肝病毒感染病人,感染HIV是两个不同的疾病,可能在治疗HIV的过程当中,有些药物可能对肝脏有影响,但是这两个病之间是互相没有什么影响的。卢大夫是乙肝和艾滋病方面的专家请他多谈一下。
卢联合:艾滋病感染和乙肝病毒之间是没有什么相互关系的。有相互影响的应该是艾滋病和丙型肝炎的病毒,他们之间可能会有相互影响。因为一些抗艾滋病的药物有可能对丙型肝炎是有效的,那么在进行艾滋病治疗的时候,也可能对丙型肝炎也是有一定的疗效。
主持人:现在好多网友感染了,他也去检测了,但是他总是怀疑检测过程当中感染HIV?
卢联合:这个应该说是绝对不会的。因为目前我们医院所用的针具都是一次性的,而且操作过程当中都是经过严格的消毒的,而且艾滋病病毒本身也是很脆弱的,酒精就可以把它杀灭。
伦文辉:北京地坛医院对每一个检测病人都要换一个垫子,换一副手套,并且抽血的针具全部是一次性的,所以是不会感染HIV的,并且世界上几千万人感染HIV,还没有一例报道是检测的过程当中感染了艾滋病病毒。
网友:金标快速法和酶联免疫法,这两个方法哪个更可信?
伦文辉:这两个都是可信的,只要有一种方法检测就可信。
主持人:检测过程当中应该注意什么问题吗?
伦文辉:其实艾滋病检测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要去门诊抽血就可以了。艾滋病抗体的检测既不受食物影响,也不受药物影响,和你当时有没有其他的疾病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过了窗口期,如果感染了HIV就可以检查出来。但是可以注意一下,如果在窗口期之内检测了一次,我们还希望他到三个月的时候再复诊一次。
主持人:很多网友怀疑这个,可能等不到三个月,可能六周就去检查酶联免疫,这个可以确定吗?
伦文辉:到医院以后,医生首先对他的高危行为进行危险度评价,如果他的行为危险度不是特别高,六周就可以检查了,如果危险度特别高,那就需要三个月再检测一次。
主持人:什么样的情况下危险度比较高,什么样的情况下危险度比较低?
伦文辉:如果说和已知感染HIV的人共用注射器吸毒,或者发生性接触,这种危险性就很高,但是如果通过某些其他的机会有过接触,这种感染率是很低的。
主持人:很多人都是去了娱乐场所,然后完了就开始恐了,不能确定对方是不是HIV的携带者,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
伦文辉:这个危险度评价,一方面对方是不是HIV感染者这是很重要的因素。再一个性行为是不是安全性的性行为这个也很重要,比如你当时戴了安全套,从医生的观点,安全套可以对HIV的传播起着预防的作用,因为你戴了安全套,所以这个感染率会降低,如果你没有戴安全套,可能危险度会增高一些。所以要视每个人的情况而定。
主持人:您刚才谈到安全性性行为,什么样的情况才是安全性行为?
伦文辉:安全性行为其实它有一个ABC标准。有这种说法。A都是英文单词的一个大写字母,A就是没有性行为,这个是最安全的。B就是一夫一妻互相忠诚。C就是如果达不到A和B,那就是C,可能就多个性伙伴,这种情况下可能就多个安全套,C就是安全套的一个大写字母,所以C是一个底线,如果能够做到这个,就可以预防艾滋病。
伦文辉:比如同性恋,多个性伙伴,或者是有性病。
主持人:这些行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有没有一个统计的数字?
卢联合:有一个数字,我们有单次的性行为的话,如果是男性传给女性的可能性,要比女性传给男性的可能性要大一点。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单次性行为的可能性就是千分之一。
伦文辉:这是一个人群的统计数字。对于个人来讲,我经常告诉我的病人,其实意义并不是很大。
主持人:同性恋呢?
卢联合:是因为他性行为的方式,采取肛交的,由于直肠的粘膜是一个柱状上皮,它容易损伤,更容易感染HIV病毒。所以同性恋这种行为方式更不安全。
网友:我去献血了,献血以后身体有一些发烧,怀疑会不会感染HIV病毒?
卢联合:应该说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如果感染HIV的话,必须有病毒进入体内,如果你去献血,我们的操作都是消毒的,而且都是一次性的设备,这里边绝对不会带有病毒。如果你没有接触病毒,病毒没有进入血液,你绝对不会感染HIV,至于那些不舒服的感觉跟献血没有必然的联系。
网友:在理发的过程当中,理发的师傅把我的后脖子划了一个小口子,流了很多血,而且这个刀还比较赃,感染的几率有多大?
卢联合:一方面这个刀到底是不是经过了消毒处理。如果说这个刀没有经过消毒处理的话,在干燥环境几个小时接触,病毒也应该死掉了,如果说短时间之内,刚碰过另一个人的皮肤再碰过你,有可能,但是这是非常偶然的巧合。
网友:地坛医院用的是什么检测方法,什么牌子的试剂,是第几代,为什么还要加上尿检?
伦文辉:地坛医院现在是用的酶联免疫方法,是荷兰阿克舒公司的产品。现在我们用的是第三代试剂。
网友:检查一般需要多长时间出来结果?
伦文辉:地坛医院性病艾滋病中心门诊的话是第二天出结果。头一天抽血,第二天出结果。
网友:大家多少钱?
伦文辉:几十块钱。
网友:曹教授一直坚持窗口期是六周。不超过45天。
卢联合:是这样,很多的网友可能没有真正去接触过,这是一个科学的东西。一般我们认为90%以上基本上就认为已经可以了,有足够的准确度保证没问题了。如果你非得去追求那1%,或者5%,那也没有必要了。我每天在病房里边可能接到很多电话,他已经多次的检查是阴性了,我们有时候可能就更谨慎一些。
伦文辉:曹教授说的话没错,但是我们公开宣传更谨慎一些,三个月的话要更谨慎一些。
卢联合:应该说三个月在国际上也是比较公认的一个标准。
主持人:最保险的。
卢联合:对。
网友:在窗口期期间注射了狂犬育苗。
卢联合:所有的药物和育苗什么的对抗体的产生是绝对没有影响的。因为这个抗体只针对HIV病毒产生,不会因为其他的一些疾病和药物产生影响。
卢联合:我觉得大多数网友提的问题都是处于害怕,觉得有了危险行为可能会感染HIV,其实作为艾滋病来讲,它也是一个传染病,如果我们真的做到洁身自好,避免我们刚才所讲的危险行为,是绝对不会感染的。那些有些情况可能有些人不谨慎,或者不小心,或者迫不得已有一些危险行为,我想也不要过分的去紧张,在我们说的窗口期之外做了艾滋病检测是阴性的话,就完全可以放心,不要过于去紧张。如果本身是阴性,过于紧张,产生了恐艾症,可能对生活和工作都也很大的影响,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网友:三个月,四个月都查了,但是还是担心,还是害怕,应该怎么克服呢?
伦文辉:现在在各个科都出现了一些抑郁症的病人,他们其实是神经心理的疾病,名字叫抑郁症。这是在很大的精神负担之下,或者是心理压力之下容易产生的一种神经心理疾病。抑郁症有一个表现就是躯体化表现,就是这个病人检查身体是没有任何毛病的,但是他总觉得不舒服,有人觉得头不舒服,有人觉得心脏不舒服,有人觉得腹部不舒服,有人甚至皮肤搔痒,有的人血糖还高,但是到医院检查的话,没有查出任何毛病,就要警惕是不是有抑郁症的存在。这往往是由于自己的感觉神经系统出了一些问题,在神经递质分泌得比正常人要低,所以对这些人来讲单纯靠心理辅导,单纯靠自我克服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所以就要到医院找医生进行药物的干预。服一些医疗抑郁症的药物,比如说百忧解,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所有的症状就会有所改善。当抑郁症的症状改善以后,你可能就不会觉得每天为查不出原因的不舒服,或者难受了。所以对一些查了半年以上抗体都是阴性,但仍觉得自己症状非常严重的朋友,建议他们去看一下神经科的医生或者是心理医生,进行相应的治疗。极早摆脱这些疾病,或者是由于抑郁症引起的这些病症的痛苦。
主持人:我们前面谈的都是艾滋病的防护和检测,现在麻烦两位给我们介绍一下艾滋病的治疗。
卢联合:艾滋病的治疗应该分两部分,一方面就是一个各种细菌感染的治疗,然后是一个抗病毒的治疗,还有一些药物可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因为艾滋病本身就是免疫力低下的疾病。细菌感染,病毒还有一些原虫的感染,针对这些病原体有效的药物都是可以治愈的。那么抗病毒治疗,我们目前最主要的就是鸡尾酒疗法,目前我们有国产的鸡尾酒的药物,是很便宜的,大多数病人都可以承受。提高免疫力的药物,比如说胸腺肽是可以提高免疫功能的,鸡尾酒疗法全称应该是一个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目前所有的药物包括核苷类,还有非核苷类,蛋白酶抑制剂类,现在国外还有融合酶抑制剂,这些药物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可以使艾滋病病人的体内的病毒达到一个检测不到的水平。这就是鸡尾酒疗法。
主持人: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特殊的?
卢联合:应该说没有。跟正常人一样就完全可以了。但是在服药的时候,有些药物,比如说蛋白酶抑制剂是不应该和高脂类的食物一起服用的,要注意隔开,还有去羟基苷散这个是不应该饮酒,不应该和酸性的食物一起服用,这些除了药物所能影响的之外,其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如果你的病比较重,体制比较差的,适当的增加营养还是有必要的。
主持人:我们知道中国提到艾滋病很多人可能都会跟吸毒和性乱结合在一起,然后贴上道德的标签,以至于很多艾滋病都不好意思去检测,即使感染了HIV以后,他也觉得艾滋病人是特别受歧视和排斥的,那么这种心理他们应该怎么克服?
伦文辉:从艾滋病的流行规律来看,刚开始流行的时候是在特定的高危人群,但就我们国家目前来讲,他已经从高危人群向普通人群转变。就像主持人刚开始说的,作为普通人群的你,也不是说离艾滋病很远。艾滋病不是说只有高危人群才会得。现在在普通人群当中也有机会感染艾滋病。所以对艾滋病感染者,你不要去歧视,因为你只有给他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社会环境,才能够让这些感染者勇敢的面对社会,以及的来做抗体的检测,积极的治疗,避免这些感染者的恶意传播,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这可能是关系到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健康和自身利益的。所以大家要知道,我们现在是生活在一个有艾滋病的世界里,不管你喜欢不喜欢,艾滋病在我们生活当中存在着,所以我们只有为他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消除对艾滋病的歧视,我们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安全的社会。
主持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我们共同的敌人是艾滋病,不是艾滋病人。不管他是以什么方式感染上的。
伦文辉:对。
卢联合:实际上我们在病房里边,在工作过程当中接触过很多病人,他们是艾滋病患者,他们作为一个人来讲,我想都不是坏人,都是很好的人。可能由于一些途径感染了HIV,但是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很好的人。到现在为止,以前我们还比较谨慎,可能害怕传播什么的,现在在我的病房里边,我的医护人员就把艾滋病当成一个普通的疾病,就像高血压和糖尿病是一样的,其实只有我们社会上所有大众都意识到这点的时候,我想那个时候可能艾滋病就会变得很普通了。
主持人:刚刚通过两位的介绍,艾滋病从感染上到发病其实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就算到了发病期以后,只要积极的治疗也不会威胁到生命是吗?
卢联合:对。其实我们病房里边有很多这样的病人,在不知道的情况下感染了HIV,做检测的时候发现了HIV感染,好多病人都是已经到了发病期,有的甚至是晚期的艾滋病感染患者,经过我们的精心治疗,然后运用了高效的抗病毒治疗之后,很多的病人多次检测病毒载量都是检测不到的,这样的病人,他们在外面工作和生活都非常好,除了定期到医院来做一下检测,看看有没有什么问题,然后拿上鸡尾酒疗法的药,定期吃药就可以了。所以作为一个病人来讲,作为感染者,完全没有必要为自己的未来过分的担心。我们现在有很好的药物,也有很好的专业的医务人员来为大家服务。
主持人:通过两位一个多小时的介绍,我个人的感觉是,刚开始艾滋病作为一个世界瘟疫,但是通过两位的介绍,我们现在知道艾滋病也是一个普通的传染性疾病,只要我们洁身自好,减少高危行为的发生,就应该可以达到完全预防的目的,即使不幸感染了HIV病毒,这当中也有一个很长的时间,不会威胁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即使到了发病期,在医生的指导下,有准确有效的治疗方法,也可以得到有效的治疗,不会威胁到我们的生命。
卢联合:其实作为一个传染病来讲,应该是重在预防,被不重于治疗。只要大家能够洁身自好,尽量减少危险行为,是完全可以不感染HIV病毒的。也没有必要去治疗。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在线访谈马上就要结束了,非常感谢北京地坛医院性传播疾病,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副主任伦文辉先生和北京地坛医院艾滋病病房卢联合主治医师百忙之中来到搜狐演播室跟我们讲述艾滋病预防、检测、治疗等方面的问题。最后请两位给我们网友说点什么。
伦文辉:各位网友大家好!非常高兴今天有机会跟大家在网上交流。我希望大家在现在这一个有艾滋病的世界里,能够消除恐惧,消除歧视,大家共同来战胜这个疾病。
卢联合:大家好!刚才我们谈了一个多小时,那么总的结果应该说是艾滋病不是一个可怕的疾病,是一个完全可以预防的。那么重要的在于我们每一个个人,一方面我们要自己预防,一方面我们要尊重艾滋病病人
楼主这是什么时候的采访?
现在地坛用的还是三代酶链?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百度拇指医生
&&&普通咨询
您的网络环境存在异常,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输入错误,请重新输入“阴性艾滋病”还是“恐艾症”?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阴性艾滋病”还是“恐艾症”?
  卫生部否认6省市出现阴性艾滋病
  “恐艾病”
  “阴性艾滋病”还是“恐艾症”?
  “未知病毒”还是心理疾病?
  近期,围绕着这些话题,卫生部、医学专家和自称感染“未知病毒”者乃至普通民众展开了一场场对话。卫生部专门就“阴性艾滋病”问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进行了官方解答。然而,这些人并不认同。
  为此,我们走进在云南的这一部分人的生活,希望近距离了解他们的情况,以期寻求真相。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愧疚的人,一个个挣扎的灵魂。
  也许,我们更应该回答的是——
  如何看待乃至避免高危性行为;
  如何正确面对身体和心理危机。
  日前,有香港媒体报道称,包括广东在内的6省市发现一种被称为阴性艾滋病(简称“阴滋病”)的神秘病毒。4月6日,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透露,“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且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病。在云南,有着这样一小群人,他们的身体出现皮下淋巴肿大、身体无力等症状,到相关部门检查HIV,都显示为阴性。但对于相关部门的解释,他们不完全认同。他们称,他们的病变可能由于医学领域的某种“未知病毒”引起,他们到全国各地医院去检查身体时,医生认为,是因为精神紧张导致。那么,“阴性艾滋病”到底是不是病?相关专家的解释能不能消除“阴滋病”带给人们的困惑?
  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且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病。”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主任:“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患艾滋病,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很多人的病都是自己描述出来的。”他还提醒大家,不要恐慌、不要被误传。
  “失足”引发的噩梦
  24岁的张国仁(化名),是昆明官渡区的一位阳光小伙。大学毕业后,张国仁到红河一家国有企业工作,开朗的性格让他很快与同事打成一片。
  日,张国仁和同事到楚雄市参加业务培训。当晚,和他同去培训的同事拉他到一边,悄悄问:“晚上没事,要不找点乐子?”刚毕业的张国仁非常好奇,“找什么乐子?”“出去‘玩’啊。”于是,他和同事在楚雄当地找了一家比较上档次的酒店,通过酒店内提供的服务热线,他们很快谈妥了“生意”。
  过了一会儿,两个“小姐”来到了他们住处。张国仁说,自己是第一次出去“玩”,“但当时是戴套的。”然而,让张国仁料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第二天,张国仁感到全身不舒服,并出现以前从未见过的瘙痒。第五天,他的舌头发肿,伴随出血的症状。出现这些症状后,张国仁非常担心,随后去了楚雄市人民医院打了三天点滴,但完全没有效果。治疗无果,张国仁回到了昆明。
  张国仁回到昆明后,瞒着家人找了数位小有名气的中医,同时也做了西医治疗,病情稍有好转,但效果并不明显。张国仁称,医院给出的初诊都是扁桃体发炎之类的,给他开出的药方也基本是消炎药,家人见到的初诊记录,也没有多问,“爸妈都认为我是感冒引起的扁桃体发炎。”
  张国仁说,他在家吃药时,都刻意地回避父母,害怕父母发现一丝端倪。半个月后,张国仁出现了耳鸣、肌肉跳动、舌头肿大并有白毛的症状,他很担心,心里也一直在猜测,究竟是什么病导致现在的状况?“很恐惧”张国仁回想当初的日子,心里仍不禁发毛,他估计,应该不会是艾滋病,因为自己是戴了套的,而且据他了解,艾滋病应该有潜伏期,不会这么快地立竿见影,但是他还是不放心,要去医院确认。
  在去医院之前,他在究竟和不和父母说的问题上非常纠结,在反复思索后,他决定如实说清楚。在张国仁对父母说了之后,父亲劈头盖脸地骂了他一通,而母亲则很恐慌。
  随后,在父母的陪同下,张国仁来到了昆明市一家三甲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HIV呈阴性,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为了确诊结果的真实性,三个月后,他又做了一次HIV检查,结果仍为阴性。
  张国仁在为自己做HIV检查的同时,还做了B超、血常规等一系列的全身检查,除了原本就存在的脂肪肝外,还检查出患有前列腺炎,而这些病症都不会引发他所出现的症状。张国仁怀疑自己患上了性病,为此,他针对性地去咨询医生,包括省级医院的名医,得到的答案是,不可能,性病都会引起生殖器出现异常,而张国仁却从来没有出现类似的症状。
  张国仁针对自己的症状,在网上搜索,发现了一个“寻找真相群”的聊天群,进入以后发现,全国各地很多病友和他有着极其相似的症状,他们告诉他,“可能是某种未知病毒引起的病变。”张国仁通过聊天群结识了一帮朋友,他们称,他的症状还只是初期,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将会出现小腿乏力、肌肉消瘦、关节痛、关节响等症状。
  在聊天群里,张国仁还获得了他自己的第一份爱情。“那个女孩是外省的,和我有着非常相似的病情。”张国仁说,自己每天都会和网友们聊天,和她聊得特别好,慢慢地两人有着同命相怜的感觉,逐渐走到了一起。去年秋天,张国仁去了女孩所在的城市,和她见面,同时确定了恋爱关系,但是不敢发生关系。“两个人身体都有问题,都不敢。”对于他自己的第一份爱情,张国仁显得非常谨慎,他不愿意透露女朋友的信息,“毕竟不是什么光彩事。”
  在张国仁病后半年左右,他的身体出现了网友预料的症状,小腿乏力、肌肉消瘦、关节痛、关节响。随着病症的一天天加重,小腿肌肉逐渐出现萎缩,张国仁逐渐相信网友们说的话。
  张国仁住在三楼,每次上楼都必须抓住楼梯杆,虽然和正常人爬楼的速度相差无几,但是他很害怕踩空了。张国仁说,小腿乏力,每次爬到三楼都需要费很大力气,回家后要休息几分钟,才能缓过神来。张国仁称,以前,自己身体非常健康,根本不存在这种情况。
  在和网友们聊天中得知,他的病情带有很强的传染性,张国仁从此和亲朋好友保持一定的距离。张国仁的病情除了家人和朋友知道外,他并没有告诉同事,“如果他们知道的话,所有人都会知道。”明显,张国仁对自己的病情仍有着异常的恐惧。“唾液也能传染。”张国仁说,在和别人聊天的时候,他都要绝对保证自己的唾液不会喷到别人身上,而在公司聚餐时,他每次都会找借口避开。“知道我病情的,往往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一些很要好的朋友,都默默地离开。”
  在张国仁患病后,一直寻求着各种治疗的方式,在多次尝试中医治无果后,他目标转向了民间偏方,“只有一点点效果。”张国仁对民间偏方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为此,他还特意向国外药店购买药物,如MMS(神奇矿物溶液)、SSK碘化钾药物。“每天都坚持服用,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身体状况也有所好转。”张国仁说,这些药物不是很贵,但很难买到,每个月买药的钱大概要500块左右。
  [1]  无法逃避的“过错”
  相较于张国仁而言,在普洱工作的宋富贵(化名),没有向外界透露自己“隐私”的勇气。宋富贵,30岁,陕西人,来云南已经多年。在和他接触的过程中,他言语非常谨慎,非常害怕别人进入自己的私人空间,经过一系列的开导后,他才慢慢道出他的经历。
  去年12月27日晚上,宋富贵和几个客户在饭店酒足饭饱后,客户提出去娱乐场所玩,从来不找“小姐”的宋富贵,有所担心,但又不好意思拒绝客户的要求,于是来到了当地一家娱乐场所,分别叫了一名“小姐”。
  宋富贵称,自己是第一次涉足此事,由于当时酒喝多了,思维模糊,忘记戴套了。“第二天就出现剧烈肠鸣。”他说,第三天出现感冒发烧,厌食、恶心等症状;半个月时,皮下出血、浑身瘙痒;一个月时,呼吸困难,胸闷;两个月时,出现肌肉疼痛,关节痛、关节响等症状。
  发生这些症状后,宋富贵才慢慢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担心感染上艾滋病,他多次去正规的医院检查HIV,结果呈阴性。妻子每次“主动”时,他都刻意回避,“害怕传染给她”宋富贵称,自从感染上病后,在家都非常小心,用自己的洗漱用具,甚至都不和家人一起吃饭。
  当提起家人,他很伤心,一直不敢向他身边的朋友说起他的“过错”,包括他的妻子和孩子,“没脸跟他们说。”今年春节,他选择呆在普洱,不敢回到老家,他害怕传染给家人。
  在选择逃避的同时,宋富贵的身体已远不如从前,身体的免疫力整体在下降。在染病两个月后,他去医院检查,医生说他出现进行性蜕变,骨质丢失。和张国仁一样,宋富贵的小腿也出现乏力、肌肉消瘦等症状,爬楼出现气喘。“洗一件内衣都要休息好几次。”宋富贵说,在胸痛、头痛、关节痛和关节响等症状出现之后,他的身体逐渐出现皮肤干燥,头皮屑非常多的现象。“时好时坏,好的时候和正常人一样,但是每个星期都会出现疼痛,反复发作,每次都要持续几个小时。”
  在宋富贵认识的网络朋友中,杨信(化名)是比较知名的人士,在“寻找真相群”里,很多人都对其有印象。杨信称,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属于艾滋病患者,他们检查HIV结果都呈阴性,临床报告显示他们“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云南这方面的人员相对较少,目前就我知道的,只有10来个,其中建水、红河、昆明、德宏等地都有这方面的病友。”杨信说,“我曾有个朋友,身体状况和他们非常相似,他花了几十万跑遍全国各大医院,就是检查不出个病因来。”在网络上,他们聚在一起探讨着病状,“我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科学地收集病情,向国家相关部门反映,为医学事业的研究提供相关的病情信息。”   观点
  1 有病还是没病?
  邓海华:“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从2009年底开始,陆续有媒体报道,有一些怀疑自己感染了某种“未知病毒”的人群,他们往往有高危性行为,起初怀疑感染艾滋病病毒,但多次HIV检测均为阴性,可身体出现了白毛舌、关节响、皮下淋巴肿大等症状。2009年9月到2010年1月,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招募了59名自愿接受调查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进行了第一次调查。
  随后,卫生部又组织专家于今年二三月份在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和广东等6省(市)开展了系统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目前共调查了40人,其中包括曾参与过第一次调查的15人。两次调查在国家疾病控制中心检测,并将样本送往美国某大学的实验室检测,结果都显示,HIV检查呈阴性,临床报告为“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变”。
  日前,国家卫生部新闻发言人邓海华表示,综合两次调查结果,卫生部专家认为,目前可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没有临床、实验室和流行病学证据支持该人群患有某种传染性疾病。“阴性艾滋病”只是恐艾症状,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杨信等人对于国家卫生部的观点不完全赞同。“我们本身就没患艾滋病。”杨信说,身体出现艾滋病类似的症状,检查HIV呈阴性,证明确实不是艾滋病,但是不排除存在其他病毒的可能。“他们说恐艾症,我们自己都不承认是艾滋病,我们为什么要恐艾?”
  2 心理因素导致?
  陆主任:“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患了艾滋病,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很多人的病都是自己描述出来的。”
  昨日,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陆主任接受采访时表示,目前,世界上从医学角度看,还没有“阴性艾滋病”的说法,是媒体在报道过程中将有艾滋病类似症状,但检测HIV却呈阴性的病症称之为“阴性艾滋病”。其实,艾滋病和所谓的“阴性艾滋病”没有任何的联系,艾滋病的传播途径只有三种,他们所谓的口水传播纯属一种谣传。
  陆主任认为,很多患者认为自己患了艾滋病,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因素,艾滋病是能检测出来,只有在刚感染的前四周不会被检测出来,但两个月后,如果检测还是呈阴性的话,就可以肯定不是艾滋病。其实很多人的病都是自己描述出来的,精神紧张,比如有些人有慢性腹热,就认为自己患有某种病,其实很多病都有腹热的现象发生。有些病人认为是淋巴结肿大,但是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并不是淋巴结肿大,而是肌腱。
  张国仁说,卫生部称他们的病因都是由精神因素导致,如果说精神出现异常,怎么现在还能上班,全国怎么可能出现那么多精神异常的病友?
  3 未知病毒?
  邓海华:“通过调查得知,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日前,国家卫生部邓海华表示,通过对全国59名自愿接受调查的“自述疑似艾滋病感染者”的调查,排除该人群感染艾滋病病毒,也没有证据表明该人群所述疾病具有传染性和聚集性,根本没有什么“未知病毒”。
  而杨信却认为,自己和其他人都出现类似艾滋病的症状,检查呈阴性,绝对存在某种病毒在身体中作怪,他认为自己是患有一种不明病原体导致的不明原因的传染病,而张国仁却更倾向于肠病病毒变异引起的传染病。
  陆主任认为,全世界科学家针对艾滋病的变异病毒,开展了非常清楚地监测,包括有些重组的病毒,如果存在他们所谓的“未知病毒”,科学家肯定能够监测到,而他们所谓的“未知病毒”是由他们的心理暗示所引起,很多病症需要临床医生检查,才能得出结论。而张国仁说,世界之大,无奇不有,现在世界上肯定存在科学家还没有发现的事物,他们讲出不存在“未知病毒”,显然是不科学的。
  陆主任称,到目前为止,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尚未接到有类似于艾滋病症状的报告,媒体报道的情况,国家最权威机构通过调查和检测也没有发现存在“未知病毒”的情况。
  他提醒大家,第一不要恐慌,第二,千万不要误认为出现了一种新的艾滋病变体,不要被误传。同时,他希望市民尽量减少高危性行为,如果发生了,请到医院和当地或者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时检测。
  生活新报 记者 尹定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艾滋病恐惧症身体症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