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去澳洲我的读书体验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在墨尔本大学读书]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在墨尔本大学读书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1.学费贵的要死要死的,前两年新盖的Spot(商科+ICT大楼)就是用留学生们高昂的...
在墨尔本大学读书究竟会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1.学费贵的要死要死的,前两年新盖的Spot(商科+ICT大楼)就是用留学生们高昂的学费换来的!2.女生超多。。。美女也超级多。。。但还是找不到女朋友!3.当你和本地人说你在墨大读书的时候,对方的反应会是:a.哇,你是个学霸 b.你好有钱(墨大学费很贵)4.墨大Arts Building附近一片的建筑物都是古色古香,非常具有历史名校的样子。。。5.传说中超级有名的7 seeds咖啡厅就在墨大Law Building旁边!6.别的专业不知道,就商科而言,澳洲八大的排名是这样的:墨大,其它七大!(还有一个冷门消息:墨大教育专业排世界第二)7.墨大的lecturer都是业界大神,期末写论文查资料的时候发现作者好眼熟,结果卧槽,给我上了一学期的课了!8.其它学校不知道可不可以,但是墨大商科是可以读triple major的:Finance+Marketing+Management。选了这个你就会明白什么叫report写到手抽筋了。。。9.图书馆晚上8点会有免费的咖啡牛奶和小饼干,到了期末的时候图书馆满道地上都坐满了人。。。。10.出了4号门随便上一辆Tram,5分钟到City,学校有的都是黄金地段,简直是无敌地产商。。。11.每个学期的Reading很多,然而并没有多少人能看全。。。12.有一种效率叫做Melb Uni。申请学校时候最后收到的Offer就是墨大。。。那时候离开学不到一个月。还有一次跟course coordinator写邮件一直没收到回复,然后去她办公室问。她优雅的回答:“好的 我看了,我现在就回复你。”然后,我等了两天。。。。。13.考场十分高大上。。。。。14.墨大是个傲娇的小公举,每次学校的世界排名出来后就会给所有学生发邮件。。。。15.经常有人说“melb uni进去难出去容易,monash进入容易出去难”(monash传闻挂科率高)要是让学霸们挂科率再高点估计就没人选melb uni了。。。。16.只要学校选的好,年年期末像高考 ????墨尔本青年俱乐部福利拿到手抽筋,交友工作任你行创业,工作,学业,生活,总有一款福利你需要Sharing and Connecting Brilliant Ideas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moerbenclub
一个位于墨尔本,经常送福利,送工作信息,发新闻的青年人平台!sharing and connecting brilliant ideas!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其它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AUSTRALIA DYNAMIC
当前位置:>>>在澳洲当农场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下一篇:没有了
私人移民定制
PRIVATE IMMIGRATION
24小时服务咨询热线
400-019-3686
输入您的电话号码,点击通话,稍后您将会接到我们的电话,该通话对您完全免费,请放心接听!
广州市奥烨移民服务有限公司
地址:广州大道中307号富力东山新天地C栋18楼
24小时咨询热线
400-019-3686在爱尔兰读书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的图书馆
在爱尔兰读书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欢迎关注】微信搜索“ciichn0898”或直接点击本页标题下“中智国际海南分公司”,即可快速关注。
【分享传递】点击屏幕右上角“┇”按钮或箭头按钮,即可将本文分享给好友。
1.整座城市几乎就呼吸着三个字:旅游业。
都柏林的平均气温有十多度,一般会有点小雨,但预备过节的这几天却恰巧风和日丽。 相比动辄暴雪和零下的美东, 这里亲切地让初来乍到的笔者有点措手不及。
“Ireland is now cosmopolitan.” Transforming Ireland 一书的编辑兴奋地将包含这个观点的文章纳入其中。确实,过去的几十年里,这个小小的岛展示了巨大的文化软实力。曾经欧洲五猪(PIGS -- Portugal/Ireland&Italy/Greece/Spain)一员的爱尔兰,现在也骄傲得离开了这个行列,成了“Celtic Tiger“。
不管你是读了叶芝的《当你老了》,乔伊斯的任何一本密码书,还是听多了西城的歌曲,亦或者只是喜欢这里小提琴拉出的悠扬调调,任何人都想来到O‘Connor们的家里找一找不一样的感觉。
现实也确实没让笔者失望, 该去 踩的那些地标都有所顾及。比如说作家们的气息。
再比如说娱乐中心temple bar区域不同口味的Guinness和Irish Stew
还有传说中爱尔兰的灵魂--Irish pub里面的弹唱和高大上的三一学院。
但是再好听的风笛听多了也会厌烦,只在pub呆了两晚上的笔者就感觉了一丝单调,因为谈唱的歌曲永远只有两个主题,美丽的爱尔兰和那未完成的统一(Ireland will yet be free, Caledonia, Dublin in the rare old times, etc),和移民到美利坚的艰辛(Craigie Hill, City of Chicago, etc)。
渐渐地,走到街上,这种单调感也随着眼前的景象被一步步加深。整座城市几乎就呼吸着三个字:旅游业。到处都是吞吐着西班牙语或者法语的游客,而这些人往往是来这学习英语的短期班学生。
街道上五步一个tour shop,里面的货架上满是绿色的英式bowler hat与镶着shamrock的围巾。Hop-on Bus的宣传册随处可见,甚至于有专人在街上分发。当然了,和其他已经见怪不怪的欧洲城市一样,这里,也有中国人。
2. “我在这里都住了十多年了还没去过那个监狱,你去转转吧。”
其实笔者对这里中国人的印象最初并不来自于游客或者是居住在这里的人,而是酒店的前台。当笔者和说着一口把“th”发成“t”的性感口音的爱尔兰司机说完再见,来到酒店check-in的时候,惊喜地发现大堂的前台是一位和蔼的东北大妈。
“我是十年前留学潮的时候来到爱尔兰的。”吐着一口海蛎子味的她回答了我的惊异。“当时的时候在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读书,后来就留下来了,后来孩子也接过来在这边读书。”
“小伙子你和你朋友两个人的话,其实只要两天就可以转完整个城市了。从Connolly火车站坐轻轨可以看看城市北部,最远坐到Guinness Storehouse下来喝一杯,途中还能经过他们1918年革命的纪念博物馆。
南边的话temple bar要去,Grafton street上有很多小街道通向一些小商店,三一学院和St.Stephen's Green就不用说了,内地方儿买块三明治坐一会儿最舒坦,东南边坐车还能去一个监狱,我在这里都住了十多年了还没去过那个监狱,你去转转吧。。。”短短的check-in在她热情的介绍下居然成了我整次旅行的最佳规划。(离开爱尔兰的时候我非常遗憾和后悔,没有留一张和这位热心大妈的合影)
“我啊,看到我们中国人就是觉得亲。”她看到我有点懵笑了笑,然后继续说道,“这里以前也有都柏林城市书店,就在三一旁边,现在经营不下去了,只得整体搬迁到比较偏的地方,当然现在你去了也没啥意思,不是说他们革命的历史书,就是爱尔兰语教材。哦对了,还有那个他们最骄傲的咖啡店Bewley's,
现在原店也整修,就一家分店还开着,本来两家都得关闭来着,都柏林市民起来抗议,市政府才给拨了点钱保留了下来。。。”这一段倒是着实引起了我的兴趣。
“怎么都关了呢?”
“嗨,整个都柏林啊,经济还是不太行啊。。。“她笑了笑。
从酒店里出来随便走走,我对这里中国人的感触就更多了。最直观的印象就是街头大大小小的便利店与美发店,而在里面经营的亦大多数是从大连或者沈阳来的辽宁人。
而当我又按照习惯走进书店的时候,这里介绍中国的书籍仍然还是鸦片战争的主题,或者有着东方女人神秘细长眼睛的封面。
过了几天,当我前面讲的从pub养成的单调感席上心头,与这些对于同胞们的印象混在一起,心里突然有一些淡淡的失落。看来这里和任何一个西方城市一样,经济不景气,来自中国故土的人刚刚扎根,但是也不愿意去和当地融入太多。我们是我们,他们做他们,现实, 就是现实。
3. 'Don't judge a book by the cover! Never!'
我的旅行到了最后两天,每天喝喝咖啡看看王尔德的日子就要结束,对于地图上所圈所画之处也进入了最后的扫尾阶段。倒数第二日时,记得自己漏掉了乔伊斯中心没有看,就又临着渐暮的天色匆忙来到城市的北边。
不出所料,一时起意总会把我引向迷路。乔老爷的研究中心最终还是没有找到的,不过,我发现了这一条街。
(照片来自网络)
历史悠久的Parnell Street上,居然突然出现了大量打着汉字招牌的饭店。密度之大,以至于让我瞬间有了错位的感觉。这里居然有。。额。。Chinatown?
肚子里已经有些打鼓的我赶忙进了一家饭店,杨员外饭店。旁边一家的名字更有意思,中国快餐--盒饭。
刚进饭店,就看见两个年轻的中国男子再聊天。一看到我进来,长得像老板的人赶忙过来招呼,一张嘴,又是熟悉的海蛎子味儿。
“小伙子吃点啥?”“别看那页,那都是给老外吃的,这边是咱家常菜。”这份热情,又是让我应接不暇。只得在上菜之后,赶忙低下头狼吞虎咽一番。
吃了一会儿,看也没有什么客人,我也差不多酒足饭饱了。老板便坐过来我们聊起了天,从聊天里我得知了他其实不姓杨,而姓董。
“我呀也是十多年前留学潮的时候过来的。那一拨来的人里面东北人居多一些,主要是沈阳大连的。来这边的主要先是读语言,然后在读本科,有很多人也读到了硕士。
你像这边的话,University College Dublin的就有很多中国留学生,都柏林理工的也有不少,三一的还真不多,不过像你这样喜欢跑来跑去的来短期交换的也挺多。现在的话,主要是有一些留学中介在和国内合作,这些中介也有爱尔兰政府支持什么的,现在来这边的河南,湖南湖北人又比较多了。”
“我们那拨人留下的不多。一来爱尔兰跟英国一样,理工的学生要向留下来工作第一签证限制很多,而如果有一个工作席位空缺,他们会先在报纸上刊登六个月,没有本地人应聘才会考虑外地人。
二来有了爱尔兰的签证英国的签证还得另申,不是像你们这种旅游G签可以来回走,太麻烦了也不划算没几个人呆下来。留下来的就主要像我这样,在Burger king工作,或者开个便利店,但就算像我们这样能申请下钱挣来的,也都是非常幸运的人。
不过当然啦,最方便的办法是配偶签嘿嘿,男女都有例子,孩子的话在这边上学也不用必须学他们的爱尔兰语。”
“你们刚来的人肯定觉得这特无聊吧哈哈。要是再呆两天圣帕特里克节的时候有意思一些,那时候满大街都是绿的,然后从早上八点开始喝,喝到第二天早上两三点。有的酒吧七点才赶人。我们当时在这里读书的时候就觉得这里人特别好,听说英国人美国人有歧视,这边也有但是人性格总体来讲特别温和好客。我们当时在大学的时候参加CSSA,学校社团部开会都会请我们一块去商议,有投票权。。。“
那晚上我们聊到挺晚,也不知道是不是几瓶青啤喝得晕晕乎乎怪舒服的缘故,我竟然又有一些感动了。其实每一个来到国外读书生活的国人本身的目的就是一个生活的安安稳稳。
如果这项目标达成了的话,我们又为何戴着眼镜对他们的能力去各种judge呢。能在这里生活下去,自得其乐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啊。
附上一张董老板帅照
在去机场的路上,头发已经花白的出租车司机给我讲了一路他作为union member抗争的故事。有趣的是,到最后他突然提起了自己的教育观。他说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但是他从来不会向自己的几个儿女和几十个孙儿女强行要求信仰什么宗教,毕竟,那是他们自己选择的权利。
“选择我们自己生活方式的权利一直是我们爱尔兰所追求的。过去我们没有,现在我们有了,我们才会生活的自得其乐。相同的,我们也不会要求别人去干什么,更永远不会因为他们不干这件事儿而觉得他们人品怎么样。就像一句爱尔兰老话说的:Never judge a book by the cover! Never!”
via.北美留学生日报 刘肈宁记者
发表评论:
馆藏&5948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洲读书一年多少钱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