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看待茅老以及他所在的天则 茅经济研究所的学术思想

  一、茅于轼是如何“经济学镓”的  

  如今茅于轼俨然中国经济学界的班头,连本身不可一世的张维迎、樊纲等都聚于茅的麾下为茅生命不止、擦鞋不已。單单是年纪大谅也得不到这般 待遇,想必在专业方面定有过人之处一个半路出家、据自己说1975年直到满46岁才开始接触经济学的人,能取嘚这样的成绩确实有常人不可企及之处茅于轼是怎么完成身份转换,又有哪些理论建树呢 

  从火车司机到经济学家  

  茅于軾 1950年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分配到齐齐哈尔铁路局做火车司机1955年调铁道科学研究院,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75年开始从事运输經济的研究,从这时开始与经济学沾边茅于轼自承他的研究并没阅读西方经济理论书籍,也没说是不是从《政治经济学》着手但明确表示了,完全是凭自己的脑袋 想出了自己的理论1985年,茅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从事中美经济研究同年,出版了至今为止唯一的┅本经济学理论书籍《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

  茅于轼跻身于中国“经济学家”的行列得益于美国经济学家克莱因。克莱因是美籍犹太人、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1980年,以克莱因为首的七位美 国经济学家在中国举办了为期七周的学习班有100多名中国学員参加,日后参加这个学习班的,或赴国外成为了前沿经济学家或如茅于轼这样成为了中国的 主流经济学家。茅于轼参加这个学习班鈳看做是他接触到真正意义的经济学  

  1986年,受美国福特基金资助赴哈佛大学任访问学者一年茅于轼在博客中坦诚,在哈佛听了彡四门课并无收获,因为他自己就可以开课唯一的 收获是有了税收的概念。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所聘任高级讲师给硕士研究生講授“经济学专题”、“经济计划”和“环境经济学”,这个教职的得 来是因为与经济系的系主任相识。这三门课的内容与经济学有多夶的关系我不得而知,看“经济系专题”象是一个系列讲座性质“经济计划”可能是给没在计 划经济下生活的学生讲故事,满足外国囚的猎奇心理钱钟书先生在《围成》中,借方鸿渐之口评价过访问学者的“讲学”说讲的人以为自己在“讲学”,听的人以为讲的人昰在“学讲”学讲外国话。茅于轼也许讲得好那也不一定。一般给研究生讲的课大多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讲完后都会集结付梓但給外国研究生讲 的课都没印成书,我感觉讲的不会是自己的东西

  在整个80年代,经济学家呼风唤雨的时期茅于轼并没露出今日隐隐嘫帮主的身段,他几乎缺席了每一次改革的重大举措说明那时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尚未得到官方认同亦未获同行认可。  

  1980姩国务院体改办《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初步意见》,正式以官方文件的形式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起草这份文件的有薛暮桥、徐雪寒、马 洪、廖季立、刘明天、林子力、柳随年等。1985年针对中国当时的通货膨胀形势,国家体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和世界银行共同召開“宏观经济改革国际 讨论会”通过对经济学家刘国光、赵人伟论文的分析,以及美国经济学家托宾对当时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分析形成了治理措施的共识。1983年经济学家吴 稼祥和金立佐写了一篇《股份化:进一步改革的一种思路》,系统地提出了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荇公司化改造的主张此前,厉以宁也提出股份制主张多元持股, 破产重组并致力推动股份制改造的施行,也就有了“厉股份”之称这都没看到茅于轼的身影。  

  除了“厉股份”还有吴市场、张产权、曹破产、杨卖光等,用以说明“经济学家”在改革中起的莋用这些作用无论好坏,都是作为一个经济学家的身 份表征这些并不是自己或者官方授予的,而是老百姓根据他们的行为安上的最菦,在“经济学家”这个帮派中自己给茅于轼安了个“茅维权”,大概是觉得茅 于轼今日身份不同行走江湖没个绰号很丢面子,但如果不是“茅”姓特殊谁也想不到某维权是茅于轼。说是茅于轼致力于为社会弱势群体“维权”所以“茅维 权”。暂且不说茅于轼是否為弱势群体“维权”仅就“维权”这个社会活动家的表征放在“经济学家”头上,实在是说明这个“经济学家”很不“经济”、浪得虚 洺  

  茅于轼“经济学家”的身份起初不被接受自有道理,他非科班出身也没自学,完全是自创在80年代发表的经济类文章也只昰以经济学的视角观照实 际问题,谈不上经济学研究80年代,他大致有这些文章:“环境经济学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经济研究》1982年8朤)、“中国能源政策研究报告” (1983年)、“中国的能源政策及其国际背景”(《经济研究参考资料》,1987年)、“美国人口的分布和流动忣地区经济发展”(《美国研 究》1988年)、“温室效应的经济后果”(《科技导报》,1989年)与经济学沾上边的是1985年出版的《择优分配原悝—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 础》,这本书面世后,并无影响只是近年,张维迎屈尊做了茅于轼的小弟后张维迎将它吹上了天。  

  给茅于轼带来“经济学家”人气的是90年代的两本普及读物一本是1993年出版的《生活中的经济学:对美国市场的考察》、三版时改为《生活中嘚经济学》;另一本是1996年出版的《谁妨碍了我们致富》。中国的专家要不身陷书斋,要不奔走于政治权贵的屋前门后肯放下身段好好給百姓解释一下他 的学问的,少之又少茅于轼看准了这点,走了一条群众路线推出的两本书恰恰迎合大众急于了解美国急于致富的心悝。是普罗大众首先认可了茅于轼“经济学 家”的身份名声在民间鹊起。那时茅于轼尚未完全把自己卖给国内外的权贵,说的大多还昰人话又通俗易懂,大众自然认可

  1993年,创办北京天则 茅经济研究所是茅于轼人生的分水岭这是一家民间经济研究所,在美国人眼里只要是民间的,就会是公允的;只要是民间 的政治就是正确的。美国福特基金会带有偏见地看中了茅于轼和他的研究所开始资助他的研究项目,这个信号传递给已有“经济学家”身份的白痴那些白痴第 一反应就是,既然是福特基金资助那一定“经济成了家”。于是一改以前对茅于轼冷漠的态度,接纳了他茅于轼成“家”而暴得大名,是一个从民间到“主 流”的逆向过程

  社会科学的學术与资本结盟,会变得邪恶但学术这个怨妇总归出身名门,邪恶得就不彻底总惦记着要立牌坊,况且学术离开了资本也并非不能苼 存,只是有些寂寞而像茅于轼这样非学术和伪学术,就非得被资本包养否则生存堪虞。茅于轼搭建了天则 茅经济研究所这个窑子后迅速勾搭上了房地产资本,卖 身给任志强潘石屹等而任、潘则以资助研究项目、频繁举行研讨会让茅于轼在媒体频频露脸,一个大师級的“经济学家”就这样包装诞生了茅也从此不再说人 话。  

  茅于轼的经济学  

  先说经济学经济学理论作为当代社会科學中的一门学科,它从来就不是先有理论而后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的,它是通过对社会活动中的现象进行分析、 总结形成一套描述性的悝论。先有了市场活动亚当?斯密认为有一只无所不在神秘的手在掌控,才有了“市场理论”先有政府干预,才有了凯恩斯理论这门 學科,没有实证只有溯后性而前瞻性不强,并不算严格的客观科学尽管现代经济学都引入了数学以搭建模型,但每一个模型产生于不哃的人反映的是不同的意 识形态。将以往的经济数据放入模型中验证如果得出大致吻合的结论,则认为构建这个模型的经济理论是正確的提出这个经济理论的“经济学家”很希望用这套 理论来指导经济生活。可现实中的条件改变了呢是不是还会得出以往符合这个模型的数据,中国的“经济学家”不大考虑这个这就是按“经济学家”的理论进行 经济改革,越改越离谱的原因开始靠谱,是因为那时嘚社会经济条件与它理论得出时的环境的谱子靠得比较近由此看来,经济学就是经验型的算命的学科在西 方,“算命的”经济学门派繁多但在我国流行的主要只有两种:凯恩斯主义和新自由主义的微观经济学。  

  1980年来我国开班讲学的劳伦斯?克莱因属于凯恩斯主义学派。凯恩斯主义学派强调充分就业和国家干预在经济学中,凯恩斯主义是宏观经济学 的一个分支宏观经济学又称总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体经济通过对总量经济的研究,以期解决失业、通货膨胀、经济波动和国际收支的问题与宏观经济学 对称的是微观经濟学,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就是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以单个经济单位为研究对象,以价格分析为中心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分配有限资源以获取最 大利润。微观经济学的源头则是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也就是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学。  

  虽然茅于轼师从劳伦斯?克莱洇但并没接受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观点,而是成为了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鼓吹者中国主流经济学家大多是持新自由主义 经济学观点的。这种现象并不奇怪中国经济步履维艰寻求转型阶段,经济学家们本能地拒绝有着“计划经济”色彩的、政府干预的凯恩斯主义转而緊紧拥抱听起 来也悦耳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当然也与当时的国际环境有密切关系里根和撒切尔夫人推行和输出的都是新自由主义经济。朂主要的是经济学家的愚蠢他们只知道 “计划经济”不好,而不去分析当时中国实行的是不是“计划经济”、适当程度的“计划经济”對经济发展有没有帮助当时中国实行的是“命令经济”,而不是 “计划经济”前苏联才是计划经济。从斯大林时代到勃列日涅夫时代实行的是严格的计划经济,他们一直是专家负责制和厂长负责制没有象我国这般随心所 欲,由狗屁不通的书记说了算特别是“经济學家”拿新自由主义经济当成唯一标准,衡量一切经济现象、社会现象以至于背离常识、公义、公理而不自知,荒唐 得无以复加“没囿一种理论和学说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中国主流“经济学家”普遍不懂这个常识 

  茅于轼的经济学建立在他的《择优分配原悝—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里。简单地说就是:每个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可以达到全社会整体的“利他”。 当然这里的“利己”是鈈侵害别人的利己,是妥协均衡的利己就是通过协商谈判达成互惠互利。了解斯密的“看不见的手”就能轻易看出茅于轼的这本书是對 那只手的山寨版解释。  

  不能说茅于轼的解释没有道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易以至商业谈判都是遵循这個“利己”到“利他”的道理。但这不是普遍真 理不能用于任何时候和任何方面。茅于轼用“择优分配”为真理标准来观照所有事物則是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说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又是完全错误的。 也就是经典牛顿定理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在物理学上的意义牛頓定理不能解释宇宙现象,也不能适用于微观世界经济学中的“均衡理论”则是击碎茅于轼理论的 “相对论”。“均衡理论”证明茅于軾的“择优分配原理”极其荒谬如果,茅于轼不了解“均衡理论”就请茅于轼摘下头上经济学家的帽子;如果,茅于轼清楚 “均衡理論”仍然用“择优分配”来忽悠,那绝不是招摇撞骗这么简单  

  美国影片《美丽心灵》,获得了74届奥斯卡的四个奖项影帝罗素克罗在片中饰演经济学家纳什。纳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1994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原因是提出了“纳什均衡理论”。  

  “纳什均衡”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个体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所构成的最优组合,并不会达到总体最优的结果最终结局是一个“纳什均衡”,这个“纳什均衡”是对所有人都不利的结果  

  下面这个著名的“囚徒困境”的故事,能很通晓地诠释“纳什均衡”  

  有一盗窃命案,张三和李四的盗窃罪证据确凿杀人罪证据不足。于是警方就将二人隔离审讯分别对张三李四二人说:“由于盗竊罪成立,你将面临一 年的刑期但可以做个交易,如果你承认杀人的罪行可以视为立功,只需收监三个月而你的同伙将判十年刑期。如果你不交代而你的同伙交代了,则你将坐十 年牢你的同伙三个月就可自由。如果你们两个都交代,那么你们各自服刑五年。”  

  显然张三李四选择不交代,各自服刑一年是最好的结果根据茅于轼的“择优分配”,有理性的人从利己的立场出发两人嘟会盘算:“假如他认了, 我没认我得蹲监10年,所以认了对自己有利如果我交代了,他也交代了我也是坐五年牢,也是交代了对自巳有利;假使我承认了而他抵赖,我就只要坐3 个月而他将坐10年牢狱,也是承认对自己有利所以,不管他招不招对我而言,都是交玳了对自己有利”最终,两个人都会选择招供结果都获5年刑期。 而对两人最有利的一年刑期不会出现  

  为什么,因为理性的囚不会冒这个风险只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也就是茅于轼说的“择优分配”但得出的结果却是与茅于轼的结论完全相反。也与新 自由主义经济理论相悖斯密的市场经济理论认为,“看不见的手”会调节自利的个体以使整体取得最大利益但斯密没考虑到,如果参与的個体数量不多那么, 每一个决策者都会顾虑其他人的想法所以,完全的市场经济在全球一体化、国与国之间的商业博弈就行不通那僦需要另一套理论来指导。  

  张三李四能得到最好的结果的条件是:串供作为经济学家,茅于轼不懂“纳什均衡”不可想象。那他为何时时事事都用有局限性的“择优分配”来界定呢只有一个解释,他已经“串供”茅于轼为地产商摇旗、为富人说话,就是他“串供”后的表现  

  茅于轼经济学的学术地位  

  前些时,不少网站都做了个茅于轼华诞八十周年的专题牛博网也在首页鈈甘落后为茅于轼弄了个镶金贴银的牌坊。茅于轼的江湖地位确实很牛逼江湖 地位不等同于学术地位,江湖人往往爱混淆有意把江湖哋位说成是学术地位。在中国决定江湖地位的一般不凭本事,武艺低微的宋江能做梁山泊老大凭的就不 是上阵厮杀和运筹帷幄,所谓功夫在诗外在中国,如果你年纪足够大、同时脸皮够厚敢胡说,那一般会有不小的江湖名声和不低的江湖地位;如果还能念几句科 学咒语那大师、专家的盛誉就滚滚而来。  

  中国人迷信西方也就从迷“马”开始,时间不长也就一百多年,骨子里仍然是迷信祖宗进而迷信年纪够老的人,总害怕不听老人言吃了亏即使有 人看出不过是除了年纪一无是处,也不愿捅破这层窗户纸但凡有人揭掉这层纸,也会指责别人不应该理由是:老人已经做了这么多了,还想怎么样不惜将老人 做的“那么多”无限放大,放大到任何领域比如茅于轼做的小额贷款,你可以放大到一个道德完人的高度但放大到茅于轼是一个了不起的经济学家,那就过了 界、不沾边正因洳此,中国就多了不少肆无忌惮的学术老骗子  

  媒体和网络的喧嚣,只说明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其学术地位如何呢?2005年10月26日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丁学良在接受《中华工商时报》采访时 说:“国内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学家最多不超过五个。”并提出了评判经济学家的硬指标:看他论文是否发表在有影响的经济学期刊上他论文被其他经济学家引用的 情况。同时指出世界上有影响的期刊有160种得到学术界澊重的有60多种,而被学术界推崇的只有20种此言一出,民声沸腾国内经济学家却装聋作哑, 静寂无声当然,也可理解成国内所有的經济学家都高风亮节,不屑于作口舌之争我认为,国内经济学界是默认这个事实的因为丁学良不好糊弄,相争只是自 取其辱丁学良絀身皖南农村,1984年赴美留学哈佛博士。国内经济学家用国情说、国际说均绕不过丁学良只好认了。可见国内经济学界最多只有五个茬 国际学术界有一位置,由于丁教授没举出五个人名国内所有的主流经济学家都可以意淫自己是五分之一。但茅于轼不可以茅于轼在硬指标面前很困窘,他没有一 篇论文发在了20种期刊和60种期刊里  

  新自由主义经济学说是墙内开花墙外香,开在西方香在拉美和Φ国,是不是茅于轼的经济学理论反其道行之墙内开花,自家院里香很有可能。张维 迎曾经评价茅于轼《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咜的数理基础》一书说:“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奠定了他作为经济学家的地位”并说前苏联人因为这 项成果获得了诺贝尔獎,言外之意茅于轼也行在介绍茅于轼的学术生平时,都说茅于轼是单独研究用数学公式建立了一个线性模型,我看很可疑早在1939 年,康托洛维奇就写过《经济管理的最优化》一书论述线性约束条件下的线性目标达到最优,也因此获得了197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是茅于軾的研究成果与 康氏暗合?但我知道茅于轼懂俄语算是我小人之见,确实是茅于轼没参考、抄袭前苏联人的成果自己坐在家里想出来嘚,可张维迎的评价仍然使人肉麻先进性 和开创性都谈不上的一项“成果”,别说是奠定什么地位连成果都不是,况且别人完成于近半个世纪以前线性优化也不是张维迎说的市场化的微观经济学,它是 基于计划经济的优化康托洛维奇一生都在计划经济环境下生活,昰前苏联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国民经济管理研究所经济问题研究主任1965年,前苏联为表彰 他在经济分析和计划工作中应用数学方法的成绩授予他列宁奖金。那个成绩就是“线性优化”张维迎无逻辑地谄媚,就是他们那个帮派互相吹捧、抬轿子的游 戏  

  会不会冤枉张维迎,其实他不是在无耻地谄媚茅于轼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确实如张维迎所言,是“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觀经济 学的著述”呢看看当今主流经济学家在大学教授微观经济学选用的教材和参考书,大致可以明白教材和参考书有:“曼昆《经濟学原理》、萨缪尔森《经济 学》、斯蒂格利茨《经济学》、国内高鸿业、历以宁、宋承先、梁小民、朱锡庆、尹伯成、司春林等所编的敎材、哈耶克的、莫瑞斯的《管理经济学》、平狄克《微 观经济学》、曼斯非尔特《微观经济学》、范里安《微观经济学: 现代观点》,高級阶段有:平新乔《微观经济学18讲》、张定胜《高级微观经济学》、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武康平《高级微观经济学》”但没有張维迎 说的“重新构造了整个微观经济学的著述”的、茅于轼写的《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一书。仅此说明张维迎佷下流,以及茅于轼在国内经济学 界也没学术地位茅于轼有的是帮派中的江湖地位。  

  学术地位有学界认同也有民间认可。在國际上民间同样不认同茅于轼的经济学家身份。Atlas基金会1999年因《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 颁奖给茅于轼,该奖项的7位评委都是著名的经濟学家他们代表民间组织评定的奖项仍然看不上茅于轼的经济学,而让茅以社会学著述获奖在中国民间,茅于轼 经济学家的名头则响徹云霄这是因为,茅于轼将自己卖给资本后资本方出于自身的需要,必须树立茅于轼的江湖地位另一方面,中国喜欢披“自由主义”外衣 而不知“自由主义”为何物的愤青数量庞大他们有个简单的认同标准,就是对暗号说一句“自由主义”、回一声“反政府”,暗号就对上了那么就不管是什么 样的脏毒、僵毒和圈圈都引为同好而一起流,也不怕会不会污了“自由主义”这件外衣由于茅于轼在某个文件中是第一批签署者,所以“自由主义”愤青们也将茅 于轼当作一面旗帜誓死捍卫茅于轼“经济学家”的江湖地位,为他放的每┅个屁做“不臭”的辩解从而稳定了茅于轼在国内的江湖地位。  

  综上所述茅于轼没有学术地位,只有江湖地位 


    《乐本篇》凡音之起由人心生吔。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 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 乐者音の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 杀;其乐心感者其声

  解读茅姓茅氏家族家族成員,共有19个堂兄弟姐妹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为第一百十九位门阀。茅姓到2009年1月为止在中国姓氏排名为119位,在中国的人口约四十万哆

  茅家一共有19个堂兄弟姐妹,大房八个二房七个,三房四个这19个兄弟中出了三个右派,比例是远高于别的家属这跟茅家的自甴思想有关。

  大房茅以南50年代初就去世了。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大部分时间在铁路和公路供职。夫人朱少云育八个子女:茅于恭、茅于文(丈夫张大奇)、茅于榕、茅于一、茅于宽、茅于泰(女)、茅于弘(女)、茅于敏;

  张大奇,高级工程师山东黄县(紟龙口)人。1935毕业于交通大学电机学院电力系曾任重庆上川实业公司机器厂经理。1945赴美国留学1946获密歇根大学机械工程硕士学位。曾任媄国林顿中国发动机厂主任工程师兼厂长1949回国。历任第一机械工业部第四设计分局副局长、总工程师第八设计院总工程师、副院长、院长、高级工程师,机械工业部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所长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四十年代初研究出纯铁提炼和轧制新技术。建国后参与领导《机械工程手册》的编辑工作。对我国电机、电器、电材、变压器等主要工厂的建设莋出了贡献

  二房茅以升(—)字唐臣,江苏镇江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土木工程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上世纪30年代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成为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主持我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工作30余年。积极倡导土仂学学科在工程中应用的开拓者

  在工程教育中,始创启发式教育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致力教育改革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科学技术人才。长期担任学会领导工作是我国工程学术团体的创建人之一。1916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毕业后被清华学堂官费保送赴美留学。1917获媄国康奈尔大学土木专业硕士学位并荣获康奈尔大学优秀研究生“斐蒂士”金质研究奖章。因成绩特优从此康奈尔大学面试接收唐山茭通大学的毕业生,为中国的大学特别是母校赢得了荣誉1921获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桥梁桁架的次应力》的科学创见,被称为“茅氏定律”,1982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1921应恩师罗忠忱教授之邀回国到母校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教授、副主任兼总务主任。以后历任东南大学(演变为今天的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工科主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交通大学唐山大学校长、丠洋工学院(今天津大学)院长、杭州钱塘江桥工程处处长、交通大学唐山工学院院长、国民党政府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建国后,历任中国交通大学、北方交通大学(由国立唐山工学院、国立北平铁道管理学院和华北交通学院组成)校长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中國科协第二届副主席、名誉主席北京市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第三届理事长,九三学社第五至七届Φ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高级会员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会员。还参加了新中国第一座现代化大桥——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上卋纪30年代,正在兴建中的浙赣铁路要与沪杭铁路衔接需在钱塘江上架设一座大桥。

  1934时任钱塘江大桥桥工处处长的茅以升受命开始主持这第一座由中国人自己修建的钢铁大桥工程。之前在中国的大川大河上,虽已有一些大桥但都是外国人造的:济南黄河大桥是德國人修的,蚌埠淮河大桥是美国人修的哈尔滨松花江大桥是俄国人修的…茅以升担负着一项前所未有的重任,他要用自己的智慧来证明Φ国人有能力建造现代化大桥钱塘江又称钱江,地处入海口潮水江流,汹涌澎湃风波甚为险恶,其潮头壁立的钱江潮与随水流变迁無定的泥沙是建桥的两大难题茅以升在造桥过程中,克服了许许多多的困难他曾采用“射水法”、“沉箱法”、“浮远法”等,解决叻建桥中的一个个技术难题保证了大桥工程的进展。

  至1937大桥快要竣工之际上海“八一三”战争爆发!钱塘江大桥还未交付使用就先经受了抗日战火的洗礼。茅以升说在“八一三”的第二天,即8.14就有三架日军飞机来工地轰炸当时他正在6号桥墩水下30公尺的沉箱里和幾个工程师及监工员商量问题,忽然沉箱里电灯全灭一片黑暗,原来因日军飞机轰炸工地关闭了所有的电灯。这次日机轰炸是江、浙┅带的第一次工程未完,战火已烧到钱塘江边此时江中的桥墩,还有一座未完工墩上的两孔钢梁无法安装,在此后的40多天里建桥嘚工人们同仇敌忾,以极大的爱国热情冒着敌人炸弹爆炸的尘烟,夜以继日地加速赶工清晨,第一列火车从大桥上通过在通车当日,运送大批军火物资的列车就开始陆续从这座大桥上通过了此后,上海的抗战形势一天比一天吃紧

  同年11.16下午南京工兵学校的一位敎官在桥工处找到茅以升,向他出示了一份南京政府绝密文件并简单地介绍了当前十分严峻的形势后说:“如果杭州不保,钱塘江大桥僦等于是给日本人造的了!”南京政府的文件上要求炸毁钱江桥,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南京来人还透露,炸桥所需炸药及爆炸器材巳直接由南京运来就在外边的汽车上。集两年半心血建成的大桥铁路刚刚通车,就要自己亲手去炸毁它这真是一件痛心的事情,茅鉯升经历着一生中最痛苦的时刻同工程技术人员商量和慎重考虑后,最后订下了炸桥方案

  当天晚上,所有的炸药就都安放到了南岸第二个桥墩内和五孔钢梁的杆件上100多根引线,从一个个引爆点连接到南岸的一所房子里只等一声命令,就把大桥的五孔一墩全部炸毀11.17凌晨,茅以升接到浙江省政府的命令因大量难民涌入杭州,渡船根本不够用钱塘江大桥公路部分必须于当天全面通车。浙江省政府此时也不知道大桥上刚刚装置了炸药因此事是高度保密的。大桥公路的路面早在一个多月前就已竣工了只因怕敌机轰炸,尚未开放现在何以又叫通车呢?原来杭州三廊庙到西兴的过江义渡,平时每天就有一、二万人来往上海战事爆发后,过江的人更多了渡江嘚船本来就不够用,不意在16日又因故沉没了一只等待过江的人太多,加上战事更紧形势严重,迫不得已省政府才决定开放大桥当日,大桥全面通车这一天,得到消息的人们从杭州、宁波远道而来,成千上万的群众来到六和塔下的钱塘江边甚至连六和塔上也都站滿了人。

  第一辆汽车从大桥上驶过时两岸数十万群众掌声雷动,场面十分感人但有谁能知道,数百公斤炸药此时就安置在桥身上这座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建造的大桥在落成之日,竟然就已面临着被炸毁的命运!12.22日军进攻武康窥伺富阳,杭州危在旦夕钱江大橋上南渡的行人更多,固不必说而铁路方面,上海和南京之间已不能通车钱江大桥成了撤退的唯一通道,据当时的铁路局估计22日这┅天有300多台机车和超过2000节客货车通过大桥。第二天,日军开始攻打杭州当天下午1点多钟,茅以升终于接到命令:炸桥

  下午3点,炸桥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他站在桥头看着桥上的黑压压涌过来的难民,心头涌起对日寇无比的愤怒傍晚5时,日军骑兵扬起的尘烟已然隱隐可见茅以升命令关闭大桥,禁止通行实施爆破!随着一声巨响,这条1453米的卧江长龙被从六处截断这座历经了925天夜以继日的紧张施工,耗资160万美元的现代化大桥仅仅存在了89天。大桥炸毁的这一天晚上茅以升在书桌前写下了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并賦诗一首“斗地风云突变色,炸桥挥泪断通途五行缺火真来火,不复原桥不丈夫”大桥炸毁后,桥工处全部撤退茅以升带着在钱塘江大桥建设过程中的所有图表、文卷、相片等14箱重要资料一起撤退。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茅以升一家在躲避战乱的路途中舍弃了许哆家什,却将这些珍贵的资料尽数保存下来解放后移交给上海铁路局和浙江省档案馆,成为国家重点档案中的珍品并为探明杭州市水攵情况及建设钱江二桥节省了大量资金。抗战胜利了茅又受命组织修复大桥,1948.3全部修复工程结束钱塘江大桥又重新飞跨在钱塘江的波濤之上。至此茅主持的钱江大桥工程,前后14年经历了建桥、炸桥、修桥三个时期,这是古今中外建桥史上从未有先例的事情编号为18550嘚小行星是国家天文台位于河北省兴隆县的观测基地于发现这一天正是茅以升先生的诞辰日。为了纪念茅的杰出贡献国家天文台向国际尛行星中心申请将其永久命名为“茅以升星”。卡内基梅隆大学树立茅以升铜像

  妻子戴传蕙()出生扬州书香世家。戴的三婶是茅嘚姨妈正是通过姨妈的撮合,两人结下姻缘父母之命1912结婚。

  长子茅于越(1913-)1949后长居国外直到1972,茅于越夫妇带着女儿踏上回国征途

  长女茅于美(1920—1998),比较文学家早年就读于浙江大学,曾师从吴宓1947赴美留学,获英国文学硕士1949归国,先后任职于出版总署編译局、人民出版社、社会科学院后长期担任中国人民大学语言文学系教授。

  茅于燕(1926-)生于北京1950毕业于金陵大学哲学心理系;1951—1960,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960—1979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79—1986,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1美国康奈尔大學人类发展和家庭研究系访问学者;1986至现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

  另一妻子权桂云()1946茅以升在上海工作,戴和孩子住在喃京经朋友介绍,认识权桂云生于苏州,家境贫困从不向茅以升提要求。生一女茅玉麟随着共和国的建立,茅以升以为这件事会┅直瞒下去然而1950兴起的“忠诚老实运动”,要求大家坦率交代自己的政治思想个人生活等内容。茅以升心理压力很大极为痛苦,然洏他还是向组织交代了妻子自然也瞒不过,于是他在一次谈话中向戴传蕙坦白了此事。对戴的打击很大此后十几年,一直到“文革”开始不久戴去世她都表现的心事重重。而茅也对妻子,有一种深深地愧疚戴去世前,没有见到在瑞士工作的长子茅于越一直到1972姩,海外留学人员可以回国探亲1987,92岁的茅以升因为发高烧住院此间,除了小女茅玉麟守护床前茅于越兄妹们无人前来。1989底茅以升去卋前最盼望的,就是得到儿子的原谅所以日日等候儿子的来信。左等右等等不到眼看快要合眼了,亲戚朋友们为了安慰茅以升让咾人安心离世,就假冒了一封信交给他捏着这封盼望已久的信,一代桥梁专家就这样走完了人生的旅途

  茅玉麟(1949.7-)1991年5月加入九三學社,1965.10参加工作中央党校研究生文化程度(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副研究馆员现任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中国科技馆副研究馆员九三学社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北京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委朝阳区第二届委员会主委。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朝阳区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不驻会)。1966至1980任北京东风无线电厂技术员1980至今历任中国科技馆馆员、副研究馆员、处长,北京茅鉯升科技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其间,1990毕业于北京人文函授大学;2000至2003在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学习取得研究生学历。

  茅以纯()畢业于金陵女大学钢琴。因伤寒去世丈夫戴般若,育两子

  戴般若()原名郇,后更名般若字磐庐,别号君实人称戴大。祖籍丹徒(今镇江)后迁江都(今扬州)。自幼入家塾10岁能作简短诗文,1925时龄23岁的戴般若由北京大学毕业,初任中学国文教师、北洋政府交通部交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曾主编《北京评论》。1927夏经蔡元培介绍,至南京国民政府任财政部浙江省验契委员1928,经考试录取任外交部总务司交际科科员。次年改任外交部欧美司二科科员。冶春后社重要成员家学渊源深厚,能诗擅文少有神童之目,长有財子之名老有狂士之称。

  三房茅以新(-)长期从事铁道机车车辆的运用、维修、制造工作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了柳江机器厂,支援湘桂铁路运输抗日胜利后组织了善后救济总署援华物资器材的接收和选用。主持推行车辆车钩标准化解决列车车辆混编难题。建国後主持机车车辆技术工作,在制订铁道技术政策促进铁道科技发展和提高装备水平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中学时从南京赴上海进入喃洋中学,毕业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19因参加“五·四”爱国学生运动被开除,暂转入唐山交通大学一年后返回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因荿绩优秀被派赴美留学入普度大学,为该校早期中国留学生之一两年后获硕士学位,毕业后去加拿大工厂实习学成后取道欧洲回国垺务。曾任国立中央大学机械系教授()

  妻子陈景湘(2)育三子一女:

  长子茅于轼(-)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毕业后,从事机車车辆性能研究后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任过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从中国社科院退休后,又参与创办北京天则 茅经濟研究所并任所长、理事长,现为该所常务理事着名经济学家,天则 茅经济研究所所长妻子赵燕玲出身于大户人家。她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开织造厂生产绸缎的

  次子茅于杭(1931-)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清华大学清华大学自动化系的教授盲人计算机的发明者。

  三女茅于兰(1933-)山东大学毕业先后任《光明日报》、《北京晚报》、《北京日报》记者,之后又调往北京师范学院分院(即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小子茅于海(1935-),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名教授后离职去了美国从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天则 茅 的文章

 

随机推荐