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世界翻译界有莫言诺贝尔文学奖作品,那么有哪些人可以获奖

贵阳翻译公司 / 贵阳翻译机构 /
贵阳英语翻译 /
贵阳日语翻译 /
贵阳正规翻译公司
联系我们 / Contact us
& 公司名称;&
译心国际贵阳翻译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文昌南路18号亨特国际金融中心
24小时热线:
电话热线: &
发送稿件:
英才加盟:
意见反馈:
您现在的位置 : &&& >
解放日报:莫言得奖,翻译有功
莫言得奖、翻译有功&&前晚,当莫言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第一位中国籍作家的消息传来,他的瑞典语译者陈安娜也成为中国读者关注的对象。由陈安娜翻译的《红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生死疲劳》等三本小说在瑞典出版,最近一本《生死疲劳》今年更在哥德堡书展上被隆重推荐。诺奖评委会给予莫言的&魔幻般的现实主义&评价,正与《生死疲劳》的主题契合。为此,不少中国网友向陈安娜表示感谢,称赞&好的翻译是作品的重生&。而陈安娜也通过微博回应:&谢谢大家!请别忘记,莫言有很多译者,文学院也看了不同语言的版本:英文、法文、德文等。大家一起高兴!&
  正如陈安娜所言,在中国当代小说家中,莫言是作品被译介至国外的数量第一人。目前,他的大部分长篇都被翻译成外文,其中《红高粱家族》有16种译本,长篇小说《酒国》有6种,《丰乳肥臀》《天堂蒜薹之歌》等都有各种译本。文学研究专家普遍认为,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不仅是他个人的荣耀,也是国际文坛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肯定,而这其中,莫言作品的译作家们功不可没。
  莫言作品翻译最多也最精确
  诺贝尔文学奖开设以来,获奖作家多来自欧洲和北美。莫言之前,亚洲仅有印度的泰戈尔、以色列的阿格农和日本的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四位获奖者。1913年,印度诗人泰戈尔成为亚洲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他的诗作最初多由孟加拉语写作,由泰戈尔本人亲自译成英文后才获得世界性赞誉。可见,语言问题是文学作品的世界影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制约因素,而译者的水平直接影响原作的文学魅力、艺术水准。
  在如今的英法主流阅读市场上,莫言作品的翻译既是中国作家中最多的,也是最精准的。这使得莫言在今年夺标之前,就在欧美文坛享有广泛的声誉,萦绕在他头顶的获奖呼声一直不低。
  年逾古稀的美国翻译家葛浩文被中美媒体称为&唯一首席接生婆&。他与莫言的合作最愉快,也翻过最多莫言的小说。&首席&凸显葛浩文的翻译水准,而&唯一&也折射中国文学在欧美得到的译介仍不广泛。上海译文出版社副总编辑吴洪认为,翻译是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舞台的最大阻碍因素。&从目前情况来看,国内外译中有大量翻译人才,但中译外的力量严重匮乏。译文社及其他从事外国文学翻译出版的专业出版社,引进翻译了大量国外优秀作品,但几乎不涉及中译外,主要原因就是无法保证中译外的质量。文学作品的翻译除了语言因素外,还在于它特有的文学性,&中国式&翻译很难让外国读者很好地接受中国文学作品。&一方面,目前中国作品的译介主要由一些汉学家承担;另一方面,遍数欧美文坛,从事翻译工作、够得上水准的汉学家不到20人。
  文学翻译在语言更在艺术
  今年,与莫言并列夺奖呼声最高的还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事实上,村上春树在中国拥有大量读者,这其中,翻译亦起到了关键作用。昨天,村上春树最主要的中文译者林少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文学翻译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既能成全一个作家,也能毁掉一个作家。文学翻译的特殊性在于,它既关乎译者包括母语和外语在内的语言功力,更在于译者的文学悟性和艺术感性,能否准确传达文学作品语言背后微妙的艺术信息,从而再现原作的神韵和意境。&
  译作与原作的关系一直是文学界和读者关心的有趣议题。诺贝尔奖的颁奖词将莫言与魔幻现实主义,与福克纳、马尔克斯等大师的传统相连,莫言本人也曾有过这样的议论:&像我们这样一批不懂外语的作家,看了赵德明、赵振江、林一安等先生翻译的拉美作品,自己的小说语言也发生了变化,我们的语言是受了拉美文学的影响,还是受了赵德明等先生的影响?我的语言受了赵德明等先生的影响,而不是受了拉美作家的影响,那么谁的语言受了拉美作家的影响呢?是赵德明等先生。&林少华则这样形容,翻译是在路上的艺术,&永远向原作无限接近,但没有百分之百的纯净水&。
  多渠道拓展译者队伍
  作为发自内心喜爱莫言作品的译者,葛浩文这个&接生婆&有时会到书店看望他的&孩子们&。&基本情况是根本找不到,偶尔可以找到一本已经非常意外了,我还从来没有见过中国文学作品能被摆在最显眼的位置。&吴洪认为,长期以来,语言成为中国作家作品走向世界的制约因素。从全球视野来看,中国文化及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西方读者认知的主流文化,他们不关注也不太重视中国文学。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望让更多西方读者关注中国作家和他们的作品,这是有积极意义的。他还建议,可以在外国留学生中发掘和培养中国作品的翻译者,通过提高稿费、提供出版平台等方式,吸引这些热爱中国文化、有一定汉语能力的外国留学生,承担起把中国文化、中国文学介绍出去的&媒介&重任。
  &我们不要急于求成,文学走出去不同于出口商品,这是缓慢的过程。&作为中国作协副主席,莫言曾就&文学走出去&话题发表看法:&今年翻译一百本,或者明年一本没翻译,对世界没有任何影响,世界可能会以上百年作为一个周期来衡量一个国家的文学。译介可以是多渠道的,汉学家也要主动发现,兴趣化、个性化的翻译更有意思。作家同行们也应该互相推荐,利用国际讲坛等各种形式积极主动地向认识的汉学家推荐介绍同行作品。&
点击次数:&&更新时间:&&【】&&【】
上一条:下一条:没有了
24小时翻译电话热线:手机号:
公司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文昌南路18号亨特国际金融中心&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知识点 &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习题详情
216位同学学习过此题,做题成功率84.7%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10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163首诗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可谓实至名归。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20来部从中国寄来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一位作家”),但每周有20多部长篇寄往瑞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1990年因脑出血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小题2】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做事应该沉着而孜孜不倦&
本题难度:较难
题型:解答题&|&来源:2014-江苏省江阴市华仕实验中学九年级3月阶段性检测语文试卷
分析与解答
习题“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的分析与解答如下所示:
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首先看标题,再看文首文尾。本文的论点在最后一段总结处。试题分析:首先要了解议论文有哪些论证方法及它们的特征,然后根据内容判断。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考点:分析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找到答案了,赞一个
如发现试题中存在任何错误,请及时纠错告诉我们,谢谢你的支持!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
错误类型:
习题内容残缺不全
习题有文字标点错误
习题内容结构混乱
习题对应知识点不正确
分析解答残缺不全
分析解答有文字标点错误
分析解答结构混乱
习题类型错误
错误详情:
我的名号(最多30个字):
看完解答,记得给个难度评级哦!
经过分析,习题“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主要考察你对“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等考点的理解。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鲁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学期
与“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相似的题目:
①近来,一些医院却发现,真正能加快病人恢复进程的并非是名医,而是默默无闻的保洁员。他们意识到,那些容易引起院内感染的病菌正在变得越来越难以对付。②过去,院内感染的罪魁祸首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而目前让医院焦头烂颇的病菌有:万古霉素肠球菌、艰难梭状芽孢杆菌,以及一组高度耐药、被统称为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等。这些顽固的病菌在医院的角落里无处不在。③有统计称,医院病房内大约10%的软硬表面遭到革兰氏阴性病菌的污染,还有15%遭到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污染。美国的卡佛医学院对30个病房里的病床床单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发现,有95%的床单都窝藏着万古霉素肠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而在新床单换上一周之后,又有92%的床单再次被这些病菌污染。④对付那些常附着在皮肤上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医护人员保持手部清洁就能解决问题。但如今的病菌却能够在键盘、床单等无机表面存活,消毒工作也随之越来越难,为此,纽约大学朗格医学中心流行病学菲利普斯曾做了一次尝试,把保洁人员变成了病人护理过程中的关键合作伙伴,以保证那些被接触最多的表面得到彻底消毒。仅半年时间,项目的主要衡量指标——艰难梭状芽孢杆菌的数量与抗生素的使用量,都答复降低。【小题1】阅读选文,写出容易引起医院内病人感染的病菌名称。(2分)【小题2】选文第③段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说明文阅读(共6分,每小题2分)飓风:自然的暴力①飓风是一种热带气候,它是热带海洋上的一个强低气压区,被狂暴的旋转风包围。在北大西洋、在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的东北部太平洋以及东经160度以东的南太平洋上,它被称为台风,在印度洋上又称为旋风。②当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风速在每小时120千米以下都称为热带风暴。每年,热带地区海洋上产生大约100个热带风暴,其中约50个达到飓风强度。飓风一词源于“Hudcan”,是加勒比海传说中的邪恶之神。③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它们的动力是水蒸气释放的能量: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一片超低压区域,成为风暴眼。④飓风季节从6月1日开始,持续到11月30日结束,最具破坏力的飓风通常出现在8月中旬至10月中旬。⑤首先,在最极端的情况下,飓风可产生最高速度每小时320千米的强风,只有最坚固的建筑才能抵挡如此强的风。其次,它们总是携带暴雨,可能引发灾难性的洪水。第三,最为可怕的是,飓风有时会引发风暴潮现象。所谓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飓风推动水位提升的海水抵达海岸可能造成洪水滔天。⑥飓风一旦抵达陆地,由于断绝了热海水提供的热能,通常迅速偃旗息鼓。但是,如果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⑦科学家试图弄清楚海面温度如何影响热带风暴的形成。部分影响是直接的:海面热水相当于飓风的燃料;但是,专家相信飓风的形成并非如此简单。海面温度变化总是伴随着部分大气变化,而大气变化又会影响海洋信风的强弱和降雨量的多少。日,联合国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预测在21世纪,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更频繁、更严重的热带风暴、洪水、龙卷风。气象学家彼得森说:“我们确实知道,飓风的猛烈程度与海水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造成海水温度上升,更多、更强的飓风将接踵而至。”但除了人类的影响,各种自然循环同样影响着热带风暴的形成。比如说,当厄尔尼诺─赤道东太平洋南美沿岸海水温度激烈上升的现象─出现时,高海拔风向受到影响,这时大西洋上产生的热带气旋相对较少。飓风的形成同样与同温层风向、海洋局部区域温度、西非的降雨有关。⑧2005年的风暴有:阿琳、布雷特、辛迪、丹尼斯、艾米丽等。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当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小题1】下列对“飓风”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热带气旋的风速达到每小时120千米,就正式称为飓风。B.飓风的形成需要精确的气象条件,即海平面温度需要高于26.5℃。C.飓风的强风速度都在每小时320千米以上,破坏力极强。D.飓风在开阔的海洋上,则可持续两个星期,甚至1个月,但一旦抵达陆地,通常迅速偃旗息鼓。【小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表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A.从6月1日开始到11月30日结束,在持续6个月的飓风季节中,8月中旬至10月中旬是飓风破坏力最强的时期。B.风暴潮就是狂风和超低气压携手造成的海平面上升。上升的高度最高可达到7.5米。C.风暴眼是温暖的热带海平面上的空气吸收海水热量后迅速旋转上升,形成的一片超低压区域。D.人类影响造成的气候变暖是热带风暴形成的唯一条件,与各种自然循环的影响无关。【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文按照逻辑顺序,分别介绍了什么是飓风,飓风形成的条件,飓风的危害。B.“飓风:自然的暴力”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表现了飓风危害之大。C.第⑧段“造成严重损失的飓风有卡特里娜飓风、丽塔飓风,二者分别是当年大西洋上的第11次和第17次热带风暴。”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D.第⑤段中“有时”、“可能”等词语不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小题1】《水浒》中,主张招安的梁山将领有&&&&,反对招安的梁山将领有&&&&。(各举一人即可)【小题2】《&&&&》是鲁迅先生1926年所作的回忆散文集,共&&&&篇。(2分)&&&&
“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的最新评论
该知识点好题
该知识点易错题
欢迎来到乐乐题库,查看习题“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10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163首诗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可谓实至名归。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20来部从中国寄来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一位作家”),但每周有20多部长篇寄往瑞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1990年因脑出血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小题2】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的答案、考点梳理,并查找与习题“①201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一位80岁的瑞典老人,过去的职业是少管所和社会福利机构的心理学家。②他的诗很有味道,令人吃惊的是他每年只写两三首,隔几年出一本集子,只收录十几首诗。他写得最久的一首诗耗时整整10年,赶上曹雪芹写《红楼梦》的时间了。③如此的推敲、琢磨会导致什么结果?诗是最不能翻译的东西,但他的163首诗却被译成50多种文字,全世界的诗歌发烧友们捧读再三,奉为圭臬。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授予他,可谓实至名归。④诺贝尔评奖委员会中唯一的中国通马悦然说:“我每周要收到20来部从中国寄来的长篇小说,都是一个意思,希望通过我的介绍去获奖。”不可否认中国人口基数大,作家队伍人丁兴旺(有云:“每一片飘落的树叶都能砸到一位作家”),但每周有20多部长篇寄往瑞典请求获奖,听起来无论如何都像一出闹剧——还有那么多没寄的呢。⑤人民文学出版社的一位资深编辑这样描述上班的情形:“这个走了那个来,简直没有空下来的时候。每个人都递上一大摞书稿,然后在我对面坐下,说自己的书如何与众不同、在哪些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还有人不无自豪地告诉我:‘这是我今年的第四部长篇小说,前三部都已经出版了。’”⑥其实,一部有分量的长篇小说必须反映一个重大的问题,不论是历史的还是当下的。花一年时间想通这个问题的人已是智力超群,一年想通四个社会问题的人绝对该去制定政策的部门工作,写小说实在是大材小用。⑦回到获奖诗人托马斯·特朗斯特罗姆吧。老人常年生活在最普通的公寓里。除了写诗,他还是一位翻译家,热爱地质学与植物学。精通乐理,能弹奏钢琴。他于1990年因脑出血半身瘫痪,口齿不清,但练琴(用左手)仍是每天的必修课。⑧我们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一种价值观:沉着而孜孜不倦——这正是当今社会最缺乏的,却是全人类最敬佩的东西。【小题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分)【小题2】从全文看,最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相似的习题。诺贝尔文学奖传奇_百度百科
声明:百科词条人人可编辑,词条创建和修改均免费,绝不存在官方及代理商付费代编,请勿上当受骗。
诺贝尔文学奖传奇
这部著作的作者万之,又是学者,又是作家,又是翻译家。在这部著作裏,他画出了20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的肖像。其中两位——1974年得奖的马丁松和1987年得奖的布罗斯基——很明显是作者的知音作家。其馀的是1990年到2009年得奖的作家。[1]
诺贝尔文学奖传奇作者简介
万之,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具有世界性文学视角,也是诺贝尔文学奖评委、著名汉学家马悦然的好朋友,每年诺贝尔大奖颁奖,作者都能够有机会参加颁奖会,近距离接触获奖作家和评委,是目前华人世界最有权威的诺贝尔文学奖的发言者。
诺贝尔文学奖传奇图书目录
第一辑 逝者长存
露珠映射的大干世界——197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哈瑞·马丁松与自然哲学
四海无家、四海为家——198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约瑟夫·布罗斯基印象
帕斯的人格之重——纪念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墨西哥诗人奥克塔维奥·帕斯
明日黄花再生香——纪念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英国戏剧家哈罗尔德·品特
第二辑 文学有道
我为人民大众写作——199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葡萄牙小说家萨拉马戈评说
给历史涂上诙谐幽默的黑色——1999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德国小说家格拉斯评说
“一”以贯之的文学之道——解读200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法籍中文作家高行健
他为历史出庭作证——评2002年匈牙利籍犹太小说家凯尔泰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出世的精神入世的文学——与马悦然谈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库切其人其作
第三辑 文化多元
为什么是德瑞克·瓦尔科特?——199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奖作家德瑞克·瓦尔科特评说
.豆瓣[引用日期]莫言作品_莫言简介_莫言蛙_莫言丰乳肥臀下载_诺贝尔文学奖让我们的翻译界尴尬 _沪江英语
网页版学习工具
每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之前,中国的文学界或者大点说文化界都要胎动一阵,我们总要猜测谁将最有资格,并且还要不厌其烦地给出一大串名字。&令人遗憾的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委们总是毫不考虑我们遥远的热情,总是让我们言之凿凿的推测落向深深的山谷。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又一次让我们闪了腰: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拿走了奖金。颁奖结束后,国内文学界一片沉寂,几乎没有人为这个两个多月前才第一次以长篇小说《我的名字叫红》的面目出现在中读者面前的土耳其人发言,没有人针对他拿出有分量的文章和言论。还好,我们还出了一本,还真是从土耳其原文翻译过来的。要是没有这唯一的一本,面对金光灿灿的本年度诺贝尔奖金,我们那才叫尴尬呢!虽然这样的尴尬我们以前不是没有过。&我觉得,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学界猜不准现象”和“得奖作家的中国陌生化现象”说明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我国的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出了问题。一方面我们的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局限在英、法、德、俄、西等大语种之内,在大语种之内又非常中国式地关注大国、大作家、名作家、走红作家,而缺少一种更踏实更全面更细致更负责任的学术态度;另一方面,普遍忽视小语种国家文学的译介与研究工作,有所涉及的话也是浅尝辄止,以点带面;第三方面也是最严重的一方面是,我们的外国文学译介与研究似乎与整个西方文学的大的语境、大的走向、大的趋势发生了脱节,呈现出一种可怕的滞后和局限。我这么说决不是信口开河,就拿近十几年来的诺贝尔文学奖来说吧,至少凯尔泰斯、耶利内克包括达里奥?福、库切、萨拉马戈以及今年的帕慕克还有去年英国的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他们得奖之前,我国的翻译界对之甚少涉猎,更别说影响了。得奖之后,我们纷纷以冷门等理由予以自我解嘲,但是稍一接触,才发现个个都是大师级的,人家在获奖前,都已是极有影响的作家了。&拿今年的帕慕克来说,其1979年创作完成的处女作小说就获得了土耳其国内的文学大奖,其后的作品分别获得过欧洲发现奖、美国外国小说独立奖、法兰西文学奖、法国文艺奖、都柏林文学奖和意大利的格林扎纳?卡佛文学奖。同时,他的作品被翻译成四十多种语言出版,其作品《雪》在美国已卖出了20多万册,阿特伍德和厄普代克都是他的粉丝。文学评论家将其与普鲁斯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艾柯等大师级作家相提并论,并将之誉为欧洲当代最核心的三位文学家之一。这样的作家得诺贝尔奖,怎么会是冷门呢?这样的作家获奖之前,我国对其的翻译和研究又是多少呢?用少得可怜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吧。类似帕慕克、凯尔泰斯这样的诺奖作家得奖前在我国翻译界所体现出来的空白状态,只能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的外国文学翻译与研究确实已严重滞后于西方(外国)文学界的实际发展情况。&诺贝尔文学奖像一面镜子,至少照出了我们文学的尴尬:一方面是我们本土的作家离斯德哥尔摩距离尚远;一方面是我们一直引以为自豪的外国文学研究与翻译已经出问题了,到了需要严肃对待的时候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诺贝尔文学奖作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